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高樹鄉精神病患傷人事件,為何制度上難以在前端預防?】
9月26日屏東縣高樹鄉發生衛生局列管的精神病患傷人事件,一名患有思覺失調症的男子因不滿便利超商女店員提醒需戴上口罩,跳入櫃檯壓制攻擊女店員,致其雙眼重傷,送醫搶救恐有失明之虞。事發過程經媒體曝光,引起社會譁然,屏東縣長潘孟安也於第一時間表示要深切檢討、補強社會安全網,與中央衛福部討論,希望強化法令,「讓精神病患不再成為社區的隱形炸彈」。
隨著這些年來精神病人的攻擊事件反覆發生,「補破網」的呼聲不斷,主責精神病患刑事案件的兩個主管機關,也因為新聞效應公開表態回應:司法院於昨(29日)晚間於官方臉書粉專強調去(2020)年底通過《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重大刑事案件被告在法院判決確定前,若有精神障礙且具有危害與急迫性時,不需要等到判決有罪,法院可以即時運用「緊急監護」的制度,命被告進行監護治療;衛福部心口司司長諶立中接受《中央社》訪問時也提到,4年內將社區關懷訪視員增至1000人以上,明(2022)年則一定可以設置4到6家「司法精神病房」,以風險程度分級分流處理,安置高暴力風險、高復發風險的精神病患。
在公部門許諾更安全的未來到來之前,到底是什麼緣故,使得制度上難以在前端預防高風險精神病患傷人事件?
◼︎發生刑事案件之前,《精神衛生法》扮演最前端的預防角色
從2016年小燈泡案兇手王景玉、今年9月無期徒刑定讞的台中牙醫師命案兇手賴亞生,到甫發生傷害事件的屏東縣高樹鄉楊姓男子,他們共通的身分都是地方衛生局列管的「嚴重精神病人」,由公衛護士與社區關懷訪視員定期追蹤,據統計全台灣約有14萬名這樣的個案。
即便14萬名個案中有暴力犯罪比例微小,不能斷然將不定時炸彈與嚴重精神病人劃上等號,然而因其隨機性、大眾難以理解犯案動機等因素,使得整體社會將其風險放大檢視,更因部分個案過往曾有失序行為、反覆入出院的紀錄,而讓民眾擔心並質疑為何無法從更前端預防,讓有風險的精神病人強制住院治療。
然而,在《報導者》過去幾年針對精神醫療處遇的訪查,要釐清病患處遇與社會安全之間難以達成的平衡,得回到制度面的設計,甚至更需要在刑罰之外,強化社區醫療體系的治療。
現行針對精神病患的強制治療處遇,包括司法偵查中的「緊急監護」、判決定讞後的「監護處分」、規劃中的司法精神病房等,都是在發生觸法行為後,刑事案件進入正式司法程序,才會啟動。在實際的犯罪事件之前,在最前端能介入的是《精神衛生法》第41條,當發生嚴重精神病人疑似滋擾或危害公共安全,並有自傷或傷人之虞時,就可強制將其送醫或強制住院。
但實務上第一個常遇到的問題,是各縣市並無統一作業流程,「第一步通常都是call警消,有的縣市跨單位協調資源比較充足,遇到精神病人出現傷害或暴力事件,醫療人員會隨同出車評估,但有的地方人力不足,到現場的只有警消,不一定能判斷該送警局還是醫院,」屏安醫院精神科醫師、台灣司法精神醫學會學術教育暨出版委員彭啟倫在此事件後接受《報導者》採訪時表示。
◼︎強制住院形同剝奪人身自由,法定程序問題持續爭議
若是進入強制就醫的流程,得在5日內由兩位精神科專科醫師鑑定,並經過由社工、心理師、職能治療師、家屬與律師代表組成的審查委員會評估,才能啟動強制住院,強制住院最長不能超過60日,若有必要延長,必須再重啟審查程序。
「強制住院審查委員會代表國家剝奪一個人的人身自由,近年一直有一些爭議,醫界普遍認為,應該由法官透過正當法律程序來裁定(法官保留)。」彭啟倫說。
去年10月,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曾舉辦《精神衛生法》修法公聽會,其中討論的重點就包括現行強制住院要經過一連串行政程序,部分民眾與家屬認為門檻過高,但醫療與司法界代表則基於法定程序與病患人權,表示現行機制是對患者的程序保障,不需調整。
根據衛福部數據,近年全國每年強制住院案件,在2012年約1200件後逐年下降,近5年大多維持700件上下,經審查委員會通過的許可率則在9成以上;對照之下,另一種機構處遇外的「強制社區治療」則乏人問津,此一2013年開始,基於預防大於治療的措施,透過門診、居家治療與社區精神復健,將嚴重病人的自由限制減到最低,支持協助病人在社區中繼續接受治療、逐步適應社會生活,全國每年申請與通過件數都在50到70件上下,究其原因,常跟醫療院所須耗費過多人力成本、病人不易配合常須協調警察、健保給付缺乏誘因有關。
◼︎猶待正視的醫療與社區治療環境落差
隨著屏東高樹鄉楊姓男子過往經歷曝光,會發現他歷年來都有短暫住院治療紀錄,但過不久又出院,為此潘孟安強調,要請醫院評估「長期收治」。此一個案凸顯出精神醫療專業評估精神狀態改善,出院後當家庭資源與社區現實無法順利承接,兩者間可能出現的空窗與落差。
「在作息正常、常規化的醫院環境,我們比較知道怎麼應對這些個案,他們受到的刺激相對小,當暴力或自殺風險下降,就達到可以出院的標準,但醫療的角度很難評估社區中會遭受的刺激,這跟出院後家庭支持度、醫療與社區公衛的銜接有關,若其中出現三不管地帶,很容易出事情。」彭啟倫說。
在承擔民眾對於整體社會安全的想像,以及維護個案健康與人身自由之間,精神醫療在相關社會事件中,屢屢陷入兩難的局面,或許在政府部門許諾要以更嚴格法規彌補社會安全網前,應先正視前端包括強制就醫/住院的制度流程,社區治療模式不彰的長年問題,才能在既有的經驗與基礎上,朝向更積極的改善方向。(文/張子午)
#延伸閱讀
【直視刑罰與治療的極限──如何務實修正精神障礙犯罪監護處分?】https://bit.ly/3F4r61L
【與受苦者相遇──社區精神病人關懷訪視員的現場反思】https://bit.ly/3mfXh5T
【一場艱難的對話:一名精神障礙者如何走向殺人之路】https://bit.ly/3D2etSO
#精神疾病 #思覺失調症 #屏東 #超商 #社區治療 #司法 #報導者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窩窩,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李繼忠鼓勵飼主勇敢的面對,「遇到了就面對它、處理它,治好了還是可以繼續享受有彼此陪伴的日子。真的不幸擴散了、復發了,還是一樣面對它,畢竟毛孩來陪我們大概都是十幾年的時間,緣分到了就該送牠走。牠能夠很健康快樂的陪我們一段時間,最後走的時候可以很平順,那也就生死兩相安了。」 面對淋巴癌,毛爸媽能做的...
「醫學讀幾年」的推薦目錄:
- 關於醫學讀幾年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醫學讀幾年 在 張之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醫學讀幾年 在 醫師立委邱泰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醫學讀幾年 在 窩窩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醫學讀幾年 在 -Ovi’s 中醫日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醫學讀幾年 在 Will Walker 英國留學生活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醫學讀幾年 在 Fw: [問題] 老人考上醫科該去念嗎? - 看板SENIORHIGH 的評價
- 關於醫學讀幾年 在 後醫是什麼?有什麼學校?誰可以讀?讀多久?畢業能當醫生嗎 ... 的評價
- 關於醫學讀幾年 在 醫學系幾年內上才值得? - 考試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醫學讀幾年 在 苦讀九年沒畢業!醫學生曝真相一輩子啃老! - Facebook 的評價
醫學讀幾年 在 張之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第二劑高端疫苗,注射。
Medigen Vaccine (2nd dose) jabbed。
說到做到,我挺國產疫苗,我注國產疫苗。
說到做到,英文俗諺是 Put your money where your mouth is ,意思就是,用嘴巴講沒有用,真的去做才是支持。
前陣子,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國民黨與民眾黨人,譏諷台灣是下一個阿富汗。至多說一句,阿富汗撤軍的教訓,是要自立自強,不要只想靠他人的幫助。
沒錯,自立自強,很好。
有什麼比國產疫苗,更自立自強的?
有什麼比自己注射國產疫苗,更說到做到的?
國民黨對國產生技業的黑,不是一天兩天,早先以前,國民黨就是用這種抹黑的方式,把對全球生化醫學貢獻匪淺,全台灣最接近諾貝爾獎的男人,中研院翁啟惠院長,抹黑成一個無恥的小偷。
管你是多偉大的科學家、藝術家,只要不跟他同流合污,他就毀了你。
國民黨用像「宇昌」案一樣的手法,抹黑翁啟惠,指控他「技轉」、「炒股」,翁啟惠前院長蒙受不白之冤,辭去院長,在纏訟多年後,2019年,司法判決翁啟惠無罪,還他清白。
但台灣的生技業被國民黨凌遲、重挫。
生物科技產業到底是怎麼重挫?
浩鼎案發生在2016年,整個產業迅速冷凍、萎縮。
大學生不敢選讀生物科技相關科系、相關科系畢業的人才不敢投入、在海內外相關人才不敢回流台灣、相關實驗室不敢做技術轉移、各個投資案喊停、資本市場投資氣氛降到冰點,生技公司紛紛轉型、收攤。
台灣上櫃生技指數,在2016-2017兩年間,縮水了36%。等於整個資本被連根拔起。
所幸,還有相信台灣的人,還有台灣的科學家沒有放棄,像翁啟惠前院長這樣的大師,沒有放棄。他們更埋首研究,偉大的心靈不受到低級的政治追殺所污染。
今年九月初,翁啟惠前院長,得到號稱為諾爾化學獎前菜的「威爾許化學獎」(Welch Award in Chemistry),史上第一個獲得這個殊榮的台灣人。
翁啟惠前院長在醣分子領域的研究,與中研院基因體中心馬撤團隊研發的「廣效性流感疫苗」,研發出「單醣化棘蛋白(monoglycosylated spike protein)廣效疫苗」。
如果這個研究能成功,世界上就會有一支不怕病毒株變種的疫苗,管它武汉肺炎病毒株是變種成Alpha、Beta 還是 Omega,全部都不用再怕。
現在這個研究引起全世界產官學界的高度關注,不只威爾許化學獎委員會頒獎給翁前院長的研究,就連下一屆的諾貝爾化學獎,翁前院長都是呼聲很高的人選。
全世界科學界都肯定的大師翁啟惠前院長,全球的疫苗實驗室、藥廠,都高度關注的研究計畫。
全球都肯定,只有中國國民黨不肯定,全球都說好,只有中國國民黨說不好。
才不過幾年前的事,國民黨如何對翁前院長羞辱、嘲笑、抹黑、人格謀殺。
翁前院長自己說,如果沒有2016年浩鼎案對台灣生技產業的重創,這一次武汉肺炎爆發之際,台灣很有可能更早就能研發出優良的疫苗。翁前院長也肯定政府對高端、聯亞的疫苗研發的支持。
翁啟惠前院長在中研院擔任院長任內,鼓勵產學合作,設立生技研究園區,創造從基礎研究連結轉譯醫學的聚落以促進創新發展。甚至於,制定生技條例、修改科技基本法,建立國家生技研究園區,都是翁啟惠院長一手催生而成。
也埋下了日後台灣生技研究能在浩鼎案後,浴火重生的基礎。
台灣能在浩鼎案後的廢墟裡,仍然站起來,研發出國產疫苗,實屬不易。
注射國產疫苗,就是我對所有對台灣不離不棄,堅持為台灣付出的科學家們,最基本的肯定與溫暖。
台灣加油!
基隆市議員 張之豪
醫學讀幾年 在 醫師立委邱泰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醫界助政府落實良策
具體改善生養育環境
期盼解決少子化困境
-2021/09/29,立法院衛環委員會進行審查「就業服務法第19之2條」等修正草案,並備詢答。
-邱泰源委員理事長質詢時,首先肯定 蔡英文政府為創造更周全的生養育環境之努力,也提供更多資源來解決少子化趨勢;特別在今五月時提出「安心生養,政府來當神隊友,加津貼、加產檢假、加不孕症補助、政策再升級」,令人敬佩。
-邱理事長也提到,他的老師呂鴻基教授領導的兒少健康聯盟多年來針對兒少健康及相關權益奮鬥努力,也期盼有專責的機構來統籌這樣重要工作,其中特別著重於少子化問題的解決,而醫界更是全力支持政府共同創造更友善的生養育環境。
-台北市醫師公會這幾年來一直推動「親子共讀」的計畫,這是有具體成效的例子。
-邱委員接著分析相關政策的意義,包括「助圓夢–擴大不孕症治療」,邱委員表示這是社會急需要傾力幫忙的議題,不但協助困境家庭,同時也促進台灣在不孕症治療的品質。
-而產檢補助、產假調整也是德政,育兒津貼自明年八月開始也提高到五千元,對年輕人育兒的動機會提升,至於相關的法律修正今天也會討論希望達到更圓滿。
-邱理事長也提到孕婦及產婦的身心照顧相當重要,孕婦產前壓力與胎兒健康有相當的影響,所以婦產科醫學會積極投入孕婦的身心照顧;有先生、男友在產前產後的陪同,孕婦產婦身心狀況可得到較好的支持,值得推展。
-未來解決少子化困境相關政策,醫界一定整合所有資源協助政府來推動,務必讓台灣不但老有所終,幼有所養,可達到全民更幸福的地步。(俊良、昱平)
醫學讀幾年 在 窩窩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李繼忠鼓勵飼主勇敢的面對,「遇到了就面對它、處理它,治好了還是可以繼續享受有彼此陪伴的日子。真的不幸擴散了、復發了,還是一樣面對它,畢竟毛孩來陪我們大概都是十幾年的時間,緣分到了就該送牠走。牠能夠很健康快樂的陪我們一段時間,最後走的時候可以很平順,那也就生死兩相安了。」
面對淋巴癌,毛爸媽能做的就是平時好好陪伴毛孩、關注毛孩的健康,以期毛孩若不幸罹患淋巴癌時,也能夠及早發現。最重要的是不要害怕化療、不要拖延,那就有機會爭取到多一點的相處時光!
閱讀完整報導:https://wuo-wuo.com/report/153-pet/medipet/1352-pet_lymphoma

醫學讀幾年 在 -Ovi’s 中醫日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嗨~大家我是Ovi,目前是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系的中醫學生! (即將在今年底成為中醫師了!)
在這個頻道主要跟大家分享中醫小知識以及中醫師養成等等影片喔 🙂
=========================================
這次有點像與大家聯合製作的影片!! 感謝幫忙填寫問卷的好心人~~~
0:22【Intro】
1:36【考幾年?有補習嗎?】
2:28【如何選擇補習班?】
3:54【面對化學/生物如何克服心魔?】
6:51【準備化學/生物心得】
9:34【有從高中程度開始著手嗎?】
9:48【心理建設方法分享】
11:39【文組考後中的優勢?】
13:14【文組讀後中的優勢?】
========================================
find me on Instagram【ohohoviwu】
find me on Facebook【Ovi's中醫日常】
contact me:【ovimedtolife@gmail.com】
封面圖片背景來自【https://zh.pngtree.com/】

醫學讀幾年 在 Will Walker 英國留學生活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雖然大家說千金難買早知道,但是我們大家應該都還是常常早知道早知道...就早點買特斯拉model 3了! 真的是CP值破表的一台車! 馬斯克送的禮物我都很珍惜!希望他在接下來幾年會多送我一些超酷的東西! 2021即將來到,明年一定會有更多人購入人生第一台電動車/人生第一台車! 我們接著看下去!
點我訂閱 // Subscribe to my channel ☞ https://reurl.cc/LdadZx 【Will Walker / 英國留學生活】
未來除了會繼續在 【Will Walker / 英國留學生活】和你們分享更多我的後留學生生活也會在播客上常常更新,還請大家多多支持:D Walker Squad 準備好了!
想跟我一樣擁有特斯拉的朋友可以用我的referral link https://ts.la/will16416 來訂購您的愛車 您將得到免費的超充1500公里或現金回饋喔
Subscribe to my channel and stay tuned for more :) #特斯拉 #特斯拉Model3 #model3 #Tesla #WillWalker
訂閱我的頻道【Will Walker / 英國留學生活】
點我訂閱 ☞ https://reurl.cc/LdadZx
// 播客 • Podcast //
搜尋【WAKETHEFUP】或點擊網址前往各大平台 ☞ https://linktr.ee/willwalker96
// 社群 • Social //
~ Instagram: willwalker96 https://reurl.cc/OqYqQg
~ Facebook: Will Walker / 英國留學生活 https://reurl.cc/LdadZx
// 商務聯繫 • Business Enquiries //
📩 wworksbywill@gmail.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Will Walker 英國留學生活牙醫 • 頻道關鍵字 //
特斯拉model 3 特斯拉電動車 人生第一台電動車 英國留學生活 英國留學生 英國留學 英國倫敦留學 英國倫敦留學生 留學生活 英國醫學院生活 英國牙醫留學生活 英國讀牙醫 英國住宿 英國旅遊 歐洲旅遊 英國高級學生公寓 英國倫敦學生公寓 英國買房 英國買車 海外生活 特斯拉 特斯拉車款 24歲入手特斯拉 電動車
Music by Epidemic Sound (http://www.epidemicsound.com)

醫學讀幾年 在 後醫是什麼?有什麼學校?誰可以讀?讀多久?畢業能當醫生嗎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廣義與狹義的後醫1:53 報考資格2:55 後醫 讀幾年 ?3:01 畢業考什麼執照? ... 15K views 1 year ago #學測 # 醫學 生 #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 ... <看更多>
醫學讀幾年 在 醫學系幾年內上才值得? - 考試板 - Dcard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重考醫學系,一兩年內上應該蠻值得的那如果考三年以上才上醫學系呢? 你們覺得值得嗎? 重考. 愛心. 40. ・留言66. 文章資訊.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讀到懷疑自己了. ... <看更多>
醫學讀幾年 在 Fw: [問題] 老人考上醫科該去念嗎? - 看板SENIORHIGH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本文轉錄自 CareerPlan 看板 #1I2FZ_iF ]
作者: Risian (aj4) 看板: CareerPlan
標題: Re: [問題] 老人考上醫科 該去念嗎?
時間: Mon Aug 12 23:02:21 2013
※ 引述《babynow (就是現在,北鼻!)》之銘言:
: 29歲考上 36歲畢業 38歲開始月領30萬
: 36歲考上司法官 38歲分發檢察官 月領10萬
: 月薪才10萬的司法官考到36歲都有人願意了
: 月薪30萬的國立醫學系38歲才開始月領30萬 值得啦
不要再誤導人了
你只要拿出一個醫學系畢業兩年 在台灣一般醫院擔任住院醫師
可以月薪30萬的薪水單(拿家產炒股票的不算 醫院薪水才算)
我跟你對賭100萬 敢不敢?
根本連醫師有分主治醫師 住院醫師都不知道還在這邊豪小
很多人在比較EE跟醫科薪水有個迷思
就是這兩者真正比較賺的時間不同
醫學系的養成期超長 不只要七年畢業 之後還有一年PGY(畢業後一般醫師訓練)
接著三年的專科醫師訓練 再來看人選擇是否接受再兩年的次專科醫師訓練
這樣講好像很複雜
簡單說 醫學系最好賺的方式(排除皮膚科這種要有背景 或全系第一才進的去的科別)
假設當個內科醫師好了
你看到巷口的腸胃科醫師穿著白袍在那裡給胃藥好像賺得很輕鬆
但這位腸胃科醫師從進醫學系到有辦法出來這樣看診
至少經過了7+1+3+2= 13年的訓練
假設18歲進醫科 加這13年 以及一年當兵= 32歲 這是最速解
以原po 29歲 可能已經當過兵 想要這樣開診所的最速解就是41歲
(如果走只有內科就想出去開業 可以少兩年= 39歲)
反之如果原po續留EE 這13年間 可以增加多少薪資端看原po的努力
以機會成本來說實在很划不來
一堆人以為醫學系一畢業就月薪破10萬
錯!在畢業後還要接受PGY一年 住院醫師3~5年不等的訓練
在這4~6年間平均月薪七八成的醫院的月薪都不到十萬
這裡面還沒討論到
原po到35歲以上的身體是不是能夠負荷每月工作400小時以上的工時...
我們班以前也有年紀較長的,大一的時候年紀最大的是25-26歲
不是不能念,但是要很有決心
如果真的是人到了29經歷什麼重大變故 突然發現人生所愛是醫學?!
這樣來念 實在也沒話說
但如果是現實考量來念根本蠢到爆
: ※ 引述《bearkitty (小小熊貓kitty)》之銘言:
: : 不知道發在這個版適不適合
: : 如果不適合我會自刪 謝謝
: : 問題: 小弟目前29歲 考上某北部國立醫科(非台大) 該去念嗎?
: : 我大學念的是前三電機系
: : 念研究所的時候因為親人生了場重病 所以休學在家照顧家人
: : 就這樣好多年了
: : 期間(直到現在)都一直在當全職家教跟在補習班當解題老師
: : 畢竟只有晚上跟假日能工作 也只能做這些了
: : (白天我照顧親人 晚上假日媽媽 偶爾會有親人照顧)
: : 而幾個月前親人過世後
: : 想說走電類的
: : 研究所學歷應該是基本的了吧
: : 所以就報了研究所補習班
: : 而今年學測指考只是想說去陪家教學生考考看而已
: : 數物化是平常解題多少就有碰到
: : 所以還保有一定實力
: : 國英的話是幫家教學生整理一些自己分析的常考題型
: : 生物的話就憑高中印象了吧 (高中是三類)
: : 隨便買一本看得懂的參考書 背完一堆就去考了
: : 大概就一個月這樣
: : 沒想到前幾天指考放榜 出來就上某北部國立醫科(非台大)
: : 自己也考過指考
: : 知道考上醫科是多少高中生不分寒暑 熬夜苦讀的夢想
: : 可是這卻對我的人生規劃卻投下了一顆震撼彈...
: : 原本我的規劃是
: : 電類研究所學歷是基本的 所以即使還要念兩年
: : 但還是得考
: : 研究所期間就持續做補習班解題
: : 看能不能變成補習班老師
: : (但感覺挺難的 雖然學生都很喜歡我
: : 目前有蠻多家教學生都是補習班學生私下再請我去教的
: : 可是已經有蠻多人卡在那邊的 他們跟主任的感情又比較好 (嘆
: : 但至少一方面有收入比較安心 畢竟都這年紀了
: : 另一方面也替未來選擇多一條路
: : 不行的話 就32歲踏入業界吧
: : (我是想考母校電機所cs組 自己喜歡寫程式
: : 以前還有夢想要出國的....只是因為上述原因就耽擱了 大學也是延畢)
: : 然而現在卻多了一個選擇 去念醫科
: : 雖然這是高中時曾經的夢想
: : 但回頭想想現實狀況
: : 念醫科要六年吧? 那念完都35 36了
: : 不就等於我才畢業 就要準備退休....................
: : 唉 遲來的夢想
: : 該放棄嗎?
: : 或者29歲以後的人生
: : 下一步該怎麼走呢?
: : 補充:
: : 謝謝曾經推文或回文版友們的意見
: : 其實的確如許多版友說的一樣
: : 我對人生的方向相當迷惘 也不知道自己興趣"真正"在哪裡
: : 原本的生活雖然忙 但卻也單純 沒時間想太多事情
: : 生活就是家裡醫院家教補習班
: : 有空的時候就看看書~打打講義這樣
: : 直到現在才有時間思考人生下一步該怎麼走...
: : 我分析了一下 目前比較明確的有三條路
: : 三條都挺有興趣的 只是也不太可能全都抓得住
: : 還麻煩版友們能給我一些建議了
: : 1.補習班教書
: : 這方面我還蠻有興趣的
: : 只是當了家教跟在一些大補習班解題的過程中
: : 深深覺得實力學歷口碑不一定是最關鍵的
: : 跟主任或上層的關係好不好反而才是最重要的
: : 做人比做事難很多 我想就是這個道理吧
: : 所以雖然有興趣 但也持悲觀想法
: : 2.明年"順利"考上我喜歡的研究所(資工所或電機所CS組)
: : 大學因為班上出國的人蠻多的
: : 有聽說的就至少有10多個以上了
: : 曾經也蠻嚮往出國
: : 在國外唸個還不錯的研究所 然後就在當地工作
: : 不然在台灣也可以
: : 只是就算大學研究所學歷都還ok 但因為32歲才進業界
: : 真的會找不到工作嗎?
: : 3.念醫科
: : 醫科總是許多高中生當年的夢想
: : 主觀因素來說 當初我是蠻不喜歡看到人體構造的
: : 也不喜歡看到血 像恐怖片那種就不是我喜歡看的類型
: : 只是經過這些年 原本怕的東西
: : 現在也都被磨到習慣了
: : 血 傷口 甚至排泄物或氣味阿什麼的 也都磨到無感了
: : 所以主觀因素應該是可以
: : 只是客觀來說
: : 6年唸完也36了
: : 出來沒做多久就 40 50 不久後又要退休了...
: : 再加上耳聞醫生的工時與薪水極度不成正比(工作時間比人長 賺得又比人少)等等
: : 再加上年齡因素
: : 也很猶豫
: : 真的很迷惘
: : 而更迷惘的原因更在於
: : 我已經沒時間迷惘了...
: : 因為上述問題 總歸一句話 就是年齡因素
: : 但我仍不後悔當初這個選擇
: : 想請問年齡因素在這幾個行業 (補教 科技 醫學)
: : 是很難跨越的一道高門嗎?
: : 麻煩版友們給我建議了
: : 謝謝...
: : ps.此事千真萬確 至少在解題跟家教的 數物化應該是都OK
: : 小弟最僥倖的應該是生物 純粹真的是靠背完參考書 不懂的就googl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5.182.49
拍謝筆誤
然後比薪水 這根本是笑話了
我很久前就在高中生版po文 醫生跟EE的差別根本不是在薪水
醫生的環境是 名利不等 今天不會因為你在醫學研究上很專業 看病上專業
搞的跟林杰樑醫師一樣受人尊敬 錢就會跟著而來
事實上不是 全台灣最窮的醫師就是台大醫院裡面那群 哈哈
醫生要賺大錢是出去開診所賣嘴砲的 不是賣醫術的
EE相反 EE不太可能擺爛 擺爛就被淘汰
但相對的很有競爭力一直往上爬 有一天你做到主管 或做出什麼新東西就是名利雙收
所以上來說醫師薪水海電EE的都是EE的loser
為什麼考的上醫的一直靠北薪水(其實的確低不到哪裡去)
然後EE的loser都整天勸人讀醫
EE沒有好薪水?我看我高中資優班同學在台積的並非如此 他的學長也並非如此
我親戚在monring star的 一進去就十幾張股票啊 隔年年終又十幾張
一張200多 就打趴一整年醫師的年薪了 喔我說錯 是甚至打趴主治醫師的年薪
當然啦分紅費用化後相對沒那麼好(EE不用再出來補充了 我幫你說)
一大堆人在那邊EE容易淘汰....不然EE的主管都是22歲畢業後新鮮的肝?
還是EE的主管都是有background才能上的
跟你說 如果你沒背景 但你肯拼 EE比醫科好生存多了 就算醫學系你真能拿書卷
皮皮科都不見得進的去
再說一次 醫學系的主治醫師就是至少32-33歲以後
正常公司(不限定EE啦) 早就上去個小主管了
上不去是你的問題...
為什麼醫學系的愛靠北薪水/工作疲憊程度不太符合CP值
因為基點不一樣啊 這些醫學系的身邊的高中同學
真的考上EE的反而比較少出來跟人家靠北說早知道讀醫科
因為這些本來就比較有競爭力的人 在EE的生活品質跟薪水一點都不比身邊醫科同學爛
然後這些人也會比較真實的聽過醫科同學的值班是長怎樣
同樣的 我們也能從這些同學聽到一些EE的事情
趕project什麼 當然也是很有壓力
但真的比睡覺時間 我實在不覺得連續一個禮拜都加班到一點(夠操吧)
有比三十六小時不能睡 回家吃過飯直接躺平 隔天再去三十六小時來的累...
CP值?還是回歸那句話啦
如果你想要考進醫學系把醫生當成公務員來搞
你的確可以考醫科 反正醫生不太有淘汰機制
會不會被告 很多時候也跟醫術無關 很多亂搞病人的醫生沒事
認真唸書精進自我的人 反而有可能會衰小因為併發症被告
如果你對自己有理想有報負 沒有特別限定哪種工作
你也不是真的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誤)
或者真的對當醫生救人充滿使命感的
去EE我覺得還真沒壞處
然後不要再戰薪水了
XX科技大學EE也是EE啊 這跟從國高中就熬夜唸書考進醫科的人對自己的期盼薪水 能比嗎?
還不要忘了XX科技大學 只要去清大念個碩班 出來馬上可以領破百萬薪水
(真相請自己去八卦版找 有篇什麼年薪200萬的都在做什麼的八卦)
=>那篇現在在當住院醫師的一定看了很幹 念的大半天書 工時爆表 薪水跟人家那能比
醫師的薪水 至少在32-33前很公開啦 自己去medache或者各大醫院網頁找找
不會很難啦
然後醫師沒有年終獎金啦(很少地方有)
EE的人記得把年終先算進來再除以12個月喔....
最後總歸一句 走科技業的 自己的薪水跟地位 是跟努力跟實力 相對上成正比的
醫學沒有啦 在大醫院的大家薪水都差不多啦 開診所的就跟sales一樣
靠的是sales的技巧 也跟醫學無關
EE出來戰的都是自己拿不到好薪水的人
醫學出來勸世的都是覺得自己也蠻努力的 但怎麼跟薪水沒很一致?
醫師薪水把工程師巴假的 騙誰啊 是把不努力沒實力的工程師巴假的沒錯啦..
講了那麼多 說我是不是很後悔從醫 我也是覺得還好
醫師的成就感不是單純在錢上面 是的早落跑去搞醫美了
但既然那麼說 就希望要走這條路的人是有心理準備的
只是看一堆EE人出來靠北醫師薪水實在覺得很可笑
有時間靠北薪水 怎麼不是在呆大電機就學時期就跟實驗室出國發paper
之後去念個MIT回來 真的還是領22K再來靠北吧
我學長 包括我自己都是醫學生求學階段就發過paper了 薪水是會比較高逆
做興趣的而已啦
人家說醫生自由業 其實並不 除非你跳出來搞生醫或什麼
你待在醫院裡面就是醫生 換到哪家醫院根本差別不大
真的走臨床的也就在大醫院跟開診所兩種選擇
其他各行各業的 不要單說EE 走金融 走保險 走blablabla 世界大的很
隨著你的工作經驗 能力 慢慢的被挖角 薪水有機會越來越高
路其實比醫學大的多
真的走醫學的就別跟人家計較這些了 當到主任薪水也不會比較高啦
我指導教授就曾經當過主任 他說根本教職沒差到多少
這些整天只看得到醫生薪水的
一輩子當然也只能去戰醫生薪水 因為他的確連醫生的薪水都領不到...
反觀我朋友 進南山人壽兩年 24歲月薪就六七萬了....(當然這也要特質跟努力啦)
路真的那麼窄嗎?那些整天戰醫生的人
如果真的那麼想考醫學系快來重考啦 不要整天在那邊豪洨 有夠難看..
※ 編輯: Risian 來自: 123.195.182.49 (08/13 22:31)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Risian (123.195.182.49), 時間: 08/13/2013 22:40:0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