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文章 22—2020/09/01
《平民投資王》網路版---劉鳳和 著 無版權—可大大分享
但至少,我們已經邁出了第一步。
目前依照建商和住戶達成的協議,原先在這裡的住戶,在改建完畢之後,得以一戶換一戶,同樓層換同樓層,每一戶再加送一個機械式停車位。未來的新大樓從原先的十層樓變成二十五層,整棟建築用鋼骨SRC建構,離公園離捷運站又都非常近﹔另外,更不用說改建期間,每一戶可以領到的搬遷費(遷出、遷入各給三萬)、蓋多久領多久的月租屋費(一戶二萬元),實在太令人滿意了。建商預計花四年時間改建完畢,也就是未來五年,我在這裡將會有兩戶,每一戶三十八坪的房子;我媽媽一戶,我自己一戶。五年的投資報酬率時間,換來利潤多增加了一•五倍。
喔!我忘了說,每一戶除了汽車停車位之外,還會再加碼贈送一個摩托車停車位。各位你們發現了嗎?這些讓你瞪大眼睛的結果,統統只來自一個觀念的改變。
養兒防老,不如養房最好
正如我說的,觀念轉個彎,連世界都跟著轉彎。
曾經有一位保戶帶著兒子來找我。我們聊著聊著,聊到人生七十歲以後要怎麼半?如果不幸生病了,醫療保險真靠得住嗎?
這又是一個多數人的迷思:因為有了「保險」這項產品,所以人們認定,在發生意外或是疾病時得靠保險才能得到幫助。那如果今天這個世界沒有「保險」這樣東西,怎麼辦?還是得想辦法啊!這時,只有一個顯而易見最實際的需求-錢。看病的錢從哪裡來?救助的錢從哪裡來?很簡單,但也是問題的本質,事實上,我認為不一定要靠保險公司賣的醫療保險。
我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我說:買房子可不可以養老?他說可以。我接著說:既然房子可以養老,它可不可以治病?萬一我患有慢性病、中風,要請外勞的時候,房子有沒有用?他想了一想,「好像可以。」我說當然可以,我們現在花幾千塊錢買個住院一天理賠一千的險種,等到我七十歲的時候,鈔票都縮水了,理賠金也還是一天一千,有什麼用?難道我們應該把辛辛苦苦賺來的錢通通放在保險裡?錯!我個人認為,錢,應該放在對的地方-
房地產,就是個可以把錢放到這裡的好東西。
有了自己的房子以後,萬一生病了需要用錢,為什麼不拿房子跟銀行抵押?記住!是抵押,不是賣掉。假設抵押個一百萬。有這一百萬,你愛吃什麼就吃什麼,愛住什麼醫院就住什麼醫院,這一百萬可以提供的服務不也跟醫療保險一樣?這難道不是另一種醫療保險?至於為什麼只能抵押不要賣?因為如果以抵押方式向銀行貸款一百萬,按造現在的利率,本利攤還,一個月還五千多元就可以了,稱個五年、十年,搞不好房子又漲了,為什麼要急著賣?你用貸款貸出來的錢治病,比靠保險公司的醫療險治得更好,為什麼?住院保險還有理賠,一旦出了院,不但花費可能比住院多,甚至連一毛錢都領不到。
「那也要有房子才能貸款啊!現在年輕人連買房子都買不起了,哪能想那麼遠?」原來這位保戶的兒媳婦,一直想買一間新房子,但是看來看去永和有電梯、管理員和漂亮公設的新成屋,少說一坪也要六十萬,買個三十坪也要一千八百萬,誰買得起?
「為什麼一定要買附有公設的新房子?」我提醒他,「附有公設的房子大約有百分之三十都是公設坪數,算下來買三十坪的房子,加加減減,實際坪數只剩二十坪。住二十坪,卻付出去三十坪的錢, 一坪六十萬,六百萬就這樣不見了。」再加上一個月一、二千的大樓管理費又是一筆開銷、一年下來要付多少?別忘了還有房屋貸款,就算頭期款繳掉三百萬好了,剩下一千五百萬,未來每個月要再付上七、八萬的貸款。再說,年輕夫妻如果生了兩個小孩,一男一女怎麼辦? 二十坪的房子夠住嗎? 現在新房子愈蓋愈好,建材幾乎都採用SRC,沒有七、八十年是沒辦法改建的。也就是說,如果三十歲的年輕人現在買了新房子,到死都要被套牢在這間房子上。誰負擔得起?就只因為兒媳婦喜歡?
老屋比新屋值得投資
「比起新成屋,何不買問傳統舊式的五層樓公寓?」我用另外一個角度為他分析,這種房子一坪可能都還要二十五萬左右,但是好處是第一,沒有公設,你買三十坪實際上就是三十坪, 一坪三十五萬的話,總共一千零五十萬, 二十坪總共也才七百萬﹔第二,不用付大樓管理費﹔第三,不管是二十年還是三十年的傳統舊式公寓,這些老房子久一點再過三十年,一定會遇上「改建」。
改建代表什麼意思?意思是,如果一棟五層樓的公寓,每一層面積三十坪,上面
一共住了五戶人家﹔三十坪除以五等於六,就是一戶擁有六坪的土地。到時如果改建,每一戶的「持分」就是六坪。根據我之前海砂屋得來的經驗,五層樓的舊式公寓改建,一戶可能可以換到兩戶!那時房子就不是一坪三十萬了,你現在買的舊公寓才花不到一千萬,經過二、三十年以後,房子升值又加戶,而且又變成兩間新房子,多美好的事情。
至於唯一無法跟電梯豪宅相比的就是大樓管理員,沒有管理員也可以裝不鏽鋼鐵窗啊,省下來的錢,還可以再加裝一個保全系統咧。所以我不僅僅建議這位爸爸和他的兒子,更建議他們去說服這位未來的媳婦,儘早換個觀念,讓錢途轉向更寬闊的道路。
從民國七十幾年負債二百多萬開始,我從負數往上爬。雖然進入保險界剛開始賺不到錢,但是在途中不小心發現了另一個契機,讓我決心去做大家都不願意著做的事情﹔做著做著,又不小心接觸到更冷門的外勞仲介、認識了一些老聞,再從賣外勞仲介產品,變成賣也很冷門的個人意外險、個人一年期壽險、個人一年期癌症險......。賣著賣著十幾年過了,現在,我賣保險賺到多餘的時間,讓我比別人有了更多時間和機會,再去做更多的事情。
人生到這個地步已經非常完美了,真的很感謝。所以,在此要奉勸很多年輕人,不要急著要賺錢,平常把我們的工作做好, 一旦有機會,總有一定一天輪到你。
慢慢來,成功才來得快
現在很多年輕朋友,遠從四面八方來找我諮詢,我從他們身上發現了一個相同的問題,因為大家都想要快速致富,心太急,所以走錯了一些一路。
過去,台灣跟現在也遇過一樣的情形﹔房地產一下暴漲,大家必須不吃不喝存下幾年的薪水,才能賺到第一棟房子,物價波動不穩,民眾當然會怕。再加上不管是書店還是媒體,暢銷排行榜上最熱賣的都是財經書﹔電視頻道轉過來轉過去,每台都在講財經、講賺錢,賣得民眾心裡都亂了方向。現在的年輕人,尤其是剛出社會、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他們會怕,怕找不到未來在哪裡?既然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好的工作,有些人甚至乾脆不工作了,但不工作是非常錯誤的選擇,尤其是現在這樣的大環境底下。
很多人說台灣失業率很高,可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台灣也有很多工作沒有人願意去做:營造、做組工的、做高速公路的、做傳統黑手的,都沒人去做﹔逼不得已,我們必須請外勞來做。前一陣子電視上有個名嘴說年輕人不可能沒工作,沒有工作的人去找他,他幫你找,只怕你不做而已。沒有錯,只怕你不做而已!
以前我住的地方有一個水電工人,我看他每天開一台破破的小發財車,裡面塞滿滿的電線水管,還有一些工具,身邊帶一兩個小徒弟,每天早上出發上工一直到傍晚才回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起來他好像全身髒兮兮的,後來我才知道,他有三棟房子。那時大約是民國八十五年左右,不要看他只是做水電的,既沒有公司行號也沒有店面,就這樣一路做下來,也累積到了大錢。
我也看過有些人,不願意屈就自己接受薪水比較低的工作,結果一事無成。
道路持分意思 在 Kai Chi Leung 梁啟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謝謝整理。
【港大「民主與民族:香港自決路上的兩難」論壇2】
[梁啟智:凡有利贏得公投的事就應去做]
「我不覺得這樣是合理化。」現職時事評論員的梁啟智這樣回應。
同為論壇講者、前《學苑》總編輯梁繼平,剛稱梁啟智為「老師」後向他提問:即使由下而上去實踐民主,不改變中港政治關係,實踐空間會愈發收窄,而左翼是否助長並合理化了「權不在我們」的既定現實,如沒審批權就不如想如何融入、而不嘗試去取回這權,因而令人不去爭取改變。
「第一件事唔好叫我老師,我唔係好鍾意啲人見到我,係咪都叫老師。」梁啟智未說完,旁邊的朱凱迪忍不住身同感受開聲笑道:「係啦,我都聽到很肉麻呀。」朱凱廸對被人稱作「議員」也似感到毛管直豎,桌上的名牌本印著「朱凱廸議員」,後來他把紙折起,牌上只剩下「朱凱廸」三個字。
言歸正傳。梁啟智除了理解既定現實的存在,更會就此作出挑戰,思考能做什麼去達到最終目的--他認為,香港人走向命運自主,是「天經地義」。
「我就是在這前設下,儘量在香港擴大接受和支持自主的人之圈子,無論做什麼我也是會支持的,不理是用什麼語言、什麼標簽符號,沒所謂,在這前設下我要這樣做,但不代表我同意(既定現實)的存在,絕不是這個意思。」他說。
這位怕被稱為「老師」的學者,七月向中大請辭後,因今年是蘇聯解體25週年而特地到波羅的海七國一趟。他指,當年愛沙尼亞、拉脱维亞和立陶宛這三個蘇聯加盟共和國中,俄羅斯人所佔的人口比例不低,情況有點像原屬烏克蘭、兩年前公投後「脫烏」、加入俄羅斯聯邦的的克里米亞。1990年後,三國相繼就去留問題進行公投。誰有權投票?當年每個居民,在這重要的關口之前,都有投票權;而最後結果是脫離蘇聯成功獨立,2004年加入北約及歐盟。他又提到,兩年前加泰隆尼亞和蘇格蘭的獨立公投,採取的亦是所有公民都有投票權。
這位地理學者,看重的是能達致前途自決的道路,認為任何能增加可能性的方法,都不應在思考中被排除,尤其是當在可見的未來一段時間,單程證審批權仍牢牢地掌握在北京手中,內地人會不斷來港,在這情況下,當有朝一日要就香港自主作公投時,他們無可避免地亦成為被爭取對象。
「如你想好像波羅的海般『贏到開巷』時,譚仔那個講廣東話不正的『阿姐』一樣是你爭取的對象。問題是如何在爭取自主時,連她這票也要取得。」梁啟智說。「凡是有利於我們贏得這次未來公投的事情,我們就應去做!這是我去檢驗任何主義、分析甚至字眼的一把尺。」
「獨立不是終點來的。」他續說。「我看了七八個國家獨立的案例,發覺這絕不是終點來的。 而且還有『路徑依賴』的問題:我們如何爭取獨立,會影響之後的自主能不能穩健。」梁啟智說,用什麼方法、框架或字眼等去推動香港自主都要小心選擇,有些方法或會帶來負面影響。
中國:或望香港成白俄羅斯
他指出了一件很多人不願意承認的事:「新移民未必是香港自主的最大阻力,雖然有很多人也相信威權。每次選舉很多去投建制派的不是新移民,而是在港住了幾十年的人。」他認為要多作民主討論,因為即使確立香港自主,也要保衛其中的民主價值。
梁啟智以旅途中經過的白俄羅斯為例,這東歐內陸國家1991年時亦脫離蘇聯,但由於與俄羅斯有千絲萬鏤的關係,即使獨立但分別卻不大。「如果有一天香港獨立了,特首叫『葉劉月娥』,是選出來但都是假選舉來的,她可以連任十次,會以『香港共和國』身份跟中國簽各種的賣港條約。」他說。「我懷疑中國係想要咁嘅嘢,多於一國兩制。」
「我們真的要想想有關『路徑依賴』的事,在這過程討論時要少擺些立場、多說實際情況。我相信在座大多數人目標一致,理念上沒有什麼好拗的。問題只是,完成這件事的方法。」
朱凱廸:把握時間開新戰線尋突破
朱凱廸認為,取回單程證審批權是共識但並不足夠,要就著未來數十年人口的下降趨勢,仔細研究對香港未來發展的影響。「若說『落閘』、『取消單程證你回去大陸團聚吧!』只是在表達某些情緒。」他說。「單單聚焦在取回審批權並不足夠。很多要跟進的問題未有人問,是需要有些『功課』交出來。」
他不同意梁繼平指左翼似「忘記中國因素」的說法,他說,很多香港的社會運動直接對抗的,就是中國巨大的身影,如高鐵和土地發展這些社會公義問題,涉及很多大陸資本及本地財團利益,故此要有對足夠的對抗力量,在議會取得過半議席,是民主派目標之一。
朱凱廸日前與民間勞工團體會面,他們提到在爭取政府清潔工外判制標準的修訂,根據現時條件和經驗,可能要花四五年時間。「民族主義者看來,真是『嘥時間』到不得了。」他說,提出把「自主自決」思維滲入傳統勞工議題。「不是直接說勞工政策問題,而是『兜一個圈』,去說居民自決垃圾管理問題,把屋苑或屋邨垃圾站『合作化』,以取回少少請人權利、勞工權益待遇或會好一試。」
「這是個動態鬥爭,最重要的是有否把握時間去開拓一些新的戰線,以突破某一些位。」其中一個戰線,當然是他揭露與橫洲「官商鄉黑」關係密切的鄉議局,不過他笑稱明知困難重重:「咁係難啲啦,冇咩人和應我。開新戰線在這動態鬥爭中,要維持或壯大力量,但又明白下次立法會選舉他們唔俾你玩、冚咗檔、議會路『交义』了會點做,我也答不了你。」
梁繼平:獨派與自決派分岐不深 存對話空間
《香港民族論》編者之一的梁繼平指,中國的「中華民族主義」霸權,企圖把其文化和政治影響力蔓延至其他地區,在意識形態上作操控; 而「香港民族主義」就是要挑戰和對抗這種霸權,以公民價值作為核心,提高香港人自主意識和公民實踐,以在未來能自決前途,與傳統民族主義強調內在條件如血緣、宗教和背景等有所區分。
這就是為何大部份年輕人抗拒推行國教和普教中,他說,他們認為這是中國企圖同化身份認同、以達政治控制的手段。「很多時政權控制一個地方的切入點,並非直接派兵,而是通過文化和身份認同達至長遠政治控制。故此我們抱持怎樣的香港人價值,是會影響未來的政策。」他說。「(民族主義)認為不能忽視背後身份角力和政治影響力。」
他亦以克里米亞為例,指其人口有五成八是俄羅斯人、兩成八烏克蘭人和一成二韃靼人。他指,俄羅斯人長期驅逐有很強身份意識的韃靼人。公投時,最後八成俄羅斯人贊成脫烏。「一片土地作自決公投時,也不能忽略其中身份政治的角力,並非所有人都有同一意願,而背後是為哪個『祖國』服務,或是用哪個身份意識的利益作依歸,都對公投結果有很大影響。」
有不少本土派支持者指責「左膠」的,是有關支持「分配正義」的看法,梁繼平不認為本土或自決的理念,會令公共資源重新分配予弱勢社群被忽略。他說,香港人對新移民的不滿,不少源自制度上的漏洞,即單程證審批權在北京手中。解決本地人與新移民對立方法之一,首要是取回審批權,至於申請來港人士是否要合符懂廣東話和香港的政活制度等,都是未有被真正討論的議題。「沒有institutional trust,social trust就難以出現。這種漏洞助長社會上不信任的論述,覺得這是人口殖民等。」他說。「解決了後,會有助新移民融入我們的政治制度。」
他相信,一個歷史概念被建構和應用在某歷史條件下,以達至其作用;但當歷史條件轉變時,這概念就要被解構和批判,如台灣民族主義,當年是為對抗國民黨和中國民族主義霸權而生;當民主政制穩定下來時,這主義就受到挑戰,例如原住民如何在這論述中得到認同、資源如何分配等。
「香港在這時提倡民族主義,是要對抗中國的影響,培養內部自治意願。」梁繼平說。「在這歷史條件下,民族主義有其一定作用,未必與左翼的分配正義或自決公投有矛盾,兩派的矛盾未必這樣深和沒對話空間。」
==========
小小後記:
今次論壇後,主辦的港大《學苑》送贈深綠色小錦旗與講者們。作為講者的梁繼平回座後,便與梁朱商量,二人立刻拿出小旗讓這名前《學苑》總編,幫手「回收」:)
【港大「民主與民族:香港自決路上的兩難」論壇 1: video】
https://www.facebook.com/…/videos/vb.56…/10153844914047056/…
【港大「民主與民族:香港自決路上的兩難」論壇 2: video】
https://www.facebook.com/…/videos/vb.56…/10153853589817056/…
Socrec 論壇記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vkcDz7r-Pk
八鄉朱凱廸 Chu Hoi Dick
Kai Chi Leung 梁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