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辰.早晨」姜濤暈了】
組合MIRROR成員姜濤,昨日到尖沙咀出席活動時突然暈倒。周一他在社交平台多篇帖文表達感受時:「開始變得害怕跟別人接觸,對身邊的工作人員,似乎也沒有以前那麼有禮貌了。」
有提供心理培訓機構發帖文,指藝人的工作向公眾提供娛樂,但請勿將偶像過度消費,然後餘下苟延殘喘的落泊魂魄。又希望承受壓力的人,擁抱自己的悲傷,接受同照顧有痛覺的自己,將痛苦轉為動力同希望,帶着自己同身邊人走下一步。
#姜濤 #MIRROR #始終相信惡夢會過
#健康與和平不必依靠偶然性
#香港心理衛生會
#打氣有學問
#我見過你成功我見過你失敗但無見過你放棄
#你好叻呀你識得講出來搵人分擔
=====================
📌「早辰.早晨」足本重溫
▶️Youtube:
https://bit.ly/3ePXFFC
▶️香港電台網站:
https://www.rthk.hk/tv/dtt31/programme/thismorning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THKthismorning/
過度消費 心理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些人告訴我,很羨慕我跟某人的婚姻,覺得是一個理想型。前幾天更有一個問題問我:「為何從來不見你跟某人的合照呢?是他排斥嘛?」他從來沒有排斥跟我合照,私下我們也經常合照。只不過在社群上我刻意降低曝光他的機率,因為他也有自己的生活,我也有自己的,不需要過度消費。他曾跟我說:「如果必須提及我,請叫我某人,不要叫名字或稱謂。」
.
我聽完覺得:「哇塞,太棒了,若你問我為何不像別人稱呼你老公,我才會很為難。」於是,某人就叫做「某人」了(我個人很老派,對外都說某人是我先生,不說老公這個詞,但他對外稱呼我老婆的話,我無所謂)。
.
有人說看完上一篇關於原生家庭的文章被某人圈粉了,有人說很羨慕他能夠遇到”能承接住這樣的他”的我。很多留言都讓我發現自己的特派員們很浪漫,字裡行間無不透露出希望生活中也能遇見”對的人”。
.
「對的人」這三字讓我想起曾經看過一篇文章,是英國作家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寫的,曾經在2016年刊登在《紐約時報》的專欄。這篇《為什麼我們總是和錯的人結婚》從心理學與哲學的角度分析了人們的選擇,很多時候,這件事被歸咎為:運氣不好、吸渣體質、不合適,但也許最大的原因是:在我們結婚時,我們其實對婚姻一無所知。
.
有人問艾倫‧狄波頓:「到底有沒有對的人?」他說:「浪漫主義讓人相信自己命定會有一位Mr/Mrs.Right。只要找到他,一切問題都會隨之解決。他會滿足你所有情感需求,填補你所有的情感空洞。有了他,你永不孤單。而實際情況是,我們每個人都被生活傷得體無完膚,並且每天還要收拾起心情迎接新的傷感。沒有人生來是為了安慰、理解、填補其他人而存在。」
.
顯然他的答案是否定的,根本就沒有什麼對的人,而且覺得浪漫主義導向的愛情觀,常常是搞砸婚姻的關鍵。
.
如果你拿「對目前的婚姻生活失望嗎?」這個問題來問身邊的男性和女性朋友,即使是同一對夫妻,得到的結果也不盡相同。男性大部份在婚前對婚姻就很平常心,他們求的是婚姻生活安定,KPI達標。但女性不一樣,她們希望在婚姻裡得到”更多”。正因女性對婚姻是抱有期待的,所以她的需求就會是全方位的滿足,會希望另一半既是談心的對象,又是可靠的大丈夫,甚至,更多。因此,才經常感到失望。
.
睡前,通常我跟某人會跟貓玩以及聊聊一整天的感觸。那晚他問我:「你現在還有聊得來的男性朋友嗎?」我回:「有啊,就像你有聊得來的女性朋友一樣。」我們各自都認同這個說法,但也十分肯定,聊得來與什麼都跟他說還是有很大的區別,婚姻不該是你與異性朋友從此陌路的開始,丈夫和妻子也不該是彼此唯一的異性朋友。那是什麼讓我們感到自己與別人不同,自己是特別的呢?也許就是脆弱不堪的那一面,我們僅僅會在彼此面前釋放。
.
可以說,我們以擁有彼此最不想讓他人知道的黑暗面而感到安全。
.
因此我經常感慨,也許”對的人”並非就是完美的人,在你需要他的時候扮演各種角色撫慰、幫助你,什麼都跟你分享的那種人,而是最糟糕的狀態讓他知道也沒有關係的那個人,你們彼此以缺陷相擁。
.
#katesmurmur
過度消費 心理 在 我在出版業上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樂讀|金錢心理學:打破你對金錢的迷思,學會聰明花費
這本書入手大概有兩年半之久,不過當時只讀三分之一便停止了。(應該是忙到忘記XD)前陣子接觸一些理財書籍,心中一直想起尚未讀完的它,於是,趁著在家防疫,決定從頭開始閱讀。
讓我讀得津津有味的原因正如同封面上的「打破你對金錢的迷思」這句話。作者們在書中舉出不少值得我們省思自己金錢觀的例子,尤其在許多理財書裡都會提到,將金錢做分類以利於規劃運用的這項鐵則,但也可能會導致我們花費更多或是無法儲蓄。
很多時候,在消費的當下我們很容易受到文字或是宣傳術語等影響,進而決定我們是否消費,說真的,要理性花錢好難,不過藉由心理學的角度去看我們使用金錢的心態,往後則能夠減少過度消費的惡習。
另外,在消費前也可以藉由反問自己「是需要還是想要」來練習控制自己的物慾,這是我自己最常使用的方式,有時候過了幾天後,我可能還是會心念當時想買的那個東西,只不過我還會再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若是買了它,我的生活會因此變得多美好?亦或是,我沒有買它,現在的生活有變得很差嗎?後來,我慢慢發現,通常只是出於慾望的話,有或沒有,其實都沒差。
PS.買書的時候,反而完全不會跳出這個問題,很神奇XD
好的,來分享我的摘要筆記───
.我們對於金錢運作的了解、實際的用錢方式,以及應該如何理性思考並使用金錢,三者間經常存在著落差。
.我們的金錢決策不只跟錢有關,那些形塑我們財務境況的因素,也影響了我們對稱活中其他重要事物的價值判斷。
.錢就是貨幣,貨幣代表價值,但貨幣本身沒有價值,只代表我們可以用來換取事物的價值,它是價值的信差。
.當我們對自己獲得的錢財產生負面感覺時,就會試圖「漂白」這筆錢。
.信用卡就像藥物一樣,模糊了我們處理資訊和理性運作的能力,雖然我們不像喝酒、吸毒、抽菸那樣使用信用卡,但信用卡對我們所造成的影響,一如這些東西那樣深切地堪慮。
.相同的商品和價格,但付款工具、付款容易度的不同、花費之痛的感受程度不同,導致我們對消費的價值評估也不同。
.我們會高估自己擁有的東西的價值。
.語言文字提供了一扇窗,讓我們一窺究竟有多麼費工夫,它代表了公平性與品質,而公平性與品質的認知,又成為我們評估價值的一條途徑。這是我們從語言走向價值的漫長多風之路,任何一步都可能失足。
.金錢是價值與財富的一種象徵,大體而言是個好東西。我們的個人與集體生活,因為錢而更有生氣、更豐富、更自由,但是當金錢做為衡量價值的角色延伸到產品與服務以外的部分時,就不是那麼好了。
.我們正處於歷史上一個有趣的轉折點,科技既能夠帶給我們益處,也能夠對我們造成傷害。
.金錢並不是人生中唯一重要的東西,但對所有人來說都很重要。我們花超多時間思考錢,但是經常錯誤思考。
-
作 者|丹‧艾瑞利( Dan Ariely)
傑夫‧克萊斯勒(Jeff Kreisler)
譯 者|李芳齡
出版社|天下文化
-
#駐點樂讀人專欄 ─── 陳子楹
歡迎追蹤instagram一起來閱讀:
https://www.instagram.com/lovelove_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