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PO新的公園文章時,底下一定會出現類似的留言 :
"這地方太曬了吧"
"ˋ這大熱天誰敢去"
"那溜滑梯會燙死人吧"
"新公園怎麼規劃的,半棵樹都沒有?"
"為什麼現在的新公園都沒有遮陰"
我個人十分崇拜的遊戲場女神 Christine Lee 寫了下面這段文字,我覺得一定要分享給大家知道~
------------------------------------------------------------------
原文出處: Christine Lee
這六年來,草沙礫石樹皮木屑等自然鋪面,還是在很多遊戲場案被拒絕;原木之類的自然材質遊具,還是在很多公園被說沒經費人力維養。更別提一直提醒留下場域中樹木的呼籲,還是在很多地方被忽視。
好多親子、專業者和生態關懷者,近二、三年發現新式遊戲場怎麼都跟樹木、植栽及自然離得老遠?嚴重點,甚至直觀誤會特公盟的訴求就是「只要遊具不要設計、只要冒險不要安全、只要設施不要自然」的砍樹兇手。#怎麼可能?#這對我們孩子或我們自己是會有什麼好處?
沒有了親愛的大樹,卻也因為什麼建蔽率而不能放人工遮蔭,但遊戲場又不是一般的房屋建築啊~「遮蔭」二字,是設計會議上講到嘴巴都爛一直重複提出的關鍵字,如果每一年每一人低估下來大約開 200 場會議,那幾乎講 3,000 次的口水,到底能不能變成設計原則及通例?不要等特公盟提醒!
答案是不行,因為衛福部、標檢局和認證單位舉著中央法規,讓地方政府和學校風聲鶴唳、讓設計師施展不開、遊戲設備廠商噤聲 以及檢驗單位關門,最苦的是誰?就是孩子!就是帶著孩子去公園遊戲空間的各類型照顧者,媽爸嬤公、幼教老師和親子服務機構工作人員。
.
在這二年,我們藉著疫情更努力喊「自然遊戲空間」,不過「CNS 法規」還是最後擊潰所有創新和努力的大魔頭⋯ 其實,法規還有更多一般民眾根本無從理解的面向,讓我們每年都要一直不斷上課進修、設計會議上苦思對策,還有坐在冗長且官僚的法規會議聽著沒在 care 小孩權益的「大人」說著堂而皇之。
聯合報這一次報導很簡單、琪琪寫的摘要很簡單、思涵受訪的回應很簡單,#請大家轉貼 這一次簡單呈現的困境,還有特公盟 2020 年的自然遊戲專題文章,#幫幫我們、#幫幫台灣孩子。
.
https://www.facebook.com/ParksAndPlaygroundsForChildrenByChildren/posts/6275946492446127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60的網紅羅廷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復興園道特色共融遊戲場 🗺地址:台中市南區永東街與復興園路交叉口 💧以綠川水質淨化流程為概念,利用色彩及配置多元的遊樂設施,讓孩童從玩樂中融入環境教育 💧設計概念是把水質淨化的過程與遊具結合,從源頭(小屋溜滑梯)➠排水截流管線(截流冒險組)➠礫石水質淨化設施(礫石攀爬架)➠最後經由通道(淨水溜...
遊戲場礫石 在 記者媽的日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因為疫情好幾個月沒去公園玩了~
但這段期間我們陽光運動公園內的遊戲場
正在努力變成大家最喜愛的遊戲場喔!!!
#新店陽光遊戲場全新改版中
#新店陽光運動公園
從5月份開始進行遊戲場改善工程
以「 #陽光綠洲」為主題打造特色共融遊戲場
施工團隊將遊戲場與大自然環境結合
利用兩座天然小山丘以及大面積自然礫石灘
提供以天然材質為主軸之遊戲空間
如天空吊橋、波形棧道、林間爬網、跳樁平衡木等
其中較冒險刺激的樹梢鑽籠高達6米
高低攀爬穿梭於樹梢之間🌳🌳
在高點還可俯瞰整個園區及新店溪景致
而在這次改善工程中
另外一個最大特色就是融入新店溪溪流意象
設置蝶型水道區和水霧廣場
孩子們可體驗玩水遊戲的多種樣貌
如落瀑水盤、噴泉、花灑、淋水道、湧水丘及戲水池等
場內透過循環過濾系統將水資源再利用
讓戲水環境保持乾淨衛生
整體工程預計明年二月份完工💪💪
❤️大家一起期待改版後的陽光遊戲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q7GAPhmfv4
遊戲場礫石 在 竹北市民代表 陳冠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媲美遊樂場等級-新竹縣 AI 公園】
8/7 日才正式完工的特色公園,算是新竹縣「大型」特色公園的首發作品(繩索公園是竹北市公所完成),以第一次規劃並順利完工來看,我覺得是非常用心的公共建設,也有傾聽民眾需求跟建議,或許還很多改善的地方,但以第一次成績來看,可以說非常不錯了。
大新竹地區有很多好玩的特色公園,但綜合評比來看新竹縣 AI 公園,他可能是排名前三的特色公園(到處觀摩心得),不管是遊具豐富性(7大類遊具)、公園特色(類pumptrack),並結合一些自然景觀來看(小溪流),確實讓看過不少特色公園的我非常訝異,當然也可能是腹地面積大(占地5000坪),所以能容納更多遊具與巧思進來,唯一可惜就是烈日照頂,可能要樹木茁壯開枝散葉後,或直接新增人工遮陽區來解決,但綜觀來看;依然瑕不掩瑜這裡好玩的客觀事實。
統整了網路上意見與想法後,我來提供一些想法給大家參考:
#磨石子溜滑梯下方無緩坡
剛開始我也跟各位家長一樣擔心,但了解遊戲場安全規範後,才知道滑梯出口留有高度,是為讓孩子迅速站立,並迅速離開出口的設計,不然下方孩子還在意猶未盡,後方孩子可能就會追撞上來,而實際觀察一陣子後,確實孩子溜到出口處後,都本能反應的雙腳落地離開(可看照片),我想除非是很小的孩子反應不來,不然並沒想像中危險,如果要好玩(刺激性)又要完全無慮,那本質上是衝突的,最多就是從設計面、科學面來盡可能防範。
如果小小孩真的不適合這麼刺激的大溜滑梯,那也有相對適合的滑梯可以選擇,綜觀每個遊具提供不同的挑戰與刺激,就是為了激發、訓練孩童的協調性、反應力、判斷力,所以遊具旁也有年齡的建議跟規範。
當然做為父母的各位,孩子不論遊樂哪種設施,您的關心、陪伴、判斷,才是最安全的保障,不然即便是傳統的輪胎盪鞦韆,孩子也可能因擺動過大飛出去不是嗎?
#為何用礫石鋪面?#橡膠地墊不好嗎?
相對橡膠地墊,鬆散的鋪面材質(沙、木屑、礫石)對動能衝擊的吸收會更好,因為這些鬆散鋪面並非固定的,是隨不同動能決定位移面積,所以當孩子跌倒或摔落時,這些易於移動的「鋪面」自然會比塊狀橡膠地墊更能吸收衝擊。
而也因天然材質來做為鋪面,不容易受時間或日曬變質,相信大家都看過被太陽曬到變硬變形的塑膠地墊,除了安全性堪慮外,其塑膠惡臭更讓人不舒服,我實際大力踩踏礫石鋪面後,確實能感受到動能被吸收,也認同一樣情況下,發生在橡膠地墊的話,我的腳可能就會明顯不適。
#全台少數完整刺激的類PumpTrack
Pump Track 從中文各種翻譯,很難直觀是什麼設施,但簡言之就是充滿環形起伏,甚至有彎牆(這公園沒有,所以只能說是類 PumpTrack)的場地,可以讓腳踏車、滑板使用者,不用去山林或越野路面,一樣能在都市裡,挑戰各種高地路面,享受征服崎嶇地形帶來的成就感。
台灣大部分政府,並不敢讓此設施建於公園之中,畢竟小朋友跌倒;父母來索賠,那原本的好意,可能就成為跑法院的依據。
所以這類型場地成功設置,自然就成為此公園的「重要特色」,我在其他特色公園看過滑索遊具、鳥巢鞦韆、旋轉陀螺、平衡木、小型躲藏空間、沙坑…等等,但這樣高低起伏場地,還真是第一次看過,至於是否危險,我觀察現場孩子在使用過程中,會評估每個斜坡與彎道的速度,幾乎沒看到孩子橫衝直撞讓自己受傷。
#結論
一整個下午觀察,可以看出當孩子有一定判斷力後,面對可能危險,他們其實有評估風險的能力。「特色遊具」是從歐美引進的設施,而器物的設計理念,恰恰就是思維結果的延伸,是該試著放手讓孩子成長?還是小心翼翼不讓他受到一點傷害?這也反應東方與西方對孩童教育文化的差異。
傳統罐頭遊具單調、一致、相對沒挑戰與刺激性,是我們大部分成年人的記憶(或許當時依然玩得很開心),但如果有機會回到孩童時期,我會更想遊玩這些「特色遊具」,不管是遊具本身的挑戰性,還是整體環境的營造與色彩表現,說他是公園;我認為更像「大型遊戲場」會更為貼切。
打了這麼多,好不好玩看孩子表情最清楚,7大類遊具也不容易讓孩子玩膩,從小小孩到大朋友都適合的全年齡「大型遊戲場」,是你值得來走走遛孩子的好地方。
#竹北市繩索公園後的大作
#感謝新竹縣產發處用心
#不分藍綠都該值得肯定
#竹北市AI智慧園區公園
#竹北市莊敬一路540巷
遊戲場礫石 在 羅廷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復興園道特色共融遊戲場
🗺地址:台中市南區永東街與復興園路交叉口
💧以綠川水質淨化流程為概念,利用色彩及配置多元的遊樂設施,讓孩童從玩樂中融入環境教育
💧設計概念是把水質淨化的過程與遊具結合,從源頭(小屋溜滑梯)➠排水截流管線(截流冒險組)➠礫石水質淨化設施(礫石攀爬架)➠最後經由通道(淨水溜滑梯)流回河川
❤️非常感謝市長媽媽大力支持
❤️本遊戲場由水利局專案負責
遊戲場礫石 在 新北市議員鄭宇恩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共融遊戲場正夯,新北市今年逐步完成了13座的共融遊戲場,目標將在今年年底完成23座。但這些完成的共融遊戲場,卻未能達到共融理念的可及性、多元性、公平性和融合性。例如沙桌設置在沙坑或礫石鋪面中、無障礙坡道坡度過大、使用高度不符等。
遊戲場礫石 在 遊戲場《尖尖角角礫石鋪面》對輪子♿️不方便更不 ...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遊戲場 《尖尖角角 礫石 鋪面》對輪子♿️不方便更不友善,常常被孩子像這樣玩 、或者到處對人丟撒~要玩彈跳床還得先當揪察隊請這些孩子們清理! ... <看更多>
遊戲場礫石 在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特公盟)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學校遊戲區的礫石鋪面很環保孩子也喜歡, 但是礫石常被鞋子帶到場外,或是被刻意灑出來,周邊真的很難整理,請問大家: 有沒有好方法來整理呢?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