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 Jones 普立茲記者(Agnieszka Holland,2019)
Country:Poland
Score:7/10
真實故事改編,前英國記者Gareth Jones曾與希特勒共乘飛機,成為最早親身採訪到希特勒的記者之一,也預見第二次世界大戰可能因為這號人物而爆發。而德國東方的蘇聯,因為史達林的五年計畫而在全世界經濟蕭條之際創造出奇蹟,軍事工廠、國家經濟飛快成長,爲了能夠與史達林結盟,驅使了Jones前往蘇聯採訪史達林,也是第一個不用化名,直接向西方世界報導烏克蘭大饑荒 (Holodomor) 的記者。
背景是一戰後,全球經濟蕭條,全球經濟陷入困頓,包括蘇聯在内。史達林開始發展「農業集體化」,不斷打壓富農,並將私人農場整併成大型農莊,期盼藉由機械化提升產量。害怕自己被歸為富農的農民們,不敢辛勤耕作,全國農作產量大降1/3。此時蘇聯更激進地將農具、機械、農地收歸公有,徵收農產品,禁制買賣,糧食統一運送到莫斯科,原本號稱「歐洲糧倉」的烏克蘭在1932-33年發生嚴重的大饑荒,據估計死亡人數高達數百萬人,甚至出現人吃人的慘劇,迫使官方下令立法禁止食用自己的孩子。除了最為慘重的烏克蘭外,其他地區,如:北高加索、伏爾加地區、哈薩克斯坦、西伯利亞等地也發生嚴重的饑荒。
蘇聯完全掌控且封鎖消息,威脅利誘地讓外國記者只能正面報導國內的消息,如1932 年曾獲得普立茲通信獎 (Pulitzer Prize for Correspondence)的《紐約時報》莫斯科分部主任 Walter Duranty宣稱「Russians Hungry, But Not Starving.」,既得利益者,早已失去了記者的清高,甘願為莫斯科當局粉飾太平。歐洲各國面對納粹德國的野心與再次崛起的強大軍備,以德國為假想敵,作為鎮守東面戰線的蘇聯,是英美為首的國際聯盟不可或缺的盟友與戰力,即便各國耳聞饑荒消息或發現端倪,也不願揭陋蘇聯與其撕破臉,在政治上的考量下,烏克蘭大饑荒成了換取利益的犧牲品。
在詭譎的國際氛圍中,雖然Jones的這篇報導沒有辦法拯救數百萬人的生命,也著實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勇者 Jones在年滿 30 歲的前夕在蒙古遭到謀殺(據説他當時的導游與蘇聯有關)。2002年起烏克蘭政府將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六定為「饑荒紀念日」,波蘭與美國參議院也都公開聲援這個歷史事件,譴責蘇聯政府的不當政策,同時緬懷受難者。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瓊邑克(Choeung Ek)前身是一個果園和中式墓園,地處柬埔寨首府金邊以南約15公里。它是所有柬埔寨「屠宰場」中最著名的一個。柬埔寨紅色高棉政權在其統治的1975年至1979年間,在這裡處死了大約17,000人。紅色高棉政權倒台後,在Choeung Ek發現了大量的墓穴,其中有超過8,000具遺...
「農業集體化」的推薦目錄:
- 關於農業集體化 在 陸秀慧 Desiree's Plane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農業集體化 在 大紀元時報(香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農業集體化 在 AJ 談電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農業集體化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農業集體化 在 Re: [請益] 蘇聯軍工的突飛猛進- 看板Warfar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農業集體化 在 戰爭兵源【江峰漫談20230421第662期】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農業集體化 在 球歷史Ball History - 大家的條件都一樣- 1929年因應蘇聯的 ... 的評價
農業集體化 在 大紀元時報(香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中共一直在宣稱,自1990年以來已使8億人口脫貧。其黨總是在做數字加和,卻輕鬆地忽略了1950年代時,因為災難性的農業集體化政策而餓死的數千萬人。https://hk.epochtimes.com/news/2021-06-14/86823220
======================
【譴責暴力 絕不退縮】
支持大紀元: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加入會員: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成為大紀元Patron,收睇無過濾嘅新聞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
農業集體化 在 AJ 談電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所有動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 喬治歐威爾 (George Orwell) 《動物農莊》
⠀
普立茲記者
Mr. Jones (2019)
類型:歷史、劇情
⠀
《普立茲記者》 聚焦於一位重要但是鮮為人知的人物故事—— 加雷思瓊斯。1930年代,曾經採訪過希特勒的雄心勃勃的年輕英國記者瓊斯,對於史達林的崛起充滿好奇與懷疑,於是決定冒險前往莫斯科,期望可以採訪史達林本人。但是到達莫斯科後,瓊斯理解到史達林高壓統治下,壓抑言論自由及人身危險與焦慮,身邊的鄰居、路人都有可能是舉報你的對象。而發現好友因為「意外」過世後,更加深瓊斯想要了解史達林對於烏克蘭的「農業集體化」目標。
⠀
受到父母俄國背景的文化根源,瓊斯從小浸在斯拉夫語言及文化,到烏克蘭更是終於可以一見母親家鄉的興奮機會。然而就在瓊斯聰明逃過政府人員的嚴厲監視,終於到達烏克蘭,眼前卻是超越他想像得荒景。事實是,農業集體化讓大量飢餓的農民眼睜睜看著自己辛苦種出的糧產被收走,送到首都莫斯科。酷寒冬日又無處尋得食物,人民只好吃樹皮,甚至其他凍死的人肉來度日。《普立茲記者》在此跳脫演員詹姆士諾頓本人天生帶有的輕鬆基調,徹底凝結成烏克蘭不容一點顏色的殘酷灰白。觀眾跟著瓊斯的眼,看見了最慘絕人寰的景象。人民處理路上凍屍就如同平常紙屑一般,不帶任何情感。為了生存,就算是至親骨肉,也不遲疑烹煮來吃。
⠀
雖然帶著第一手資料回到莫斯科,但是《普立茲記者》的中心人物瓊斯並沒如同中文片名獲得普立茲獎,瓊斯的人造煉獄報導被史達林當局打壓,即使是美國或英國媒體也對瓊斯的經歷抱持沈默,深怕激怒史達林政府。時任受到史達林政府收買的紐約時報派駐莫斯科主任沃爾特杜蘭蒂 (Walter Duranty) 更是撰文抨擊瓊斯報導的錯誤 (而此人卻是普立茲得主呢,真諷刺)
⠀
作為蘇聯體制下的受害國家,波蘭導演阿格涅絲卡霍蘭 (Agnieszka Holland) 以嚴峻角度批判史達林共產黨的惡行惡狀,劇本甚至融合喬治歐威爾的政治影射小說《動物農莊》來雙重驗證蘇聯共產主義的荒謬與惡毒。電影雖然不盡完美,但卻重現了一位勇敢揭露真相卻被遺忘在歷史裡的重要人物。瓊斯的生命終止在採訪滿洲國的路上,被無名強盜或是強烈懷疑是蘇聯正循策劃的謀殺,以報復他造成蘇聯政權的尷尬,那是他三十歲生日的前一天。而直到近代,瓊斯對於新聞報導的貢獻才漸漸被認可。
⠀
⠀
⠀
⠀
🎈R2D2
⠀
⠀
⠀
#AJxCinesteampunk #CinemaTzu #普立茲記者 #MrJones #蘇聯 #史達林 #歷史 #GarethJones #凡妮莎寇比 #VanessaKirby #詹姆士諾頓 #JamesNorton #彼得賽斯嘉 #PeterSarsgaard #阿格涅絲卡霍蘭 #AgnieszkaHolland
農業集體化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瓊邑克(Choeung Ek)前身是一個果園和中式墓園,地處柬埔寨首府金邊以南約15公里。它是所有柬埔寨「屠宰場」中最著名的一個。柬埔寨紅色高棉政權在其統治的1975年至1979年間,在這裡處死了大約17,000人。紅色高棉政權倒台後,在Choeung Ek發現了大量的墓穴,其中有超過8,000具遺骸。這些死難者都是在S-21集中營裡面關押的人。如今,瓊邑克是一座紀念館,以一座佛塔為標誌。這座佛塔擁有樹脂玻璃構造的面,裡面陳放著5,000具以上的死人頭骨。佛塔下面的幾層在平日是向參觀者開放的,人們可以進內直面那些頭骨。這些頭骨中,為數眾多的是被槍擊而擊碎或被使用器物諸如鋤頭等大力打碎了的。現在的柬埔寨政府鼓勵來此旅遊的人去參觀瓊邑克。除了上述的佛塔以外,參觀者可以去看當年發掘出8,000多具遺骸的那些大深淵亂葬崗。人類遺骸在這些遺址裡面依然四處雜陳。種種情況看來對受難者提供的合適的安葬或者火葬可能性並不大。法語“紅色高棉”(Khmer Rouge)又稱“赤柬”,成立於1951年,其前身為印度支那共產黨柬埔寨支部,1966年改名為柬埔寨共產黨,奉行極左政策。該黨於1975至1979年間,因首領波爾布特(Pol Pot)的反蘇政策,先後在中國、美國與泰國不同程度的支持下,成為柬埔寨的執政黨,建立“民主柬埔寨”政權,1981年底宣佈解散。波爾布特(Pol Pot,1928-1998)原名桑洛沙 Saloth Sar,任柬埔寨共產黨(紅色高棉)總書記。1976年至1979年間,出任民主柬埔寨總理。波爾布特曾組織抵抗法國殖民的運動。1975年,他帶領發動紅色高棉運動,推翻原來親美國的朗諾政權,建立一黨專政的獨裁政府,實行全面合作化與農業集體化,將所有城市居民強行驅趕到農村的集體農場勞動,進行全國大清洗,並下令屠殺持不同政見的人。在他的統治下,貨幣被取消,但共產主義的理想並未實現,反而造成國家經濟的全面崩潰。紅色高棉屬於共產黨中的極端派別,試圖將柬埔寨改造為沒有分任何階級的社會。其政策包括廢除貨幣,宗教;沒收私有財產;取消城市;拆散家庭;關閉銀行、學校、醫院、工廠、寺院;禁用書籍、印刷品;嚴禁西方文化傳播;殺害商人、教師、醫生、僧侶、外國移民;將市民送入集體農場等。國內95%的寺廟遭毀,僧侶被殺,十幾萬的華僑越僑被殺。經濟上,紅色高棉試圖將全國人口集中到農村,但由於內部管理問題,造成農業生產指標過高,產生類似中國大躍進時期的情況:中層領導謊報情況並過度收繳糧食,引發全國性飢荒。原有的城市居民本身就不適應農村勞動,加上飢荒,便發生大規模的死亡。紅色高棉又常入侵越南南部,屠殺柬越邊境居民,試圖從越南手上收復湄公河三角洲,因為該區曾經是柬埔寨的故地。在紅色高棉三年零八個月的管治期間,估計有40萬至300萬人死於饑荒、勞役、疾病或迫害等因素,成為20世紀最血腥暴力的人為大災難之一。據柬埔寨歷史資料收集中心報告,他們在全柬170個縣中的81個縣城進行了勘察,在9138個坑葬點,發掘出近150萬個骷髏頭。
農業集體化 在 戰爭兵源【江峰漫談20230421第662期】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村頭抓雞田間毀苗,護農還是害農?#農管此刻登場的四點內情:復辟 農業集體化 、#糧食危機、城市#經濟就業危機、戰爭兵源/// ☘️乾淨世界江峰頻道▻ ... ... <看更多>
農業集體化 在 球歷史Ball History - 大家的條件都一樣- 1929年因應蘇聯的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大家的條件都一樣- 1929年因應蘇聯的五年計畫史達林發起全面性的農業集體化雖然出發點是可以被接受的但其對富農的手段相當殘忍任何富農都會被逮捕與流放1932年烏克蘭 ... ... <看更多>
農業集體化 在 Re: [請益] 蘇聯軍工的突飛猛進- 看板Warfar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對蘇聯影響最大的是開戰之前的兩個五年計劃
這可以說是蘇聯的黃金十年
1928年開始第一個五年計劃
1932年開始第二個五年計畫
第一個五年計劃希望建立重工業與資本
讓蘇聯可以在不借助外債下建立工業
因為蘇聯拒絕承擔所有帝俄時期的外債
所以蘇聯在國際信貸市場是破產的 借不到任何一毛錢
第一個五年計劃最重要的是建立農業改革
也就是在五年之內完成英國一百年的工作
英國工業化之前進行了圈地運動 借助荷蘭資金才達成了累積初期資本工作
進而開始壓迫農業人口轉向工業 開始工業化
蘇聯採用政府強迫方式
蘇聯首先要求五分之一的農民集體化
一九二九年之後進一步要求全體農民集體化 建立一個又一個的集體農場
而一九二九年對於蘇聯人民而言是真正的革命
一九一七年的革命只是政治革命
然而一九二九年的革命卻是實際發生在每一個鄉間每一個農場
所有反抗的自耕農、富農、地主都被批鬥流放
從此蘇聯農業歸於無產階級農民全面掌控
富農地主為了不讓家畜被徵收 所以大量的屠殺家畜家禽
小農也跟著這麼做 甚至無產階級農民也這樣做
因為他們相信了共產黨說的集體化後會配給他們足夠的動物
因此造成了蘇聯農業上面的大災難
蘇聯牛的頭數從二八年的頂峰快速滑落到三三年的谷底 剩下二分之一而已
直到一九三九年都無法恢復到一九二八年的水準
然而由於集體化之後讓農業機械化生產成為了可能
這彌補了畜力損失所造成的影響
集體農場擁有牽引機隊、農業專家 讓計畫性生產更容易掌握
集體農場的產權並不是國有 而是該農場農民集體擁有
在國家要求的產量之外多生產的是可以另外拿出去賣來改善集體農民的生活的
因此這種集體農場並沒有共產之後的消極態度
反而像是集體公司一樣互相競爭爭取利潤
政府由於集體農場的供應 可以滿足城市人口的需求
進而從農村解放更多的勞動力進入城市進行工業化
十年間大約有兩千萬人口完成城市化變成工業人口
但是集體農場基本上還是建立在剝削的基礎上
政府用低價收購產品 壓榨農村資本 限定生活範圍 強迫勞役等等
然而蘇聯的農村生活品質卻是有著明顯的進步
一九三九年的農村生活遠比帝俄時代來的好很多
實際上農村是能感受到共產制度所帶來的好處
一九三一年的經濟蕭條對蘇聯的工業化也是有很大打擊的
由於農產品的價格下降
所以以農產品為出口大宗的蘇聯對於進口新機器的能力大幅降低
第二個五年計畫蘇聯計畫削減進口、達成國家自足、建立國防工業
二八年到三八年的蘇聯
鋼鐵產量增加四倍
煤產量增加三點五倍
一九三八年的鐵路運量是一九一三年的五倍
三八年的蘇聯是世界上最大的牽引機與火車頭產國
工業總量百分之八十來自於兩個五年計劃的成果
這兩次計畫帶動了烏拉山以東的工業發展
促成了亞洲內地的工業化與現代化
雖然說看起來蘇聯工業化很成功
但是一九三七年的單一工人生產量蘇聯是不如西方 甚至不如日本
當時有一個指標是紙張產量用於個人的數量
這可以視之為文明指標
美國 103 磅/人
德國 92
英國 92
法國 51
日本 17
蘇聯 11
蘇聯的工業化是建立在要求全體人民犧牲的基礎上
全國所得每年有三分之一再投資於工業 相當於一九一四年英國工業投資的兩倍
整體計畫壓低人民工資與長期的工作
因此蘇聯的工業化很重要的一環就是政治宣傳
共產黨不斷的鼓吹犧牲與工業化之後美好的未來祖國
讓人民願意在當下犧牲奉獻 用來享受未來的成果
蘇聯人民的生活在一九三零年開始好轉
食物配給制度在一九三五年廢除
輕工業產品開始流入市場 整體生活水準恢復到一九二七年 而且正在快速改善
社會主義的工業化讓經濟景氣問題消失 也少了自由競爭企業的必要之惡
沒有失業也沒有景氣循環 工人福利優於西方社會
人民有最低的生活保障 然而還是有經濟上面的差異
政府官員、經理、高階工程師等等依然有著高薪
然而這些高收入者的資本無法投入工業 這些人只能將資本轉而買進國家公債
一九三五年史塔哈諾夫(STAKHANOV) 一個煤礦工
設計出了改良採礦的方法 使得每日產量大幅增加
蘇聯工人採用產量計酬 所以整體礦工的收入大幅度的增加
這在蘇聯引起了一片風潮
於是大量的紀錄被打破 報紙天天都在報導這些事情
到處都在競爭 每個農場每個工廠都在競賽
蘇聯人民的娛樂就是天天看報紙看看誰又破了生產紀錄
同時未能達成生產目標被視為對於全體人民的罪惡
經營不良被視為對人民的背叛
每個人都陷入了工作的瘋狂之中 都深信著這種工業奇蹟
每個人也都把這些紀錄光榮視為自己的光榮......
於是蘇聯的工業就這麼起來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5.111.17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