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疫苗會變萬磁王?
這兩天在社群媒體被流傳最多的應該就是這個事情了吧
我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了
其實不只在台灣
在全世界很多地方都已經被玩過一輪了啦
你們已經遲嘍
大家參考一下這個BBC news 的事實查核影片👇👇👇
https://www.bbc.com/news/av/57207134
抱歉
是英文的
不過不只這個
很多單位也都有出來澄清了啦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也在官網證實
所有COVID-19疫苗都不含金屬,不會讓注射部位產生磁力。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vaccines/facts.html
這個事實查核影片大意就是
前面部分是請專家告訴你這是不可能的
疫苗裡面沒有金屬疫苗裡面沒有金屬疫苗裡面沒有金屬
後面的部分也說明了這些影片的來源
一開始最主要是一些反疫苗團體在網站上流傳的
後來有一些人為了好玩而拍影片跟風
結果玩多了大家就信以為真
就這樣每個地方就一直玩一直玩一直玩下去
最後
BBC news找了一位當初也有拍影片的出來澄清
告訴大家
她很抱歉
她覺得這一點也不好玩了
這不是真的
他沒有想要嚇大家
就醬
各位同學
謠言止於智者
這個社會還不夠亂嗎
你們還要繼續這樣玩下去嗎😊
歐歐對了
我的推特帳號開通很久了但都沒有真正在用
只是現在臉書動不動就會Ben人覺得很煩
最近覺得這蠻適合拿來噴人的
以前總覺得知識份子就做好自己的本分
妖魔鬼怪放在自己心底笑笑就好
但現在發現似乎不是這樣
妖孽可以亡國
所以
雖然我很忙但我還是決定站出來
自己的國家自己救
推友們可以加一下喔
@ynsuper1
不定期噴人會在這裡
不喜勿入
阿有同學說我沒有推特捏IG怎麼樣
不一樣喔
我IG只會放一些讓人墮落的東西譬如說食物阿鋼筆阿包包阿趴啦趴啦的
比較適合心智堅強一點的人服用
啾咪❤️
歐歐對了
最近版上偶爾會有蟑螂出沒
說過很多次
我這個人愛乾淨很討厭髒東西
垃圾都會被我清掉蟑螂都會被我用拖鞋打死
會被我當垃圾清掉的不要靠腰喔
我的地盤我愛砍誰就砍誰
規矩在這裡自己看好喔
啾咪👇👇👇
精準匡列
https://drsu.blog/2021/06/25/super210625/
醫生有時間當部落客想必醫術已經相當高超
https://drsu.blog/2021/06/21/super210621-1/
裝睡的叫不醒
https://drsu.blog/2021/05/31/super210531-3/
關於最近COVID-19 疫苗議題
我們不斷更新
可以參考一下我之前的文章 👇👇👇
COVID-19 疫苗是素的還是葷的?
https://drsu.blog/2021/07/07/super210707/
到底疫苗是葷的素的大家想清楚了嗎?
https://drsu.blog/2021/07/08/super210708/
孕媽咪們疫苗打了沒
https://drsu.blog/2021/07/06/super210706/
我一定要等到孕期第三期才去施打COVID-19 疫苗嗎?
https://drsu.blog/2021/07/05/super210705-1/
關於散播疫苗謠言的外國學者
https://drsu.blog/2021/07/01/super210701/
懷孕未滿12週也能打COVID-19 疫苗嗎?
https://drsu.blog/2021/06/28/super210628-5/
哺乳中的媽咪建議接種COVID-19 疫苗嗎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331422378/posts/345629673691411/
孕媽咪可以準備打疫苗嘍
https://drsu.blog/2021/06/24/super210624/
你能打到的疫苗就是最好的疫苗
https://drsu.blog/2021/05/31/super210531-2/#more-7168
再來聊聊孕婦是否需要施打COVID-19 疫苗
https://drsu.blog/2021/05/28/super210528-2/
不斷更新—關於孕婦哺乳媽咪是否施打COVID-19 疫苗
https://drsu.blog/2021/06/01/super210601/
COVID-19疫苗施打需要跟其他的疫苗間隔嗎?
https://drsu.blog/2021/06/09/super210609/
我需要去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嗎?
https://drsu.blog/2021/06/15/super210615-4/
吃荷爾蒙或避孕藥可不可以施打AZ疫苗?
https://drsu.blog/2021/05/31/super210531-1/
關於COVID-19 疫苗
https://drsu.blog/2021/05/17/super210517/#more-7045
好啦既然聊到了疫苗
那我們今天就來複習一下其他相關的疫苗知識好了👇👇👇
今天來聊聊偽科學
https://drsu.blog/2021/02/17/super210217-5/
不是疫區所以不需要打疫苗?
https://drsu.blog/2020/07/29/super200729/
2020流感疫苗又開打嘍
https://drsu.blog/2020/10/07/super201007/
今天再來聊一下疫苗好了
https://drsu.blog/2020/02/03/super200203-1/
關於科學驗證跟邏輯
https://drsu.blog/2019/12/16/super191216-01/
2019流感疫苗來嘍
https://drsu.blog/2019/10/29/super191029/
關於醫療上的醫師喜歡叫你自費
https://drsu.blog/2019/08/07/super190807/#more-3399
再來聊聊關於疫苗的陰謀論
https://drsu.blog/2018/10/24/super181024/
今天來聊聊小兒麻痺症的故事
https://drsu.blog/2018/10/19/super181019/
2018流感疫苗開打嘍
https://drsu.blog/2018/10/17/super181017/
關於流感疫苗的兩三事
https://drsu.blog/2017/10/10/super-171010/
懷孕相對論-百日咳疫苗/流感疫苗
https://drsu.blog/2017/09/28/super-170928/
今天來聊聊子宮頸癌疫苗吧
https://drsu.blog/2018/02/26/super180226/
關於孕期麻疹感染
https://drsu.blog/2018/04/09/super180409/
孕婦X麻疹
https://drsu.blog/2018/04/20/super180420/
再來談談有關疫苗的兩三事
https://drsu.blog/2018/04/26/180426/
今天來聊聊孕期德國麻疹抗體及疫苗接種
https://drsu.blog/2018/09/26/super180926/
孕婦要不要打百日咳疫苗?
https://drsu.blog/2020/07/30/super200730/
關於疫苗的副作用跟併發症
https://drsu.blog/2020/10/28/super201028-2/
好的
各位新同學
我們有目錄
要發問前可以先找一下喔👇👇👇👇
導覽目錄在這裡
https://drsu.blog/2017/12/18/super-list/
不然
置頂文也有👇👇👇👇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331422378/posts/192828068971573/?extid=0&d=n
對了
有同學說我寫太多很難找
關於這點我很抱歉
可以善用搜尋功能喔👇👇👇👇
https://drsu.blog/2018/01/01/super180101/
關於基因醫學部落格在這裡👇👇👇
https://sofivagenomicsblog.wordpress.com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4的網紅醬料心聲MedSoun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這集作伙醬讀為大家介紹了提姆哈福特Tim Harford的《轉角遇見經濟學》,這本書介紹了50種重要且有趣的發明,每個篇幅都不大,卻能帶來很不一樣的省思,讓讀者可以藉由了解這些發展史,能從不同角度剖析這個世界!這本書雖然蠻多人都提過了,但是Candy特別補充了口服避孕藥(COC)的相關醫學知識,...
避孕藥醫學英文 在 Jo's 九萬的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是我們不談論,我們的孩子就不會好奇。》
小學六年級畢業典禮過後,我們四五個女孩子聚在一起,準備進行我們的慶祝 ———
看A片。
那時我們從來沒有看過A片,A片是個傳說。有人在家裡的櫃子裡找到了幾張光碟,趁著家裡沒有大人,幾個十一、十二歲的女孩快速的把VCD(是,那是一個VCD的年代)放進電腦裡。按下播放鍵後出現的是臉紅心跳的喘息聲、香蕉(是的香蕉)、還有昏暗的燈光。
對於性的好奇也絕對不是在畢業典禮那一刻才開始。小學時就有同學會用模仿從A片裡面聽來的呻吟聲來開玩笑。四五年級時,學校就曾經讓正值初經來潮的女學生們一起到學校的演藝廳認識自己。從安全期到告訴我們回家可以用鏡子好好看看自己的私處,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是的,那時我的小學做了這件事。回頭看,其實走得還蠻前面的。
那時是剛有網路的世代,上了國中後好奇心更強。我會在網路上搜尋過那些不知道從哪裡聽來的性詞彙;同學會用交換日記互相傳遞幻想出來的情節。國中的健康教育老師沒有跳過那課本裡的那一章,但也僅限於告訴我們男女生理上構造的差異。
那時我還有去教會,教會裡告訴我這些都是罪惡的、是羞恥的;我們要承認自己的不潔淨、要認罪。但是影片裡的人看起來都很享受(當然後來知道A片也是要演技的),這樣的事情為何是骯髒的?為何不能說?我還是沒有告訴任何人,但腦子裡會幻想這些事,也會探索自己。
誰都不能說,連最要好的同學都不能知道我的小秘密,因為這些都不是可以講的事情。
我國三去了美國,唸的是女校。學校老師裡有兩三對女同性戀,還有共同領養孩子的,後來還有和丈夫有了三個孩子後又離婚出櫃的。那是我第一次對同性戀有了初步的認識。高中是個大家都還在探索自己的時候,我的學校提供了我們一個非常安全、舒適的環境來討論性別議題。那是十五年前,學校裡已經有LGBTQ的社團,我第一次知道變性人不是只是泰國吸引觀光客的手段,而是赤裸的自我探索;我第一次真正理解對同性產生愛慕和性衝動不只是一個階段,而是與生俱來的胎記。
那時我十五歲。
我們的健康教育課上的是怎麼在香蕉上用正確的方式套上保險套,而不是A片裡演的,把香蕉放進去別的地方。我第一次知道原來女生也可以用避孕環、用女性專用的保險套,還有吃避孕藥不是一件羞恥的事。健康教育老師Ms. Perry要我們做的報告是和性病有關的,全班每一個人分配一種性病回去研究、上網找圖片,而且圖片一定要大張、要看得一清二楚。我看了各種噁心的性病病狀,我第一次知道,保護自己是我們自己的責任,不是任何人的。
Oh by the way, 我並沒有因為我的健康教育老師是同性戀而變成同性戀(我只對女生會產生情感上的愛,我愛的是靈魂,沒有生理),謝謝。
上了大學後,我身邊很多人陸續出櫃,其中最要好的K是印尼人。我從一開始替他擔心爸媽的看法,到後來為他終於可以好好做自己、不用再強迫自己演出直男的角色而替他開心(當然K的家庭文化背景給他在出櫃後所帶來的各種挑戰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性本來就是解放壓抑最直接手段 —— 性是生理、也是心理。我上小學前就會喜歡坐在隔壁的幼稚園男同學;高中時也曾經被女同學和學姊吸引。看到對方身上有我們喜歡的特質而產生依賴性的情感本來就是靈魂的本性。我們的上一代告訴我們男女授受不親,所以我們用隱密的方式去尋找解套、去克制自己在肢體接觸上面的需求,連單純的牽手、親吻、擁抱都通通被壓制下來。
我是幸運的,因為我在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階段跑出島外,遇到了一些性觀念性經驗豐富、各個年齡層的各類族群,才得以被正確的引導。但在台灣,我們的上一代還有我們這一代幾乎完全得靠自己摸索。
我們的教育 —— 不只是性教育 —— 而是整個教育都沒能很恰當的引導孩子該如何面對情感。和外人談論問題是丟臉、是給別人帶來困擾;看心理醫生或諮商師就是神經病或是不夠堅強。我們鮮少將自己內心的問題拿出來找專業的人來協助,刻意忽略心理健康對大人小孩都很重要。
在要不要在學校裡納入性平教育這個議題上,我是掙扎的,因為我不知道現階段的台灣,適合來教導我們孩子這件事的人有多少。因為要解決「真實面對情慾」這個問題必須得從根做起。如果是由一群搞不清楚狀況、擁有「同性戀教出來的小孩會變成同性戀」這種觀念的大人來教導小孩,我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
所以這次性平教育公投就算沒過我覺得也是沒關係的,因為我希望身為大人的我們可以先真實的面對自己。我們先對自己誠實了,我們才有能力引導我們的孩子,而不是用我們自身對未知的恐懼去操縱孩子認識自己的權利。
而在等待我們這世代的大人成長的過程當中,我希望已經有正確觀念的大人可以先對下一代傳遞健康的身心平衡觀念。
認識多年的朋友Elaine Bee Adventures 大冒險 說『保守並沒有錯,開放也沒有錯。沒有任何一種戀愛與性的關係是大家都必須遵守的標準模式。只要你遵從自己真實的欲望,並尊重伴侶的界限,在安全空間裡,沒有什麼是不可以的。』
而Elaine在好多年前,就是其中一個讓我對性有了很不一樣認識的其中一個人。
Elaine參與性正名化活動已有七年,除了在世界各地到處跑之餘,她居住在美國紐約第一個性正名化的推廣社群,與十四個團隊夥伴(包括性教育者、性科學家、性工作者、情慾戀愛諮詢師、變性者、多重伴侶意識推廣者、女性平權運動人士等等)一起多方面推動社會對「性」與「情慾」的正面態度,以及教導大眾何謂情慾關係上「允許(consent)」的重要性,進而如何理直氣壯的活出真實的自己。Elaine在紐約已舉辦數次自在情慾工作坊。
Elaine老師將於2019年1月5日晚上18:30 ~ 21:30 帶領 「新人類嘉年華-隨性自在」:http://bit.ly/2Di2qpF
這是一個讓我們有機會在一個安全不批判的空間自在地討論性愛,並且深入學習到真實的自我情慾在心理行為學的組成、如何與另一半建立親密連結、以及活出自在的性愛自我,深入了解非傳統的戀愛性愛關係,以及如何有效並不傷害他人的執行。
——
Elaine Wang,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畢業,史丹佛醫學院博士後研究,曾任職美國矽谷法律工作。現任職天下文化換日線專欄作家。
——
🔻 九萬的
英文部落格:http://notesofjo.com
英文粉絲頁:Notes of Jo - The Music Travel Blog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notesofjo
——
Photo by rawpixel on Unsplash
避孕藥醫學英文 在 Jo's 九萬的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不是我們不談論,我們的孩子就不會好奇。》
小學六年級畢業典禮過後,我們四五個女孩子聚在一起,準備進行我們的慶祝 ———
看A片。
那時我們從來沒有看過A片,A片是個傳說。有人在家裡的櫃子裡找到了幾張光碟,趁著家裡沒有大人,幾個十一、十二歲的女孩快速的把VCD(是,那是一個VCD的年代)放進電腦裡。按下播放鍵後出現的是臉紅心跳的喘息聲、香蕉(是的香蕉)、還有昏暗的燈光。
對於性的好奇也絕對不是在畢業典禮那一刻才開始。小學時就有同學會用模仿從A片裡面聽來的呻吟聲來開玩笑。四五年級時,學校就曾經讓正值初經來潮的女學生們一起到學校的演藝廳認識自己。從安全期到告訴我們回家可以用鏡子好好看看自己的私處,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是的,那時我的小學做了這件事。回頭看,其實走得還蠻前面的。
那時是剛有網路的世代,上了國中後好奇心更強。我會在網路上搜尋過那些不知道從哪裡聽來的性詞彙;同學會用交換日記互相傳遞幻想出來的情節。國中的健康教育老師沒有跳過那課本裡的那一章,但也僅限於告訴我們男女生理上構造的差異。
那時我還有去教會,教會裡告訴我這些都是罪惡的、是羞恥的;我們要承認自己的不潔淨、要認罪。但是影片裡的人看起來都很享受(當然後來知道A片也是要演技的),這樣的事情為何是骯髒的?為何不能說?我還是沒有告訴任何人,但腦子裡會幻想這些事,也會探索自己。
誰都不能說,連最要好的同學都不能知道我的小秘密,因為這些都不是可以講的事情。
我國三去了美國,唸的是女校。學校老師裡有兩三對女同性戀,還有共同領養孩子的,後來還有和丈夫有了三個孩子後又離婚出櫃的。那是我第一次對同性戀有了初步的認識。高中是個大家都還在探索自己的時候,我的學校提供了我們一個非常安全、舒適的環境來討論性別議題。那是十五年前,學校裡已經有LGBTQ的社團,我第一次知道變性人不是只是泰國吸引觀光客的手段,而是赤裸的自我探索;我第一次真正理解對同性產生愛慕和性衝動不只是一個階段,而是與生俱來的胎記。
那時我十五歲。
我們的健康教育課上的是怎麼在香蕉上用正確的方式套上保險套,而不是A片裡演的,把香蕉放進去別的地方。我第一次知道原來女生也可以用避孕環、用女性專用的保險套,還有吃避孕藥不是一件羞恥的事。健康教育老師Ms. Perry要我們做的報告是和性病有關的,全班每一個人分配一種性病回去研究、上網找圖片,而且圖片一定要大張、要看得一清二楚。我看了各種噁心的性病病狀,我第一次知道,保護自己是我們自己的責任,不是任何人的。
Oh by the way, 我並沒有因為我的健康教育老師是同性戀而變成同性戀(我只對女生會產生情感上的愛,我愛的是靈魂,沒有生理),謝謝。
上了大學後,我身邊很多人陸續出櫃,其中最要好的K是印尼人。我從一開始替他擔心爸媽的看法,到後來為他終於可以好好做自己、不用再強迫自己演出直男的角色而替他開心(當然K的家庭文化背景給他在出櫃後所帶來的各種挑戰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性本來就是解放壓抑最直接手段 —— 性是生理、也是心理。我上小學前就會喜歡坐在隔壁的幼稚園男同學;高中時也曾經被女同學和學姊吸引。看到對方身上有我們喜歡的特質而產生依賴性的情感本來就是靈魂的本性。我們的上一代告訴我們男女授受不親,所以我們用隱密的方式去尋找解套、去克制自己在肢體接觸上面的需求,連單純的牽手、親吻、擁抱都通通被壓制下來。
我是幸運的,因為我在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階段跑出島外,遇到了一些性觀念性經驗豐富、各個年齡層的各類族群,才得以被正確的引導。但在台灣,我們的上一代還有我們這一代幾乎完全得靠自己摸索。
我們的教育 —— 不只是性教育 —— 而是整個教育都沒能很恰當的引導孩子該如何面對情感。和外人談論問題是丟臉、是給別人帶來困擾;看心理醫生或諮商師就是神經病或是不夠堅強。我們鮮少將自己內心的問題拿出來找專業的人來協助,刻意忽略心理健康對大人小孩都很重要。
在要不要在學校裡納入性平教育這個議題上,我是掙扎的,因為我不知道現階段的台灣,適合來教導我們孩子這件事的人有多少。因為要解決「真實面對情慾」這個問題必須得從根做起。如果是由一群搞不清楚狀況、擁有「同性戀教出來的小孩會變成同性戀」這種觀念的大人來教導小孩,我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
所以這次性平教育公投就算沒過我覺得也是沒關係的,因為我希望身為大人的我們可以先真實的面對自己。我們先對自己誠實了,我們才有能力引導我們的孩子,而不是用我們自身對未知的恐懼去操縱孩子認識自己的權利。
而在等待我們這世代的大人成長的過程當中,我希望已經有正確觀念的大人可以先對下一代傳遞健康的身心平衡觀念。
認識多年的朋友Elaine Bee Adventures 大冒險 說『保守並沒有錯,開放也沒有錯。沒有任何一種戀愛與性的關係是大家都必須遵守的標準模式。只要你遵從自己真實的欲望,並尊重伴侶的界限,在安全空間裡,沒有什麼是不可以的。』
而Elaine在好多年前,就是其中一個讓我對性有了很不一樣認識的其中一個人。
Elaine參與性正名化活動已有七年,除了在世界各地到處跑之餘,她居住在美國紐約第一個性正名化的推廣社群,與十四個團隊夥伴(包括性教育者、性科學家、性工作者、情慾戀愛諮詢師、變性者、多重伴侶意識推廣者、女性平權運動人士等等)一起多方面推動社會對「性」與「情慾」的正面態度,以及教導大眾何謂情慾關係上「允許(consent)」的重要性,進而如何理直氣壯的活出真實的自己。Elaine在紐約已舉辦數次自在情慾工作坊。
Elaine老師將於2019年1月5日晚上18:30 ~ 21:30 帶領 「新人類嘉年華-隨性自在」:http://bit.ly/2Di2qpF
這是一個讓我們有機會在一個安全不批判的空間自在地討論性愛,並且深入學習到真實的自我情慾在心理行為學的組成、如何與另一半建立親密連結、以及活出自在的性愛自我,深入了解非傳統的戀愛性愛關係,以及如何有效並不傷害他人的執行。
——
Elaine Wang,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畢業,史丹佛醫學院博士後研究,曾任職美國矽谷法律工作。現任職天下文化換日線專欄作家。
——
🔻 九萬的
英文部落格:http://notesofjo.com
英文粉絲頁:Notes of Jo - The Music Travel Blog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notesofjo
——
Photo by rawpixel on Unsplash
避孕藥醫學英文 在 醬料心聲MedSoun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天這集作伙醬讀為大家介紹了提姆哈福特Tim Harford的《轉角遇見經濟學》,這本書介紹了50種重要且有趣的發明,每個篇幅都不大,卻能帶來很不一樣的省思,讓讀者可以藉由了解這些發展史,能從不同角度剖析這個世界!這本書雖然蠻多人都提過了,但是Candy特別補充了口服避孕藥(COC)的相關醫學知識,也將這本書的內容連結到醫界發生的事情,千萬不要錯過喔!
p.s.提醒大家如果有相關用藥需求請一定要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喔!!
時間表:
1.本書作者、內容、形式介紹 01:43
2.書中口服避孕藥的故事 04:44
3.日本醫界的性別不平等 09:40
4.英文工具包索取 :13:13
https://forms.gle/NbGKmUpfsvWZqSnw9
5.口服避孕藥的成分、原理:14:03
6.口服避孕藥除了避孕外的用途:17:33
你知道口服避孕藥不只可以避孕嗎?你覺得哪些發明很有趣呢?
歡迎留言或是用以下方式讓我知道喔~
我的信箱: medsoundtw@gmail.com
我的IG:medsound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QX9Znofh9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