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寮區81期重劃區滯洪池公園規劃結合鳳凰山生態景觀 創造綠意盎然之居住環境
位於大寮區鳳林路四路西側第81期市地重劃區,面積高達48.78公頃,原係商協新村等12個國軍眷村原址,在高雄市政府與國防部的合作下,以市地重劃方式開發,重劃區沿鳳林四路北接鳳山區,南接大寮商業中心,結合西側鳳凰山自然環境及東側大寮捷運站,開發完成後可串聯鳳凰山及大寮區的發展,並提供良好及完善的居住活動空間。
重劃後提供可建築土地面積約28.78公頃,取得公園、綠地、廣場、停車場、道路等公共設施面積約20公頃,其中包括11.32公頃的公園綠地,市府將投入超過2.8億元的經費開闢建設。今日(8/4)我會同市府地政局、工務局及水利局前往視察該重劃區進度及相關公共設施規劃及配置,經了解其設施配置著重綠資源的整合與延伸,並規劃公十與公十三等二座公園,配合重劃區整體出流管制計畫,將以滯洪池公園為概念,調節區內降雨洪峰,兼負起滯洪功能,該公園規劃概念係為延伸鳳凰山生態景觀,並以地景意象融入地方特色,規劃休憩設施,提供社區交誼活動空間。另外位在重劃區北側第三工區公九公園面積約4.73公頃,係重劃區內面積最大的公園,除設有防災滯洪池調節鳳凰山逕流,亦將規劃共融遊戲場,並融入當地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共益磚窯場遺址意象。
為符合水土保持及環境影響評估等規定,該市地重劃工程須分三期施工,重劃工程業於109年2月19日開工,總工期為753工作天,截至110年8月1日止,總工程預定進度37.01%,實際進度37.47%,其中第一期工區進度為87.25%,〈預定於110年11月前完工〉,第二期工區進度為20.41%〈預定於111年9月前完工〉,第三期工區目前正進行地上物查估補償作業。
聽取地政局及工務局簡報後,知悉原滯洪池設計為重力式排水,惟恐不及宣洩因強時降雨所造成積水問題,我即當場要求工務局及水利局應採「逕流分擔」與「出流管制」措施,共同分擔滯洪、蓄水責任,藉以提高土地整體耐淹能力,並採抽排式滯洪設施,以期在重要時刻也能100%發揮滯洪功能。工務局養工處也表示將配合未來瞬時強降雨之考量納入整體規劃,而第一工區公十及十三等兩座滯洪池公園有望於111年9月前完工,可優先開放供民眾使用。後續我也責成地政局及工務局積極辦理各項重劃工程及區內滯洪池之闢建,並確實將區內雨水排至滯洪池調節後,再分別經由重劃區之排水系統接入重劃區外之鳳林四路側溝及大寮區忠義國小前之忠義路處雨水箱涵進行排放,以期改善周遭經常淹水之情事發生,健全大寮地區整體發展。
#第81期市地重劃區_高雄市地政局
#眷村公有土地活化再造
#加速大寮地區地方發展
#改善區內排水系統_生態滯洪池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4的網紅桃園市議員簡智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智翔的議會質詢-水務局、政風處(10/22)】 #路面下減洪 延續昨天詢問工程局路面下減洪的問題,今天智翔則請教水務局的意見,對於既成道路,例如春日路是否能埋設路面下的水箱,對於設置的適切性,水務局長也表示有其可能性,至於車流與公路總局的管轄問題,智翔在日後總質詢時,會一起提出來討論。 #逕...
逕流分擔與出流管制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與水災共存 別再幻想根除
張炎銘/水利退休人員(台中市)
南部豪雨,高雄、台南地區部分積淹水,學者認為要聚焦治水;只是治水數十年,從台北地區整體防洪計畫,到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流域綜合治理、前瞻計畫等,投入治水經費超過萬億,為何豪大雨過後,總有噴不完口水?
這是社會進步的現象與必然結果。要治水,先說何謂水災。依照「水災災害救助種類及標準」,住戶淹水五十公分以上、農田魚塭受水災致流失或無法耕作養殖,才算水災。但日昨強降雨,只不過積水到小腿肚,約二、三十公分,民眾就受不了,可見經濟發展致人民對受災耐性大幅降低,不管是由外水所淹,還是內水所積,是否要重新定義水災?
任何治理計畫,皆有其標準與極限。排水系統通常只有十年重現期,加上出水高等,頂多廿五年保護標準,這是分析歷史水文資料,得到有限的保護標準。若考慮氣候變遷,未來強降雨機率增加,不管是用滯洪池、闢建分洪道、加建堤防,都需要土地與工程經費,積淹水每年三、五天,若要治水需要龐大經費,值不值得?若還要徵收土地,願不願意支持?有限經費要先保護自家不積水十公分、還是先保護他人更迫切的需求?牽扯到資源配置與私人利益,若無共識,則每次積淹水總有不滿。
民國一〇七年水利法增訂第七章之一,增加逕流分擔與出流管制概念,也就是要加強「自掃門前雪」。或許都市地區要改善積淹水已相當困難,除了清水溝避免堵塞的基本功外,鼓勵雨水貯留、公有地加強雨水入滲,建造透水吸水的海綿城市,或許是較可行的方向;鄉村則可朝建立防災自主社區著手,搭配水情監測系統、抽水機布建等方式,來減輕淹水之害。
水災是短期內雨水宣洩不及,造成人類損失的自然現象,要學習與其共存,不要有「根除水患」的幻想。
逕流分擔與出流管制 在 林德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球場底下有滯洪池!大里草湖防災公園啟用】
台中市政府建造「大里草湖防災公園」,兼具滯洪與遊憩功能,今(14)日舉行啟用典禮,公園面積0.77公頃,滯洪量約1萬2,500立方公尺,市府遵循逕流分擔與出流管制政策,以保水、排水為主,硬體設備為輔。
立委何欣純說,能趕在今年汛期前完工,又是在溫馨的五月母親節啟用,是一個美麗的巧合;公園的啟用就像是一位母親般溫暖的保護著草湖地區,讓民眾免於淹水的恐懼。
水利局指出,目前中市完成157萬立方公尺滯洪量,大里區仁化路二期、太平區中和街,及霧峰區吉峰路五期雨水下水道等工程完工後,雨水下水道系統建置率將提升至76%,可望成為全國第三,今日啟用典禮,市議員林德宇等人均出席。
https://www.taichung.gov.tw/1524965/post
逕流分擔與出流管制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智翔的議會質詢-水務局、政風處(10/22)】
#路面下減洪
延續昨天詢問工程局路面下減洪的問題,今天智翔則請教水務局的意見,對於既成道路,例如春日路是否能埋設路面下的水箱,對於設置的適切性,水務局長也表示有其可能性,至於車流與公路總局的管轄問題,智翔在日後總質詢時,會一起提出來討論。
#逕流分擔
去年水利法修法通過,增加「逕流分擔與出流管制專章」,規定降雨逕流擴大由水道與土地共同承擔,並要求一定規模以上的開發案,應送審出流計畫管制書。
且在水利法的子法《逕流分擔實施範圍與計畫之審定公告及執行辦法》第五條,也提到地方政府應擬定「逕流分擔評估報告」,並依循公告實施範圍、擬定計畫、逕流分擔審議、辦理公開展覽及舉行公聽會,並最後公告施行這幾項步驟,來面對未來可能遭遇的水患。
雖然局長回覆道,航空城部分的開發計畫,已有做逕流分擔的計畫送水利署審議,但大型開發案不僅僅發生於航空城,未來希望桃園市、桃園區,都能先從評估報告先做起,才能來評量逕流分擔到底需要多少錢與地,以及其餘的成本,畢竟,氣候的變遷並不等人,必須及早準備。
#小檜溪截流站
小檜溪重劃區截流站用地,位於桃園區三民段,據悉目前正在辦理撥用,因此想詢問目前的進度為何,以及未來將會做規劃作何用途? 今天局長則回覆將會做公園綠地,若有其他局處有用地需求,則會再進行跨局處協調。
#東門溪排水幹道治理
東門溪向來是桃園區水患的主要來源之一,讓大樹林地區的居民苦不堪言,而根據2017年修訂最新一版的《東門溪治理規劃檢討報告》裡頭臚列了幾項待完成的工程,包括如今天水務局表示,最重要的大湳滯洪池、樹仁三街滯洪池,以及需要跟新北市一起合作的鳳鳴地區的幾項工程,都希望水務局能夠盡快辦理,完成治水工程,期待一個不會淹水的東門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