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爾來一點酒精是可以的
#雖然這個時節只能在家自製了
你有想過調酒的熱量大概是多少嗎?
其實沒有很確切的值,跟大小杯、酒精濃度、加多少糖和其他果汁配料都有關~🧐🧐
不過一杯大致落在200-350大卡左右🍻
(跟啤酒差不了多少)
(其實搭了多少下酒菜也是個重點🤪)
📍都去到酒吧了 大家也許不在乎熱量
就當作認識一下調酒吧!
*感謝酒精大師 @idrinker.notes 推薦的5款妹酒
🍋莫西托Mojito 205kcal
• 酒精濃度:10%~15%
• 成分:蘭姆酒+白砂糖+蘇打水+薄荷+萊姆汁
清清爽爽,接受度很高的一款!
🔺長島冰茶 Long Island Iced Tea 256kcal
• 酒精濃度:30%
• 成分:蘭姆酒+伏特加+琴酒+龍舌蘭+白柑香酒+檸檬汁+可樂
少數一次加了四種基酒的調酒,濃度之高小心囉🤗🤗
🍹性感海灘 Sex On The Beach 202kcal
• 酒精濃度:20~25%
• 成分:伏特加+水蜜桃酒+蔓越莓汁+鳳梨汁
帶有滿滿的水果香氣,像是含有高酒精的綜合果汁🍑
🍷桑格麗亞Sangría 160kcal
• 酒精濃度:10%
• 成分:葡萄酒+水果丁+蜂蜜+氣泡水(或白蘭地)
西班牙的有名調酒,紅酒當底加入很多水果唷
🧊琴通寧 Gin Tonic 135kcal
• 酒精濃度:10%
• 成分:琴酒+通寧水(氣泡水)+檸檬片
檸檬香酒味的汽水,苦味高一點點~
❓你最喜歡哪一款調酒呢~歡迎底下推薦!
想要知道超商哪個好喝可以到 @idrinker.notes !(我去超商都直接打開來搜尋🤣)
——————————————
➪➪➪追蹤 @fries_dietician
➪➪➪各種問題歡迎留言!
➪➪➪害羞的話也可以私訊我💬
——————————————
#薯條安 #營養師 #酒 #酒精 #調酒 #酒吧 #飲食 #熱量#營養 #小知識 #procreate #dietitian #cocktails
通寧水 要 冰 嗎 在 行恩 Grac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Stay at Home & 看 Drin Drin 出任務】
大家一切都好嗎?
管他有沒有校正回歸,數字是100還是1000
關鍵的幾週,現在全體所有人最該做,就是讓我們一起乖乖待在家!
如果覺得無聊了,那就來看看之前風和日麗時,行恩拍的影片,讓我們一起挺過這關,相約明年再還大稻埕拎一杯,
.
趁這幾天,我也終於把上個月的影片拿出來,好好剪輯完。
邊剪輯邊回味上個月跟 Podcast 搭擋 翻譯官Vince的日威觀察,一起 Drin Drin 出任務的點滴。
.
熱到爆的五月,全體宅在家的日子,謝謝 #日本養命酒 #香の雫 情義相挺!不只讓大家可以透過影片跟著行恩的腳步,一起來場台北大稻埕的微醺小旅行。
▶︎⠀影片看這裡:https://youtu.be/wkKdtdf4ssE
.
還要送大家邊看邊喝!!!
.
冰冰涼涼的 Gin & Tonic 組合送給你!!!
.
▍活動辦法:
❶
只要在YouTube影片下面留言:Podcast節目唯一收聽『Drin Drin Tipsy』
❷
並且將這則 po文分享
.
★ 以上❶ & ❷ 同時做到,就有機會獲得一組『香之滴琴酒+Fever Tree通寧水』
.
▍活動時間:即日起 ~ 陳時鐘陳部長宣布解除三級警戒
#抽獎 #有看有聽還有喝 #YouTuber #DrinDrinTipsy #拎拎踢普希 #podcast #抽獎必須滿18歲
Gin & Tonic Pa Taiwan
通寧水 要 冰 嗎 在 我流吃吃喝喝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流喝喝
#我流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想到要寫小谷前,熊熊回憶起很久以前去東京的一家店,在麻布十番的這家bar la hulotte,以前不常做筆記,那天剛好興起想寫,因為實在是太讓人訝異了,早期寫得比較生澀,現在重看也覺得寫得太無趣。只是很掙扎要不要貼,很想就這麼收入口袋不要讓人知道,不過一方面是這家已經是很有名氣的店,另一方面是其實這家的氛圍很看人。
隱身在高級住宅區,小小的門面,外觀就像咖啡館一般。進門左手邊就是向店內延伸的吧台,右手邊只有吧台前的位子,椅子是木質有靠背和靠墊、可以久坐的那種。剛進店時,裡面還有兩位客人,各自望向前方,沉思冥想。店家基本上只使用日語,溝通上不會日文還是感覺到可惜,只是英文好像也沒有問題,就是可用詞彙不多。不敢太造次,而且又是last order時段,所以一口氣點了一杯gin tonic,一杯馬丁尼,再請吧台推薦一杯的三杯組合。
gin tonic是用Gordon,老實說我對調酒台常見的高登和英人不太有好感,雖然杜松子感很舒服。吧台的作法是檸檬角預先擠過放入杯子,加入冰塊後,倒舒味思(玻璃瓶)約達三分之二杯後,再加入另一種通寧水,直調略作攪拌完成。清爽舒服,不過分強調層次,三兩下就解決掉了,總覺得點這種大口乾的酒很對不起吧台。
馬丁尼是gin-based,琴酒是英人,香艾用noilly prat,在攪拌杯中放入大冰塊,滴入苦精,比例目測在3:1到4:1間,攪拌時間相當長,甚至可以感覺到冰塊都融了一圈,但喝起來不會水。不要錢般噴上檸檬皮,上來是清新的檸檬香氣,入口就是琴酒的杜松子味跟香艾酒混合的苦味,尾巴回來些微的甘甜。與在台灣常點到的版本,有一些難以形容的微妙差異,相對好入口,真是不禁感到味覺的奇妙,總之是微妙的平衡感,有種,啊,這就是馬丁尼嗎?這樣的錯覺。
最後一杯吧台先問了我喜歡的基酒,說琴酒,結果他先推薦我曼哈頓,然後笑笑說不好意思是whisky-based。然後他說了side car,白蘭地是gelas,橙酒同時用君度和GM,檸檬汁適量,搖盪後倒入杯中。橙酒的豐富柑橘香氣,然後一點點檸檬的酸,接著白蘭地的強度,香氣,味覺,力量,很平衡地聯繫在一起。吧台果然不是隨便亂推薦啊。
我喜歡店裡的氛圍,店裡安靜但不覺沉悶,BGM是巴哈的大提琴無伴奏組曲,真的太犯規了,當場只想坐下來,懶懶地放鬆到打烊。尤其是在冬天,剛好坐在暖氣風口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