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關於命題「香港有沒有屬於自己的標準曲?」請多多轉載。
非常感謝哥哥Henry今日在HK01的專欄中詳盡探討幾隻重要的香港致敬大碟(包括:張國榮的《Salute》、關淑怡的《EX All Time Favourites》、夏韶聲的《諳》)與自己剛推出的《Song Book 歌集》的脈絡與關係,屬於研究香港本土音樂的人必讀的文章!請踴躍轉載。
//香港有屬於自己本土的標準曲嗎?
文:鍾一匡@鍾氏兄弟
美國音樂界有一段光輝的歷史,就是在三、四十年代,一些出色的作曲家為荷里活電影及百老匯歌劇創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精彩曲子。因此,在二十世紀初,美國紐約第28街被稱為「叮砰巷」(Tin Pan Alley),成為了音樂出版商的中心和作曲家聚集地,也因為出版商開始印製這些歌曲的樂譜,令叮砰巷的作品主宰了美國流行音樂,成為銷量可觀的商品。而這些歌曲被後世傳頌,並稱之為「美國歌集」(The American Songbook) 或「標準曲」(Standards)。
無獨有偶,這些作曲人大多數是猶太人,他們對創作旋律的技巧有一定的掌握,總有能力寫出一些扣人心弦的樂曲。著名標準曲作曲家包括George Gershwin( Rhapsody in Blue、Embraceable You)、Cole Porter (Night and Day、I’ve Got You under my Skin)、Irving Berlin (Cheek to Cheek、White Christmas)、Harry Warren (That’s Amore、At Last)、Hoagy Carmichael (Stardust、Georgia on My Mind)、Richard Rodgers (Blue Moon、My Favorite Things)、Jimmy Van Heusen (Come Fly with Me、Darn That Dream)等。
這些標準曲得以傳揚下去,是因為在每一個年代都有一班有心的音樂人把這些歌曲用嶄新的包裝、獨特的角度去展示出來。其中的表表者包括殿堂級爵士女歌手Ella Fitzgerald的Songbook系列,由1956年至1964年期間一共推出八張大碟向以下作曲家致敬:Cole Porter (1956)、Rodgers & Hart(1956)、 Duke Ellington (1957), Irving Berlin (1958)、 George and Ira Gershwin (1959)、Harold Arlen (1961)、 Jerome Kern (1963) 及 Johnny Mercer (1964)。
此外,年輕的音樂人如Norah Jones、Diana Krall等也以American Songbook為榮,在他們的專輯中錄製很多標準曲,矢志把它們發揚光大。流行樂壇天后Lady Gaga於2014年更與殿堂級爵士男歌手Tony Bennett合作推出一張名為《Cheek to Cheek》的大碟,用Big Band的形式灌錄了15首爵士標準曲。除了敬老外,Gaga的心願是把這些伴她成長的歌曲流傳後世,讓聽開流行歌曲的聽眾也可以輕鬆地細嗜爵士音樂,藉此除去「爵士音樂是深奧」的誤解。這張唱片在2015年榮獲格林美「最佳傳統流行歌唱」大碟,成績斐然。翌年,Tony Bennett又與鋼琴家Bill Charlap發表一張名叫《The Silver Lining》的專輯,向作曲家Jerome Kern致敬。
究竟香港有沒有屬於自己的標準曲呢?答案是有的。廣東流行曲在七、八十年代開始如日方中,電視、廣播劇和電影主題曲大放異彩,更孕育了一些才華橫溢作曲家,如顧嘉煇、黃霑、林子祥、許冠傑、黎小田、林敏怡、盧冠廷、黃家駒等,與三、四年代美國樂壇叮砰巷的盛況十分相似。所以,嚴格來說,在七、八、九十年代在香港曾經流行過的歌曲就可以被選為「香港標準曲」(Hong Kong Standards)。但問題是該些年代有很多香港流行的廣東歌其實是由歐西及日本流行曲改編,因此我們要保留原創性的話,那些作品便不計算在「香港標準曲」內。
記憶所及,張國榮1989年推出的《Salute》是第一張用翻唱形式向廣東歌致敬的大碟,碟中除了兩首歐日作品外及《雪中情》是台灣創作人邰肇玫的改編作品外,其他全部都是本地作曲家的作品,包括許冠傑的《紙船》、盧冠廷的《但願人長久》、黃霑的《明星》、郭小霖的《從不知》、李雅桑的《漫天風雨》、林敏怡的《這是愛》。雖然《似水流年》作曲人是喜多郎,但這首歌從來沒有在喜多郎的專輯中出現過,是嚴浩電影《似水流年》的主題曲,音樂人黎小田更聲稱這首歌其實是他的作品,喜多郎的參與極少。因此,筆者認為《似水流年》絕對是一首香港標準曲。
第二張令人難忘的廣東歌翻唱碟是關淑怡的《EX All Time Favourites》,碟內有五首歌是由歐日流行曲改編的,但另外五首即是香港本土音樂人撰寫的旋律,包括黃霑的《忘記他》、林慕德的《把歌談心》、許冠傑的《印象》、區志華的城市民歌得獎作品《問》,也有林敏怡的《這是愛》。此專輯推出後好評如潮,樂迷和樂評人一致推薦為關淑怡代表性專輯,也是其銷量最高的專輯。其中《忘記他》的作曲作詞人黃霑曾評價關淑怡在《忘記他》中的演繹比鄧麗君好。
以上兩張專輯都沒有標榜他們是「港式標準曲及」,直至1998夏韶聲推出《諳》一碟時才名正言順以「香港首張爵士Standards形式專輯」打響旗號,也是記憶中第一張以HiFi靚聲作為綽頭的大碟,還記得發行時平地一聲雷,銷量至今仍然超卓,並因此開拓了「發燒碟」市場,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大碟中有三首歌有日本歌改編,一首是台灣音樂人羅大佑的作品《假如》,另外六首均是本土作曲家的作品,包括顧嘉煇的《心債》和《隨想曲》、陳百強的《等》、盧冠廷的《最愛是誰》、黃霑的《明星》和許冠傑的《浪子心聲》。
從以上三張極具代表性一大碟可以見到顧嘉煇、盧冠廷、許冠傑、黃霑和林敏怡怡均是翻唱者極喜愛的作曲家。坊間後來也有一些專輯是向許冠傑和林子祥致敬的合輯,但因為兩位歌手的身份實在太突出,所以未必一定翻唱所有由他們撰寫的作品,因此嚴格來說不算是致敬專輯。
最令人印象深刻向作曲人致敬的翻唱專輯包括黃耀明向顧嘉煇致敬的《明日之歌》(2014)、羅敏莊向舞台劇音樂大師鍾志榮致敬的《追憶逝水年華》(2011)及鍾氏兄弟向福音音樂教父吳秉堅致敬的《齊唱‧吳秉堅之歌》(2011)。而令人難忘向作詞人致敬的翻唱專輯包括羅敏莊向著名填詞人卡龍(葉漢良)致敬的《追憶逝水年華II 卡龍存集》(2013)及張敬軒2018年向黃偉文致敬的《Dahlia II》。
要數到最純粹香港作曲人(沒有歐美日流行的改編),一定是弟弟鍾一諾(Roger)今年剛推出的《歌集Song Book》大碟,碟中也揀選了顧嘉煇、盧冠廷、許冠傑、和林敏怡的歌曲,也有黃耀明、劉以達、蔡德才、柳重言、鍾肇峰、張佳添及林一峰的作品。還有一首名叫《星聲夢旅人》的新歌,由Roger作曲譜詞,向曾經為廣東歌付出的作曲、作詞人致敬,寓意深長。
非常巧合地,Roger繼前輩張國榮和關淑怡後再度揀選了林敏怡作曲、林敏驄填詞,由泰迪羅賓原唱的《這是愛》作為專輯其中一首歌,究竟這首歌有什麼特別之處令那麼多人醉心要去翻唱呢?大家一定要買《歌集Song Book》來聽才會知道了,因為這是一張不折不扣屬於香港人的「標準曲」專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萬的網紅Oh!特爽Alter s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中張姓女警改編訴說警察的無奈,與社會的變化 並期盼社會能越來越好。 *影片中附有台中張姓女警想對社會大眾說的一段話! 歌名:母系社會 原唱:阿密特 作詞:陳仨 作曲:愛力獅 編曲:陳君豪、梁思樺 改編:台中張姓女警 我每天巡邏備勤值班交整 燃燒生命任由 肝指數上升 你覺得我是為了什麼如此犧牲 ...
「追 光 者 原唱 是誰」的推薦目錄:
- 關於追 光 者 原唱 是誰 在 鍾氏兄弟 The Chung Brother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追 光 者 原唱 是誰 在 鍾氏兄弟 The Chung Brother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追 光 者 原唱 是誰 在 陳彥旭 Obaz Che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追 光 者 原唱 是誰 在 Oh!特爽Alter so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追 光 者 原唱 是誰 在 【倫桑翻唱】Lun Sang 追光者light seekers 光を追う者 的評價
- 關於追 光 者 原唱 是誰 在 追光者原唱:岑寧兒作詞:唐恬作曲:馬敬如果說你是海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追 光 者 原唱 是誰 在 更#《追光者》唱出多少人的心聲- 感情板 - Dcard 的評價
追 光 者 原唱 是誰 在 鍾氏兄弟 The Chung Brother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日Henry的專欄,請踴躍轉載。原本如下:
//香港有屬於自己本土的標準曲嗎?
文:鍾一匡@鍾氏兄弟
美國音樂界有一段光輝的歷史,就是在三、四十年代,一些出色的作曲家為荷里活電影及百老匯歌劇創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精彩曲子。因此,在二十世紀初,美國紐約第28街被稱為「叮砰巷」(Tin Pan Alley),成為了音樂出版商的中心和作曲家聚集地,也因為出版商開始印製這些歌曲的樂譜,令叮砰巷的作品主宰了美國流行音樂,成為銷量可觀的商品。而這些歌曲被後世傳頌,並稱之為「美國歌集」(The American Songbook) 或「標準曲」(Standards)。
無獨有偶,這些作曲人大多數是猶太人,他們對創作旋律的技巧有一定的掌握,總有能力寫出一些扣人心弦的樂曲。著名標準曲作曲家包括George Gershwin( Rhapsody in Blue、Embraceable You)、Cole Porter (Night and Day、I’ve Got You under my Skin)、Irving Berlin (Cheek to Cheek、White Christmas)、Harry Warren (That’s Amore、At Last)、Hoagy Carmichael (Stardust、Georgia on My Mind)、Richard Rodgers (Blue Moon、My Favorite Things)、Jimmy Van Heusen (Come Fly with Me、Darn That Dream)等。
這些標準曲得以傳揚下去,是因為在每一個年代都有一班有心的音樂人把這些歌曲用嶄新的包裝、獨特的角度去展示出來。其中的表表者包括殿堂級爵士女歌手Ella Fitzgerald的Songbook系列,由1956年至1964年期間一共推出八張大碟向以下作曲家致敬:Cole Porter (1956)、Rodgers & Hart(1956)、 Duke Ellington (1957), Irving Berlin (1958)、 George and Ira Gershwin (1959)、Harold Arlen (1961)、 Jerome Kern (1963) 及 Johnny Mercer (1964)。
此外,年輕的音樂人如Norah Jones、Diana Krall等也以American Songbook為榮,在他們的專輯中錄製很多標準曲,矢志把它們發揚光大。流行樂壇天后Lady Gaga於2014年更與殿堂級爵士男歌手Tony Bennett合作推出一張名為《Cheek to Cheek》的大碟,用Big Band的形式灌錄了15首爵士標準曲。除了敬老外,Gaga的心願是把這些伴她成長的歌曲流傳後世,讓聽開流行歌曲的聽眾也可以輕鬆地細嗜爵士音樂,藉此除去「爵士音樂是深奧」的誤解。這張唱片在2015年榮獲格林美「最佳傳統流行歌唱」大碟,成績斐然。翌年,Tony Bennett又與鋼琴家Bill Charlap發表一張名叫《The Silver Lining》的專輯,向作曲家Jerome Kern致敬。
究竟香港有沒有屬於自己的標準曲呢?答案是有的。廣東流行曲在七、八十年代開始如日方中,電視、廣播劇和電影主題曲大放異彩,更孕育了一些才華橫溢作曲家,如顧嘉煇、黃霑、林子祥、許冠傑、黎小田、林敏怡、盧冠廷、黃家駒等,與三、四年代美國樂壇叮砰巷的盛況十分相似。所以,嚴格來說,在七、八、九十年代在香港曾經流行過的歌曲就可以被選為「香港標準曲」(Hong Kong Standards)。但問題是該些年代有很多香港流行的廣東歌其實是由歐西及日本流行曲改編,因此我們要保留原創性的話,那些作品便不計算在「香港標準曲」內。
記憶所及,張國榮1989年推出的《Salute》是第一張用翻唱形式向廣東歌致敬的大碟,碟中除了兩首歐日作品外及《雪中情》是台灣創作人邰肇玫的改編作品外,其他全部都是本地作曲家的作品,包括許冠傑的《紙船》、盧冠廷的《但願人長久》、黃霑的《明星》、郭小霖的《從不知》、李雅桑的《漫天風雨》、林敏怡的《這是愛》。雖然《似水流年》作曲人是喜多郎,但這首歌從來沒有在喜多郎的專輯中出現過,是嚴浩電影《似水流年》的主題曲,音樂人黎小田更聲稱這首歌其實是他的作品,喜多郎的參與極少。因此,筆者認為《似水流年》絕對是一首香港標準曲。
第二張令人難忘的廣東歌翻唱碟是關淑怡的《EX All Time Favourites》,碟內有五首歌是由歐日流行曲改編的,但另外五首即是香港本土音樂人撰寫的旋律,包括黃霑的《忘記他》、林慕德的《把歌談心》、許冠傑的《印象》、區志華的城市民歌得獎作品《問》,也有林敏怡的《這是愛》。此專輯推出後好評如潮,樂迷和樂評人一致推薦為關淑怡代表性專輯,也是其銷量最高的專輯。其中《忘記他》的作曲作詞人黃霑曾評價關淑怡在《忘記他》中的演繹比鄧麗君好。
以上兩張專輯都沒有標榜他們是「港式標準曲」,直至1998夏韶聲推出《諳》一碟時才名正言順以「香港首張爵士Standards形式專輯」打響旗號,也是記憶中第一張以HiFi靚聲作為綽頭的大碟,還記得發行時平地一聲雷,銷量至今仍然超卓,並因此開拓了「發燒碟」市場,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大碟中有三首歌有日本歌改編,一首是台灣音樂人羅大佑的作品《假如》,另外六首均是本土作曲家的作品,包括顧嘉煇的《心債》和《隨想曲》、陳百強的《等》、盧冠廷的《最愛是誰》、黃霑的《明星》和許冠傑的《浪子心聲》。
從以上三張極具代表性一大碟可以見到顧嘉煇、盧冠廷、許冠傑、黃霑和林敏怡怡均是翻唱者極喜愛的作曲家。坊間後來也有一些專輯是向許冠傑和林子祥致敬的合輯,但因為兩位歌手的身份實在太突出,所以未必一定翻唱所有由他們撰寫的作品,因此嚴格來說不算是致敬專輯。
最令人印象深刻向作曲人致敬的翻唱專輯包括黃耀明向顧嘉煇致敬的《明日之歌》(2014)、羅敏莊向舞台劇音樂大師鍾志榮致敬的《追憶逝水年華》(2011)及鍾氏兄弟向福音音樂教父吳秉堅致敬的《齊唱‧吳秉堅之歌》(2011)。而令人難忘向作詞人致敬的翻唱專輯包括羅敏莊向著名填詞人卡龍(葉漢良)致敬的《追憶逝水年華II 卡龍存集》(2013)及張敬軒2018年向黃偉文致敬的《Dahlia II》。
要數到最純粹香香港作曲人(沒有歐美日流行的改編),一定是弟弟鍾一諾(Roger)今年剛推出的《歌集Song Book》大碟,碟中也揀選了顧嘉煇、盧冠廷、許冠傑、和林敏怡的歌曲,也有黃耀明、劉以達、蔡德才、柳重言、鍾肇峰、張佳添及林一峰的作品。還有一首名叫《星聲夢旅人》的新歌,由Roger作曲譜詞,向曾經為廣東歌付出的作曲、作詞人致敬,寓意深長。
非常巧合地,Roger繼前輩張國榮和關淑怡後再度揀選了林敏怡作曲、林敏驄填詞,由泰迪羅賓原唱的《這是愛》作為專輯其中一首歌,究竟這首歌有什麼特別之處令那麼多人醉心要去翻唱呢?大家一定要買《歌集Song Book》來聽才會知道了,因為這是一張不折不扣屬於香港人的「標準曲」專輯。//
追 光 者 原唱 是誰 在 陳彥旭 Obaz Che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次真的讓大家久等了,因為期末考跟身體狀況的關係一直沒有把新的作品生出來😢這次的作品是一個半月前就拍好的,也是我第一次嘗試在影片中唱歌又跳舞😆
要先恭喜Lady Gaga這次的A Star Is Born電影原聲帶讓她入圍多項葛萊美的大獎🔥
而這部電影也是讓我決定做這次影片翻唱的原因。
劇中不管是愛情或是親情的描繪都十分感人,而最打動我的是劇中傳遞「不忘初心」的訊息❤️
我開始發翻唱作品和舞蹈影片大約有五個月了,在過程中其實常常會有慌張和徬徨的時候,會在內心想著:不知道這次的作品是否有呈現出我最原始想要給大家看到的自己?
或是有沒有因為想迎合大眾的喜好而改變作品的呈現方式?
很常因為這些煩惱拖延到作品產出的進度...(真是抱歉😂)
這首歌是電影最後男主角寫給女主角,情感氛圍如遺書般的一首歌。
而我挑這首歌的原因就是因為這種音樂的類型是我最熟悉也擅長的,更是最初想呈現給喜歡我的朋友們的歌路~而在以後追夢的路上,我會繼續不斷挑戰不同的曲風,探索跟發揮更多的可能性。如同這首歌所傳遞的初衷,提醒自己在探索的過程中,不要忘了自己是誰,也謝謝一路以來一直支持我的家人朋友們。
最後一定要介紹這次和我共舞的學姊 Rosalind Hsu!她是我在berkeley舞團的學姐,以後目標是成為職業舞者,而她現在也在自我進修,努力往更神的境界邁進!
(建議大家可以不用看我對嘴,去看她美妙的舞姿,因為真的很美hehe我是她的小迷弟😍)
完整影片連結 link to full video: https://youtu.be/0S6XgOj3Vfc (watch till the end for a pleasant surprise)
waaaaaaaaaa sorry for the delay bc of finals and holidays and stuff qq but it’s FINALLY HEREEEEE!!! believe it or not we actually shot this a month and a half ago on that day when the air was super bad HAHA (you can probs tell from the street scenes lmao) I’m super proud to have produced this project because it honestly took me so long to plan and schedule everything😅 and to my english-speaking audience THIS IS MY FIRST ENGLISH COVER YUH😍❤️y’all can finally understand what I’m singing HAHAHA anyways I’m beyond excited to have finally released this video and i hope y’all enjoy it too!
besides the romance and simpy stuff, the movie has taught us to “never forget who you are!” I’ve been producing music/dance projects for about five months and there were some dark moments when I doubted my intentions, abilities, and inspirations along this journey; however, thanks to everyone who has provided love and support that I have been able to produce what I believe in! even tho “shallow” was nominated for grammys (and I still might do it sometime heh) I chose this song because it truly reflects what I’m most comfortable with as an artist and I can be 100% my authentic self when I record this song. I hope to challenge myself and try more things outside my comfort zone but I also wish to stay true to myself and my work😘
special s/o to my wifey Rosalind Hsu for doing this with me (even when she was only in berks for a week WUT WUT) please support her on her journey as well because she’s gonna become an incredible dance star in the near future and I just can’t wait to see her shine🤩❤️
原唱|originally by: Lady Gaga
詞/曲|lyrics/music arrangement:Lady Gaga, Natalie Hemby, Hillary Lindsey and Aaron Raitiere
翻唱|cover by: Obaz Chen
編舞 | choreography by: Rosalind Hsu
製作 | produced by:Evelyn Ho
影像製作/導演|videographer/director:Kim Ambrocio
燈光助理 | lighting assistant:Samantha Fang
s/o to the talented and beautiful Evelyn for mastering this song for me :3 she goes to usc so if you have projects/music to be mixed pls hit her up! 💘
追 光 者 原唱 是誰 在 Oh!特爽Alter so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台中張姓女警改編訴說警察的無奈,與社會的變化
並期盼社會能越來越好。
*影片中附有台中張姓女警想對社會大眾說的一段話!
歌名:母系社會
原唱:阿密特
作詞:陳仨
作曲:愛力獅
編曲:陳君豪、梁思樺
改編:台中張姓女警
我每天巡邏備勤值班交整
燃燒生命任由 肝指數上升
你覺得我是為了什麼如此犧牲
曾經為了正義為了打擊罪人
現在卻只為了家庭為了生存
過多要求 大家卻忘了 我也是個人
我努力工作 卻被罵的像狗
你報案我開單 今天為何要被砍
不要再說 為什麼 你不帶槍
因為我根本就不可能 開槍
警械使用條例再不修的話
你想 你想
不要再讓 警察尊嚴 放地上踏
不要再讓 我的弟兄 陷入危險
我能否奢望上位者保護我們
還是 繼續 草菅警命
我只是 希望有人理解我們
矛盾處境 讓我都快要瘋了
保護他人而開槍卻賠錢 怎麼回事
難道我 應該挺身而出 獻身
殺我吧我是公僕專門犧牲
因為我腰間的槍根本只是裝飾
社會在改變 法律難道不用變
什麼時候修法 我能否等到那天
我會期待 穿上制服不再沈重
象徵公權力 這代表著光榮
我願意 打擊犯罪維護治安
只要 你能
給我尊嚴 請你們站在我這邊
修改法律 需要你們的應援
我只是想好好 的守護 這家園
有你 有我 的這家園
我的心中 還存有一點點熱忱
還沒熄滅 的是你我的警魂
我很自豪我有能力能保護人
但是 但是
不要再讓 警察尊嚴 放地上踏
不要再讓 我的弟兄 陷入危險
我只是想好好的守護這家園
快點 修法 還我 尊嚴 還我 尊嚴
尊嚴
-----------------------------------------------------------------------------------------------
► 你訂閱Oh!特爽了嗎? →http://bit.ly/2nEOWLJ
► Oh!特爽是誰?→http://bit.ly/2xN9aZH
-----------------------------------------------------------------------------------------------
【Oh!特爽 的人氣影片】
►【100位歌手】不負責任的模仿 → http://bit.ly/2kik9F5
► 【44位歌手】不負責任的模仿 → http://bit.ly/2fEYm54
-----------------------------------------------------------------------------------------------
【追蹤Oh!特爽】
► Facebook http://bit.ly/2nojOxv
► YouTube http://bit.ly/2nEOWLJ
► E-mail yuhsi1986@gmail.com
-----------------------------------------------------------------------------------------------
追 光 者 原唱 是誰 在 追光者原唱:岑寧兒作詞:唐恬作曲:馬敬如果說你是海上的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追光者原唱 :岑寧兒作詞:唐恬作曲:馬敬如果說你 是 海上的煙火我 是 浪花的泡沫某一刻你的 光 照亮了我如果說你 是 遙遠的星河耀眼得讓人想哭我 是 追逐著你的眼眸總在孤單時候 ... ... <看更多>
追 光 者 原唱 是誰 在 更#《追光者》唱出多少人的心聲- 感情板 - Dcard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更#《追光者》唱出多少人的心聲 ... 我有很多男生朋友,但仍然覺得學長給我的感覺是最特別的《追光者》的歌詞,每一句都讓我想到他也謝謝Dcard的各位 ... ... <看更多>
追 光 者 原唱 是誰 在 【倫桑翻唱】Lun Sang 追光者light seekers 光を追う者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Jun 21, 2019 - 【倫桑翻唱】Lun Sang 追光者light seekers 光を追う者原唱:岑寧兒作詞: ... 然小菊花海報:麥浮題字:撲通如果說你是海上的煙火If you are fireworks a.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