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時候研究主題,就是這些很 #吸引人的問題,與 #強烈的好奇心 開始的,這是個很不錯的例子。 │
⠀
【快訊 🎉 蔡尚聞醫師團隊,關於洗腎與腎移植患者接受全關節置換術之預後統合分析,獲 EFORT Open Reviews 刊登!】
⠀
📝 文章介紹
⠀
末期腎病變的患者,接受髖關節或膝關節的置換手術後,手術部位併發症較高,人工關節感染機會也較多,不過,末期腎病變患者一般會接受洗腎治療,但也有部分人最終會接受腎臟移植,蔡醫師團隊對於這兩種人的手術預後究竟有沒有差異,很有興趣,於是有此研究。
⠀
收入了 22 篇文獻共 9384 位患者後,共有 8921 位洗腎、463 位腎臟移植者,手術後整體死亡率,在腎移植患者中略高於洗腎患者(15.8% vs 13.8%),整體手術部位併發症也是(3.6% vs 3.3%)。關於人工關節感染,洗腎患者則略高於腎移植患者(4.0% vs 3.7%)。
⠀
使用多變項迴歸分析,確認各種因素的影響後,會發現其實使用洗腎或腎移植,並不是顯著的預後決定因子。
⠀
這是個蠻有意思的研究,腎臟不好,會造成關節手術的風險,那如果之後把腎移植進去呢?風險會降低嗎?至少以本篇研究來看並沒有,雖然也可能是因為腎移植患者通常經歷過一陣子的洗腎,且移植後的照護也同時合併許多藥物,但無論如何,接受腎臟移植,並不會讓預後神奇的逆轉。
⠀
📝 期刊介紹
⠀
EFORT Open Reviews 創刊於 2016 年,2020 年 impact factor 為 4.618,在 Orthopedics 領域排名為 Q1(12/82) 期刊。
⠀
--
⠀
🔸 11/7(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全新梯次
➠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免收案、免 IRB,突破資源缺乏困境的機會!
⠀
🎯 克服經費與資源稀少的困境,帶您踏入統合分析的領域。
⠀
☑ 統合分析研究規劃技巧
☑ 正確拆解論文架構
☑ 必學的重要專有名詞
☑ 互動實作:完成一套 Meta-analysis 圖表
☑ 以發表為導向的搜尋文獻
☑ Meta-analysis 圖表優化重點
☑ 給初學者的起步建議
⠀
🗣️ 學員回饋
⠀
「這種 #以成果為導向 的學習方式貫穿了整天課程,在這樣的學習架構底下,每堂課都只教必學的重點:繁雜的統計觀念,只聚焦在發表文章必備的部分;統計軟體當然選 CP 值最高的。也因為有這樣的課程安排,讓我能在短短的一天之內,迅速消除對統合分析的恐懼,也對統合分析的架構及寫作有較全面的理解。」
⠀
「新思惟的一天課程學習,教會我們從題目、寫作及分析技巧、文章架構及排版,到繪圖及美化圖表,製作出賞心悅目、令人不忍拒絕的圖表,教會我們如何 #快速踏入寫作的旅程中,告訴我們 meta-analysis 文章並不難,難的是你不願意開始,只要開始你就有機會拚出一篇自己的 SCI。」
⠀
👨🏫 講者陣容
⠀
#張凱閔,知名復健醫學與超音波學者,台大流病與預防醫學博士,SCI 論文超過 190 篇,並有 25 篇以上為 meta-analysis,探討臨床常見議題。
⠀
#曾秉濤,專業精神科醫師,擅長從臨床工作找到發表議題,並組成研究團隊,SCI 論文超過 85 篇,並有 70 篇以上為 meta-analysis。
⠀
#蔡依橙,專業課程開發與整合者,能迅速理解學門架構,並以初學者能理解的方式,建構學習流程。生涯被 SCI 期刊接受的圖表,已超過 500 張,熟悉學術審閱過程與要求。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7/4 開課!】...
過程導向意思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俗女養成記》第二季的倒數第三集,名為〈愛的斷捨離〉,為和解在鋪陳。斷捨離背後的原因,是生活再度碰壁了,是情感產生變化了,日復一日的麻痺感讓人遍尋不著自我,為他人的期待而活,為飄忽不定的未來而奮鬥,「自我」漸漸隱藏在種種謊言與困厄底下,以為堅固無隙的一切始終還是如此脆弱。
⠀⠀⠀⠀⠀
▍平台連結當防雷線:https://bit.ly/2UyTwhT
⠀⠀⠀⠀⠀
⠀⠀⠀⠀⠀
忽然想起,很多人不喜歡《愛在午夜希臘時》,因為太真實,太無解,伊森霍克當時分享了一段頗有意思的解讀,他表示,大家總會認為,人們為了某事吵架就宣告著關係觸礁,或導向不好的發展,但往往負面情緒才是真實的。如果我們靜下心來回顧過往的人生,可能會發現,至痛至深的部分才是真正令人成長的,夫妻、伴侶、親子關係亦如是。
⠀⠀⠀⠀⠀
回望蔡永森與陳嘉玲的爭執內容,成長背景不同、家庭環境不同,造成一段關係的裂痕,乍看之下或許合理,但真是如此?又有哪兩個人的成長背景、家庭環境、經濟能力、觀念認知可能徹底一致?再者,假使達到一個程度的相似,豈非就只是換了說法的「門當戶對」?這些矛頭在在指向著「深層溝通失調」,卸下偽裝後,仍會發覺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愛著對方,守護一段感情,維繫一個家庭。
⠀⠀⠀⠀⠀
越是親近之人,會有越多事情難以啟齒。
⠀⠀⠀⠀⠀
蔡永森努力成為一個好男人,藏起過去的自我,盡量體貼、關心、容忍,並擁有穩定的收入;陳嘉玲將責任一肩攬在身上,買房、生子、力爭上游,不願示弱、不輕言求助,認知中有你,有我,卻沒有我們,因此為親密關係帶來傷害,傷害的是對方的自尊;那欠栽培的媽媽為了一個家,長年省吃儉用、相夫教子、委曲求全,直至兒女離巢、丈夫疑似不忠之時,才察覺自己已毫無價值可言;而選擇留下繼承家業的長子,實至名歸的模範爸爸,實則滿是缺點,亦非聖人,為了人生路上的遺憾,不惜承受妻兒的指責與難以諒解。還有,一直沒有選擇權的陳嘉明,每個人以愛之名幫他鋪好一條康莊大道,他的生命走向,自我意識,在群體中縮得極度渺小,所作所為盡是應該做的,而不是真心想做的。
⠀⠀⠀⠀⠀
若設法梳理這些「自我」,牽扯的權力關係或是非對錯,會顯得過於冰冷、尖銳,而這一直《俗女養成記》最動人之處,以不曾完美,但溫暖真實的人性情感,細細填補家人間一格一格的空隙。小杜坐在地上含情脈脈的目光,湧動著認同與憐愛;以及,小嘉玲記憶裡那不知所措又滿是自責的情緒反應,早已證明自己擁有全世界最好的爸爸。價值既存在於自我身上,也存在於朝夕相處的所愛之人眼裡。
⠀⠀⠀⠀⠀
有時候生活的無解,並非沒有答案,答案俯拾即是,但得要自己去尋回、去攫取,而斷捨離的過程,莫屬將人生的難捨處、易捨處看得更加清楚。
⠀⠀⠀⠀⠀
⠀⠀⠀⠀⠀
⠀⠀⠀⠀⠀
#陳竹昇真的是天下最完美的模範父親
過程導向意思 在 跨境電商服務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跨境食在有意思✨✨
跨境動動腦❓:「臺灣的”鐵蛋”怎麼吸引其他國家消費者下單?」
e特務🕵️♀️發現 當臺灣食品要跨境到其他國家時,
常常因為當地消費者不熟悉這個食品而影響購買動機,
致勝關鍵就在👉如何可以清楚呈現食品的特殊口感和味道,
並且激發消費者想要嘗試的動機。
🎯成功賣出鐵蛋的秘訣就在文章最後! 不要錯過喔!
⚡️疫情當頭 讓你"食"指大動的常勝軍👆
根據KOL Radar 與《數位時代》合作的「2021 台灣百大影響力網紅」調查報告,受疫情影響,民眾居家烹飪、用餐的時間大幅增加,「料理教學」、「料理挑戰」和「吃播」等內容,不僅滿足大眾對美食料理與烹飪的需求,KOL的影片也為民眾在疫情期間的居家生活帶來豐富趣味與陪伴感,成為💢美食影片大爆發💢的關鍵。因此,在評選出的百大網紅榜單中,就有59位百大KOL經營美食主題類內容是以 居家美食、「美食挑戰」等主題吸引廣大粉絲。
其實,不一定要KOL。以去年營收突破新台幣10億元的國內知名直播電商業者「愛秀生活ishowlife」為例,他們曾經特別為本土芒果果農徵求5位擅長販售農產品的民眾來擔任素人直播主,將傳統人們所認知電商消費者的購物決策關鍵,由價格導向轉變成體驗至上,透過 #直播主 對產品的認識及專業說明,讓民眾願意且開心地購買,結果在短短10天內就賣了300多箱、超過3000斤以上的芒果的驚人銷售紀🎉🎉🎉
通常消費者在觀看直播的情境下,並沒有預設「我是要購物」或「我正在逛街」的心態,而是處於一種悠閒看著美食達人的直播介紹,或是沉浸在令人垂涎欲滴的食品直播內容之中,因此供應商在線上銷售的首先任務,就是要引發消費者在觀賞直播的過程中「好想買」的慾望💕。如今,直播電商能創造出亮眼的銷售成績,除了直播主專業生動的銷售技巧,最主要歸功於直播產業發展「隨看即買」相關技術的愈趨成熟,將直播、銷售、金流全部整合在一起,將消費者產生購物衝動的瞬間,轉換為實質購買的消費行為📈,成功將直播電商推向為當今「引流變現」的冠軍寶座🏆
🥚 鐵蛋跨境小故事
在2019「臺馬聯合網購節」的行銷活動中,直播主向馬來西亞觀眾現場開箱臺灣「鐵蛋」📢
" 鐵蛋可不是鐵做的喔,這外面看起來黑黑的,可是經過長時間的翻炒、滷製和烘乾,而且嚴選頂級檢驗合格的雞蛋,(直播主立刻咬一口) 哇,這咬起來很有彈性,越嚼越香耶,有帶一點藥膳的香味和甘甜味...😋😋😋
👉這時候留言區開始+1、+1、+1…
#九月跨境食在有意思 #跨境電商服務網 #跨境電商 #直播電商 #直播主 #食品 #臺馬聯合網購節 #疫情
過程導向意思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最近呢,因為我們推出了【人際斷捨離】這門課的季節限定優惠,所以很多朋友就趁這個機會加入了學習。
然而對我們的老學員而言哦,也因為近期的「一天聽一點」都在談相關的主題,所以很多人都跟我說,再給他們一個很重要的提醒;那就是凡是學過的東西,溫習蠻重要的!
讓他們回去再次溫習【人際斷捨離】的時候,他們都告訴我,其實讓他們想到的,不只是關係上面的議題,更是一種全面的、人生的自我價值的重新定位。
怎麼說呢?我們的老學員常告訴我,其實有時候,那些人就是長在我們的生命裡,而且呢,一時半刻你也沒有辦法做到真正的切割。
但至少在心理上,我們可以拉出一段距離;我們可以讓自己相信自己的價值,並不是建立在他人,或他人的反應,更不是建立在他人的嘴巴裡。
我每次聽到這樣的分享回饋,我都覺得很感動,因為這正是我們推出【人際斷捨離】這門課,一個很重要的目的。
它並不是要你跟任何人切八段,因為呢,有很多關係,你是沒有辦法真正的切八段;反過來說真正的你要去做到切八段,它一定是比較健康的嗎?
反而我們應該要的態度,就像是面對陽光一樣,如果陽光真的太大,至少我們要做到防曬,至少我們要做到戴上太陽眼鏡;而不是一直討論怎麼樣把太陽消滅。
你想想看,當太陽被消滅了,那請問對地球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其實有很多關係都像是這樣的存在,它會有讓你辛苦的部分,可是它也有存在的必要性;在這個過程裡面,我們怎麼樣去調整自己的位置,尤其是找到自己的價值跟定位,這就是關鍵中的關鍵了!
然而談到價值跟定位啊,其實它還蠻呼應,我最近在一個網站,叫做「換日線」這個網站上面,看到的一篇專欄文章,我個人非常有感哦!
這個專欄文章的標題,叫做「你是筆電還是筆電包?」,副標題是「不依附他人,當自己人生的主角」。
其實呢,回顧我自己使用電腦的經驗,除了我人生當中第1台286的桌機之外,那如果比較年輕的朋友,你大概不知道286指的是什麼,那自己去查吧!我也不想要多解釋,因為解釋多傷心,好像我很老一樣。
除了那一台286的電腦之外,我從那之後所有的每一台電腦,都是筆記型電腦,那你只要有跟我同樣的經驗就會知道,其實筆記型電腦,它的設計就是為了我們攜帶方便,可是它畢竟是3C產品。
所以呢,它在移動的過程當中的保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所以伴隨著筆電這樣的產品,它應運而生的周邊商品,就是筆電包。
那這一篇文章呢,就用這樣的隱喻來引導我們去思考,我們到底是那台筆電還是筆電包?
只要你有用筆電,你可能都會買一個保護它的筆電包,筆電包有些是功能導向,有些是視覺系導向的哦,可是呢,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在的筆電變得越來越輕薄。
像我自己使用的MAC的電腦,一台13寸的螢幕,這樣的電腦非常的輕,所以呢,它可以很容易的被塞進一般的。
不管是後背包啊、公事包啊,甚至於大一點的女性的那種手提包裡面,都可以放進去;而這些背包、公事包、手提包裡面都有很多的夾層,在夾層裡面都有軟墊可以保護筆電。
所以因為這樣子筆電包這個產品,就慢慢的被時代淘汰了,然而筆電包這個產品為什麼會被淘汰,是因為它的價值,其實是依附在別的產品上面,是依附在筆記型電腦上面。
所以你想想看筆電包的生產設計,它的大小厚度,其實都不是自己可以決定的;它只能跟著瞬息萬變的筆電市場走,一直到市場不再需要它,這讓你想到什麼,其實現在手機殼不也是這樣嗎?
可是呢,當你面對特別是面對自己,不管是職場價值,還是生命價值的時候,你究竟是筆電,還是筆電包呢?
在這篇文章裡面就點出,所謂當一個筆電包的意思,就是把自己的核心價值依附在另外一個個體上面,並且完全仰賴這個個體,然而當這個依附的個體改變,或者消失了,那麼它的價值也會從此消失!
比如說吧,在工作裡面,如果你只學用自己公司的某個特定的系統,那麼是不是到哪一天這個系統換了,或者是你換了一家公司,這個技能就完全沒有任何的價值。
可是如果你只會某個公司的某個專案的某個程序,那麼哪一天,這個專案改變了客戶消失了,你的專長也就會消失了!
這裡特別危險的就是,我們把自己的價值,依附在某個特定的範圍,某個特定的人,或者是某個特定的任務。
這樣子就會讓我們,沒有辦法去養成自己獨立思考的模式;甚至於是面對很多事物的應變準則,一直到哪一天整個環境變了,你的價值就會跟著被消滅。
所以你可以想想看,假設在你的生命裡面,你的所有的喜怒哀樂,你看待自己的價值是依賴他人。
比如說最典型的,就是很多人會把自己生命的價值,或隱或顯的建立在,他要證明給他的父母親看,或者她希望成為父母親心中的好孩子!
在這樣的狀況底下,其實你就很容易變成那個筆電包,這並不是父母親的錯;尤其是當你已經邁入了成年的階段,這裡面的關鍵在於第一個,父母親的期待,是你認為父母親對你有期待,還是你有真正跟他們核對過他們的期待?
而第二個,如果你真的核對過他們的期待,那麼你有沒有去區辨他們的期待,是建立在他們的時空背景,還是適合你此時此刻的時空背景?
而第三個,如果他們的期待,並不符合你現在的時代,或者是你的主客觀因素的要求,那麼你能不能在心裡去畫出一個界限、一個最起碼的界限,叫做什麼叫做「孝順」的定義?
孝順,並不是讓你活成一個不符合時宜的人,而且也不快樂的人;孝順是找到適合自己快樂的方法,並且交給時間,讓父母親感覺到你很認真的,而且很圓滿的,在自己的生命軌道裡面前進。
所以呢,在這裡哦你就發現了,我們要斷捨離的並不是斷捨離親子關係呀!而是要把心中那個把自己的價值,依附在他人的認定,或他人的標準,儘管那個他人是你的父母親。
你要把這個信念斷捨離掉,因為你如果沒有把它斷捨離掉,就算你百分之百的按照父母親的期待,去過你的日子,請問你會快樂嗎?
然而回到一個更原本的源頭,如果你一直不快樂下去,你的人生會活成什麼樣子?而你把自己的人生活得很辛苦、很糟糕,這時候對父母親的意義跟角度而言,這算孝順嗎?
孝順是要把自己搞慘,還是要把自己搞好呢?那更不要說很多人,在感情裡面的受傷跟挫折了!
你想想看,多少人談了感情之後就沒有自己,也就是說他因為進入一段感情,把自己所有的價值的認定,都依附在另外一個人,或者是另外一個人的喜怒哀樂上面。
再衍生來看,在教養的議題裡面,為什麼有很多的父母親,很認真的把自己全部的身心、精力都放在自己孩子身上,可是孩子跟他的關係,和孩子的表現,始終是讓他很傷心又挫折的?
你知道嗎?最大的問題不在於他們不夠用心,在於他們太用心,他們用心到他們的生命裡只剩下孩子,而沒有他自己!
所以我們常說小孩的成長是透過模仿而來的,他們見證了自己的父母親,活出一個沒有自己的生命,那麼在這樣的狀況底下只會衍生出兩種結果,一種結果就是它全然的模仿父母親。
再不然另外一個結果就是,他對父母親這樣的行為產生了很大的叛逆,然而不管是這兩個極端的哪一個極端,我相信親子關係遲早會出問題的。
所以呢,我們回身來看,你在面對自己人生當中,不管是關係還是生涯的哪一個層面哪一個議題,其實真正需要斷捨離的,並不是誰或者是哪個環境,哪個工作,而是你要先從斷捨離自己心中的「信念」!
什麼樣的信念呢?就是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他人、他者;甚至於是別人說的話,你的價值並不是這樣子被建立的,想一想,你要當筆電,還是要當筆電包呢?
或許你要讓自己變成是一個獨立自主,像筆電般的存在,那麼第一步,你可以開始學會跟那些傷害自己的信念,進行斷捨離的工作。
而我們推出的【人際斷捨離】這一門線上課程,會帶給你很大的幫助,希望你能夠趁著季節限定的優惠,跟我們一起學習,一起前進。
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YouTube的朋友除了訂閱之外,記得打開小鈴鐺,而Podcast收聽的朋友,除了訂閱我們之外,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尤其是我們的【人際斷捨離】季節限定的優惠,即將在3月13號的晚上12點就結束了,所以如果你還沒有加入的話,請務必把握這難得的機會!
期盼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