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我有幸欣賞了林摶秋導演作品的數位修復版:《丈夫的祕密》、《五月十三傷心夜》與《六個嫌疑犯》。看完這三部台語電影之後,激動的情緒久久未能平復,十分地感動!感觸也非常多!除了認識了一位厲害的導演和幾位演技精湛的演員(張瀋陽、吳麗芬、張清清、陳雲卿⋯),還看到了熟悉的老演員(素珠、阿匹婆、易原、田明、賴德南)年輕時的模樣。
今(2018)年10月上旬,我有幸在光點華山電影館欣賞了「第25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特別放映之三部林摶秋導演電影作品的數位修復版:《丈夫的祕密》、《五月十三傷心夜》與《六個嫌疑犯》。看完這三部台語電影之後,激動的情緒久久未能平復,十分地感動!感觸也非常多!除了認識了一位厲害的導演和幾位演技精湛的演員(張瀋陽、吳麗芬、張清清、陳雲卿⋯),還看到了熟悉的老演員(素珠、阿匹婆、易原、田明、賴德南)年輕時的模樣。
(影片來源:國家電影中心)
林摶秋(1920年10月6日-1998年4月4日)一生之中只拍了五部電影,而他這些作品的命運則是和片中主人翁一樣坎坷。
林摶秋於1920年在台灣桃園出生(摶音「ㄊㄨㄢˊ」,因罕見而常被誤植為「博」,所以他幼年在家鄉被暱稱為「阿伯」),16歲赴日本求學,3年後進入明治大學就讀,並開始接觸現代戲劇,在校以幾齣風格清新的劇作而受到矚目。
大學畢業後,林摶秋憑著戲劇上的突出表現,進入當時日本最大的電影公司「東寶影業」擔任副導演,因而習得了電影製作的觀念與技藝。
1943年初,林摶秋返台定居,4月與王井泉、張文環等人成立「厚生演劇研究會」,繼承因中日戰爭而中斷的新劇運動,編導《閹雞》、《高砂館》、《地熱》、《從山上看見的街市燈火》等四齣戲劇,於9月在台北永樂座公演,並大獲成功。當時他巧妙地在戲劇裡表現了台灣的歷史、語言、歌謠,其中在內容與形式上都帶有大量文化抗爭色彩的《閹雞》,更成為台灣新劇史上的經典劇作。
戰後,林摶秋繼續舞台戲劇工作,並於1946年成立「人劇座」劇團,在台北中山堂演出林摶秋編導的《罪》與《醫德》等舞台劇。1947年228事件爆發後,林摶秋告別劇團,返鄉接掌家族之礦牧事業,包括「大豹煤礦」與「嘉美牧場」。
後來,林摶秋因為日籍導演的一句話:「台灣的電影水準,比日本差了三十年」,遂奮起,於1958年創辦了「玉峰影業公司」,並在鶯歌山區的中湖鄉興建了「湖山製片場」以攝製台語電影,為當時台灣最大的電影製片廠。
湖山製片場從拍攝到後期製作都可以獨力完成,不少設備甚至是土法煉鋼所自行研發的產物,並以近似電影學校的規格訓練演員,後來分別在台灣與香港成名的張美瑤和凌雲就是出身於此。
林摶秋於1959年執導台語電影《阿三哥出馬》與《嘆煙花》上、下集;1960年執導《錯戀》(1965年曾被修剪並更名為《丈夫的祕密》欲重映而未果),由於對角色心理的刻劃細膩深入,該片被公認是台語影片中的傑作;1964年執導《五月十三傷心夜》(原名《女性的條件》);1965年執導最後一部電影《六個嫌疑犯》但未公映。
林摶秋在玉峰時期一共拍攝了五部台語片,可惜玉峰影業公司成立之後正值台語電影景氣遽變的下坡期,結果,就在這幾年裡,林摶秋的電影理想也就隨著玉峰影業的結束以及湖山製片廠的沒落,而驟然畫下了句點。
林摶秋在玉峰的第一部作品《阿三哥出馬》被電檢單位剪得支離破碎之後才得以上映,而第二部作品《嘆煙花》之拷貝早已佚失,如今已無緣得見。
第三部作品《錯戀》雖被後世譽為佳作,但當年上映的票房十分淒涼,林摶秋因而心緒難平,決定暫停玉峰影業的一切活動。後來在1965年,林摶秋曾應片商之請將此片修剪變短並將片名改成較為通俗的《丈夫的祕密》,打算要重新上映,但最終還是沒有推出,目前流傳下來的版本即是在1965年經過修剪的《丈夫的祕密》,此片在2002年被香港影評學會選為最佳華語電影兩百部之一。
第四部作品《五月十三傷心夜》是林摶秋在1960年解散玉峰班底並歇業5年之後,因受到友人的鼓勵與支持,而復出拍攝的電影,這部由信東藥廠投資的台語片在1964年10月28日上映後,在票房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還是無法挽救玉峰影業與台語片蕭條的命運……。不過,片中在台北大稻埕實景拍攝的「5月13迎城隍」慶典畫面,可說是彌足珍貴的歷史影像,而在桃園的信東藥廠實地取景(包含了化驗室、玻璃工廠、網球場等)的內容,亦記錄了信東藥廠在60年代的樣貌。
接下來的第五部作品《六個嫌疑犯》,是《五月十三傷心夜》在市場上大獲成功後,林摶秋想要乘勝追擊,便以原班人馬進行拍攝的偵探懸疑力作;然而此片雖然順利通過電檢,林摶秋卻以「拍得不好,自己看了覺得羞愧」為由,未讓此片發行,而且從此不再拍攝任何電影。一直到林摶秋晚年(90年代中),將湖山製片廠的拷貝與文物捐給當時的國家電影資料館(今國家電影中心),才有極少數的電影行家看過這部被雪藏了30年的影片,他們不約而同地給予此片極高的評價,而非林摶秋所說的那麼不堪。
事實上,這部偵探片洋溢著黑色電影的調性,從爵士樂、風衣、高反差光影、撲朔迷離的真相,到靈活的攝影機運動和場面調度,把1965年的台北拍成一個瀰漫布爾喬亞情調的現代都會;《六個嫌疑犯》根本不是當時台語片的格局,甚至不是60年代其他華語片的格局,或許「覺得觀眾無法接受」才是當年林摶秋不願發行此片的主因吧!
從早期的劇作《閹雞》、《高砂館》,到後來的電影作品,人倫家庭制度及其痛苦,一直是林摶秋持續關切的主題,他僅以少數篇幅,描寫人類感情帶來的快樂甜蜜;相反的,不論男女之情、骨肉手足之愛,鄰里同窗之誼,愈是親近信賴,便帶來愈刻骨的痛苦。
林摶秋作品裡的角色常以「甲伊有約束底咧」(跟他已約好了)說明與對方的約定,而這約束也常延伸為兩人之間沒有說出來的默契與協定;然而違背無形約束的一方,常會陷入極端自責的痛苦,這般瀕臨非理性的痛苦,甚至透過極具真實感的演出與場面調度,直觸觀眾的肌膚,成為影片當中最力透紙背的難忘章節。
在《錯戀》(丈夫的祕密)一片中,麗雲(張美瑤飾演)自覺與好友的付出不對等,不斷地在心中自我衡量,逃避愛情;她多次彎腰綣縮,將頭埋入雙手之間哭泣,愛情的天平越朝她傾斜,她便越自形慚穢。而《五月十三傷心夜》中,麗娜(張清清飾演)在風雨中奔跑,聲嘶力竭地呼喊著妹妹的名字,並且無視自己的名譽,一心要替妹妹揹罪;於是,贏得真心愛情的快樂,在如此的愧疚自責中,竟變得蒼白失色。
在《阿三哥出馬》與《六個嫌疑犯》裡,林摶秋建構的則是另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這裡的人們,已從純真的道德約束中逸開!《阿三哥出馬》以趣味的筆觸,挖苦鄰里之間勢利的冷暖炎涼,而《六個嫌疑犯》片中,望之儼然的中產菁英社群裡,衣冠禽獸與男盜女娼已是常態,人倫道德成了一個僅剩表面虛張的空殼。
《六個嫌疑犯》的劇情隨著一位扒糞恐嚇者的觀點,多線敘事,一環套一環的水平展開,逐步地揭露一整片慾望的迷宮;人類的原始慾望從來無法被關住,只是在道德的框限與遮蔽下蜿蜒變形,交纏著幻象崩塌的恐懼,展開永無止盡的循環與拉扯!
林摶秋安排了一位惡魔般的俊美少年(吳東如飾演),扮演片中令眾人厭惡恐懼的扒糞者,讓觀眾無法認同劇中這些被勒索的受害者,而跟著這位不知恐懼與羞恥為何物的扒糞者眼睛,一路抽絲剝繭,在層層虛偽外衣剝除之後,並指出國王新衣的片刻,獲得偷窺的愉悅感;在劇情中段,扒糞者被殺之後,由形象正面的刑警(易原飾演)與記者(張潘陽飾演),接手編劇賦予的任務,繼續展開一關接著一關的威脅與偷窺。
在觀影過程中,觀眾無法當一個舒適的被取悅者,而必須從劇中人物中抽離出來,冷靜地歸納導演在迷宮轉角處置放的眾多線索,自形重組複雜萬端的現象;而劇終時獲得的愉悅感,則是觀眾在投入大量腦力之後的獎賞。
《六個嫌疑犯》讓觀眾體驗到,一部電影如果沒有上映,沒有進行與觀眾的溝通並獲得共鳴,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完成;也就是說,林摶秋的最後作品《六個嫌疑犯》的確是在被觀眾看完之後,才算是真正的誕生!
註:以上關於林摶秋及其作品之介紹,局部參考自2016年陳怡君於桃園光影電影館「台語片時代風雲」發表的林摶秋介紹專文。
以下是這次我在台灣女影所觀賞的三部電影之內容與數位修復過程的詳細介紹,資料取自「國家電影中心 台灣電影數位修復計畫」官網。
《丈夫的祕密》
導演:林摶秋
年代:1960
片長 :102分鐘
出品:台灣/玉峯影業公司、湖山製片廠
其他名稱:錯戀
林摶秋於1960年拍攝《錯戀》並交付發行上映。1965年應片商之請將原片修剪變短並耿改為較通俗的片名《丈夫的祕密》,但終未推出。目前國影中心典藏的版本即是修改版的《錯戀》,亦即《丈夫的祕密》。(資料來源:《Fa電影欣賞》第12卷第4期總號第70期,1994)
原始規格:35mm底片/黑白/寬螢幕/中文字幕
作品語言:台語
【主要演職員】
張美瑤(飾 麗雲)|張潘陽(飾 守義)|吳麗芬(飾 秋薇)|許元培|簡和引|黃雪映(飾 碧珠)|連仕煙|羅秋菊|林錫川|許[土疌]英|鄭秀琴|徐梅玉|黃麗華|黃明華|吳呈雄|
導演:林摶秋|監製:邱木|編劇:陳舟|攝影:陳正芳|燈光:簡榮添|配樂:王老期|副導演:黃秋傑|場記:游政雄|沖洗:湖山製片廠沖洗部|
【劇情簡介】
守義入贅秋薇家,婚姻幸福,卻盼不到子嗣,秋薇某日在路上遇到中學最好的朋友麗雲,麗雲憔悴地與秋薇聊起近況。秋薇返家後沒多久,接到麗雲求救電話,她兒子愛松肺炎住院需要幫忙,秋薇趕到醫院,並借自己的結婚戒指給麗雲週轉醫藥費。從此秋薇也會到麗雲家探視相依為命的母子二人,也發現麗雲生活窮困潦倒。而秋薇的丈夫守義得知她時常幫助的同學麗雲,竟然是自己四年前的舊情人,內心百感交集。
某日秋薇收到警察通知,麗雲重病倒在路上,身上僅留著寫有秋薇家地址的紙條,秋薇擔心麗雲的安危,索性帶麗雲回家照顧。守義聽聞麗雲病重,心煩意亂,出外藉酒澆愁,返家後見到麗雲更是心亂如麻。麗雲得知秋薇的丈夫是自己昔日舊情人,為了避免秋薇困擾,偷偷搬離秋薇家。麗雲為了生活到酒店工作,某次被恩客纏上,被正好到酒店應酬的守義撞見,守義連忙幫麗雲解圍,兩人又情不自禁纏綿了一夜。麗雲為了躲避恩客到家中恐嚇,再搬到同事碧珠家暫住。轉眼麗雲竟已懷孕六個月了,仍舊在餐廳當服務生為客人送酒水,但身體非常虛弱,時常暈倒,碧珠擔心麗雲的身體狀況,請友人協助調查守義的下落,最後透過愛松身上的「玉峯」網球胸章找到守義。守義聞訊趕往探視麗雲,臥病在床的麗雲,見到守義連忙哭求他回家,守義卻不捨離開病重又有孕在身的麗雲,麗雲在兩人爭執中昏倒,守義與碧珠趕緊將麗雲送去醫院。守義也通知秋薇趕來醫院探望,大家在病床前焦急著望著麗雲,昏睡中的麗雲,在口中喃喃唸著自己和守義做出對不起秋薇的事,秋薇聽了大為震驚,極度悲傷地返家。
秋薇的舅父得知後出面協調,願支出麗雲懷孕期間的醫療費與生活費,孩子一出世則必須離開親生父母,由舅父全權安排。然而麗雲的兒子出生後,秋薇不顧親友反對,執意收養麗雲與守義生的兒子並取名忠信。半年後,麗雲母子在圓通寺遊玩,巧遇守義一家三口,秋薇大方的把忠信交給麗雲抱,忠信卻將麗雲視為陌生人開始嚎啕大哭,麗雲只能含淚離去,緊抱著唯一擁有的兒子愛松。然而麗雲在路上又遇到小偷扒走她的皮夾,一位熱心男士撞見連忙將皮夾追回,才發現那位男士就是愛松的生父,他入獄後悔不當初虐待麗雲,出獄後改過自新做起小生意,每天祈禱麗雲母子平安。麗雲告訴愛松:「你爸爸回來了。」一家三口相擁而泣。
【修復說明】
《錯戀》的原始素材目前共有7個素材,包括有35mm原底片、原聲片、翻底片、翻聲片、拷貝片。因現存之原底片、原聲片為殘本狀態,而比較翻底片、翻聲片素材之來源,其鏡頭順序與長度完全與拷貝片相同,由此可看,此翻底片與翻聲片完全來自拷貝片,惟因故設定拷貝片做為本片數位修復之主要素材。因拷貝片有畫面嚴重磨損、齒孔斷裂、光藥面大面積刮傷與接頭因膠水造成的侵蝕變形以及嚴重藥膜剝離等情形,故於出現嚴重磨損或有重大瑕疵、大量缺漏等畫面則選用現存之原始底片取代之。
修復素材:35mm黑白原始拷貝片、35mm黑白原始底片、拷貝聲、原底聲
影片原始狀況:全片的物理狀態有嚴重磨損、齒孔斷裂、光藥面大面積刮傷與接頭因膠水造成的侵蝕變形以及第十本整本嚴重藥膜剝離等情形,而原聲片之第二本聲片,與拷貝聲片相互比對後結果為長度相同,但拷貝片上多有缺格現象,說明有人對聲片進行刪減,不過無法得知是何時或是由誰處理的。
修復重點:本片是採用ARRI SCAN濕片門進行掃描,來降低原始拷貝片的大範圍磨傷痕跡及保留所需的細節,同時減輕後續影像數位修復工作之負擔。本片數位修復整合的檔案,包含原底(取代毀損嚴重的拷貝鏡頭;南藝掃描)及原始拷貝(除第6本為乾掃之外皆為濕掃,此為主要修復素材;國影中心掃描),聲音部分則以南藝大掃描的聲底及國影中心掃描的第 6、10 本拷貝為修復素材。
影像修復上,為使觀影畫面舒適,會降低畫面的閃爍與同一鏡頭中的濃度不均及大範圍水痕,並儘可能將畫面維持於穩定的位置、去除因放映等外力造成的刮傷與磨痕、髒點等,因保存環境條件所影響之藥膜剝離之狀況則處理界定為暫不修復,另當初印片產生之光路,則判斷其不列入修復範圍。於修復過程中,對於全片的嚴重磨痕、刮痕及變色選擇使用去除刮痕等手動修復方式去修復,另針對單一鏡頭濃度不均之情形則使用降低閃爍方式修復,而本片印片瑕疵情形則使用單格Fix Frame方式進行手動修復,畫面扭曲、壓縮、變形及藥膜剝離等情形則皆使用手動修復去改善其影像畫面。
聲音修復作業則主要以優先考量「音頻保留的多寡」為首要原則,因《錯戀》的聲音檔案總共有 3 個素材來源(拷貝聲/國影中心掃描;拷貝聲/南藝大掃描;光學聲音母片/南藝大掃描),經比較各素材後決定用光學母片聲進行修復,再針對第 6 本與第 10 本做音質上的調整。其修復作業分別為先進行SYNC 同步將聲音跟演員嘴形對上後再使用RX6 repaire進行去除雜訊,將音量修至柔順,聽起來不抖動,再針對音質突出的部分做修飾音質,將片中不當的音頻削弱,最終再進行混音及修整音量,將音量控制在-5dB~-40dB 之間,並使用compressor與音量線調整,將音量細修,使聲音不會產生忽大忽小之情形。
因本片修復時結合拷貝片與原底片,拷貝片的超高反差與原底片的低反差,差異性太大,故先進行數位調光,於調光時將高反差盡量拉出中間灰階,而低反差則盡量拉高對比,以整體觀影效果不會有太大落差為調整原則,調完光後則就進行全片最後之輸出。
《五月十三傷心夜》
導演:林摶秋
年代:1964
片長 :97分鐘
出品:台灣/玉峯影業公司、湖山製片廠
原始規格:35mm底片/黑白/中文字幕
作品語言:台語
【主要演職員表】
張清清|陳雲卿|張潘陽|陳劍平|張美鳳|謝素珠|英英|武拉運|柯佑民|嚴重|簡和引|上摶|高石定|美女|劉煥文|陳國尊|林明居|陸鐵牛|陳五湖|游明正|小白兔|蔡有財|游昌欽|邱垂堂|
導演:林摶秋|編劇:洪信德、林翼雲|監製:邱木|攝影:林鴻鐘|燈光:柯鴻礎|錄音:林丁貴|剪輯:沈業康|沖洗:簡榮添|印片:呂傳盛|攝影助理:林自榮|燈光助理:胡竹青、林啟賢|副導演:黃秋傑|場記:林真美|劇務:王清林|場務:阿丁、阿窓|美術:張鵬飛|佈景:祈安|結髮:楊秀蘭(一流美容院)|化妝:吳耕雲|音樂作曲:曾仲影|作詞:洪信德|幕後主唱:鄭秀美、廖伯倫|
【劇情簡介】
母親去世前,要阿惠照顧年幼的妹妹淑清,兩人相依為命好好相處。
多年後,阿惠在巴義奧(Bagio)舞廳化名麗娜當歌女,賺錢供妹妹讀完大學。淑清非但沒有心存感激,反而以姐姐的職業為恥。貿易公司總經理鄭豐源透過舞廳老闆娘想約麗娜,但麗娜總是找理由婉拒。
淑清報考信東藥品公司,陪考的麗娜不小心與玻璃部主任廖文彬撞個正著。為了慶祝淑清考上製藥部,麗娜特地請假在家準備了滿桌佳餚,邀請房東一家共同慶祝。
淑清參加公司舉辦的網球比賽,對手剛好是玻璃部的主任文彬,淑清為了接文彬的一計殺球而摔傷,文彬抱她去敷藥又好心要帶她回家,淑清不想讓人發現姐姐的職業,因此拒絕。
淑清與文彬漸漸熟識,當她聽到文彬要去石門打獵,主動說要同行,兩人機車雙載、搭船、打獵,互動親暱如情侶。當晚,文彬參加同學會後去巴義奧續攤,巧遇麗娜,兩人相談甚歡。麗娜為了擺脫糾纏不清的鄭豐源,請文彬帶她出場,兩人月下散步,互訴情衷。回家後淑清忍不住跟姐姐訴說對文彬的好感。阿惠也跟妹妹表示遇到有讓她想結婚的男人。
淑清自願轉到文彬的部門研究玻璃,她不時跟姐姐分享文彬的優點,麗娜鼓勵妹妹要好好把握,不要被其他人搶走。
信東的美術工藝展覽會場,文彬再遇麗娜,並邀她去金山海邊的老家,見他年邁的奶奶。兩人海濱嬉戲時,麗娜邀請文彬5月13日到她家吃飯,要介紹妹妹給他認識。
鄭豐源的女友聽到他又要去巴義奧,責問他與歌女的關係,鄭豐源不顧女友已懷有身孕,竟將她推倒在地後逕自轉身離開。麗娜受不了鄭豐源毛手毛腳,伺機奪門而出。鄭豐源一氣之下找人圍毆文彬,詎料文彬不是省油的燈,打得眾打手落荒而逃。淑清見文彬受傷,心裡不捨。麗娜為了擺脫鄭豐源的騷擾,辭掉歌廳工作,鄭豐源卻自己找上門,並以言語輕薄。麗娜下逐客令,鄭豐源離開前撞見淑清,讓淑清誤以為姐姐帶不正經的男人回家。
鄭豐源的女友見他從麗娜家走出,妒恨心起,偕眾當街掌摑麗娜,並登報誹謗她四處招蜂引蝶。淑清深怕同事得知家醜,提心吊膽。文彬擔心的請假到處找麗娜,文彬告訴麗娜,他相信她的清白,讓麗娜很感動。
5月13日這天,淑清帶文彬參加廟會遶境。接著文彬依約到麗娜家赴宴,此時淑清才發現姐姐的男友竟是自己的心上人,大受打擊,忿忿離家。外頭雷電風雨交加,母親墳前,姐妹大吵一架。淑清街頭遊蕩,體力不支倒地,被路過的鄭豐源發現、灌醉、帶到環亞大飯店,再打電話威脅麗娜。麗娜趕到時,卻驚見鄭豐源遭人刺死,一旁的淑清昏迷不醒,手握兇刀,麗娜正欲帶走淑清時,警察抵達逮捕二人。麗娜護妹心切,坦承殺人。法庭上,法官不停追問犯案細節,麗娜支支吾吾,此時明珠出面自首。原來當晚明珠見鄭豐源帶一女子,氣憤難耐,拿水果刀刺死他。
麗娜洗刷冤情,但仍因淑清不知去向而憔悴病倒。文彬解釋只當淑清是同事、小妹妹,無非份之想,麗娜表示為了妹妹的幸福,寧願犧牲自己。淑清隔簾聽見,痛哭流涕,悔不當初,姐妹相擁而泣,麗娜和文彬亦結成良緣。
【修復說明】
每一本影片的工作流程都相同,幾乎使用了修復軟體Diamant所有的穩定功能,依據不同狀況使用所有必要的穩定工具,包括自動穩定、區域穩定、齒孔穩定、邊框穩定等。之後使用工具進行閃爍移除、自動移除髒點以及自動移除刮痕,這些自動功能所使用的參數會隨著每一個鏡頭畫面的動態幅度變化有所改變。
手動清潔則是使用內插、複製、接點修復以及手動清除刮痕。在使用這些工具之前,會先進行全部畫面清潔。在使用Diamant處理完上述的工作流程後,仍殘留的刮痕就會進到After Effect軟體處理,使用移除顆粒工具以及降噪功能。使用這兩種工具之後,通常都會再進行粒子重建,粒子的取樣則盡可能擷取未清除刮痕前的原始影像。粒子重建功能有較大的適用範圍,並可調整密度,使粒子更加細緻。然而原始的畫面已經受損非常嚴重,使得粒子取樣在很多情況下非常棘手。
進行調光時,由於修復的素材是翻底片,這種片材的特色是暗部較攝影底片的濃度更深。因此,必須更加注意暗部的細節盡可能被保留下來。特別是要注意人物衣服細節以及夜景部分。感謝攝影師的建議,調光時盡可能調整灰階讓黑色的亮度得以恢復,而不會有亮部被削減的風險,也保護了演員臉部的深度和細節,在充分利用數位調光軟體的可能性後,最終回復了本片的原始樣貌。
由於原始素材品質不佳,有許多嘶嘶聲以及不均衡的低頻。進行聲音修復時,運用大量聲音剪輯作業,移除了砰爆聲、喀搭聲以及爆裂聲。單聲道學院式的等化器(Mono academy EQ)模組很有效的解決嘶嘶聲,而動態等化器(dynamic EQ)則在低頻建立了整體一致性的均衡。
最後的影像和聲音素材,由兩名操作人員檢查、確認影像品質後,再輸出DCP。並在標準電影院進行放映,控管影片輸出的完整性與品質。
《六個嫌疑犯》
導演:林摶秋
年代:1965
片長 :108分鐘
出品:台灣/玉峯影業公司、湖山製片廠
原始規格:35mm底片/黑白/中文字幕
作品語言:台語
【主要演職員表】
吳東如(即小林,飾 鄭光輝,死者)|張潘陽(飾 記者林高俊)|易原(飾 刑警蔡國瑞)|賴德南(飾 劉啟明,第五個嫌疑者)|張清清(飾 劉啟明的太太月桂)|陳雲卿(飾 劉麗雲)|夏琴心(飾 陳黛玉,第六個嫌疑者,死者)|白雪(飾 酒家女李鳳嬌,李俊秀之妹)|凱音(飾 惠珠)|愛子(即阿匹婆,飾 食堂老闆娘)|素珠(飾 惠珠的母親)|美女|田明(飾 林志成,第一個嫌疑者)|夢老(飾 劉啟聰)|江龍(飾 葉茂松,第三個嫌疑者)|一菁|邱清光|李敏郎(飾 花蛇)|高橋|上博|僑輝|富村|漢源|美華|瑪琍|太郎(飾 李俊秀,第四個嫌疑者)|
導演:林搏秋|監製:邱木|製片:蔡秋嵐|編劇:林翼雲(即林搏秋)|攝影指導:賴成英|攝影:陳正芳、簡榮添|音樂:曾仲影|錄音:劉添根|燈光:柯鴻礎|洗印:呂傳盛、楊信雄|場記:洪松勇|美術:張鵬飛|佈景:陳祈安|場務:吳耕雲|沖印:湖山製片廠沖洗部|
【劇情簡介】
清靜莊的公寓內,葉茂松剛與秘密情人陳黛玉溫存,便急忙離開,因他已與台一製鋼的千金麗雲訂婚,不能被抓到把柄。黛玉醋意未消,鄭光輝又接著上門,想重修舊好,卻發現黛玉身邊的人個個都有不能曝光的秘密。原來鄭光輝專靠勒索恐嚇維生,過去黛玉也曾與他共謀。這一次,他找到了新的下手對象。
董事長劉啟聰的弟弟劉啟明是營業股長,瞞著太太,有一個在白牡丹酒家上班的情婦鳳嬌,不但提供金錢,還讓鳳嬌的哥哥李俊秀在工廠擔任倉管,兩人夥同侵占公款;劉啟明的太太月桂,溫柔賢淑,卻與表兄偷情,被鄭光輝拍下二人擁吻的相片;劉啟聰的女兒麗雲已有未婚夫,卻與公司職員林志成頻繁來往,常相約到郊外騎馬;鄭光輝同時也發現黛玉與葉茂松跟其他男人的關係。於是他向劉啟明、李俊秀、月桂、葉茂松等人,分別勒索了上萬元不等的金額。眾人看似隱密的生活,開始起了變化。
林志成與麗雲在食堂吃飯時遇上鄭光輝,原來兩人同住一棟名為松柏莊的公寓。林志成被鄭光輝調侃,因此不歡而散,二人口角被記者林高俊看在眼中。葉茂松向劉麗雲催促婚期,卻碰了軟釘子;為了籌錢,他利用總務課長的職務向廠商調錢周轉,答應以發包工程做為交換。這一晚,劉啟聰準備到高雄出差,他看起來悶悶不樂,甚至向林志成探聽鄭光輝的來歷。麗雲邀請志成一起送父親到火車站與秘書黛玉會合。
月桂的表哥雇了流氓花蛇和鐵龜,想讓鄭光輝閉嘴,卻反被壓制。喝得醉醺醺的林志成,要鄭光輝不要妨礙麗雲的生活,鄭光輝反譏他單相思,兩人在公寓前大打出手,最後被旁人拉開,這一幕剛好被前來找鄭光輝的月桂看見。鄭光輝上樓,遇見來求情的李俊秀,把他趕了回去。想到這次能狠狠大撈一筆,鄭光輝開心的洗澡,還興奮得跟屋內的人炫耀。
隔日,鄭光輝被劉啟明發現陳屍家中,死因是瓦斯中毒,但後腦有鈍器擊傷的痕跡,有他殺嫌疑。刑警隊蔡國瑞組長出動辦案,記者林高俊正好是他的友人,自願協助調查。這下子,曾與鄭光輝接觸過的人,全都成了嫌疑犯。第一個是曾和死者打架的林志成,林高俊踏遍西門町的酒店替酒後失憶的他找到了不在場證明。
月桂為了擺脫表哥和花蛇、鐵龜的糾纏,決定跟老公坦承一切,因為找表哥訴苦反而被侵犯,啟明也祈求月桂的原諒。此時蔡組長上門詢問,啟明隨即嚇得落荒而逃。蔡組長原本懷疑花蛇和鐵龜,但他們當晚到工地賭博到深夜,老大和工人們都是人證。
麗雲和志成到台北車站載父親回家,葉茂松因此和黛玉一同搭車回清靜莊。蔡組長上門盤查,為了洗清嫌疑,茂松帶著蔡組長找裁縫師的女兒惠珠,原來當晚他爬牆去找惠珠幽會。而李俊秀那晚則去妹妹上班的酒家,跟媽媽桑喝酒抱怨一整晚。
林高俊和林志成為了替逃亡的啟明洗脫嫌疑,拿著照片去找人指認,才發現月桂也曾到過松柏莊,月桂坦承並告知當晚在鄭光輝房門口聽到屋內還有另外一個女人的談話聲。
蔡組長登門拜訪劉啟聰詢問到高雄出差的細節,劉啟聰與黛玉分坐不同車廂,她先到台南找親戚,而劉啟聰則到貴賓飯店休息。黛玉故意提供假訊,等林高俊和蔡組長再度上門,她早已匆忙搬家。林高俊在屋內發現劉啟聰留下的紙條,兩人依據林志成提供的情報連忙趕到劉啟聰在天母的別墅,卻驚見陳黛玉的屍體躺臥在屋內。蔡組長發現手帕的香水味道與她身上的不同,但現場除了陳黛玉,沒有驗出其他人的指紋。
蔡組長和林高俊因為懷疑麗雲而登門詢問,沒想到劉啟聰坦承自己是兇手。原來劉啟聰隱瞞和黛玉的情侶關係,因此被鄭光輝勒索,又得知鄭光輝也是黛玉的入幕之賓,妒火中燒。黛玉利用到高雄出差的機會,提前在桃園下車去找鄭光輝。劉啟聰跟蹤發現鄭光輝被黛玉用文鎮敲昏,卻沒斷氣,就打開瓦斯,置之死地。沒想到,此事被黛玉察覺,向劉啟聰勒索鉅額分手費。理智一時被憤怒蒙蔽,劉啟聰下毒將她殺害,卻將跟麗雲借的手帕遺留在現場。最後,受不了良心譴責,劉啟聰選擇自盡,留下遺書,要女兒麗雲與林志成共組家庭,尋找自己的幸福。
【修復說明】
《六個嫌疑犯》僅存原始拷貝狀況差,因此先前已進行翻底、翻聲,修復素材為35mm翻底以2K 解析度掃描,以翻聲進行轉聲。
影片原始狀況: 總片長108分鐘。整部影片因為從片頭到片尾都有持續性刮痕,多髒點、有如永不停止的雨,充滿挑戰。
修復重點: 每一本影片的工作流程都相同,幾乎使用了修復軟體Diamant所有的穩定功能,依據不同狀況使用所有必要的穩定工具,包括自動穩定、區域穩定、齒孔穩定、邊框穩定等。之後使用工具進行閃爍移除、自動移除髒點以及自動移除刮痕,這些自動功能所使用的參數會隨著每一個鏡頭畫面的動態幅度變化有所改變。
手動清潔則是使用內插、複製、接點修復以及手動清除刮痕。在使用這些工具之前,會先進行全部畫面清潔。在使用Diamant處理完上述的工作流程後,仍殘留的刮痕就會進到After Effect軟體處理,使用移除顆粒工具以及降噪功能。使用這兩種工具之後,通常都會再進行粒子重建,粒子的取樣則盡可能擷取未清除刮痕前的原始影像。粒子重建功能有較大的適用範圍,並可調整密度,使粒子更加細緻。然而原始的畫面已經受損非常嚴重,使得粒子取樣在很多情況下非常棘手。
進行調光時,由於修復的素材是翻底片,這種片材的特色是暗部較攝影底片的濃度更深。因此,必須更加注意暗部的細節盡可能被保留下來。特別是要注意人物衣服細節以及夜景部分。感謝攝影師的建議,調光時盡可能調整灰階讓黑色的亮度得以恢復,而不會有亮部被削減的風險,也保護了演員臉部的深度和細節,在充分利用數位調光軟體的可能性後,最終回復了本片的原始樣貌。
由於原始素材品質不佳,高頻有許多嘶嘶聲,大聲時有扭曲現象,全片皆有喀搭聲與爆裂聲。進行聲音修復時,使用低頻過濾功能(大約7赫茲)降低嘶嘶聲。已將爆裂聲降至最低,但仍可聽見。對話部分的等化則相當良好。
最後的影像和聲音素材,由兩名操作人員檢查、確認影像品質後,再輸出DCP。並在標準電影院進行放映,控管影片輸出的完整性與品質。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Shaun&Nic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十一歲時和當時經常與桐人和尤吉歐一起玩耍。有一次溜出村子,越過了北方山脈,進入盡頭山脈。在抵達白龍的洞窟後迷路,意外看到了整合騎士迪索魯巴特·辛賽西斯·賽門和黑暗騎士戰鬥的場面後,下意識想去救被擊墜的黑暗騎士時摔倒,手觸碰到了暗黑界的土地,被公理教會判定為違反禁忌目錄。第二天即被迪索魯巴特抓走,帶到...
金 鋼 刀 的真相 在 韓雨恩/周書靜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今天想講一個故事,在講故事前,我想說的是,這社會上的人性黑暗,很多時候是用錢來衡量,有錢的人說話大聲,就算顛倒是非,就算是性格或人格有問題,若是有利益往來,大家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容忍對方的一切行徑。
當一開始直覺反應「這個人」不妥,就別碰,有些人是必須敬而遠之。
人與人之間的尊重,是來自於你有沒有健康的界線,尤其是朋友的設立點。
潔妮,是一位42歲的女性,但看起來還算年輕,也靠著整型保養維持皮膚的緊實與曼妙身材,臉上都是動刀的痕跡但也算是精緻,她的錢都有男人供養,她從年輕就當富商的情婦,累積不少財富,幾千萬的積蓄,雖然不能稱得上有錢人,但起碼她沒有買房,留下這些現金生活,過得還算寬裕,身邊請了兩個助理,家裡兩位女傭,一個人住在100多坪的小豪宅,租金25萬,平常瑪莎拉蒂代步。
也因此養成了嬌貴的性格,總是喜歡出頭當主角,餐會上面,有其他的名媛、朋友的老婆,如果比她年輕貌美就會讓她心生不滿,
有一天一個沙龍界的慈善晚會,也邀請了她去出席,因爲她贊助了慈善活動100萬,幾個女生在桌上互相聊天,
東東:「我覺得李安導演的電影很棒」
宣萱:「真的我也覺得,如果香港我喜歡杜琪峰、王家衛,我超愛看戲的」
她們筷子夾著燉煮鮑魚,一邊喝著老母雞湯,開心的閒聊著,旁邊男人手裡拿著威士忌,冰塊喀拉喀啦響,目光轉向她們也跟著話題聊了起來,
潔妮突然臉色凝重,在座位上拿起紅酒杯,拍了一下桌子:「妳們給我閉嘴!!....(再變臉笑容)對了我告訴你們我最近研究了一下希臘的畫作,它真的是博大精深的藝術,和男人那一樣勃起大~呵呵呵呵~」
又繼續接著:「我還研究了最好吃的烏龍麵煮法,下次我下面(麵)給你們吃~呵呵呵~」
潔妮作風大膽,喜歡在男人面前講情色的挑逗,也會在會場上來段艷舞,脫到只剩下裡面的小可愛,一邊跳舞一邊把衣服丟在男人臉上,她很會在男人的聚會周旋,生得那些政商的歡心。
男人們被她的黃色笑話逗的樂不可支,
潔妮的個性是需要別人目光在她身上。
女生們就默默看著她「表演」,大家都挺有修養也不太想出風頭和計較,就這樣好幾次都餐會都是這樣在她的「淫威」下結束。
一如往常,有一個女生出現,仙蒂,27歲,她是一位鋼琴家,從小被送到國外栽培,在國家音樂廳表演,人有氣質,天生麗質,有一張從小美到大的臉。雖然沒有顯赫的家世,但也算優良的家庭,父母親都是高等學府,從小嚴謹的教育薰陶,她溫文儒雅,謙遜有禮。
父親是企業元老,但父母親離異,仙蒂一直獨立自主,沒有家裡的支援,去當家教,一個月五位數收入,過的辛苦,但她靠自己的專業努力卻也充實。
有一個藝術晚宴,潔妮也是一名贊助商,捐了家裡張大千的畫作,那些藝術協會的經理也都時常受惠於她,
那天潔妮和仙蒂相遇,
潔妮一頭捲髮,一身黑色加紅色的豔麗,深V爆乳,極短裙,顯現她前凸後翹的好身材,
仙蒂則是盤起頭髮,梳妝整齊,一席典雅低調墨綠及膝洋裝,
潔妮主動和她認識交換了名片,
潔妮其實不會喜歡這種感沒有權勢的人,潔妮身邊朋友非富即貴,她看不起仙蒂這種沒錢的人。(但其實論身世、家庭教育,仙蒂可以算是一個大家閨秀,只是她就算有錢,也不會花錢去贊助政商或拉攏關係的女生)
潔妮:「喔~原來妳也是藝術家,有空來我家坐坐,喝喝酒聊天呀」
仙蒂:「好的謝謝,妳也是海洋社團的啊,好巧,那我們應該蠻常會遇見的」
之後他們因為生活圈有一點點連結,變成了朋友,但是仙蒂從來沒有一次主動聯繫潔妮,因為仙蒂沒有交過這類型的女生,她不喜歡周旋富商的女人,她欣賞有自己能力又知性氣質的女性,而且潔妮散發的行為舉止她感覺的出來潔妮相處起來會比較累。
但潔妮都會主動邀約仙蒂,甚至幫她介紹對象,好幾次也是在潔妮的帶領下出去玩,但仙蒂本身就不太喜歡強勢的女生,
社團團長:妳們兩也認識啊?仙蒂居然也在妳的商會~
潔妮:她就幫我跑跑腿啊。
仙蒂:.........(尷尬微笑)
之後也都會把一些事情想給她做:
潔妮:對了,我也要去一個座談會那個地方需要有個妹子帶位,妳蠻適合的
仙蒂:我當招待?可是原本我是被邀請的來賓耶
潔妮:難道我這身份去嗎?我更不適合吧?
仙蒂年紀又比她小,潔妮常常以自己像上司的態度在對仙蒂,或是把她當成小妹的不尊重感,仙蒂慢慢疏遠了很多次,所以潔妮後來邀約仙蒂出去玩,仙蒂都婉拒,或是壓根忘記。
潔妮不知道自己的性格早就造成別人的不舒服,卻還不滿仙蒂每次的拒絕或是姍姍來遲。
而仙蒂就算不舒服和她相處,因為同一個社團和共同朋友而選擇包容她與保持偶爾聯絡關係。
一天在一個金融餐會,潔妮可想而知也是其中一個投資方,也幫了一些中小企業的高層一些利益往來,所以大家都不會得罪她,畢竟吃人嘴軟。
那天因為仙蒂被受邀來商會表演鋼琴,也就這樣和潔妮在場仙蒂是很多人喜歡的類型,因為她讓人很舒服,白白淨淨,而且不用做什麼就很多人幫忙她,
她其實內心就討厭這樣的女生,加上沒有人敢不赴約她的邀約,只有仙蒂不巴結她,她早已心生不滿。
盛會開始,主持人開場後,仙蒂坐在白色的鋼琴,投射燈打在仙蒂的臉上,大家目光焦點都在她身上,一場完美的演奏,大家掌聲雷動,潔妮看傻了。
仙蒂一身晚禮服,鞠躬下了台,到了桌上座位,因為都沒吃飯有點餓了,和大家禮貌招呼,便優雅吃著桌上的牛排,
潔妮:「先敬酒吧妳,沒看到這裡很多主人嗎?哪有人顧著吃東西」
仙蒂:「我是來表演不是來應酬的,我吃東西不對嗎?」
眾人:「哎呀沒事啦!仙蒂這麼忙肯定餓壞了,快吃快吃,來我這碗蘑菇濃湯還沒喝都給妳」
仙蒂道謝後,繼續吃著晚餐,一邊也聽著旁邊的說笑,跟著話題偶爾簡單禮貌回應,但努力吃著東西。
仙蒂是一個很重視禮貌但也不想不能做自己的人。
潔妮:「妳是吃夠了嗎!每次聚餐就是這樣!妳是不重視我的局是不是!」
仙蒂:「潔妮,請問我表演收費了嗎?我有靠妳吃飯嗎?我免費來演出,是幫忙我朋友,妳有必要這樣說話嗎?」
潔妮:「對妳沒靠我啦!但我不爽妳不重視我的餐會!我是林潔妮!沒有人敢這樣對我!觀察妳很久了啦!之前還都遲到!我這裡不歡迎妳!妳現在給我離開!」
潔妮:「而且妳就只會彈琴!什麼能力也沒有!就賣這張臉啦!要不是這張臉也沒人想聽妳彈琴!而且等妳老了這張臉沒用啦!滾啦」
仙蒂:「我爸媽才有資格教訓我,請妳做人要學會尊重」
因為從小的家教,仙蒂一路平和沒有一點大聲。
潔妮惱羞成怒,整個失去理智,加上長期吃躁鬱症和安眠藥物,所以情緒精神有點問題,
潔妮:「我就不是妳爸媽啦怎樣!怎樣!!妳她媽怎樣!給我滾滾滾!(高分貝尖叫)」
潔妮把桌上東西都拍打,眾人安撫,酒杯倒的倒、湯灑的灑,仙蒂一席法國訂製手工晚禮服也被香檳紅酒噴到了一身,
仙蒂依然優雅的站起來,拍拍身上酒精和沾到的干貝醬,伶著裸色的凱莉包,緩緩走向接待大廳,
潔妮依然狼狽失控的叫喊:「不准送她!你們全給我回來!不准過去她那裡!」
眾人也無奈,想送仙蒂又礙於潔妮是他們的供應商,也曾經吃了她很多招待請客,他們摸摸頭坐回位置上。
潔妮任何場合,就算對方是長輩、企業家、老闆娘、嫂子,也是這樣不給面子的態度,總是唯我獨尊,她目中無人是外界眾所皆知,她沒有提到鐵板是因為那些人有高度都不想和她一般見識,但她總以為別人禮讓她是應該的。
那些人依然讓潔妮擺佈,讓她耍大爺當公主,因為那些人都有拿她的好處,還有很多她的跟班,只能有一天當她沒錢利用了,潔妮會沒有一個人留在她身邊,這樣的人從來都沒有真心的朋友。
潔妮和大家說因為仙蒂常常忘了她的邀約都晚到,潔妮說被她罵是活該而已,
但事情拆解開來,雖然仙蒂沒有守時,但就算如此也不應該破口罵人,因為人與人之間必須有分寸,
可是沒有人認為潔妮有錯,大家包容她的脾氣,錢的利益關係真的可以驅使一個人看不見黑暗的謊言。
仙蒂,就這樣莫名的被她羞辱,沒有一句道歉,沒有人為她說句話,事情就這樣落幕,
仙蒂還被冠上了罪名,在外界被她拉攏的人都聽了潔妮的抱怨而對仙蒂產生誤解與反感,因為大家只聽講話強勢的人說話。
仙蒂也自己主動退出和潔妮的同社團、群組。
潔妮這樣的人雖然有點錢,但她很清楚她自己是什麼人,只是她已經催眠自己是真正的有錢人而不是經歷過黑暗的世界,這樣的內在衝擊通常造成個性的缺陷。自卑的性格會讓她產生狂妄的自大,那是她不可觸碰的真相。
當潔妮學會做人的那一天,要等到真正願意和她說實話的人,或是當她坐吃山空的那一天,她會看見真實的樣貌,她會看見沒有人會容忍她,她會看到原本自己的微小,學會謙卑。
人與人之間是需要尊重的,不管是校園還是職場,尊師重道,而老師也要尊重孩童的任何發言,在職場上司也要尊重下屬,這是一個民主國家的素養,
而故事中的潔妮有錯還是仙蒂有錯呢?其實這都是個人可以避免的問題。
在心理學的情緒綁架、情緒勒索,這一詞顧名思義就是我們的心情被受到狹制,然而我們為什麼會不開心,其實不是別人造成的結果而是在於自己設立的界限,我們如果讓人予取予求的勒索,就會產生負面情緒,人與人之間沒有界線,以至於越界,讓彼此處於更糟的局面。
然而當一個人的心理界限沒有被尊重時,就得不停撤退、配合,以滿足對方期待而逐漸消失自我,到最後只剩下空殼,裡面全是對方設定好的模樣。
就如同潔妮,她設定對方仙蒂應該是要和其他人一樣巴結她、重視她、聽她的話,但仙蒂顯然並沒有完全受到控制,仙蒂依然故我,她沒有把潔妮放在眼裡,因為她並不需要靠潔妮的人脈或是金錢合作,
當仙蒂不是潔妮理想中的模樣,就會讓她憤怒、不滿。但其實潔妮也不該套用自己的理想在別人身上,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自我。
而仙蒂也是沒有設立界線,在一開始不舒服的時候即時停止,她依然讓潔妮予取予求,造成了潔妮認為仙蒂是可以這樣被對待。
這些社會總總的期待與不成文的規定,正是心理界限最容易被擊潰的地方,心理界限就是一個人所能承受的範圍、能到達的極限,如果超過了就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界限,這一詞是家族治療中的結構派學大師所提出的,一開始是用在家族大系統中,不同個體該扮演什麼角色,不同體系該如何劃分清楚,有了這個界限我們就會知道怎麼互動,而什麼職務分配,什麼行為只能存在某個系統當中,不適合放入其他關係裡。
而健康的關係就是界限適中,這是真理,
不管是夫妻、家庭、手足....一個健康的界限,會讓人有歸屬感但又保有個人獨立,
像潔妮、仙蒂這對例子,如果她們在一開始都有設立界線,仙蒂不讓潔妮越界,而潔妮也不去過份掌控與要求,
當健康的心理達到某種程度的成熟,就不會以控制強迫來經營關係,他們可以自由調配自主的特質,維持更好的關係狀態。
我很喜歡作者提到《脆弱的力量》作者布芮泥·不朗(Beene Brown),對心理界限下的很簡單的註解,
她說:「界限,就是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
當你的善良有原則,感性有界限的時候,別人才會尊重你。
金 鋼 刀 的真相 在 翻譯這檔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誤譯的終結?不如等世界末日來臨
——《信仰的終結》翻譯初窺
趁時事正熱打個比方:終結不了的翻譯問題,跟宗教為人世帶來的種種災禍一樣,不可能完全根除。
彷彿語言的誤解和誤譯本身,已趕在被台灣宗教財團收攏的不肖政客通過「宗教基本法」之前,悄悄成立了宗教——The Universal Church of Miscomprehension and Mistranslation——以防人心發展出理性思考去加以干涉、甚至「迫害」。
酸話說完了。有機會,還是儘量把語言可經由理性解讀的真相呈現出來。
以下以【……】標出知名無神論者Sam Harris精彩可期的
著作The End of Faith的部分翻譯問題。
統計資料供參:
中譯是博客來上可讀到的4小頁內容,對應原文約1700字,大約每67原文字出現一個我認爲需要改正的理解與翻譯問題。原文書估計11萬6千字,在如此微小的樣本下,粗估整部中譯會有超過1700個這種語言問題。
除了以這種貌似較爲客觀、科學的計數法來判斷翻譯是否合格、過關以外,其實我認爲另一種較人性、直觀、「不科學」的方式:從「會犯哪種錯」、「該不該犯那種錯」這種「微小」地方,來得到對某譯者的整體觀感,至少是同等重要的,有時候這種「見微知著」法所揭露的事更多、更大、更不堪。
暫不一一討論問題的細節、甚至替出版社和譯者提供新的翻譯了,太費時。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研究。問題當中肯定有的很明顯,有的較隱晦。如果你不認爲某一點有什麼問題值得大驚小怪,歡迎指出討論。也許這不失爲一種更積極的理解英語、斟酌中文、激盪思考的方法。我希望把時間花在刀口上。
====================================
書名:The End of Faith: Religion, Terror, and the Future of Reason
信仰的終結:宗教、恐怖行動及理性的未來
作者: Sam Harris
譯者: 孔繁鐘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5/12/30
作者簡介 山姆.哈里斯(Sam Harris)
美國著名作家、哲學家、神經科學家。著有《紐約時報》暢銷書《信仰的終結》(The End of Faith,美國筆會2005年非小說類得獎著作)、《給基督教國度的一封信》(Letter to a Christian Nation),以及《道德風景》(The Moral Landscape)。他的作品以超過十五種語言出版。文章曾刊於《新聞周刊》、《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泰晤士報》(倫敦)、《波士頓環球報》、《大西洋月刊》、《神經學年鑑》、《外交政策》及其他許多刊物。為理智工程(Project Reason)的共同創始人與董事長,該非營利組織致力於傳播科學知識和社會中世俗價值。
史丹佛大學哲學學士。他研究東方及西方的宗教傳統以及各種靈性教派已二十年。2009年取得神經科學博士學位,研究主題為相信、不相信、及不確定的神經學基礎。請造訪他的網頁 www . smaharris . org.
譯者簡介 孔繁鐘
衛生署玉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台大化工所畢業後考上台大醫學院學士後醫學系。為孔子第七十四代後裔,因花東地區醫療資源較缺乏,與弟弟孔繁錦長期投入當地的精神醫療,照顧病情嚴重的精神病患,並翻譯多本國內精神醫學與心理學教科書。身為精神科醫師,他相信精神醫學得本執在於人性的幫助關係,而非統計分類;因此不把自己視為一個開藥者,也定義自己為為一個充滿同理心的助人者。
================================
翻譯問題列表(依內容順序):
The young man takes his seat beside a middle-aged couple. He will wait for the bus to reach its next stop. The couple at his side 【appears to be shopping for a new refrigerator】. The woman has decided on a model, but her husband worries that it will be too expensive. He indicates another one in a brochure that lies open on her lap.
年輕男子靠著一對中年夫婦坐下。他耐心等著公車到下一站。這對夫婦【似乎正要去買新冰箱】。妻子膝蓋上攤著一份冰箱型錄,她已經選定了要買的機型,但是丈夫嫌太貴,指著另一種機型絮絮說著。
The next stop comes into view. 【The bus doors swing】.
下一站已近在眼前。【公車搖晃著】。
The nails, ball bearings, and rat poison 【ensure further casualties on the street and in the surrounding cars.】
釘子、小鋼球和毒老鼠藥【發揮了最大的殺傷力,也造成街道上和四周車輛中其他人員大量】傷亡。
These are 【the facts】. This is all we know for certain about the young man.
這些都是【真人實事】。關於這位年輕男子我們確實知道的所有實情都在這裡了。
A BELIEF is a lever that, once pulled, moves almost everything else in a person’s life. Are you a scientist? A liberal? A racist? These are merely species of 【belief in action】.
信仰是一種控制桿,一旦拉動就能操縱人們生活中幾乎所有層面的每件事。你是個科學家嗎?自由主義者?種族主義者?這些不過是【依據信仰促發的行動】而做的分類罷了。
It seems that if our species ever eradicates itself through war, it will not be because 【it was written in the stars】 but because it was written in our books; 【it is what we do with words like “God” and “paradise” and “sin” in the present】 that will determine our future.
看來若人類終將經由戰爭而自我滅絕,也絕不是因為這些想法【被寫在星空中】,而是因為它被寫在某些書籍裡;【正是我們現在所看到使用「上帝」、「天堂」與「罪惡」這些字眼的那些書籍】,決定了人類的未來。
【People tend to organize themselves into factions according to which of these incompatible claims they accept】—rather than on the basis of language, skin color, location of birth, or any other criterion of tribalism.
這些書籍的主張互不相容,而【人們傾向於把接受相同主張的人歸於同一宗派】,而非依據語言、膚色、出生地、或任何其他區分部落意識的標準。
All are 【in perverse agreement】 on one point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 however: “respect” for other faiths, or for the views of unbelievers, is not an attitude that God endorses.
所有這些書籍都【極力堅持】一項重要基本論點:上帝絕不贊同「尊重其他信仰或不相信者的觀點」這種態度。
【While all faiths have been touched, here and there, by the spirit of ecumenicalism,】 the central tenet of every religious tradition is that all others are mere repositories of error or, at best, dangerously incomplete. Intolerance is thus intrinsic to 【every creed】. Once a person believes—really believes—that certain ideas can lead to eternal happiness, or to its antithesis, he cannot tolerate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people he loves might be led astray by the blandishments of unbelievers. Certainty about the next life is 【simply incompatible with tolerance in this one.】
【各處各地所有的信仰都浸潤著「真神唯一」的精神】,每個宗教的傳統核心教義都是:所有其他宗教的組成都是錯誤,若非全錯,至少也是不完全且危險的。不包容正是【所有教條】的本質。某個人一旦真心相信了某種想法能導致永恆幸福或永遠不幸,他必將無法容忍他所愛的人可能會被不相信者的花言巧語所誤導。他對來世的確信,也讓他【無法對此再多包容】。
Observations of this sort pose 【an immediate problem for us, however, because】 criticizing a person’s faith is currently taboo in every corner of our culture.
但這類觀察立即帶給我們【一個問題:因為】在我們當前文化的每個角落,批評他人的信仰都屬禁忌。
But technology has 【a way of creating】 fresh moral 【imperatives】. Our technical advances in the art of war have finally rendered our religious differences—and 【hence our religious beliefs】—antithetical to our survival. We can no longer ignore the fact that billions of our neighbors believe in the metaphysics of martyrdom, or in the literal truth of 【the book of Revelation】,
可是科技【創造了】全新的道德【指令】。人類在戰爭藝術方面的技術如此精進,終於讓我們的宗教差異以及【伴隨的宗教信仰差異】危害到人類的生存。我們再也不能忽視這項事實:我們的鄰居中成億上萬的人都相信殉教的形而上學,或相信【他們聖書】表面字義所揭示的真理,
Consider the case of alchemy: it fascinated human beings for over a thousand years, and yet anyone who seriously claims to be a practicing alchemist today will have disqualified himself for most positions of responsibility in our society. Faith-based religion 【must】 suffer the same slide into obsolescence.
以煉金術為例:它曾蠱惑人類一千多年,但在當今社會,任何人若鄭重自稱是一位煉金術士,將被認為不夠資格擔任絕大多數重要職務。同樣地,以信念為基礎的宗教【必將】落入歷史廢墟之中。
What is the alternative to 【religion as we know it】? As it turns out, this is the wrong question to ask. Chemistry was not an “alternative” to alchemy; it was a wholesale exchange of 【ignorance at its most rococo】 for genuine knowledge.
那麼【就我們所知,宗教】的替代品是什麼?其實這是個錯誤的提問。化學並不是煉金術的「替代品」;它是【以極其精巧華麗的方式,把無知】整批置換成為真正的知識。
OF COURSE, people of faith 【fall】 on a continuum:
當然,秉持信仰的人們【可以分布】在一個連續帶上:
they imagine that the path to peace will be paved once each of us has learned to respect the 【unjustified】 beliefs of others.
他們想像,一旦每個人都學會尊重其他人【無法證實】的信仰,和平之路就能順利展開。
Many religious moderates have taken the 【apparent high road】 of pluralism, asserting the equal validity of all faiths,
許多宗教溫和派已經奉行了多元主義的【大道】,確信所有不同的信仰都同等有效,
As long as a Christian believes that only his baptized brethren will be saved on the Day of Judgment, he cannot possibly “respect” the beliefs of others, for he knows that the flames of hell have been stoked by 【these very ideas】 and await their adherents even now.
只要基督徒相信在最後審判日唯有自家受洗的弟兄們才能得到救贖,他就不可能「尊重」其他信仰,因為他知道地獄的火已被【他們那樣的想法】所激發,正等著焚燒其追隨者呢。
Muslims and Jews generally take the same arrogant view of their own enterprises and have spent millennia passionately reiterating the errors of other faiths. It should go without saying that 【these】 rival belief systems are all equally uncontaminated by evidence.
伊斯蘭教徒和猶太教徒通常也用同樣傲慢的態度只尊崇自己的信仰,並且幾千年來一直狂熱地重申其他信仰的錯誤。但無庸置疑地,這【兩種】相互對抗的信仰系統也都同樣缺乏證據。
金 鋼 刀 的真相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十一歲時和當時經常與桐人和尤吉歐一起玩耍。有一次溜出村子,越過了北方山脈,進入盡頭山脈。在抵達白龍的洞窟後迷路,意外看到了整合騎士迪索魯巴特·辛賽西斯·賽門和黑暗騎士戰鬥的場面後,下意識想去救被擊墜的黑暗騎士時摔倒,手觸碰到了暗黑界的土地,被公理教會判定為違反禁忌目錄。第二天即被迪索魯巴特抓走,帶到央都。
在成為整合騎士前,愛麗絲作為見習修女在公理教會生活了兩年,期間曾利用時間表的漏洞溜出教會參加央都聖托利亞的夏至祭。在13歲時被正式改造為整合騎士,但作為見習騎士並沒有編號。在整合過程中,愛麗絲被最高祭司在元老們的協助下強制洗腦,搖光(即靈魂)被抽取。與前二十九位整合騎士一樣,搖光被封印於中央大教堂的最頂層,作為創世紀畫作中一隻口銜麥穗飛向邊境的小鳥的眼睛被儲存。而剩下的身體與部分缺損的搖光同敬神核心一同重組成為了服從於最高祭司的愛麗絲·整合體·三十。直到18歲時,成為第三十個整合騎士,正式被賦予Thirty這個編號,師從騎士長貝爾庫利。之後還成為了艾爾多利耶·整合體·三十一的師父。
作為一名騎士,為人相當正直善良,對同伴相當重視。因為調整時間較短,對公理教會的服從度並不高,保有相當程度的自我。
為了逮捕殺人的桐人和尤吉歐,以整合騎士的身份出現在兩人面前。在80層與脫獄的桐人交戰,因為心意技的波動破壞了教堂外壁而與後者雙雙掉落塔外。為了回到塔內暫時與桐人休戰,用鋼釘和護手製成的黃金鎖鏈攀登中央大聖堂的外牆,併合作擊敗了外牆上安置的Mionion。從桐人得知公理教會、最高祭司的真相,因聽到妹妹賽魯卡·滋貝魯庫的名字後想起了一部分記憶,以自身意志突破右眼封印“Code 871”的控制。
在突破“Code 871”之後陷入了一段時間的昏迷狀態,被桐人用鎖鏈捆在身上捆綁登上了開放的95層曉星瞭望台。隨後為了尋找尤吉歐和桐人來到90層的大浴場,卻發現了被尤吉歐凍在冰塊里的整合騎士團長貝爾庫利。
在元老會中發揮極強的實力擊退元老長丘德爾金,隨後桐人與騎士尤吉歐的戰鬥中應前者要求在旁觀戰。
與最高祭司一戰中,和桐人、尤吉歐配合將丘德爾金打至瀕死,但卻被劍巨像重傷。危急時刻,Cardinal將被剝離的愛麗絲·滋貝魯庫的記憶碎片和尤吉歐以及藍薔薇之劍融合為青色巨劍,擊毀了劍巨像,並斬下了最高祭司的一隻手臂,而大劍也因此折斷,之後記憶碎片和尤吉歐一同消失。在桐人極度動搖之時試圖以身軀擋下最高祭司的攻擊剎那之間桐人眼中的愛麗絲與那場決鬥中亞絲娜的身影重合了,被瞬間覺醒的桐人以心意刀護下。戰後從桐人與菊岡的對話中得知終之祭壇的存在,隨後目睹桐人因STL過載而搖光崩潰。
最高祭司一戰後,帶着桐人離開了公理教會,回到盧利特村隱居。在這段時間內由於內心的糾結,受損的右眼無法恢復。愛麗絲回到村中後,由於不被村民接納,在村子外面曾經是桐人、尤吉歐和愛麗絲三個人的遊樂場的空地上蓋起木屋,並通過砍樹賺取生活費,同居同床照顧桐人半年。期間向來訪的艾爾多利耶明確表示不想捲入同暗黑界的戰爭。然而,隨着戰爭開始,盧利特村也難逃戰火,目睹一切的愛麗絲最終覺醒,以心意技修復右眼,擊潰了進犯的獸人部隊。帶着桐人來到人類聯軍中,隨後與追隨桐人而來的緹潔、羅尼耶二人相遇。
#SAO #刀劍神域 #愛麗絲

金 鋼 刀 的真相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十一歲時和當時經常與桐人和尤吉歐一起玩耍。有一次溜出村子,越過了北方山脈,進入盡頭山脈。在抵達白龍的洞窟後迷路,意外看到了整合騎士迪索魯巴特·辛賽西斯·賽門和黑暗騎士戰鬥的場面後,下意識想去救被擊墜的黑暗騎士時摔倒,手觸碰到了暗黑界的土地,被公理教會判定為違反禁忌目錄。第二天即被迪索魯巴特抓走,帶到央都。
在成為整合騎士前,愛麗絲作為見習修女在公理教會生活了兩年,期間曾利用時間表的漏洞溜出教會參加央都聖托利亞的夏至祭。在13歲時被正式改造為整合騎士,但作為見習騎士並沒有編號。在整合過程中,愛麗絲被最高祭司在元老們的協助下強制洗腦,搖光(即靈魂)被抽取。與前二十九位整合騎士一樣,搖光被封印於中央大教堂的最頂層,作為創世紀畫作中一隻口銜麥穗飛向邊境的小鳥的眼睛被儲存。而剩下的身體與部分缺損的搖光同敬神核心一同重組成為了服從於最高祭司的愛麗絲·整合體·三十。直到18歲時,成為第三十個整合騎士,正式被賦予Thirty這個編號,師從騎士長貝爾庫利。之後還成為了艾爾多利耶·整合體·三十一的師父。
作為一名騎士,為人相當正直善良,對同伴相當重視。因為調整時間較短,對公理教會的服從度並不高,保有相當程度的自我。
為了逮捕殺人的桐人和尤吉歐,以整合騎士的身份出現在兩人面前。在80層與脫獄的桐人交戰,因為心意技的波動破壞了教堂外壁而與後者雙雙掉落塔外。為了回到塔內暫時與桐人休戰,用鋼釘和護手製成的黃金鎖鏈攀登中央大聖堂的外牆,併合作擊敗了外牆上安置的Mionion。從桐人得知公理教會、最高祭司的真相,因聽到妹妹賽魯卡·滋貝魯庫的名字後想起了一部分記憶,以自身意志突破右眼封印“Code 871”的控制。
在突破“Code 871”之後陷入了一段時間的昏迷狀態,被桐人用鎖鏈捆在身上捆綁登上了開放的95層曉星瞭望台。隨後為了尋找尤吉歐和桐人來到90層的大浴場,卻發現了被尤吉歐凍在冰塊里的整合騎士團長貝爾庫利。
在元老會中發揮極強的實力擊退元老長丘德爾金,隨後桐人與騎士尤吉歐的戰鬥中應前者要求在旁觀戰。
與最高祭司一戰中,和桐人、尤吉歐配合將丘德爾金打至瀕死,但卻被劍巨像重傷。危急時刻,Cardinal將被剝離的愛麗絲·滋貝魯庫的記憶碎片和尤吉歐以及藍薔薇之劍融合為青色巨劍,擊毀了劍巨像,並斬下了最高祭司的一隻手臂,而大劍也因此折斷,之後記憶碎片和尤吉歐一同消失。在桐人極度動搖之時試圖以身軀擋下最高祭司的攻擊剎那之間桐人眼中的愛麗絲與那場決鬥中亞絲娜的身影重合了,被瞬間覺醒的桐人以心意刀護下。戰後從桐人與菊岡的對話中得知終之祭壇的存在,隨後目睹桐人因STL過載而搖光崩潰。
最高祭司一戰後,帶着桐人離開了公理教會,回到盧利特村隱居。在這段時間內由於內心的糾結,受損的右眼無法恢復。愛麗絲回到村中後,由於不被村民接納,在村子外面曾經是桐人、尤吉歐和愛麗絲三個人的遊樂場的空地上蓋起木屋,並通過砍樹賺取生活費,同居同床照顧桐人半年。期間向來訪的艾爾多利耶明確表示不想捲入同暗黑界的戰爭。然而,隨着戰爭開始,盧利特村也難逃戰火,目睹一切的愛麗絲最終覺醒,以心意技修復右眼,擊潰了進犯的獸人部隊。帶着桐人來到人類聯軍中,隨後與追隨桐人而來的緹潔、羅尼耶二人相遇。
#SAO #刀劍神域 #愛麗絲

金 鋼 刀 的真相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十一歲時和當時經常與桐人和尤吉歐一起玩耍。有一次溜出村子,越過了北方山脈,進入盡頭山脈。在抵達白龍的洞窟後迷路,意外看到了整合騎士迪索魯巴特·辛賽西斯·賽門和黑暗騎士戰鬥的場面後,下意識想去救被擊墜的黑暗騎士時摔倒,手觸碰到了暗黑界的土地,被公理教會判定為違反禁忌目錄。第二天即被迪索魯巴特抓走,帶到央都。
在成為整合騎士前,愛麗絲作為見習修女在公理教會生活了兩年,期間曾利用時間表的漏洞溜出教會參加央都聖托利亞的夏至祭。在13歲時被正式改造為整合騎士,但作為見習騎士並沒有編號。在整合過程中,愛麗絲被最高祭司在元老們的協助下強制洗腦,搖光(即靈魂)被抽取。與前二十九位整合騎士一樣,搖光被封印於中央大教堂的最頂層,作為創世紀畫作中一隻口銜麥穗飛向邊境的小鳥的眼睛被儲存。而剩下的身體與部分缺損的搖光同敬神核心一同重組成為了服從於最高祭司的愛麗絲·整合體·三十。直到18歲時,成為第三十個整合騎士,正式被賦予Thirty這個編號,師從騎士長貝爾庫利。之後還成為了艾爾多利耶·整合體·三十一的師父。
作為一名騎士,為人相當正直善良,對同伴相當重視。因為調整時間較短,對公理教會的服從度並不高,保有相當程度的自我。
為了逮捕殺人的桐人和尤吉歐,以整合騎士的身份出現在兩人面前。在80層與脫獄的桐人交戰,因為心意技的波動破壞了教堂外壁而與後者雙雙掉落塔外。為了回到塔內暫時與桐人休戰,用鋼釘和護手製成的黃金鎖鏈攀登中央大聖堂的外牆,併合作擊敗了外牆上安置的Mionion。從桐人得知公理教會、最高祭司的真相,因聽到妹妹賽魯卡·滋貝魯庫的名字後想起了一部分記憶,以自身意志突破右眼封印“Code 871”的控制。
在突破“Code 871”之後陷入了一段時間的昏迷狀態,被桐人用鎖鏈捆在身上捆綁登上了開放的95層曉星瞭望台。隨後為了尋找尤吉歐和桐人來到90層的大浴場,卻發現了被尤吉歐凍在冰塊里的整合騎士團長貝爾庫利。
在元老會中發揮極強的實力擊退元老長丘德爾金,隨後桐人與騎士尤吉歐的戰鬥中應前者要求在旁觀戰。
與最高祭司一戰中,和桐人、尤吉歐配合將丘德爾金打至瀕死,但卻被劍巨像重傷。危急時刻,Cardinal將被剝離的愛麗絲·滋貝魯庫的記憶碎片和尤吉歐以及藍薔薇之劍融合為青色巨劍,擊毀了劍巨像,並斬下了最高祭司的一隻手臂,而大劍也因此折斷,之後記憶碎片和尤吉歐一同消失。在桐人極度動搖之時試圖以身軀擋下最高祭司的攻擊剎那之間桐人眼中的愛麗絲與那場決鬥中亞絲娜的身影重合了,被瞬間覺醒的桐人以心意刀護下。戰後從桐人與菊岡的對話中得知終之祭壇的存在,隨後目睹桐人因STL過載而搖光崩潰。
最高祭司一戰後,帶着桐人離開了公理教會,回到盧利特村隱居。在這段時間內由於內心的糾結,受損的右眼無法恢復。愛麗絲回到村中後,由於不被村民接納,在村子外面曾經是桐人、尤吉歐和愛麗絲三個人的遊樂場的空地上蓋起木屋,並通過砍樹賺取生活費,同居同床照顧桐人半年。期間向來訪的艾爾多利耶明確表示不想捲入同暗黑界的戰爭。然而,隨着戰爭開始,盧利特村也難逃戰火,目睹一切的愛麗絲最終覺醒,以心意技修復右眼,擊潰了進犯的獸人部隊。帶着桐人來到人類聯軍中,隨後與追隨桐人而來的緹潔、羅尼耶二人相遇。
#SAO #刀劍神域 #愛麗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