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綜合整理大家對政府紓困方案的疑問如下(不斷新增):
1.基層勞工,如:人力派遣,沒有勞健保、沒有加入工會,或者領日薪的人,有列入紓困嗎?
2.健身房算在哪個補貼項目裡面?
3.自營瓦斯行有在補貼項目裡面嗎?
4.小型餐飲店,如何申請紓困?
5.夜市攤商是否有紓困補助?要什麼資格才能申請呢?
6.公車司機怎麼辦?每天都要面對許多未知的民眾,也沒有疫苗可打、也沒有薪水可領…
7.勞工又是弱勢族群啊!企業衰退5成才有薪資補貼,又是一個看得到領不到的政策,為何每次獨厚農漁民呢?為何每次都要勞工貸款?不用還嗎?
8.去年就是設定條款,政府應該苦民所苦,國人通通應該受惠,畢竟每個人都是這波疫情的受害者,如果又是設定條款,這樣乾脆不要發放,能早日脫離恢復正常生活,人民也就不需要這種補助了,畢竟這種補助會債留子孫的。
9.外籍配偶加入職業工會為自營商是否也能列入補助?
10.失業中的人有生活補助嗎?
11.學校內煮午餐的廚工阿姨,現在放無薪假,可以申請紓困方案嗎?
12.學校建教合作,因疫情沒班可上,可申請紓困嗎?
13.保全業有在補助之中嗎?
14.應該要每個人都有才公平。
15.沒有勞保領日薪的,請問可以紓困嗎?
16.自己種菜自己賣,自己做菜包賣,怎麼申請補助?幫人家打掃家裡的,又要怎麼申請補助呢?
17.用過往繳稅金額,以退稅方式拿補助。
18.農漁民受惠的人,比身心障礙的人還多。
19.我靠加班上14小時才有3萬多,但政府看實領,補助又改為最低薪資,根本拿不到。
20.農民休耕已領一筆款了,還再給補助款?退休族,靠國民年金的,多沒補助,每人都是受害者,這不平等條約,應修正。
21.居家托育人員,沒有勞保也沒有參加公會,在紓困4.0專案我們是不符合申請資格的。
美英團隊將針對問題一一協助詢問,若有相關疑問歡迎留言。
桃園市各項紓困措施,請見桃園市新聞處網站,連結如下:https://reurl.cc/gW7v1z
非常時期,耐心、信心、同理心同等重要,我們都要好好的。
#桃園市議員謝美英
#市民麥克風為您發聲
退稅金額不符 在 楊博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發三倍券還是發現金?】之探討-發現金真的不好嗎?
#撇開政治的口水就去正常消費吧!
#方同不對努力白費,#方向正確事半功倍!
1.#怕人民存起來,而不能達到刺激經濟的目的?
2.#一次性使用:浪費紙張不環保、有使用期限、不能重複使用?
3.印製花費須龐大金額,9億直接補助#弱勢團體,其效益更大!
🔴#依據凱因斯消費函數探討
依據「#戰後繁榮之父」經濟學家「#凱因斯」的理論:#凱因斯消費函數(註1)若要讓民眾有「#自發性支出(註2)」產生#邊際消費,以產生#乘數效果(註3),達到經濟活絡促進就業的目的,則要讓民眾產生「#超額消費」以「#振興經濟」,促使民眾花#平常不會花到的錢,達到「#享受消費」,例如旅遊、高級餐廳用餐、娛樂3C產品購買...等等。
民眾若獲得這些振興補助,不論是「#三倍券」或是「現金」,只用「#日常消費」則難達到凱因斯理論中透過「#超額消費」達到振興經濟的目的。
🔴「#2008馬政府-災後」=「#2020年蔡政府-役後」?
不論是「2008馬政府」因應金融海嘯後的#消費券振興措施,或是「2020年蔡政府」因應新冠肺炎的疫後 #振興三倍券,若要促使民眾「#超額消費」而達到振興經濟的目的,就要使用 #不找零 的 #高面額券,才能達到其效果,否則若流於日常生活開銷使用,便無印券必要,不如 #發放現金,能更快速便捷的在市場流通。至於兩時期的探討和觀點就交大家評論分析。
🔴 #現行政策之探討
📌#「中低收入戶」由政府匯一千至帳戶領出換三千真的好嗎?
希望政府多多體察民意或諮詢第一線社會局社工,許多「#經濟弱勢家庭」會有常見的與銀行債務問題及難解的家庭關係,若匯入的帳戶名有與銀行的卡債或強制執行、亦或被銀行注記為詐騙人頭帳戶,這一千元可能直接被扣走或是根本進不了弱勢者戶頭,也就無法領出換券產生經濟效益了。
另外,也有很多不符政府「#中低收資格」(例如直系親屬有房產)的經濟弱勢,也遭遇到生活困境,一家人要拿出現金兌換的確有困難,也應多方考量保障他們的權益。
📌「#一次性使用」符合環保減碳原則嗎?
據華視新聞報導,本次的三倍券印製預算為9億元,特地從德國進口紙張多重防偽設計。光用紙成本就所費不貲,遑論加上油墨印製、運送、教育民眾及機關第一線人員換卷手續、商家收卷識別真偽及兌現手續的人力及媒體資源也是成本。若是面額太小或可找零,達不到「超額消費」的目的,只是讓民眾用於「日常消費」的話則與發放現金無太大差別(想儲蓄的人拿三倍券買1元塑膠袋找零再存起來還是一樣),不如發放現金不用繞一大圈。
若請民眾拿1000元以上消費發票兌換3000元現金,而這九億的經費加碼補貼給弱勢族群,則不用等到7月現在就可以開始促進經濟了。另外,亦有學者專家認為,#直接隨退稅發放更為便民。
📌#國外經濟學家難道比國內學者專家差嗎?
國外學者專家很多都是我國專家的同學、學長、老師,難道對於振興經濟的評估判斷會比較差?
目前美國、英國、日本、韓國、加拿大、澳洲、香港、新加坡...等等皆為發現金紓困促進經濟活絡,減緩消費緊縮下連環而來的經濟危機。雖我國國情、對儲蓄的觀念跟歐美國家不盡相同,但仍有許多#亞洲國家採取發現金的政策。
📌#如何避免不肖商人鑽漏洞?
自三倍券遭受批評至今,許多擁護者直言「不要賣我」、「你不要我2千收購」,可見我國民情賺錢頭腦轉得飛快、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意即未來有可能有人透過「低價收購」獲得此不記名的三倍券,若有不肖商人收購此券直接使用公司名義向政府兌現,豈不是不用透過實際經濟活動就能賺錢了,如此一來還達得到政府刺激消費的目的嗎?
📌#若是年底使用期限過後,#仍有未使用完畢的振興三倍券面額怎處理?
行政院宣布「振興三倍券」方案,分實體及數位方式,實體部分1000元可換購3000元「振興三倍券」,數位有信用卡、電子票證及電子支付三種方式,也是「1000變3000」,且將從7月15日開放使用至年底。但,「#消基會」6/3表示,因為其中的1000元是由人民自掏腰包,再加上依據定型化契約,禮券是不可以有使用期限規定的,若民眾於年底使用期限過後,仍有低於1000元未使用完畢的振興三倍券面額,應予「#全額退費」。
特別感謝經濟顧問專家的指導和提供專業諮詢丶研判丶分析丶照片。
我也懇請大家能給基層和行政承辦人員跟相關單位一個慰勉丶鼓勵。
「三倍券」目前真的很有問題必須多傾聽產丶官丶學丶民的多方意見召開多次的檢討會!不合時宜的方式遵循應給予修正而不是「政治化」的罵聲獵巫,為出征而出征,「罵聲不會讓台灣社會更好,掌聲才能讓台灣世界驕傲」。
#勿因反對而反對
#撇開政治的口水就去消費吧!
———————————————————
👉附註
📌(註1)#凱因斯消費函數
簡單凱因斯模型特別強調當期實質可支配所得與實質消費支出間的關係。當一個人當期的實質可支配所得增加時,實質消費量也會跟著增加,但增加的幅度會低於可支配所得增加的幅度,剩餘的部分則儲蓄起來。
消費量與儲蓄量增加的幅度,決於個人「#邊際消費傾向」(MPC) 與「#邊際儲蓄傾向」 (MPS) 的大小。
⚖️#MPC 衡量 「當可支配所得改變時,實質消費量的變動佔實質可支配所得變動的比率」。
⚖️#MPS 衡量 「當可支配所得改變時,實質儲蓄量的變動佔實質可支配所得變動的比率」。
📌(註2)#自發性支出與景氣循環
凱因斯認為#自發性支出的波動,尤其是「#自發性投資」的波動,是造成#「景氣循環」的重要因素。
當自發性支出升高時,透過乘數效果,會使產出成倍數增加。廠商為了提高產量,會雇用較多的員工,就業量隨之上升,造成景氣的繁榮;反之,當自發性支出下降時,經濟則會陷入景氣衰退。
根據簡單凱因斯模型,當整體經濟的#自發性消費下降 (儲蓄意願提高) 時,將導致均衡產出呈倍數下降。因此,當一國的經濟景氣不佳時,儲蓄意願的增加只會使得經濟陷入更嚴重的衰退,此時「#節儉不但不是美德」,反而會對整體經濟產生禍害。
📌(註3)#乘數效果
總產出增加的幅度,主要取決於誘發性消費增加的多寡;但誘發性消費增加的多寡,則取決於邊際消費傾向的大小。當邊際消費傾向越大時,每一階段所得的增加都會誘發較多的消費支出,而此消費支出又有助於下一階段所得的增加,因此最後總產出的增加幅度亦會較大。
簡單的凱因斯模型中,乘數與邊際消費傾向的關係為:
💰乘數 = 1 / (1 - MPC)= 1 / MPS (因為 MPC + MPS =1)
當 MPC 越高 (也就是 MPS 越低) 時,乘數會越大。由於 MPC 介於0 與 1 之間,因此乘數的值必定大於一。
👉資料來源
英國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
https://reurl.cc/oLqEzv
華視新聞-三倍券開箱
https://reurl.cc/d0v4zD
聯合新聞網-人民花千元換振興三倍券 消基會:未使用完應全額退費
https://reurl.cc/xZkVMV
👉參考圖片:聯合報、東森新聞、網站⋯⋯
退稅金額不符 在 無神論者的巴別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支持本Page請Click入內文比Clap!(原來無貼呢個大家就真係唔入去……)//
前言:擾擾攘攘拖足一年,絕大多數市民仍然尚未攞倒「精準派錢4000」;至2月底,政府盈餘暴增達998億,最後財政年度埋單計數盈餘可能又會彈番去七八百億,兩件事可以話兜巴摑埋去班「經濟學者」同時事評論員面上:
因為佢地最鍾意話派錢要派去最有需要嘅人,又話陳茂波除低「政府開支不能超越GDP20%」呢個金剛圈政府好快就會有赤字、然後破產──但現實發展卻係啱啱相反:精準派錢就係會搞到又煩又無效率,政府盈餘七百幾億、自由儲備就快去到兩萬億竟然有人會走去散播結構性財政兼破產恐慌。
不過睇埋今年政府盤數,我對於派錢嘅立場都不禁要作啲調整:往年我一直係建議政府有幾多盈餘、就根據盈餘多寡一律作全民派錢,取締所有專益業主有錢人嘅退稅退差餉。但而家我認為既然政府嘅長遠承諾難以見效、每年幾百億支持創科大白象只係益咗小部份尋租者;再加埋錢多政府就身痕亂起基建
倒不如每年固定撥500-600億出黎(扣番取消幾百億派糖條數,唔好以為好多),恆常每人每年派錢8000,呢個就係能夠令市民順氣多少、對減少貧富懸殊最有即時效果、同埋約束政府唔好亂起大白象嘅最有效方法。
====================================
財政司長在公布財政預算案後惹來劣評如潮,尤其在於去年「拾遺補底」的派錢4,000憑空消失,等若有超過280萬未能受惠於政府紓困措施的N無人士被無視。陳茂波在接受傳媒及市民質詢時指出,全民派錢不符理財新哲學。姑勿論究竟陳茂波以至林鄭的理財新哲學,到現在仍難令人明白究竟新在那裡;面對目前貧富懸殊嚴重的香港,中下階層飽受高樓價「間接稅」的折磨,將全民派錢這種直接財富再轉移的手段恆常化,才是解決最迫切社會矛盾的理財新哲學。
正如上一篇文章〈從公共理財角度看財政預算案〉所言,太多人對財政預算案有錯誤理解:一來香港政府歷來受「積極不干預」理財哲學影響,很難霎時間改轅易轍成為一個進取政府;二來財政預算案的一些長遠投入,例如持續增加的教育和醫療經常性開支,市民很難一時三刻就感受到相應轉變。三來以香港市民、政黨對目前特首和高官的不信任,根本不可能給予其足夠的認受性進行大刀闊斧的長遠規劃;四來諸如土地、醫護人員供應不足的問題牽涉太多因素,也不是單純依靠預算案增加撥款就能解決的。基於以上原因,大多數市民只關心每年一度的「派糖」措施不但正常,而且若要對香港迫近眉睫的貧富懸殊問題提出解決辦法,「派糖」更是唯一立刻見效的措施。
說到「派糖」,各既得利益階層都會提出異議。對中產而言,他們認為自己又要供樓、捱貴租,再加上養車活兒,平時剩餘可支配收入已不多。假若政府因多收了稅而出現了盈餘,那自不然應該退回給納稅人。可是這種說法存在兩大謬誤:首先香港財政盈餘當中,佔了相當一部份是樓宇印花稅和賣地收入,而在這背後的代價,亦即高樓價與貴租卻是不分貧富,由豪宅業主去到劏房租戶皆要共同承受的。換言之若真的收多了稅要退回給市民,那當然要把這種「間接稅負」考慮在內。
再者,目前香港薪俸稅的稅率之低是全球排行前列:舉例說,雖然新加坡目前的最高稅階已去到22%,相反香港卻還透過擴闊稅階的方式持續減稅。目前一位年入50萬的香港中產,即使去年沒有申請任何父母、子女、進修和供樓免息免稅額,在退稅後其實際稅率可低至總收入的4%!而這當然是以特區政府嚴格限制公共開支得出來的成果,那在不加稅的前提下,多出來的盈餘給予其他階層,當然也不涉及甚麼剝削成分。
所謂「貧困階層理應獲得最大幫助」雖然正確,但仍有商榷之處。基於住屋成本極為昂貴,結果符合和不符合申請公屋門檻的中下層之間收入差異不多,但生活質素卻可以是有公屋的低收入者比住劏房的較高收入者好得多。而且貧窮階層雖然最需要受到照顧,畢竟他們在一整年間已受政府各式各樣的資助;相比起來,同時不受惠於政府福利和低稅率的N無人士,一年一度的「派糖」就算惠及他們,也只是稍為令情況公平一點而已。
如何恆常化派錢
去年陳茂波的派錢4,000手續繁複招來天怒人怨,然而政黨一邊要求政府簡化手續、一邊卻又要求政府在派錢的過程中「精準」派予最有需要的人,這根本是強人所難。當日曾俊華派錢6,000手續如此簡單,就是因為除了身份證根本毋須任何篩選審查。至於陳茂波和反對派錢的政客們提出所謂「若不鎖定N無人士派錢,就會益了沒需要的人」也是犯了一個顯淺的數學謬誤:基於目前低下階層能從「派糖」獲得綜援生果金等「雙糧」;而中上階層則能藉由薪俸稅、利得稅和差餉退還得益。那其實只要將退稅和退差餉金額削減4,000元,以及取消綜援生果金雙糧,再以全民派錢4,000方式彌補這筆削減了的金額,不就是在沒有影響任何派糖受益人金額的情況下,同時令N無人士簡單受惠了嗎?民主黨提倡以去年審查結果來作為派錢3,000標準,不但眼光短淺(難道以後每年都派錢都話都只能沿用18年的數據?),也有點除褲放屁的多餘感覺。
更進一步,既然全民派錢有助產生財富再分配、讓被低稅率X福利安全網雙重忽視的N無人士,因雨露均沾而重新感到被政府重視和接納;還有透過直接現金資助,紓緩市民無法依賴預算案「長遠規劃」立刻解決的燃眉之急等好處,那全民派錢就不應只限於一次性措施,而理應恆常化。政府只要每年撥出500億作為派錢的固定支出,並以全民派錢取代其他「派糖」措施,那每一位住滿香港七年的香港永久性成年居民,每年就能得到8,000元左右的現金津貼。可不要以為這將會成為政府的沉重負擔,因為在近十年來政府的盈餘長期平均都在500億至600億的水平,而「派糖」的原有使費將抵消全民派錢的大部分開支,這還未將目前香港超過18,000億的政府自由儲備計算在內。
將派錢恆常化還有一個額外好處,就是令到政府不會因錢太多而「身痕」,投放大量資金去搞成本效益極低的一帶一路、大灣區及創科投資;這筆錢因市民能自由選擇使用方法,反而能發揮最大價值,促進經濟發展。全民派錢這種對香港經濟、市民生計、政府民望皆有好處的措施,本來就是林鄭以至陳茂波夢寐以求的「理財新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