在評審團主席史派克李提前爆雷的烏龍中,坎城影展迎來史上第二位女性金棕櫚得主。
法國女導演茱莉亞迪古何諾生涯第二部劇情長片《鈦》,在名導雲集的坎城影展摘下最高榮譽金棕櫚。這是繼 1993 年珍康萍《鋼琴師與她的情人》之後,相隔 28 年再度有女性導演抱回此獎,在坎城影展至今 80 餘年的悠悠歷史中,難能可貴地寫下唯二紀錄。
影史第二位女性導演拿下金棕櫚,這件事情遭各界熱議,然而茱莉亞迪古何諾在頒獎前幾日,與外媒《IndieWire》就有談到「性別」議題,她表示:「我不認為『性別』能定義我們。然而,這還不是社會所能理解的事情,所以它成為一個話題。作為一個女人,我根本不希望透過性別來定義我,人們總說我是女導演,其實有點煩,因為我是一個人,我是導演,我拍電影是因為我是我,而不是因為我是女人。我就是我。」
關注台灣影展的觀眾應該對茱莉亞迪古何諾不陌生,2017 年金馬奇幻影展的「Surprise Film」就是茱莉亞迪古何諾的首部劇情長片《肉獄》。至於《肉獄》則是在 2016 年坎城影展影評人週舉行世界首映,最終拿下費比西獎。順道一提,茱莉亞迪古何諾是坎城一手栽培的法國導演,首部短片《Junior》就是在坎城影展亮相。
雖然《鈦》獲得以史派克李為首的評審團青睞,但在《銀幕雜誌Screen Daily》每日更新的國際影評「場刊分數」,《衛報》、《正片》、《自由報》、《電訊報》等 10 間媒體的影評人僅給出均分 1.6,在主競賽 24 部作品中落在第 20 名位置,居於後段班。不過,坎城場刊僅是 10 位影評人的口味,《鈦》在坎城影展還是陸續傳出相關的正面反饋。
評價兩極的《鈦》由坎城影帝文森林頓、Agathe Rousselle、Garance Marillier 等人主演,【光年映畫 Light Year Images】在台發行。
象徵第二大獎的「評審團大獎」(Grand Prix),以及「評審團獎」(Jury Prize)則雙雙出現共享榮譽的結果。
「評審團大獎」頒給伊朗名導阿斯哈法哈蒂的《我不是英雄》(A Hero,暫譯)以及芬蘭導演 Juho Kuosmanen 的《Compartment No. 6》。
阿斯哈法哈蒂曾憑藉《分居風暴》和《新居風暴》兩度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國際電影前身),生涯則以《咎愛》、《新居風暴》、《人盡皆知》和《我不是英雄》四度闖入坎城主競賽,其中《咎愛》獲得最佳女主角以及賽外的天主教人道精神獎、《新居風暴》獲得最佳劇本,再來就是今年《我不是英雄》收下評審團大獎。《我不是英雄》也獲得各大外媒讚譽,稱是「《分居風暴》以來最好的作品」,此片由【GaragePlay 車庫娛樂】在台發行。
至於 Juho Kuosmanen 除了今年帶回評審團大獎之外,2008 年生涯首部短片《Kestomerkitsijät》也在坎城亮相,2016 年的劇情長片《我生命中最快樂的一天》則抱回「一種注目」單元的最佳影片。
「評審團獎」頒給以色列導演那達夫拉匹的《Ahed’s Knee》,以及泰國名導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的《Memoria》。
那達夫拉匹上一部作品《出走巴黎》才於 2019 年擒下柏林影展最高榮譽金熊獎,今年再度於坎城獲獎,成為近年國際影壇最亮眼的以色列導演之一。而那達夫拉匹曾於 2015 年以《吾愛吾詩》抱走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的最佳影片,與台灣結下些許緣分。
至於阿比查邦的歷年作品則深得坎城厚愛,除了今年的《Memoria》,2002 年生涯第二部劇情長片《極樂森林》 就在坎城「一種注目」單元拿下首獎;2004 年的《熱帶幻夢》首度闖入坎城主競賽,受到以昆汀塔倫提諾為首的評審團青睞(蒂妲史雲頓也是評審),將評審團獎頒予阿比查邦; 2011 年憑藉《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成為首位摘下金棕櫚的泰國影人; 2015 年的《華麗之墓》則進入「一種注目」單元。有趣的是,阿比查邦至今的兩座坎城評審團獎,都與蒂妲史雲頓有關。
事實上,不只史派克李率領的評審團傾心於《Memoria》,《銀幕雜誌Screen Daily》的場刊分數也開出均分 3.4 的高分,僅次於濱口竜介《在車上》的 3.5 分,高居第二(今年亞洲電影在坎城非常強勢)。《Memoria》由【ifilm/傳影互動 】在台發行。
綜觀來看今年的場刊分數,24 部作品之中,僅有 3 部作品均分破 3,除了阿比查邦、濱口竜介之外,還有李歐卡霍的《Annette》,且這三人最終也紛紛獲獎,濱口竜介拿到最佳劇本;李歐卡霍則收下最佳導演。
《Annette》是亞當崔佛、瑪莉詠柯蒂亞主演的音樂愛情電影,擔任今年影展的開幕片,這也是李歐卡霍繼《花都魅影》後,睽違 9 年再度執導劇情長片,便一舉抱走最佳導演。李歐卡霍生涯的劇情長片產量不多,至今僅獨立執導 6 部長片,其中 4 部在坎城競賽,包含首部長片《男孩遇見女孩》(國際影評人週)、《寶拉X》(主競賽)、 《花都魅影》(主競賽)和《Annette》。至於《壞痞子》在柏林影展角逐金熊,《新橋戀人》則未於三大影展競賽。
而日本名導濱口竜介的《在車上》,改編自村上春樹短篇小說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中的同名短篇故事,眾家媒體一致稱讚濱口竜介成功將村上春樹的文字影像化。主競賽的劇本獎之外,《在車上》也囊括費比西影評人獎、天主教人道精神獎,是本屆的大贏家之一。
除了坎城獲獎的《在車上》,濱口竜介在今年初也憑藉《偶然與想像》於柏林影展拿下評審團大獎,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黑澤清在威尼斯影展拿下最佳導演的《間諜之妻》,是由濱口竜介和野原位共同執筆的劇本,間接來說,濱口竜介參與的作品連續在威尼斯、柏林、坎城歐洲三大影展有所斬獲,創作能量與收穫的榮譽相當不凡。
《偶然與想像》與《在車上》皆由【東昊 Andrews Film】在台發行,這也是繼《睡著也好醒來也罷》之後,東昊再度發行濱口竜介的新作。
最後,坎城影帝后分別是《Nitram》的卡賴伯蘭里瓊斯,以及《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的蕾娜特萊茵斯薇,我個人也非常期待尤沃金提爾「奧斯陸三部曲」的終章《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此片由【好威映象 Hooray Films】在台發行。
🏆以下為主競賽單元得獎名單:
金棕櫚:《鈦》,茱莉亞迪古何諾
評審團大獎(兩部):
《我不是英雄》,阿斯哈法哈蒂
《Compartment No. 6》,Juho Kuosmanen
評審團獎(兩部):
《Memoria》,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
《Ahed’s Knee》,那達夫拉匹
最佳導演:《Annette》 ,李歐卡霍
最佳劇本:《在車上》,濱口竜介
最佳男演員:《Nitram》,卡賴伯蘭里瓊斯
最佳女演員:《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蕾娜特萊茵斯薇
圖片來源:NEON 、Festival de Cannes
#Cannes2021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萬人迷電影院,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TAR WARS:天行者的崛起》 是星際大戰系列電影的第九部作品 片中可以感受到浩瀚無垠的外太空 以及聲勢浩大、氣勢磅礡的星際戰爭 抵抗軍以及最終軍團帝國軍空中的對戰 彷彿置身在戰火綿延無邊無際的戰場 首屈一指的視覺特效表現讓人驚艷 尤其是千年鷹號與鈦戰機在空中追逐的畫面 千鈞一髮驚險的避開重重...
「鈦 影評」的推薦目錄:
- 關於鈦 影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鈦 影評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鈦 影評 在 Salon Café 沙龍珈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鈦 影評 在 萬人迷電影院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鈦 影評 在 [好雷] 鈦-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鈦 影評 在 AnWei Notes - 【影評】《鈦》電影解析|超變鈦!戀物癖極致 ... 的評價
- 關於鈦 影評 在 鈦電影 - 電影影評網 的評價
- 關於鈦 影評 在 【最新預告】年度最WTF的電影《變鈦》TITANE 4月21日超乎 ... 的評價
- 關於鈦 影評 在 鈦電影台灣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咖啡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鈦 影評 在 鈦電影台灣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咖啡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鈦 影評 在 [普好雷] 這部片有點塞《鈦》多東西了-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鈦 影評 在 [新聞] 《鈦》生猛尺度超限制級力奪坎城金棕櫚 - PTT生活資訊 ... 的評價
鈦 影評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坎城影展主競賽+平行單元+會外賽完整得獎名單】
.
2021年坎城影展揭曉得獎名單。最大獎金棕櫚獎授予法國導演茱莉亞.迪古何諾(Julia Ducournau)的《鈦 Titane》。
.
這是迪古何諾的第二部電影長片,前一部作品《肉獄 Raw》(2016)當時也在坎城技驚四座,獲得費比西獎殊榮。今年也是繼1993年的珍.康萍(Jane Campion)之後,闊別28年,女性導演再次於坎城折桂。
.
不過今天全場的焦點或許更多擺在評審團主席史派克.李(Spike Lee),當他在介紹第一個獎項時,疑似誤解主持人的意思或不清楚頒獎流程,提前爆雷公布金棕櫚獎得主,令全場譁然,使得今年成為史上最反高潮的一屆坎城盛會。
.
.
▅▅▅▅▅▅▅▅▅▅▅▅▅▅▅▅▅▅▅
主競賽單元
▅▅▅▅▅▅▅▅▅▅▅▅▅▅▅▅▅▅▅
評審團:
(主席)史派克.李 Spike Lee(導演、編劇)美國🇺🇸
瑪姬.葛倫霍 Maggie Gyllenhaal(演員)美國🇺🇸
梅蘭妮.洛宏 Mélanie Laurent(演員、導演)法國🇫🇷
瑪蒂.迪歐普 Mati Diop(導演)法國🇫🇷
瑪蓮.法莫 Mylene Farmer(歌手、演員)法國🇫🇷
塔哈.拉辛 Tahar Rahim(演員)法國🇫🇷
克雷伯.曼東沙.費侯 Kleber Mendonça Filho(導演)巴西🇧🇷
宋康昊 Song Kang Ho(演員)南韓🇰🇷
潔西卡.賀斯樂 Jessica Hausner(導演、編劇)奧地利🇦🇹
▅▅▅▅▅▅▅▅▅▅▅▅▅▅▅▅▅▅▅
►
【金棕櫚獎】
《鈦 Titane》法國🇫🇷比利時🇧🇪
導演:茱莉亞.迪古何諾 Julia Ducournau
►
【評審團大獎】
《A Hero》伊朗🇮🇷
導演:阿斯哈.法哈蒂 Asghar Farhadi
《Compartment NO.6》芬蘭🇫🇮俄羅斯🇷🇺
導演:尤侯.郭斯曼寧 Juho Kuosmanen
►
【最佳導演】
李歐.卡霍 Leos Carax
《Annette》法國🇫🇷德國🇩🇪比利時🇧🇪
►
【最佳男演員】
卡賴伯.蘭里.瓊斯 Caleb Landry Jones
《Nitram》澳大利亞🇦🇺
►
【最佳女演員】
蕾娜特.瑞因斯夫 Renate Reinsve
《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挪威🇳🇴瑞典🇸🇪法國🇫🇷
►
【評審團獎】
《Ahed’s Knee》以色列🇮🇱法國🇫🇷
導演:那達夫.拉匹 Nadav Lapid
《Memoria》泰國🇹🇭哥倫比亞🇨🇴法國🇫🇷德國🇩🇪墨西哥🇲🇽英國🇬🇧中國🇨🇳卡達🇶🇦瑞士🇨🇭
導演: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
【最佳劇本】
濱口龍介Ryusuke Hamaguchi & 大江崇允 Takamasa Oe
《Drive My Car》日本🇯🇵
▅▅▅▅▅▅▅▅▅▅▅▅▅▅▅▅▅▅▅
▍
▍
▍
▅▅▅▅▅▅▅▅▅▅▅▅▅▅▅▅▅▅▅
一種注目單元
▅▅▅▅▅▅▅▅▅▅▅▅▅▅▅▅▅▅▅
評審團:
(主席)安德莉亞.阿諾德 Andrea Arnold(導演、編劇)英國🇬🇧
瑪尼亞.梅杜爾 Mounia Meddour(導演、編劇、製片)阿爾及利亞🇩🇿
艾莎.齊柏斯汀 Elsa Zylberstein(演員)法國
丹尼爾.布曼 Daniel Burman(導演、製片、編劇)阿根廷🇦🇷
麥可.安傑洛.柯維諾 Michael Angelo Covino(導演)美國🇺🇸
▅▅▅▅▅▅▅▅▅▅▅▅▅▅▅▅▅▅▅
►
【最佳影片】
《Unclenching the Fists》俄羅斯🇷🇺
導演:姬拉.高維蘭高 Kira Kovalenko
►
【評審團獎】
《Great Freedom》奧地利🇦🇹
導演:賽巴斯汀.邁瑟 Sebastian Meise
►
【整體演出獎】
《Good Mother》法國🇫🇷
導演:阿芙皙雅.艾薇 Hafsia Herzi
►
【創新獎】
《La Civil》羅馬尼亞🇷🇴比利時🇧🇪
導演:緹奧朵拉.安娜.米赫伊 Teodora Ana Mihai
►
【原創獎】
《羊懼 Lamb》冰島🇮🇸
導演:法迪瑪.約翰森 Valdimar Jóhannsson
►
【評審團特別獎】
《Noche De Fuego》墨西哥🇲🇽
導演:塔蒂雅.胡艾瑣 Tatiana Huezo
▅▅▅▅▅▅▅▅▅▅▅▅▅▅▅▅▅▅▅
▍
▍
▍
▅▅▅▅▅▅▅▅▅▅▅▅▅▅▅▅▅▅▅
短片競賽與電影基石單元
▅▅▅▅▅▅▅▅▅▅▅▅▅▅▅▅▅▅▅
評審團:
考瑟.班.哈尼亞 Kaouther Ben Hania(導演、編劇)突尼西亞🇹🇳
涂娃.娜蘿特妮 Tuva Novotny(導演、編劇、編劇)瑞典🇸🇪
艾莉絲.溫諾克爾 Alice Winocour(導演、編劇)法國🇫🇷
薩摩赫.阿拉 Sameh Alaa(導演、製片、作家)埃及🇪🇬
卡洛斯.穆基羅 Carlos Muguiro(導演、編劇、策展人)西班牙🇪🇸
尼可拉斯.帕里澤 Nicolas Pariser(導演、編劇)法國🇫🇷
▅▅▅▅▅▅▅▅▅▅▅▅▅▅▅▅▅▅▅
►
【短片競賽:最佳影片】
《天下烏鴉 All The Crows In The World》香港🇭🇰
導演:唐藝 Tang Yi
►
【短片競賽:特別表揚】
《August Sky》西班牙🇪🇸
導演:賈思敏.泰努奇 Jasmin Tenucci
►
【電影基石:首獎】
《The Salamander Child》比利時🇧🇪
導演:西奧.戴根 Théo Degen
►
【電影基石:二等獎】
《Cicada》南韓🇰🇷
導演:尹大文 Yoon Daewoen
►
【電影基石:三等獎】
《Love Stories on the Move》巴西🇧🇷
導演:卡琳娜-蓋布莉葉拉.達索維亞努 Carina-Gabriela Daşoveanu
《Cantareira》羅馬尼亞🇷🇴
導演:羅德里哥.里比羅 Rodrigo Ribeyro
▅▅▅▅▅▅▅▅▅▅▅▅▅▅▅▅▅▅▅
▍
▍
▍
▅▅▅▅▅▅▅▅▅▅▅▅▅▅▅▅▅▅▅
金攝影機獎(最佳首部長片,官方與平行單元綜合評選)
▅▅▅▅▅▅▅▅▅▅▅▅▅▅▅▅▅▅▅
評審團:
(主席)梅蘭妮.蒂莉 Mélanie Thierry(演員)法國🇫🇷
奧黛莉.艾比文 Audrey Abiven(音效師)法國🇫🇷
洛宏.達易詠 Laurent Dailland(攝影)法國🇫🇷
羅曼.柯杰特 Romain Cogitore(導演)法國🇫🇷
皮埃爾-西蒙.葛特曼 Pierre-Simon Gutman(影評人)法國🇫🇷
艾力克.卡拉沃加 Éric Caravaca(演員)法國🇫🇷
▅▅▅▅▅▅▅▅▅▅▅▅▅▅▅▅▅▅▅
►
【金攝影機獎】
《Murina》克羅埃西亞🇭🇷美國🇺🇸巴西🇧🇷
導演:安東尼塔.阿拉梅.庫斯安諾維克Antoneta Alamat Kusijanović
▅▅▅▅▅▅▅▅▅▅▅▅▅▅▅▅▅▅▅
▍
▍
▍
▅▅▅▅▅▅▅▅▅▅▅▅▅▅▅▅▅▅▅
平行單元:影評人週
▅▅▅▅▅▅▅▅▅▅▅▅▅▅▅▅▅▅▅
評審團:
(主席)克里斯汀.穆基 Cristian Mungiu(導演)羅馬尼亞🇷🇴
狄達爾.多梅莉 Didar Domehri(製片)法國🇫🇷
卡麥莉亞.裘丹娜 Camélia Jordana(演員、歌手)法國🇫🇷
米歇爾.麥凱特 Michel Merkt(製片)瑞士🇨🇭
卡雷爾.歐克 Karel Och(卡羅維瓦利影展藝術總監)捷克🇨🇿
▅▅▅▅▅▅▅▅▅▅▅▅▅▅▅▅▅▅▅
►
【最佳影片】
《Feathers》埃及🇪🇬法國🇫🇷荷蘭🇳🇱希臘🇬🇷
導演:歐瑪.佐黑利 Omar El Zohairy
►
【萊卡發現獎】
《朵麗 Lili Alone》中國🇨🇳香港🇭🇰新加坡🇸🇬
導演:鄒靜 Zou Jing
►
【路易.侯德爾基金會崛起新星獎】
《Amparo》哥倫比亞🇨🇴比利時🇧🇪
導演:賽門.梅薩.索托 Simón Mesa Soto
►
【Gan 基金會發行獎】(會外獎)
《Zero Fucks Given》法國🇫🇷比利時🇧🇪
導演:裘莉.樂古斯特 Julie Lecoustre & 艾瑪努埃爾.馬爾 Emmanuel Marre
►
【SACD最佳編劇獎】(會外獎)
艾利.葛雷佩 Elie Grappe & 菈菲爾.迪帕希辛 Raphaëlle Desplechin
《Olga》瑞士🇨🇭法國🇫🇷
►
【Canal+ 短片獎】(會外獎)
《Brutalia, Days Of Labour》希臘🇬🇷比利時🇧🇪
導演:馬諾利斯.馬瑞斯 Manolis Mavris
▅▅▅▅▅▅▅▅▅▅▅▅▅▅▅▅▅▅▅
▍
▍
▍
▅▅▅▅▅▅▅▅▅▅▅▅▅▅▅▅▅▅▅
會外賽: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
▅▅▅▅▅▅▅▅▅▅▅▅▅▅▅▅▅▅▅
►
【正式競賽】
《Drive My Car》日本🇯🇵
導演:濱口龍介 Ryusuke Hamaguchi
►
【一種注目】
《Un Monde》比利時🇧🇪
導演:勞拉.汪戴爾 Laura Wandel
►
【平行單元】
《Feathers》埃及🇪🇬法國🇫🇷荷蘭🇳🇱希臘🇬🇷
導演:歐瑪.佐黑利 Omar El Zohairy
▅▅▅▅▅▅▅▅▅▅▅▅▅▅▅▅▅▅▅
▍
▍
▍
▅▅▅▅▅▅▅▅▅▅▅▅▅▅▅▅▅▅▅
會外賽:酷兒金棕櫚獎
▅▅▅▅▅▅▅▅▅▅▅▅▅▅▅▅▅▅▅
評審團:
(主席)尼古拉斯莫瑞 Nicolas Maury(演員)法國🇫🇷
喬薩・安潔比 Josza Anjembe(導演、編劇)法國🇫🇷
瓦朗.穆哈提昂 Vahram Muratyan(平面藝術家)法國🇫🇷
蘿珊.梅斯基達 Roxanne mesquida(演員)法國🇫🇷
▅▅▅▅▅▅▅▅▅▅▅▅▅▅▅▅▅▅▅
►
【酷兒金棕櫚獎】
《The Divide》法國🇫🇷
導演:凱薩琳.科西妮 Catherine Corsini
▅▅▅▅▅▅▅▅▅▅▅▅▅▅▅▅▅▅▅
▍
▍
▍
▅▅▅▅▅▅▅▅▅▅▅▅▅▅▅▅▅▅▅
金眼睛獎(最佳紀錄片)
▅▅▅▅▅▅▅▅▅▅▅▅▅▅▅▅▅▅▅
評審團:
(主席)以斯拉.艾德曼 Ezra Edelman(導演)美國🇺🇸
茱莉.貝托恰麗 Julie Bertuccelli(導演)法國🇫🇷
黛博拉.馮索 Déborah François(演員)比利時🇧🇪
愛麗絲.布雷 Iris Brey(影評人)美國🇺🇸
奧爾瓦.尼拉比亞 Orwa Nyrabia(導演)敘利亞🇸🇾
▅▅▅▅▅▅▅▅▅▅▅▅▅▅▅▅▅▅▅
►
【金眼睛獎】
《Feathers》印度🇮🇳
導演:帕瑤.卡帕迪亞 Payal Kapadia
►
【金眼睛評審團獎】
《Babi Yar. Context,》烏克蘭🇺🇦
導演:瑟蓋.洛茲尼察 Sergei Loznitsa
▅▅▅▅▅▅▅▅▅▅▅▅▅▅▅▅▅▅▅
▍
▍
▍
▅▅▅▅▅▅▅▅▅▅▅▅▅▅▅▅▅▅▅
其它主要會外獎項
▅▅▅▅▅▅▅▅▅▅▅▅▅▅▅▅▅▅▅
►
【歐洲電影院獎】(導演雙週單元之歐洲電影)
《A Chiara》義大利🇮🇹美國🇺🇸
導演:喬納斯.卡皮那諾 Jonas Carpignano
►
【戲劇作者與作曲家協會獎】
《Magnetic Beats》法國🇫🇷
導演:文森.邁爾.卡爾多納 Vincent Maël Cardona
►
【基督教人道精神獎】
《Drive My Car》日本🇯🇵
導演:濱口龍介 Ryusuke Hamaguchi
《Compartment NO.6》芬蘭🇫🇮俄羅斯🇷🇺
導演:尤侯.郭斯曼寧 Juho Kuosmanen
►
【法蘭索瓦.夏萊獎】(由國際記者協會頒發)
《A Hero》伊朗🇮🇷
導演:阿斯哈.法哈蒂 Asghar Farhadi
►
【狗狗金棕櫚獎】
三隻可卡犬
《我們的相愛時光II The Souvenir Part II》英國🇬🇧美國🇺🇸愛爾蘭🇮🇪
►
【狗狗金棕櫚獎:評審團獎】
蘇菲 Sophie
《Red Rocket》美國🇺🇸
潘達 Panda
《羊懼 Lamb》冰島🇮🇸
►
【原聲帶獎】
史帕克斯樂團 Sparks
《Annette》法國🇫🇷德國🇩🇪比利時🇧🇪
羅恩 Rone
《Paris 13th District》法國🇫🇷
▅▅▅▅▅▅▅▅▅▅▅▅▅▅▅▅▅▅▅
▍
▍
▍
▅▅▅▅▅▅▅▅▅▅▅▅▅▅▅▅▅▅▅
榮譽獎
▅▅▅▅▅▅▅▅▅▅▅▅▅▅▅▅▅▅▅
►
【榮譽金棕櫚獎】(表彰終身成就)
馬可.貝洛奇歐 Marco Bellocchio(導演、編劇)義大利🇮🇹
茱蒂.佛斯特 Jodie Foster(演員、導演)美國🇺🇸
►
【導演雙週:金馬車獎】
費德瑞克.懷斯曼 Frederick Wiseman(導演)美國🇺🇸
▅▅▅▅▅▅▅▅▅▅▅▅▅▅▅▅▅▅▅
.
.
(圖為榮獲金棕櫚獎的《Titane》。)
#坎城影展 #Cannes #Titane #茱莉亞迪古何諾 #JuliaDucournau #SpikeLee
鈦 影評 在 Salon Café 沙龍珈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0/30 週三電影院《蘇富比偽畫大師》19:30 準時放映~
活動頁面: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08203619886639/
蘇富比偽畫大師 Beltracchi - Die Kunst der Fälschung
|2014|紀錄片 Documentary |普|1'33"
|導演 Director|亞內.勃肯 Arne Birkenstock
★ 勇奪德國奧斯卡最佳紀錄電影大獎
☆ 「就算我再畫了2000幅偽畫,市場也會照單全收。」 ─偽畫大師 沃夫岡.貝特萊奇 Wolfgang Beltracchi
史上最大假畫拍賣案搬上大銀幕
300 幅作品獲利 18 億!任何名畫都難不倒他
德國表現派大師坎本唐克的名畫《紅馬肖像》,在佳士得拍賣會上意外創下交易天價,轟動了全世界!但隨之更令人震撼的是,該畫竟出自偽畫大師貝特萊奇之手,成為西方藝術界有史以來最大的假畫拍賣案,此事件影響所及,讓許多收藏家與畫商,都紛紛開始檢視手上畫作的真偽⋯⋯。
貝特萊奇不僅作品亂真,他還會根據不同大師的風格,創作出不同風格的新畫作,亂真程度不僅騙過蘇富比和佳士得等國際拍賣商,據傳連知名博物館也「收藏」了他的作品,甚至好萊塢影星史提夫.馬丁也都成為受害者!
畫技高超的貝特萊奇,能模仿從文藝復興達文西、直至現代超過 100 位大畫家的風格,達文西、林布蘭、維梅爾、雷諾瓦等名作全都難不倒他。他繪製了大約 300 幅作品,獲利約達 18 億台幣,卻仍有 2000 幅的廣大市場在等著他⋯⋯
【關於電影】
史上最大假畫拍賣案《蘇富比偽畫大師》奪德國奧斯卡最佳紀錄電影
勇奪「德國奧斯卡」最佳紀錄電影的《蘇富比偽畫大師》(Beltracchi: The Art of Forgery)電影評價不俗,片中男主角沃夫岡貝特萊奇(Wolfgang Beltracchi)因藝術史上最大偽畫案而被判 6 年刑期,並面臨 8 億台幣(2700 萬美元)的求償訴訟,使電影從銀幕上到銀幕下都充滿了話題。
這部勇奪「德國奧斯卡」的電影《蘇富比偽畫大師》,內容描述舉世無雙的偽畫高手貝特萊奇的驚人傳奇。貝特萊奇不僅畫技高超,他的偽畫甚至能以假亂真、瞞過各方專家,在蘇富比與佳士得拍賣會上以高價賣出。他僅憑著其中幾幅偽畫,便賺進高達 6 億臺幣的暴利,並讓全球藝術品市場蒙受高達 10 多億臺幣天文數字的損失。
貝特萊奇繪製偽畫的獨特之處,在於他並非只是全然複製,而會根據不同畫家的風格繪出全新畫作,屢屢創造國際拍賣市場的「奇蹟」。他出手的假畫共計 300 多幅,總獲利超過 18 億台幣。卻因其中一幅德國表現派大師坎本唐克(Heinrich Campendonk)的名畫《紅馬肖像》(Red Picture with Horses),錯用了鈦白顏料(1914 年尚未發明)而導致東窗事發。他驚人的天賦與戲劇性的人生,都可在這部電影《蘇富比偽畫大師》一覽無遺!
鈦 影評 在 萬人迷電影院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STAR WARS:天行者的崛起》
是星際大戰系列電影的第九部作品
片中可以感受到浩瀚無垠的外太空
以及聲勢浩大、氣勢磅礡的星際戰爭
抵抗軍以及最終軍團帝國軍空中的對戰
彷彿置身在戰火綿延無邊無際的戰場
首屈一指的視覺特效表現讓人驚艷
尤其是千年鷹號與鈦戰機在空中追逐的畫面
千鈞一髮驚險的避開重重阻礙
有身歷其境非常逼真的臨場感
如果可以的話建議選擇大螢幕來觀賞
會有極佳的聲光體驗效果
(1)電影介紹00:05
(2)角色說明01:00
(3)整體感覺01:49
(4)劇情解說+彩蛋(有雷)02:43
(5)芮的身世06:29
(6)結局10:18
#StarWars #星際大戰9 #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
預告連結網址:
https://youtu.be/OSvUTovE4gM
https://youtu.be/bjdjyvnOGtg
https://youtu.be/8Qn_spdM5Zg
https://youtu.be/Y5x7G7hST70
https://youtu.be/_wg04smXkrc
https://youtu.be/Q1qZ6oLV3hg
===================================================
All videos on my channel are only used for commentary.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r of fair us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gQuytSk6yU/hqdefault.jpg)
鈦 影評 在 AnWei Notes - 【影評】《鈦》電影解析|超變鈦!戀物癖極致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影評】《鈦》電影解析|超變鈦!戀物癖極致呈現,超獵奇重口味電影! Read Rhis https://ddm.com.tw/blog/post/titane —— 吹水:音樂& ... ... <看更多>
鈦 影評 在 鈦電影 - 電影影評網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永遠愛妳,惠妮!》影評如何?幫大家整理「輔12」相關資訊,包含:電影上映年度、電影分級、語言、出品公司、片長等常見資料:. 片名:永遠愛妳,惠妮! 年度:107. ... <看更多>
鈦 影評 在 [好雷] 鈦-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雷文防雷資訊頁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之前看法蘭西特派週報時,正巧播了鈦的預告片
引起了個人的興趣
不管預告或看板,都把本片形容的很驚世駭俗,既瘋狂又大膽
imdb也把鈦歸類在恐怖片/驚悚片/科幻片(?)
終於12/30院線上映,2021最後一天,進場看了鈦
看完的感想,既不恐怖,也不驚悚
反而覺得有點感傷
以下就幾個部份,分享一下看法
1.鈦:電影一開始就跟你講明,為何片名叫鈦,面無表情的男人開著車
女兒在後座學著汽車奔馳時的引擎聲,男人覺得煩,把音樂開大聲
音樂越大聲,女兒發出的聲音也越大,男人叫女兒閉嘴
女兒解開安全帶,爬向後面,男人制止,卻未注意前方,而造成車禍
女兒雖然撿回一命,右腦耳下卻得植入鈦金屬
畫面一轉,女兒名叫艾莉西亞,現已是32歲的舞者
跟仰慕她,想跟她交往的男粉、地下汽車展場淋浴間認識的女生親熱
一點情慾的反應也無,就算冷血的殺了他們,也豪不在乎
反倒是跟汽車幹的火熱,屁股猛撞後座椅,這才是名副其實的"車" "震"
隔天在父母家醒來,下體疼痛,內褲一片血(也許是植入鈦金屬的關係
艾莉西亞的血是黑的,就跟用了很久沒換的機油一樣)
是什麼造就了艾莉西亞特殊的性癖好?
跟父母關係疏遠,感情冷淡(可從片頭父親開車、以及之後在父母家看出
不論跟父親,還是母親,皆沒有太多的互動)
這樣的成長因素,使得艾莉西亞對人沒有任何感覺、情緒,人也挑不起她的性欲
反而是汽車,比人更能讓艾莉西亞覺得親近,發洩慾望
畢竟從小就跟汽車有不解之緣了,老爸開車不跟她講話,她只能發出引擎聲
來排解無聊,右腦耳下的鈦金屬(鈦/鈦合金是汽車工業中的重要零件),更是
讓艾莉西亞跟汽車緊密連結,從醫院出來,撫摸著老爸的車,親吻著車窗
彷彿車是她的愛人一樣
2.懷孕:艾莉西亞有了小孩,是讓她開始有了人性,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從一開始的殺人不眨眼,被警方盯上,為免警察追緝
而假扮消防隊隊長失蹤的兒子,住進隊長家,第一次跟隊長同桌吃飯後
隊長跳舞想逗弄她,艾莉西亞氣得拿出之前殺人的毛線棒
也想以同樣手法插死隊長,沒成功
某天,隊長打完針,昏倒在浴缸旁,艾莉西亞回家看到,拿出毛線棒
這是她殺死隊長的絕佳機會,但她猶豫了,此刻的她,不再是過去那個與人疏離
冷冰冰,毫無情緒反應的人,艾莉西亞憐憫了隊長,將他擁入懷中,還叫他爸爸
這就是懷孕對艾莉西亞的影響,她開始去思考"生命"這件事,別人的生命
隨後的幾件事情,艾莉西亞穿著連身裙,想像自己穿著孕婦裝的模樣
跟隊長去執行居家任務,看著倒臥在地上,吃藥過量,昏迷不醒的男子
艾莉西亞竟然摀著嘴巴,反胃想吐,離開房子時,跟隊長緊緊相擁
到電影後段,艾莉西亞在浴室裡,看著越來越大的肚子,小生命踢了她幾下
還朝艾莉西亞撫摸的地方,做出反應,艾莉西亞笑了,那笑容如此的溫暖
笑容之後,是突如其來的哀傷,因為艾莉西亞還是得假裝自己是男生
在纏繞束腹帶時,怕孩子不舒服,說了句抱歉
3.隊長失蹤的兒子:很明顯兒子已經死了,但隊長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
隊長帶隊員去做消防訓練,在模擬火災的現場,隊長打開櫃子
裡面有個全身著火的小孩
隊員沒看到,只有隊長看到,這是他的幻覺
也許兒子就是死於火災,但他選擇燒死的理由不得而知
另一段劇情,隊長老婆發現艾莉西亞女扮男裝,對她說:如果妳是我
卻不能好好的哀悼妳的孩子,妳會怎麼做?
我不管妳接近那個老笨蛋的變態理由是什麼,他需要有人照顧
聽懂嗎?他需要一個伴,好好照顧他
從這裡,更可以證明,兒子死了
那為何隊長還要向媒體警方捏造,自己兒子失蹤十年的訊息呢?
也許他只是想讓自己有一次贖罪的機會,彌補對他兒子的虧欠
艾莉西亞來到隊長家,坐在一起吃飯,隊長質問她為什麼不講話
艾莉西亞怕講話聲音不像兒子,會被拆穿,始終沉默
隊長繼續說道:說話啊,你不會像正常人一樣說話嗎?
連手機都會說話了,一隻才20元
而後,艾莉西亞被隊長激怒,想奪門而出,隊長開始放音樂跳舞
逗弄艾莉西亞,兩人在地上扭打,隊長抱住艾莉西亞說:
"為何你老是想逃走,你已經回家了"
之後,艾莉西亞穿著連身裙,被進房的隊長看到
隊長說了"誰還敢說你不是我兒子"
拿了兒子照片給艾莉西亞看,兒子正是穿著艾莉西亞身上的裙子
合理推斷兒子是生理性別為男,自我性別認同為女的跨性別女性
(網路查的,有錯請指正)
兒子的性向問題,成了父子失和的導火線,有了爭吵
兒子才會多次想離開
說到底,隊長對兒子有著矛盾的情感,他當然是愛他的
但同時也被傳統觀念的枷鎖束縛著,就他自己來說
身為消防隊隊長,明明身體已經大不如前
但要維持著消防員強壯勇猛的形象,打了針,去健身吊單槓
結果幾下就不行了,他會在眾消防隊員前說:
如果他在消防隊的地位是上帝,那他兒子就是耶穌
別因為他兒子是新來的,講話就不當一回事
袒護兒子,卻又要兒子改變陰柔外貌
在艾莉西亞到家隔天,隊長把艾莉西亞自己剪過的頭髮
一邊剃的更短,艾莉西亞索性把整顆頭,剃成平頭
讓自己看起來更像男生
隊長在艾莉西亞臉上塗抹刮鬍泡,跟她說:看這樣能不能長出鬍子
(消防員都是男性,為了融入這個團體,你的外表當然也是越陽剛越好)
後面發現艾莉西亞其實是女生時,對她說:我不在乎妳是誰
妳是我的兒子,妳永遠都是我的兒子
彷彿真的兒子如果還活著的話,去變性,他會接受這個事實
但看到艾莉西亞在消防車車頂,扭腰擺臀的跳舞
卻又不發一語,只是靜靜看著
4.兩次消防員跳舞:第一次的音樂輕快,大家輕鬆隨性的擺動著
只有綽號"正義魔人"的消防員沒興致
正如他的外號,他發現艾莉西亞根本不是隊長兒子
而是背負四條人命的殺人犯
跑去跟隊長說,隊長不理,轉而警告艾莉西亞
要她滾去別的地方
艾莉西亞找隊長跳舞,掩飾自己不安的情緒
第二次的音樂節奏強烈,大家越跳越嗨
脫衣服,開始碰撞,艾莉西亞也撞在一起
然後被人抬去消防車,爬上車頂,大家鼓譟,艾莉西亞開始跳舞
二次的跳舞,不僅訴說著艾莉西亞本身的內心想法
也代表隊長兒子的化身
打個比方,艾莉西亞剛轉到新班級,導師(隊長)告訴全班(隊員),
要好好跟新同學相處,全班只有一個討厭鬼(正義魔人)找艾莉西亞麻煩
但這不代表其他同學都喜歡艾莉西亞,也許只是因為老師告誡
或沒當面跟本人表示罷了(隊長將艾莉西亞介紹給隊員後
一個黑人馬上跟其他人說:我不知道耶穌是白種同性戀呢)
隨著時間過去,艾莉西亞在班上越來越習慣,開始想跟更多人交流
交談,展現真實的個性、脾氣,但結果卻不如她盼望
這時,已經不需要討厭鬼出來散佈謠言黑她了
本來對她有好感,想交朋友的人紛紛疏遠,艾莉西亞恍若與世隔絕
導師只是冷眼旁觀這一切,並無打算介入
(隊員期待艾莉西亞在車頂能帶動情緒,讓這些消防猛男再high一點
艾莉西亞卻開始擺起女性姿態,隊員面面相覷,心想:這傢伙在搞啥?
隊長並沒有出來支持艾莉西亞,拍手以及說些妳跳的很好之類的話
傳統觀念的枷鎖,就算我已經知道妳是女的
妳此刻還是扮演我的兒子,在一群男性荷爾蒙如此強烈的隊員面前
妳不該跳女性舞蹈)
對於隊長兒子,也是同樣的道理,即便想成為女性,但為了融入
班上,努力讓自己外貌像個男的,言行舉止盡量符合社會普遍對
男性的印象,自覺時機成熟,顯露自己的真實面貌
心想班上同學應該會接受他,開始做出女性的舉動時
他跟艾莉西亞一樣失望了,父親也不支持他,友情親情雙雙失去
兒子萬念俱灰,選擇火災致死
受挫的艾莉西亞,則是回頭找她的愛人訴苦(這次她跟消防車做愛
激烈大聲的宣洩她的痛苦與憤怒)
一個是陰錯陽差,女生扮成男生,一個卻是男生,想變成女生
兩個受傷的靈魂,從未見過面
卻在艾莉西亞在車頂跳舞的同時,像似有了連結
5.救贖:電影尾聲,隊長躺在床上,他在想什麼呢?
"不是說要照顧兒子,彌補對他的虧欠嗎?"
"如果兒子還活著,現在女性化的外貌,大概就是艾莉西亞這樣"
"但我卻還是無法接受,舉棋不定,我在搞什麼"
"如果當初支持兒子的決定,他就不會燒死了"
..........
..........
也許越想越覺得愧疚,隊長吐酒在胸口,點火燃燒
打算以跟兒子一樣的死法來贖罪,雖然他很快就回神,把火撲滅
艾莉西亞因為懷孕,而重拾人性,隊長更是她重拾人性後,第一個情感交流對象
即便她跨出更多步後,還是對人性失望了,她還是找上隊長
要他幫忙接生,艾莉西亞的轉變還包括懂得重視生命
絕不希望生命在她身上,隨便流逝
艾莉西亞為自己以前隨便殺了四條無辜人命而贖罪,把小孩留給隊長
隊長為了沒能拯救兒子性命的遺憾而贖罪,讓艾莉西亞順利生了小孩
(小孩背部脊椎整條發光,鈦金屬也會遺傳?)
兩人都讓彼此獲得了救贖
隊長比艾莉西亞幸運的一點是,他往後的日子還能體驗親情、天倫之樂
而艾莉西亞再也沒有機會了
誠如一開始說的,看完本片,不覺得驚悚,也不覺得恐怖
有的只是些許的感傷而已
幸好,鈦的結局還不算太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71.149.21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41106353.A.34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