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哪來的自信】
前一陣子寶哥代表班上參加校內國語朗讀比賽,賽前每天認真練習,練到連小文盲梅弟都聽到把指定文章背起來。
賽後當天我問他表現如何,會不會緊張,他一派輕鬆回答:「不會啊,我覺得我講得很好,應該是第一名吧。」
比賽結果發表,兩名優勝,N名佳作,N+2剛好是所有參賽班級數,也就是一個人人有獎的概念。(這年頭學校是有多怕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寶哥的名字排在佳作的第一位。不知道是不是照順序排,總之我很確定不是前兩名。
我小心翼翼對哥哥說,你不是第一名耶,有可能是第三名,但也有可能是最後一名。不管怎樣,努力過了就很好。
(媽媽本人是個活到四十幾歲上台仍會腦袋空白瞬間軟腳的俗辣,覺得六歲半兒子能上台講話不怯場已是光耀門楣)
我以為他聽到結果不如預期會失望落寞,但竟然沒有。哥只一臉好奇追問:「那前兩名是誰?喔,XX和OO啊,她們也講得很棒!」
說完就繼續跟弟弟玩各種小男孩的打鬧蠢遊戲,根本沒把「不知道拿第三還是最後一名」這件事放在心上。
※
寶哥沒有參加安親班或補習班,社團這學期也因為疫情暫時取消。每天在學校課後班寫完作業,三點半回家,之後的行程就是放空玩耍、看故事書、吃東西,偶爾傍晚阿公會帶他出門運動。台灣鄉下公立小學的小一生活過得愜意無比。
他的國字依然寫得像鬼畫符,但我早在小一上學期開學一個月後就已經放棄治療,左手抓右手忍住不當橡皮擦媽媽,只要每個字都寫得正確,老師也不嫌棄就好。
期中考前我們沒有買評量卷或自修,只在家用國語課本聽寫一遍生詞,並複習一下平常小考寫錯的照樣造句。
小一數學很簡單,但他平常小考經常粗心看錯題目或數錯格子,所以只再三叮囑:「寫完如果還有時間,一定要回頭檢查到最後一分鐘。」
上週考完寶哥歡天喜地回家報告,數學全班只有他考滿分,國語也是最高分。寫完數學考卷他原本要趴在桌上睡覺,但忽然想到媽媽說一定要檢查,所以有檢查出兩個地方不小心寫錯。國語錯的那兩題,就是真的不會。
「很好啊,考第幾名不是重點,但你有記得寫完題目比平常更細心檢查,媽媽覺得這點很棒!然後偷偷跟你說,我聽說你這次月考總分是全班第一名,不要告訴其他同學喔。」
(現在小學不排名,只有前五名會不分名次上台表揚)
「哇,原來我第一名!」他聽完很開心的飄走了。
※
隔天放學回家,寶哥一放下書包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鄭重宣布:「馬麻,原來我不只月考,很多東西都全班第一名耶!」
咦,有嗎,比如什麼?
「上次老師把我和A同學、B同學的畫都收走,說要參加學校比賽,但其他兩個人的畫都發回來了,我的還沒,所以這代表我的畫是全班第一名對吧!」
(欸也可能是弄丟了或忘了還你,但參加腦補比賽你肯定拿第一)
「還有呢?你剛剛說還有很多東西第一名?」
「還有,我今天在課後班,和陳XX同時第一個把功課寫完,我們都是第一名!但我中午吃飯常常全班最後一名哈哈哈~」
他不是用一種炫耀或討賞的語氣報告,而是真心沉浸在「我好棒」的歡樂小宇宙中。我就不忍心潑他冷水了......
※
寶哥的聯絡簿經常因為各種放空行為被罰寫,光是這禮拜的前三天,禮拜一那格是「我會帶衛生紙」、禮拜二「上課不要玩撲克牌」、禮拜三「我會帶鉛筆盒」。(今天才禮拜四啊)
月考後,寶哥的導師在line發了一則給家長的提醒:「大家早安,月考檢討,重點是加強閱讀理解。大聲朗讀各類故事書,家長提問,從故事內容明顯提到的,問到從故事內容可以推想出的,甚至孩子自己批判的想法。我們在教室有做,但是放空的孩子,人云亦云的孩子,永遠越差越遠,一定要家長自己一對一陪讀,才會進步。不會考試很吃虧,光會考試也沒有用,擅長理解表達溝通,一輩子受用。」
雖然寶哥月考考得不錯,看到「放空的孩子」,我心頭一驚,想說這講的不就是我兒嗎?我趕緊回line問老師,寶哥在學校有沒有什麼需要加強的地方,不管是課業、生活習慣還是待人處事方面。
老師回答:「如果他是我的孩子,我會很驕傲,這是老師的評語。」
雖然不是很確定值得驕傲的點是什麼,被誇獎後我還是向寶哥轉述老師的肯定,哥一臉呆問我:「驕傲是什麼意思?」
「驕傲」這個詞我今年已經教過他三次,他每次都像第一次聽到,問我「什麼是驕傲」,是個記憶力跟金魚一樣短暫的孩子。
就是頭腦如此簡單,才能這麼開心又自我感覺良好吧。
問他愛不愛上學,他總是大聲說:「超愛!」
再問他最喜歡哪堂課,答案永遠是:「下課!因為可以跟同學一起玩。」
回台灣不過半年,就從多愁善感糾結細節的憂鬱小生變成自信爆棚又少根筋的歡樂大王,看來鄉下小學是選對了。
媽媽不求你多有競爭力出人頭地,如果可以,就繼續這麼快樂單純又欠揍的活下去吧。
#讀者提醒我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
#呼籲大家響應國際今天先欠著擇日再揍
追問造句 在 酪梨壽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找麻煩血案】
昨天中午,寶哥的班導傳了一張血案現場直擊照過來。
Line縮圖中我兒的脖子、雙手一片血淋淋,我差點暈過去。
點開圖看仔細,原來是紅色顏料啊,是想嚇死誰。這才讀到老師下一句圖說:「畫畫課,一直玩彩色筆,還畫自己滿身。」
「天啊,連脖子都能畫滿是怎麼回事?」
上禮拜在臉書看到某位媽媽分享兒子把雞雞用彩色筆塗成綠色的慘劇,看看別人想想自己,我到底有什麼資格笑別人?
「斷頭.....流血.....」老師轉述寶哥的解釋。
「老師有教訓過他了嗎?」深呼吸。我比生產陣痛時更認真深呼吸。
「我只說,糟糕,爸爸媽媽會很生氣,怎麼辦......他就一直安份到現在,都不敢再多說一個字。」老師知道寶哥的爸爸有潔癖,語氣也有點剉,特地傳照片來想必是為了打預防針。
我腦中百轉千迴,播放起無數情境和解法的跑馬燈:
是在家要守規矩保持乾淨,壓抑過度,終於在學校爆發了嗎?
小小年紀這麼嗜血,是內心深處有不可告人的創傷嗎?
下一步是不是就要開始自殘,該帶去看兒童身心科醫生嗎?
「今天童詩小組創作,太擠,紙張大家輪流畫的關係吧。情有可原,真抱歉。」老師又傳來黑板上一張圖文並茂的童詩作品。
詩題是「找麻煩」,小組中每個同學都要負責在紙上寫一句並配上插圖,照樣造句的句型我猜是「A為B找麻煩,結果發生什麼事」。
(至於為什麼不是更通順的「A找B的麻煩」,我也忘了問老師)
寶哥負責創作的壓軸句是「雷公為我找麻煩,我嚇得躲進棉被裡」。畫紙上方有烏雲和閃電,左下角畫著躲在藍色棉被裡的小人兒。
「好可愛的詩。寶哥經常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可愛歸可愛,有時會很想搖醒他。」我對老師說。
「#跟著進去他的世界比較幸福。」老師意味深長地回答。
我閉上眼睛,試圖走進小一男童的神祕小宇宙。想像他在黑板前排隊,等著同學又寫又畫,百般無聊之餘玩起手邊的彩色筆,拿起他最愛的紅色塗手,接著又想到如果畫在脖子上就像是頭流血斷掉了,好嚇人又好好玩啊......
正好大白上完中文課回家吃午餐,看完照片也大驚失色。我們約好要沉住氣,等哥哥放學問清楚原因,以同理代替責罵。
下午寶哥上完課後班回家,一進門就下意識用雙手護住脖子,我蹲下與他保持視線同高,盡可能用冷靜溫和的語氣說:「沒關係不用藏啦,老師已經把照片傳給媽媽看過了。你可以告訴我為什麼要用彩色筆畫身體嗎?」
「紅紅的很像脖子流血,我想變成被 Dracula 咬的人啊!」他放下護頸的雙手,露出傻呼呼的燦笑。Dracula(吸血鬼德古拉)是他前一陣子最愛聽的英文故事。
那個熟悉的笑容,忽然讓我想起國小時迷戀怪力亂神,把零用錢通通捧去書展買鬼故事和《神秘世界》的自己。(《神秘世界》是一本比磚頭還厚的世界蒐奇百科,我又愛又怕藏在衣櫃裡)
「傻瓜,你忘了吸血鬼咬過的人脖子上只會有小小兩個洞和一點點血絲,才不會流這麼多血!」前任吸血鬼迷媽媽指正。
「對吼,我忘了。」
「那下次可以不要拿彩色筆畫身體或衣服嗎?爸爸洗得很辛苦耶。」大白難得沒發飆,無可奈何嘆口氣。
寶哥鄭重承諾:「對不起,下次我不會再亂畫了。」
五分鐘後,當我奮力搓洗兒子滿身的彩色筆痕,又聽到肇事者歡天喜地宣布:「哇嗚,馬麻妳看好多紅色泡泡!連雞雞都變成紅色了哈哈哈哈!」
#正向教養談何容易
#紅色雞雞的世界我進不去
(想把血案照片放上來讓大家感受我當下的震撼,但哥哥穿學校體育服要馬賽克太麻煩還是算了)
_____
幫哥洗完澡後我問他,這樣全身畫得紅紅的,不怕被同學笑嗎?
他嘻皮笑臉:「不會啊。」
我繼續追問:「這樣你喜歡的女同學小玲會覺得你很幼稚吧?」
他一派輕鬆:「沒關係,小玲今天請假!」
#跪求小玲沒事不要隨便請假好嗎
追問造句 在 瑞典一點生活 Sweden dot Lif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老師要大家用助動詞造句,kan inte (英文直翻:cannot 無法),
同學們的句子五花八門,這個句子特別有趣:
Jag kan inte vakna klockan 7. (I can't wake up at 7. 我無法七點起床)
「你可以(kan)七點起床,為什麼不能(kan inte)?」老師問這個句子的主人。
留著一頭深色長髮的阿爾巴尼亞女同學說:「因為我想(vill,英文的want to)睡覺,所以不能(kan inte)起床。」
「所以你是不想(vill inte),但是你可以(kan)做得到。」老師再追問。
「不,我無法(kan inte)。」這回答得到許多同學應和。
有趣的是,在瑞典文的概念裡,這種可以做到但「無能為力」的語境,可以用其他動詞表達,可以(kan)做但是沒力氣可以說orka inte,想(vill)做但沒時間做可以用hinna inte,英文中沒有可以完全對應的動詞,所以必須用很多字才能夠完整表達。然而,中文的語境裡似乎有類似的表達,例如同學的造句若翻成:「我七點鐘『爬不起來』」,會比「我無法七點起床」更貼近說話者的本意;然後「來不及」、「~(做)不完」又比don't have enough time to...更能簡潔、準確表達時間不夠(做什麼)的概念。
不知道其他日耳曼語系的語言有沒有跟瑞典文比較類似?
#瑞典文學習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