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父親節 快樂!
爸爸,兩個字,
從出生開始,
最熟悉的呼喚⋯
「剩者為王」電影裡
王爸爸的台詞
每看一次,感動一次⋯⋯
他說出了
一個父親,對女兒的愛⋯
「 我是她的父親,
三十幾年前,是她來了,
才讓我成為一個父親,
我也是希望她幸福,
真真正正的幸福,
能結一場,沒有遺憾的婚姻,
讓我可以把她的手,
無怨無悔的,
放在另一個男人的手裡,
不至於將來我會後悔,
我當初怎麼就這麼樣把她給送走了。
對很多人來說,
愛情和婚姻不是百分百對等的,
這我相信,而對她來說,
這是她堅持了很久很久的
一個準則。
作為父親,
我就應該跟她一起去守護。
只要她認定了,
我就陪著她,
那她如果有時候受挫了,
我會等到她回來哭一場,
如果她忍著不哭,好,
那我可以燒一桌好吃的給她吃。
她不應該為父母親結婚,
她不應該在外面聽什麼風言風語,聽多了就想要結婚。
她應該想著跟自己喜歡的人,
白頭偕老的,去結婚,
昂首挺胸的,要特別硬氣的,
憧憬的,好像贏了一樣,
有一天就突然帶著男方,
出現在我面前,
指著他跟我說,
爸你看,我找到了,就這個人,
我非他不嫁。
我覺得我都能想像得出那一幕,
她比著勝利的手勢
讓我跟她媽媽看,
那個表情,多驕傲啊。
然後跟她媽媽說,
我就告訴過我找得到吧。
你看我都能真真切切的想到了,
那我有什麼理由
不真真切切的等她實
那天什麼時候到來我不知道,
但我會和她站在一起,
因為我是她的父親,
她在我這裡,
只能幸福,別的都不行。」
金士傑 母親 在 黃柔 Rou Hu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嗨大家,好久不見!
時間過的很快,一眨眼的兩個月就快過去了
拍了兩部畢製、一個廣告、一些演出、讀劇、學了初步的剪接、成為了一名戲劇老師,當然也如常的試了很多鏡
期間看了不少的書、電影、演講影片以及聽了許多與諮商師對談的podcast頻道,也進了劇場看幾齣戲
在這條成為一名演員的路上,種子吸收了陽光、水還有養分,小小的苗好像終於探出了頭似的
也因為成為了一名老師(在此謝謝演員朋友沛穎與高中同學念慈讓我有機會任教),把之前對於「教育」種種困惑、解釋,再次拉出來探討、思考其意義。
無論是父母對孩童,還是師長對學生
曾經認為這輩子可能都不會願意成為一名老師或是母親,內心很畏懼自己如果在某個環節出了錯,是不是會造成觀念偏差或是未可知的傷害?我害怕承擔這份責任,於是在這幾年間次次推託了教課的機會
但仔細想想,我是第一次成為老師呀,就像我們的爸爸媽媽,也是第一次成為父母
這些年陸續有學弟妹、朋友、工作上認識的夥伴們會詢問我該如何成為演員、如何演戲,甚至發現自己居然漸漸地成為了朋友們選擇「吐露心聲的對象」,這真是件奇妙的事!而傾聽、分享與幫助,時常讓我感到快樂
有時候我會想,我真的有足夠的本事去建議別人些什麼嗎?我有資格嗎?帶著這樣的自我懷疑與覺察,也讓我常在開口之前,總是必須先理智的思考一輪,再依據不同性格給予正確的建議以及適當的鼓勵,並同時自我反省
分享一句金士傑老師曾在《十三享-表演功課》裡說的一句話:
「演員的母親,就是生活本身。」
回歸生活後,我們還能做什麼呢?
自我價值、情緒的波動、時間的流逝、對於變化的適應⋯
我仍然還有很多需要學習、需要練習的事
「火花是活著的熱情,不是活著的目的。」
真的好喜歡《靈魂急轉彎》這部電影
也好感謝能在此刻與身邊的人一起共享這份美好
新年快樂
2021,我們還要一起活下去!
📷:陳泓旭
金士傑 母親 在 聲音訓練專家-周震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照顧別人是自我價值的最高表現】
文 / 摘自《周震宇的聲音魅力學》
「照顧者」這個原型,多半是其他原型走到了生命的某個階段,有了想要照顧的人,才發展出來的原型,通常從擔任教導、治療、幫忙或照顧的角色開始,逐漸發展出照顧者原型的特質。
因此,純粹的照顧者很少見,而是「英雄+照顧者」或「智者+照顧者」,或「情人+照顧者」這樣的複合型的人會比較多。
----照顧者原型的特質----
(一)暖心關懷,體貼入微
照顧者原型最典型的形象就是父母,給予孩子很多的愛和無微不至的照顧 ; 其次是像街坊大嬸、鄰居阿姨這種古道熱腸的女性,會主動關心別人,很願意對別人伸出援手,她們平時會來串串門子、噓寒問暖,臨時請他們看一下小孩,或者向她們借個薑啊、蒜啊、醬油什麼的,她們也都樂意幫忙。
男人一般則是在想要保護心愛的女人、家庭或組織時,才開始讓性格裡這些溫暖、關懷的特質發展,並且學習讓內在的感情流動,雖然他們可能還是不擅長表達,但是從他們體貼的行為,還是可以讀到很多暖心的訊息。
著名文學家朱自清筆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父親的)背影」、《勝者為王》裡金士傑老師那一段「因為我是她的父親,她在我這裡,只能幸福,別的都不行。」的獨白,都是照顧者原型讓人動容的表現。
(二)悲天憫人,犧牲奉獻
照顧者原型是九大原型中,同理心最強的一種原型。他們特別能悲憫別人的痛苦,也很願意免除他人的痛苦,而他們免除別人痛苦的方式是犧牲與奉獻,他們選擇以自己的方式來承擔所有的痛苦。
照顧者原型把照顧別人,看得比自己的利益重要。比方有些媽媽,會選擇放棄工作,專心在家帶孩子,你問她這樣犧牲值得嗎? 她會告訴你,這幾年全心全意陪伴、教導孩子,是為孩子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礎,我的工作再找就有,孩子的成長只有這一次,不能重來,當然值得 !
對於高層次的照顧者來說,「照顧別人不是因為自覺沒有價值,而是因為照顧別人是自我價值的最高表現。」
(三)恩威並施,教化他人
沒有誰能照顧誰一輩子,照顧者原型除了提供日常生活的照顧,他還必須「教導」被照顧者,讓被照顧者有獨立的能力。因此照顧者還有一個功能,叫做「教練」。
如果照顧者只做照顧的工作,而不做教導的工作,他會累死,而且會無意中造成縱容,害了那個被照顧者。就像忽略訓練孩子獨立的爸媽,默許了孩子在成年之後變成「啃老族」; 而醫護人員在治療、照顧病患的過程中,也必須鼓勵、訓練病患做好復健工作,以便在他們出院之後能夠回到正常生活。
這些教導的責任其實是很重的,所以高層次的照顧者原型同時擁有父親和母親的特質,既威嚴又慈愛,他們懂得恩威並施,教導、感化被照顧者,讓他們越來越好,直到獨立。
照片 / 攝影師:Josh Willink 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