蛻變中的屏東,與時間賽跑…
上任第845個日子,第5次的施政總報告,向屏東縣民報告:今年是屏東蛻變的一年,咱屏東正在蛻變的路上,不停前進。
「以人為本」的屏東,就是人民「生命」與「財產」的守護。上週我們努力兩年多的全台首張「養殖保單」正式簽約,萬一風災來臨,人民財產有更大的保障。
另外,3年內將有2間「大型醫院進駐屏東」,預計今年底前就能定案,讓屏東的醫療網升級,鄉親以後不必遠赴其他縣市就診,衛生所也會加強地方的巡迴醫療。
而最近大家關注的環保議題,我們也增加稽查人力,加強環安的保護,另外上個月也正式成立全台第一個多功能的「檢驗中心」,整合各項檢驗,讓生產者、消費者以及學童都能吃的安心。
而交通建設的部分,請容我以較長篇幅跟人民報告:屏東不論觀光、農業以及產業發展的重要動脈,交通只有不斷加強與爭取,才能在地方建設逐漸完成中,串聯全縣甚至與外縣市的連結,縫補屏東的交通斷鏈。
人民最關心的高鐵南延,已獲編800萬元的站址規劃經費;捷運延伸也已獲得5000萬的規劃費,我們期盼報告能盡速出爐,我們也持續追蹤。而行政院前瞻計畫納入的恆春及東港觀光鐵道,恆春部分已核定,東港則要持續與中央協調路線的修正。此外,從屏北的國十至龍肚段延伸核定,我們要爭取繼續延伸到新威大橋。屏東的鹽埔交流道與海豐外環道,預定明年底前完工;屏東─高雄第二條東西向快速道路,已經定案希望能盡速完成。屏南的國三南延、恆春機場國際化、潮枋鐵路雙軌高架等,我們加速爭取的腳步也不曾停過。
串連縣內生活圈的公車路網,我們建置1主(屏東)、2次(潮州、枋寮)、3觀光(水門、東港、恆春)的公車轉運站,除枋寮站需要配合潮枋高架化的爭取外及都市計劃變更外,屏東轉運站已開工,其他也陸續進行規劃設計中,會盡快來完成。公車路線更提升成6層級、今年底將達到114條、每天1361-1390班次,擴大到435村里的服務。跨域公車的增加和部落間的需求反應公車也完備。
綠色運輸系統,PBIKE已設站達30站,未來會再增加並擴大到其他鄉鎮,單車廊道則結合鐵路高架化後的單車鐵道系統、單車國道、環島路網的串聯,加上沿山公路、大鵬灣、年底將完成、達62公里的高屏溪河濱路網,以及185沿線的林蔭車道,形成六大單車遊憩路線。
水利建設,因汛期即將來臨,我已請水利處確認各鄉鎮的防災防淹設備的整備,務必要降低可能的淹水災害。另外上星期我也親自出席立法院前瞻基礎建設-水環境公聽會,替多河川、多水系的屏東全力爭取治水經費。畢竟,屏東縣海岸線綿延150多公里,境內有3條中央管河川水系,12條縣管河川水系,92條公告縣管區域排水系統,70條野溪土石流潛勢溪流。因此與水共存共榮,是屏東不斷面對的挑戰。縣府也已設置了15座抽水站,109座水門,91部大型移動式抽水機,以及海堤修護,讓民眾生活免於淹水恐懼,政府責無旁貸」!
而看不見的良心工程─汙水下水道,目前屏東市與恆春接管率較高,東港與內埔正加速施作中,潮州已獲核定,高樹、萬丹我們也正積極爭取,未來人口相對稠密的都市計畫區,我們也會陸續規劃,讓城鎮更進步。
城鄉建設,我們透過歷史場域的活化,在勝利崇仁園區的71棟歷史建築修復經費已全數到位,將營造從火車站、中山路到勝利路以及屏東公園周邊的「屏東城市美學」,在進步的城市中,與歷史的美共存。台糖的市民公園、舊菸廠、舊酒廠、舊鐵橋以及185沿線的教堂與露營區、飛行故事、牡丹社事件,都是要營造屏東文化與城鄉發展內涵的建設。
同時,為了「還地於民」,我們也配合屏東四大生活圈規劃,辦理全縣公共設施保留地專案通盤檢討、19處都市計畫區通盤檢討,將以屏東市的公設活化作為示範,再擴及其他鄉鎮,讓人民獲得原有的生活空間。
而人民的安全網,警察局透過護農專案,警民合作保護作物;查緝槍毒也列為主管會報的重點,務必打擊不法。另外我們除了每年3千多萬元道路監控系統的架設,也拜託民間商店監視器鏡頭朝外工作已達共8,320支,人民生活更安心。
教育部分,老揹少的老舊校舍,我們申請教育部經費,到108年前,要完成29所校舍重建、59校77棟校舍的補強,讓孩子們安心就學。另外為了讓家長安心,我們也補助幼兒園及國小,辦理課後陪伴,讓家長放心工作,下班後再接孩子們回家。特色教育學校,目前則有20所通過,另外我們更有多元的族群母語中心,讓孩子們學習傳統、學的更廣。
終身教育方面我們也完備,在各鄉鎮皆有的33所樂齡學習中心、長青學苑,以及原鄉的部落大學、社區大學、女性的夢想大學以及新住民的推廣課程,讓不同族群都有適性的課程來活到老學到老。
長照部分也已經完成245個關懷據點、8個日托中心、19處日照中心,屏東更獲得105年的「高齡友善城市卓越獎」,今年度預計聚點增加至280處,並整合多個幸福園區,忠誠社福園區、九如高齡者照顧園區、鵝鑾鼻老人樂活中心等…
還有太多太多要跟縣民報告的部分,無法詳細說明,也有許多作的仍不夠的領域,我們會將強。相信大家很快就能看到屏東的建設陸續開花結果,我們只能更快,不斷與時間賽跑,讓更多年輕人願意回來,讓孩子安心成長、長輩在地安老,安居在以人為本的屏東。
我始終認為屏東的偉大,就是我們各族群的共存共榮,加上城市中不斷向前的節奏,就會是咱蛻變中的屏東。
#施政總報告 #蛻變中的屏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1萬的網紅YOYO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主持:柳丁哥哥、崇瑋老師 這次來到的是座落於南勢溪流域上游的福山部落。因為夾在插天山系、太平山系、雪山山系...
野牡丹日照 在 潘孟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進擊的部落文化 »
文化,常以文字、影像、圖檔等方式作保存,但同時,我們需要透過教育,才能串起土地、部落和孩子,讓傳承轉守為攻...
換上雨鞋,戴妥帽子,小小隊伍來到田區,部落老師要帶領孩子親手料理「bulukui」,那是魯凱族在冬天時,常在田裡煮的傳統食物,通常會放地瓜、南瓜、野菜、花生,而影片中的「makapairange」就是花生。
在這裡,部落就是教室,自然就是老師。全台灣,只在屏東有全母語的部落托育中心,分別為三地門馬兒、瑪家美園、泰武平和、泰武佳平,及牡丹旭海等五個地區,秉持著教學回歸日常生活的核心價值。口頭談起看似輕描淡寫,但背後歷經重重挑戰,雖處困境,仍堅持不懈,如今,在縣府協助下,走向合法。
語言,搭起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而文字記載,往往保留語言的精髓。現在,原住民族以羅馬拼音音標,漸漸地拾回一塊塊族語拼圖。
近期,部落托育展出8年成果展,時間累積下來,展覽陳設相當多元、豐富,每樣器具乘載著文化的聲音,而每個角落都是故事的開始。
我們在各族群語言的推動,也以此為前景,不論在時間、教材,或精神、方向上。而閒置的校園空間,能提供足夠的場域,我與縣府團隊持續推動相關的日照、日托中心成立,讓長者、孩子共享「在地照顧」。
影片提供:部落互助托育行動聯盟
野牡丹日照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必須懂!二十四節氣-秋與冬|五穀|10>
農耕生產最為「靠天吃飯」,
年復一年的春播、夏耘、秋收、冬藏的循環往復,促使古人制定曆法。
一年的耕耘後,最著重是與家人共享辛勤勞動的成果。
秋季:涼爽舒適、五穀豐登。
冬季:雪兆豐年 、團圓過節。
---------------------------------------------------------------
【立秋與處暑】(七月令,瓜月,孟秋)
「立秋」,夏去秋來,涼爽舒適的秋天就要來臨。農諺:「立秋無雨上堪憂」、「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雷打秋,稻仔像嘴鬚,甘藷像泥鰍」、「雷打秋,冬半收」。「立秋」分為「六月秋」和「七月秋」,農諺:「七月秋,樣樣收;六月秋,樣樣丟」、「六月立秋快快收,七月立秋慢悠悠」。台灣地區的立秋,是一期稻作收穫、米榖滿倉的時節,也是龍眼的盛產期,花東縱谷滿山遍野的金針花正盛開。
「處暑」,表示夏天暑氣結束的時節;暑氣雖然逐漸消退,但是,天候還沒有轉涼,還會有熱天氣,俗諺:「處暑處暑,曝死老鼠」、「秋老虎,毒過虎」,入秋時的暑熱,猶如老虎般之猛烈。農諺:「播田播到處暑過,較贏過擔什貨」。在這節氣裡,是「橫山梨」盛產期,也是虱目魚苗溯流北游的時候,常看到海邊有許多捕魚苗的漁民。
【白露與秋分】(八月令,桂月,仲秋)
「白露」,已從盛夏進入秋涼的節氣,清晨常看到花草樹葉上許多透明晶瑩的露珠。這時節正是鴻雁南飛避寒,百鳥開始儲存乾果準備過冬的時候;「白露時分桂飄香」,此時也是桂花盛開時分,因此農曆八月又稱「桂月」;《禮記》〈月令〉篇記載:「盲風至,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羞」,鴻雁南飛避寒,百鳥開始儲存乾果準備過冬。「白露」之後,在夜晚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杜甫〈月夜憶舍弟〉詩:「露從今日白,月是故鄉白。」又是另一種相思情緒浪潮。
「秋分」,此時陽光直射赤道上,畫夜長短相等,這個節氣大約在中秋節前後;「蘆花千里秋月白」,中秋時節,溪灘的蘆葦花盛開,展現一片白茫茫的景色。俗諺:「秋分天氣白雲來,處處欣歌好稻栽」,也反映了期待豐收的心情;俗諺:「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好穿棉」、「紅柿若出頭,羅漢腳就目屎流」,也表示「秋分」以後的節令氣候變化。紅柿、文旦、水梨、酪梨也在「秋分」的仲秋時節,成為時鮮水果。
【寒露與霜降】(九月令,菊月,季秋)
農諺:「寒露開花袂結子;寒露吐穗不結實」、「寒露百草枯」、「寒露十月已秋深,田裡種麥要當心」、「寒露多雨水,春季無大水」。在這個節氣,天空會有過境台灣的伯勞鳥、灰面鷲鳥群。菊花(又稱長壽花,四君子之一)為寒露時節最具代表性的花卉,野牡丹、山芙蓉、月桂與雁來紅,也都紛紛綻放。今年「寒露」後十日為重九時節,古書記載:「九月九日,採菊花與伏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登高山、賞菊花,成了這個節令的雅事;民間在「重陽」日,有供牲醴祭拜祖先之習俗;各鄉鎮市也都會舉辦「重陽敬老」等民俗活動。民諺:「九月九,風吹滿天吼」、「九月風吹,滿天飛」,陳培桂修《淡水廳志》也記載:「重陽前後,童子製風箏,如鳶、如魚、如八卦、如四角雙連環,放之於高原曠野,以達雲霄者為樂。」,在東北季風期,河濱、草坪,形色色的風箏在空中飄飛,也是季節一景。
「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氣肅而凝,露結為霜」,高山清晨地面上常結一層薄薄的霜,楓葉開始由綠轉紅,明顯感受到深秋的蕭瑟景象。俗諺:「九月九降風」、「九月起九降,臭頭仔無地藏」,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北部地區會颳起「九降風」,陳文達修《台灣縣志》記載:「九月,北風凜冽,積日累月,名曰九降風。」;不過,颳不停的東北季風,卻是新竹人生產米粉的最愛,也是盛產柿子的新埔、北埔吹乾柿餅的好幫手。農諺:「霜降,風颱走去藏」、「霜降有日照,烏寒死無藥」、「霜降出無齊,牽牛犁」。「霜降」時節也是台南麻豆鎮白柚的收穫期。
【立冬與小雪】(十月令,陽月,孟冬)
「立冬」,代表著冬天的來臨,大陸冷高壓增強,天氣漸漸變冷。「入冬,田頭空」,水稻收割貯藏,農諺:「立冬,青黃到空」、「立冬好收,查某人發嘴鬚」。臺灣有「立冬」日「補冬」進補的習俗,俗諺:「立冬補冬,補嘴空」。「立冬」正是柑橘豐收的季節,也是螃蟹正肥美的時節,台灣西部的沿海地帶盛產螃蟹,肥碩黃澄的蟹黃,成了吸引饕客的美味佳餚。
「小雪」,天氣已經轉寒,中國大陸北方已開始雪花飄飄。農諺:「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小雪雪滿天,來歲必豐年」、「雨夾雪,下不歇」、「雪花打菊心,柴米貴似金」。「十月豆,肥到不見頭」,這個節令,嘉義縣布袋一帶是捕「豆仔魚」的好時節。
【大雪與冬至】(十一月令,葭月,仲冬)
「大雪」,中國大陸北方大雪紛飛,地面積雪,亞熱帶的台灣,也只能在玉山、合歡山上,才能出現難得幾次的雪景。農諺:「雪花好比銀錢,雪被子蓋麥田」,台灣沒有白皚皚的雪花,倒有白芒芒的「菅芒」花開,隨風搖曳。漁民諺語:「大雪大到」、「大雪來,烏魚到」,到了「大雪」,烏魚群便大批地湧入臺灣海峽,正是捕烏魚的好時機。
「冬至」,又稱「冬節」,由於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農諺:「冬節佇月頭,欲寒佇年兜;冬節佇月中央,無雪佮無霜;冬節佇月尾,欲寒正二月」、「冬至紅,過年濛;冬至烏,過年酥」、「冬至不過不寒,夏至不過不熱」、「乾冬至,濕過年」。冬至是古代的過年,俗云:「冬至圓仔食落加一歲」、「不吃金丸(紅)、銀丸(白),不長一歲」,台灣俗諺:「冬至大過年」,家家戶戶都會搓湯圓,也象徵「圓滿、豐碩」。
【小寒與大寒】(十二月令,臘月,季冬)
「小寒」,北風常伴著冷氣團的來臨,橫掃大地。農諺:「小寒大冷,人馬安」、「小寒、大寒,無風水都寒」、「大寒、小寒,冷成一團」。小寒之後,「火鍋店」林立,成了消除寒氣的絕佳場所。花蓮、台東的洛神花也正值盛產期。
「大寒」,是冬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氣候相當寒冷,但因已近春天,不會像大雪到冬至期間的酷寒。農曆十二月,俗稱「臘月」,俗諺:「 十二月卯,不見草」、「大寒不寒,春分不暖」、「十二月雷,不免用豬槌」、「大寒日怕南風起,當天最忌下雨時」。這個節氣的來臨,代表一年就結束人們開始忙著除舊佈新、醃製年餚、準備年貨迎接新年。新年的腳步正逐日趨近,隱隱可以感受到大地春回的景緻了。
資料來源: 「廿四節氣佮農諺、氣象諺語」http://web.ffjh.tyc.edu.tw/tai5gi2/133.htm
---------------------------------------------------------------
#歷史 #文化 #故事 #農業 #秋冬節氣
~專題推介,盡在知史~
《回到秦時》
http://www.mychistory.com/?uid=0.4.16.0&page=3
野牡丹日照 在 YOYOTV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主持:柳丁哥哥、崇瑋老師
這次來到的是座落於南勢溪流域上游的福山部落。因為夾在插天山系、太平山系、雪山山系之間,周圍的山峰平均標高多為一千公尺以上高山。地勢陡峭,溪谷縱橫,生物因緯度的因素呈北降現象,使得自然生態環境龐雜度極高。從前泰雅族稱福山部落為:哈盆,意為「河流交匯的地方」,也有「胃」的意思。
1.河烏:河烏身長約22公分,全身大致為暗褐色的溪澗鳥,在台灣鳥友謔稱牠為「巧克力」,其體型圓胖,體態豐滿,雙翼與尾為短,羽毛為不透水,鼻孔上有一可活動的蓋,具有白色透明的瞬膜,這些構造都是用來適應於半水棲生活。
2.拉氏清溪蟹:拉氏清溪蟹一般生活在清澈的溪流裡,以夜行性為主,不過在人為干擾較少的地方,也常可看到在白天活動的情形,算是一種水陸兩棲的動物。食性屬雜食性,甚麼東西都吃,水裡的藻類、水生昆蟲、魚類、蝦都是牠們愛吃的食物,除此之外,牠們也會捕食陸地上的蚯蚓及各種昆蟲,以及蛙類與螃蟹,甚至包括同種類的較小個體。
3.巴西野牡丹:原產於巴西,後被引進台灣做為園藝植物。別名又叫南美野牡丹、紫牡丹。喜歡溫暖,不耐寒,生長適溫約20~30 ℃,需要在排水日照良好的地方。花為紫紅色,頂生總狀或圓錐花序,有絨毛,花瓣 5 枚,花朵綻放於枝梢。
4.四紋象鼻蟲:因為身上身上有四個黑黑紋路的,所以稱牠為四紋象鼻蟲。分布於台灣低海拔山區,春夏二季最常見。四紋象鼻蟲的嘴是咀嚼式口器,看起來細細長長的、很像鼻子的構造其實是牠的嘴巴。
5.莫氏樹蛙:莫氏樹蛙是台灣淺山地區最常見的綠色樹蛙,分布也最廣泛,成體的大小約4-5公分。別名台灣樹蛙,是台灣特有物種。公的莫氏樹蛙喜歡躲在水管或是地洞中發出鳴叫,藉由聲音讓空氣中的空氣分子產生共振效果,讓聲音的範圍擴大,以此吸引母的莫氏樹蛙。
6.帶紋紺蠊:帶紋紺蠊體長約30~35mm,頭部、前胸背板和翅膀前半段為有光澤的暗綠色,翅膀中間有一條橙色橫紋,翅尾端為黑色。分布於台灣中海拔以下山區,棲息在樹皮或落葉層中,會吸花蜜當作其主食。
★★寶貝學習推薦★★
YOYO熱門唱跳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0cB0juF4WI5P00JvTKmKCC
YOYO最新唱跳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fdrM6k3Rrhl7nKwtFiao
YOYO點點名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_y1faazG7_6paODoAHwxZ
碰碰狐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2L-H5_Qw7QoIoYm8YfKuEn
超級總動員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bvjX60EZ0y3aTkcYpbIe3m3kDCKlsuh
YOYO卡通綜合包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HRxCf93QGb3svALfuirk
【訂閱YOYOTV】►►https://www.youtube.com/user/yoyotvebc?sub_confirmatio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