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的世界,呈現出你是怎樣的人。
這篇把Klein客體關係裡的母嬰分離描述地非常詳細,很值得一讀,與大家分享。以下轉自心理咨詢師王雪岩:
精神分析的過程,是一個深入人的內心世界,去探索人內心深處的細微情感過程的過程,探索的意義在於:當我們對自己的內心世界理解越多時,我們對人性的理解也就會越豐富,當我們對人性的理解越多時,我們去接納、關懷他人的能力越強,同時那些束縛我們的情感桎梏會被解開,我們的內心的潛能會被釋放出來,我們的能力不但可以獲得大大的提升,重要的是,我們的心靈會更加自由,我們的生命質量也會因此獲得大幅度提升。
而這一切,都需要借助於治療室裡兩個人的情感交錯來理解,這個過程,就是移情分析。而咨訪雙方的情感交互過程,其實像極了一個孩子在長大過程中,與養育者之間的情感過程。
所以,在咨詢過程中,來談者會被不斷的問到「你的感受是什麼」。有時候,這個普通的問話會讓來談者非常沮喪:「我什麼都沒有體驗到」,「我覺得與你之間沒有什麼情感」,沒有情感,其實恰就是一種情感狀態。
有時候,一談到情感,就會被誤解為濃情蜜意,似乎只有愛的情感才算是情感,其實,情感這件事情還蠻複雜的,愛是一種基礎性的情感,恨也是。
在人之初,也許愛與恨是嬰兒心中最突出的情感體驗,隨著日子漸長,在愛與恨之間,又發展出了五花八門的情感體驗,這些情感成為一種強大的推動力量,推動我們與世界建立各種各樣的關係,推動我們對世界產生各式各樣的應對(防禦機制)。簡單點說,某種程度上,我們心中的愛恨情仇決定了我們是什麼樣的人,也決定了我們可能有什麼樣的生活。
人內心中,最複雜,最困難的情感,可能就是愛與恨了。有時候,愛與恨是一體的,不過是事物的一體兩面;有時候,愛與恨是截然分開的,決定了人生完全不同的走向;有時候,愛與恨是摻雜在一起的,斷不開,理不清,給我們內心帶來的除了困惑就是混亂;有時候,愛與恨是毫無連接的,使我們一時生活在火焰山,一時生活在大冰川;有時候,愛與恨又是極富創造性的,在愛與恨的擺蕩間,可以發現諸多不一樣的風景,可以發展出諸多有用的功能。
愛與恨起源於出生,也許還要更早。對一個初生的嬰兒來講,當他降臨到這個世界上,當他第一次感受到離開了溫暖的子宮,不得不接受冷空氣的刺激,不得不應對各種各樣被傷害,甚至死亡的威脅,讓自己努力活下去的時候,他的內心是崩潰的,此時,他來到了一個「迫害」他的世界,接下來的幾年,他努力的活著,努力幫助自己也借助於母親(養育者)的幫助來應對世界對他的「迫害」,最早的恨與恐懼就這樣產生了。
同時,他能感受到乳房給他帶來的滿足,這些滿足體驗也在幫助他建立最初的安全感,他對滿足他的乳房(媽媽)充滿了愛意。可是有的時候,這個乳房也不能那麼完美的滿足他,比如有時候會讓他嗆奶,有的時候不能及時哺育他,這就讓他很困惑:那個好媽媽去了哪裡?為什麼眼前這個媽媽現在要傷害我?為了抵御這些受傷的感覺,嬰兒開始發展一些自己的最原始的應對:分裂。
所謂分裂,就是說嬰兒現在把乳房在感覺中做了個區分,那個讓他感覺舒服和滿足的乳房來自好的媽媽,有時候好媽媽不在眼前,壞媽媽就會出來傷害他,讓他喝壞的、「有毒」(無法信任)的奶,或者讓他挨餓。
這個分裂的過程可以幫助嬰兒感覺這個世界上總是會有一個好的媽媽存在的,只是這個好的媽媽在別處而已,所以就不必害怕那個壞的媽媽(來自外部或內部世界的迫害感)會來要了他的命。這個分裂的機制在嬰兒成長的早期會非常有效的幫助他度過最初的困難,但是,如果這個方式一直成為他應對世界的主要方式,一直帶到成年期,就會成為具有破壞性的方式。
這樣方式會讓他無法對世界形成現實性感知,他可能恨所有那些讓他感覺不舒服的人,所有不滿足他的人他都可能會將其感受為壞人,因為他只在自己的情感世界裡對世界做了很原始的處理,而這個處理是非黑即白的,缺少整合的感知。
比如領導安排他做事情,如果他感覺有困難,他可能就會將領導感受為壞人,是故意要為難他的,所以,他恨領導,其實,領導的安排裡可能同時存在著對他的信任,這是他無法體驗到的。這時候的恨,與被恨的人沒有太大關係,而是感受到恨意的人將自己內在的破壞性內容投射給了被恨的人,是不那麼健康的了。
恨這種情感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是有用的,恨可以幫助個體遠離被傷害的可能,恨可以給人帶來力量感,從而讓這個人能夠投入戰鬥來保護自己,所以,恨同樣是我們人類所需要的一種情感。當然,如果恨在一個人的內心所佔的比重太大了,就會成為一種破壞性的力量,也會衍生出其他更多種破壞性的情感。
隨著嬰兒的長大,他慢慢意識到,好媽媽與壞媽媽其實是同一個人,只是有的時候她能很好的滿足他,有時候不能。這個發現是讓嬰兒有些受挫的,他不得不讓自己試著去接受自己失去了那個「全好」的媽媽,開始有些抑鬱,他試著放棄一些對媽媽的恨,因為當他恨媽媽時,他也會感覺是自己在傷害那個好的媽媽,而他所恨的那個媽媽身上所具有的好的那部分感覺又是他所渴望的。這時候,這個孩子內心開始感受到一些衝突性的情感,他擔心自己的恨已經傷害了好媽媽,所以他開始對媽媽內疚,有了一些罪惡感,為了緩解這些惱人的感受,他開始走上了修復之路。所以,這些讓人不舒服的體驗,現在變成了一種成長的動力。
父母的良好養育可以成為孩子修復創傷體驗的重要力量來源,當愛的體驗源源不斷進入孩子的情感世界的時候,就會成為中和孩子對世界的恐懼體驗的強大稀釋劑,會幫助孩子緩解恨的情感,實際上,能夠幫助孩子修復創傷體驗的資源,唯有愛與信任。當然,前提是孩子有能力吸收這些愛,否則,外界不管向他注入多少,如果他不能吸收,也等同於無。
如果那些破壞性的情感一直不能得到很好的修復,被迫害的體驗一直在這個孩子的內心佔有主導地位,他就無法發展出對母親的信任,他需要一直留出一部分精力來防備「來自母親的迫害」,於是他就無法讓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與母親發展愛的關係當中,愛無法被接收,就會進一步阻礙他稀釋傷害感的過程,早年的創傷體驗(不一定是現實中的創傷,有可能只是來自他的內心世界的恐懼)無法得到修復,以至有可能影響成年後的婚戀關係以及與周圍人的信任關係。
修復的過程是困難重重的,因為孩子的「被迫害」體驗幾乎是天然存在的,這是因為初生嬰兒現實中的確存在著生存的困難,他需要在長大的過程中,一點點確定自己生存的能力,來慢慢建立對自己、對周圍人的信任,來逐步緩解對死亡、對迫害感的恐懼。但一個個體在與命運的爭戰中,不可避免的,常常會處於弱勢,所以,一帆風順的修復並不太可能發生。更常見的是,修復的過程中,會走上一條又一條的岔路,會發展出各種更複雜的情感體驗,然後再修正,再修復,幸運的話,還是會回到原來的發展路線上來,如果一直無法得到到修復,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適應不良,甚至病理狀態。
一個孩子成長與修復過程中,可能會經歷各種各樣的破壞性情感,但不是每一種都一定會經歷到,而是每個人的成長經歷不同,可能會發展出不同的成長路線,所以,也會經歷不同的情感體驗,當然也會發展出不同的應對模式,這就是每個人的獨特性所在,這個獨特性本身就提示了,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一招鮮」的妙招,讓每個人都可以只要知道了這個招術就能完成修復的過程,修復的過程,是每個人必須經歷過艱難體驗才能完成的過程。
比如妒忌,這是一種非常具有破壞性的情感過程,之所以說它非常具有破壞性,是因為妒忌是這樣一種狀態:我無法忍受你擁有好的東西而我沒有,為了讓我自己感覺好一些,我要破壞你所擁有的好的東西,哪怕這個破壞的過程是以傷害我自己為代價的。
這就意味著,擁有妒忌的人,是不能從別人那裡獲得好的體驗的,因為對方越給他好的東西,就越證明別人有好的東西而他沒有,這會讓他更加痛苦,也會加劇他的破壞。而如果他一直無法從外界吸收到營養(愛的體驗),他真的可能會讓自己營養不良,甚至「殺死」自己(精神病理性狀態)。
比如嫉妒:我無法忍受你們之間是相愛的,而我只能看著你們相愛卻不能加入你們,你們拿走了原本我可能得到的好的東西,所以我恨你們。所以,在嫉妒的人眼裡,別人搶走了他的好的東西,而不是他自己沒有,這就可以讓他回避體驗喪失的痛苦,進而也失去了修復的動力。
比如退縮:我無法適應外面的世界,所以我在自己的精神空間裡創造一個只屬於自己的世界,我只要躲在這個自己的世界裡就好,儘管這會讓我失去與別人的聯繫。退縮的人與現實失去了聯結,就會讓自己的幻想無法經過現實的檢驗,就會進入一種「我認為天空是綠色的的就應該是綠色,我認為螞蟻比大象大,大象就應該是小得不能再小」的狀態,這樣的狀態讓他一旦接觸現實,就會無比受挫,就更加不敢走出自己的幻想世界。
比如貪婪:我幻想裡只有擁有更多才能感覺安全,所以我常常要不斷索取,否則就會感受到無比的恐懼。越貪婪,受挫感越強,越受挫,就越憤怒,最終,可能會發展為與世界為敵。
當然,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實際體驗到的破壞性情感,可能比這些要多得多。
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他所經歷過的情感波瀾恐怕不會少於過五關斬六將的難度,當他一關一關的度過這些艱難時,最終他會發展出一個非常重要的情感能力:感恩。
當這個孩子發展出了感恩的能力時,意味著他內心的那些迫害性的體驗對他的困擾已經減少到可以忍受、可以控制的範圍,他發展出的愛的能力可以幫助他均衡被傷害的感覺。
在精神分析中,這個過程叫做修通。當他修通了那些破壞性的情感體驗,愛的情感就可以清晰的被感受到,這是因為,他現在可以停止將內心的迫害性焦慮投射出去,這樣,他所感受到的世界也就不再那麼危險,他不再對世界抱著敵意時,世界也會對他露出笑臉,於是,他的情感世界就可以進入正向循環。當然,那些危險的體驗在某些時候還會再度回到他的世界中來,但是,當他越有能力感受到愛的體驗時,那些危險對他的影響就會越小了。
但是,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人是沒有順利發展到這一步的,因為發展到這個位置,既需要來自外部的、現實的安全體驗,比如良好的養育過程、安全的養育環境,也需要內部的良好心理環境,即生本能與死本能的動態平衡。當一個孩子內心中的死本能(迫害感)所佔的比重太大時,外部環境的良好養育就很難被體驗被吸收,他依然會將這個世界感受為充滿了迫害,因為那些迫害感實際上是來自他自己的內心,所以,他無法去除它們。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孩子,雖然經歷過父母良好的養育,但是依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精神病理症狀的原因。
在生命的前三四個月,嬰兒只能動用分裂的機制,把壞的體驗全部投射到外面去,來保留給自己一些安全一些愛的體驗;隨著他的長大,他慢慢會積累一些經驗,那個讓自己感覺痛苦的媽媽也是自己愛著媽媽,於是分裂的過程慢慢減少,整合(將好媽媽、壞媽媽感受為同一個人的能力,即對世界建立現實性理解的能力)的進程增加,之所以能夠發生整合,是因為這個孩子在一次次的痛苦體驗中,慢慢發現這些痛苦並不能真的殺死自己,他開始信任自己有能力應對來自世界的傷害。而且,只要媽媽再度滿足他的需要,好的體驗就會回來,而不是像之前感受的那樣,媽媽離開了自己,好的體驗就永遠消失了,這就意味著,孩子現在有了時間感,當時間感發展出來,孩子就發展出了更現實的感受世界的能力,對世界安全感增加、發展出更多信任的能力。
孩子的各種能力就是這樣一點點成長起來的,每發展出一些新的能力,他應對傷害感的能力也會增加,他感受養育者的能力就會更加接近現實,他整合的能力就會增加,他的內心世界整合度越高,他動用分裂的機制就會越少,投射給外面的迫害感也會減少,投射減少意味著他從外部世界感受到的傷害感也會減少,因為很多時候孩子所感受到的外部傷害其實來自於自己的投射。這樣他感受到的世界安全度也會增加,慢慢的,他的自我功能越來越強,他越信任世界,他就越有能力探索世界,他對世界探索的越多,理解得越多,他就越有能力修正自己幻想中世界帶給他的傷害性體驗,最終完成心靈的成長。
良好的養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好的養育可以慢慢減弱那些那些生命早期的傷害性體驗對一個孩子的影響,當然,這並不是在短期內可以完成的。來自父母的愛,是孩子發展修復功能的支持力量,但又不能替代孩子的發展過程,也就是,孩子必須經歷那些艱難過程,才能真正發展出健康的心智來,而父母無法直接給予他們。父母的愛,是一個持續供給給養的過程,當孩子遇上各種發展困難時,父母能夠穩定在那裡,能夠堅定的給予支持,並且不會因為孩子遇上發展的困難而過度焦慮,父母就可以收留孩子的迫害性焦慮,父母收留的能力越強,留給孩子的安全發展空間就會越大,發展也會相對順利。孩子可以在這樣的支持性環境中,一次次修復傷害性體驗,在這個過程中慢慢積累著安全經驗,直到有一天他感受到是可以信任這個世界的,他就可以發展更多愛的能力,他的心靈世界中積累的愛的能力越多,他的人格就會越健康,因為他不必敵視這個世界了。
這就是為什麼對於父母來講,對兒女最好的祝福,是過好自己的生活,因為只有父母將自己的生活過好,才不會被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各種焦慮擊中,才能帶給孩子安全的體驗,同時提供保護的空間,如果父母自己內心就是很匱乏的,那很可能就會將關係倒置過來,父母需要兒女為自己承擔很多焦慮,這時候,父母不但不能幫助孩子成長,反而可能會增加孩子成長的困難。
這也是為什麼精神分析師可以幫助他的來訪者成長,那是因為精神分析師有相對健康的人格,有更多的耐受焦慮的能力,有更多與不確定性共處的能力,所以他能夠耐受來訪者的破壞性內容,持續給予來訪者支持性體驗,而這些體驗最終會轉化為來訪者生長出愛的能力的培養基。如果父母具備了這些能力,他們完全可能幫助孩子發展健康的人格,而如果父母的人格狀況太糟糕,往往會培養出不健康的孩子。
所以,人內心的各種情感都是有其功能的,沒有哪種情感一定是好的,也沒有哪種情感是全壞的。愛可以給我們帶來安全,但愛的需要也可能會喚醒我們的貪婪;恨可以讓我們痛苦,但恨也可以給我們帶來力量感,保護我們遠離傷害;內疚可以控制我們,使我們會違心的做一些事,但內疚也可以推動我們對所愛的客體進行修復。
我們所經歷的所有這些情感,都在推動我們發展與這個世界的關係,都在塑造著我們自己的生命狀態。所以不管哪種情感,都可能是我們人生的一筆巨大財富,只有當我們對自己的情感理解越透徹時,我們對它善加利用的可能才越大,如果我們對它們太不瞭解,就可能反過來被它所控了。
#看到這你很有耐心
#獲益不少吧
#原來一個人的心靈成長之路很複雜
#要有對好與壞的容受力是需要修通的
#我認為你找我麻煩
#其實是我把內在的破壞性投射給你
#非黑即白是分裂過程未得修復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遠離 嫉妒的人」的推薦目錄:
- 關於遠離 嫉妒的人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遠離 嫉妒的人 在 雷諾曼卡的路徑藍圖 The Path of Lenormand Oracl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遠離 嫉妒的人 在 扇子 Fan : NO FAN NO FUN 玩美彩妝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遠離 嫉妒的人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遠離 嫉妒的人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遠離 嫉妒的人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遠離 嫉妒的人 在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嫉妒你,往往會藏不住這3種表現 ... 的評價
- 關於遠離 嫉妒的人 在 當一個人有了下面這3種行為的時候,他已經是非常嫉妒你了 ... 的評價
- 關於遠離 嫉妒的人 在 如何應付嫉妒心重的人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遠離 嫉妒的人 在 如何應付嫉妒心重的人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評價
遠離 嫉妒的人 在 雷諾曼卡的路徑藍圖 The Path of Lenormand Oracl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熊是一張積極和消極的綜合卡,同時也是一張隱性的人物卡。
《今日雷諾曼卡》
15 • Bear 熊
熊是吉祥的使者。雷諾曼卡的熊卡代表的是一位上位者,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也可以是一位極具權威的母性長輩,也可能是需要遠離嫉妒的人。
圖片來源:The Dornorf Lenormand
(The Fill's Dog Catalog of Card APP)
#Lenormand #LenormandCard #Bear #雷諾曼卡 #熊 #Sybilsalons #占卜預言
遠離 嫉妒的人 在 扇子 Fan : NO FAN NO FUN 玩美彩妝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Gary 說:「我的成功不需要摧毀其它人的成功」他說很多人花很多時間在背後想盡辦法詆毀他,當你能做到被議論就是成功了」
被人議論時 你就是成功了
前陣子我有個雖然不是常聯繫的人(我是屬於不太主動人那種)anyway 有一天難得碰到面,他是一個很有衝勁的女生,但是她還沒有到達不理會外在聲音,她還是很容易被別人的話語感到受傷、別人對他的想法
背面詆毀她,但我告訴她,也就是Gary說的,今天你被議論了就代表你成功了
一方面你應該得意的,一方面你要學著不去理會那些在你人生中根本一點都不重要的人,他們說甚麼就讓他們說吧,他們和你不是在一個水準,他們就是我上篇說的,屬於只會嫉妒的人
講完她就淚崩了😭😭😭😭 也就是為什麼我這麼愛Gary, 因為他我更加的會鼓勵人了
我也遇過太多朋友背後詆毀我,替我亂編故事!🤗Guess what? 我遠離他,因為這些人在我生命中完全沒有任何意義,而且我現在過的他媽的超開心!
然後就是要在照片多加一張中指🖕🏻
我漂亮的人生 Doesn’t give u any FUCK
Thank you so much 加里·維納查克 and @teamgaryvee , and all fans of Gary🥰🥰🥰 I’ve receive all your support ! #vaynernation !!!!! 淺水扇貝留個🐚 除了愛美還有更重要的事
遠離 嫉妒的人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遠離 嫉妒的人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遠離 嫉妒的人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遠離 嫉妒的人 在 當一個人有了下面這3種行為的時候,他已經是非常嫉妒你了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有感而發62.0 【嫉妒】 當一個人非常嫉妒你時,才會有3種表現, 要小心喇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些嫉妒心理,但有些人會控制 ... 所以,他們會遠離你。 ... <看更多>
遠離 嫉妒的人 在 如何應付嫉妒心重的人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远离嫉妒 心重的人嫉妒心重的人会做出什么事情我们是很难预料的,我们要向生活不被受到干扰,... 4. 学会交流我们对于嫉妒心中的人, ... 应该如何应付嫉妒心很重的女人? ... <看更多>
遠離 嫉妒的人 在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嫉妒你,往往會藏不住這3種表現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 嫉妒 你,往往會藏不住這3種表現!身邊人有1個,你都要敬而遠之【深夜讀書】 ... 身边人有1个,你都要赶紧 远离.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