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芬專欄:亡國感的逆襲
🔗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75174
🌻 本文作者張娟芬參與社會運動多年,關心性別、司法、人權等議題,著有《姊妹戲牆》、《愛的自由式》、《無彩青春》、《走進泥巴國》、《殺戮的艱難》、《十三姨KTV殺人事件》等書。德國漢堡大學犯罪學博士。
#分享
———(以下內文)————
「亡國感」,目前為止我們對它所知不多。它起於PTT,如果去查Google Trend,會發現「亡國感」首次在搜索引擎裡占有一席之地,是二〇一九年三月二十四日到三十一日這一週。三月二十四日發生的大事,是高雄市長韓國瑜進中聯辦。這個人在一片紅色疑慮之中贏得選舉,當選之夜即高調宣布支持九二共識。九二共識是什麼呢?二〇一九年一月二日之後,已無疑義: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講話,將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緊緊縫合,要把臺灣統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下。韓國瑜上任未及三月,立即出訪香港,這個一國兩制的示範地;並且走進了中聯辦,「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香港的一國兩制指揮中心。他事前沒有向陸委會報備,事後拒絕透露與中聯辦的聯繫經過與會商內容。就在這一串新聞事件裡,「亡國感」出現了。
流行語大抵如此:一聽就懂,心領神會,拿來就用;很快的,大家都琅琅上口了。在這個喜歡玩弄同音異字、以訛傳訛的大遊戲年代,「亡國感」又異變為更加俏皮的「芒果乾」。這樣的「亡國感」當然不可能有什麼定於一尊的標準定義,而反映了一種集體情緒。
#潛規則:我們要看對岸的臉色
二〇一九年初當我決定開設「臺灣前途與中國因素」這門課時,驅動的力量也來自一種當時還無以名之的焦慮。這原不是我的守備範圍,但我感覺到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民主生活,已經面臨毀壞的危機。對政治略有參與的公民應當早已習慣,民主經常是警鈴大作的。可是,中國的攻勢從「九二共識」到「一國兩制」,已經又逼近了一步,半島電視臺臥底採訪所揭露的中國滲透手法與深入程度,更是觸目驚心。我不禁自問,這是不是臺灣民主的最後一個警訊?
第一堂課,我放導演鄭有傑二〇一一年的短片,《潛規則》。一組人準備拍電影,外景選在一個學校操場的司令臺。但是導演看起來又愁又怒,原來司令臺的背景是好大一面國旗。美術說,「我避不掉。」導演說,「到時候片子賣不進去怎麼辦?」最後,最資淺的工作人員拿來鐵撬,大家合力將那塊國旗背板撬下,在國旗歌聲中,工作人員歡喜大喊:「要——倒——了——!」
當那個國家象徵轟然倒下,只見導演兩眼發直,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好像快要中風。背板後的牆面久未經日照,顯得有點蒼白。那裡畫著一面巨幅秋海棠,上面寫著「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我問:「『潛規則』到底是什麼?明白地用語言把它說出來。」毫不扭捏的,第一個答案就直指核心:「我們要看對岸臉色。」
對。就這麼簡單。
「潛規則是誰訂的?」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比較糊了,有人說是自願的,有人說是歷史與市場造成的,有人說也可以不要遵守啊。其實這注定是一個模糊的回答,因為根本就沒人知道誰制訂的。
我再問:「潛規則與法律或政策有何不同?」
「法律的話,感覺遵守法律跟制訂法律的人仍然是平等的。可是潛規則感覺是下對上的,要一直去猜測那個規則,想要討好在上位的人。」一個學生說,法律非遵守不可,潛規則卻有選擇的空間。另一個說:法律寫在那裡,可以去鑽它的漏洞,但是潛規則卻逃不開,因為不知道究竟是什麼。第三個人自動出面整合了雙方的論點:「法律之所以能鑽漏洞,是因為它很明確地寫在那裡,邊界很清楚,所以知道從哪裡鑽過去。潛規則逃不開,是因為它很模糊,也沒人把它講清楚,所以就算一個人選擇要服從潛規則,也可能逃不開。」我說:「對啊,就像小熊維尼,他本來是個卡通人物,結果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他變敏感了。」
如此討論一輪,潛規則漸漸現形:它不經民主程序、冤無頭債無主,因此無法修正、無法討價還價,卻有著貨真價實的影響力。短片裡說得很明白,不避掉國旗的話,電影就進不了中國市場。電影這麼燒錢的產業,要不顧慮市場,實在挺難的。拍了背景有國旗的戲並不會被抓去關,但是會血本無歸,這使他們決定趨吉避凶,遵守潛規則。
這部短片,距今八年。那時候,「不能出現國旗」還是低調、委婉、檯面下的原則,業界人士知道,但心照不宣。近年的潛規則已經不再低調了,要周子瑜、戴立忍公開道歉,都是刻意張揚的霸凌,目的是殺一儆百,唯恐你不知道!潛規則就是對於中華民國的各種政治象徵全面獵殺,是中國對臺灣的政治審查。
如果你參與某個活動,被警察抓走,然後從高處墜落,或者從海裡浮起,但一律以「無他殺嫌疑」迅速結案;我們知道這是政治。這裡面有國家動用的公權力,有壓迫者、有受害者。潛規則看起來卻不是這樣,它看起像「個人選擇」、「市場機制」、「你自己願意的」;「不爽不要做啊,不爽不要來啊!」潛規則用的是經濟手段,國家公權力僅隱身其後,讓事情看起來不是「壓迫者欺負受害者」,而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也就是用經濟手段來掩護其政治本質。
《潛規則》為「中國因素」下了一個很好的注腳。所謂「中國因素」就是:臺灣的許多事情,是被中國「決定」的。其「決定」的方式,不一定是用政治影響,也可能是用經濟。
但是,為什麼?臺灣的事情,不是應該用民主的方式決定嗎?
「亡國感」這個集體情緒,它的核心就是這一句提問。臺灣的事情,為什麼不是用民主的方式決定?為什麼是由一個我們從未授權也無法影響的政權來決定?那民主算什麼?我們算什麼?
#什麼是我們不可或缺的民主食材
我在「臺灣前途與中國因素」的課堂用了一款簡易遊戲「Democracy Cake」,由挪威的人權組織RAFTO(Rafto Foundation for Human Rights)設計研發、中原大學徐偉群教授引進,他很有創意地將這遊戲譯為「民主雞蛋糕」。每一組發一個蛋糕盤,然後提供二十幾種民主的「食材」,例如「言論自由」、「資訊公開透明」、「多元媒體」、「司法機關」、「立法機關」、「自由公平的選舉」、「公民投票」、「反歧視的法律」、「社會福利」、「正當程序」、「宗教與信仰自由」、「隱私權」等等。學生的任務就是用這些東西來建立自己的「民主雞蛋糕」。
一桌子食材,看起來都像好東西,但是蛋糕盤只放得下六片蛋糕。協商與爭辯自不可少,但他們考慮的因素是什麼?一位學生寫道:「在選擇良心食材時不論哪一項都非常難以取捨,突然有個念頭覺得我們過得其實很幸福,這些食材其實圍繞著我們四周,或許臺灣民主仍然有其進步、改善空間,但大抵來說我們過的很自由,自由到這些食材像是理所當然就該存在的,像是天賦的,捨棄哪一塊都怪彆扭的。」
另一位學生說:「這些良心食材,每一個現在看起來都好簡單,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就像呼吸一般自然;可是真要選六個來堅守,又尤其一想到我們很有可能將在之後失去這些權利,就更要選得戰戰兢兢。」
真的戰戰兢兢,我看著他們把一片片蛋糕放上盤子,又拿下來。「每一個食材在被丟棄的同時,總是會有人提出在臺灣過往經驗中遇到缺乏此食材的恐怖情況,最後食材又會被順利救回。其實我很慶幸大家對於臺灣歷史的認識較深,讓討論變得更加有意義,但也覺得很困擾,因為這樣每個食材都變得非常重要,就無法選出最重要的六個食材。」綜合討論時,有一組幽幽地說:「我們想要做一個三層的蛋糕!」
這是在桌遊與手遊中長大的世代,在高解析度影像中長大的世代。一款珍珠板貼上彩色紙的陽春遊戲,卻讓他們認真到產生選擇障礙,因為他們已經意識到,這些東西「之後可能會失去」。
可以想見,「立法機關」、「司法機關」、「言論自由」、「自由與公平的選舉」等等,是很受歡迎的食材。但有一組出人意表地選了「社會福利」。據說那是蛋糕盤上的最後一個空位,一位組員唸出「社會福利」卡片背面的定義:「政府應促成全面的支持系統,以確保人民能擁有健康、接受教育、經濟穩定」,真誠地看著大家說:「我覺得這就是民主制度的初衷。我認為有社會福利,才會成為一個有愛的國家。」那想必是莊嚴的一刻,全組的人都感動了。一位組員寫道:「原本還在爭論效益或結構的組員都同時安靜下來,神情從冷靜理性轉為溫柔,最後大家一致通過,將社福列入食材。」另一位組員瀟灑地總結:「社會福利是討論後決定釋出的立場,即便在層級上是較後期的目標。但理想是不必害羞的。」
建立民主雞蛋糕只是第一階段。遊戲卡裡也有幾十個對民主的攻擊,我稱為「黑心食材」,例如「政府監控」、「言論審查」、「選舉詐欺」、「歧視」等等。第二階段的玩法是請同學運用他的民主雞蛋糕裡的六個成分,來抵擋這些「黑心食材」。這個民主遊戲來自北歐,難免有隔靴搔癢之處,因此我根據臺灣處境的特殊性,另外加了三個臺灣版的「黑心食材」:「以商逼政」、「資訊戰」與「非官方談判締約」。太過切身了,同學說看到這三項,「腦袋抽痛了一下」。
面對攻擊,無力與挫折全部都跑出來了。「訊息戰、以商逼政、非官方締約一出現,瞬間就擊潰我們所有的良心食材,除了立法和司法,我們別無他法,而且還遠不及打壓這些早已滲透到民間的黑心食材,玩到最後大家都想放棄民主了。有一組說『用所有的黑心食材都可以對付這些東西』,我覺得好衝擊,確實這些大家這麼用力抵抗的不民主的『惡勢力』不斷逼近,為什麼我們還要堅守民主?常常自己在思考的時候也會這麼質疑。」
「我們拿著良心食材想要拼湊出防禦姿態,但卻發現這該怎麼擋?怎麼擋都有漏洞……我們拿著良心食材去對抗這些邪惡,突然感覺像是天安門事件那最令大家印象深刻的一幕:『肉身抵擋坦克』。」
有一位同學想起了我在課堂上放的紀錄片,李惠仁導演的《蘋果的滋味》。「記得那時看完中嘉併購案的片段後感受到的是一股很重的無力感,即便我們獲得了資訊卻無能為力,在面對這三個中國因素的問題時我也感受到了一樣的無力。我開始回想紀錄片裡的中嘉併購案,當時有一群人發起了抗爭活動,雖然並沒有受到大媒體的關注,但那股力量是由人民的憤怒而起的,而那也正是我們最能夠直接參與的,也就是集會自由。」
「把所有良心食材一併加進來之後,好像還是遠不及抵禦黑心食材的進攻,真的令人非常絕望。可是,其實上這堂課的同學都是盟友吧?自己想不出辦法,那就大家一起想,總會有辦法……雖然亡國感並沒有減少一絲,但是對於自己所捍衛的價值有了更深的認識,我知道我想說話、想當好國好民、想在政府底下擁有人權,所以即使我堅信的民主力量遠小於獨裁,我們還是得團結一致對抗。」
#向內擠壓的委屈中蓄積著向外爆發的能量
這是我對於「亡國感」的體察。在他們臉上,我讀到對民主的珍惜:每一塊「蛋糕」都不想放棄,因為認識到每一塊都重要。我讀到對於民主的深刻思考:我請他們說說各組的雞蛋糕成分有何異同,其中一組解釋,他們沒有選「社會福利」、「隱私權」、「受教權」,因為「我們盼望良善的立法、司法體制,和言論自由能帶給公民的民主素養,自然會發展出這些項目」。在有限的蛋糕盤裡,他們沒有選擇某一些,是因為那些可以從更為基本的元素推導而得;這些食材在他們眼中不是獨立存在的原料而已,他們已經想到了彼此之間的連動關係。他們對民主的認識,不只是知道氯是什麼、鈉是什麼,而且知道氯加上鈉會變成一種讓食物好吃的調味料,如果將氫、氧和鈉加在一起,則可以用來做肥皂或通水管。
我也讀到擔憂、挫折、無力、絕望……與不甘願。還不願意投降或放棄的那種不甘願。這些情緒看似矛盾:擔憂、挫折、無力、絕望都是坐以待斃,不甘願卻是起身反抗。但如同前述兩段引文所示,這相反方向的兩種情緒,可以共存於同一個人的同一段表述。「亡國感」似乎不是一個單一向度的感受,它不僅是字面上看起來的被動、放棄、不作為而已;在向內擠壓的委屈之中,向外爆發的憤怒在蓄積。作用力產生反作用力,「亡國感」的內裡,有一個想要「逆襲」的驅力。
#亡國感真正悼亡的對象為何
值得追問的是,「亡國感」的悼亡對象為何?有人說,醒醒吧,你沒有國家,哪來亡國感?這是所謂臺獨。有人說,容納我們民主生活的,是中華民國臺灣,不管它叫什麼名字,它就是我的國家。這是所謂華獨。「亡國感」是哪一種?
在同學的作業裡,「國」的問題鮮少被提起。兩千年左右出生的這一世代,成長於全球化的年代,國界已不似先前那樣銅牆鐵壁,他們對國族的情感與看法,恐怕很難用黑白分明的「非此即彼」來劃分。有的人幼年在中國長大,因為父母是臺商,中國和臺灣都是他的故鄉。有的人曾經在中國就學,有的人固定往返中國,因為父母之一是中國人。有的人擁有臺灣以外的其他國籍。有的人是新移民之子。有的人認真在評估,畢業後要不要去中國找工作。一位同學表達得很好:「對這個時代的年輕人來說,『國』是一個太難解的概念。臺灣史獨立成冊了,但我們的國名裡沒有這兩個字。」他們拒絕中國因素,並不是因為對中國有敵意,也不是因為對中國欠缺瞭解,而是因為臺灣有民主,中國沒有,他們從自己的經驗知道,臺灣的生活才是有尊嚴的人的生活。
國族主義最需警戒的,不外乎兩點,其一是身分的排他性,其二是它經常召喚個體為國家犧牲。「亡國感」雖然有這個「國」字,卻很難被界定為一種國族主義的情感動員,因為「亡國感」的話題總是環繞著「民主」這個概念,而非「國族」;有亡國感的人總說著民主機制的毀壞,以及如何可以重建、強化。他們並不想像一個圍牆高聳的國族共同體,要入會得經過嚴格的血統審查——他們自己原不是血統純正的人。民主的原則是盡可能讓大家都享有公民權利(inclusive citizenship),而非排除他人;民主的政府採取三權分立,從人民的立場來避免國家侵犯基本人權。「亡國感」是朝向民主前去的,而國族主義(的最糟形式),在它的反方向。
有解嚴前生活經驗的人,應該都還記得那種「亡國感」:「今日不做自由的鬥士,明日就成海上的難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退一步即無死所」;那些國慶閱兵、晚會、排字、大會操、軍歌比賽,講究「數大便是美」、「整齊畫一」、「一個口令一個動作」,那些「萬眾一心」、「我愛中華」一遍又一遍的呼喊……是的,那些活動就是國族主義(的最糟形式),要你犧牲小我完成大我,要你為自己做為一個小螺絲釘而感動,要你團結,要你愛國,要你支持政府。那種亡國感絕對不容許你談多黨政治、民主制衡、基本人權;甚至你只是要求國會全面改選,他都說這樣會亡國。是的,那種亡國感就是賣弄國族主義的威權統治手法。
今日的「亡國感」是那種手法的反方向。君不見,「亡國感很重」的年輕人總是好想突破同溫層,好想跟長輩溝通,為了自己在乎的議題狂寫臉書,去捷運站之類的熱鬧地方當小蜜蜂,收集連署,製作短片丟上網,用無窮無盡的公民參與去實踐民主。
「亡國感」的「悼亡」對象,不是任何一國,而是民主。「亡國感」只是一個現成的詞語,方便溝通。他總不能說:「啊,我最近『亡民主感』好重!」這樣誰聽得懂?說「亡國感」,雖不精確,卻一聽就懂。遂成流行。
「亡國感」甚至不是一種悼亡。不是一種現在式或者過去式的哀嘆:「我們已經亡國了,好慘啊!」而是未來式,一種警世明言:「再這樣下去我們的民主會完蛋的!所以我們現在——」。「亡國感」不是句點,而是起手勢,重點總在於,為了不要讓現在還享有的可愛的自由消失,我們現在趕快來做點什麼?
亡國感是真實的集體情緒,源自民主於近年因中國因素持續惡化的事實;這件事情在選舉中成為影響因素之一,本是民意政治的正常狀態。(攝影:蔣銀珊)
這是藝術大學裡的一堂通識課,學生的主修是電影、戲劇、動畫、美術、音樂、傳統音樂、劇場設計、新媒體藝術,他們本來不是對政治特別有興趣的人。但是,對民主的珍惜與體會,在這個歷史時刻變得巨大而急切,因為他們感到,「以後可能會失去」。所謂「這個歷史時刻」,就是中國積極向外輸出專制影響力的這一段時間,就是中國因素滲入臺灣骨髓的時刻。
有人擔心,亡國感是政治操作,或者將在總統大選中成為政治操作的議題。其實民意政治的基本原理極為簡單,就是民眾把自己擔心的事情大聲說出來,而候選人想辦法說服民眾:我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你投給我別擔心。亡國感是真實的集體情緒,源自民主於近年因中國因素持續惡化的事實;這件事情在選舉中成為影響因素之一,本是民意政治的正常狀態。所有重要議題,都應該是選舉的影響因素啊。誰積極反對九二共識、反對一國兩制、反對和平協議,誰就會獲得「亡國感」一族的青睞。背離民心者在選舉中落敗,本是選舉制度的設計初心。
「#有錢就有自由」,只有在民主國家才會是天理
課堂上也有另一種意見,是不打算捍衛民主的。有一位同學寫道:「我認為臺灣的兩黨惡鬥,不太會像是民主的在進步,而是在濫用,那要民主有什麼用?我個人會覺得專制體制會更讓我們的經濟往上升起,讓我們的國家成為世界強國,那我在想的是保持著民主有什麼用呢?我個人會覺得有了麵包才能夠談這些之後的生活限制,那你有錢了不喜歡極權專制,那移民就好了啊!何必因為為了保持民主,而讓我們全國人民都快餓死,那維持民主功效在哪?」
他的意思是先拚經濟,有錢了就有自由,因為有錢就可以移民,可以任意選擇要當哪一國人。這推論裡有幾個關乎事實的環節,值得拆解檢視。其一是他認為只有專制才能拚經濟,民主不能;其二是他認為臺灣的經濟現況是大家都快要餓死;其三是他認為專制並不危及人民移民的自由。這也就是常見的「民主不能當飯吃」的說法。他很禮貌地寫說希望聽聽老師的看法,所以我在課堂上仔細提出事實的說明,不過,那堂課他並沒有出席,此後也沒有再見到他。
這位同學理所當然地覺得「有錢了就有自由」,好像那是天理。那恰好是因為他在民主的制度裡長大,習慣了這種民主框架裡的資本邏輯。在專制國家,那才不是天理。專制國家的人都知道,自由是國家的恩賜特許,而不是權利。他可能不知道,他恰好選擇了一個他最不能接受的制度。小魚也覺得用鰓呼吸是天理,你既是一條小魚,為什麼要跳上岸來呢?
#世界原不存在一個寫定的未來
以上是我從「臺灣前途與中國因素」的課堂上,捕捉到的「亡國感」的面貌:在中國因素影響下,因為感受到可能會失去民主自由,而產生的一種既無力又亟欲奮力一搏的集體情緒;「亡國感」本身就蘊含了「逆襲」的能量。
這門課到六月時接近尾聲,那卻是香港抗議「逃犯條例」的開端。我清楚記得當時,各界一致認為「逃犯條例」一定會過,包括上街抗爭的人。大家平心靜氣地「知道」香港立法會的生態就是那樣,平心靜氣地「知道」不可能贏;香港人上街只是寧鳴而死,不默而生。我們課程結束放暑假了,香港人卻在街頭上一天一天地創造奇蹟,那麼多的人從各處冒出來,終於擋下了不可能擋下的,令歷史為他們轉彎。如鍾耀華所寫:「歷史從來都是在創造不確定性,稍稍挪移其彈道。香港的反抗走到此刻,中共未贏我們未輸,是大家的努力。」
人們六月的時候不能預測香港,現在又何能以失敗主義論定臺灣?世界原不存在一個已經寫定了的未來。臺灣的前途仍然在於,珍惜民主的人們能夠發揮多少能量,對中國因素的作用力展開逆襲。民主自由是臺灣的理想,我們的百年追求;而理想,是不必害羞的。
(本文摘自《亡國感的逆襲──臺灣的機會在哪裡?》,新書係失敗者聯盟及春山出版編輯部共同策劃。由來自各個不同領域的專家作者,正面且直接的對於亡國感現象進行拆解,希望能從中找出抵禦、甚至是「逆襲」亡國感的方式。)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Vamos Sports翊起運動,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Vamos Sports頻道】http://goo.gl/zmhAI9 【Vamos Sports粉絲專頁】http://goo.gl/C7olYu Vamos Sports希望透過youtube線上直播,傳遞堅持到底永不放棄運動員精神,也邀請喜愛運動的你加入我們網路直播行列,和選手一起挑戰...
「鄭堅克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皮筋兒 Journe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Vamos Sports翊起運動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Vamos Sports翊起運動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Vamos Sports翊起運動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廚師] 鄭堅克(詹姆士) - 看板handsomechef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討論] 詹姆士:學校學的拿到社會,你還是零啊- salary 的評價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山下勝ptt的推薦與評價, 網紅們這樣回答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廚師] 食話實說:逼入廚房詹姆士 | 鄭堅克ptt - 旅遊日本住宿評價 的評價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廚師] 鄭堅克(詹姆士) - handsomechef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討論] 妳會想買Youtuber的品牌嗎- womentalk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討論] 妳會想買Youtuber的品牌嗎- womentalk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詹姆士老婆-在PTT/IG/網紅社群上服務品牌流行穿搭-2022-08 ... 的評價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問卦] 有沒有鄭堅克的八卦? - Gossiping - MYPTT 的評價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猜猜] 綜藝節目主持人獎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搜尋關鍵字鐘昀呈 - PttPlay線上看 的評價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猜猜] 綜藝節目主持人獎- 看板Golden-Award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詹姆士(鄭堅克)-型男大主廚.美食大三通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Re: [閒聊] 食戟之靈133 熟肉- 看板C_Chat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討論] 妳會想買Youtuber的品牌嗎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討論] 妳會想買Youtuber的品牌嗎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鄭堅克PTT、山喜屋、詹麵ptt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鄭堅克PTT、山喜屋、詹麵ptt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正妹] 林晶晶- 看板Beauty - Ptt 批踢踢實業坊 - 虎航報到時間 的評價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詹姆士老婆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詹姆士老婆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心得] 詹姆士的詹麵- Ptt 批踢踢實業坊 - 伍楚瑩j 的評價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詹姆士出走料理女主持人獨家發現在Mobile01 - 體育運動球賽 的評價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詹姆士近況、詹姆士女兒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詹姆士近況、詹姆士女兒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詹姆士姐姐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詹姆士姐姐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詹姆士22歲高顏值女兒曝光!直播兼任「廚房助手」網震驚 的評價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荒野求生貝爾ptt - Linben 的評價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fred廚師老婆ptt 《料理之王》導師狂讚!雙兒淚崩 - Napf 的評價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綜藝大熱門歐弟ptt - Selluoys 的評價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fred 廚師老婆ptt [問卦] - BQONY 的評價
- 關於鄭堅克ptt 在 主持《型男大主廚》名廚詹姆士鄭堅克5分鐘完成油蔥麵1料4吃 ... 的評價
鄭堅克ptt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非常謝謝「未來復古」同意讓我轉載這段已有30年歷史的珍貴「超級瑪莉遊戲攻略錄影帶」完整影片。
未來復古 官網:https://fugu.cafe
未來復古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fugu.cafe/
80年代後期由「播音人」製作出品的「黑盒子秘笈」電腦遊戲攻略錄影帶內容,主要是由一男一女旁白,以一搭一唱的談話方式,對遊戲的基本設定、操作方式,與遊戲過程進行詳細的講解。從他們的對談,聽得出來兩位主持人都是非常專業的廣電從業人員,不但字正腔圓、用詞精準,還會不時表述自己對於遊戲內容的獨特見解,著實令人感到醍醐灌頂、回味無窮!
出品人:鄭明仁
監製人:胡超英、胡意敏、洪斌福
電腦工程:楊頂立
電腦示範:播音人、電腦特技組
旁白解說:羅懿芬、X先生
策劃製作:播音人錄音公司
出品:播音人視聽傳播公司
以下兩篇文章轉載自「未來復古」(https://fugu.cafe)
第一篇《1980 年代的台灣遊戲實況:播音人黑盒子攻略錄影帶》
原文網址:https://fugu.cafe/talks/1036
發表日期:2016/2/18
撰文者:神楽坂雯麗
現在談到遊戲實況,我們會立刻聯想到 YouTube、Twitch、NicoNico 之類的影音直播網站或服務;新世代的遊戲平台也都內建了直播功能。高人氣的直播主,甚至可以以此營生,成為專業的遊戲影音放送者。
但在沒有網路的年代,要「玩遊戲給不在現場的人看」,就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了。雖說由於以前的電視天線容易漏波,偶爾會發生家中電視不小心接收到鄰居家裡玩遊樂器的畫面這種事情,但是比較合理的作法,就是錄成錄影帶流通。
從這個想法出發,就產生了「遊戲示範帶」的概念。二、三十年前,在台灣大街小巷的錄影帶出租店裡,就可以找到許多這種「攻略示範錄影帶」。
由於製作這種錄影帶的技術門檻不高,只要準備一台遊樂器、卡帶、錄影設備,再找些工讀生來「示範」,就可以翻拷量產,市面上因而出現了許多粗製濫造的攻略帶。
以筆者個人而言,就曾經租過以高難度為人熟悉的《超級瑪利兄弟二代攻略示範錄影帶》。只是拿回家一播,就是看著畫面上的瑪利歐先生從1-1開始跌跌撞撞到破關,中間也沒有任何解說;由於遊戲難度本來就高,加上錄影者可能是搶著上市,根本就懶得剪輯後製,遇到某些特別容易卡關的位置還會看到「示範玩家」不斷掉坑的慘狀。
對這塊《超級瑪利兄弟二代攻略示範錄影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看完還被家中的大人碎念:「花錢看別人打電動,你吃飽太閒喔?」到現在想起來還令人哭笑不得。
筆者最後看到「攻略錄影帶」這種東西,已經是超任中後期的《復活邪神 2》(Romancing Sa.Ga 2)時代的事情。因為遊戲劇情長,還分成上下兩卷;但製作品質跟上文提到的《超級瑪利兄弟二代攻略示範錄影帶》並沒有太大的不同。
但是,在同一個時刻的台灣,也有少數人非常嚴肅認真地看待這個「新興市場」,那就是化名「X先生」所主導製作並親自主持的「播音人黑盒子秘笈」攻略錄影帶系列。
由於「X先生」在講解遊戲故事內容、操作方法時獨樹一格的介紹方式,配上現在已經很難得聽見的字正腔圓又富有磁性的標準國語,交織成了一種如今看來相當難以言喻而有趣味的影音內容。
對筆者來說,這些錄影帶除了童年回憶之外,更是一種重要的出土文獻。在當時,這很有可能跟華泰攻略本一樣,只流通於台港兩地,這是連遊樂器文化原生國家的美國與日本,都不太可能找得到的東西。
這種錄影帶的尋找難度,大概是一般華泰任天堂攻略本的好幾倍。除了因為錄影帶本身比紙本書籍更加脆弱之外,流通量也可想而知比攻略本少很多。
此外,當年「一片 300 元」的定價(員林某老玩具店老闆語),恐怕還比一些翻版卡帶來得高。除了店家買來作為店面播放展示用途,或是在錄影帶店陳列出租之外,會一片片買回家認真觀賞研究的小朋友應該是不多。
至於能夠完善地留存到現在的,恐怕就更少了。
即使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節目主持人X先生的口才也是相當了得,而且有許多部分似乎是隨著遊戲畫面與進程即席演出。除了開頭描述故事情節的部份應該是事先撰好稿之外,影片進行中的對白,應該都是邊看邊講的。
但也因為這樣,到了今日,觀賞這些影片時最為有趣的部份,並不是遊戲的攻略本身,而是看主持者會如何用他自己的武俠奇幻語彙(「魔障」、「鬼怪」、「內力」⋯⋯)為當時大多不懂日文的年幼觀眾解讀,甚至重新構築遊戲中的人物、故事、道具等元素。
自己坐在電視機前面沒日沒夜的玩是一回事,但要能夠講得讓其他人也能夠理解,其實是一件非常吃重的工作。從這裡也可以看出X先生與播音人團隊認真製作的程度。
幾年前,當筆者上傳「綠色兵團」攻略錄影帶到 YouTube,並且張貼文章在 PTT 之後,有鄉民注意到旁白者當中有資深廣播人羅懿芬老師的名字。
事實上,羅老師如今開設有部落格,並從事網路廣播;這是筆者第一次有機會接觸到當時實際參與這系列影片製作的相關人士;羅老師在她的留言板也證實,她的確參與了當時「黑盒子攻略錄影帶」的製作。
然而遺憾的是,羅老師也提到,當時主導企劃與製作這一系列節目的X先生,如今已不在人世。因此筆者想要請X先生親自談談他「黑盒子攻略秘笈」系列影片的製作歷程與祕辛的那個冒失的願望,也成了永遠無法實現的遺憾。
「播音人黑盒子秘笈」攻略錄影帶就和當時大部分其他電影、電視節目錄影帶一樣,同時發行有大帶(VHS)與小帶(Beta)版本。由於在錄影帶規格戰爭中,SONY 的小帶最終落敗,在筆者近年所能取得的黑盒子影帶中,以當時顯然比較難以賣出的小帶格式佔了大部分。
在本文刊出後,筆者也會設法尋找堪用的 Beta 錄影機,來將剩餘的十幾片小帶轉檔,屆時也將會陸續發布在網路上。期望這珍貴的遊戲文化遺產能繼續流傳下去。
第二篇《連仙水忍也為之羞澀:播音人黑盒子攻略錄影帶轉帶紀實》
原文網址:https://fugu.cafe/talks/13028
發表日期:2017/2/13
撰文者:神楽坂雯麗
自從大約五年前我第一次在中南部的老遊樂器店找到「播音人黑盒子攻略錄影帶」,隨後又在台北萬年大樓四樓某即將歇業的電玩零售店,收購到一整批大多是全新的 Beta 小帶版本攻略影帶之後,已經過了五、六年的時光。如果讀者對這個名詞感到陌生,可以先閱讀〈1980 年代的台灣遊戲實況:播音人黑盒子攻略錄影帶〉這篇大約一年前重新改寫自筆者舊稿的初步介紹。
嘗試與錯誤
Beta 錄影機如今已經是專業影音收藏家才會出手購買的稀有設備,狀況良好、運作正常的小帶錄影機在網拍平台上往往起價五、六千元,甚至高達五位數之譜。由於一直沒能以可負擔的價格取得合用的 Beta 小帶錄影機(後述),一開始我當然先以手上數量較少的 VHS 版本錄影帶為轉檔對象。
跟在影帶規格大戰中落敗的 Beta 不同,VHS 錄影機非常容易找到,狀況良好、近年才被淘汰的廉價二手機種更是有低到 199 元這樣的廢鐵價行情。而除了錄影機之外,還需要能夠將 AV 影音訊號讀入電腦的 USB 電視影像擷取卡。跟台幣兩百塊有找的 VHS 錄影機相較之下,要價三千元左右的 USB 電視卡就不能說是廉價的配備了。
不過,這也不代表轉檔 VHS 黑盒子錄影帶的過程就非常順利。由於這批 VHS 影帶中,大部分是多年前就已被拆封播放的舊片,保存情況不能說是萬全。其中最令人哭笑不得的經驗是,當我將一塊《影子傳說》VHS 影帶插入放影機,準備轉檔時,卻發現影帶不知在多少年前,就被前任主人——很可能就是賣我這片子的老闆——拿來當空白帶用,轉錄覆寫為某知名太極拳教學示範帶⋯⋯。
當然這在不同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攻略祕笈」沒錯,但我實在對於「攻略」太極拳大師興趣缺缺,只好把這塊已經作廢了的片子退出來當擺飾。所幸手上還有其他《影子傳說》攻略錄影帶的拷貝,才免於遺憾。
遙不可及的 Beta 年代
當我把手上所有的 VHS 黑盒子錄影帶都轉檔完成時,下一個目標當然是將相對數量多上許多的 Beta 小帶內容也數位化。
按照筆者多年往來賊仔市(跳蚤市場)的直覺經驗,首先我想到的解法,便是在當時還非常頻繁探索的台中干城及太原跳蚤市場,尋找二手小帶錄影機。這類被淘汰的家電物品也算是那些市集中的大宗商品,雖然我前往那些地方最主要的目的當然是尋找老遊戲相關的軟硬體,這時起也開始留意那些影音家電類型的攤位。
不幸,畢竟錄影機的機械複雜度較同年代的電視遊樂器要複雜許多,加上運氣欠佳,整整好幾年,我都未能在跳蚤市場裡找到正常可用的 Beta 錄放影機。在這種情況下我只好轉往網拍平台尋找,而就我印象所及除了少數例外,一台可運作的小帶錄影機往往都是三千元起跳。
即使我曾經痛下決心標下一台 SONY 小帶錄影機,其磁頭卻也在一段短時間之後就告報廢——在這個「科技昌隆」的二十一世紀,這種東西當然是不可能有保固服務的,而熟悉電子影音機械維修的朋友也在檢視之後告知難以修理,主要是幾乎不可能調度到零件。
意外轉機
二月初台大 CWT 45 活動的第二天筆者並沒有參加,而是趁著前一夜由於出場次的勞累提早補眠,因而假日難得在清晨醒來的機會,騎著機車在天色將明之際直奔福和橋跳蚤市場。雖然也和大多數情況一樣,這次也並沒有發現太多值得一提的老電玩文物,但卻讓我找到了一台附有原廠遙控器、台製 KINYO 牌迴帶機(可惜不是經典紅色跑車造型),外觀完整、可過電的 SONY Betamax 錄放影機。而且全套僅要價台幣五百元。
這當然是一種賭注:五百元跟網拍上動輒七千一萬的行情比起來當然是破盤價,但是對一台二、三十年前的錄放影機來說,可以通電其實也不能保證什麼,頂多只能確定可以拿面板上的電子鐘來看時間。
可能出差錯的地方太多了——首先,進退帶機制可能失效。磁頭可能被刮傷甚至污損到難以使用;上帶機構說不定無法動彈,就算動起來,也可能把珍貴的帶子扯斷;裡頭無數的齒輪、皮帶、槓桿跟電路都可能會出狀況。最重要的一點是,千辛萬苦把這重達五公斤的東西搬回家之後,就算無法播放,在跳蚤市場裡也沒有維修或退貨這回事,完全就是一場不能反悔的賭博。
五百元賭一個沒有任何保證的夙願。有著正常健全理財觀念的人都會拒絕下這種賭注,但我無法拒絕。「老闆,我收這台」。
連仙水忍也為之羞澀
後來發生的事情,相信讀者也猜到了:只要玩課金還是轉蛋那種機率遊戲,每每總是當上「非洲人」的我,這次意外地贏了一把。這台五百塊的機器不但正常運作,而且效率還相當良好,除了一剛開始可能是由於錄影機太久沒有實際使用,使得機構動作有些不順暢,但在稍加潤滑跟操作之後,運作如常,就像三十年前它還在某人家中的客廳裡一樣。
經過整整六年,我終於能夠一窺那些還包著三十年前的熱縮膜,尚未拆封的 Beta 黑盒子攻略錄影帶內容了。這些所轉好的 Beta 黑盒子攻略影片,都可以在我的個人 YouTube 頻道看到,之後我也會一一撰寫簡單的內容介紹。
可能有人會好奇,市面上依然有業者提供大小影帶的轉檔服務,收費也並不算昂貴,那麼為什麼筆者這麼多年來要堅持用自己的設備來給這些影片做數位化工作呢?
首先,所謂轉帶其實就是透過影音擷取卡將輸入電腦的影像、音聲錄製下來,因此每轉一片帶子,就要原原本本地把影片內容用錄影機播一遍。片長多久就播(錄)多久,三十分鐘的片子就播三十分鐘、一小時的片子就播一小時,依此類推。以我個人來說,雖然費時,但也實在不願意錯過這些「出土文物」的內容在近三十年後重見天日的這一刻,畢竟我已經為了這些錄影帶吃了無數苦頭,更不要說整備轉檔軟硬體環境的金錢成本,早已超過五位數。
題外話,就連《幽遊白書》中的仙水忍,要弄到那個「黑之章」(真剛好也是黑的)錄影帶所付出的辛勞,恐怕都沒有今日的我如此辛苦。(想必靈界沒有 iTunes Store 和 Netflix 這種好東西提供服務。)那種希望親眼見證「台灣最古老的電玩『實況』節目重現的瞬間」的驅動力,大概就是我願意花這麼多功夫和時間,在這些了無生機的塑膠盒子上的主要原因吧。
尾聲
隨著帶子快轉完了,我也開始思考要怎麼對待這台 Betamax 錄放影機。
一方面,它是我五、六年來第一台以可接受的價格取得,更能正常運作的小帶錄影機,意義非凡。
二來,我卻不是個影音玩家。這也就是說,留在我身邊,這台機器有很大機率在多擺個一兩年之後,就跟上一台一樣一夜之間報廢,而我也沒有保養跟維修它的技能。
第三,還能再取得新的黑盒子攻略錄影帶的機率微乎其微,幾乎可以小到忽略不計。雖然我知道還有很多我沒有找到的帶子(按照在轉檔過程中某一集所聽到主持人 X 先生的說法,至少有「四十餘集」節目已經製播,而我手上所有影帶扣除重複者,還不及此半數),也許是永遠也沒機會找到了。
然後根據莫非定律,我如果把它脫手掉,應該就會再度發現小帶黑盒子⋯⋯。
你可以在我的 YouTube 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wenli1979/)檢視我所有已經轉好的帶子內容。由於其中使用了許多 FC 遊戲的影音,在日趨莫名其妙的版權保護辨識機制下,筆者無法保證這些影片都能永久存在於 YouTube 上,有心收藏的朋友請自行設法下載影片檔,並且妥善保存。
鄭堅克ptt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非常謝謝「未來復古」同意讓我轉載這段已有30年歷史的珍貴「超級瑪莉遊戲攻略錄影帶」完整影片。
未來復古 官網:https://fugu.cafe
未來復古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fugu.cafe/
80年代後期由「播音人」製作出品的「黑盒子秘笈」電腦遊戲攻略錄影帶內容,主要是由一男一女旁白,以一搭一唱的談話方式,對遊戲的基本設定、操作方式,與遊戲過程進行詳細的講解。從他們的對談,聽得出來兩位主持人都是非常專業的廣電從業人員,不但字正腔圓、用詞精準,還會不時表述自己對於遊戲內容的獨特見解,著實令人感到醍醐灌頂、回味無窮!
出品人:鄭明仁
監製人:胡超英、胡意敏、洪斌福
電腦工程:楊頂立
電腦示範:播音人、電腦特技組
旁白解說:羅懿芬、X先生
策劃製作:播音人錄音公司
出品:播音人視聽傳播公司
以下兩篇文章轉載自「未來復古」(https://fugu.cafe)
第一篇《1980 年代的台灣遊戲實況:播音人黑盒子攻略錄影帶》
原文網址:https://fugu.cafe/talks/1036
發表日期:2016/2/18
撰文者:神楽坂雯麗
現在談到遊戲實況,我們會立刻聯想到 YouTube、Twitch、NicoNico 之類的影音直播網站或服務;新世代的遊戲平台也都內建了直播功能。高人氣的直播主,甚至可以以此營生,成為專業的遊戲影音放送者。
但在沒有網路的年代,要「玩遊戲給不在現場的人看」,就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了。雖說由於以前的電視天線容易漏波,偶爾會發生家中電視不小心接收到鄰居家裡玩遊樂器的畫面這種事情,但是比較合理的作法,就是錄成錄影帶流通。
從這個想法出發,就產生了「遊戲示範帶」的概念。二、三十年前,在台灣大街小巷的錄影帶出租店裡,就可以找到許多這種「攻略示範錄影帶」。
由於製作這種錄影帶的技術門檻不高,只要準備一台遊樂器、卡帶、錄影設備,再找些工讀生來「示範」,就可以翻拷量產,市面上因而出現了許多粗製濫造的攻略帶。
以筆者個人而言,就曾經租過以高難度為人熟悉的《超級瑪利兄弟二代攻略示範錄影帶》。只是拿回家一播,就是看著畫面上的瑪利歐先生從1-1開始跌跌撞撞到破關,中間也沒有任何解說;由於遊戲難度本來就高,加上錄影者可能是搶著上市,根本就懶得剪輯後製,遇到某些特別容易卡關的位置還會看到「示範玩家」不斷掉坑的慘狀。
對這塊《超級瑪利兄弟二代攻略示範錄影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看完還被家中的大人碎念:「花錢看別人打電動,你吃飽太閒喔?」到現在想起來還令人哭笑不得。
筆者最後看到「攻略錄影帶」這種東西,已經是超任中後期的《復活邪神 2》(Romancing Sa.Ga 2)時代的事情。因為遊戲劇情長,還分成上下兩卷;但製作品質跟上文提到的《超級瑪利兄弟二代攻略示範錄影帶》並沒有太大的不同。
但是,在同一個時刻的台灣,也有少數人非常嚴肅認真地看待這個「新興市場」,那就是化名「X先生」所主導製作並親自主持的「播音人黑盒子秘笈」攻略錄影帶系列。
由於「X先生」在講解遊戲故事內容、操作方法時獨樹一格的介紹方式,配上現在已經很難得聽見的字正腔圓又富有磁性的標準國語,交織成了一種如今看來相當難以言喻而有趣味的影音內容。
對筆者來說,這些錄影帶除了童年回憶之外,更是一種重要的出土文獻。在當時,這很有可能跟華泰攻略本一樣,只流通於台港兩地,這是連遊樂器文化原生國家的美國與日本,都不太可能找得到的東西。
這種錄影帶的尋找難度,大概是一般華泰任天堂攻略本的好幾倍。除了因為錄影帶本身比紙本書籍更加脆弱之外,流通量也可想而知比攻略本少很多。
此外,當年「一片 300 元」的定價(員林某老玩具店老闆語),恐怕還比一些翻版卡帶來得高。除了店家買來作為店面播放展示用途,或是在錄影帶店陳列出租之外,會一片片買回家認真觀賞研究的小朋友應該是不多。
至於能夠完善地留存到現在的,恐怕就更少了。
即使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節目主持人X先生的口才也是相當了得,而且有許多部分似乎是隨著遊戲畫面與進程即席演出。除了開頭描述故事情節的部份應該是事先撰好稿之外,影片進行中的對白,應該都是邊看邊講的。
但也因為這樣,到了今日,觀賞這些影片時最為有趣的部份,並不是遊戲的攻略本身,而是看主持者會如何用他自己的武俠奇幻語彙(「魔障」、「鬼怪」、「內力」⋯⋯)為當時大多不懂日文的年幼觀眾解讀,甚至重新構築遊戲中的人物、故事、道具等元素。
自己坐在電視機前面沒日沒夜的玩是一回事,但要能夠講得讓其他人也能夠理解,其實是一件非常吃重的工作。從這裡也可以看出X先生與播音人團隊認真製作的程度。
幾年前,當筆者上傳「綠色兵團」攻略錄影帶到 YouTube,並且張貼文章在 PTT 之後,有鄉民注意到旁白者當中有資深廣播人羅懿芬老師的名字。
事實上,羅老師如今開設有部落格,並從事網路廣播;這是筆者第一次有機會接觸到當時實際參與這系列影片製作的相關人士;羅老師在她的留言板也證實,她的確參與了當時「黑盒子攻略錄影帶」的製作。
然而遺憾的是,羅老師也提到,當時主導企劃與製作這一系列節目的X先生,如今已不在人世。因此筆者想要請X先生親自談談他「黑盒子攻略秘笈」系列影片的製作歷程與祕辛的那個冒失的願望,也成了永遠無法實現的遺憾。
「播音人黑盒子秘笈」攻略錄影帶就和當時大部分其他電影、電視節目錄影帶一樣,同時發行有大帶(VHS)與小帶(Beta)版本。由於在錄影帶規格戰爭中,SONY 的小帶最終落敗,在筆者近年所能取得的黑盒子影帶中,以當時顯然比較難以賣出的小帶格式佔了大部分。
在本文刊出後,筆者也會設法尋找堪用的 Beta 錄影機,來將剩餘的十幾片小帶轉檔,屆時也將會陸續發布在網路上。期望這珍貴的遊戲文化遺產能繼續流傳下去。
第二篇《連仙水忍也為之羞澀:播音人黑盒子攻略錄影帶轉帶紀實》
原文網址:https://fugu.cafe/talks/13028
發表日期:2017/2/13
撰文者:神楽坂雯麗
自從大約五年前我第一次在中南部的老遊樂器店找到「播音人黑盒子攻略錄影帶」,隨後又在台北萬年大樓四樓某即將歇業的電玩零售店,收購到一整批大多是全新的 Beta 小帶版本攻略影帶之後,已經過了五、六年的時光。如果讀者對這個名詞感到陌生,可以先閱讀〈1980 年代的台灣遊戲實況:播音人黑盒子攻略錄影帶〉這篇大約一年前重新改寫自筆者舊稿的初步介紹。
嘗試與錯誤
Beta 錄影機如今已經是專業影音收藏家才會出手購買的稀有設備,狀況良好、運作正常的小帶錄影機在網拍平台上往往起價五、六千元,甚至高達五位數之譜。由於一直沒能以可負擔的價格取得合用的 Beta 小帶錄影機(後述),一開始我當然先以手上數量較少的 VHS 版本錄影帶為轉檔對象。
跟在影帶規格大戰中落敗的 Beta 不同,VHS 錄影機非常容易找到,狀況良好、近年才被淘汰的廉價二手機種更是有低到 199 元這樣的廢鐵價行情。而除了錄影機之外,還需要能夠將 AV 影音訊號讀入電腦的 USB 電視影像擷取卡。跟台幣兩百塊有找的 VHS 錄影機相較之下,要價三千元左右的 USB 電視卡就不能說是廉價的配備了。
不過,這也不代表轉檔 VHS 黑盒子錄影帶的過程就非常順利。由於這批 VHS 影帶中,大部分是多年前就已被拆封播放的舊片,保存情況不能說是萬全。其中最令人哭笑不得的經驗是,當我將一塊《影子傳說》VHS 影帶插入放影機,準備轉檔時,卻發現影帶不知在多少年前,就被前任主人——很可能就是賣我這片子的老闆——拿來當空白帶用,轉錄覆寫為某知名太極拳教學示範帶⋯⋯。
當然這在不同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攻略祕笈」沒錯,但我實在對於「攻略」太極拳大師興趣缺缺,只好把這塊已經作廢了的片子退出來當擺飾。所幸手上還有其他《影子傳說》攻略錄影帶的拷貝,才免於遺憾。
遙不可及的 Beta 年代
當我把手上所有的 VHS 黑盒子錄影帶都轉檔完成時,下一個目標當然是將相對數量多上許多的 Beta 小帶內容也數位化。
按照筆者多年往來賊仔市(跳蚤市場)的直覺經驗,首先我想到的解法,便是在當時還非常頻繁探索的台中干城及太原跳蚤市場,尋找二手小帶錄影機。這類被淘汰的家電物品也算是那些市集中的大宗商品,雖然我前往那些地方最主要的目的當然是尋找老遊戲相關的軟硬體,這時起也開始留意那些影音家電類型的攤位。
不幸,畢竟錄影機的機械複雜度較同年代的電視遊樂器要複雜許多,加上運氣欠佳,整整好幾年,我都未能在跳蚤市場裡找到正常可用的 Beta 錄放影機。在這種情況下我只好轉往網拍平台尋找,而就我印象所及除了少數例外,一台可運作的小帶錄影機往往都是三千元起跳。
即使我曾經痛下決心標下一台 SONY 小帶錄影機,其磁頭卻也在一段短時間之後就告報廢——在這個「科技昌隆」的二十一世紀,這種東西當然是不可能有保固服務的,而熟悉電子影音機械維修的朋友也在檢視之後告知難以修理,主要是幾乎不可能調度到零件。
意外轉機
二月初台大 CWT 45 活動的第二天筆者並沒有參加,而是趁著前一夜由於出場次的勞累提早補眠,因而假日難得在清晨醒來的機會,騎著機車在天色將明之際直奔福和橋跳蚤市場。雖然也和大多數情況一樣,這次也並沒有發現太多值得一提的老電玩文物,但卻讓我找到了一台附有原廠遙控器、台製 KINYO 牌迴帶機(可惜不是經典紅色跑車造型),外觀完整、可過電的 SONY Betamax 錄放影機。而且全套僅要價台幣五百元。
這當然是一種賭注:五百元跟網拍上動輒七千一萬的行情比起來當然是破盤價,但是對一台二、三十年前的錄放影機來說,可以通電其實也不能保證什麼,頂多只能確定可以拿面板上的電子鐘來看時間。
可能出差錯的地方太多了——首先,進退帶機制可能失效。磁頭可能被刮傷甚至污損到難以使用;上帶機構說不定無法動彈,就算動起來,也可能把珍貴的帶子扯斷;裡頭無數的齒輪、皮帶、槓桿跟電路都可能會出狀況。最重要的一點是,千辛萬苦把這重達五公斤的東西搬回家之後,就算無法播放,在跳蚤市場裡也沒有維修或退貨這回事,完全就是一場不能反悔的賭博。
五百元賭一個沒有任何保證的夙願。有著正常健全理財觀念的人都會拒絕下這種賭注,但我無法拒絕。「老闆,我收這台」。
連仙水忍也為之羞澀
後來發生的事情,相信讀者也猜到了:只要玩課金還是轉蛋那種機率遊戲,每每總是當上「非洲人」的我,這次意外地贏了一把。這台五百塊的機器不但正常運作,而且效率還相當良好,除了一剛開始可能是由於錄影機太久沒有實際使用,使得機構動作有些不順暢,但在稍加潤滑跟操作之後,運作如常,就像三十年前它還在某人家中的客廳裡一樣。
經過整整六年,我終於能夠一窺那些還包著三十年前的熱縮膜,尚未拆封的 Beta 黑盒子攻略錄影帶內容了。這些所轉好的 Beta 黑盒子攻略影片,都可以在我的個人 YouTube 頻道看到,之後我也會一一撰寫簡單的內容介紹。
可能有人會好奇,市面上依然有業者提供大小影帶的轉檔服務,收費也並不算昂貴,那麼為什麼筆者這麼多年來要堅持用自己的設備來給這些影片做數位化工作呢?
首先,所謂轉帶其實就是透過影音擷取卡將輸入電腦的影像、音聲錄製下來,因此每轉一片帶子,就要原原本本地把影片內容用錄影機播一遍。片長多久就播(錄)多久,三十分鐘的片子就播三十分鐘、一小時的片子就播一小時,依此類推。以我個人來說,雖然費時,但也實在不願意錯過這些「出土文物」的內容在近三十年後重見天日的這一刻,畢竟我已經為了這些錄影帶吃了無數苦頭,更不要說整備轉檔軟硬體環境的金錢成本,早已超過五位數。
題外話,就連《幽遊白書》中的仙水忍,要弄到那個「黑之章」(真剛好也是黑的)錄影帶所付出的辛勞,恐怕都沒有今日的我如此辛苦。(想必靈界沒有 iTunes Store 和 Netflix 這種好東西提供服務。)那種希望親眼見證「台灣最古老的電玩『實況』節目重現的瞬間」的驅動力,大概就是我願意花這麼多功夫和時間,在這些了無生機的塑膠盒子上的主要原因吧。
尾聲
隨著帶子快轉完了,我也開始思考要怎麼對待這台 Betamax 錄放影機。
一方面,它是我五、六年來第一台以可接受的價格取得,更能正常運作的小帶錄影機,意義非凡。
二來,我卻不是個影音玩家。這也就是說,留在我身邊,這台機器有很大機率在多擺個一兩年之後,就跟上一台一樣一夜之間報廢,而我也沒有保養跟維修它的技能。
第三,還能再取得新的黑盒子攻略錄影帶的機率微乎其微,幾乎可以小到忽略不計。雖然我知道還有很多我沒有找到的帶子(按照在轉檔過程中某一集所聽到主持人 X 先生的說法,至少有「四十餘集」節目已經製播,而我手上所有影帶扣除重複者,還不及此半數),也許是永遠也沒機會找到了。
然後根據莫非定律,我如果把它脫手掉,應該就會再度發現小帶黑盒子⋯⋯。
你可以在我的 YouTube 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wenli1979/)檢視我所有已經轉好的帶子內容。由於其中使用了許多 FC 遊戲的影音,在日趨莫名其妙的版權保護辨識機制下,筆者無法保證這些影片都能永久存在於 YouTube 上,有心收藏的朋友請自行設法下載影片檔,並且妥善保存。
鄭堅克ptt 在 Vamos Sports翊起運動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訂閱Vamos Sports頻道】http://goo.gl/zmhAI9
【Vamos Sports粉絲專頁】http://goo.gl/C7olYu
Vamos Sports希望透過youtube線上直播,傳遞堅持到底永不放棄運動員精神,也邀請喜愛運動的你加入我們網路直播行列,和選手一起挑戰東吳超級馬拉松。
今日來賓:
09:00 馬拉松好手 張嘉哲、陳雅芬
11:00 前緯來體育新聞主播 李怡慧
12:00 FOX體育主播卓君澤、體育主播 楊政典
14:00 雜誌總編輯 馬克媽媽 (Amazing Crew Running Team)
15:00 舞者 Elmo (Amazing Crew Running Team)
16:00 演員 歐陽靖 (Amazing Crew Running Team)
17:00 前緯來體育新聞記者 許欣媛
20:00 博斯無線台台長 徐展元
12/7(日)
00:00 PTT路跑社 鄭匡寓 (土城團團長)
02:00 前緯來體育新聞主播 羅國禎
08:00 藝人吳怡霈 (前緯來體育台主播)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QgT05R9oew/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gq7JVm-Zk_v3BQhIUBEJTj8DCRA)
鄭堅克ptt 在 Vamos Sports翊起運動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訂閱Vamos Sports頻道】http://goo.gl/zmhAI9
【Vamos Sports粉絲專頁】http://goo.gl/C7olYu
Vamos Sports希望透過youtube線上直播,傳遞堅持到底永不放棄運動員精神,也邀請喜愛運動的你加入我們網路直播行列,和選手一起挑戰東吳超級馬拉松。
今日來賓:
09:00 馬拉松好手 張嘉哲、陳雅芬
11:00 前緯來體育新聞主播 李怡慧
12:00 FOX體育主播卓君澤、體育主播 楊政典
14:00 雜誌總編輯 馬克媽媽 (Amazing Crew Running Team)
15:00 舞者 Elmo (Amazing Crew Running Team)
16:00 演員 歐陽靖 (Amazing Crew Running Team)
17:00 前緯來體育新聞記者 許欣媛
20:00 博斯無線台台長 徐展元
12/7(日)
00:00 PTT路跑社 鄭匡寓 (土城團團長)
02:00 前緯來體育新聞主播 羅國禎
08:00 藝人吳怡霈 (前緯來體育台主播)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NiRtpq5RN4/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a3jGOH87A520YJm7m_w5kRlDCDg)
鄭堅克ptt 在 Vamos Sports翊起運動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訂閱Vamos Sports頻道】http://goo.gl/zmhAI9
【Vamos Sports粉絲專頁】http://goo.gl/C7olYu
Vamos Sports希望透過youtube線上直播,傳遞堅持到底永不放棄運動員精神,也邀請喜愛運動的你加入我們網路直播行列,和選手一起挑戰東吳超級馬拉松。
今日來賓:
09:00 馬拉松好手 張嘉哲、陳雅芬
11:00 前緯來體育新聞主播 李怡慧
12:00 FOX體育主播卓君澤、體育主播 楊政典
14:00 雜誌總編輯 馬克媽媽 (Amazing Crew Running Team)
15:00 舞者 Elmo (Amazing Crew Running Team)
16:00 演員 歐陽靖 (Amazing Crew Running Team)
17:00 前緯來體育新聞記者 許欣媛
20:00 博斯無線台台長 徐展元
12/7(日)
00:00 PTT路跑社 鄭匡寓 (土城團團長)
02:00 前緯來體育新聞主播 羅國禎
08:00 藝人吳怡霈 (前緯來體育台主播)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F0PphcuGgM/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seJF0YEQy9G76P_NMghfBF8huGQ)
鄭堅克ptt 在 [討論] 詹姆士:學校學的拿到社會,你還是零啊- salary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採訪整理:謝明玲攝影:劉國泰出處:天下雜誌511期2012/11 採訪中,創意料理達人詹姆士(本名鄭堅克)說了好幾次「回歸原點」。 這是指他的志向。 ... <看更多>
鄭堅克ptt 在 [廚師] 食話實說:逼入廚房詹姆士 | 鄭堅克ptt - 旅遊日本住宿評價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鄭堅克ptt ,大家都在找解答。電視主廚詹姆士本名鄭堅克,東京調理師專門學校畢業,以英文名字當作藝名,39歲,已...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 ... <看更多>
鄭堅克ptt 在 [廚師] 鄭堅克(詹姆士) - 看板handsomechef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在某板看到有人問詹姆士,所以好奇google了一下.......
發現資料還不少耶!(^__^)y
本來想回答那位大大,結果....權限不足(囧)
所以就貼到這來.....提供給詹姆士的fans參考!^____^
https://www.agtip.com.tw/agtip/model_index.cfm?CONSULATENO=26
鄭堅克(詹姆士)
英文名:James
身高:176 cm
體重:79 kg
星座:金牛座
血型:A型
生日:4月26日
語言:中、台、英、日
專長:4日式創意料理、法式、義式創意料理
經歷:
日本東京調理師 畢業
日本學員祭比賽 平成6.7年亞軍
加拿大「FIND ART EARTENDING SCHOOL」畢業
加拿大「FIND ART COOKING SCHOOL」畢業
現任:
山喜屋(台灣分店)負責人
YA YA'S生蠔酒館負責人
三立「型男大主廚」節目評審長
三立「美食大三通」節目外景助理主持人
著作:
醫師與廚師的美味關係
美食瘦身新主張
型男大主廚
活剝生吞的生蠔滋味(擷取部份資料)
https://www.singtaonet.com:82/health_drinking/heal_feature/t20051101_33886.html
有一間專門賣生蠔的“生蠔酒館”,店主人鄭堅克,在台灣念廣告,到加拿大唸書卻
轉行研究法國前菜,求學期間也拿到了溫哥華調酒執照,然後再到日本東京調理師學校念
了兩年的時間。
前一陣子才到日本觀摩時,他也發現一個相當有趣的現象:“日本現在相當流行的是
一種叫做多國藉料理的廚藝,比較抽象的說法是以後現代主義的方式呈現,也就是在一個
空間裏放入最好的元素來表現;若是以料理來說,就是將各國最好的料理元素融入在菜肴
當中,做出沒有刻板印象的真正創作料理。”
總覺得生蠔的吃法過於單調的他,將這個方法運用在“生蠔酒館”的料理當中,讓好
湯頭的概念發揮在生蠔佐料裏,從雞尾酒到魚子醬等六種不同的中西佐料,讓單一的蠔肉
滋味有了六種不同的變化。
詹姆士爸爸---鄭武旭
https://tw.lifestyle.yahoo.com/eb32be76/060206/5/2u5et/2.html
山喜屋 古京都日本料理
*地址:台北市長安東路一段83-1號
*電話:02-2571-0248
山喜屋是一家很有歷史的日式居酒屋,不說你不知道,說出來讓你嚇一跳,因為他可是台
灣第1家日式居酒屋,至今已經有23年的歷史。
老老闆鄭武旭可有本事了,不但年輕的時候曾經是蔡辰南的專任秘書,更是他滿漢全席的
策畫人。兒子鄭堅克在橫濱廚藝學校畢業後,回國繼承老爸的美食事業,女兒更嫁給在加
拿大當法國廚師的日本人山下勝,現在則回到老丈人的餐廳,幫忙將日本料理更加精進,
並且把法式料理融入日本料理中,不改變日本料理的口味,卻更加「高尚、優雅」。
一直堅持走古京都傳統形式的山喜屋,客源是日本人和台灣人各半,店內的裝潢、牆上掛
的畫,不論是日本浮世繪或是水彩寫真,全都出自老老闆之手。兒子鄭堅克笑著說:「我
老爸多才多藝,我要他畫什麼,他就負責畫出來。我們在裝潢上並不花稍,堅持把時間精
力花費在料理上,將日本傳統的料理做法不斷地帶進台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7.31.170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