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一定要有的8種朋友類型:
#希望你也擁有這樣的朋友
#遠離消耗你能量的人
#我好像是屬於第5種角色
1.推手
推手擅長鼓勵,總是會把你推向終點。他們會持續將心力投資在你的身上,好讓你有所發揮。同時推手也真心希望你能成功,即使他們必須為你承擔風險。
2.支柱
支柱會站在你這一邊,也會支持你的信念。他們是懂得讚美你的朋友,能讓你的生活多采多姿。支柱不只會在你面前稱讚你,他們也會在背後為你撐腰
3.同好
同好指的是有相近興趣的朋友,這也往往是許多親密友誼的基礎,你們可能在運動、嗜好、宗教、工作、政治、食物、音樂、電影或書籍上有相同喜好。
4.夥伴
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只要你有需要,夥伴總會在你的身邊,你們之間的關係幾近牢不可破。當你生命中發生了某件大事——無論好壞,他們都會是你第一個聯絡的人。
5.中介
中介會搭起橋梁,讓你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當你有需要時,例如工作、醫生、朋友或約會對象時,中介就會指引你正確的方向。他們似乎「認識所有的人」,如果你需要更常出門走走,或是想要拓展交友圈或業務往來,中介可以幫得上忙。
6.開心果
開心果是個「好玩的朋友」,他們總是會讓你有很好的心情,而他們的言行舉止也能讓你歡愉而快意。開心果非常擅長找出正面的能量,在和這些朋友相處時,你會比較積極;當你低潮時,開心果可以很快地讓你恢復正常,並且帶給你一整天的美好。
7.開路者
開路者是可以開拓你的視野、鼓勵你接受新想法、新機會、新文化和人群的朋友。他們會激發你用創新的方式思考,幫助你產生正向的變化。
8.導師
導師是可以給你建議,讓你往正確方向前進的朋友。當你需要指引的時候,可以去找他們,他們會為你剖析利害,直到你找到答案為止。當你處於困境時,你會需要導師的陪伴,他們會幫助你走向自己的目標。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
遠離消耗你能量的人 在 擁抱不完美&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練功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被困在哪一個模式裡呢?】
過去的創傷經驗,會讓我們長出一種「生存機制(生存模式)」,
那也是一種心理的「防衛機轉」。
這些模式,在童年裡幫助我們度過創傷、減少痛苦,我們感謝它。
但長大以後,這些模式卻也變成我們人格的一部份,
阻礙了我們與人的連結、溝通、親密關係,
更阻礙我們過幸福的日子。
人活著的許多痛苦,
其實都跟這個「生存模式」(防衛機制)有關。
唯有深度覺察、發現自己身上沿襲童年的「舊模式」的源頭,
你才能打破它,把自己從舊模式裡「拯救」出來。
------------------------------------
在你的「生存模式」裡,
隱藏了許多當年沒有釋放出來的情緒,
包括悲傷、憤怒、恐懼、害怕、無奈、委屈、孤單、寂寞…
這些情緒猶如毒素、一直累積在我們身體裡面,影響著我們的身心健康,
情緒過不去,身體好不了,
除非去釋放身體的「#情緒結」,
否則你很難享受活在當下的美好。
----------------------------------
最常出現在我們身上的「生存模式」,有這些:
討好模式、討愛模式、匱乏模式、努力模式(又叫做「期待被認同模式」)、
攻擊模式、逃避模式、僵凍模式(無感模式)、拖延模式等等。
親愛的,#困住你的是哪一個模式呢?
你的「生存模式」通常跟你的童年創傷、家庭教養方式有關。
要翻轉生命,我們得「更新」生存模式、勇敢「斷捨離」。
這裡的「斷捨離」是:
斷「習性」、捨「認同」、遠離「消耗你能量的人、事、物」。
--------------------------------
「人生無奈、但有選擇」,
面對新的一年,你是可以重新做「選擇」的。
但是、在你做選擇之前,
你必須先處理你的「家庭創傷」、「未盡事宜」、「把沒走完的情緒走完」、
你必須先跟「自己和解」,
如此、你的腦袋才夠清晰地、「知道自己要什麼」,做出最好的「選擇」。
如此、你也才有「能量」、採取行動、去實踐夢想、去要「你想的東西」。
-------------------------------
情緒過不去,身體好不了
與自己和解:把沒走完的「情緒」走完
打破「模式」、改寫生命故事
斷捨離---BEST創傷療癒工作坊(2)
●台北班:2019年12月14、15日(週六日,早上10點到下午5:10)
●台中班:2019年12月28、29日(週六日,早上10點到下午5:10)
詳情請點入:
https://blog.xuite.net/joe.chou/twblog/588388585
遠離消耗你能量的人 在 擁抱不完美&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練功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的生存模式通常跟你的童年創傷有關。
要翻轉生命,我們得「更新」生存模式、勇敢「斷捨離」。
這裡的「斷捨離」是:
斷「習性」、捨「認同」、遠離「消耗你能量的人、事、物」。
-------------------------------
「人生無奈、但有選擇」,
面對新的一年、展開新的人生,你是可以重新做「選擇」的。
但是、在你做選擇之前,
你必須先處理你的「家庭創傷」、「未盡事宜」、「把沒走完的情緒走完」、
你必須先跟「自己和解」,
如此、你的腦袋才夠清晰地、「知道自己要什麼」,做出最好的「選擇」。
如此、你也才有「能量」、採取行動、去實踐夢想、去要「你想的東西」。
-------------------------------------------
01、【你被困在哪一個模式裡呢?】
過去的創傷經驗,會讓我們長出一種「生存機制(模式)」,
那也是一種心理的「防衛機轉」。
這些模式,在童年裡幫助我們度過創傷、減少痛苦,我們感謝它。
但長大以後,這些模式卻也變成我們人格的一部份,
阻礙了我們與人的連結、溝通、親密關係,更阻礙我們過幸福的日子。
人活著的許多痛苦,其實都跟這個「生存模式」(防衛機制)有關。
唯有深度覺察、發現自己身上沿襲童年的「舊模式」的源頭,
你才能打破它,把自己從舊模式裡「拯救」出來。
在你的「生存模式」裡,隱藏了許多當年沒有釋放出來的情緒,
包括悲傷、憤怒、恐懼、害怕、無奈、委屈、孤單、寂寞…
這些情緒猶如毒素、一直累積在我們身體裡面,影響著我們的身心健康,
情緒過不去,身體好不了,
除非去釋放身體的「情緒結」,否則你很難享受活在當下的美好。
最常出現在我們身上的「生存模式」,有這些:
討好模式、討愛模式、匱乏模式、努力模式(又叫做「期待被認同模式」)、
攻擊模式、逃避模式、僵凍模式(無感模式)、拖延模式等等。
親愛的,困住你的、是哪一個模式呢?
---------------------------------------
情緒過不去,身體好不了
與自己和解:把沒走完的「情緒」走完
打破「模式」、改寫生命故事.
#斷捨離---BEST創傷療癒工作坊(2)
https://blog.xuite.net/joe.chou/twblog/588388585
#12月是年終愛自己的療癒時刻
遠離消耗你能量的人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你的生活當中,偶爾會突然爆發的無力感,它到底是什麼原因去影響著我們?那我們面對「無力感」這個功課,又該怎麼辦呢?
關於這個主題的討論,剛好我最近讀的一本書,他是一位奧地利的哲學家,叫哈洛德.科伊瑟爾。他寫的一本書叫做《改變自己的藝術》,裡面有一個專門的篇章,在討論這個問題。
我自己讀完之後很有感,今天我就跟你做分享。其實偶爾突然爆發的「無力感」,我們有時候會覺得跟「我們的意志自不自由?」、「我們沒有受到限制?」,我們會覺得好像跟這個有關。
然而事實上,和「無力感」真正相關的不是這個部分,而是我們的「自尊心」。
所謂的「自我」是為了被實現、被讚揚而存在的;只是通常在我們的文化裡,往往不太允許我們為自己歡呼。
「自信」有時候會被冠上自傲、自私的罵名。可是啊,只有健康的自尊,才能讓我們發揮自己的潛能。
我們必須要學會欣賞自己的創作,如此呢,我們才能夠成長茁壯;而且我們應該要以自己的見解跟才能為榮。甚至於,放膽向這個世界大聲的宣傳自己,就像我錄「一天聽一點」一樣喔!
「自信」其實是心靈的免疫系統,體質越好就越能夠遠離屈辱、羞恥,和其它心理上的傳染病。
如果有人對我們說我們「太有自信」,或者是批評我們「自信過頭」,千萬不要因此而動搖。沒有人會自信過頭,這就像有人哦去責怪你,你未免也太健康了,這是很荒謬的。
自信就跟懷孕一樣,只有「有」或「沒有」的差別,自信是沒有辦法被量化、也沒有程度上的差別。
而「自尊」跟「自信」都是我們不可或缺的基本需求,這是保護自己的神聖權利,沒有人能夠剝奪。
如果我們毫無自信,我們就只能依賴外界的肯定,那麼我們根本沒有辦法,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只能夠道聽途說、任人宰割。
其實有些很誇大其詞,說可以為我們解決人生難題的一些漂亮話;它聽起來很誘人,但是它只會讓我們過度依賴、沒有辦法自立。
彷彿喔,求得一個好的老師,或者是相信某個信念,從此以後就可以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其實呢,回到生命的本質,我們的能量本來就一定會被消耗。真正我們應該要在乎的,不是避免我們的能量被消耗;而是我們要非常專心致志的,去研究我們的能量到底被什麼消耗、被誰消耗?
是被我們自己消耗的,還是被我們所推崇的目標,或者是其他人,因為他們的目的跟意圖,消耗了我們的能量?
其實這一本書的作者就說喔:「相信我你是如此珍貴,在人生中你是不可能毫髮無傷、安全下莊的。」
就像我自己在課程裡面常常講哦,人生呢如果像是一盤棋的話,你怎麼可能在一子不失的狀況底下,就贏得一整盤棋?你永遠都是「拿什麼,換什麼」。
所以呢,請不要聽信他人鼓吹,選擇被動的過活。好像有人告訴你應該如何,你就不假思索的去接受,就是那樣子。
我們應該要隨時隨地的,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考量的第一位。通常我們的文化,要求我們要犧牲奉獻,而這樣的文化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整個社會,有越來越多不愛惜自己的人。
於是呢,每個人都任由自己,被那些沒有什麼意義的事情所剝削;最後呢,為了收支平衡,只好從另外一個人身上去榨取能量,以便自己有一種被愛、被重視的感覺。
就像人家說的「媳婦熬成婆」。但事實上來說,你過去你的婆婆用不好的方式對待你,它本質上是一個錯誤跟虐待;結果當你變成婆婆之後,你卻用同樣的方法,去對待自己的媳婦。
如同呢,你很討厭你的父母親對待你的方式,但是你卻複製了他們的模式,去對待所有的人,包含自己的孩子。
這樣子造成的結果,你說所謂的「輪迴」,還真的需要等到下輩子嗎?還是在你的此時、此生此世,它就不斷的發生啊!
所以呢,當我們是被榨取能量的那一個人的時候,我們都只能默默的忍受,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太過軟弱,不敢拒絕別人。接著呢,因為老是原諒了別人的剝削,我們成了那所謂「無私的人」。
然而在這裡的「無私」,很遺憾的它就是失去自我的人。
這就是我常常感覺到的,我們常常是以愛為名,但事實上是在剝削別人。這樣的愛它在本質不是愛,它是一種「索求」。
所以呢,「自我意識」它真正的意思是,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也就追問自己是誰?所以呢,這樣的事情我常常遇到很多人,他不問蒼生問鬼神啊!
他常常企圖想要透過神明,或宗教領袖來給他答案。然而這個歸根究底,它是要靠我們自己,才能夠回答的答案;否則你真的有把握,你不會被所謂的宗教所剝削嗎?
久而久之,甚至於你都不太認識你自己,對於很多事情你到底怎麼想、怎麼感覺?已經完全交給了那個你所謂的「神明」或「宗教」了!
其實要擺脫這些,你可能會覺得是跟「智慧」有關係。但事實上,跟智慧沒有直接的關係,它跟你有沒有「自覺」比較有關。
而「自覺」的意思,白話文就是「我知道、也完全瞭解自己在做什麼」。
對於自己的選擇、言行舉止、思維意念,你是不是清楚知道自己為什麼做這件事,和做這件事情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而不是不假思索的,因為別人告訴你,因為宗教團體告訴你,因為宗教領袖告訴你,你就這麼去做。
真正的「自信」不是指別的,其實就是相信自己擁有思考,跟感受的能力,並且相信自己獨立思考的結果,與真實的感受;能夠坦然告訴自己「對!這的確就是我自己的感受。」
我不會隨便的被外在的評論所遊說,我相信我自己,也相信自己的身體跟心靈上的反應。我相信自己,能夠在生命當中的各種挑戰裡不斷成長。
「自我意識」攸關的是人的意志,沒有辦不辦得到,只有你想或者是不想。
談到這裡喔,我常常會覺得「生命是選擇的結果」。如果你想要有更好的人生,那麼你應該要先專注在你的「自覺」,還有你自覺之後的「選擇」。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10月15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課程。
如同今天內容所談的,「自覺」跟「有意識的選擇」。這裡面的前提往往是在於,你對於這個世界有沒有一個基本,且重要的判斷能力。
【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一門課,可以幫助你真正的在人際裡面,有效的看懂、聽懂對方的言下之意;並且透過適當的問句,跟你在乎的人達成必要的共識。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10月15號這一門課名額也在倒數了。這是我在2019年的最後一期【高難度對話】課程,錯過的話就要等到明年3、4月之後了。
所以希望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詳細的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我很期待能夠在10月15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hV8OERXsFA/hqdefault.jpg)
遠離消耗你能量的人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根據統計,全球每八秒,就有一人死於糖尿病,糖尿病已經成為席捲全球的流行病!而台灣的糖尿病患者也突破200萬人,相當於每10位成人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每年仍以2.5萬人持續增加中。但究竟問題出在哪裡呢?
台灣糖尿病患愈來愈多?為什麼?
米飯消耗量減少
新陳代謝科醫師洪建德表示,就是因為飲食西化,少吃米飯,卻吃了太多其他升糖指數更高的食物,導致我國糖尿病流行病學發生率上升。
洪建德醫師說,從台灣光復後的資料來看,我們米飯的攝取量就像自由落體一樣一直下滑,而其他澱粉類及食物的消耗量是增加的。
「我們從以前吃三碗米飯,到現在吃不到半碗,大概只剩五分之一的攝食量。」洪建德醫師指出,這代表兩個意義,分別是多元化及速食化。
「速食很多,各式各樣的速食,很快的就一碗料裡了。」洪建德醫師表示,麵食類、尤其是烘焙類增加很多,這些食品的升糖指數(GI值)比較高,導致胰島素分泌量增多,相對胰島素阻抗就會增加,更容易肥胖。「我們可以發現,米飯的攝食量開始下降時,糖尿病的發生率就漸漸上升。」
飲食西化
洪建德醫師指出,美國文化很強勢,大家現在吃的幾乎都是「漢堡肉加上軟麵包」這樣類型的美式食物,同樣很容易上升血糖及膽固醇。他分享,世界衛生組織澳洲糖尿病中心主任Paul Zimmet把這個現象稱作「可口可樂殖民地化(Coca-colonization )」,西方的文明所到之處很多人罹患糖尿病。
洪建德醫師舉例,美國亞利桑那州(Arizona)的皮馬印地安人(Pima Indians)原本是沒有糖尿病,但二戰後開始接觸、大量飲用可樂及現代化食物,到1970年代48%的人罹患糖尿病。
手搖杯風潮、甜食攝取過量
「在台灣主要是手搖杯喝太多,」洪建德醫師表示,一杯珍珠奶茶就等於兩碗多飯的熱量。其中含糖量也非常可怕,一杯珍珠奶茶當中的糖分比我們在做糖尿病檢測還要多,也就是說一杯下肚就等於做了兩次葡萄糖耐量試驗,血糖可能一瞬間就飆到兩百多,即使是一般人也會高上去。
運動大量減少
「以往台灣社會都是做很多勞動的工作,」洪建德醫師說明,現在大家幾乎都在電腦前工作,所以運動的消耗變少。
科技發達,活動型態改變
洪建德醫師說,現代科技發達,大部分人的「活動」,都只剩下「動手指的滑手機」及「動腦」,與以前相比,我們整個新陳代謝速率、能量消耗都降低。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12月號《名醫的餐桌》,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496
【更多"名醫的餐桌"影片】
跟著我吃米飯,已有數千糖尿病患緩解【洪建德醫師】
https://youtu.be/qD6z7_BLLq8
遠離骨質疏鬆、肌少症,骨科醫師教你怎麼吃【蔡凱宙醫師】
https://youtu.be/BS6OhJgiieo
腎臟科醫師早餐必吃6好食 同場加映:小心6大早餐地雷【江守山醫師】
https://youtu.be/tZMSeSMQNHY
【相關文章】
新陳代謝科醫:跟著我吃米飯,已有數千糖尿病患緩解!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629
為什麼老祖宗沒有糖尿病? 談原始社會留下的健康啟示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6596
名醫的餐桌!遠離高血糖、腎病、癌症、骨鬆、脂肪肝、失智,名醫身體力行的飲食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634
不吃飯反而糖尿病?醫師5點分析|洪建德醫師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media_article/601
#洪建德 #糖尿病 #血糖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aMqzAapQj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