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兒童的執行功能活動
(譯自哈佛兒童發展中心的分齡指南)
在這一時期,兒童的執行功能和自我調節能力增長很快,因此,調整活動以配合每個孩子的技能是很重要的。年齡較小的兒童在學習規則和結構方面需要很多支援,而年齡較大的兒童可以更加獨立。歸根結底,目標是讓孩子不再依賴成人的管控調節,所以當孩子看起來準備好了,儘量減少你提供的支援。
*扮演遊戲
在特意進行的扮演遊戲中,孩子會發展出規則來決定他們扮演的角色該如何行動。他們會把複雜的想法記在心裡,形塑自己的舉止來遵循這些規則,抑制不符合「角色」的衝動或行為。遊戲的想法常來自孩子的生活經驗,比如看醫生。他們可能會裝作「生病」,請醫生檢查,並接受注射。「醫生」的言行舉止像個醫生(平靜和令人放心),「病童」的言行舉止像個生病的孩子(悲傷和害怕),而扮演「父母」的孩子的言行舉止像個關切的父母(擔心和關愛)。年幼的孩子傾向單獨或平行遊戲,但到了這個年齡段,孩子開始學習合作遊戲,並經常調節彼此的行為 ── 這是發展自我調節的重要步驟。
支持高層次扮演遊戲的方法:
- 閱讀書籍、實地考察、觀賞影片:確保孩子對情境和角色有足夠的瞭解,從而支持扮演遊戲。
- 提供各種道具和玩具:年齡較小的學前幼兒可能需要更逼真的道具來進入遊戲(如:玩具醫藥包),而年齡較大的孩子則可將其他東西重新利用,變成遊戲道具(如:紙巾捲筒可用作「斷臂」的石膏)。以不同的方式重新使用熟悉的物品,也可以鍛煉認知的靈活性。
- 允許兒童自己製作遊戲道具:孩子們必須確定需要什麼,把這些資訊記在心裡,然後在不分心的情況下執行到底。他們還鍛煉了選擇性注意、工作記憶和計畫能力。如果原來的計畫不成功,孩子需要調整他們的想法並再次嘗試,挑戰他們認知的靈活性。
- 遊戲計畫是組織遊戲的好方法:“Tools of the Mind” (心智工具) 這個旨在建立自我調節能力的幼兒教學法就是這樣做的。孩子們在開始遊戲前決定他們要扮演誰,要做什麼,然後在紙上記錄他們的計畫。預先計畫意味著孩子們必須先思考,再行動,從而練習抑制性控制。以團體為單位計劃遊戲讓孩子們能夠一起計劃,把這些計畫牢記在心,再應用在遊戲當中。這給孩子們練習解決社交衝突的機會,並能鍛鍊口語能力。
*說故事
孩子喜歡說故事。他們早期的故事往往是一系列的事件,每個事件都與之前的有關,但缺乏整體的大架構。隨著練習,孩子會發展出更複雜和有組織的情節。隨著故事越加複雜,孩子們得以練習在工作記憶中記住並處理資訊。
支持孩子說故事的方法:
- 鼓勵孩子說故事給你聽:寫下故事,和孩子一起讀。孩子們也可以畫畫,創作自己的小書。重溫故事,不管是透過圖片還是文字,都能支持更有意識的組織和更多的闡述。
- 團體創作:由一個孩子開始說故事,然後團體中的每個人都對故事進行補充。孩子們需要注意到彼此的發言,思考可能的情節轉折,並調整他們的補充內容以符合情節,從而挑戰他們的注意力、工作記憶和自我控制能力。
- 讓孩子表演他們寫的故事:故事提供了一個結構,引導兒童的行動,並要求他們注意故事,跟著故事走,同時抑制他們創造新情節的衝動。
- 雙語家庭可以用他們的母語講故事:研究顯示使用雙語可增進所有年齡段的孩子的多項執行功能技巧,所以培養孩子流利地使用第二語言是有價值的。
*運動挑戰:歌曲和遊戲
歌曲和運動遊戲的挑戰可支持執行功能發展,因為孩子必須跟著特定的節奏做動作,並與動作和音樂同步唱出歌詞。這些任務都有助於抑制性控制和工作記憶。當孩子們的自我調節能力發展得越來越好,需要逐步提供越加複雜的歌曲和遊戲,提高挑戰性以吸引他們的興趣。
- 為孩子提供許多機會:讓他們可以使用攀爬結構、平衡木、蹺蹺板等設備來測試自己的體能。為孩子設置挑戰,如障礙賽和鼓勵複雜動作(跑跳步 skipping、平衡等)的遊戲,也很有趣。在嘗試較難的新活動時,他們需要集中注意力,監測和調整他們的行動,並堅持不懈地達成目標。
- 鼓勵通過較安靜的活動來控制注意力:這些活動要求孩子們減少刺激並集中注意力,例如使用平衡木或包含緩慢呼吸的瑜伽動作。
- 播放音樂:讓孩子們很快地跳舞,然後再很慢很慢地跳。Freeze Dance (木頭人/凍結舞蹈)也很有趣,若要增加難度,可要求孩子靜止時擺出特定的姿勢。(“Tools of the Mind” (心智工具) 使用火柴棒人形圖片作為視覺輔助)當音樂停止時,兒童必須抑制動作,將注意力轉移到圖片上,以模仿所描繪的姿勢。
- 重複並增加內容的歌曲:(通過語言或動作)可鍛鍊孩子的工作記憶,如歌曲 She’ll Be Coming ’Round the Mountain的動作、Bought Me a Cat的歌詞,倒數的歌曲,如Five Green and Speckled Frogs,以及重複一長串清單的歌曲(the Alphabet Song字母歌)。
- 傳統的歌曲遊戲:如Circle ’Round the Zero也很有趣。複雜的動作,包括尋找夥伴,必須在不分心的情況下才能完成。
*安靜的遊戲和其他活動
- 配對和分類活動仍然很有趣:但現在可以要求兒童按不同的規則分類,促進認知的靈活性。孩子們可以先按一個規則(如按顏色)分類或配對,然後馬上換成另一個規則(如按形狀)。如果想增加挑戰性,可以玩配對遊戲,但每次配對都要改變規則。市面上可買到的 Quirkle and S’Match 遊戲就是以這種方式挑戰認知靈活性。或者玩賓果或樂透遊戲,但孩子必須在卡片上標出與聽到的字詞相反的內容(例如,聽到「白天」,要在「夜晚」的圖片上做記號)。孩子們必須抑制住標記相同圖片的自然反應,同時還要記住遊戲規則。
- 更複雜的拼圖:可以吸引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鍛煉他們的視覺工作記憶和計畫能力。
- 烹飪對幼兒來說也很有趣:他們在等待指示時可鍛煉抑制力,在記住複雜步驟時可鍛煉工作記憶力,在測量和計數時可鍛煉集中注意力。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園區歷史既古蹟修復常設展 訪問:鄭鈺琳 專案規劃師 國定古蹟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是清代臺北機器局所在地,也是臺灣第一個現代化的火車修理工業園區,後來更成為全臺鐵路交通的管理中心。1989年臺北新站落成,臺鐵總局遷出後空間閒置,2006年起國立臺灣博物館與臺灣鐵路管理局合作,...
「透石膏是什麼」的推薦目錄:
透石膏是什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身體大排寒毒了七天,只能進食少量流質食物,有天咽喉還腫到連水都無法吞嚥了,中藥針灸精油⋯什麼也止不了身體深處的巨大寒毒排出的力量,從痛不欲生的哭喊到安靜的感受疼痛。
一秒就讓你跌落從萬念俱灰的地獄也可以一秒讓你回到正常生活,再次臣服小宇宙。
接受啊!所有出現的都會變成是
好事。
抗拒啊~再好的事都會變成壞事。
#好壞就只在自己的一念之間
#光是能拿回這個好壞掌控權就很讓自己心頭好很有力啊
排毒大神退下後,我(被折磨得屎去活來的)的心也因此轉化到一個新的位置,身體明顯的精瘦了一圈(從52歲又變身成28歲的體態了哈?
.
想到我和宇宙下的(日日唸的)願望清單,其中一條是always 維持30歲的健康精實體態,難不成是因為這樣才被因緣巧妙的安排7天禁食大排毒?哈哈😄,感覺比較像28說~
排毒大神的排程也很有巧合感,週二下午開始發寒毒,上牙齦開始快速腫,全身盜汗,頭痛欲裂,週三晚上緩解👉這是讓我週四有力氣可以寫馮云好好抱抱以及執行公司的例行公事,週五傍晚去石材場看未來新家的材料,週六早上去新家基地和設計師工班門開會,本來週日有兩個重要工班要來結果都在週六一早突然說週日不行要改成週六(這巧合太明顯了⋯⋯大神)
本以為已經痊癒,結果週六下午又開始第二次更猛烈的排寒👉這是叫我停下來好好聆聽身心吧。
本來只有上排腫,第二次是下排牙齦和咽喉開始猛烈快速的腫痛,而且不斷的主動大量流出黏稠的口水,開始胃痛,筋骨痛,全身痛人動不了了,不得已臨時和傍晚的正位瑜伽課請假,然後持續痛⋯痛了整夜,不過第二次我(學會)安靜了,因為有上一次的經驗,不過第二次比第一次還強烈,還是因為想喝東西而痛到哭出來,謝謝ㄤ持續在我身邊細心的照顧我。
週日整天口腔痛到後來頭也開始痛,ㄤ主動搬出按摩床幫我全身按摩,讓我這天可以在痛中持續的昏沈睡著休息,時時帶著熱敷水袋,在週日晚上竟得到了難得可以在排寒痛中的一夜好眠。
早上醒來發現上顎腫出一座小山丘(好像珍妮佛狗的小胸部出現在我的上顎)山頂還白白的,但因為沒有在牙齒邊緣,並不算痛。
週一下午開始消腫,我也去了趟公司,緩慢的執行些必要例行工作,週一晚上甚至還認真的當學生上了一堂快3小時線上互動行銷課程(後來撐不住先下線)到了週二晚餐時間,所有的腫開始消逝,就像他們出現時一樣的快。
今天早餐幾乎恢復正常,嘴巴也可以張開(是的這幾天嘴巴打不開舌頭也吐不出來),也可以開始正常咀嚼軟爛進食,好像剛拆掉石膏學走路那樣,我重新學怎麼咀嚼食物,很新的體驗呦~
這些年我的消化系統,牙齦牙齒們都辛苦了,這次藉由你們排出身心很深的寒毒更是辛苦你們了。
上週去了新家基地討論後續工程,工班走後下起大雨,貓頭鷹植物老師突然拿出兩顆鹿角蕨來綁在前幾天她在基地找到的腐木上,ㄟ⋯⋯還正好是我想學很久的鹿角蕨上板的方法呢!而且這兩顆未來是會放在新家基地的,真覺得太好❤️
中間我們閒聊,貓頭鷹突然問我為何能夠能有幾千萬的資金,說想買地想蓋房就買就蓋了的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哈,想想真的是好問題呢~(應該是宇宙超人透過她來提醒我:馮云好好抱抱可以來寫這個主題)
很多人想做很多事,或者做著過著自己不想要的生活,是不是都是因為缺錢呢?
這問題在我心中亮了起來,放了好幾天,發現這問題還是很亮,於是決定在這週的馮云好好抱抱中來和大家分享 #錢要怎麼來
我將訂閱的連結放在下面留言,有很多人反應訂了收不到信,因為我們用的是會被很多信箱主動擋信的edm軟體,所以想要收到信要請你先將 livinghoho@gmail.com 先加入你的通訊錄就比較容易收到信。之前有訂閱但一直沒收到會只收到一兩封的也請你再次訂閱,並加入 livinghoho@gmail.com 進通訊錄嘍。
.
我們馮云好好抱抱見嘍~
#這身材決定持續維持下去
#永遠的28哈
透石膏是什麼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以前常常聽朋友說老人家千萬不能跌倒,一跌倒後續真的很難照顧,因為自己身邊家人沒有發生過,所以也就沒有特別在乎這件事。直到前陣子媽媽去爬山,在爬山的過程中不小心滑倒,還好身邊有平常陪媽媽一起爬山的山友協助並趕快通知我們趕過去,媽媽才沒有造成更大的受傷,不過手還是打了三個月的石膏。
最近接觸到「遠傳健康定位手錶方案」,發現這款手錶超適合家裡愛外出趴趴走又常忘記帶手機的長輩!操作起來容易,只要按照說明綁定手錶&安裝APP,不用怕家中長輩不會使用,另外手錶的功能幫我們省了不少心。
這款手錶有GPS即時定位/4G通話功能,不用擔心長輩漏接電話或找不到人。當長輩外出時,兒女只要下載APP,就可以透過APP地圖查看父母所在的位置,可以多人一起照顧父母,互相留意狀況。另外還可以依照日常的生活環境設定「安全區域」,當長輩離開設定區域時,緊急連絡人會收到帶有手錶位置的推播訊息,對於失智老人的照顧也很有幫助。
更特別是手錶有內建跌倒偵測功能,如果偵測到手錶大幅度的往下,就會自動撥打電話,並傳送通知到設定聯絡人的手機,提醒我手錶持有人可能跌倒了!手錶側邊也配置了SOS緊急求救鈕,長輩若有任何緊急狀況,只要按下按鈕就會立即電話通知聯絡人,並發送即時定位位置,非常貼心!
再來就是健康管理設定,可以提醒我媽媽要吃藥了!坐太久、活動量不足該起身動一動身子了,也可以觀測媽媽的睡眠品質,還有很多功能真的數不清。
長輩要使用的產品,還是建議到品牌官方授權的通路購買才能安心。到遠傳購買健康定位手錶,除了品質保證之外,遠傳門市遍布全台,還有24小時客服,售後服務有保障。
現在搭配【遠傳健康定位手錶方案】,手錶$990起,超優惠
https://fetnet.tw/Rm6NYB
8/4-8/20 申辦399遠傳健康定位手錶方案(36個月),加碼再送friDay購物金$1000 (折扣碼)!
現代兒女們平常都忙於工作家庭,無法24小時全心的照顧爸媽,所以一個好的工具可以幫我們分擔照顧爸媽的責任真的很重要,這支智慧手錶就像是請了一個機器看護一樣,隨時隨地父母發生什麼事情,我們都可以立即接受到通知,讓兒女照顧父母的心不受距離限制,真的是太方便了!
當然,這款手錶功能很齊全,如果要當作一般的智慧手錶配戴也完全沒問題,可以與家中長輩一起戴唷!
遠傳電信 #即時定位 #4G通話 #跌倒偵測 #健康管理 #TCL健康智慧錶 #遠傳健康定位手錶方案
透石膏是什麼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園區歷史既古蹟修復常設展
訪問:鄭鈺琳 專案規劃師
國定古蹟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是清代臺北機器局所在地,也是臺灣第一個現代化的火車修理工業園區,後來更成為全臺鐵路交通的管理中心。1989年臺北新站落成,臺鐵總局遷出後空間閒置,2006年起國立臺灣博物館與臺灣鐵路管理局合作,推動鐵道部轉型成為博物館園區。
園區中計有廳舍、食堂、八角樓、電源室、工務室、戰時指揮中心(防空洞)等六棟國定古蹟建築,皆於日治時期陸續興建而成。主建築廳舍落成於1920年,採用大量阿里山檜木,為「下磚上木」的半木構造建築,外觀為紅磚與白色仿石造的英國安妮復興(Queen Anne Revival)歷史樣式,與八角樓同為臺灣總督府營繕課技師--森山松之助在臺後期的代表作品。
鐵道部的古蹟修復工程自2014年1月開工,至2016年10月完工,耗時近三年,多樣的建築形式、構築工法亦增加了不少修復難度。本工程由張義震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監造、慶洋營造有限公司進行修復作業。工程期間亦多次邀請日本專家與國寶級匠師針對重點工法進行經驗與技術交流,為臺灣古蹟修復技術的累積,留下珍貴的一頁。
鐵道部古蹟展規劃了四個主題展間、六座數位導覽與二十處解體調查現地展示,呈現鐵道部的歷史風華與建築特色;並以修復紀錄的角度,帶領觀眾回到修復現場,一窺古蹟修復過程的匠師身影、工法技術與修復思量。關於鐵道部古蹟建築的種種精彩,等待您親炙現場,細細發掘。
主題展間
呈現有關鐵道部歷史變遷,建築特色與修復過程的相關展區,包含「園區歷史展區」、「立體石膏飾展區」、「金庫展區」、及「古蹟修復展示工坊」。
1. 園區歷史展區
鐵道部園區,是清代臺北機器局所在地,也是臺灣第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園區。透過模型、動畫影像和互動裝置的展示呈現,引領觀眾回顧這段流動的歷史。
2. 立體石膏飾展區
這裡有園區最精緻華美的立體石膏裝飾。想知道修復團隊如何將完全脫落的天花板,恢復成原初精緻的模樣,這是絕對不能錯過的一區。
3. 金庫展區
鐵道部修復過程留下的物件與歷史文物,都封存在這裡。
4. 古蹟修復展示工坊
修復工地的角落裡藏著什麼精彩故事?怎樣的妙手,讓老建築重現了昔日風采?讓我們重返修復現場,一窺鐵道部古蹟修復的日常。
數位導覽
藉由數位導覽認識鐵道部各棟古蹟的背景故事,如廳舍、食堂、八角樓、電源室、工務室及戰時指揮中心。
解體調查現地展示
古蹟修復的第一步,就是解體調查。每一個遺留在現場的蛛絲馬跡,都是修復的線索。讓我們知道建築物原本使用的材料、工序、工法,同時也反映出當時的時空背景。找找看,這些線索隱含著什麼樣的訊息?
粉絲頁: 國立臺灣博物館 National Taiwan Museum(鐵道部園區)
住址:台北市延平北路一段2號
電話:022558-9790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透石膏是什麼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 #木雕創作展 游宗穆專訪
這集除了專訪藝術家游宗穆外,還邀請到金車文藝中心 #藝術行政黃郁婷來介紹。
▲沉靜木質,『貝殼.旋』之美
▲雕塑家亨利·摩爾(Henry Moore)曾說「貝殼是自然界裡硬而中空的形體,造型自具自足,獨立而完美。」游宗穆藉由木雕,展現出貝殼內部螺旋反覆的美感
▲工作室
微雨的陰天,來到藝術家游宗穆座落台藝大校區後方的工作室。衝出來迎接我們的是毛皮黑亮的土狗「宵夜」,以肺活量十足的叫聲表示歡迎著。游宗穆的工作室為一座挑高的鐵皮廠房所改建,內部空間為六位藝術家共用,大大小小的工作台與工具各據一角,放在地板與高櫃上的立體作品增添室內風光,閣樓則有幾間格局有趣的薄板房,是藝術家們自行搭建的生活空間。
▲關於藝術,課後的避風港
游宗穆的生活很簡單:「創作、狗、娛樂」。這三件事情占據了他生活中大半的行程,單純的生活就像他的作品一般直白,喜愛布袋戲的游宗穆引用當中常出現的一句話「一步江湖無盡期」他認為藝術創作是無止盡的,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國小上才藝班、國中上漫畫班到高中的繪畫班,這些「課業以外的避風港」,到升大學時成為他考量發展的路線,當時游宗穆的志願表上只填藝術科系,對他來說於藝術不再只是課後的消遣,而是想作的事情。
游宗穆熱愛繪畫,也喜愛組裝模型和樂高積木,在拿到模型和樂高後按照說明書完成拼裝後,會將它們全數拆除,再次依照自己的喜好與想法重組,這過程如同雕塑,從加減與構築、破壞中產生作品。從大學才正式開始接觸藝術與學習雕塑,在大三後他才決定創作的方向,漸漸的建立起自己對於藝術的見解,慢慢找尋自身想要與想表達的理念。
▲對於木材質的喜愛
游宗穆進入台藝大雕塑系,一開始學習木雕是從基本的磨刀開始,接下來刻鎖文,練習斜口刀的用法;以及傳統的透雕,例如刻雙魚、牡丹…等等,到大三木雕老師林漢鼎教授開始讓學生創作圓雕等。游宗穆說大一手刻、大二之後漸漸使用機會使用機械作為創作的輔助。直至研究所時,才漸漸減少機器的使用,回到以手工為主的方式來創作。
對於木頭,游宗穆打從心底感到喜愛與莫名的親切。他認為每種木材質所表現出來的感覺與語彙不盡相同,原木的顏色、紋理、味道與硬度因品種而異,雖作品的造形是人為,但其呈現出來的色澤與味道卻是天然的。人造的夾板、木心板、角條等在創作的使用上產生強烈的工業性語彙。不論是原木或加工材,原料來自於大自然,就有種能拉近作品與觀者之間距離的魔力。
對木材質的運用,游宗穆不會堅持一定要用原木或高級木材來創作,他認為只要能與作品結合,同時表現兩的特色就是塊好木頭,因此創作上對於木材質的應用十分廣泛:原木、夾板甚至於雜木等等,藉由創作希望能打破傳統木雕對木材質的迷思。
▲貝旋系列創作
游宗穆參加過多場現場創作與工作坊,包含2009年關渡藝術節,擔任擔美國藝術Anthony Luensman的助手、2009台東漂流木現場創作、2010年大雪山漂流木創作,以及2013嘉義現場創作藝術家上原一明老師的助手,2016年第八屆「藝鼎杯」中國木雕精英邀請賽現場創作,等豐富的經歷。
「雕」為「減」的技法,「塑」則為「加」,在這加減的過程中讓游宗穆專注、思考,並且感到快樂,這樣的情況在組裝模型、玩樂高積木時同樣存在著。木雕與模型和樂高不同,增加了媒材的部分。雕塑兩字中,「雕」對游宗穆來說更為吸引他,在創作上不斷的用減法來創作。對單一媒材創作者來說,一件作品的材質會影響作品呈現出來的感覺,而作者對材質的熟悉程度也可以決定一件作品的成功與否。
此次展出的貝殼系列橫跨了游宗穆大學與研究所。大學時期的貝殼以擬仿與材質的探究為主,研究所後則是從原本的貝殼造形中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貝殼。游宗穆選擇貝殼作為創作發想,原因很單純「覺得它很漂亮」,除了造型的美感,另一方面也讓他繼續思考另一個創作「頭骨系列」的發展。除貝殼造型的模仿之外,也嘗試用其他材質來表現貝殼,例如:夾板、石膏、樹脂等等,最終還是回到單純的木雕創作。研究所時期的創作有兩個系列,一個是「貝殼.旋」,另外一系列為「骨.枝」。「骨.枝」有其理論與脈絡述說。「貝殼.旋」則是很單純地追求造形線條的美感,以及木材質與螺旋造形的結合應用。
初期的貝殼作品,例「大貝殼」游宗穆利用夾板的特性,將貝殼螺旋的造型,配合夾板的紋路,放大增強視覺感受。研究所的貝殼系列接續著大學時期,游宗穆開始思考除了造型上的模仿,還能有什麼變化「如何讓大自然的貝殼變成屬於我的貝殼。」於是乎他開始研究貝殼,選定螺旋貝作為研究對象。在觀察了它的外在造型,以及用砂輪機將貝殼剖半研究內部的構造後,他試著將貝殼的內外部造型融合,第一件「貝殼.旋」的作品就這樣產生。「貝殼.旋二」改進第一件作品的缺點,嘗試利用穿透的視覺效果讓貝殼內外的造形、空間互相交錯、融合,產生一種節奏感。
▲藉由思考與觀查啟發靈感
游宗穆覺得「創作過程對我的重要性不亞於作品的完成,有時甚至比作品更重要。」習慣紀錄下創作過程中的每個步驟,對於他來說,就是像記錄自己的孩子慢慢長大的過程。在創作的過程中有三步驟「觀察,思考,發現」:去觀察材料(原木)的變化,與造形的契合度;去思考作品的其他可能性,如果這麼做會如何?如果換一個方式或方向,會如何變化;去發現一樣的製作方式,上一件作品適合,這件作品適合嗎?如果適合,可以更好嗎?反之該如何改進。經由這些步驟改進自己的作品,藉由思考啟發下一件作品的靈感。
▲游宗穆-藉由貝殼單純而反覆的螺旋造型,造就純粹美感
游宗穆:
學歷
2007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畢業
2011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碩士班畢業
簡介&經歷
2014 第六屆「藝鼎杯」中國木雕現場創作大賽 銀獎
2014 「疆界.擴散」2014台藝大雕塑系新世代校友展
2014 第十五屆磺溪美展立體工藝類 磺溪獎
2015 「雲端集銳」-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聯展(木雕組)
2015 玩美藝術節 貢寮國小駐校藝術家
2016 「藝鼎杯」中國木雕精英邀請賽
透石膏是什麼 在 #透石膏白水晶淨化心靈組合(Selenite & White... - Atlantis.T.K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透石膏 又稱療愈之石是雪白色半透明、色澤柔和的晶體,就像金絲糖一樣,看著就令人覺得很療癒,硬度2,因此能量傳遞非常快速與直接,協助接收白光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