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鷄籠中元祭放水燈遊行,現正登場!
相信放水燈花車遊行是許多基隆市民們共同的記憶,接續其後的望海巷施放水燈頭,更是鷄籠中元祭的重頭戲之一。167年以來,基隆人用著誠意、誠心及謹慎的態度延續百年祭典,留下全台灣最完整的中元祭典科儀。
這兩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中元祭採取 #縮小規模、#科儀不減 模式舉行。主普宗親會及市政府經過無數次的討論,用 #最謹慎的態度 決定今年的放水燈遊行雖採取不邀請表演隊伍、無步行人員以及彈性交管。但各姓宗親會仍製作精美細緻的水燈頭,不僅是招引海上好兄弟前來接受人間饗宴,亦是祈求來年 #基隆萬事平安順遂。
疫情嚴峻,但仍不減我們虔誠的心,再次感謝李姓宗親會挑起主普的重責大任,傾其全力讓今年的中元祭能順利舉行。
線上的市民朋友,稍後 #望海巷放水燈 歡迎透過線上直播,一起與我們參與這項基隆的民俗盛會吧!
#農曆7月14日放水燈
#百年科儀不中斷
農曆7月14日放水燈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05年雞籠中元祭遊行】#2005年 #雞籠中元祭 #基隆人點名來加1🙋🏼
提到基隆一年一度的大事,絕對就是中元祭的遊行了❗️
對於基隆人來說,這也是少數可以大搖大擺走在馬路的時候😂
雞籠中元祭起源於1855年,已傳承165年,並於2008年由文建會(現文化部)認定為台灣重要民俗之一。
早年漳泉衝突不斷,發生大規模械鬥死傷百餘人,後雙方大老出面協調,將死難遺骨稱為「老大公」,合葬祭祀,廟名「老大公廟」。按照字姓輪流舉辦中元超渡,以宗親血緣取代祖籍地域觀念,以陣頭代替械鬥。
照片是15年前的遊行,有沒有看出基隆跟現在哪裡不一樣呢😎
#老大公廟
#報時光UDNtime
日期:2005/08/19
圖說:基隆中元祭活動昨晚舉辦放水燈陣頭遊行,燈光耀眼,萬人圍觀。
來源:聯合報
攝影:邱瑞杰
歷史新聞
【2005-08-19/聯合報/C5版/大台北】
雞籠中元祭 拚水燈 拚陣頭
謝揆受邀參與 上萬人潮擠爆 基隆交通管制 八斗子夜半放水燈
【記者蔡政欣、邱瑞杰╱基隆報導】2005雞籠中元祭的重頭戲—放水燈昨晚登場,行政院長謝長廷應邀參加,與主普的柯蔡宗親會長老一起扛水燈頭,推入大海放流,祈求國泰民安。放水燈前熱鬧的陣頭遊行,吸引成千上萬的民眾圍觀,歡樂氣氛不輸過年。
昨天農曆7月14日放水燈,是中元祭一個月活動的高潮,各姓氏宗親會拚水燈,也拚陣頭,正所謂「輸人不輸陣,輸陣歹看面」,大家都使出渾身解數演出最搶眼的陣頭、設計最亮麗的水燈施放。主普宗親會陣頭數量最多,尤其放水燈時擔綱的水燈頭,是眾所矚目的主角,更是極盡華麗之能事。
雞籠中元祭源自清咸豐元年發生的一場漳泉械鬥,後來有識者呼籲由各姓氏輪值主普,超渡普施孤魂幽靈,以血緣代替地域觀念,以「賽陣頭」取代「打破頭」。沿襲至今已151年,是基隆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動,也是文建會指定的全國12大節慶之一。
中元祭放水燈遊行,近幾年也邀請外國駐華使節、代表觀禮,今年有帛琉、馬拉威、以色列、莫斯科、哥斯大黎加等國貴賓應邀出席。
為了讓遊行隊伍順利通過,也方便民眾參觀,基隆市區主要道路都管制車輛通行。廟口市中心區人潮最多,路邊擠滿觀眾,有人爬上地下道入口處的亭頂,登高欣賞表演。腦筋轉得快的人,在麥當勞速食店樓上窗邊占到位置,一邊大快朵頤,一邊觀看遊行。
遊行自晚間7時開始,60多支表演隊伍依序從信一路、義一路、仁二路、仁三路,一直走到劉銘傳路的終點。除了宗親會之外,各社團、政黨也參一腳,多位市長、市議員參選人也出現在遊行隊伍中,親近民眾。
遊行表演節目各擅勝場,花車、藝閣外,舞獅、車鼓陣、舞大旗,連學校的樂隊也應邀參與,觀眾看得目不轉睛。呂家班武術館的舞獅、舞大旗展現力與美,華興國小車鼓陣有模有樣,外國貴賓看得頻頻鼓掌。
中元普渡意在普施水陸兩界的孤魂幽靈,陸界以「豎燈篙」通告,水界就用放水燈引路,讓兩界的孤魂返回陽間接受供奉。放水燈在八斗子望海巷海濱舉行,各姓宗親會把水燈扛到岸邊,深夜12時一起推入海邊流放,據說漂得越遠的水燈,那年的該姓宗親運道就越旺。
農曆7月14日放水燈 在 林右昌UChang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第一個國定「國家文化資產之重要民俗」之雞籠中元祭又來了。
8月11日起為期一個月,這個融入宗教﹑ 文化和傳統的元素的民俗活動,今年由賴姓宗親會輪值主普,等你來探索。
8月10日(農曆6月29日)開燈夜
8月11日(農曆7月1日) 開龕門
8月23日(農曆7月13日)迎斗燈
8月24日(農曆7月14日)放水燈遊行
8月25日(農曆7月15日)中元普渡
快來瞧瞧我的IG:keelung_linyuchang
#2018雞籠中元祭
#賴姓宗親會
#主普壇
#老大公廟
#慶安宮
#奠濟宮
#覺修宮
#城隍廟
https://youtu.be/9vwKmOHfy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