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次訪談
教育基金會同仁為我下了個註解:
「原來,浩爾是後來才把英文練起來的中文人!」
的確,我真的是仰賴中文能力起家的
也特別感謝我的高中國文老師
今天再次分享影片和故事給還沒看過的朋友
祝恩師朱美卿老師,以及所有認真傳道授業解惑者,教師節快樂!
「過於喧囂的孤獨 電影」的推薦目錄:
- 關於過於喧囂的孤獨 電影 在 浩爾譯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過於喧囂的孤獨 電影 在 旅行沙舟 張J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過於喧囂的孤獨 電影 在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過於喧囂的孤獨 電影 在 Re: [負雷] 過於喧囂的孤獨,我只有兩行心得.. - 看板book 的評價
- 關於過於喧囂的孤獨 電影 在 過於喧囂的孤獨電影的評價費用和推薦,FACEBOOK、PTT.CC 的評價
- 關於過於喧囂的孤獨 電影 在 過於喧囂的孤獨電影的評價費用和推薦,FACEBOOK、PTT.CC 的評價
- 關於過於喧囂的孤獨 電影 在 讓這一首奇幻旅行的孤獨 - Facebook 的評價
過於喧囂的孤獨 電影 在 旅行沙舟 張J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是一篇很有水準的讀書心得,作者飽讀旅行文學。他詳閱了我的書,甚至來過我的演講。他交互援引多部作品的精神反思,並融入自身生命體悟,彷彿穿梭在不同時空的旅人間,用自己的文字交織成一幅豐盛的詩篇。
看到一個人如此用心品讀自己作品;看見自己的文字如此躍然激盪在不同人的心靈。內心的悸動,不下於旅途上看到的風景。
這篇好文裡頭提及的作品都是經典,推薦給大家。
_
高雄文化局 好書心得徵選 第三名
作者:高志揚
我喜歡旅行文學,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日本報導文學作家澤木耕太郎的《午夜快車》(又名《深夜特急》),如同環遊世界八十天的劇情,拋下工作,與朋友打賭,不使用飛機等快速跨洲交通工具,只使用陸運的方式從香港到歐洲,如同絲路之旅;也曾經看過小說《阿拉斯加之死》的主角艾米爾荷許厭惡紙醉金迷的人生,並在冰原中的廢棄公車內喪生。
旅行沙舟張J先生,初拜讀你的作品,知道你與澤木耕太郎先生一樣,都是在二十六歲時踏上旅行的世界,但不同的是,沒有艾米爾般的憤怒厭世,逃避塵世,追求自由呼吸的角度,而是一種逐步踏實的追夢旅程。雖然是工程背景,但你卻有一顆溫和敏感的心及細膩的文筆,一邊仔細收藏生活的吉光片羽,也把握時間活在當下,運用出差及看望家人之際,規劃行程往返地極或小島,在紐約你感受的不是熱鬧的都市廣場,而是喧囂下的地下鐵;在冰島的寂寞小鎮,你感受到的是來自靈魂深處的吶喊。
《湖濱散記》的梭羅先生在每日的漫步,在湖畔的林間小路上,小草的露珠都可以帶給他無限的想像;在英國的利物浦,你接收了嬉皮與夜店留下的暗夜街頭,陌生又暗潮洶湧,脫離旅行團的制式才能一窺城市的輪廓;在白雪覆蓋的美國康乃狄克州,你的初次滑雪帶進了年少時的忐忑不安與面對挫折的勇氣,如同你在演講的過程中所述,對自己而言,每一場旅途都是不可複製的。
在赫拉巴爾的知名小說《過於喧囂的孤獨》,在廢紙回收站的老人回顧了他的一生,啃噬了許多他回收過的書句,成了他的養分。你的故事很平凡,也很精采,當初因為看了單車環島練習曲這部電影,我也把握當下,看看台灣,我在危險的蘇花公路遇到了宜蘭的獨臂騎士,了解到偏鄉人的艱苦生活,你也在泰國認識了變性人艾蜜莉,了解到她成為女人的心路歷程,也學習包容接納與自己不同的人,高棉偏鄉導覽大叔口中的豁達,在一場大雨間綻放微笑。
我羨慕你的工作可以雲遊四海,但更佩服你勇於接受各種機會,發掘生命中的美好事物,就在不經意的人生一瞬,在康乃迪克與工程師餐敘小酌間發掘了中年大叔的年少搖滾夢,在廣大的美國中央公園車站廣場悵然自失,卻又反思人生的方向與旅途沒有標準答案,你給了我在繁忙的工作中,依然可以撿拾自己的夢想,並慢慢拼湊,撒下一粒粒種子,就是愛與希望的種子,與世界真實的連結,在世上不再孤獨。而在書的結尾你又回到了最初的原點,如同你的名字,我們不過是一葉沙舟,在世上盲目飄流,但希望在旅途中帶有包容,因遇見的人事物而完整。
文章出處:https://reurl.cc/r8dDKr
過於喧囂的孤獨 電影 在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因緣際會在認識了《甘願綻放》作者本人,菁芳是一位聰慧有學者氣質的女子。我們的兩本新書剛好在今年六月出版,朋友也拍下了兩人作品並排置放書店新書區的照片,好似同期畢業的學生。於是趁著赴台北洽談公務,約在出版社附近與她餐敘。彼此聊起寫作生活與出租大叔的陪伴工作,相談甚歡,萌生透過臉書進行文字對談的想法,希望未來也有機會在真實世界對談。
***
菁芳問我:銀快,你睡前都看什麼書?
果然是個好問題
還不曾有人問我這個問題。
原以為是簡答題,三兩句就能說完了。
結果認真想了很久,才發現~
愈簡單的題目愈不容易回答。
有人說,睡前讀書應該不好入睡,
我倒是沒這個問題,想睡的時候,
不管讀什麼內容,還是照睡不誤。
學生時代的話,數學參考書最催眠了
讀著讀著就會不小心睡著,
可能下意識在對抗數學試題,
我的數學成績是全班最差的,
經常在班上墊底,本能排斥數學。
有鑑於此,有陣子患上失眠症,
我認真拿起《費馬最後定理》讀讀看,
果然有效,不一會兒睡意襲來,
一覺到天亮,真心不騙。
往往認真想讀的書,愈容易想睡,
跟工作一點關係都沒有,
純粹為了在睡前打發時間的書,
反而愈看愈起勁,不覺得時間流逝,
猛然想起一看手機竟然已經凌晨四點,
幸好隔天不用上班,把書往床頭櫃一擱,
拉上被單,一會兒就酣然入夢了。
有時候,閱讀是為了孵夢。
我是個多夢之人,屬於淺眠的類型,
為了做奇怪的夢,有時會仰賴閱讀引導,
夢對我而言,就像意識上的空想旅行,
有些書,可以帶領我去平行時空,
體驗現實生活不可能接觸到的世界。
像是奧爾嘉·朵卡萩《收集夢的剪貼簿》
封面的文案上寫著:
「我在做夢,
我覺得時間走得沒有盡頭,
沒有以前,
也沒有以後。」
幾個人聚在一起圍坐著輪流說故事的畫面,
像是映在腦海中的黑白電影播放,
朵卡萩的輕鬆漫談的筆調
很容易把讀者給織進她的故事裡。
會選這本書閱讀是有理由的,
作為孵夢的導航裝置,它十分精準到位。
彷彿在闔上書本稍後做的夢,
也染上民間傳說的色彩,
波蘭那種帶有神秘性的寓言裡面,
我可以進入沒有被時間和空間限制的國度,
毫無壓力的盡情造夢。
昨天我想多讀一點妳寫的《甘願綻放》,
一翻開篇名即是<讀一些老派的書>,
覺得有些熟悉的味道自書頁發散,
宛如打開了注滿精油的瓶子,
封存在舊時光裡的文字被召喚出來。
不由得想起青春時期
不曉得跟著誰的腳步
讀木心的散文《素履之往》
讀沈從文的《邊城》
讀溫瑞安的《山河錄》
讀方娥真的《娥眉賦》
我真是在夜裡讀的,
可能是夜晚靜得下心來,
與那些老靈魂特別容易接上線,
彷彿也在空中開啟了對話。
睡前會在書架上挖一兩本想讀的書,
挖掘的過程很有趣,明明是自己買來的書,
突然變得陌生起來,怎不記得買過這樣的書,
好像不曾翻閱過,是什麼機緣下買的,
壓根兒想不起來,最後決定放過自己。
也會發生好笑的事,
睡前認真在書架上挖掘,
好像要搬進位於地底下的防空洞
像核災後倖存的難民。
準備好了精神食糧
以為可以好好度過漫長的夜晚,
但不知怎的,
書挑完了準備上床擺好姿態閱讀,
這時偏偏睡意正濃,
老花眼鏡還沒摘下,
瞬間就睡著,
醒來時手裡還抱著那本書。
稿子寫不出來的夜裡,
索性找來小川洋子《文稿零頁日記》
試圖安慰自己其實並沒有那麼糟,
連心儀的女作家
也會有絞盡腦汁的時候,
與其連一個字都動不了筆,
不如就天馬行空的胡想亂寫,
說不定還可以蒐集到
未來什麼故事的靈感題材。
聽起來是個好主意,
覺得自己總要做點什麼才好,
閱讀可以安撫躁動不安的靈魂,
就這個層面上我相信
小川洋子的文字是我的藥箱。
最近重看《無名指的標本》
想到書中替別人的回憶製作成標本
這個特殊職業十分貼近作家這個行當,
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的《純真博物館》
又和小川的《沉默博物館》有著相仿的性質
人們透過物件與記憶接軌,
懷念也好,沉思也罷,閱讀即是星空的仰望,
排列組合出無限的星宿與幻想編織的銀河,
那是多麼美好、多麼幸福的體驗與感受。
比起回憶錄,更傾向讀一些喃喃自語的心境小說,
像《在自己的房間裡旅行》、《過於喧囂的孤獨》
或是以女性獨白體著稱,太宰治寫的《女生徒》。
覺得在夜裡讀起來更有魔性,
你幾乎可以聽見書頁間,
有誰默默的唸出書中的字句,
彷彿來自心的誦讀聲,
不免會被那樣的聲音吸引誘惑,
掉入書中的世界,像<葉櫻與魔笛>
我最愛的枕邊書
應當是費爾南多.佩索亞《惶然錄》。
對我來說,它是一本靈感之書,也是永恆之書,
它既是日記也是哲學筆記,是小說,也算隨筆,
它沒有辦法被好好歸類在某一種文體,
始終停留在某種未完成的時態,誘發創作者去思考,
灰色雲霧的背後應該藏著什麼未解之謎吧,
如果帶著這樣的心情睡著,總會孵出奇異而有神諭性質的夢。
又或者隨興所至,讀讀吳爾芙的《海浪》
波赫士的《歧路花園》
或是《銀河便車指南》系列
讀讀卡爾維諾的《帕洛瑪先生》
魔幻又精采的空想之旅《看不見的城市》
像是睡前的寧靜祈禱,莊嚴又帶有神秘性。
有人曾經向宇宙進行深沉的叩問,
而我們只要透過閱讀,
跟隨他們步履走過的節奏前進,
可以把心事都放下,
把凡塵瑣事徹底隔絕在門外,
靜享字裡行間多旋律和諧的相處,
如同巴哈的平均律與賦格,
從簡單到複雜,從個體到宇宙,
渾然一體,純然寂靜的感知世界。
像《愛因斯坦的夢》
像《g先生:關於宇宙創造的小說》
這些書給了造夢者一個寬闊的天與地,
靈感全面啟動的渦輪引擎,
不是能那麼快讀完的書本,
陪伴我無數個冥想的夜晚。
在疫情全球肆虐的這一年,
我重讀阿爾貝‧卡謬的《瘟疫》
讀遲子建的《白雪烏鴉》,
夜裡讀來最是寒風澈骨。
聽說人在病入膏肓的時候
大腦反而會特別清楚,
就像新冠病毒的擴散,
強迫人們去思索生命中什麼是重要的事。
書蟲如我,只願有書本伴隨自己
度過地球上最後的夜晚。
如果你讀過李娟寫的《最大的寧靜》,
你會試著拋開既有的成見,
放下對世間所有的迷戀與執著,
以信仰般虔敬心情去閱讀字裡行間的美好,
漠北極荒之地的文學作品,
在大自然嚴酷環境下生長的牧民,
生命的意義就不再是嘴巴上說說的空談而已,
而是扎扎實實來自土地的聲音與靈魂的絮語。
我相信,睡前讀一讀《甘願綻放》的生活隨筆
有些老靈魂會被溫柔的文字召喚回來,
容我在此摘錄一段書中的文字:
「凡真實的皆是無可畏懼的,凡是無可畏懼的心皆能自由。真誠的友誼照亮了我們的恐懼與軟弱,讓我們不再活在虛幻的想像與自我瞞騙當中,因而能夠腳踏實地而自由無畏地活下去。」
能夠在睡前好好靜下心閱讀是幸福的,
尤其在紛擾吵雜的年代更顯珍貴。
文 / 銀色快手 不再失眠的夜晚
20200722 PM 12:21 桃園 寫作的房間
#許菁芳
#甘願綻放
#解憂書店
#銀色快手
過於喧囂的孤獨 電影 在 讓這一首奇幻旅行的孤獨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大家都看過#鄭興〈過於喧囂的孤獨〉的MV 嗎? ... 操刀,這首歌也是他第一次正式獨立製作創作歌手的歌曲,帶出了編曲中帶有公路電影感、聽起來很浪漫的音樂情懷。 ... <看更多>
過於喧囂的孤獨 電影 在 Re: [負雷] 過於喧囂的孤獨,我只有兩行心得.. - 看板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很樂見這篇文章又被翻出來了,不管是正負的討論,
過於喧囂的孤獨,我已經很久沒看了,但只要一想起這本書,
腦海就會勾起千頭萬緒,它留給我很多問號,作者的思維難以破解。
忘了是在哪看到的,有種說法是,讀起來最有意思的書,
不是完全讀得懂的,也不是完全看不懂的,而是一半懂一半不懂的,
讀起來最過癮。這本書大抵就給我這樣的感受。而我想討論是好的,
也許經過正反多次的論證,才會有一個最為人接受的結論。
※ 引述《SagittaPan (瑟紀特)》之銘言:
: 標題: Re: [負雷] 過於喧囂的孤獨,我只有兩行心得..
: 時間: Thu Dec 3 23:57:34 2009
:
: 個人覺得這本書是 HARABAL 的蓋棺代表作,
: 薄薄一本,卻寫出了他對現代文學的掙扎。
:
: 為什麼不記得他的工作不只是收廢紙而是壓碎文學經典?
: 為什麼不記得他會收集喜歡的書,然後推疊在房間成牆?
這邊我很贊同,作為一篇小說的故事而言,這是非常有哏的。
在現代,如果被剪成電影預告,是一下子就會抓住人眼光的:
一個從事廢紙回收的打包工,竟是飽覽群書的智者......
這是一個愛情故事老打包工漢嘉和他經歷過的情人,他的工作,
他的時代,還有他當作廢紙打包的書,以及他的生命。
一開始我看這本小說只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書腰有米蘭昆德拉驚人
的推薦:"他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作家(?)"
正確的字眼我已忘了,且我想也不重要了。因為最終赫拉巴爾並沒
有給我那種"幹!被書腰的推荐騙了"的感覺。
第二個原因是,小說第一句話,就讓我莫名感動。
"三十五年了,我置身廢紙堆中,這是我的love story。"
讀這本小說,我並沒有一口氣看完,它算是本小書,但我做不到。
也許是情節沒那麼精采,又或許是小說承載的思想太精采,
每天看一章兩章我就得止息,但我每天都會繼續,對我而言,讀這
本小說我是採用這樣的節奏的。
至於讀完之後的感想呢,小說最為人熟知的大概就是漢嘉他打包經
典與名畫的行徑,充滿詩意。詩般感受是這本小說一大特色,有個
比較少人提及的,是漢嘉寫到地底兩派鼠輩競爭的場面,
我感覺......有種壯觀瑰麗的美,並且相當魔幻,拍成電影必定是
要放交響樂來呈現的驚人場景。
至於另一特色呢,我個人認為是漢嘉看待人事物的眼光。赫拉巴爾把
漢嘉這樣飽讀詩書的人擺到社會最底層,透過漢嘉的眼光去呈現那些
卑微的人,實在是很妙,漢嘉的眼光是我覺得小說最神秘難解的地方
,他眼中看到的小人物,沒有那種理應的苦情,甚至存在美感與生命
力,表現得不卑不亢。附帶一提,我只看過兩位外文作家提及老子,
一個是赫拉巴爾,一個是保羅柯爾賀。
: 推 hitokafe:但我想孤獨 真的是孤獨嗎 閱讀率高 和多人的認同 12/04 23:23
: → hitokafe:他 真的孤獨嗎?? 孤獨卻又引起了認同!! 12/04 23:24
: → hitokafe:一本好書 好畫 又何嚐不是經過多數人的認同才產生的 12/04 23:24
: → hitokafe:更正上句 何嘗 改難道 用法錯誤!! 12/04 23:25
: → hitokafe:這份孤獨 能夠帶著不說走進憤墓嗎??還是他不甘心寫了書 12/04 23:27
孤獨卻又引起了認同?這是很棒的質疑,為什麼在書版,過於喧囂的
孤獨會引發負雷?讓某些網友讀不下去,然而,讀不下去的網友是哪
些人,哪些人會不喜歡,我無法回答,但我可以從反面去思考,哪些
人是讀了過於喧囂的孤獨,會喜歡,會推荐的。
大部分是小說家,除了我們都知道的,米蘭昆德拉,最近出了過於喧囂
的孤獨,又推出一本紀念版,很多華文小說家也推薦,像成英姝,阮慶
岳,何致和,張耀仁,陳雪。
我聽過一場演講,主講的是文壇的老前輩鍾鐵民,他說:"想成為小說家
必須具備一種能力,那就是忍受孤獨。"
要成為一個小說家,在孤獨中交織回憶與想像力及理性來創作,是必然
的。孤獨是痛苦的同時卻也是一種動力,我相信一個幸福的人是不會想
去捕捉回憶然後透過創作再現它的,幸福者光是享受當下就來不及了
(這似乎是最近看電影戀夏五百日得到的感想,電影中提到小說家米勒
說,失戀的話最好去寫小說,把對那女生的愛留在永遠)。
這些真正忍受過孤獨的小說家,會推薦過於喧囂的孤獨,那我想也就不
意外了,然而,誰說一定要小說家,忍受過孤獨的人,何嘗不會也愛上
這本書呢?
高妙的小說家是上善若水,平淡的情節也能勾魂,更高妙的小說家是詩
人,呼吸都能讓人醉。赫拉巴爾就是這個等級。
--成英姝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則對於過於喧囂的孤獨的評語,什麼是詩呢?以前我
一直不懂,直到最近看了一本書,"一本詩的玩法/白靈著"。總算有點
了解,詩除了美,同時還是一種非實用卻又引人深思的文體。
因此,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不是詩。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詩。
同樣的,過於喧囂的孤獨,是詩。
就是由於詩意,才讓人深思,才讓人疑惑,
因此,不用害羞說看不懂過於喧囂的孤獨。
我也看不懂,我還要再看一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115.165.17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