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書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 清 鄧石如《少學琴書》賞析
《少學琴書隸書冊》,清,鄧石如,紙本,縱38cm,橫166cm,作於嘉慶己未年(1799)年,現藏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少學琴書》整篇以隸體書寫,字體微方,筆劃整齊溫潤,結體緊密,貌豐骨勁。
體勢值由雅馴而趨開張,筆意由溫潤而趨勁豪,氣格宏闊而無縱橫習氣。是一件由厚積走向薄發之際的別致佳作,多堪玩味。
鄧石如隸書主要取法乃源漢碑,結構上緊下鬆,字形方整;筆鋒鋪開直行,裹鋒而轉不拘泥於碑刻的效果;強調書寫性,通篇氣勢開張,雄強樸茂,也是真正能夠將長鋒羊毫的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的碑派書法家。
此幅立軸就體現出鄧氏的隸書特色:書法結字扁長互見,行距緊密而字距寬疏。墨氣濃重,用筆挺健,轉折處方圓互見,而撇捺之筆復具北碑之形態。
鄧石如隸書有三大特點:
1. 字形上:變篆書的修長為扁方,上下收緊,左右舒展,筆畫收縮縱向筆勢,強化橫向分展;折彎處方圓互見,撇捺之筆復具北碑形態。
2. 筆劃上:變圓為方、變曲為直、變畫為點、“蠶頭雁尾”、改連筆為斷筆,縱向取勢以保留毛筆書寫的自然狀態,橫向取勢左右發筆,形成左掠右挑的八分筆法;強調用粗厚來增加氣韻的沉鬱感,以重視筆畫排列的均衡來加強視覺的平正感,字裡行間蘊含飛宕、高古、雄闊、樸拙之美。
3. 結構上:改篆書形像化為點劃符號化,筆畫以方折伸開,中宮收緊,撇捺彎勾放縱,對稱展開;筆畫較粗,結構較緊,留空較少,顯得粗壯雄渾,嚴整勁健而不失柔和,渾樸古茂而不傷雅致。
鄧石如(1743年—1805年),安徽懷寧人。清代篆刻家、書法家,鄧派篆刻創始人。初名琰,字石如,為避嘉慶帝諱,遂以字行,後更字頑伯,因居皖公山下,又號笈游道人、完白山人、鳳水漁長、龍山樵長。
鄧石如少好篆刻,客居金陵梅鏐家八年,盡摹所藏秦漢以來金石善本。遂工四體書,尤長於篆書,以秦李斯、唐李陽冰為宗,稍參隸意,稱為神品。性廉介,遍游名山水,以書刻自給。
時人對鄧石如的書藝評價極高,稱其"四體皆精,國朝第一"。
留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趙氏曾任教於美國Bryant University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深圳大學、香港樹仁大學、臺灣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等多間學府,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客座教授、高級訪問學者; 2018年獲中國經濟思想史優秀(一等)著作獎,研究題目包括經濟思想、經濟史、政治經濟學,出版著作二十一部,論文...
「鄧美琴 評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鄧美琴 評價 在 葫蘆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鄧美琴 評價 在 趙天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鄧美琴 評價 在 鍾氏兄弟 The Chung Brother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鄧美琴 評價 在 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鄧美琴 評價 在 [問題] 高雄醫術好的眼科醫院(醫生) - 精華區Kaohsiung 的評價
- 關於鄧美琴 評價 在 鄧美琴醫師的原因和症狀,PTT、YOUTUBE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 關於鄧美琴 評價 在 鄧美琴醫師的原因和症狀,PTT、YOUTUBE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 關於鄧美琴 評價 在 鄧美琴眼科 :: 台灣觀光指南 的評價
- 關於鄧美琴 評價 在 長光眼科 的評價
鄧美琴 評價 在 趙天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國家音樂廳等級訪日巡演行前音樂會演奏搶先聽
「高雄YMCA慕恩室內樂團」即將在10/28前往日本巡演,天麟很榮幸受邀擔任榮譽領隊。
我特別邀請音樂家們到小天地Skyland舉辦行前音樂會。「台日經貿文化交流協會」張瑞雄理事長擔任領隊,促成訪日五場巡演,希望以室內樂展現「台灣之美」,分享給日本社會和大學校園,拓展台灣和日本音樂藝術、文化交流。
男高音:熊飛熊 (團長)
小提琴:洪寅洲 (音樂總監/美國伊斯曼音樂學院小提琴博士)
小提琴:林宇欣 (鋼琴/國立嘉義大學音樂系碩士)
中提琴:王瀅卿 (美國密蘇里州立大學演奏博士)
大提琴:朱亞涵 (國立中山大學音樂系碩士)
#行前音樂會曲目
【莫札特歌劇選粹「序曲-選自費加洛婚禮」/ W. A. Mozart「Overture, from Marriage of Figaro」5’】
「費加洛婚禮」(Le Nozze di Figaro)是莫札特於1786所完成的喜歌劇, 也是生涯中最傑出的三部歌劇之一。首演在1784年4月於巴黎,即獲得極高的評價。
【四月望雨幻想曲 13 / Che-Yi Lee「 Raining in April Fantasy」】
台灣歌謠的老前輩鄧雨賢創作, 其創作「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四首最為經典,後人合稱為「四月望雨」, 同時有著台灣歌謠之父的美譽。
【《弦舞》8’】
本曲於2008年4月「國家交響樂團─NSO首席絃樂團」成立音樂會中首演,而後改編成為數種不同編制版本演出。以電子舞曲節奏為表現風格,樂曲間各聲部的獨奏樂段,有如搖滾樂中不同樂器的獨奏表現,各聲部之間也有精彩的對話,發揮不同的效果。台灣新銳作曲家李哲藝因此曲榮獲第二十三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項。
【蘭陽舞曲」/ Che-Yi Lee「 Lan-Yang Folk Dance」3’】
這是一首耳熟能詳的臺灣民謠,其創作原由和起源地,眾說紛紜。較廣為人所傳的,為記載宜蘭地區人民,搭乘」火車過山洞」山洞中滴水的聲音滴-滴-答-答-,人們近鄉情怯內心的喜悅,轉變口中哼出的宜蘭調而成宜蘭童謠。
鑒於本曲的特性,編曲者重新賦予舞曲的特色,以弦樂團重新詮釋,全曲多用五度和聲,藉由其特殊的音響效果產生龐大的空間感,好似火車過山洞時的聲響,為本曲增添身歷其境的效果。
【安可曲-莫札特歌劇選粹「夜后-選自魔笛」/ W. A. Mozart「The Queen of the Night, from Magic Flute」3.5’】
莫札特 於1791年譜寫出人生最後一齣歌劇「魔笛」(Die Zauberflöte),首演即獲得空前的迴響,成為莫札特最傑出的三部歌劇其中之一。全劇當中,「夜后」一角完全展現花腔女高音異常人的神奇唱腔 來提升全劇的張力表現與戲劇效果,非常高音域聲音的極致魅力來緊緊抓住觀眾的喜愛
鄧美琴 評價 在 鍾氏兄弟 The Chung Brother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的文章,關於命題「香港有沒有屬於自己的標準曲?」請多多轉載。
非常感謝哥哥Henry今日在HK01的專欄中詳盡探討幾隻重要的香港致敬大碟(包括:張國榮的《Salute》、關淑怡的《EX All Time Favourites》、夏韶聲的《諳》)與自己剛推出的《Song Book 歌集》的脈絡與關係,屬於研究香港本土音樂的人必讀的文章!請踴躍轉載。
//香港有屬於自己本土的標準曲嗎?
文:鍾一匡@鍾氏兄弟
美國音樂界有一段光輝的歷史,就是在三、四十年代,一些出色的作曲家為荷里活電影及百老匯歌劇創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精彩曲子。因此,在二十世紀初,美國紐約第28街被稱為「叮砰巷」(Tin Pan Alley),成為了音樂出版商的中心和作曲家聚集地,也因為出版商開始印製這些歌曲的樂譜,令叮砰巷的作品主宰了美國流行音樂,成為銷量可觀的商品。而這些歌曲被後世傳頌,並稱之為「美國歌集」(The American Songbook) 或「標準曲」(Standards)。
無獨有偶,這些作曲人大多數是猶太人,他們對創作旋律的技巧有一定的掌握,總有能力寫出一些扣人心弦的樂曲。著名標準曲作曲家包括George Gershwin( Rhapsody in Blue、Embraceable You)、Cole Porter (Night and Day、I’ve Got You under my Skin)、Irving Berlin (Cheek to Cheek、White Christmas)、Harry Warren (That’s Amore、At Last)、Hoagy Carmichael (Stardust、Georgia on My Mind)、Richard Rodgers (Blue Moon、My Favorite Things)、Jimmy Van Heusen (Come Fly with Me、Darn That Dream)等。
這些標準曲得以傳揚下去,是因為在每一個年代都有一班有心的音樂人把這些歌曲用嶄新的包裝、獨特的角度去展示出來。其中的表表者包括殿堂級爵士女歌手Ella Fitzgerald的Songbook系列,由1956年至1964年期間一共推出八張大碟向以下作曲家致敬:Cole Porter (1956)、Rodgers & Hart(1956)、 Duke Ellington (1957), Irving Berlin (1958)、 George and Ira Gershwin (1959)、Harold Arlen (1961)、 Jerome Kern (1963) 及 Johnny Mercer (1964)。
此外,年輕的音樂人如Norah Jones、Diana Krall等也以American Songbook為榮,在他們的專輯中錄製很多標準曲,矢志把它們發揚光大。流行樂壇天后Lady Gaga於2014年更與殿堂級爵士男歌手Tony Bennett合作推出一張名為《Cheek to Cheek》的大碟,用Big Band的形式灌錄了15首爵士標準曲。除了敬老外,Gaga的心願是把這些伴她成長的歌曲流傳後世,讓聽開流行歌曲的聽眾也可以輕鬆地細嗜爵士音樂,藉此除去「爵士音樂是深奧」的誤解。這張唱片在2015年榮獲格林美「最佳傳統流行歌唱」大碟,成績斐然。翌年,Tony Bennett又與鋼琴家Bill Charlap發表一張名叫《The Silver Lining》的專輯,向作曲家Jerome Kern致敬。
究竟香港有沒有屬於自己的標準曲呢?答案是有的。廣東流行曲在七、八十年代開始如日方中,電視、廣播劇和電影主題曲大放異彩,更孕育了一些才華橫溢作曲家,如顧嘉煇、黃霑、林子祥、許冠傑、黎小田、林敏怡、盧冠廷、黃家駒等,與三、四年代美國樂壇叮砰巷的盛況十分相似。所以,嚴格來說,在七、八、九十年代在香港曾經流行過的歌曲就可以被選為「香港標準曲」(Hong Kong Standards)。但問題是該些年代有很多香港流行的廣東歌其實是由歐西及日本流行曲改編,因此我們要保留原創性的話,那些作品便不計算在「香港標準曲」內。
記憶所及,張國榮1989年推出的《Salute》是第一張用翻唱形式向廣東歌致敬的大碟,碟中除了兩首歐日作品外及《雪中情》是台灣創作人邰肇玫的改編作品外,其他全部都是本地作曲家的作品,包括許冠傑的《紙船》、盧冠廷的《但願人長久》、黃霑的《明星》、郭小霖的《從不知》、李雅桑的《漫天風雨》、林敏怡的《這是愛》。雖然《似水流年》作曲人是喜多郎,但這首歌從來沒有在喜多郎的專輯中出現過,是嚴浩電影《似水流年》的主題曲,音樂人黎小田更聲稱這首歌其實是他的作品,喜多郎的參與極少。因此,筆者認為《似水流年》絕對是一首香港標準曲。
第二張令人難忘的廣東歌翻唱碟是關淑怡的《EX All Time Favourites》,碟內有五首歌是由歐日流行曲改編的,但另外五首即是香港本土音樂人撰寫的旋律,包括黃霑的《忘記他》、林慕德的《把歌談心》、許冠傑的《印象》、區志華的城市民歌得獎作品《問》,也有林敏怡的《這是愛》。此專輯推出後好評如潮,樂迷和樂評人一致推薦為關淑怡代表性專輯,也是其銷量最高的專輯。其中《忘記他》的作曲作詞人黃霑曾評價關淑怡在《忘記他》中的演繹比鄧麗君好。
以上兩張專輯都沒有標榜他們是「港式標準曲及」,直至1998夏韶聲推出《諳》一碟時才名正言順以「香港首張爵士Standards形式專輯」打響旗號,也是記憶中第一張以HiFi靚聲作為綽頭的大碟,還記得發行時平地一聲雷,銷量至今仍然超卓,並因此開拓了「發燒碟」市場,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大碟中有三首歌有日本歌改編,一首是台灣音樂人羅大佑的作品《假如》,另外六首均是本土作曲家的作品,包括顧嘉煇的《心債》和《隨想曲》、陳百強的《等》、盧冠廷的《最愛是誰》、黃霑的《明星》和許冠傑的《浪子心聲》。
從以上三張極具代表性一大碟可以見到顧嘉煇、盧冠廷、許冠傑、黃霑和林敏怡怡均是翻唱者極喜愛的作曲家。坊間後來也有一些專輯是向許冠傑和林子祥致敬的合輯,但因為兩位歌手的身份實在太突出,所以未必一定翻唱所有由他們撰寫的作品,因此嚴格來說不算是致敬專輯。
最令人印象深刻向作曲人致敬的翻唱專輯包括黃耀明向顧嘉煇致敬的《明日之歌》(2014)、羅敏莊向舞台劇音樂大師鍾志榮致敬的《追憶逝水年華》(2011)及鍾氏兄弟向福音音樂教父吳秉堅致敬的《齊唱‧吳秉堅之歌》(2011)。而令人難忘向作詞人致敬的翻唱專輯包括羅敏莊向著名填詞人卡龍(葉漢良)致敬的《追憶逝水年華II 卡龍存集》(2013)及張敬軒2018年向黃偉文致敬的《Dahlia II》。
要數到最純粹香港作曲人(沒有歐美日流行的改編),一定是弟弟鍾一諾(Roger)今年剛推出的《歌集Song Book》大碟,碟中也揀選了顧嘉煇、盧冠廷、許冠傑、和林敏怡的歌曲,也有黃耀明、劉以達、蔡德才、柳重言、鍾肇峰、張佳添及林一峰的作品。還有一首名叫《星聲夢旅人》的新歌,由Roger作曲譜詞,向曾經為廣東歌付出的作曲、作詞人致敬,寓意深長。
非常巧合地,Roger繼前輩張國榮和關淑怡後再度揀選了林敏怡作曲、林敏驄填詞,由泰迪羅賓原唱的《這是愛》作為專輯其中一首歌,究竟這首歌有什麼特別之處令那麼多人醉心要去翻唱呢?大家一定要買《歌集Song Book》來聽才會知道了,因為這是一張不折不扣屬於香港人的「標準曲」專輯。//
鄧美琴 評價 在 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趙氏曾任教於美國Bryant University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深圳大學、香港樹仁大學、臺灣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等多間學府,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客座教授、高級訪問學者;
2018年獲中國經濟思想史優秀(一等)著作獎,研究題目包括經濟思想、經濟史、政治經濟學,出版著作二十一部,論文三十餘篇。英國權威出版社 Routledge給予 "中國和西方頂尖學者(leading Chinese and Western scholar)" 的評價。
《趙氏讀書生活》,一個歷史學者的視頻,分享學術、社會、政治經濟觀察
收費平台可獲參考資料和專欄分享,請以每月5元或更多的美元支持:https://www.patreon.com/Chiusreading
或於YOUTUBE 上按加入成為會員,可獲影片的參考資料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i1257Mo7v4ors9-ekOq1w/join
https://www.facebook.com/drgavinchiu/
PayPal.me/chiusreading
工作洽談:higavinchiu@gmail.com
#習近平思想
#香港教育
#不能培养掘墓人

鄧美琴 評價 在 鄧美琴眼科 :: 台灣觀光指南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鄧美琴,M.D....研究領域:青光眼;白內障手術.經歷:台北長庚眼科住院醫師高雄長庚青光眼科主任高雄長庚眼科系系主任.,鄧美琴醫師在Six-heartworldYoutube的評價. ... <看更多>
鄧美琴 評價 在 長光眼科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長光眼科, Kaohsiung, Taiwan. 390 likes · 1 talking about this · 59 were here. 長光眼科診所是由鄧美琴醫師帶領高雄長庚醫院眼科醫療團隊,於民國106年創立。 ... <看更多>
鄧美琴 評價 在 [問題] 高雄醫術好的眼科醫院(醫生) - 精華區Kaohsiung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發文前請多利用"/"爬文或"z"查詢精華區
發問標題請盡量使用關鍵字 以方便其他版友查詢
-------------------------(以上可用ctrl+y刪除)
如題:
剛剛有朋友詢問我高雄長庚、高醫、義大等等的大型醫院,
有沒有推薦的醫院跟醫生。
朋友的小孩似乎有弱視的感覺,在台南奇美檢查時,醫生說年紀太小看不出。
所以詢問我有沒有知道高雄有沒有好的眼科醫生。
還請對這方面資訊有瞭解的人提供一下意見。
畢竟眼睛是靈魂之窗,所以朋友很謹慎。
謝謝大家 <(_ _)>
google了一些,像是有人提到說
高雄醫學院 , 賴昱宏醫師 長庚 黃修眉醫師 等,
有沒有版友有給他們看過,還是有另外推薦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1.160.178
※ 編輯: ou 來自: 218.171.160.178 (09/11 10:05)
> -------------------------------------------------------------------------- <
作者: sunapple0725 (愛的正好) 看板: Kaohsiung
標題: Re: [問題] 高雄醫術好的眼科醫院(醫生)
時間: Fri Sep 11 10:22:15 2009
我推薦六合一路的陳明琮眼科
他是高醫的主治醫師 臨床醫學碩士
算是很資深的醫師
我媽好幾年前就給他開過白內障
我家小妞現在也給陳醫師追蹤視力
去年也是在陳醫師那邊才檢查出弱視
並且已經矯正過來了
說到台南奇美
我現在還覺得很氣
我家小妞大概從3歲 就在台南奇美眼科追蹤眼睛
一剛開始也是有發現弱視 也有矯正
後來醫生就說正常了 就定期追蹤視力 然後每次去就都說很正常
就都只開散瞳劑(硫酸阿托品)給小妞點眼
在台南奇美追蹤視力大約有3年
後來因為要上小學回到高雄
想說就近做視力檢查
去到了陳明琮眼科
陳醫師是親自驗光、驗視力(不假手護士或是所謂驗光師)
他馬上就告訴我們 我家小妞的弱視根本沒有矯正過來
而且他現在正在戴的眼鏡度數根本不對 散光的度數配錯了
也說她點硫酸阿托品根本就沒有用
我們一聽當然就嚇到了
又到另外一家眼科一量 也說眼鏡度數不對
附註:當時戴的眼鏡是大約兩個月前才在台南奇美眼科由醫師開的驗光處方籤去配的眼鏡
既然兩家眼科都同樣說法
我們就又回到陳明琮眼科
接著便進型弱視矯正、點藥、重新配鏡
到目前 弱視已經矯正過來了
現在每三個月回去做視力檢查
以上的經驗提供給你做參考
我是覺得台南奇美眼科的驗光有問題
她們是不是有驗光師執照也不知道
趕緊帶小朋友去陳明琮眼科看看吧
當然小朋友年紀太小要讓他能夠乖乖的坐好驗光、比視力
的確有其難度而且會影響測量的準確度
不過 還是建議先去眼科給醫生確診
地址:高雄市新興區六合一路32號(近捷運新生國小站)
電話:07-2364299
診療時間:上午 週一至週日8:30~11:30
晚上 週一至週六6:30~9:30
週四及國定例假日休診
眼科的病患很多 建議先打電話預約掛號
: 如題:
: 剛剛有朋友詢問我高雄長庚、高醫、義大等等的大型醫院,
: 有沒有推薦的醫院跟醫生。
: 朋友的小孩似乎有弱視的感覺,在台南奇美檢查時,醫生說年紀太小看不出。
: 所以詢問我有沒有知道高雄有沒有好的眼科醫生。
: 還請對這方面資訊有瞭解的人提供一下意見。
: 畢竟眼睛是靈魂之窗,所以朋友很謹慎。
: 謝謝大家 <(_ _)>
--
我的彩妝保養品義賣,援助八八水災受災兒童
https://www.wretch.cc/blog/sunapple0725/27023259
還請大家多多捧場 m(_ _)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7.47.126
矯正弱視主要是靠"遮眼"還有"描圖"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