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政府無錢仍然招標建路?】
【寧夏永寧縣政府欠承建商4億 3年未償還】
【承建商無力還錢慘成「失信人」】
寧夏永寧縣一條連接國道的馬路,三年前就建好通車,不過負責起路的承建商向政府追債的漫長路,卻遠遠都未結束。到現在縣政府還欠他們4億,遲遲都未還錢。
寧夏永寧縣委書記朱劍表示,已經籌了4千萬給承建商,不過跟4億欠款仍有很大距離。永寧縣運輸局局長王文勇更向承建商表示:「永寧縣國庫是空著的,這個東西裡面空空如也,給甚麼給你?」
無法追討債務之餘,承建商還要償還之前在工程裡欠供應商的錢,不但要四出借錢,還因為無力還錢被法院列為「失信人」。
既然縣政府沒錢付承建商,那當初為何招標呢?根據2013年寧夏發改委的工程文件,縣政府會透過「自籌、銀行貸款及引入社會資金」解決工程的資金問題。承建商合伙人孫昌國憶述當時的運輸局局長,曾向他擔保資金絕對沒有問題。
不過到近日,縣委辦公室主任張樂承認政府在2015年招標的時候,其實已經沒有錢:「當時說白了沒有考慮錢的事,(永寧縣)2015年的時候就沒錢,但是當時的領導在的時候,反正說要幹,那怎麼辦?」
縣政府不但沒有錢,到2016年底債務更高達180億,到現在官員提出「以地抵債」,不過承建商並不買帳:「我們是江蘇跑過來建工程,不是來開發房地產的。政府的土地好的話,它自己就賣掉了。」
今年年初總理李克強訂立目標,要求政府部門及國企在年底之前償還一半以上的債。而永寧縣政府星期四發表通告,表示會透過減少一般性支出、挖掘地方財政潛力及多方籌措資金等,竭盡全力償還賬款,保障民營中小企業的權益。
#地方政府債務
#寧夏
#有線中國組
同時也有2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4的網紅桃園市議員簡智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智翔的議會質詢-交通局、捷運工程局、政風處(9/29)】 #學生專車摔車意外 這個月初,壽山高中學生在搭乘學生專車時,發生電動門開啟導致學生摔出車外的意外,雖然學校專車的業務主要是學校自行跟客運業者接洽,主管機關為教育局;發生事故的車輛,檢驗責任在於公路總局轄下的監理站,我們市府的交通局看起來...
「運輸局局長」的推薦目錄:
- 關於運輸局局長 在 蘇浩 Anthony S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運輸局局長 在 福佳與林忌創作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運輸局局長 在 福佳與林忌創作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運輸局局長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運輸局局長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運輸局局長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運輸局局長 在 【直播】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見傳媒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運輸局局長 在 直播|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見記者(2023-5-30)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運輸局局長 在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 - Facebook 的評價
運輸局局長 在 福佳與林忌創作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林忌:多名立法會議員於新聞節目引述,特首辦主任陳國基,指特首林鄭親自到北京游說西隧股東之一的中國中信(0267),呼籲對方接受減價協助分流的方案,才成功爭取方案得到支持;然而此方案的真相,卻是政府多年來都不斷說謊,才造成今日嚴重塞車的問題。2008年11月12日,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回應議員查詢,指中國中信只持有35%的西隧股權,因此當年金融海嘯財困,即使特區政府回購其西隧股份,對「隧道收費的影響仍然有限」云云。為甚麼十年來大家都叫政府回購,政府就說中國中信的股份影響之少,不會影響隧道收費;但如今政府要改變西隧的收費,卻忽然「影響之少」變成「決定性」,要特首親自到北京去「說服」,才能「成功」呢?那麼究竟是十年前的特區政府運輸局局長說謊,還是十年後的特首辦主任說謊?
更荒謬的是2008年2月22日,另一間和中國關係密切,總部位於灣仔華潤大廈的港通控股(0032),以4.6億價錢向中國國企招商局(0144),購入13%的西隧股權,加上原本37%的股份,變成擁有西隧50%的權益;如以此出價推算,當年中國中信所擁有的35%西隧股權,股值不過12.4億,加上招商局的13%股權,即17億就能買起西隧48%的股份,就可以成為西隧的第一大股東,力壓第二大的港通控股37%。當年中國中信因持有槓桿式外匯合約而引致巨額虧損,連保皇黨的何鍾泰議員,也指是回購好時機,政府卻一直以「動用大筆公帑」,以至「不干預自由市場」為名,拒絕進行回購。
才不過十年前,為了香港市民每日塞車的問題動用17億,政府認為太多,十年後卻可以動議用18億,去無償津貼同一間公司,這又忽然不需要動用公帑?又忽然不會影響自由市場?用公帑去津貼私人口袋就沒有問題,用來回購就有問題,這是甚麼邏輯?單是以2016-2017年度的業績計算,西隧一年的隧道費收入達到16.8億,這數字意味著政府如果於10年前回購西隧甚至減價,也一早就收支平衡以至有大量的盈餘.....(未完,全文按連結)
運輸局局長 在 福佳與林忌創作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7年政府新聞網宣傳高鐵快過飛機;一年後叫官員坐高鐵,運輸局局長陳帆承認,要「有時間」才會坐高鐵,官員時間好寶貴,會坐最快果班飛機
錢到光棍手,一去無回頭,信特區政府一成,雙目失明
運輸局局長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智翔的議會質詢-交通局、捷運工程局、政風處(9/29)】
#學生專車摔車意外
這個月初,壽山高中學生在搭乘學生專車時,發生電動門開啟導致學生摔出車外的意外,雖然學校專車的業務主要是學校自行跟客運業者接洽,主管機關為教育局;發生事故的車輛,檢驗責任在於公路總局轄下的監理站,我們市府的交通局看起來與該起事故並無直接關係。
但智翔必須強調,學校專車的行駛僅於上下課時段,其餘時段該車輛與司機與一般市內公車無異,加之與客運公司溝通、評鑑等業務,都屬於交通局,如何確保後續不會再發生類似事故,交通局應有更多方式來協助業者提升服務品質,並保障更多市民的生命安全。
#人行道設置問題
上個會期質詢時,智翔有提供兩點關於人行道設計的建議,其中一項便是參考澳洲墨爾本市中心的街道設計,重點在於,利用些微的高度做出區隔,讓熱鬧的商業區也能保有實體人行道與路邊停車空間。
「以設計引導行為」的思維方式,是智翔希望交通局在實施人本交通願景的長期方針,同時,行人空間的方便性,也與商業區的活絡息息相關,更多的行人能為店家帶來商機,相同的主張,智翔也在倡議振興桃園舊市區時談過許多。
而今天就局長所言,市民對於人行道與停車格的重新設計,摻雜了對自用停車空間或是做生意等考量,智翔則認為,民意有時對進步的政策是阻力,有時可能也是助力,而負起與民意溝通的責任,除了是我們代議士的工作外,政府也應該一起努力,如果交通局願意,也可以先從小範圍來實驗看看。
#工安管理落實及加強臨時督導
太魯閣事件後,勞動部長曾宣示一個月內全面檢查台鐵的標案工地,回過頭來檢視我們目前正如火如荼進行的綠線捷運工程,今年四月也曾發生死亡工安意外,那麼綠線捷運工安管理與督導是否落實?抽檢的頻率為何?
捷工局局長則回答,工安管理有賴統包業者自律外,還有監造單位與PCM(工程專案管理)來協助。而智翔也建議,主管單位的臨時抽驗不能事先通知,否則無法知道工地真實的情況,會後再請捷工局提供近來針對綠線捷運工地的抽檢資料給我們。
#桃園捷運先導公車
根據審計報告指出,桃園的綠線捷運先導公車在路線上,GR(蘆竹區中正北路-南崁路二段)與GR2(八德區介壽路二段-建德路)已偏離捷運原先規劃的路線。
先導公車主要功能應為協助捷運路線規劃、培養大眾運輸量等,所以再請捷工局會後就先導公車的路線、班距、載客量研擬改善方法,並提供書面資料。
🎞完整質詢影片請看:
https://youtu.be/NmcRXDMk0ME
🎞youtube頻道請搜尋: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運輸局局長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5月03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cP0CI2jAOdo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有人做了一個「實驗」證明煮熟了的雞蛋返生後可以孵出雞仔,竟然有雜誌「毫不猶豫」刊登,意外被發現後引起舉國嘩然,官員效率奇高地查封雜誌和處罰編輯。整件事件毫不奇怪,因為給錢就可以發表「論文」在內地屢見不鮮,行內行外都知道這個「秘密」。官員熟知這個行規卻長期視而不見,是因為這是制度和結構所造成的難題,但這個問題不解決,科技興國這個宏偉目標只會淪為空談。
蘋果頭條
英國大學一向崇尚言論及學術自由,但英國政府近年已點名批評英國大學過份依賴收取中國留學生的高額學費,令校園內的自由受到侵蝕。不過,有香港留學生表示,在前年反修例運動期間,在校園舉辦聲援香港活動時,不但遭校方百般阻撓;即使成功申請,又遭有中共背景的校內組織糾眾包圍騷擾,甚至用暴力搶奪文宣,迫使他們中止相關活動,而事後向校方投訴都不了了之。有香港留學生組織自發收集更多同類個案,以撰寫報告向政府進一步反映情況,望能守護校園內的言論自由。
東方正論
經濟低迷,最新失業率高企6.8%,近26萬人失業,15萬人就業不足,不少基層手停口停,要靠賒借度日。政府堅拒失業援助,反而火上加油,推出失業貸款,鼓勵市民借錢,反應「熱烈」,是政府罕有「受歡迎」措施,該說是可喜還是可悲呢?財政預算案於上周三獲立法會通過,當中提出的「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即是失業貸款,同日開始接受申請,開始首3天已收到約7,000宗貸款申請,最高可借8萬元,估計短短數日間涉款逾5億元,初步獲批核個案的申請人分別來自物流運輸、零售及飲食等行業,都是受到疫情影響的重災行業。
星島社論
南非變種病毒株已在本港出現隱形傳播,港府日前接連要求外傭及東涌多處的訪客強制檢測,冀截斷傳播鏈,惟措施似乎未有考慮到本港的檢測上限。本港多區相繼現檢測人流,維園檢測站昨日更一度有逾千人在酷熱天氣及下雨的天氣下等待檢測,部分外傭輪候需要長達七小時。食衞局局長表示,周六為公眾進行超過十一萬個檢測,當中包括超過五萬二千名外傭,創下本港社區檢測中心及流動採樣站單日採樣數字的新高,暫時未有初步陽性結果,惟逾半仍未有檢測結果。
經濟社評
東涌染疫菲傭的新冠毒株基因排序,證實與變種首例的印裔男子一致,意味社區有新病毒傳播。港府要求個別東涌居民及全數外傭限期前完成檢測,然而社區檢測中心名額難求,臨時檢測站烈日下亦出現極長人龍,既不人道,亦有傳染風險。新冠疫情百年一遇,要求個別群組打針保障社區安全,本港不會是環球唯一,但制定政策時要小心翼翼,釐清保障和權利,慎防激化污名歧視。
運輸局局長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高雄市議員陳麗娜針對高雄市政府交通部門做業務質詢,她主張配合旗津第二過港隧道的可行性評估,旗津輕軌也應考慮從擴建路向新生路延伸,到漁港路後下隧道到旗津北三路,這樣能最大化照顧草衙、旗津發展,希望市府能納入研議。她也關切前鎮小港的大型車停車場問題,要求在都市計畫規劃之初就應納入大型車輛停車場,並修法將大型車保修廠納入停車場中,籲市府設法從源頭解決大坪頂的大型車停車場問題。
交通部終於核定旗津第二過港隧道可行性評估,可望將輕軌捷運線共構。然而當初捷運旗津線可行性研究只有經擴建路的一條線,二隧的可行性研究卻有經漁港路跟擴建路的兩條方案。陳麗娜指出,當初捷運旗津線做可行性研究時,前題是中央沒打算做第二隧道,如今前題改變,捷運旗津線也應該做更全面、更前瞻的路線思考。
陳麗娜認為站在地方發展角度看,能最大化服務前鎮草衙和旗津的路線,是輕軌從凱旋四路輕軌C4站,經擴建路、新生路、漁港路到前鎮漁港後,再從新建的第二過港隧道到旗津北三路,對經濟、觀光和亞灣區整體發展必有助益。捷運工程局局長吳義隆表示,這個想法十分長遠,現在有二隧的契機,將配合交通部整體作檢討,並會將此路線納入評估。
陳麗娜也關心合法大型停車格位不足問題。到110年2月底止,高雄市共有合法路外停車場891場,其中汽車停車位有69,579格,大型車只有4,690格。而在
在大型車場裡,光是台糖公司在前鎮、小港的三個場就高達3374格,佔所有大型停車格的72%,讓地方感到負擔沉重,也產生居民和大型車之間的種種糾紛。
陳麗娜建議都市計畫中應規劃大車停車空間,比如規畫在大型工廠附近設置,以維護民眾生活品質。此外,她也在意大車保修廠問題,過去翠亨南路有大車停車場與保修廠,現在拆除後開闢公園,保修廠卻四散,使大車可能行經一般市區道路,對市民行車造成威脅。她認為應修高雄市的《公共停車場自治條例》,讓大車停車場中納入保修廠,避免影響民眾生活。
陳麗娜同時對大坪頂大車停車場亂象提出建言,目前以公家機關土地開闢大型車臨時停車場,將來若開發了這些土地,大車又要到哪停?交通局長張淑娟回應,大車問題高雄需要面對解決,會與都發局再做討論。
此外,前鎮小港有許多危險路段在十大肇事路口中榜上有名,陳麗娜認為,科技執法效果不錯,建請市府應在十大肇事路口爭取科技執法。交通局長張淑娟則稱,中央已不再補助地方做科技執法,市府必須自籌,得再想辦法,但她指出將會在易肇事路口進行智慧運輸路口之測試。
運輸局局長 在 直播|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見記者(2023-5-30)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運輸 及物流 局局長 林世雄會見傳媒,料交代巴士公司申請加價獲批。 ———————————————— 【橙新聞】www.orangenews.hk Instagram: ... ... <看更多>
運輸局局長 在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運輸 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副局長蘇偉文博士出席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舉辦「好鄰舍」共聚分享暨樓長嘉許典禮, 推動「共管」、「共生」及睦鄰友好精神。 其後,更進行家訪, ... ... <看更多>
運輸局局長 在 【直播】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見傳媒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350 views Streamed 4 months ago. 【直播】 運輸 及物流 局局長 林世雄見傳媒 … Show more. Show more. Show less. 350 views • Streamed live on Jan 11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