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國寶級作曲家、左翼政治家米奇斯.提歐朵拉吉斯(Mikis Theodorakis)辭世,享耆壽96歲。他的配樂代表作包括《希臘左巴 Zorba The Greek》(1964)、《焦點新聞 Z》(1969)、《衝突 Serpico》(1973)等作。他以鼓舞希臘人推翻軍事暴政聞名,晚年也以反猶主張備受爭議。
.
米奇斯.提歐朵拉吉斯出生於愛琴海上的希俄斯島,他與兄長從小從母親身上學習希臘民間音樂,從小就立志成為一名作曲家,在17歲就辦了自己的音樂演奏會。在希臘被軸心國佔領時期,提歐朵拉吉斯加入了共產黨的ELAS部隊,與英國部隊一起對抗希臘右翼。從此之後,提歐朵拉吉斯與共產黨便結下不解之緣。
.
戰後,希臘陷入血腥內戰,由英國與美國支持的國民軍與共產黨激戰四年,期間提歐朵拉吉斯遭到逮捕與流放,甚至兩次遭遇活埋酷刑,染上肺結核。戰後,他得以在雅典安身,同時也在巴黎音樂學院進修,進一步學習創作交響樂和室內樂等各種曲風。他也嘗試為許多希臘共產詩人的詩句譜寫成曲。
.
在冷戰期間,提歐朵拉吉斯成為共產主義最堅定的支持者。1957年,他的鋼琴協奏曲曾在莫斯科音樂節獲得金獎。同年,他也為英國電影《Ill Met by Moonlight》(1957)譜曲,很快在歐洲樂壇站穩腳步。不過在1960年,他決定回到故鄉,提出了復興希臘音樂的概念,主張利用西方交響樂與傳統希臘樂器混合,創造出一個獨立的流派。
.
然而,1963年,希臘左翼政治家格里戈里斯.蘭布拉基斯(Grigoris Lambrakis)遭到暗殺,希臘政局陷入動盪,提歐朵拉吉斯開始涉入政治,成為左翼議員。但也在這一期間,他創作了生涯早期最重要的作品,即提名七項奧斯卡獎的《希臘左巴》,這部電影的旋律甚至從此成為描繪希臘的固定曲目。同一時期,他也創作了以描述納粹大屠殺的經典曲目《毛特豪森三部曲 Mauthausen Trilogy》。
.
美國樂評人約翰.克洛威爾(John Rockwell)曾歸納提歐朵拉吉斯的作品元素主要為三項,分別是激動人心的曲調、富有感染力的舞蹈節奏和希臘波左基琴所創造的異國色彩。
.
好景不長,軍事強人喬治斯.帕帕佐普洛斯(George Papadopoulos)在1967年發動政變,採取鐵腕統治,使得數以千計的反對派遭到監禁,提歐朵拉吉斯的作品被下令查禁,沒多久他本人也遭逮捕,被判處五個月監禁。
.
1968年出獄後,提歐朵拉吉斯與妻小被流放到伯羅奔尼撒的山中鄉村軟禁。期間,他依然持續工作,為科斯塔-加夫拉斯(Costa-Gavras)《焦點新聞》作曲,這部作品便是影射戈里斯.蘭布拉基斯遭暗殺案,對希臘軍政府多有批判。他在英國金像獎榮獲最佳電影音樂殊榮。
.
由於提歐朵拉吉斯在當時的希臘是家喻戶曉的音樂人,坊間一直流傳一個都市傳說/趣聞。內容是有個希臘人在路上聽到警察在哼提歐朵拉吉斯普寫的曲子,他走過去問警察:「你也懂提歐朵拉吉斯普?」結果警察依「收聽提歐朵拉吉斯普作品」之名將他逮捕。
.
在提歐朵拉吉斯被軟禁之時,全球作曲名家李奧納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和導演亞瑟.米勒(Arthur Miller)都曾出聲呼籲希臘政府釋放帕帕佐普洛斯。直到1970年4月13日,他因罹患肺結核而獲准保外就醫,科斯塔-加夫拉斯等人親自迎接身體嬴弱的他。
.
不過三個月後,提歐朵拉吉斯已經能親自上陣指揮倫敦交響樂團。表演盛況空前,長時間的鼓掌與歡呼聲,使得他不由得出場謝幕高達五次。自此,他耗費四年期間在各地舉辦以推翻希臘軍政府為目標的籌資音樂會,在智利甚至受到聶魯達(Pablo Neruda)親自接見。政治領袖如南斯拉夫的狄托(Josip Broz Tito)和巴勒斯坦的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都將之視為座上賓。
.
隨著帕帕佐普洛斯上校倒台,提歐朵拉吉斯得以在1974年凱旋歸國,所有的廣播節目都在播送他的作品。之後他持續從政,曾在1980年代起擔任過兩次議員,亦曾高居部長職。期間他一樣繼續創作,推出歌劇與芭蕾舞劇作品。1990年代從政壇退休後,他被任命為希臘國家廣播電台合唱團與管弦樂團的音樂總監,持續走上國際推廣希臘音樂。
.
但這不代表提歐朵拉吉斯從此便遠離政治,他依然積極向國際政治議題發表意見,包括反對北約介入科索沃、反對伊拉克戰爭等。在2003年,他更語出驚人地指出,這世界上一切災難都是猶太復國主義者造成,稱以色列是邪惡的根源(不過後來在言論掀波之後,他主動致歉)。
.
作為全球最知名的反美主義者之一,提歐朵拉吉斯在美國的形象也備受爭議,《紐約時報》為他寫的訃聞也刻意調侃他是一名「富有的共產黨人」。文中寫道他在巴黎、雅典和伯羅奔尼撒半島擁有房產,在資本主義大都會紐約、倫敦、柏林等地舉辦音樂會等等,更享有議員特權,暗示他並不是一個純粹的共產黨人。作者麥克法登(Robert D. McFadden)指出提歐朵拉吉斯從沒有為自己的表裡不一向世人致歉。
.
基於其樂壇成就,晚年的提歐朵拉吉斯載譽不斷,包括在2007年所榮獲的世界音樂獎終身成就獎殊榮。但他從未停歇創作,直到生前仍有負責配樂的電影作品尚在製作中。
.
2021年9月2日,米奇斯.提歐朵拉吉斯在雅典辭世。總理基里亞科斯.米佐塔基斯(Kyriakos Mitsotakis)即時宣布全國進入三日哀悼期。
.
.
(圖為米奇斯.提歐朵拉吉斯。)
#MikisTheodorakis
鄉林雅典樂居 在 Cheap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一群8+9建立的國家 普魯士的崛起】
#宗教狂熱分子 #條頓騎士團
13世紀初一群宗教狂熱的8+9,來到了波蘭北部,打爆了當地的呼呼嘿嘿,建立起日耳曼國家,一度占領整個波羅的海沿岸地區,但到了14世紀,慘遭波蘭立陶宛與俄羅斯等國圍毆,變成了波蘭立陶宛的附庸國,他就是普魯士的前身「條頓騎士團」
#普魯士誕生
反正中間經歷了一陣很混亂的時期,宗教改革、三十年戰爭啊,有了一個普魯士的雛型,這邊不廢話。
#軍事優先
新興的普魯士繼承著條頓騎士團的傳統,「不是有軍隊的國家,而是一個有國家的軍隊」,因為周邊強國林立,讓普魯士瘋狂的優先發展軍事。
#超級軍國主義
第二任國王腓特烈·威廉一世,號稱「士兵王」、「乞丐王」,對軍武更是到了著迷的境界,他自己生活極為簡樸,還強迫全國人民跟他一起吃苦,每天苦幹12小時,向民間與貴族徵收重稅,省下的每一塊錢都投入軍隊中,每年軍隊開支佔國庫的85%,普魯士人口只有224萬,佔歐洲第13,士兵竟多達8.5萬人,居歐洲第4。
#我不讀書但我很強
士兵王在位期間非常鄙視學問,禁止法國、拉丁文學和音樂,更不可能在文化教育上投入半毛錢
#反觀強力王
反觀鄰國的薩克森選侯兼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二世,他是法王路易14的粉絲,非常崇拜路易14的宮廷奢華排場文化,全力支持附庸風雅的文化建設。此外他還身體力行,一生之中強力追求女色,傳聞擁有365名子女,也因此被稱作「強力王」。
#普魯士只是沒腦袋的肌肉棒子
對於薩克森的文風鼎盛,奧古斯特自詡薩克森是德意志的雅典,把普魯士比喻成德意志的斯巴達,讚美自己多有文化,諷刺普魯士只是沒腦子的肌肉棒子。
這個比喻後來傳到了士兵王耳中,士兵王哈哈大笑頗為得意,認為這是讚美他,並與之結盟。
#腓特烈大帝收割
士兵王去世後,把諾大1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200多萬人口、8萬大軍,與他這輩子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龐大財富,交給了他的兒子-腓特烈二世。
腓特烈二世史稱腓特烈大帝,歐洲最偉大的君主之一。
靠著靈活的外交手腕(見風轉舵+賣隊友),與祖父輩留下的龐大資產,還有傑出的軍事才華。
#普魯士的勝利
1756年直接大軍開入薩克森,一個月不到薩克森投降,軍隊被併入普魯士
此後普魯士就一直在世界的舞台上發光發熱,薩克森則載浮載沉,在德意志聯邦諸侯中沒什麼話語權,最終被併入德國。
#薩克森以前可是很輝煌的
但別忘了,薩克森以前可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七大選帝侯之一,強大到連神聖羅馬帝國都可以不甩,還是宗教改革的推動者,反觀普魯士只是一個8+9新興國家,歷史上不斷有小國突然躍上舞台,迅速變成強權。普魯士就是這樣的國家,原本是一個躲在波蘭和神聖羅馬帝國陰影之下的公國
在腓特烈二世的帶領下,普魯士站上歷史的舞台,透過多場的戰爭,擴張了普魯士的領土,讓國家變得富有、強大
#重點來了
如果你想體驗這樣一場戰鬥,指揮自己的部隊,或者親身參與其中,從一個士兵成長爲一個將軍,甚至是帝王,與朋友一起建立自己的軍團甚至是國家,那麽金質國戰MMO手游《王者遠征》來了!
傳承經典國戰精髓,千人同屏,萬人國戰,與千萬玩家共同衝鋒,是親自上陣,儅帝王,無雙全場,還是隱於幕後,做指揮,引領全軍,都由你自己決定寫實得天氣系統,氣候瞬息萬變,戰場情況隨時變化,是趁黑斬首敵軍將領,還是雪中潛伏出擊,或是大雨之中直陷戰場,勝負皆在一念之間。
這次台港澳新馬同步上線,五地同服,真正的國戰時代正式來臨
快下載游戲:http://mrw.so/5APUNS
輸入我的虛寶碼:CHEAP666,也為守護你的家鄉,出一份力吧,也許下一個國王就是你哦!
cheap心得: #錢真難賺
鄉林雅典樂居 在 十方富裕人生(心靈 夢想 財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與名人有約》莎士比亞是個炒房的好文青?
沒想到吧?年輕的莎士比亞,炒房、囤糧、賣劇、找贊助商,每年收入高達80-90英鎊,各種投資年回報率超過10%,是個老練的金融投資者、大富商。
美國杜克大學甚至開了一門《莎士比亞與金融市場》,討論莎士比亞的精明、順勢、投資技巧,讓人跌破眼鏡!
----------------------------------------------------
眾所周知,莎士比亞對拜金主義鄙夷至極,每每要借筆下人物之口道出對金錢的憎惡。
「金子!黃黃的,發光的,寶貴的金子!這東西,只一點點兒,就可以使黑的變成白的,醜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卑賤變成尊貴,老人變成少年,懦夫變成勇士……」
——《雅典的泰門》
但他在作品里談錢次數之多,似乎又離不開這個「萬惡之源」——38部劇作品里,光「rich(有錢)」就出現過150次,「gold(金子)」被提過200次,「debt(債務)」被提及50次。
而真實生活里的莎士比亞,或許沒有像他自己說的那樣憎惡錢財。賣劇、囤糧、炒房、建劇院……嘴上說著不要不要的小莎其實是一個會賺錢的文藝青年。
22歲的莎士比亞正好趕上了倫敦的「黃金季節」。
從劇院打雜開始入行,莎士比亞做過馬夫、催場員、演員助手。但他的才華並沒有被埋沒多久,僅僅兩年的時間,他所在的劇團就開始演出他改編的劇本。
那時市民看戲,大多是圖個樂呵,大家結束工作後,選擇一個新的地方消遣,順便嗑嗑瓜子、聊聊鄰里瑣事。莎士比亞的戲簡直正中市民的下懷,人們大掏腰包,討論度持續不下,他也成了當時的一大「網紅」,紅人的進賬自然不少。
莎劇門檻低,又足夠精彩,這使得熱愛戲劇的倫敦市民總是不吝誇贊。這樣的時代背景,讓好的戲劇能快速脫穎而出,大藝術家在世的時候,不用過著淒苦的日子,也不用等到死了以後才成名成腕。
當時,一部「原創」劇本的酬金是5到10英鎊,而按當時的物價,一公斤煙草要4英鎊,一匹馬大概1英鎊,而英國一個教師的平均年薪才有20英鎊。
高產如莎士比亞,至少靠著寫劇本賺了200英鎊,一個教師的十年工資就這麼入了小莎的口袋。
但你以為莎士比亞只賺了這200英鎊嗎?當時的劇團,會將從另處得來的劇本交給駐團作家改編,一年下來經莎士比亞之手潤色的劇本也不少。此外,他還和其他人合寫了一些劇本,這些酬金不會是小數目。
然而倫敦的「黃金季節」很快就過去了。1591年至1594年間,倫敦全城瘟疫肆虐,劇場關門歇業。
就在戲院被迫禁演、演員面臨失業的情況下,莎士比亞也不缺少「錢路」。
既然在劇院看劇不安全,那麼自己在家裡「讀劇」總沒關係了吧?趁著瘟疫的空檔,莎士比亞找出版界的同鄉幫忙,出版了兩本長篇敘事詩《維納斯與阿多尼斯》和《魯克麗絲受辱記》。沒想到這兩本詩卻比他的任何一部戲都要受追捧,無論平民還是貴族,都成了他的粉絲,一時間「倫敦紙貴」。
儘管廣受歡迎,但莎士比亞從出版詩集中撈到的油水不多。當時的出版業屬於大資本家產業,而在當年缺乏市場意識的情況下,出版商可能是一次性買斷付款,而非收益抽成。
出版社這裡行不通,莎士比亞就給自己的詩作找了一個買單的恩主——年僅19歲的南安普敦伯爵。彼時,伯爵很受伊麗莎白女王的器重,英俊而多金,莎士比亞在兩部詩作的開篇都附有給南安普敦伯爵的獻詞。
「我所寫出的作品屬於您,我將要寫作的作品也同樣屬於您,凡我所有的,也都必定屬於您,您忠誠的莎士比亞。」——《魯克麗斯受辱記》獻詞
伯爵很受用,惠贈了莎士比亞一千英鎊(也有人說是一百英鎊,但無論如何,那都不是一個小數字),莎士比亞終於找到了庇護自己的恩主。
寫一首詩都能值這麼多錢,放在現在是無法想象的,得到市民和恩主如此捧場的莎士比亞順理成章地成為一個暴發戶。這也難怪他當時的競爭對手羅伯特•格林曾含沙射影地諷刺道:「莎士比亞是一隻用我們的羽毛打扮的暴發戶烏鴉。」
莎士比亞賺的錢不少,但對自己卻很「小氣」。
他在倫敦初期住在燈紅酒綠的肖迪奇區,租住的房子面積很小,陳設簡單,教區的評估冊上顯示,他家的各項物件總估值只有13先令4便士。
他的業餘生活也不豐富,劇團的演員們總是邀約他一起去尋歡作樂,但都被拒絕,好像沒有什麼享樂的事值得他花錢。
生活上如此節儉的莎士比亞在房地產投資上卻十分豪氣。
33歲,莎士比亞花了60英鎊購置了斯特拉福鎮上埃文河畔最大的豪宅,隨後又買下了花園對面的15畝地。在莎士比亞買下來之前,按照有關材料的描述,這棟房子「年久失修,破敗不堪,而且至今仍未修繕」。換句話說也就是,越來越不值錢了,莎士比亞覺得,這可能是一個投資的好機會。
6年後,他以320英鎊收購了家鄉北部100多英畝耕地。隨後,他用440英鎊的高價買下斯特拉福及附近地區什一稅(一種宗教捐稅)的一半份額,這筆租稅可使他每年收益60英鎊。
有意思的是,雖然莎士比亞曾在《哈姆雷特》里勸告他人「不要借錢」,但自己在投資的時候可是「債台高築」。1613年3月,他進行了最後一項地產投資,以140英鎊高價購得倫敦黑修士地區一所公寓,其中的60英鎊,就是等把房子租出後,拖了半年才付清的。
雖然莎士比亞那麼努力地圈錢,但其實他是一名隱藏的富二代。
莎士比亞出身富庶之家,父親在他出生的第二年上任斯特拉特福鎮鎮長, 但因為宗教信仰與當時的政權相悖,莎士比亞的父親在他13歲之時辭去了公職,一夜之間,家道中落。15歲的他,還跑去鄰鎮的大戶人家做家教,減輕家裡的負擔。
可這並沒有持續多久。連莎士比亞自己都沒有料到的是,父親1601年去世的時候留下了一筆遺產,具體數額不得而知,但繼承了遺產的一年多後,莎士比亞大手購入家鄉的耕地。這不免讓人聯想,莎士比亞父親到底有多會「藏富」。
但或許那段困苦的少年時期刺激到了莎士比亞,16世紀末,在整個歐洲陷入糧食連年歉收或絕收的「小冰河期」時,他多次囤積大麥、穀物等緊缺口糧,然後高價轉售給本地居民和商人。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他還將倒賣糧食獲得的錢財放貸給急需的窮人,利息高昂。如果有人拖欠、或無力支付全部欠款,莎士比亞就會起訴他們。為此,他在1598年因在糧食短缺期間囤積穀物遭到起訴。
人們說,莎士比亞是飢荒中的男子,很人性,很客觀,但細細思索下來,或許他也很複雜。莎士比亞的理財手段,大多都源於父親,自小耳濡目染:囤糧發災難財,甚至放貸、逃稅,猶如他筆下的商人夏洛克一般。但這些手段沒有持續多久——或許他也不想成為自己不齒的人。
#請幫 十方富裕人生(心靈 夢想 財富)按個讚!
#請分享 讓力量傳遞出去!
轉載自《Vista看天下政商智庫》( WeChat ID : vistazhiku ),2017年10月,19期。
鄉林雅典樂居 在 【鄉林雅典】南區建案 - 樂居 的相關結果
「鄉林雅典」位於台中市南區三民西路333號,屋齡16年,點擊直接查看出售中物件。 ... <看更多>
鄉林雅典樂居 在 實價登錄列表查詢- 樂居 的相關結果
鄉林雅典. 三民西路375號4樓. 1380 萬. 25.38 萬/坪. 樓層: 4/15樓; 成交屋齡: 15年; 總坪數: 56.36坪; 房屋坪: 49.64坪; 車位價: 120萬; 車位坪: 6.72坪 ... ... <看更多>
鄉林雅典樂居 在 鄉林雅典- 實價登錄 - 樂居 的相關結果
樂居 提供:鄉林雅典總戶數507戶,屋齡16年,共有200筆成交資料,11戶在二手市場銷售中。歡迎諮詢達人李祈翰、汪忠政.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