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榮 與
王副議長 林為洲委員 林思銘委員 及議員 各鄉鎮市長 各鄉鎮市代表會主席 副主席 共同於 新竹縣議會 召開 縣市合併座談會 疾呼執政當局應正視地方反彈的聲音 不因人設事 提出有政治考量的合併議題 此作法讓人難以苟同。😷😷😷
因日前新竹市長林智堅提出「大新竹」合併倡議,在2017年他被問到對於縣市合併的看法,他說沒有討論過,如今卻突然提起,想趕在2022年6月前完成修法,並獲得立法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的支持,很明顯就是要為其量身定做、「因人設事」的行為,是非常不可取的。
就新竹縣市合併、改制直轄市對本縣現行體制提出以下看法:
一、鄉鎮市公所改制為區公所,弱化地方治理:
區長為市長指派,聽從市長指揮監督,不須直接向選民負責,而且區長無需赴議會備詢,在地方治理及民意回饋上,鄉鎮市公所,較區公所快速與明確,更能貼近鄉親需求。
二、議員席次縮水,偏鄉的聲音更難被發掘:
新竹縣市合併或升格,議員席次從69席變成44席,本縣議員席次將大幅縮水,將造成數鄉鎮合併,可能只有一席議員,偏遠地區的預算以及發言權將大為減少,會導致地方的聲音難以傳達。
三、鄉鎮市代表會消失,轉任區政諮詢委員,更無法確實反映基層民意:
改制或升格後,鄉鎮市民代表,將由直轄市長聘任為無給職的,區政諮詢委員,為期四年,期滿不再聘任,只有諮詢、建議權,並無質詢及預算審查權。
四、行政中心偏移新竹市,幅員過大,行政效率將低落,新竹縣會更沒落:
如果合併或改制後,市府的行政中心,設置於新竹市區內,行政資源將集中於人口密集的地區,不利本縣偏鄉發展,更會造成行政效能的低落。
五、「財政收支劃分法」並未修法,竹竹改制直轄市,無益統籌稅款的增加:
縣市合併或改制增加之預算,將被龐大的人事費用吃掉,在爭取中央各部會建設計畫中,地方自籌款將會提高比例,反而增加地方財政負擔。
六、政治現實擺在眼前,一再被質疑政治發展企圖,無視當前疫情嚴峻,未把人民生命安危列為優先,如此政治操作機關算盡,有違人民託負,如此作為,未必盡如你意,綜觀上述。
新竹縣市是否合併不應是「因人設事」幫人找位置而輕率為之,應廣徵民意審慎考量為本縣最大利益著想,當務之急中央應盡速修訂「財政收支劃分法」合理檢討資源分配問題,為本縣爭取最大利益後再來檢討行政區域調整、合併相關課題方為上策。😷😷😷
鎮榮 ㊗️福大家 事事如意 平安健康
鄉鎮市長行政效率 在 陳歐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迎接高鐵,宜蘭站是最佳方案」
#宜蘭人跨黨派大團結 #要求中央正視民意
北宜高鐵選址設站案受到多方關注,交通部投入7千餘萬元進行專業評估,一直屬意設址宜蘭站,日前態度突然180度大轉彎,逕自宣布擬將高鐵設於四城站,使地方爆發強烈反彈!包括宜蘭縣議會張建榮議長、北宜高鐵促進會江聰淵會長等百餘位深具代表性人士,在最短時間內,首度跨越黨派達成共識,共同聯署「迎接高鐵,宜蘭站是最佳方案」陳述意見書。今(9/16)日特將陳述書等遞交立法院長游錫堃,表達宜蘭縣最多數、最理性的民意,希望全國最高民意機關,能夠瞭解地方心聲,反映真實民意!
一、高鐵選址宜蘭站,是最多數的民意
「迎接高鐵,宜蘭站是最佳方案」陳述書(見附件1),截至9月15日止,總額34位縣議員中,已有25位(占四分之三席次)聯署;總額12位鄉鎮市長及代表會主席中,已有9位鄉鎮市長、9位代表會主席(各占四分之三席次)聯署;還有數十個學界、產業界、民間團體,也已參加聯署(完整名冊詳見附件2),因為高鐵選址在宜蘭站,最符合宜蘭縣民的集體利益,所以不只是最佳方案,也是唯一方案。
二、高鐵選址宜蘭站,是最理性的民意
陳述書中指出,宜蘭站周邊擁有近30公頃的公有土地,不會徵用優良農地,相較於四城或其他選項,對人民身家財產衝擊可降到最低,也能杜絕土地炒作弊端。更何況宜蘭站是全縣交通中心點,服務人數最多,爾後高鐵、快鐵(來往於宜花東)、台鐵「三鐵共構」,有現成的接駁系統,可直通全縣各主要景點與聚落,達成「時間無縫、空間無縫」的便捷轉乘效率,有效紓解東部交通流量的目標,並可減少相似設施的重複投資。
然而日前交通部突然片面表態擬將設址於四城,令各界相當錯愕,即便行政院長蘇貞昌親自澄清,也無法化解宜蘭人的疑惑。陳述書中指出,高鐵選址不應只著眼在新市鎮開發的財務效益,若設址不當,日後接駁轉運將付出天價成本。例如西部高鐵的苗栗後龍站、彰化田中站、雲林虎尾站、嘉義太保站,幾乎都是現成開發失敗的案例。理性的大多數宜蘭人認為,高鐵可帶動宜蘭縣整體區域振興,但不該罔顧人民權益,卻製造出炒作土地的弊端。
高鐵延伸到宜蘭縣,是為實現「西高鐵、東快鐵」全島一日生活圈的目標,不應該以路線長短、工程簡便或是新市鎮土地利益為設站依據。期盼中央能夠正視宜蘭人跨黨派、跨團體的理性共識,將高鐵站址設於宜蘭縣的門廳「宜蘭火車站」,讓宜蘭縣脫胎換骨,成功扮演東部地區的交通樞紐,為國內及國際旅客提供真正舒適、便捷的大眾運輸。
鄉鎮市長行政效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反對 為拚選舉急就章的竹竹苗合併
真合併 行政中心必須設在苗栗
這幾日「竹竹苗」合併為第七都議題,一如媒體一開始詢問時,對於合併,超明秉持反對,在這邊向鄉親報告,合併對苗栗是利還是弊。
一、財劃法修法迫在眉睫
倡議縣市合併的論點之一提到,新竹縣市因科學園區帶動,增加國庫大量收入,但統籌分配款卻不成比例,因此,透過升格能分配到更多資源。超明認為,在現有規定下,新增一個直轄市,等於補助非六都縣市的統籌分配稅款反而增加,如果,苗栗併為第七都,等於直轄市統籌分配款多一都來分配,比起現在是否有利,不無疑問!尤其,苗栗這十多年的長足發展,長期以來努力創造國稅,苗栗獲分配回的統籌款足足少千億元!財劃法分配公式問題,超明已提出許久,如果,只是因為財劃法導致分配不均,何不修正財劃法就好?!
二、苗栗發展邊緣化
竹竹合併或者竹竹苗合併,都是以新竹觀點去思考,苗栗的發展只是被拿來陪襯,因為加上苗栗的人口數,就不需修法,直接可以申請升格,苗栗的功能只是為了湊人口數。若真合併,超明認為僅有鄰近新竹的竹南、頭份地區較能受益,其他16鄉鎮將被邊緣化,無法獲得完整的建設規劃,歷任縣長、民代所爭取的建設及規劃,都會付之一炬,屆時肯定會有重竹輕苗的現象出現,苗栗的未來發展將停滯不前。
三、政黨利益大於民眾權益
先前,民進黨企圖修法,讓鄉鎮市長改為官派,稱是提升行政效率,但背後政治企圖眾人皆知。如果,縣市合併升格為第七都,等於鄉鎮市長改為官派,鄉鎮市基層代表民意也中斷,對於基層民意需求的反應,其效率絕對弊大於利。
四、資源增加,城鄉差距並未拉近
縣市合併主要是期待行政資源增加並拉近城鄉差距,但從台中、高雄、台南合併之後,員額逐步增加,但原縣區的發展並沒有因此有長足的進步,城鄉差距並沒拉近。
五、行政效率沒有明顯提升
在有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時,一來能廣泛反映民意,二來在遇緊急狀況時,他們都能第一時間提供協助,因為,這些民選代表對於鄉親有一份責任心在,效率絕不落人後,但改官派後在沒人監督的情況下,效率高下立判。
六、真心合併還是政治謀算
倡議縣市合併的時機,竟是在市長即將卸任的前夕,在此時間提出,究竟是真心合併還是為了個人政治前途考量?!真是為地方發展?!回想竹南爆發科學園區群聚事件時,新竹市長一通電話中央隨即由國防部啟動竹科專案,新竹市甚至在香山成立邊境篩檢站,對苗栗避之唯恐不及的作為,如今倡議合併,背後政治目的昭然若揭,如同同黨柯總召也說這樣市長就可以再競選首長,這樣的政治謀算請鄉親公斷。
超明剛剛在竹竹苗合併研商會議上,一條一條向在座的竹竹苗縣市長、議長及立委們、民意代表討論。
如果要合併,一定要經過合理的討論及完整的規劃,超明也要求,合併後,市政中心一定要設在苗栗,鄰近新竹縣市的地點,才能平衡城鄉發展,合併才有意義。在此之前,超明也會一如以往,努力爭取建設,讓苗栗擁有更好更幸福的居住環境與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