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新朋友大概還不太清楚我的職業其中之一,「芳香療護師」是在做什麼,還有,在芳療領域裡我提供什麼服務。整理了業務說明與大家分享。
(1)「芳香療護諮詢」
*芳香療護師是什麼?
不少人把芳香療護師與SPA按摩師畫上等號。其實,精油按摩是芳香療護領域的其中一種手法。芳香療護師幾乎都會基礎的精油體表按摩,但SPA按摩師卻不一定是芳香療護師。
芳香療護師的工作方式以談話與調香為主,而不是按摩療程。
芳香療護師基本上提供給個案的是自行調配的客製化產品,但也可能會為了增加收入而額外販售市售複方精油,畢竟若是功力高強的話,就和醫生一樣有「藥到病除」的實力,所以個案反而不會在短期內一直回鍋,因為身心狀態已好轉。
有職業道德的芳香療護師,絕不會希望個案大量與長期使用某種產品。因為知道,精油是植物的生命精華,要用在刀口上。也希望個案透過精油支持,而拿回自己的力量,而不是依賴精油。
而芳香療護師能做的是在正規醫療之外,協助個案減輕病痛和紓解症狀,在⾝⼼趨向和諧的狀態中,提⾼自癒能⼒。芳療師的輔助在⾝心靈層⾯,都會作用到。
*諮詢流程:
⼀開始需要填⼀份身心狀況表,了解個案的病史、體質和⾝心狀態。分析身心狀況後,避開一些不適⽤的油,並更精確找到個案需要的。
現場諮詢的話,會在詳談後,理解個案情況,再訂出處方,把我覺得對個案有幫助的油讓個案試聞,從中我們會一起找到適合個案⽬前⾝心狀態且能紓解整體情狀,而且個案也能接受味道的油。
最後我會依著我覺得適當的比例,調出⼀瓶盡可能支持個案目前所有⾝⼼症狀,量⾝定做的5ml複⽅處⽅精油。
若是線上遠距諮詢的話,無法試聞,會參考個案的喜好與體質,與香味喜好,調配出適合的處方精油。基本上流程與現場諮詢一致,只是少了試香程序,更考驗芳香療護師的諮詢功力、直覺、與個案的連結。
這瓶量身定做的處方精油,可以拿來來薰香、泡澡、按摩,調室內或車內噴霧。(我會教個案怎麼做)
我也可以在處⽅油之外接受委託,額外做成滾珠瓶,當成隨身香。
或是另外幫個案製成產品,比⽅調製按摩油,讓個案直接使⽤。
還有一些額外的⼩小建議,視個案狀況會在諮詢時提醒,可以是芳療的,也可能是基礎保健或是冥想、呼吸練習等等其他我覺得個案會需要的⼩小技巧。(這部分獨立在芳療範圍之外,是我⾃⼰能提供的個⼈經驗)
然後,依個案的體質和狀態,我也有可能會建議搭配純露與口服植物油。(比方紓解過敏或排毒)
我會盡量把所有需求放在⼀瓶處⽅油裡解決,讓個案不⽤花⼀⼤堆錢買太多瓶瓶罐罐的產品。但要是有些症狀屬性差異太⼤,就要分開解決。這個要填完身心狀況表和諮詢後才會知道。
我對個案服務抱著「一日個案,終身個案」的理念,只要是我的個案,日後生活中有芳療領域的需求或疑難,隨時能與我聯繫(比方突然感冒要怎麼護理/後天要面試怎麼用精油激發潛力),只要能在幾句話之內幫到忙的話,都很樂意支援。若個案的困擾需要諮詢才能釐清,才會建議再度以個案方式進行。
專業芳療師的計價方式是,身心狀況表分析+諮詢的費⽤,與處⽅油和其他委託製作的產品費⽤會分開,處⽅油按裡頭包含的精油種類來計價。精油的價格因植物類別有非常⼤的差異異,比⽅玫瑰就比薰衣草昂貴許多,所以會依處⽅油裡精油種類的滴數來計價。
一般芳療諮詢的費用是⼀到⼀個半⼩時,我會盡量在時間內完成諮詢,但這個與完全以時計費的⾏業如律師或⼼理諮商師不一樣,如果不到一或⼀個半小時就藉由充分溝通⽽了解個案狀態的話,也可能提前一些結束。
(2)「中醫芳香療護諮詢」
中醫芳香療護是什什麼?
在一般芳療諮詢之外,加上基礎辯證與簡單體質分析,找出適合個案身⼼狀態的穴位,調配適合的處⽅油,讓個案能利用處⽅油⾃⾏按摩,支持調整經脈與穴位的氣⾎循環狀態。
中醫芳療諮詢在一般芳療諮詢之外,還需要超過半小時的施作。而事先辯證,分析體質與決定按摩穴位的工作量,也多於一般芳療諮詢。
(3)「律動式身體平衡按摩」
*這是什麼?
這個由德奧及歐洲芳療大師/自然療法應⽤師Martin Henglein創立的手法(德⽂原文: Rhythmisches Körperbalancing),跟一般按壓式的傳統按摩不同。
是在皮膚體表範圍用油來施作,按摩時,也觸及到「能量」範圍。與其說是按摩,其實更類似是接觸到體表的 「能量調整」。 如果喜歡以力道重的、甚⾄帶著痛感的物理施⼒式傳統按摩手法的個案,就不太適合律動式身體平衡按摩。⽽這也與市⾯上常⾒的「SPA精油指壓按摩」有著不同的性質和作⽤層⾯。
*施作部位與方式:
以輕柔不施力道的特定手法,持續地在皮膚表⾯施作,個案與按摩施作者都會感受到一致的韻律節奏感,也起到對乙太體及物質身體的影響。
有1.背部+肩膀 ,2. 腿+腳 ,3. 手臂+⼿,這三個區域可選擇,一次只能做⼀項。因為會作用到能量層⾯,過於強烈的刺激對個案及按摩施作者都是負擔,所以沒有「全⾝按摩」這個選項。
接受第⼆與第三項按摩時可在穿衣狀態,只有局部需要露出待施作的皮膚範圍。⽽第⼀項背部+肩膀按摩需要脫掉上衣或將「頸肩背地帶」寬衣至可按摩的狀態。除了腿腳按摩需要躺著之外,其他都是在舒適的坐姿狀態執行。
按摩時會依個案的⾝心需求選擇不同的植物油,搭配適當的精油,協助物質體、乙太體⾄星芒體提⾼自癒修護的能力。有助鬆開阻塞的能量結,使⾝心靈與能量更接近平衡放鬆狀態。
*施作時間長度:
按摩時間平均是30分鐘,因為不同於一般按摩流程,這個手法建立在以規律動作去找到和建立身體的「韻律節奏感」,個案與按摩施作者的個⼈狀態和⼆者連結都很重要。 有時在按摩過程中,很快能建立起韻律節奏感,就會較早進入下⼀個按摩手法流程,但也有因為⾝體與能量過於阻塞或個案身⼼處在非常緊蹦閉鎖的狀態,就會讓流程慢⼀點,甚⾄最長延⾄50分鐘都有可能。
因此,到場後簡單諮詢並確認當天身體狀況,寬衣準備,視需求做局部清潔,實際施作,到按摩結束後的休息恢復時間,總計一次療程約莫會需要50到60分鐘。
沒有接觸過律動式身體平衡按摩的個案,第⼀次施作時,建議在⼆週內完成三次按摩流程。
這像是個打開能量樞紐的儀式,讓個案較容易感受到這個按摩施作對身⼼的完整影響,也較易建立起個案的律動及能量連結。
*流程說明:
在預約時間三到五天前,會寄送⼀份身體狀況調查表。確認個案是否在能接受按摩的狀態,比如發燒、皮膚疾病或外傷就不適合接受按摩服務。也要知道個案基本體質,比如⾎壓狀況、有無靜脈曲張或過敏等。如果因⾝體狀況不適⽽及時取消預約,可改期完成療程,也請最晚在三天前取消。
*今年因應疫情規定,只提供線上「芳香療護諮詢服務」,預約請私訊Nisha Wu
*照片為往年的工作室樣貌。
#緩靜敞癒生活工作室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立法委員林佳龍今(7)日在經濟委員會質詢新任台電董事長黃重球和中油副總經理張瑞宗有關中油賣天然氣給台電等電廠的複雜關係。林佳龍委員表示,中油的天然氣買賣對台電的發電成本具有非常關鍵的影響力,中油可能透過賣燃氣向台電、民營電廠和汽電共生廠賺取壟斷性暴利。 林佳龍委員表示中油與台電有著剪不斷理還...
透 天 計價方式 在 張金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近因車位及車道公設分攤引發爭議,台灣高公設比及實坪制議題再度引起社會關注。今天4/6(二)聯合報民意論壇刊登我昨天的投書《讓房價公設資訊透明化》(內文詳如下)。
原本投書的標題為《房屋房價公設比知多少?》,因投書文稿過長,受限篇幅,刊登時將原文部分刪除,其中包括公設內容及停車位的複雜與爭議等第二、三、五段刪去,我將投書完整內容重新貼文如下,供進一步參考。
———
房屋房價公設比知多少?
張金鶚(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講座教授)
最近公設比過高議題再度受到朝野關注,內政部在立法院備詢表示,的確有些瑕疵需要檢討,像是車道、車位的公設,「不可以計入樓上的公設一起來算」,可能在立法院下會期提出相關修法。另外,近年新建案欠缺公設相關規定下,導致公設比動輒超過三成以上,在房價持續高漲當下,是否公設不應列入計價,建議採用「實坪制」,也成為能否透過公設不計價而促使房價下跌的爭議。
在台灣官方採建物和土地的面積產權分別登記,其中建物面積登記又分成「專有部分」:包括「主建物」(室內專用)及「附屬建築」(陽台等室外專用),和「共有部分」:包括大、小公(設)、車位及車道等二部分。而「大公」包括大廳、電梯、樓梯、設備、設施等由社區全體住戶持分共有共用;「小公」指社區小部分住戶,如各層梯廳僅由該層住戶持分共有共用。
至於「車位」又分成「法定」、「增設」及「獎勵」車位三類,雖然共有但均可以「約定專用」。其中法定停車位有產權,但無獨立權狀,不得與建物分開買賣。惟其產權登記並未明確規定是「大公」或是「小公」,若是登記為大公,即沒買車位住戶也有持分車位面積,顯然不合理。至於增設停車位產權得登記為公共設施或獨立權狀,可單獨買賣。而獎勵停車位與增設的登記產權情況類似,惟所有權人可提供給包括非住戶的「公眾」使用。從上述各種停車位的產權登記與使用權利不同,其停車位的價格也應有所不同。
另外關於「車道」的產權登記,因為涉及停車場均列為「防空避難室」,同時還多設置社區大樓的機電相關設備,有的還設有垃圾儲藏空間等,因此過去多列為大公,由社區全體住戶所持分共有共用。然而由於停車位佔了絕大空間與使用頻率,因此車道列為大公並不合理,然而若列為小公,似乎也會造成「產權」與「使用權」的爭議。
猶記得早期華美建設張克東銷售仁愛路圓環旁「財神酒店」時,即是將房間出售,但走道公設並未出售,登記在建商名下,後來引發產權糾紛,不論使用或改建都造成許多爭議。
較合理的車道產權登記方式,個人建議是依據停車場公設空間使用的面積按比例持分登記產權,如此車道雖列為大公,但未買車位的住戶其車道產權持分的比例很小,卻仍可保有使用權,以減少未來爭議,亦符合使用者付費的原則。
關於產權面積登記與計價的作法,民間業者最早是將停車位併入一般公設登記,合併計價,如此降低單價,以吸引消費者購屋。後來購屋者消費意識提升,發現業者計價方式不合理,在市場機制調整下,業者目前已多採用房屋與停車位分離登記與分開計價方式。
2011年政府在「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中規定,主建物、附屬建物及公設採取分離登記與計價,惟業者並未真正落實。即便是2012年政府在實價登錄的資訊,也未真正落實上述規定,甚至就連停車位的分離登錄與計價仍混亂不一。
後來消費者認為雨遮、屋簷等附屬建物面積登記並計價非常不合理,因此政府規定在2018年以後新建案,雨遮等不得登計也不得計價。到2019年政府為減少實坪制的爭議,在實價登錄網站加入「淨坪價」及「淨坪比」等試算機制。
從上述公設面積產權登記到使用與計價爭議過程,可以了解台灣高房價所產生高公設比不合理的困境。如今再試圖透過車位與車道的公設計算修法,以保障購屋消費者權益,應予肯定政府的努力。惟政府介入房屋市場的交易行為,仍應注意買賣雙方公平合理原則,尊重市場機制,以避免產生更大的爭議,甚至造成房價或社區品質與使用的扭曲。
我過去曾帶領研究生長期實證研究専有及共有產權的計價、社區公設必要與非必要設施的面積分擔、以及公設項目與計價比例的相關市場分析。我們得到的結論是房屋的主建物、附屬建物、公共設施及停車位其面積效用所產生的價值都大不相同,因此房屋銷售應比照停車位方式,採取分離計價較為公平合理,也能尊重市場機制。
然而當前房屋銷售資訊並不完全透明,消費者購屋並不淸楚大、小公設項目、位置、範圍、面積分攤及其價格。建議政府應規範賣方未來銷售房屋必須提供大小公設平面圖、面積分攤計算方式及其價格,讓購屋者淸楚掌握公設資訊,以為是否購屋之決策依據。
房屋公設面積比例引發爭議的最主要根源是台灣高房價所引起,再加上複雜的產權面積登記,以及國人習慣以每坪單價乘上產權登記面積來計算房屋總價所產生。而產權又涉及與使用權的一致習慣,特別是社區大樓都必須要有的公共設施,如何淸楚規範,以避免不合理加重購屋者的負擔,並減少居住使用的社區爭議,政府有責任介入修訂相關法規。
https://www.google.com.tw/amp/s/udn.com/news/amp/story/7339/5367793
透 天 計價方式 在 張金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昨天3/29有關公設比的問題,是否該採用「實坪制」?目前「虛坪制」明顯不合理。政府提出停車場、車道擬不計入公設(新聞報導如下)。自由時報及聯合報記者訪問我對公設應如何計價的看法?相關報導如下。
我們經過學術的實證研究,主張公設應比照停車位計價方式,「應分離計價、資訊透明」,市場機制發揮才是關鍵。若是公設、車道不計價,屆時引發公設、車道使用權爭議,可能要預先防範。
印象中,早期華美建設張克東賣仁愛路圓環旁「財神酒店」那棟房子,即是將房間出售,但公設走道並未出售登記在建商名下,後來改建,引發許多爭議,值得參考。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440138?_gl=1*xz5gpg*_ga*WFdBbGZQeWU2SkVldDdBZXZQNDAyb2pRVUtvY2FBb1YtUjlnRGJmZUN2bzhHRG9UTkJXVmFibUlScW9CWXRuSg..
https://www.google.com.tw/amp/s/ec.ltn.com.tw/amp/article/paper/1440139
https://house.udn.com/house/story/5886/5352744
透 天 計價方式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立法委員林佳龍今(7)日在經濟委員會質詢新任台電董事長黃重球和中油副總經理張瑞宗有關中油賣天然氣給台電等電廠的複雜關係。林佳龍委員表示,中油的天然氣買賣對台電的發電成本具有非常關鍵的影響力,中油可能透過賣燃氣向台電、民營電廠和汽電共生廠賺取壟斷性暴利。
林佳龍委員表示中油與台電有著剪不斷理還亂複雜的關係,明年台電向中油購買自行發電用天然氣的預算高達1588.41億元,占台電化石燃料費2948.63億元的54%,這顯示中油的天然氣買賣對台電的發電成本具有非常關鍵的影響力。
林佳龍委員指出,他發現從97年度到101年度的預算書來看,中油家庭用天然氣的平均毛利高達20.59%,平均每年賺50億元以上,中油擁有國內天然氣市場的專賣權,竟卻向人民剴油。林佳龍委員也質疑中油從97年度到99年度的車用油品部門會發生虧損,但同期間的天然氣部門卻會發生鉅額盈餘,中油是否私下採取交叉補貼政策透過拉抬天然氣價格來彌補車用油品的虧損?
張副總經理表示,中油公司天然氣100年虧損是186億,而99年是賺140億,最大的差異是台電的需求量突增,中油的天然氣提供有期約與現貨,剛好在現貨市場買到比較有競爭力的現貨,所以99年度產生盈餘,台電用量占銷量的60%,民營電廠占20%,整個是有一個管控的氣價公式,且油、氣都有一定的計價方式,並沒有交叉補貼的情形。
林佳龍委員再度向台電與中油提出質疑,從97年度到101年度中油賣給台電、民營電廠和汽電共生廠等的發電用天然氣,平均毛利不到8%,但如果中油賣給台電和民營電廠天然氣的價格都一樣不高,為何台電轉投資國光等民營電廠發電的燃料成本(不含折舊成本),會比台電自發電的燃料成本高出許多?或是中油賣給民營電廠的天然氣都比賣給台電的貴?但如果是這樣,為何不屬於台電轉投資的民營燃氣電廠,賣給台電的發電燃料成本都比台電本身的發電燃料成本還要低?這些不合常理的異常現象,經濟部作為中油和台電的主管機關,是否應該解釋清楚呢?經濟部必須說清楚中油是否也向台電、民營電廠和汽電共生廠賺取壟斷性暴利。中油黃董事長表示,不同時間蓋的場合不同時間的資金成本會這些數字有差異,基本上可以透過合約雙方來合議。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Za35-MXkhQ/hqdefault.jpg)
透 天 計價方式 在 邱靖雅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資料來源:邱靖雅服務網站 www.joinus.tw
竹北市公所於11月12日召開市民公車第二次檢討會,邀請竹北市市民代表及26個里長出席,針對12月1日之新路線提出建議及討論。
竹北市民代表邱靖雅在市民公車第一次檢討會中即提出三點建議:「路線應深入人口密集區,讓老人、使用者步行5分鐘到站」、「每月定期召開檢討會」及「公車應改用更符合節能減碳之中巴」。
楊敬賜市長於本日檢討會中承諾,明年起市民公車將視需求朝中巴的方向改進,同時也將提高公車外體的辨識度。同時,公所將於十二月中再次召開明年度市民公車路線之討論會。
會議中邱靖雅代表肯定公所積極與里長溝通的努力,新路線(60.61路)深入十興里(勝利二路)及東平里(六家五路)之人口密集區。同時,邱代表也針對本次會議所提供的新版路線規劃,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路線規劃方面應規劃行經人口密集區
1. 應增加經過「光明一路美食商圈」、「光明六路以北之縣政二路區域」及「嘉興路」此三個人口密集區。
2. 但對鹿場里而言,公車路線雖有微調但仍未經過鹿場里人口密集的社區。
3. 在興隆路河岸旁有許多新社區即將落成,但新路線卻完全未經過興隆路。
二、班次尖離峰調整,且加強與其他大眾運具班次的銜接
邱靖雅代表感謝公所已根據搭乘人數增、減發車班數,但也再次強調:公車班次的規劃應搭配學校之放學時間,同時也應考量其他大眾運輸工具之時刻表,使民眾方便透過公車轉接駁至高鐵及火車站,以提高市民公車的搭乘率。
三、公車的短程接駁性
目前每一條公車路線平均都需花費七十分鐘,路線彎繞程度過高,因此建議在竹北市的主要幹道上,加開一條「以接駁為功能的短程路線」,加強市場、火車站、高鐵、醫院、公家機關等幾個重要站點的連接。
四、加強宣傳新路線
針對今年12月1日的新路線,除了文宣品的印製外,應同時提早其他宣導相關事項之準備,如網站公告、社區與鄰里系統的通報告知等等。
五、公車招標計價方式合理化
目前竹北市民公車是按照「行駛之里程數」計價,但以今年科學園區接駁車招標之經驗為例,其計價方式不考慮「路線」及「里程數」,而是以「趟數」及「天數」來計算;這也是目前業界最常用的計價方式。故邱代表建議變更目前竹北市民公車招標的計價方式,使未來市民公車在路線調整上能更有彈性。
針對邱靖雅代表之建議,竹北市長楊敬賜現場指示公車路線應再深入各社區,絕對不可因人數少就不進入該區域。同時,明年起也會加強考量是否新增「短程接駁之路線」。
楊市長也表示,市公所將自明年起做「市民公車問卷調查」,路線調整將以民意為基礎,並會針對明年之公車路線重新召開檢討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3NtAPQ2xH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