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奧運的氛圍薰陶,周圍關注起國內運動選手,我看到體育夥伴,以及圈子外民眾的言論,許多人提到國人對體育環境的重視只有三分鐘,不被理解的憤怒與委屈。
作為曾經的運動員,時至今日,我仍為體育的發展努力著,分享一篇想法給關注我刺青帳號的朋友們,特別是體育生們。
體育本來就不是單方面的奪牌,就能為現況帶來轉變,我認為左右體育環境最關鍵的因素,還是運動員本身,大眾對陌生領域的理解,需要時間很正常。
做為普羅大眾與體育環境間的橋樑,運動員的專業必須是溫柔,而且有耐心的。
僅靠著著奪牌發光發熱,對體育推廣的延續有限,榮譽對一般民眾起不了共鳴,引領人群進入圈子,才會發現外人眼中的體育價值。
是時候將體育打開,帶領人們走進球場,讓業餘參加馬拉松還有啤酒喝;讓人們拿起球拍,隨時有場地使用;教導民眾軟、硬網球的區別,讓他們選擇自己喜好。健身房就是個很完美的例子,有選手,有老人,甚至有美女,美女在哪,商機就在哪,一直都是這麼運作的。
體育商業化可以養活更多人,而商業化的本質並不是金錢,而是說服。吃得飽,奪牌才是選擇,不再是日復一日一日,沒有退路的訓練著。
選手的家庭仍是許多問題的根本,並非所有選手都渴望比賽,部分只是在群體中尋找認同,有些問題,我們當時還太渺小,沒有察覺。
練體育必須練得有選擇,運動員得跨越制度的矛盾,才能找到夢想之後的道路,那往往才是夢想的價值所在。
對大環境的淺見,還需要探索更完善的方向,希望運動員們能夠平安,體育領域外的事情,也能勇敢追尋,有能力選擇。
運動商業化例子 在 渾水財經Channe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聽完陶傑鮑偉聰光明頂有啲感覺
鮑偉聰唔算好貼民情,喺佢眼中佢覺得件事都係有班人眼紅捉鬼大師搵到錢。根本從來都唔係呢樣野,佢唔合格,因為佢連輿論嘅重點都捉唔到
才子陶傑好好多,雖然佢蘋果日報今日篇專欄都捉錯重點,但係後來佢觀察網上輿論之後從善如流,Facebook講返一啲中間小小嘅講法,對批評表示理解,喺光明頂節目都係各打五十大板
鮑偉聰同陶傑都係上一代嘅資深傳媒人,有一定嘅資產實力,係屬於小資產階級。捉鬼大師算係佢哋嘅同行,亦都係朋友,見到階級兄弟俾人攻擊,心入面一定會有啲惴惴不安 - 今次捉鬼大師,下一次會唔會搞到我?
其他人我唔敢講,但係至少我嘅粉絲唔會,這兒我都要抽少少罅隙讚下我嘅支持者、粉絲同讀者,佢哋比較有教養,明事理。我亦可以舉多一個例子,杜汶澤幾個月之前都賣咗樓,亦過千萬,結果只有啲藍絲搞佢,冇其他人攻擊過佢。
重點從來都唔係買樓賺錢呢一樣野,而係你本身個人有啲咩問題。
杜汶澤上年搜羅口罩比醫護,係大是大非嘅時候會出聲,冇捉過一隻鬼,台灣高鐵意外第一個跳出來捐錢。
捉鬼大師呢?佢叫人喺水炮車面前坐低,人哋俾$10佢都嫌少,閙返個捐款者侮辱佢。佢叫人參加初選,支持35 +,結果冚家剷一鑊熟,閙當初叫人唔好參加初選嘅就係鬼。佢推晒成個陣營去死,包括幫佢做主持嘅,都犧牲埋。佢又叫泛民接受委任,你帶領運動行錯方向10年都算,大佬呀,你唔好捉鬼啊。至於你做過政府,本身就係建制系統出身,同新鴻基合作做讀書好,曾經規模大到文匯大公都定時報道,又或者有國安朋友......呢啲從來我都唔會強調,我淨係講你捉鬼同埋搞鳩我咋嘛
自從國際線啦啦隊推拜登上台之後,我嘅讀者就好留意我社交媒體嘅轉變,我大幅度減少所有時事嘅評論,回歸返我嘅專業,都係講返啲金融財經嘢,甚至乎我將成個社交媒體變到非常之商業化。
搵完錢有閒力咪買下贖罪券,間中都會幫下人,啱啱完成咗最新一期嘅自由人獎學金派咗10萬蚊俾中大啲師弟妹。
隔離有個屎忽鬼編輯話想做粵語文學期刊,當時我同佢素未謀面,佢哋話搞咗本野,搵我幫手。本來我理性上好想屌鳩佢哋,喺香港做紙邊撚度會有得做,但係感性上我都係默默地貨金,一蚊稿費唔收佢就基本,係咁幫佢賣廣告仲要每期都包銷佢過百本。最近本野唔掂啊,大家快啲多多支持,我已經主動同對面嗰班靚仔講話加我價。
我已經唔再參與呢啲時事政治好Q耐,我就咁講下,結果被捉鬼麥卡錫主義病毒感染嘅信徒就係咁攻擊我,又話我和其他KOL係鬼,又話我地係分化。好似KOL本小姐咁,我本身都唔識佢,我真係覺得同佢同病相憐,無啦啦比捉鬼大師嗰班痴線粉絲批鬥。佢地仲話而家捉鬼大師俾人鬧證明香港發動緊土改,我心諗,你唔識嘢就返去讀書啦。你賣咗層樓4000幾萬頂多咪小資產階級,土改係鬥地主,你邊忽係地主啊?
至於佢捉過嘅鬼,多到唔想再講......我都算小事,仲有杜汶澤、游蕙禎、梁頌恆、梁天琦、黃台仰,唔單止嗰啲所謂親本土非左膠嘅人,連胡國興法官、坐緊監嘅朱凱迪都俾人話過係鬼,最近呢種捉鬼系統連被控暴動罪坐幾年嘅抗爭犧牲者椰子邱文勁,都比佢地話係鬼。
捉鬼風氣好似麥卡錫主義,係因為佢有廣泛滲透力。如果你係一個普通嘅捉鬼天師,你自己閂埋房門打飛機胡說八道,冇人理你。但係最恐怖,係你感染到你身邊嘅拍檔都陪埋你一齊捉鬼,連帶你嘅聽眾支持者都好似食咗精神鴉片咁,封閉思考,跟大隊一齊捉鬼。結果你發現由2016年班後生仔比佢哋捉鬼之後到今日五年後,個世界都冇改變過。我就咁講兩句,第一時間佢都唔係搵返成件事嘅前因後果,而係好似唸咒語咁,左一句你係鬼,右一句不分化不割蓆。what the fuck
根本都唔使諗到太複雜。五年前班後生仔做乜都俾你話係鬼,去到今時今日,世界冇改變過,我哋做乜,依然都俾你話係鬼。
但係,我哋改變左。既然做乜都俾你話係鬼,咁不如我地就屌撚咗你先,起碼我自己出咗啖氣,唔會好似五年前咁樣傻豬豬挨打,俾你老屈。比人砌生豬肉,你估我好好受?
運動商業化例子 在 范雲 FAN, Yu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由政府與納稅人支持的學術論文,不應該成為 #一家壟斷 #獨佔市場 的獲利工具!
學術論文資料庫是公共財,應該幫助更多沒有經濟資源的學生與對學術有興趣的年輕世代,而不是成為一家公司到中國擅改作者文章標題的 #發大財 工具。集體的心血不應該成為商業的壟斷!
近來華藝公司學術論文資料庫輸出到中國卻遭到 #華藝允許中方「紅色審查」事件,引起學術界嘩然。
我身為學者出身的立委,除了關注華藝授權中方以中共法令審查學術論文的問題,關注學術自由;其實更加關注為何臺灣期刊論文商業市場形成目前由華藝公司壟斷的現況。
因為 #商業化 和 #一家獨大資料庫,導致:
1⃣ 臺灣研究者沒有太多公開及流通論文方式的選擇,例如《台灣社會學》期刊從2001年創刊開始就一直實踐全文免費開放下載模式,但因為沒加入華藝資料庫,使期刊論文難以流通或被引用,最後不得已只好加入華藝。
2⃣ 本次事件發生後,還需由各大學、研究單位或著作權人自力救濟向華藝抗議或提起訴訟。
3⃣ 幾乎所有想要閱讀臺灣學術論文者,都必須付費加入華藝會員或購買點數單篇付費(除在大學體系內已由圖書館付費購買外),依華藝公告的標準,在臺灣下載一篇碩博士論文是200元、其他論文則是一頁4元(每篇論文大約30至50頁)。
#臺灣學術成果是公共財
我認為臺灣的學術研究成果,幾乎都由教育部、科技部投入的預算支持,生產知識者也逐漸體認,應共同維護知識公共化的理念,才能互惠互利,創造更多研究果實。
但是長期以來,只有國家圖書館做了碩博士論文、臺灣期刊論文索引、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等系統,只能「查詢」但多半無法閱讀或下載到全文;若需要閱讀全文,扣掉直接到圖書館閱讀或調閱實體書外,想要即時線上閱讀則常常不得已必須到華藝網站付費取得。
#國際開放使用運動倡議超過20年
知識應該是公共財,國際學術圈為了對抗資料庫商業化或高額收費,陸續發起 #開放取用(open-access) #OA模式,推動 #論文開放免費取得,至今已20多年。
🔎1998年美國研究圖書館協會為增進研究資源之開放取用,和其他改革倡議者組成SPARC(The Scholarly Publishing and Academic Resources Coalition)聯盟,推動學術期刊的開放取用運動。
🔎2002年布達佩斯開放取用倡議。
🔎2003年貝色斯達開放近用出版宣言。
🔎2003年關於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知識開放取用的柏林宣言。
🔎PLos公共科學博物館(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2011年哈薩克22歲研究生艾爾巴金寫程式Sci-Hub設法取得昂貴期刊內容,供人免費下載。
🔎2011年普林斯頓大學要求校內學者不得將研究排他性授權予資料庫業者。
🔎2012年哈佛大學圖書館要求全校教師、研究員,研究成果改採OA形式發表。
🔎2014年荷蘭教科文部聯合國內大學,與資料庫業者集體談判,抵制高額費用。並訂下兩大談判目標:2016年期刊4成內容轉為OA發表;2024年100%轉型為OA模式,荷蘭大學願意支付較高刊登費,但不願意再付訂閱費。
#臺灣已晚20年
#現在推動知識公共化正是時候
華藝的事件正好給臺灣學術圈一個推動知識公共化的契機:
國際已經發展出「開放取用」模式,優點包括提升學術影響力、增加潛在讀者、提升著作被引次數、促進學術傳播、免費取得所需資訊等。
臺灣已經晚了國際20年,在著作權觀念提升以及跟上國際學術趨勢的現況下,正是推動開放取用模式的好時機。
我今天召開記者會,邀請 莊競程 有志者是競程、 台灣社會學會 理事長林國明、 臺大歷史系特聘教授陳弱水、 經濟民主連合 智庫召集人賴中強律師、 臺大博士候選人林凱衡及 台灣大學研究生協會 會長吳依潔,提出建議。
我們認為 #推動臺灣學術論文資料庫公共化 正是時候,大家的精彩發言 👉可點進圖片閱讀。
科技部和教育部應負起責任,蒐集各方意見,規劃期程及逐年編列預算,包括先從臺灣期刊及大學開始推動「開放取用」模式、建置或完善現有資料庫、引進全文下載、推廣臺灣研究成果至國際場域等。
我將會持續和科技部及教育部研商,讓臺灣學術界跟上國際趨勢,讓知識成為公共財,不再被商業壟斷。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註一:華藝授權中方竄改一線學術工作者論文標題、摘要,舉例如下:
例一:「四個國家」被改成「四個台灣」。
例二:「東南亞國家」被改成「東南亞台灣」。
例三:「當國家主義之路」被改成「到台灣主義之路」。
例四:「當婦運衝撞國家」被改成「當婦運衝撞台灣」。
例五:「國家女性主義」被改成「台灣女性主義」。
例六:作者皮國立,名字「國立」被消失,只剩皮。
例子太多,很多一線學術工作者都已發文指責。華藝還敢說這是華語世界話語權,一個被改得文不對題,亂七八糟的標題,就算被搜尋到又如何,看到的人只會覺得作者是不是瘋了?!踐踏學術工作者心血,莫此為甚。更不要提因為敏感而被消失的五萬篇文章,這是什麼爭話語權?這是羞辱一線學術工作者給中共下跪。
註二:華藝授權中方竄改作者文章標題摘要,范雲評論資料庫 (至2020.12.31):
華藝針對公共化的聲明繼續魚目混珠 👉 https://reurl.cc/5q06zR
推動臺灣學術論文資料庫公共化記者會 👉 https://reurl.cc/7o6m4N
我針對華藝的一次質詢 👉 https://reurl.cc/Oqxbry
引起三家媒體以社論高規格批評 👉 https://reurl.cc/gmL1YQ
踢爆!華藝白紙黑字授權中方廠商竄改論文 👉 https://reurl.cc/5q0zbq
我被華藝消失的論文 👉 https://reurl.cc/Q38xVM
紅色審查 👉 https://reurl.cc/D6WEx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