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唬爆米花電影院:1920華沙保衛戰/戰火烈愛】#福編
今天是3月18日,也是里加條約100年周年。是波蘭擊敗蘇聯的100周年。
1920年4月,兩個既新且舊的國家,剛復國的波蘭與革命後的蘇聯開始為西烏克蘭爭議全面交戰。戰爭迅速惡化的主因是列寧想把他的革命與無神論送入各國均處於上下動盪中的歐洲,而且剛擊敗舊俄白軍的蘇聯紅軍,人員快速擴張,但歐俄戰場穩定後,數百萬大軍的長期供應也成問題,蘇聯中央也產生「就食中歐」的想法,於是邊境衝突一下變成百萬大軍對波蘭的入侵。
波蘭各防線很快被擊潰,波蘭很快在天主教神父、農民領袖與國家領導人畢蘇斯基的號召下,動員農民、女兵、舊奧匈軍與舊德軍組成50多萬的補充部隊加入與蘇軍激戰,不過紅軍方面因有經驗的士兵人數多,加上火力有絕對優勢,到8月初,實際上已佔領波蘭核心地區,波蘭只剩下華沙、利沃夫與德波邊境附近的土地仍在堅守。
====維斯拉河的奇蹟
當時紅軍統帥,青年天才圖哈切夫斯基元帥下令布瓊尼的南方軍團向主力軍靠攏,完成圍攻華沙的任務。
但史達林鼓勵布瓊尼先攻下工業大城利沃夫(在今天西烏克蘭),布瓊尼自己才有明顯功勞,於是布瓊尼並未將其軍團向西靠攏。導致華沙東南面到利沃夫間有60公里,沒有縱深兵力的空隙。此時波軍曾在奧匈帝國內服役的解碼人員透過破碎的電訊解讀發現此一情形並向畢蘇斯基報告,畢蘇斯基感覺到波蘭的黎明生機出現,下令抽調華沙北、西北與東面防線兵力,還有多數騎兵往南方靠攏。畢帥此舉當時多數波蘭將軍都有質疑,認為防線都快崩潰還抽走兵力,但畢帥嚴厲要求貫徹他的指示,並要防線剩下的兩個軍盡可能的拖時間。
**波蘭的聖人
8月14日,畢蘇斯基下令總反攻開始,其中波軍步18師奉命先向華沙東北的Ossów村進攻,以方便後續兵力通過這個小缺口先切斷蘇軍3、4軍團與16軍團間的聯繫,從而擔保蘇16軍團不敢輕舉妄動,進而在維斯拉河上游的波軍反攻主力全力包抄進攻時不會有太多阻礙。波軍步兵進攻很快被蘇軍機槍火力壓制,出於本能,多數波軍在蘇軍防線前臥倒,但波軍仍一個個逐步被狙擊兵、迫砲與機槍消滅。波軍領隊意識到不能坐以待斃,下令大家站起推進,但先站起來的又優先變槍靶,剩下的人又害怕得只能繼續臥倒等死。
就在一籌莫展之際,隨軍神父斯科魯普卡神父(Ignacy Jan Skorupka)手持十字架站起,念著「聖母瑪利亞,在我們這些罪人將死之刻請為我們祈禱,主阿,你把光明給這片土地...」帶頭前進(當然也很快中彈身亡),但在神父的鼓勵與犧牲下,所有的波軍都站起來向前衝鋒,蘇軍防線終被打開,波軍也得以截斷蘇軍3、4軍團與16軍團間的聯繫。
8月14日-16日俄軍依舊在華沙北面猛攻,但波軍反攻軍主力也開始進入華沙和利沃夫間缺口,迅速向東北推進,3天之內就前進70公里。驚訝於利沃夫圍城部隊未依示靠攏的圖哈切夫斯基發現情況實際更糟,此時波軍通訊單位用蘇軍的頻道不斷發送明碼的「創世紀」等聖經內容佔頻擾亂電報通訊,圖帥發現他無法及時通知前線,有線通訊又經常被破壞,派出傳令在波軍騎兵快速推進時又顯得緩不濟急。到8月19日,蘇軍主力發現補給線可能被波軍切斷,通訊又失靈,一下各軍、師都產生恐慌性潰退。到8月31日,蘇軍已全面潰逃,喪失多數重裝備並被波軍持續追擊。
面對失敗的蘇聯,只好在10月5日提出停火,已經用上最後一口氣的波蘭也接受,停火協議在10月18日生效,雙方進入正式和談但仍有零星衝突,直到1921年3月18日里加條約簽訂,蘇聯承認戰敗,接受波蘭的領土認知並賠款正式結束戰爭。
====後續
史達林引此戰為恥並與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結下樑子,日後乾脆把圖帥鬥死滅口。與德國瓜分波蘭後更大量殘殺波軍軍士官。
列寧在歐洲碰壁後,把革命輸出目標又轉向亞洲,之後徹底消滅遠東白俄,入侵外蒙古並實際佔領統治,強化推動中國、日本境內的共產黨組織。
波蘭人認為他們能擊敗蘇聯,是因為波蘭人有信仰,守人倫,所以能打敗無上帝沒廉恥的布爾什維克。
100年後,波蘭依舊是歐洲信仰最虔誠的國度,斯科魯普卡神父的雕像與故事依舊屹立在波蘭的土地與人民心中。
====電影院
講了那麼多,那電影勒? 2014年波蘭拍攝了該國影史表面帳目與實際投入均最大的史詩大片「1920 Bitwa Warszawska」。電影內容除了不能免俗地安插愛情故事,配合歐美女權風在中間給女主角吃了無敵星星,其他的都高度還原史實,包括許多的天主教元素、當時女學生首先自發的志願動員服務團、學生兵大量志願應召補充前線、百姓普遍信仰虔誠、城市貴婦和工廠女工都一樣參與救傷、烹飪等支援工作,俄軍最後猛攻與守軍的慘烈拖延、神父帶頭衝鋒殉難與波軍解碼成功和擾亂通訊,畢蘇斯基元帥獨斷但創造奇蹟。連演員裝扮都充分還原史實人物特色,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史詩大片。
有中文字幕完整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8U2J5TE1cA
#我們信仰不同但都有信仰知人倫守禮義
#我們必定能擊敗無信仰無人倫無祖國無道德的1450
里加 條約 在 KK旅世界 K's journe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近總被問起台灣政治議題,以及很多人都關心香港。其實波羅的海三國過去也有相同處境😌
1939年,納粹德國和蘇聯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當中雙方秘密約定瓜分波蘭,並把波羅的海三國劃入蘇聯範圍。於是蘇聯在德國默許下吞併三國,開始了長達50年的統治。
這間23樓高的Viru Hotel是愛沙尼亞在蘇聯時代最具代表性的飯店,當時所有來自西方世界的政商名流、記者和遊客都被安排入住這裡。
房客們搭乘電梯只能抵達22樓,因為23樓是前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KGB)負責監聽和回報情報的地方。小房間門口寫著「這裡什麼都沒有」,但房內盡是令人咋舌的監聽設備。而頂樓則是KGB監探全城的視角,現在成了旅人登高賞景的好去處。參訪完最大的感想就是,自由誠可貴啊!
1989年8月23日,波羅的海三國人民共約200萬人手挽著手,連成一條600多公里長的人龍,串起塔林、里加、維爾紐斯三國首都,以和平抗議行動表達對《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的不滿,並要求蘇聯承認三國獨立。
如今波羅的海三國發展迅速,讓人很難想起他們脫離蘇聯統治、宣布獨立至今僅30年時間。比我還年輕呢!如果對這段歷史有興趣的朋友,在里加或維爾紐斯也有KGB博物館可以參觀,而且規模更大。
💡當天還發生小插曲,那就是我們沒有事先訂票,英文導覽場已售完。和旅伴討論後還是決定入場參觀,想說聽不懂沒差,至少可以拍照,感受現場氛圍也好。所以我們就亂入了芬蘭語導覽團🤣導覽員一看我們拿出翻譯機,笑說那她就放心了!
有確定日期的朋友還是建議先上網訂票啦!
Hotel Viru and KGB museum
👉官網:https://viru.ee/en/Kgb/Event/14982
💶票價:成人11€,10-15歲5.5 €,9歲以下免費
#波羅的海三國流浪記
#感謝欣傳媒旅遊金計畫和jetfi桔豐贊助WiFi分享器
#沒錯它還有翻譯功能是不是很強大
#不過導覽員講太快翻譯不及
#這台還是比較適合在一般聊天狀況下使用😂
📶WiFi機:JetFi 行動網路分享機
Recently, I have always been asked about Taiwan’s political issues, and many people are concerned about Hong Kong. In fact, the Baltic States have the same situation in the past.
In 1939, Nazi Germany and the Soviet Union signed the "No Invasion Directive between Germany and the Soviet Union", in which the two sides secretly agreed to divide Poland and merge the three Baltic States into the Soviet Union. Therefore, the Soviet Union annexed these three countries by default in Germany and began to rule for 50 years.
Now you can visit the KGB Museums in the Baltic States to learn about the history at that time.
The 23rd floor Viru Hotel is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hotel in Estonia in the Soviet era. At that time, all political and business celebrities, journalists and tourists from the Western world were arranged to live here.
People can only reach the 22nd floor from the elevator, because the 23rd floor is where the former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of the Soviet Union (KGB) monitors and responds to information. At the door of the small room, "There is nothing here," but the room is full of shocking surveillance equipment.
It was once the place where the KGB monitored the entire city and is now an ideal place for travelers to climb high sights.The biggest feeling of visiting is that,
"Freedom is precious!"
里加 條約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波羅的海之路30年 🇪🇪🇱🇻🇱🇹🇭🇰🧑🤝🧑
「別讓自由斷了線...」30年前的今天,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超過200萬人手牽手、跨境串連成600多公里長的「#波羅的海之路」(Baltic Way),訴求擺脫蘇聯、追求自由;30年後的823,有香港反送中運動者仿效自主發起「#香港之路」運動,號召港人在今晚8點,串連出40公里長的「人鏈」,以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手段爭取落實反送中的「五大訴求」。
1989年,正逢1939《德蘇互不侵犯條約》50周年。當年蘇聯與納粹德國,透過這項秘密簽訂條約,互許默認彼此侵吞波蘭與波羅的海三國;因此早在戰間期即已獨立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也在此後遭到蘇聯吞併。
在蘇聯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戈巴契夫的鬆綁下,東歐各國擺脫蘇聯枷鎖、追求自由獨立的「蘇東坡」風起雲湧。儘管蘇聯在日漸升溫的反抗聲浪下,曾公開承認並譴責《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但卻一概否認條約與併吞有關,表示是「三小國自願加入蘇聯」。
為了「尋回」失落的主權,以「愛沙尼亞人民陣線」(Estonian Popular Front)為首的三國社會運動者,在地方蘇維埃政府明面暗面支持下,於是決定在條約簽訂50周年的這一天,發起「波羅的海之路」。
8月23日下午7點(UTC下午4點)的那一刻,從最南的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為起點,行經拉脫維亞的里加,最後到愛沙尼亞的塔林,200萬示威者牽起了彼此的手長達15分鐘,形成跨越三國、總長超越600公里(約為台北–高雄來回距離)的人鏈。當中參與者擴及社會各個階層,有人攜家帶眷上街、有人揮舞國旗、哼唱歌曲,並透過手持收音機隨時傳遞、接收活動最新指示與訊息。
這場運動隨即被蘇聯蘇維埃打為「反社會主義、反蘇聯」、「歇斯底里的民族主義」,同時威嚇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後果。所幸在以美國、德國為首的國際輿論壓力下,最終沒有演變為流血的武力鎮壓;三國也在1990年先後宣告脫離蘇聯獨立,並陸續得到國際承認。
「莫斯科將波羅的海追求自由民主、最終獨立的運動,塑造成是一小撮極端份子、國家主義者的追求。但三國人鏈,讓莫斯科的說法明顯不攻自破,這也反映了絕大多數民意的渴望。」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愛沙尼亞研究教授卡賽坎普(Andres Kasekamp)向媒體如此表示。
波羅的海之路的震撼場面,成功讓原先國際能見度不高的三小國,迅速佔據世界頭版,之後也成為多國仿效的和平示威手段。2004年,台灣的「228百萬人手牽手護台灣」運動,就曾號召超過百萬人牽手抗議中國對台的飛彈威脅;2013年,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也曾凝聚160萬人,發起長達400公里的「加泰隆尼亞之路」。
23日,為紀念這場改變三國命運的示威活動,波羅的海三國領袖也預計將聚首拉脫維亞,出席相關紀念活動。與此同時,在地球的彼端,香港也將在同一天,發起「香港之路」。
根據香港《明報》,「香港之路」是由反送中示威者,自主透過連登討論區與Telegram等網路串連而成型。和平示威將於今晚8-9點行動,沿著港鐵分為港島線、荃灣線、觀塘線、天星小輪線,希望爭取國際聲援、呼籲特區政府「落實五大訴求」。
(photo credit:圖一/維基共享;圖二/「香港之路」宣傳影片截圖)
#牽牽牽牽手 #波羅的海 #愛沙尼亞 #拉脫維亞 #立陶宛 #和平示威 #人鏈 #蘇聯 #香港 #反送中 #五大訴求 #hongkong #NoExtraditionLaw #protest #demonstration #BalticWay #BalticWay30 #BalticChain #國際新聞 #udnglobal #轉角國際
里加 條約 在 #里加条约-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索别斯基#奥古斯特#瓜分波兰#毕苏斯基#苏波战争#华沙条约#图哈切夫斯基#维斯瓦河奇迹#里加条约#五月政变#卡廷大屠杀#向左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