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上課,跟學生玩「猜額頭上的成語」,大家都覺得很醜、但是很好笑。嘻嘻哈哈一陣,討論完大綱跟注意事項之後,我們便運用今天猜的成語來寫命題作文「逛夜市」。
這時,有個很不喜歡寫作、來補課的小男生問我:「老師,在夜市玩的東西可以只寫一項嗎?」(原本我建議可以寫兩、三樣)
我問:「為什麼只想寫一項呢?」
他說:「因為我寫一項已經寫了四行。」
我問:「所以你覺得這樣夠了是嗎?」
他點點頭。
這時,另一位這學期剛加入的小女生也舉手問我:「老師,我可以把二、三、四段併起來寫嗎?」
我同樣也問:「為什麼呢?」
她說:「因為我第二段寫超過9行了。」
我愣了一下才猛然醒悟:「妳的意思是以前的老師規定第二段要寫幾行,妳擔心寫太長了是嗎?」
小女生點點頭。
於是我請大家放下筆,鄭重的問大家:
「寫作文跟寫考卷有什麼不一樣?」
新生傻傻的看著我;舊生則很大聲的回答:
「作文內容沒有對錯,沒有標準答案。」
「是啊,寫作是寫你想寫的東西。你逛過的夜市,老師或是其他讀者可能沒去過,所以你要介紹給我看。那你覺得只介紹一項夠不夠精彩呢?」
我問小男生,他沒說話。
我溫言對他說:
「老師知道要寫很多字確實很累。不過,我們做一件事,如果只是為了交差了事,那麼這件事就不可能做得好。如果想要做好,那就不要在乎寫了幾個字,而是要盡最大的力量。就像老師批改你的作文,我從不計較花了多少時間、寫了多少字,我只想要幫你把作品變得更好。如果每次做事都能盡力,那麼我保證,你很快就能有進步,做得又快又好。」
我再度向大家說了每學期我都要重複很多次的話:
「寫作沒有《可不可以》,沒有《標準答案》,只有《好、還可以更好》。老師給你的大綱、架構只是一個參考和建議,所以請不要再數寫了幾行、寫了幾個字,只要盡力把你想說的話寫清楚、寫仔細就好喔!」
接著我為了證實我的論點,隨意點了幾個正在埋頭寫作、已經洋洋灑灑拿了第二張稿紙、寫得不亦樂乎的舊生,說:
「你為什麼要寫第二張?」
孩子一臉理所當然:
「因為我的內容還沒寫完啊!」
我又問了另一個:
「那你第二段寫了幾行?」
他聳聳肩,不理睬我,繼續專心在他的作文上:
「我不知道,沒數。」
我回頭看剛剛發問的男孩和女孩:
「你看,是不是?當你想要寫出精彩的作品,你就會想把剛剛討論過的、你腦海中的東西都放進去,不必去計算字數和行數,內容自然豐富。如果你想不出要寫什麼,我們可以再討論。除非這是一個比賽或是考試有時間或長度的限制。否則,作文就是向別人表達你的經驗和你想說的故事而已。」
下課了,小女生呼了一口長氣:
「我第二段寫了九行!我寫了一張半!我從來沒寫過那麼長耶!以前老師都規定我們日記要寫50個字、作文每一段要寫7行,我覺得很難。」
小男生也交來一篇將近400字作文,笑咪咪的說:「我今天寫很多喔!」看起來對自己很滿意。
閱讀、寫作,應當是一件自然而快樂的事:想要看精彩的故事、想要知道有趣的新知;想要別人理解自己、想要表達自己的情意。至於字數、行數,真的不是問題;結構大綱、也不必一定要有死板的限制。多練習、常常寫,體驗生活、反覆修改,一定會有進步。
我常跟家長說,閱讀就像看食譜;寫作就像下廚房:只看食譜不操刀、閉門造車不讀書,都不可能有進步。我也常在學校演講時提及:寫作不是數學課,老師別對字數錙銖必較;寫得長不見得是好作品,就像做菜只要健康美味,大盤小碟都不是問題。
然而,引領的大人真的要多付出一些誠意與時間:陪伴孩子邁入閱讀的世界,陪伴孩子看一部值得欣賞的電影,陪伴孩子運動、遊戲、去大自然走走。外出旅行不要只是逛街購物;從小就把他們丟給三C褓母,用手機平板遊戲打發他們。
指導孩子閱讀、寫作,要花時間瞭解他們,選擇有興趣的題材、適合他們的讀物,製造全家閱讀、談天的氛圍。使用手機或是網路,要注意孩子使用的時間以及內容;和孩子多多交流關心;或是鼓勵他們開展求知慾及思考。讓他們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寫作不是用字數、行數強迫他們交功課。要信任孩子:只要有你的看重與陪伴;他們會願意有最佳表現。
(不知為何上一篇發文突然來了很多陌生讀者,認為上文章提了問題,沒有解決方案,事實上過往我已經寫過很多文章。不過沒關係,只要對孩子有幫助,我願意重複寫無數次。這裏補充我自己養兒育女及教學時使用的方法,希望有助迷茫的父母。)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