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東南亞 印尼當局不接受醫療系統崩潰的說法,衛生部長布迪強調病床足夠,儘管爪哇島各地醫院的COVID-19病床占床率達9成,但是「這並不代表是世界末日」。
只是,印尼政府的說法與民間實際需求落差很大,印尼醫學會風險減緩小組主席阿迪布表示「如果說WHO用「風暴」形容疫情,印尼就是『海嘯』」。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疫情 #防疫 #疫苗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東南亞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3Q陳柏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在現場等待上台質詢時,聽到有國民黨委員,打趣地說要把「中醫藥」稱「傳統醫學」怕對衛福部說有「中」字就不打算考慮把相關計畫納入中醫藥。其實阿,台灣過去中醫都叫漢藥漢醫,是國民黨來之後才改成中醫,我們把這個歷史先講清楚。 回到正題,我們來談分級醫療雙向轉診。為什麼要講這個呢?在防疫期間,我們觀察到一...
醫院 占 床率 在 沃草 Watchou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武漢肺炎 #疫情週報 歐美第二波疫情兇猛!全球確診累積數超越 5000 萬 輝瑞稱疫苗防護力可達 90%
.
根據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統計資訊,全球確診數超過5000萬,累計死亡人數逾125萬!路透社指出,全球累計確認人數從3000萬增至4000萬,花了32天時間;但再增加到5000萬只花了21天。歐美為本波疫情主要疫區。臺灣在上週也增加了不少自歐洲入境的境外移入個案。
.
指揮中心除再次呼籲返國民眾遵守居家檢疫相關規定外、也加強「入境前14日有症狀」旅客的檢疫措施,旅客必須在間隔24小時的情況下採檢兩次,方可自集中檢疫所離開進行剩餘的居家檢疫。指揮中心也正在研議加強的防疫措施,報導指特定場所強制戴口罩、印尼入境備陰性證明都是研議方向。
.
此外,美國輝瑞大藥廠(Pfizer)和德國 BioNTech 9日宣布,根據進行中的第3期臨床試驗,它們研發的 COVID-19 疫苗預防保護效力高達90%。此效力高於原先專家預期。歐美股市聞訊大漲。
.
上週 (1101-1107)增加 18 例境外移入個案,另 8-9 日增加 5 例境外移入個案。中央社8日指出,11月2日至8日增加19例,為四月底以來新高。 指揮中心分析,應是境外生、移工檢疫期滿人數較多所致,但大多培養不出活病毒,研判對社區威脅小。
.
累計目前國內計578例確診,526人解除隔離,無新發群聚感染。
.
【國內】
.
上週 (1101-1107)增加 18 例境外移入個案,另 8-9 日增加 5 例境外移入個案,分別為:
.
▍1101
.
〔案557〕印尼籍10多歲女性(入境時主動通報曾有症狀,採檢確診,自印尼入境)
〔案558〕印尼籍30多歲男性移工(居家檢疫期間曾有症狀未通報,期滿後自費採檢確診)
〔案559〕本國籍50多歲男性(入境時有症狀,通報採檢確診)
.
▍1102
.
〔案560〕印度籍30多歲男性(入境迄今無症狀,居家檢疫期滿後自費採檢確診,自印度入境)
〔案561〕印尼籍30多歲女性(入境迄今無症狀,檢疫期滿前採檢確診,自印尼入境)
〔案562〕印尼籍30多歲女性(入境迄今無症狀,檢疫期滿後五日自費採檢確診,自印尼入境)
〔案563〕印尼籍20多歲男性(與案558同行,兩人同時出現症狀,居家隔離採檢確診,自印尼入境)
〔案564〕菲律賓籍20多歲女性(入境迄今無症狀,檢疫期滿前採檢確診,自菲律賓入境)
.
▍1103
.
〔案565〕 本國籍20多歲男性(入境前有症狀,機場通報採檢確診,自法國入境)
〔案566〕 本國籍20多歲女性(入境前有症狀,機場通報採檢確診,自英國入境)
〔案567〕 本國籍10多歲男性(入境前曾有流鼻水,居家檢疫期間出現更多症狀採檢確診,自德國入境)
〔案568〕 菲律賓籍10多歲女性(入境迄今無症狀, 檢疫期滿前採檢確診,自菲律賓入境)
.
▍1104
.
〔案569〕 本國籍20多歲女性(入境時無症狀,居家檢疫期間出現症狀,採檢確診,自波蘭入境)
.
▍1105
.
〔案570〕 本國籍20多歲女性(入境前有症狀,居家檢疫期間方通報,採檢確診,自捷克入境)
.
▍1106
.
〔案571-573〕 印尼籍女性,20至40多歲(入境迄今無症狀, 檢疫期滿前採檢確診,自印尼入境)
〔案574〕 本國籍20多歲女性(曾接觸確診者,入境時有症狀採檢確診,自墨西哥入境)
.
▍1108
.
〔案575-576〕印尼籍女性,30至40多歲(入境迄今無症狀, 檢疫期滿前採檢確診,自印尼入境)
〔案577〕 菲律賓籍20多歲男性(入境迄今無症狀, 檢疫期滿後自費採檢確診,自菲律賓入境)
〔案578〕 菲律賓籍10多歲男性(入境迄今無症狀, 檢疫期滿前採檢確診,自菲律賓入境)
.
▍1109
.
〔案579〕烏克蘭籍女性,20多歲(入境時無症狀,居家檢疫期間出現症,狀採檢確診,自烏克蘭經土耳其入境)
.
以上23例合計匡列接觸者365人,居家隔離145人(扣除原為接觸者及居家隔離對象的案563)。自東南亞入境者多為居家檢疫期滿或期滿後採檢確診,自歐洲入境者多為機場採檢或居家檢疫期間出現症狀確診。中央社8日指出,11月2日至8日增加19例,為四月底以來新高。 指揮中心分析,應是境外生、移工檢疫期滿人數較多所致,但大多培養不出活病毒,研判對社區威脅小。
.
累計目前國內578例確診,分別為486例境外移入,55例本⼟病例,36例敦睦艦隊及1例不明; 另1例(案530)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526人解除隔離、45人住院隔離中。
.
▋ 指揮中心返國民眾務必配合防疫措施及居家檢疫,宣佈自11月9日起,過去14日有症狀旅客入境須採檢兩次方可至防疫旅宿或自宅繼續居家檢疫。
.
由於國際疫情持續升溫,指揮中心呼籲返國民眾務必配合防疫措施及居家檢疫。此外,因秋冬為流感好發季節且歐美疫情再起,自11月9日起,強化「過去14天內有症狀旅客」的入境檢疫措施,措施如下:
.
1.入境有症狀或過去14天內有症狀旅客須配合於機場(或入境後至醫院)採集檢體,並至集中檢疫場所待候檢驗結果;檢驗陰性者須於間隔第一次採檢至少24小時後進行第二次採檢。
2. 二次檢驗結果均為陰性且症狀緩解者,經醫師評估後始得返家或前往防疫旅宿續行居家檢疫至期滿。
.
▋ 11月9日起,菲律賓入境無症狀旅客,回歸居家檢疫14天及自主健康管理7天措施
.
指揮中心4日指出,考量菲律賓疫情於8月達高峰後趨緩,且檢驗陽性率亦於8月中旬起整體呈下降趨勢,因此宣布自11月9日起,自菲律賓入境旅客之檢疫措施,將比照自其他第三級流行地區之入境旅客,檢疫措施如下:
.
1. 入境前14天內曾有症狀者(含已先自行服藥者),應主動告知機場檢疫人員並配合採檢或其他必要檢疫措施。
2. 無症狀者,依規定返家或至防疫旅宿完成14天居家檢疫,於檢疫期滿後再自主健康管理7天。
3. 移工、境外生等專案對象,依指揮中心相關管理措施辦理。
.
指揮中心表示,依國際相關研究文獻及過往案例經驗,無症狀感染者經14天檢疫後之採檢結果即使為陽性,其檢體幾已無法培養出病毒,顯示個案已不具傳染力。但若為檢疫期滿後將至醫療機構、長照機構等提供第一線照護服務者,仍須配合規定接受採檢。
.
【國際】
.
▋ 全球疫情持續升溫,累計全球確診數已超出5000萬, 路透社指出,全球累計確認人數從3000萬增至4000萬,花了32天時間;但再增加到5000萬只花了21天。歐美為本波疫情主要疫區。俄羅斯、伊朗、美國、法國、義大利、希臘等國再次創下單日確診紀錄。美國單日確診人數連續三日創新高,在7日創下12.7萬人紀錄。
.
根據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統計資訊,全球確診數超過5000萬,累計死亡人數逾125萬。
.
▋英國、比利時、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本週起都進入封鎖、宵禁或緊急狀態,以防止疫情擴大。
.
▋義大利5日起實施三級管制, 分別劃分為紅色、橘色和黃色3個區域。分區是依據當地感染率以及醫院占床率,再採取相對應的限制措施。在疫情嚴重的紅區,民眾只能以工作、就醫或緊急情況為由外出;酒吧、餐廳以及多數商店將關閉,高中以及中學最後兩年的課程將移至線上。 紅區將包含大金融中心米蘭所在的倫巴底大區。
.
▋葡萄牙總理柯斯塔(Antonio Costa)8日宣布,為了對抗病例日益激增的疫情,全國大部分地區將從9日起實施宵禁。宵禁將在週一至週五夜晚及週末下午1時起實施,至少實施兩週。
.
▋美國輝瑞大藥廠(Pfizer)和德國 BioNTech 9日宣布,根據進行中的第3期臨床試驗,它們研發的 COVID-19 疫苗預防COVID-19的保護效力高達90%。此效力高於原先專家預期。歐美股市聞訊大漲。
.
▋根據疾管署及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統計資訊,美國、印度、巴西、俄羅斯、法國為目前個案數最多的前五個國家,近七日新增平均確診數最高者則為美國、法國、印度、義大利與波蘭。
.
------
#沃草需要你 #定期定額募集中
每月 199 元,留下守護台灣的力量! https://waa.tw/fRm7DF
FB/IG_watchout.tw|TG/YT_WatchoutTW|TW_watchoutTW
醫院 占 床率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原來我們禁不起社區大流行:揭開台灣醫護床人口比】-地區醫院一位護理師要照顧15位病人!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研究所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煜軒,於2020年4月初就曾公開提醒,台灣應注意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三月底公布的報告。該報告分析OECD會員國醫療體系對新冠肺炎疫情之反應。
報告中特別提到,擁有較高醫師人口比、護理人員人口比的國家,有較好能力可因應大流行。報告也指出,在一些長期醫護人力不足、高佔床率的國家,平常醫療人力和業務都已緊繃,當疫情來臨時醫療需求爆發,能用於因應這種突發需求的能量是比較受限的。
■台灣「醫護比」
根據行政院、衛福部、健保署資料,台灣2018年每千人口的醫師數是2人,護理人員是6人,與OECD國家相比,是屬於醫護雙雙偏低的類別,只比土耳其、墨西哥、智利、波蘭好一點點。
■台灣「佔床率」
台灣2018年醫院一般病床占床率是72%,包括加護、隔離等醫院特殊病床佔床率為66%,與OECD國家相比算是中等密度,但細看健保資料可發現,區域及以上醫院就有超過10間佔床率超過80%到90%以上。
台灣全日平均護病比也很高,醫院每個護理人員要照顧7到10個病人,地區醫院護病比甚至高達15,而且這是所有班別平均的結果,在病人較多或人力較不足的科別,單班護病比很可能更高。(資料來源:【註1】)
■台灣「高離職率後的血淚」
台灣每年的護理畢業生約1.5萬,取得執照進入職場的約7千人,但是在離職率上卻居高不下。「護理師的抗議就是離職」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理事梁秀眉這麼說,儘管她知道離職不能解決問題,但是對於護理師們而言,這是已經用了二十年的唯一方法。
而高離職率的背後是因為惡劣的工作環境。在國際標準下,護病比的最佳比例應處在「1:4」至「1:6」,然而在台灣,衛福部規定的護病比規範,為醫學中心「1:9」、區域醫院「1:12」、地區醫院「1:15」。不過這也僅僅是政府規定的標準,在許多地區,大夜班的護病比甚至高達「1:25」。
「美國研究指出,理想護病比為『1:4』,每多照顧一位病患,多7%的死亡風險」。在不健康的護病比背後,不只無視了病患的健康風險,更是將護理師的身心健康置之不顧,大量的工作要負荷,護理師的日常是手搖杯代替正餐、隨身備著止痛藥。(資料來源:【註2】)
■到了2024年護理缺口更將達到1萬5千人至2萬4千人
國衛院以護理相關人力監測與供需評估指標,推估未來護理人力情況後發現,到了2024年,護理人力需求將增加至17萬,護理缺口更將達到1萬5千人至2萬4千人。
對此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表示,將從職場環境改善、增加護理人員考照率、留任率、開創居家護理服務等措施,縮小護理人力缺口。(資料來源:【註3】)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108年研議議題【台灣護理人力發展之前瞻策略規劃】
根據衛生福利部醫事管理系統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12月底領有護理人員證書人數計27萬7,321人,執業人數僅16萬3,736人,執業率為59.04%,尚有4成之護理人力未執業;另依現行護理人員法規定,所稱護理人員係指護士、護理師及專科護理師,又護士考試已於2013年取消,未來將無此類別。
另為改善醫院護理人員執業環境及減輕工作負荷,衛生福利部自2015年起透過將護病比納入醫院評鑑正式項目與連動住院保險診療報酬、2016年護病比資訊公開、2017年擴大護病比連動加成級距,由3級(9-11%)變為5級(3-14%),自2018年12月1日調整為2%-20%;2018年預告醫療機構設置標準第12條之1修正草案,訂定醫院護病比規範,惟現行並無我國護病比與照護結果之相關實證成果。
為提升強化護理專業發展,提升護理人力之有效應用,現行護理制度與人力發展之影響有其檢視分析之必要。針對我國護病比照護品質監測、護理人力系統、護理人力進階制度及業務範疇之可行模式進行研析,各類專業團體溝通及共識,並具體就政策與法規的可行性研議,以提供政策制定參考。(資料來源: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108年研議議題【台灣護理人力發展之前瞻策略規劃】:https://bit.ly/3kbFR7A )
【Reference】
1. 來源
➤➤資料
∎【註1】:
健康遠見 - 對身體好! - 「地區醫院一位護理師要照顧15位病人!原來我們禁不起社區大流行」:https://bit.ly/3bXoPak
∎【註2】:
udn.com 聯合新聞網 - 倡議家「對醫護說「辛苦!」後,台灣有給醫護喘息空間嗎?」:https://bit.ly/2E6sOoM
∎【註3】:
蘋果新聞網-2018/05/08「護理師6年後缺2.4萬 衛福部將改善護病比」:https://bit.ly/35B9lYx
➤➤照片
∎ (聯合報)【揭開台灣醫護床人口比 原來我們禁不起社區大流行】:https://bit.ly/33tfgw7
圖說: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三月底公布的報告顯示,擁有較高醫師人口比、護理人員人口比的國家,有較好能力可因應大流行。圖為OECD國家醫護人力人口比,台灣落在左下方的雙低區;擷取自OECD報告。
∎(自由時報「護理人力 6年後恐缺2.4萬人」:https://bit.ly/33raizW )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五南圖書 #國家書店 #五南網路書店
#台灣護理人力發展之前瞻策略規劃 #護理人力 #醫護比
台灣護理學會 / 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醫院 占 床率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在現場等待上台質詢時,聽到有國民黨委員,打趣地說要把「中醫藥」稱「傳統醫學」怕對衛福部說有「中」字就不打算考慮把相關計畫納入中醫藥。其實阿,台灣過去中醫都叫漢藥漢醫,是國民黨來之後才改成中醫,我們把這個歷史先講清楚。
回到正題,我們來談分級醫療雙向轉診。為什麼要講這個呢?在防疫期間,我們觀察到一個現象,武漢肺炎做到了!
我們知道雙向轉診,顧名思義有「上轉」,也有「下轉」;以分級醫療來說,穩定長期服藥的病人,應該要下轉至基層醫療院所。雙向轉診制,其實重點是在於「下轉」,才能舒緩整體醫學中心和區域醫院的服務太過於擁塞;目前從數據看起來,結果大多數都是在「上轉」病人。建立雙向轉診制,結果基層診所的case反而流向中大型醫院。
武漢肺炎疫情爆發,許多民眾都不敢到大醫院看病。根據衛福部本日的報告,109年1-3月較106年(基期)同期,醫學中心就醫占率從 10.42%減少至10.16%,區域醫院就醫占率從 14.75%降至13.62;地區醫院就醫占率由約 9.86%增加至 10.13%,基層院所就醫占率由 64.96%增加至 66.09%。
武漢肺炎發生的這段期間,可以說是健保署長上任推動「分級醫療、雙向轉診」(2017年開始)以來,「數據上」看起來成效最好的時候。這個數字過去SARS期間也發生過,但疫情結束之後,就恢復。
理想的分級醫療應該是服務量呈現「正金字塔」,讓相對少量的重症在「醫學中心」受到照顧,而相對較輕的症狀或疾病而案例較多、頻繁發生者,例如感冒,則回到基層社區醫療院所或診所來處,但臺灣民眾以往仍傾向不管大小病都往大醫院來擠,造成「倒金字塔」的現象。
這次我特別注意到「民眾端」的就醫習慣及觀念調整,為什麼呢?我認為現下的狀況,主要是民眾害怕而不到大醫院去,就像17年前的SARS爆發一樣,然而要小心等疫情趨緩,民眾小病跑大醫院的情形可能會慢慢回到以往的情形。
我認為這波疫情,趁此時讓民眾瞭解,有些病不需要特地到大醫院找名醫,才有辦法被解決,請衛福部可以趁此時向民眾進一步宣導,提出有更具體的宣導方案,趁這波疫情讓民眾實質改變就醫習慣。
另外,也因這次疫情,住院率佔床率下降,某些醫院營收也會降。因為住院率、佔床率低,導致醫院營收下降。就本辦收到的陳情有兩種情形:
a. 以自假變相減薪:有醫院召開「薪資調整說明會」,基本上就是要降薪,甚至要醫護人員將累積的加班時數、年假提前休完。
b. 負時數:護理人員因下午病患減少,被臨時要求扣時數回家,或因放假回家不足基本值班時數,日後還要補給醫院。
用這些方式,講好聽一點是讓醫護人員多休息,講不好聽的,就是收入不夠。但醫院營收,不能讓醫生跟護士來負責。勞動部及相關法規都有明確規範,醫護人員真正不高興的是有兩者:一、常常醫院會以醫護人員不熟悉法律或是以「權力關係」來要求遵守命令;
二、扣薪或補上班這種造就「相對剝奪感」,醫院「生意不好」時,就扣減少薪水,但醫院「生意興隆」時,醫院的盈餘並不一定會回饋到醫護人員身上。
這次各級醫院的服務量,可能趨近「分級醫療」的理想值,那麼是否也應請健保署趁這次試算合理的「健保點數分配」及「點值計算」方法,讓醫護人員在下降的服務數,但預期是照顧真正的重症,仍能維持合理薪資,不因服務數降而降薪。除了多向醫護人員宣導外,也請主動向各醫療院所瞭解這樣的情形,呼籲各醫療院所好好遵守法規!
我是澎湖縣西嶼鄉二崁村人
衛福部何次長也是澎湖的榮譽縣民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