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非常多民眾提出地價調漲問題,跟各位報告去年至今年,我們曾經提出的質詢和會議。
地價調整,是地價評議委員會決定,會議結論不必經議會通過。
📌有關地價稅調漲,我在去年的質詢內容逐字稿以及縣府回覆公文
♦️第18屆第6次定期會,106年10月30日縣府業務報告,邱靖雅議員質詢地政處
我們的監察院審計室的他提出來的意見是:其他縣市是用市價打折的方式用作地上物設定,而我們新竹縣政府是用公告地價,第二個層次才是新竹縣政府的公告地價標準在全國是落後的,所以請你們、也請邱縣長不要用這一個理由來作為你們要調整所有地價的一個理由。
因為第三個我想要請教您的就是據了解我們明年度(107)新竹,尤其是竹北的地價會做非常大幅度的調整,能不能請您讓我了解,到底情況會是怎麼樣,能不能請您在這裡說明,因為有民眾打電話來,希望能夠了解到為什麼我們竹北的地價回有這麼多的調整,這個調整錢跑去哪,會做什麼事情?
♦️第18屆第6次定期會,106年11月14日,邱靖雅議員總質詢
本來還想要請教有關財源的問題,可能就用專案的來提出來,因為明年的地價稅又要來增加稅了,我真的覺得新竹縣政府決的人民是合法的提款機,只要你們說了要怎麼樣,別人就要來配合,但是你提高了房屋稅,提高了地價稅,其他的社會服務,其他的所有服務有提高嗎?路也沒有比較好,人行步道還是破損,這個議題我下次再特別提。
📌有關地價調漲問題,特別再次與地政單位研究106/11/2(四)12:30
1. 107年公告地價,公告現值的調整/平均地權條例修法(3年->2年)的影響
2. 針對地籍圖重測爭議,應如何處理
3. 農舍、農地移轉的注意事項(無法單獨移轉)
4. 繼承登記的注意事項(過15年未辦理繼承,會被國有財產局售出)
竹北地政事務所共四位出席:
秘書(代理主任) 李美娟秘書
登記課長 鄒怡明課長
測量課長 陳福昇課長
地價課長 朱文達課長
地點:縣議會第一會議室
📌106年12月22日、12月23日
再次請教地政處!
縣政府地政處地價科 line 傳訊表示,已經比預計調漲幅度,調降很多。
📌今年(107)10月23日,第八次定期會總質詢,有關地價稅調漲質詢新聞
https://udn.com/news/amp/story/7324/3437765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農舍配地移轉 在 張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花蓮縣議政報導
9月3日行政院會通過「農業發展條例」 修正草案,第18條之1明定農舍興建申請人應為農民,興建與使用應與農業經營不可分離,農舍移轉之承受人亦應為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經營之農民,草案將函送立法院審議。同時內政部也通過新版《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明訂三類資格的「農民」才可興建農舍。「保障『農民』興建 『農舍』的權益,但限制『非農民』興建農舍。具有農保資格、具有健保第三類且實際務農的農民,才有資格起造農舍,而農舍移轉也必須是農民,引起社會廣泛重視。
今年9月,規範農舍起造人身分的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終於公告實施,但這項修法也引起反彈,除了全國不動產工會,立法院老農派、青農派、建商派立委都群起反對,中華民國促進農業農地發展協會雖支持農地農用,但反對嚴審農舍興建資格,刁難農民興建農舍,破壞農地價值,認為農地農舍要自由買賣!」
實際在耕作及有確實農舍需求的農民,當然可以蓋農舍。「農發條例」的精神,很明確指出農民是「直接從事農業生產之自然人」,農舍農用更為農發條例的核心觀念。
此次 《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修正草案的內容,重點在於明訂得興建農舍之「農民」條件,以實際從事農務之身分做為起造及承受移轉之判準,並從嚴訂定興建農舍之「應遵守事項」。也就是說,對於真正已從事耕作的農民或未來想返鄉投身農業的青年,根本不用擔心未來會出現有興建農舍之需要卻無法興建的情形。
據統計,2008年到2014年宜蘭縣共發出農舍建照高達4926張,南投核發建照3046張,苗栗核發2423張,新竹、桃園各 1600張。目前農地的亂象,源於2000年1月26日《土地法》與《農業發展條例》的修法。前者,刪除《土地法》第30條農地移轉對象以自耕農為限的限制;後者,則將《農業發展條例》第30條原定耕地原則上不得分割及移轉為共有(繼承者除外),共有耕地分割後仍達5公頃並經主管機關核准,始得分割之限制,修訂為現行第16條規定,只要每宗耕地分割後每人所有面積達0.25公頃以上者,即得為分割,並進一步於同法第 18條明訂得興建農舍規定。
2000年1月26日對農地管制的大幅鬆綁,遠因或可歸咎到台灣加入WTO後,農業生產競爭環境更加嚴峻,不得不讓農民對於農地之利用『另覓生機』。但更重要的當時近因,應該是隨著過去30年的經濟發展與人口增長,土地交易價值持續高漲,金權集團可以攫取超額利益的都市土地逐漸稀少,但正因可預期是一項造災式修法,也讓當時看不下去的農委會主委彭作奎憤而辭職。
實際從事農業的農民,如無自用住宅或基於看護農作之所需,當然應該可以興建農舍。 此次《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的修正,是使早已失序的農地管理回歸正軌,但對於農民的下一代根本無意願耕種或無法歸農者,是否也應考量土地價值與再利用的配套方案。
農舍配地移轉 在 楊華美 花蓮縣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花蓮的區域計畫,需要你我來關心】
雖然這邊不見得有選民,但今天在縣府進行的「花蓮縣區域計畫及研究規畫座談會」,卻是關係到花蓮未來到民國115年的土地使用規劃。
上午的議題是「海岸及海域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檢討與未來利用方向」與「交通及觀光發展因應配套及改善方向」,我跟團隊們也提出了一些看法。當然,更需要的是讓更多關心花蓮未來發展的朋友一塊來討論,所以我們推出的互動式花蓮政策平台將更為重要,尤其在這種會議中,專家學者、規劃團隊都習慣用他們專業的語言描述對花蓮的發展想像,通常讓我們這些一般人更不敢發表意見,所以轉化這些語言成大家可以理解,並且讓花蓮人透過親身住在這塊土地的經驗來規劃花蓮,才是真正的民主討論。
當然,如果大家對這些議題有想法,也歡迎直接在臉書上討論,我們都會認真參考、仔細回應喔!
關於海岸的發展,我跟團隊們有這些想法:
1.肯定縣府去年底公告將來台十一線以東區域禁建的想法,建議除了將台十一線以東禁建之概念寫成區域計劃中的具體文字外,因縣府對於海岸保育、防護重視,且近年來造成景觀紛亂的民宿興起,這些民宿因開發量體小均無廢汙水處理的審查與監督,使得海岸地區遭受汙染的風險大增,除了改善現有的廢汙水處理狀況外,建請縣府在花蓮縣地域篇的文字中,增加隸屬沿海保護計畫一般保護區,在編訂上又屬農牧用地的土地,禁止興建農舍。這樣是遏止海岸持續遭受破壞的一種方式。
2.提到花蓮的海,大部分觀光客均會想到七星潭。但在此沿海保護計畫中,七星潭皆非保護的標的,七星潭風景特定區屬於花蓮縣政府的縣轄特定區,尤其格外需要被保護,過去在七星潭風景特定區的政策環評中就有提到,193線以東除了現有居住事實外,禁止興建新的建築。但這些年來在七星潭社區聚落的一般旅館越蓋越高,影響整體景觀,也破壞本來的海岸線,建請縣府在此區域計劃中,特別加強對於七星潭沿海的保育,193縣道以東建議比照台十一線以東禁建之規定,將此禁建規範直接納入花蓮縣地域篇的具體條文,讓花蓮人的海得以保障,也讓自然美景持續成為觀光客願意到來的地方。
3.近年東海岸發展觀光,旅遊人次不斷倍增,也因此有許多擴大基礎建設(如:公共廁所、停車)的需求,然而照現有的發展模式,只一昧追求觀光人次的增加,無止盡的上升只會使得基礎公共建設的需求也無止盡的擴張,旅客來花蓮觀光57%是因為自然美景,40%左右則是喜歡多元文化,不是因設施、建築、遊樂區、飯店好而來,每塊土地能承受的居住人口與觀光人口都有一定限制,若115年花蓮每日有近12萬人次進入,那海岸地區肯定無法承受如此大量的觀光客;因此,若沿海保護與觀光要並行,對於觀光發展的第一件事情應該是要做好總量管制,並且研擬相關對策去落實此量的管制,讓觀光求質不求量,既能帶動地方經濟,也可以使沿海地區美景得到保護,讓永續觀光發展。建請規劃單位將此精神納入規劃,而縣府也應與縣民討論觀光發展目標與方向,不該只追求人次無限擴張,否則觀光自然資源被人為破壞殆盡,目前良善的規畫方向也都將付之一炬。
對於交通與觀光之間的想法,也提供出來:
1.現有的大眾運輸系統是將所有人的運輸需求一起評估,但事實上觀光客與在地人的運輸需求是不同的,在大花蓮市區與中南區的運輸需求也不同,觀光分流應該是交通規劃的重點。因此建議利用現有綠能巴士,結合智慧性公車的模式,作路線上的規劃,有效將觀光與在地需求作分流,此外除了有公車,班表透明與準時更是現有大眾運輸系統需要改善的,建請規劃單位針對路網設計與建議一併納入區域計劃中;並針對不同區域與屬性的用路人,規劃出不同的大眾運輸模式。
2.除了交通分流之外,花蓮縣的交通需求與觀光運輸還是有一定關係。蘇花改通車後,花蓮在地大眾運輸不便,大多數旅客人以自小客車代步,故將來道路需求可能會增加,但觀光人潮是現有都市計畫中無法被估計的。倘若近來的大量交通需求是觀光人潮,必須先討論「花蓮需要多少觀光人潮?」。
交通部觀光局在近年的觀光政策中,都是以旅客(尤其是陸客)倍增為第一要務,求量不求質的情況下,大量景點被消費,花蓮有人潮但帶來的錢潮卻有限,但交通壅塞卻是事實,期待更多交通路網可以移轉觀光車潮僅是頭痛醫頭的方法,真的要處理的是觀光高質化,以及設定遊客的總量管制。土地能承擔的人潮有限,觀光景點更是,若只是無止盡的讓人來到花蓮,交通需求只是無上限的擴增,蓋高速公路、快速道路甚至多條新鐵路都無法解決沒有盡頭的人潮。
3.從過去的東部永續發展計畫到現在的花東永續發展綱要計畫中,上位計劃都再再說明花東交通將以「軌道為主、公路為輔」然而現況軌道卻有相當大的運量問題,雖非區域計畫問題,但台鐵局的計畫中,將來提升運能計畫中有新一代購車計畫,預計106年到。這幾年台鐵雖然有增加阿福號,但大多是以太魯閣、普悠瑪的購買為主,傾斜式列車因為安全問題,所以不開放站票,另也因無法加掛車廂,這導致前陣子雖然車票買不到,但搭乘時一節車廂中僅有一人的現象;而現有的自強號則可以加掛與站人,必要時帶來的運能很大,若新購車計畫也僅以提速為考量,不把運能放進去,將無法解決東部幹線的問題。建請台鐵勢必在購車計畫中考慮車廂的選擇,才能先解決現況問題。
4.現有交通系統中,縱谷有軌道且台九線與縣道較為發達,但海岸線僅有公車系統,雖有小型巴士在跑,但如果要處理觀光運輸就必須再加強,一則是花蓮客運與鼎東客運需要做班次上的整合與規劃,夜間班次也要增加;其次是海岸觀光運輸與在地運輸需要作站別的調整,建議在區域計劃中,認真思考海岸線的運輸問題。
或許這些文字很生硬,內容很嚴肅;但所有的發展都是關係到你我共同熱愛的花蓮,除了投票之外,華美更邀請大家一起來建構真正的「新花蓮,美一天」,而這是需要我們彼此來討論並且實踐的唷!
農舍配地移轉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民進黨立委今天並沒有對奢侈稅表達反對的態度,草案很快就初審通過,但是兩位參加總統初選的候選人--蔡英文和蘇貞昌、都對奢侈稅打房的效果能持續多久、抱持保留的態度。另外、也有民間團體對預售屋和農地、農舍並沒有列入課稅對象、感到遺憾。
馬總統力推的奢侈稅草案,終於在立院初審通過,眼看即將在年中上路,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認為,打房的效果恐怕只有一時,能不能真正照顧到社會弱勢,才是成敗的關鍵。
正角逐民進黨2012總統提名的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則認為,在沒有相關的配套措施下,奢侈稅只是治標不治本。
多個民間團體則召開記者會質疑,政府因為面對財團與建商的壓力,所以沒有將預售屋與農地農舍納入草案,而持有房地產移轉課稅的期限也只有二年,而不是他們希望的三年。
雖然在野黨與民間團體都不反對奢侈稅,但對於這項法案能否真正收到效果,還有很多不同看法。"
農舍配地移轉 在 配耕地- Explor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但是,B、C、D土地會被套繪管制,不得再重複建築使用(也就是B、C、D農地,不能再蓋農舍了),如果買方買到類似B、C、D地號農地,所以無法再蓋農舍&分割。 所以:要經過 ... ... <看更多>
農舍配地移轉 在 周金樹農地粉絲團's post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很多人都知道配建[老農地]興建農舍不需要等五年就可以移轉.但卻不知其法源在哪裡.其實法源就在農業發展條例第十八條(無自用農舍農民興建農舍之規定) ... ... <看更多>
農舍配地移轉 在 老農配蓋田的農舍建蔽率是如何規訂?農舍建蔽率是 ...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農舍 。因此部分想要蓋 農舍 的屋主或建商,會以老農的名義申請建照、興建 農舍 ,待取得使用執照後再進行過戶、 移轉 給買家,這就是所謂的老農配建。 一般 農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