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Creamy喝好茶-Beryl&Co. 美學好茶
“If you are cold, tea will warm you;�if you are too heated, it will cool you;�If you are depressed, it will cheer you;�If you are excited, it will calm you.”�– William Ewart Gladstone
上為英國🇬🇧前首相名言,完全命中Creamy的心聲,“Sometimes all you need is a good cup of Tea”這次喝Beryl&Co,當打開禮盒就有種被療癒的感覺,你會覺得人生就是要過得有質感一點,喝好茶配好書,很簡單的步驟,就可以感到美好💞
為何當初被Beryl&Co吸引呢❓因為創辦人所選的茶都是出自同樣愛護土地的自然農法茶農,七種茶,七個產地,七位茶農,創辦人花費數百個日子,為消費者在產地把關,確認製程與口味,將能以罐裝販售的原葉好茶,包在環保玉米澱粉茶包中,想打破茶包都是次級品的想像。
✨美美的禮盒一共有7個口味的茶
☕️ 開心果然紅(馬鞭草紅茶)
在老師傅的焙火工藝下,紅茶展現出天然果香搭配馬鞭草獨有的青檸香氣,整體舒服自然又清新。
☕️ 可人可愛茶(可可茶)
當熱水♨️泡下茶包的那刻,Creamy聞到滿滿可可香,名字取的好好啊!「可人可愛茶」,從沒想過可可能像茶葉的呈現方式一樣,我也愛上了她的可愛🥰🥰🥰
☕️ 春日暖洋(洋甘菊茶)
這款除了洋甘菊外還加了薰衣草跟菩提葉,都是很讓人放鬆😌的元素,彷彿投入了大自然母親的懷抱裡一樣💗
☕️ 暖心亮金金(奶香金萱)
金萱茶也是Creamy喜歡的茶種之一,因為她獨特的奶香,總讓我忍不住多聞幾口,Beryl&Co的奶香金萱也是一款讓人感到溫柔感的茶
☕️ 瑪黛小姐(瑪黛玫瑰茶)
一款特別的茶結合了阿根廷國飲「瑪黛」有著「可以喝的沙拉」、「快樂之茶」的美名,還嚴選了台灣牛蒡,以及外國進口的玫瑰,加上玫瑰🌹的茶包變的好美,光看這款茶包的配方就能了解到很有排毒淨化身體的感覺,很適合大餐後來一杯
☕️ 坪安好人緣(包種茶)
喝起來帶花香感,是坪林第七代百萬製茶師,在清澈翡翠水庫源頭,澆灌出最輕甜的茶。
☕️ 頂級好薪情(凍頂烏龍)
是台灣最具代表的茶品,喝起來有著沈穩的優雅香氣,茶味豐富,我覺得非常適合帶給長輩當禮物
🙇🏻♀️以上推薦給大家
購買方式請點連結🔗
🛒 https://linktr.ee/Berylandco
#生活美學 #茶 #tea #下午茶 #teatime
金師傅名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盧斯達:美心要請年輕人 — 瞧那個叫「世界是你們的」的神話】
在 19 年大出風頭的美心集團,將在今年重啟「見習管理生」計劃。集團高層接受《星島》訪問,表示會「大增年輕人主導權」,想聘請初出茅廬的學位持有人。包括前線、營運、供應鏈、人力資源等部門等,全部都要人。報道引述高層表示,請不到後生仔,亦不知道為何,但總之集團市場面向年輕人,集團需要年輕人加入,「世界未來需要年輕人」。
我們經常聽到「世界是你們的」,從毛主席名言、各行各業的潛規則,到特區政府歷年推出的青年工作,大家都不介意說一些鼓勵後進的漂亮話。我由非常年輕時,聽到不再那麼年輕,還是繼續在聽。有趣的是,「青年人很重要」這類話,通常是由幾十歲的社會賢達來說,而不是由年輕人自己說。例如 TVB 第一個夠膽表示公司已經老化的人,其實是發聲自幾十歲的大股東。
然而稍有閱歷的人,也不會把「世界屬於年輕人」當真。你要是當了真,必付出代價。我記得 DQ 立法會議員是怎樣開始的。首先由梁天琦等人開始,一直到梁游二人,他們當年 20 至 30 之間。之後接連到羅冠聰、劉小麗、姚松炎、周庭、梁國雄等等。這些人政治想法不一樣,但共通點就是年輕。可能是物理年齡年輕,可能是首次進入議會,一張白紙。
這些事為何開始,可以解釋以中國政治或者深入的憲法辯論,然而說穿了可能都是「議會不需要新人」,因為新人有新思想,議會不需要;新人也沒有歷史,政權可以拉動的弦線不多,安全系數很低,先擊落了才安全。所以 2016 年就已經告訴大家,社會不需要年輕人,年輕人是多餘。如果你是年輕人,入老大黨找個「師傅」扶你上去比較安全,直到師傅自己也不行再另當別論。
尤其要提防經常強調自己支持年輕人的單位。像這次美心,就十分「立 flag」。他們需要你,把你哄得飄飄。他們需要你亦不假,因為每個事業乃至政權、國家都需要續命,說出來也好聽,可以吸引更多下線,但他們多數不會容許你發明新事物,他們需要你,需要你進去跟著他們的路線走。究竟他們是純粹的吸血鬼,還是傳道授業者,你找一次故意走另一條路線,好當測試底線就知道。吸血鬼需要光,但不是真正的光,而是人造光,燭光、電燈等。真正的太陽他們受不了。你嘗試一下妄撞,看他們是否馬上就要控制你,放一批狼狗出來咬人。香港社會其實是稍遇挑戰,就馬上露出原型。
這頭百年吸血鬼張牙舞爪的高峰,就是 2019 年間。其實現在回想起來,一切事情都未發生時,大亂是如何醞釀的?是激烈衝突階段之前,警察已經在金鐘地鐵站四處搜身,還有相片是一堆年輕人好像少年預備犯一樣排排企搜身,這張相片瞬間激起頗大公憤。當然之後連續幾個月,你的臉孔年輕一點,在街上也很容易被針對。還有像美心太子女伍淑清之類,為了向中國和自己解釋為何香港如此躁動,他們使用的語言和解釋方法,也很有針對性,基本上把所有年輕人也早早推向對立面。曾經有人說過,年輕人被社交網絡洗腦,會放棄年輕人。他們好像不知道,社交網絡的讀者多數同時是社交網絡的作者,沒有單方向洗腦的。若果是自己洗自己腦,那算不算是洗腦?
究竟香港社會是怎樣對付後生仔的?除了制度上、人事上阻礙他們上流,還有很多手段。過了經濟紅利期之後,社會上就粗略有兩班人,一定有很多衝突,制度上肯定要有補償,因為大富翁遊戲是天然地嚴懲後來入場的玩家,不然他們沒甚麼「聽話」的「誘因」,因為你的大論述已經將他們事先踢出了 stakeholder 之列。每年夏天,某知名「人力資源顧問」都會有一個訪問梗局位,告訴年輕人搵工不要抬價,要吃得苦,諸如此類,年年如是。經濟不好,他們這樣說,到經濟好,他們又這樣說。
政府高官和政策語言到今天還在說,年輕人搵工去大灣區啦。那你其實在對社會發放以下訊息:這裡的芝士已經被我們吃光,你們去別處吃爛飯殘羹好了。當然要將香港融入大灣區,應是中國發下來的政治任務,但特區政府作為一個「地方政府」,好像已經擺出一個放棄治療的姿態。也許是政務官的狡猾,有意無意將大灣區政策和「改善民生」混而為一。如果連改善民生、為年輕人創造「出路」這樣的基本工作,都期望「大灣區」幫你外賣做好,特區政府的存在意義是甚麼?政務官每個月的薪水,又是甚麼意義?
這些年究竟香港經歷了怎樣的單一世代狂歡?可以看見的痕跡之一:大學生每次有事,大叔們就會藐嘴藐舌,世仇一樣。久而久之,真成了世仇。現在大學管理層也加入了大叔的壓迫隊伍。我們的社會神話是這樣的:只要你乖乖等,你都可以上位做社會賢達。然而在大衝突之前,其實大家已經對神話幻滅心知肚明。現在大家都不一定打算進 TVB 裡面等,Coffee 離開了 TVB 反而很紅;Viu 那班年輕人,不用等到 40 歲才做「年輕人偶像」,或者 40 歲做政黨的第二梯隊,現在就紅,成名要趁早。
據說中國共產黨有 9,000 萬人,每年高等學府的高材生,早早就被吸收進了黨。不是說那裡就一定有年輕人真正發揮的機會,但搞掂了一大班後生仔,說了一個仍未幻滅的故事,做事起碼有一堆人基於利益共同體的本能而不反對。另一邊廂,當你在《環球時報》讀過伍淑清咬牙切齒的敵意宣示,你也會基於利益共同體的本能,作以直報怨的反應。反映在市場上,好了,現在他們又要來說等下就可以上位的香港神話了。
金師傅名言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盧斯達:美心要請年輕人 — 瞧那個叫「世界是你們的」的神話】
在 19 年大出風頭的美心集團,將在今年重啟「見習管理生」計劃。集團高層接受《星島》訪問,表示會「大增年輕人主導權」,想聘請初出茅廬的學位持有人。包括前線、營運、供應鏈、人力資源等部門等,全部都要人。報道引述高層表示,請不到後生仔,亦不知道為何,但總之集團市場面向年輕人,集團需要年輕人加入,「世界未來需要年輕人」。
我們經常聽到「世界是你們的」,從毛主席名言、各行各業的潛規則,到特區政府歷年推出的青年工作,大家都不介意說一些鼓勵後進的漂亮話。我由非常年輕時,聽到不再那麼年輕,還是繼續在聽。有趣的是,「青年人很重要」這類話,通常是由幾十歲的社會賢達來說,而不是由年輕人自己說。例如 TVB 第一個夠膽表示公司已經老化的人,其實是發聲自幾十歲的大股東。
然而稍有閱歷的人,也不會把「世界屬於年輕人」當真。你要是當了真,必付出代價。我記得 DQ 立法會議員是怎樣開始的。首先由梁天琦等人開始,一直到梁游二人,他們當年 20 至 30 之間。之後接連到羅冠聰、劉小麗、姚松炎、周庭、梁國雄等等。這些人政治想法不一樣,但共通點就是年輕。可能是物理年齡年輕,可能是首次進入議會,一張白紙。
這些事為何開始,可以解釋以中國政治或者深入的憲法辯論,然而說穿了可能都是「議會不需要新人」,因為新人有新思想,議會不需要;新人也沒有歷史,政權可以拉動的弦線不多,安全系數很低,先擊落了才安全。所以 2016 年就已經告訴大家,社會不需要年輕人,年輕人是多餘。如果你是年輕人,入老大黨找個「師傅」扶你上去比較安全,直到師傅自己也不行再另當別論。
尤其要提防經常強調自己支持年輕人的單位。像這次美心,就十分「立 flag」。他們需要你,把你哄得飄飄。他們需要你亦不假,因為每個事業乃至政權、國家都需要續命,說出來也好聽,可以吸引更多下線,但他們多數不會容許你發明新事物,他們需要你,需要你進去跟著他們的路線走。究竟他們是純粹的吸血鬼,還是傳道授業者,你找一次故意走另一條路線,好當測試底線就知道。吸血鬼需要光,但不是真正的光,而是人造光,燭光、電燈等。真正的太陽他們受不了。你嘗試一下妄撞,看他們是否馬上就要控制你,放一批狼狗出來咬人。香港社會其實是稍遇挑戰,就馬上露出原型。
這頭百年吸血鬼張牙舞爪的高峰,就是 2019 年間。其實現在回想起來,一切事情都未發生時,大亂是如何醞釀的?是激烈衝突階段之前,警察已經在金鐘地鐵站四處搜身,還有相片是一堆年輕人好像少年預備犯一樣排排企搜身,這張相片瞬間激起頗大公憤。當然之後連續幾個月,你的臉孔年輕一點,在街上也很容易被針對。還有像美心太子女伍淑清之類,為了向中國和自己解釋為何香港如此躁動,他們使用的語言和解釋方法,也很有針對性,基本上把所有年輕人也早早推向對立面。曾經有人說過,年輕人被社交網絡洗腦,會放棄年輕人。他們好像不知道,社交網絡的讀者多數同時是社交網絡的作者,沒有單方向洗腦的。若果是自己洗自己腦,那算不算是洗腦?
究竟香港社會是怎樣對付後生仔的?除了制度上、人事上阻礙他們上流,還有很多手段。過了經濟紅利期之後,社會上就粗略有兩班人,一定有很多衝突,制度上肯定要有補償,因為大富翁遊戲是天然地嚴懲後來入場的玩家,不然他們沒甚麼「聽話」的「誘因」,因為你的大論述已經將他們事先踢出了 stakeholder 之列。每年夏天,某知名「人力資源顧問」都會有一個訪問梗局位,告訴年輕人搵工不要抬價,要吃得苦,諸如此類,年年如是。經濟不好,他們這樣說,到經濟好,他們又這樣說。
政府高官和政策語言到今天還在說,年輕人搵工去大灣區啦。那你其實在對社會發放以下訊息:這裡的芝士已經被我們吃光,你們去別處吃爛飯殘羹好了。當然要將香港融入大灣區,應是中國發下來的政治任務,但特區政府作為一個「地方政府」,好像已經擺出一個放棄治療的姿態。也許是政務官的狡猾,有意無意將大灣區政策和「改善民生」混而為一。如果連改善民生、為年輕人創造「出路」這樣的基本工作,都期望「大灣區」幫你外賣做好,特區政府的存在意義是甚麼?政務官每個月的薪水,又是甚麼意義?
這些年究竟香港經歷了怎樣的單一世代狂歡?可以看見的痕跡之一:大學生每次有事,大叔們就會藐嘴藐舌,世仇一樣。久而久之,真成了世仇。現在大學管理層也加入了大叔的壓迫隊伍。我們的社會神話是這樣的:只要你乖乖等,你都可以上位做社會賢達。然而在大衝突之前,其實大家已經對神話幻滅心知肚明。現在大家都不一定打算進 TVB 裡面等,Coffee 離開了 TVB 反而很紅;Viu 那班年輕人,不用等到 40 歲才做「年輕人偶像」,或者 40 歲做政黨的第二梯隊,現在就紅,成名要趁早。
據說中國共產黨有 9,000 萬人,每年高等學府的高材生,早早就被吸收進了黨。不是說那裡就一定有年輕人真正發揮的機會,但搞掂了一大班後生仔,說了一個仍未幻滅的故事,做事起碼有一堆人基於利益共同體的本能而不反對。另一邊廂,當你在《環球時報》讀過伍淑清咬牙切齒的敵意宣示,你也會基於利益共同體的本能,作以直報怨的反應。反映在市場上,好了,現在他們又要來說等下就可以上位的香港神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