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為你解讀的書叫《貨幣野史》。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主題,我會說是「找回丟失的貨幣常識」。
什麼是貨幣常識呢?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貨幣是一種特殊商品,它是在經濟發展中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比如說,在原始社會里,有人種田,有人打獵,有人採摘,他們一開始是直接交換彼此的產品,但很麻煩,於是慢慢約定,用某種貴金屬作為交換的中介,形成了貨幣。這就是一般經濟學告訴我們的常識。
但這本書告訴你,這個常識是錯的。書中說到,按人類學家的考察,歷史上不存在物物交換的經濟,更不用說由物物交換演變來的貨幣;相反,有很多證據表明,貨幣最初的形態是關於欠債的記錄,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比如,五千多年前蘇美爾人的債務記錄,近代英國使用的木條借據,太平洋的雅浦島上使用的石頭貨幣,乃至今天銀行系統中流動的電子數據,都能證明貨幣是一種信用債務記錄,而不是我們常說的交易媒介。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信用和債務是同一件事的兩個方面,債務表示負擔,信用強調償還,它們都代表欠債,因此在很多時候可以互換,比如信用卡就是債務卡,信用記錄就是債務記錄,信用擴張就是債務擴張,等等。
那麼關於貨幣是信用的觀點是怎麼弄丟的呢?作者指出,在17世紀的英國,發生過一場關於貨幣鑄造的大辯論,當時德高望重的思想家洛克認為,貨幣作為商業活動的工具,價值要固定,標準要統一,他不認可貨幣是信用,而相信貨幣是金銀,這種觀點贏得了辯論,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經濟學的創始人亞當·斯密把它寫在經濟學的奠基之作《國富論》中,一直流傳到今天,成為經濟學的常識,也成為經濟學的一個失誤。
這本書的作者菲利克斯•馬汀,有經濟學、古典學以及國際關係等多個學位,所以這本書不像一般經濟學著作那麼嚴肅,而是很有戲劇性。比如上面提到的貨幣常識的丟失,書中稱之為「謀殺案」,不過作者認為,洛克否定正確的貨幣常識是無心之舉,所以將它定性為「意外死亡」,充滿了故事色彩。這本書的英文標題叫「Money:The Unauthorised Biography」,被翻譯為「貨幣野史」,充分反映了這一點。
按這本書的觀點,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重大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這有什麼用呢?用一位讀者的話說,魚恐怕永遠也不能操縱水的流向,但它明白了自己曾經逆流而動的徒勞,才會去嘗試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東西,讓事情變得更好。這就是認知的價值。
接下來,我就分三個部分為你解讀這本書:第一,為什麼說貨幣的本質是債務記錄,而不是交易媒介;第二,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
第一部分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 貨幣的本質是什麼?說起這個問題,很多人憑借在書本上學過的知識,也能說出個一二三來,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在原始經濟中,貨幣是不存在的,只有物物交換,效率很低。因為你必須找到一個交換對象,他有你想要的東西,你有他想要的東西,兩方面湊齊才行。這個困難讓人們產生了對交易媒介的需要,比如貝殼、金銀、銅錢等等,你可以賣出商品賺取它,又可以用它來購買一切物品,並且可以囤積起來,作為今後的財富。這就是貨幣的由來。它的本質是交易媒介。
這套理論流傳廣泛、深入人心,因為它符合我們的邏輯想象,並有權威認證。早在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就提出這種觀點,17世紀著名的思想家洛克也堅持這種觀點,最重要的是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經濟學奠基之作《國富論》中發展了這套理論,被後來的經濟學著作沿用,成了經濟學的標準常識。
當然,它有時也會受到懷疑,比如經濟史上有個著名的「拿石頭當錢」的案例,就對這種常識構成了挑戰。案例說的是在太平洋西部,接近菲律賓的地方有一個島叫雅浦島,當地人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島上只有三種產品——魚、椰子和海參,沒有農作物,幾乎沒有藝術品和手工製品,很少跟外界貿易,可以說是現代人眼中的原始社會。
按理說,這種地方最可能看到物物交換的景象,但恰恰相反,雅浦島有一套高度發達、與眾不同的貨幣,學術上叫「費幣」(中文是浪費的費)。這是一種又大又厚的石輪,直徑從1英尺到12英尺不等,中間有一個洞,可以插進木棒進行運輸。一開始人們認為,當地人選擇這種貨幣形式是為了防盜,因為它不易攜帶,就不會成為偷盜的目標。
但後來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在雅浦島上,交易計算的是彼此的債務,用債務抵消,餘額在以後的交易中再結算。即便到最後結算的時候,如果需要轉移的費幣太大,不容易搬動,它還是會留在原處。這個案例引起了人類學家和經濟學家的注意,它不僅對貨幣起源的常見理論提出了挑戰,還引發了貨幣到底是什麼的懷疑。
一般理論認為,貨幣是一件「東西」——是從眾多商品中選出來的,充當中介起到方便交易作用的特殊商品。但雅浦島的費幣並非如此,通常這些石頭比交易的物品更難移動,在大多數交易中根本沒有被交換過,因此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商品交換媒介,更像是一種信用記錄和債務清算手段。
那麼,雅浦島的狀況是不是特例呢?隨著更多的研究和證據出現,人們發現它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現象。
比如,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中東兩河流域,就有了記錄債務的貨幣技術。考古發現當時的帳簿上有一種叫謝克爾的記賬單位,它記錄了商品、勞動和法律懲罰等各種事物的價格,比如每個月的勞動價值是1個謝克爾,租一輛牛車每天要支付1/3謝克爾,扇別人的耳光要罰款10個謝克爾,等等。這種經濟既不是物物交換,也不靠鑄幣支持,而是靠虛擬的債務和收入記賬系統來運作。這時候貨幣充當的是計量單位和債務記錄,而不是一種商品。
又比如在公元12世紀,英國出現了用木條作憑證的支付系統,人們在木條上鑿出凹口,以記錄貨幣單位的數量,將它一分為二,債權人和債務人各拿一根。債權人那一根可以作為支付憑證流通,當有人把代表債權的木條拿到債務人跟前要求償付時,兩根木條上的切口必須匹配。這種獨特的支付系統,在英國持續了幾百年之久。
今天的銀行體系,更能體現貨幣是信用和債務的特點。這一點我在《現代貨幣理論》這本書的解讀中談過,這裡就不展開說,只做簡單的概括,那就是:銀行通過批准對企業或個人的貸款,能夠憑空創造出新的貨幣,這些貨幣的本質,就是企業或個人的信用(債務)記錄。
總之,這本書通過引用一系列證據和研究,否定了傳統經濟學提出的,貨幣是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商品的觀點,比如美國學者喬治·道爾頓認為,如果將「以物易物」定義為沒有貨幣的市場交換,那麼從來沒有證據表明它是重要或主流的交易模式;劍橋大學的一位人類學家更是直截了當的說:「從來就沒有關於以物易物經濟的直接記錄,更不要說從這種體系中誕生貨幣了。」
那麼貨幣是什麼呢?這本書認為,貨幣是由債務記錄和清算系統構成的社會技術,它的核心是信用。傳統經濟學認為,有形的貨幣才是錢,信用和債務是以此為基礎衍生的虛擬現象;而這本書認為,信用和債務才是貨幣的本質,硬幣、鈔票、存款等等這些具體的貨幣,只是表徵,是用來跟蹤記錄經濟中債權債務關係的工具;打個比方,認為貨幣產生信用,就像說太陽圍著地球轉,那是錯誤的直覺,而認為信用產生貨幣,就像認為地球圍著太陽轉,這才是貨幣的常識和真相。
第二部分
那麼,這種常識和真相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呢?這要從一場辯論說起。因為17世紀的英國,出現了貨幣短缺,因此要重鑄貨幣,人們對此產生了分歧。
當時的英國,主要流通的是銀幣,它在使用中會磨損,還有人把邊角銼下來,鑄成新的硬幣牟利,這些殘缺的硬幣重量或成色不足,卻以法定面值在流通,於是就產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也就是說,當人們發現成色不同的硬幣都以相同的面值流通,就會把沒有毀損的貨幣貯藏起來,只用那些不合格的劣幣進行交易,這樣就把良幣從市場中排擠出去。
結果就是,在17世紀60至90年代,硬幣磨損、偷銼剪切的現象在英國愈演愈烈,劣幣充斥於市場。到了1695年,大多數流通硬幣所包含的銀的成分,只有出廠時的一半左右,相同材質的銀塊的價格,比鑄成硬幣要高出近25%。另外由於當時的金、銀兌價不合理,英國的銀幣外流,導致貨幣短缺,嚴重影響了英國的商貿秩序和經濟發展。
於是,英國政府和議會開始醖釀重鑄貨幣,但對於如何重鑄,爭議很大,其中有兩位重要人物,一位是財政大臣威廉·朗茲,另一位是當時著名的哲學家約翰·洛克,提出了針鋒相對的意見。
財政大臣朗茲建議,把所有銀幣的面值都提高25%,新幣和舊幣同時流通。舊的劣質硬幣雖然重量和成色不足,但可以按面值流通,而新鑄成的優質貨幣,要麼將法定面值提高25%,要麼將實際含量降低20%。總之就是提高銀幣的法定面值,降低鑄幣的金屬含量,這樣可以讓人們願意把白銀送到鑄幣廠被收購,同時那些被私藏的優質銀幣也會重新進入流通,使銀幣短缺的狀況得到改善。
但另一方面,當時著名的思想家洛克反對朗茲的意見。他認為白銀才是真正的價值來源,才能充當法定貨幣,貨幣必須保持固有的含銀量,才能維護貨幣的信譽,因此他反對降低鑄幣的含銀量。他主張按原來的重量和成色標準重鑄新幣,取代殘損的舊幣,而在新幣取代舊幣的過程中,由政府承擔損失。
他們的意見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貨幣觀。洛克認為貨幣是一種商品,貨幣的價值是由充當貨幣材料的金屬含量所決定的,因此不能隨意變動標準,這叫金屬主義;而朗茲認為貨幣的金屬含量不重要,重要的是貨幣標識,因為貨幣只是國家規定的計量符號,這個標準是可以變動的,這叫名目主義。換句話說,洛克認為錢是金銀,信用只是硬幣的延展;而朗茲認為錢就是信用,硬幣只是信用的物理表徵。這就是商品本位和信用本位的區別。
最後,這場辯論的結果是洛克的主張獲得了政府認可。1696年1月,英國議會下令,從當年6月起殘缺的硬幣不能再用。在此之前,它們可以用來繳納稅款或購買政府債券,仍然按法定面值計算,從7月起,就只能按貨幣中真實的含銀量以市場價回收。這樣,缺損的貨幣被收集起來,加上政府投入的白銀,按照標準的重量重鑄貨幣,整個過程持續了三年。
按照作者的觀點,朗茲的建議是正確的,而洛克的主張把事情弄糟了,但是沒辦法,他們的權威和影響力相差太遠。洛克不僅被後世認為是啓蒙時代最重要的思想家,被稱為「自由主義之父」,並且在當時也被看作英國議會制度的首席理論家,是名副其實的意見領袖。他不僅決定了英國鑄幣大討論的政策結果,也對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接下來誕生的古典經濟學理論中,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始,洛克的貨幣觀就佔據了主導,按原書的話說,「在斯密和他的古典經濟學追隨者的作品中,出沒著一個幽靈:這就是約翰·洛克以及他那套貨幣自然主義。古典經濟學家對洛克的忠誠不可動搖:貨幣就應該是黃金或白銀。」正像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說到:「和其他商品比起來,金屬損耗較少,沒有任何東西比它們更抗侵蝕。此外,金屬還可以按任意數量分割成小塊……正是這種特性,讓金屬變成了最適合商貿和流通的工具。」
不僅如此,洛克對價值的認識,也就是「價值是物品的自然屬性」的觀點,對古典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影響深遠,它極大地簡化了理解經濟的任務。因為如果把價值看作天然的東西,那麼經濟學分析根本不用關心貨幣。貨幣只不過是為瞭解決交易不便的媒介,人們想要的不是它,而是可以用貨幣買到的商品。這樣一來,經濟學的分析最好是從忘掉貨幣開始,而去關注生產、分配、消費等「真實」的經濟問題,就像另一位經濟學家穆勒總結的那樣,「簡而言之,從本質上說,在社會經濟範疇中,不可能有比貨幣更不重要的東西了。」
就這樣,經濟學從創立開始,就把貨幣打入了冷宮,因為主流經濟學家認為,貨幣只是商品交換的媒介,不對經濟產生實質影響,這種觀點一直流傳到今天。而在《貨幣野史》這本書看來,這恰恰是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一個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解決經濟問題。
第三部分
那麼,運用新的貨幣常識,可以分析哪些現象、解決什麼問題呢?按照這本書的觀點,要想正確認識金融危機,保持社會穩定,就需要運用新的貨幣常識。
就拿過去幾十年來說,金融危機在世界各地層出不窮,從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到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再到2002年阿根廷主權債務危機,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這種動蕩並不是偶然出現,而是反復發生的。這種金融系統的不穩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這本書的作者認為,貨幣本身就有不穩定的特質,因為它總是傾向於產生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當債務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金融危機。
比如,在經濟景氣時,資產價格會上漲,導致投機增多,很多人將資產抵押成貸款,進一步買入資產,造成資產價格不斷上漲。而大量投機產生的債務,會讓投資者資金緊張,也就是收入不夠支付利息。當債權人開始要求償還時,負債累累的投資者必須賣掉資產來維持現金流,而這時候,已經沒有交易對手可以支付如此高昂的資產價格,因此出現拋售,導致資產價格跳水以及流動性緊張,最終造成金融危機。
更麻煩的是,金融危機會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為它會帶來收入下降和失業。2008年之後發生的「佔領華爾街」還算是溫和的,往前追溯問題更嚴重,比如2002年阿根廷債務違約引發的金融危機,造成社會騷亂和政局動蕩。1990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導致房價、股價的大幅下跌,企業大面積破產,造成日本經濟「失去的二十年」。
對此,作者的建議是什麼呢,他在書中說到:
「許多國家目前的金融不平等到了無以為繼的地步——或者說它們的債務太多了。而且我也認為,目前嘗試逐漸減輕這些巨額債務的策略……在政治上是不可行的,在經濟上也不令人滿意。而如果參考梭倫書中的建議,我們就能提前處理這個問題,或者通過設計幾年的高通脹,或者通過直接重組債務的方式。」
你看,這裡提到了梭倫的建議,也就是梭倫的改革。公元前594年,梭倫被選為雅典的執政官,展開了一系列被後世稱為「甩包袱」的社會改革,其中首要的一條是取消債務。而所謂通過高通脹或重組債務來處理問題,就是作者認為,為了減少金融危機和社會動蕩的隱患,需要通過技術手段來減輕社會負債群體的負擔,甚至是大規模地赦免債務。
這種建議是異想天開嗎?不是,它有一定的歷史依據和現實基礎。
書中說到,古代中東地區就有這樣的傳統,在整個社會不能支撐債務負擔的時候,國王會宣佈,所有債務一筆勾銷。《聖經》中也有類似記載,在宗教歷史上,每四十九年的最後一個贖罪日結束後,叫「禧年」,這一年每個奴隸都可以重獲自由,每一塊土地都可以物歸原主,每一筆債務可以一筆勾銷,每個人都有機會重新開始。
正是按這個思路,1997年有人發起了「禧年債務運動」,要求取消貧困國家的債務,特別是那些發生飢荒、戰爭和瘟疫的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無力償還債務和支付利息,陷入了依賴債務的惡性循環,唯一的辦法是減免或者完全取消債務。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在市場經濟中,遵守契約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則,這本書的作者為什麼還主張赦免債務呢?
這就要回到對貨幣的認識上來。傳統貨幣觀點認為,經濟價值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事實,貨幣的職責就是衡量它,但不能影響它。貨幣本位是政治公平的支點,就像物理天平的支點一樣,它必須固定在一個位置,才能保證測量準確。因此,遵守債務契約和尊重貨幣本位是一件順應規律、理所當然的事,不能違背它。
但是這本書認為,沒必要把經濟價值看作天然的事實,而應該看作是為了實現公正繁榮的社會而發明的概念。貨幣政策的終極目標不是貨幣穩定,而是實現一個公正繁榮的社會,既然如此,債務重組或通貨膨脹導致的違約或偏離貨幣本位,只要有利於社會穩定,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在《羊群的共識》這本書中有一個案例,似乎印證了作者的觀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冰島整個國家陷入了困境,因為之前他們大量擴張信貸,欠下了巨額債務,危機爆發後冰島三家最大的銀行破產,三十萬冰島人背負了上千億美元的外債,加上資本市場的虧損,平均每個人背負了上百萬美元的債務。於是,冰島政府決定重啓經濟,將危機時期產生的居民負債一筆勾銷,用三大銀行的稅款來補,受到舉國上下的熱烈支持。
結語
說到這兒,關於這本書的內容就快介紹完了,我幫你回顧一下它要回答的幾個重要問題。
首先是貨幣的本質是什麼?傳統經濟學認為,貨幣是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特殊商品。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所認為的常識,因為從小到大,幾乎每個級別的經濟學教科書,都是這麼說的。但是這本書告訴我們,這個常識是錯的。因為根據人類學家的考察,沒有發現大規模的物物交換的堅實證據,反而有大量的歷史研究表明,貨幣最初是以債務記錄的方式誕生的,它的核心是信用。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現代銀行通過借貸創造貨幣的機制,更是清晰無誤地展示了這一點。
其次是貨幣的這種常識,是怎麼在經濟學中被遺忘和顛倒的?這本書的作者認為,歷史的偶然造成了這個結果,因為17世紀著名的哲學家洛克,在一場重要的貨幣辯論中贏得勝利,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作者認為經濟學把貨幣看作交易媒介,把經濟看作是去掉貨幣之後的物物交換,進而認為貨幣在經濟中無關緊要,對我們看待經濟問題產生了極大的誤導。 只有把貨幣看作信用或債務,才能明白它對促進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對造成經濟波動影響巨大,這才是貼近現實的觀點。
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作者在書中談到了金融危機,他認為貨幣總是傾向於積累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是金融危機反復出現的根本原因,而要維護社會穩定,我們只能採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比如赦免窮人的債務,這在西方有歷史和宗教的傳統,卻對「欠債還錢」的中國古訓構成了挑戰。
不過我認為,讀完了這本書,如果理解了貨幣是債務、同時也是信用的觀點,會對中國的另一句古訓「人無信不立」有更深的感悟。
過去我們通常認為,「人無信不立」是一種道德要求,跟人的物質利益沒有太大關係。而當我們知道貨幣就是信用之後,「講信用」似乎多了一層理由。它不僅是一種可貴的精神品質,並且會在某個時候給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這就是講信用的巨大價值。」
「辯論偷換概念」的推薦目錄:
- 關於辯論偷換概念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辯論偷換概念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辯論偷換概念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辯論偷換概念 在 [問卦] 做錯事就偷換概念是現在主流嗎?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辯論偷換概念 在 黃豪平- #全明星辯論會#隊長回憶錄05 沒有難的持方 的評價
- 關於辯論偷換概念 在 偷換概念意思在Youtube上受歡迎的影片介紹|2022年12月 的評價
- 關於辯論偷換概念 在 偷換概念意思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辯論偷換概念 在 偷換概念意思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辯論偷換概念 在 偷換概念意思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辯論偷換概念 在 偷換概念 - YouTube 的評價
辯論偷換概念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鑑於近期中国国民党與党主席江啟臣,以及唯一知識藍中廣集團董事長趙少康,以去脈絡、偷換概念、斷章取義的方式錯誤指責我。
我現在公開邀請趙少康與江啟臣先生,三人就各品牌疫苗公開辯論,其中當然包括他們愛在心裡口難開的中国科興、国藥及復必泰。
我一位得申請紓困的平民老百姓,承蒙百年大党及媒體金童的各種關心,希望媒體朋友幫我問問他們的意願?不要不回應卻繼續在背後放冷箭,這實在不是想做個堂堂正正中國人應有的風範。
辯論偷換概念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某天我被美國的母校俄亥俄大學的人資部門找上我,他們發現我的創業蠻成功的。 問我願不願意加入他們的mentor導師顧問團,可以給學弟妹一些職涯上的建議。我回說沒有問題,在我現在的人生階段,我了解到我的成功有很大部份是來自於運氣(光是出生在願意栽培我的好家庭就已經是最好的運氣),所以我願意當個服務者。
我跟他們聊著如何合作的過程,我談到我在學校的博士班指導教授Dr.Nesic對我的人生是多麼重要的影響,他教會了我永遠要誠實,不管是在做學問,或是做人處事上。我從他身上學到信任感才是最難得的超能力。我非常感激他。不知道他們是否可以幫我連絡上老教授?
很快的,隔天學校人資部門就幫我找上了我的老教授,老教授很開心跟我連絡上,跟我講了他過去十幾年做了什麼事,他所經營的油管腐蝕中心經歷過風風雨雨也撐過來了,現在是世界最頂尖的腐蝕研究中心。 他的兒子現在大四,有一個很漂亮的女友,所以他們沒有什麼好抱怨的。 他自己剛得了一個最高等級的教授奬,是學校可以給教授的最高榮譽。他們現在在塞爾維亞照顧年邁的父母,也因為疫情一年多都是線上上課,他也發現自己蠻喜歡的。 他問我最近好嗎?
十多年前的回憶湧上心頭,過去十多年的人生不知從何開始講起,所以我決定從二個回憶開始講起,第一個回憶是我當年剛搬去美國時住在他家客房一陣子,某天早晨偷聽到教授你跟當年四歲的兒子的對話,你那時正在教兒子金錢的概念。
跟一般亞洲父母的教學不一樣,博學多聞的你從歷史開始教起,你開始講古,說在很久以前,在錢的概念還沒有發明之前,是用以物易物的概念。 也就是我生產牛奶但我想要雞蛋,所以我拿牛奶去跟養雞的人換雞蛋。但如果養雞的人不想要牛奶的話就會很麻煩,養雞人可能需要的是鞋子,所以牛奶人就要先去把牛奶換成鞋子,再拿鞋子去換雞蛋。 但多少瓶牛奶能換多少雙鞋子或多少雞蛋是很難計算的概念。 所以才會有金錢概念的產生。
我在客房聽了這段對話,是滿滿的不可思議,兒子才四歲,你卻用如此耐心,用如此有邏輯性,並且加上歷史背景的故事去解說金錢的概念。 這跟我以前所受過的教育方式完全不一樣。
所以當我自己有小孩時,我也期許自己能像教授你這麼的有智慧教自己的小孩。
第二個回憶是,兒子比較大了,可以上小學一年級了,教授你當年手下有十幾個博士班學生,但我發現你無論工作多麼的忙碌,你總是能撥出時間陪伴兒子每天走路上學,騎腳踏車或是打球。
我小時候是幾乎完全沒有時間跟我那白手起家的爸爸互動,因為他實在是太忙了,所以我們小孩也學會適應父母的忙碌跟辛苦,盡量不打擾父母。所以我很好奇的問教授:「為什麼你會那麼努力的撥出時間刻意陪伴小孩」
教授回我的這段話,我到今天還記得:「大多數人都以為他們可以擁有小孩直到18歲長大長人,但真相是最好的親子時光只有5~12歲,因為這段時光他們最需要父母當他們的玩伴,12歲青少年之後就有他們自己的朋友,父母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這段對話對我的重要性,比教授你教給我的任何熱力學原則都還重要多了。所以當我的孩子成長時,我很有意識的安排自己的時間,確保我每天都可以有高品質的陪伴小孩的時間。
像是我的兒子Savi, (他還知道他的本名Sava是被你命名的,是來自於13世紀知名的塞爾維亞國王,以及首都Belgrade的最大Sava河流)現在已經12歲了,是個充滿好奇心的有趣男孩。 喜歡各式各樣的運動,我去年40天不工作,我兒子40天不上學,我們父子一起挑戰徒步環島40天,雖然沒有成功走完全部的台灣,但最重要的是我們擁有大量的只有父子的時間,我們每天玩大量的西洋棋。
像是我的女兒Anna, 10歲卻很早熟,長得很漂亮又自信,跟她媽媽一樣。是個優秀的小提琴家,K-pop舞者以及動物熱愛者,我們家養了一隻狗,一隻貓,三隻亞達伯拉陸龜,一隻變色龍,一隻豹紋守宮,25隻海水魚(每隻都有取名),以及曾經有一隻會像狗聽命令的鵝。
所以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幫我女兒照顧這些動物,我猜如果我在事業上有更多野心,花多一點時間的話,我的事業或許可以更好一點吧……
至於事業,人生會把你帶到哪去真的很有趣,當我遇見我太太時,當時她剛創業完並且邀請她的家族成員加入,但沒有做得太好。 所以她邀請我加入幫忙拓展國際市場,我們夫妻很用心的把原本快倒閉的公司轉換為台灣最知名的保養品牌之一。
但人性就是這樣,有賺了錢之後就會爭執。我們夫妻堅持只使用最高品質的原物料做出一定效的產品(這樣的品德是向教授你學的)。 因為跟太太家族那邊的理念不同,所以我們夫妻決定自己出來從新做品牌跟重蓋新的製造工廠跟研發中心。 那是四年前發生的。
我們很幸運,在四年內我們就站起來,又重新成為台灣的保養品領導者之一,比以前更強大。
但跟經營事業比起來,我其實更驕傲的是我在婚姻上的經營。 因為我認為經營婚姻需要更多的維護跟智慧。 像我記得住在你們家時,好幾次看到你跟師母吵架,我很意外的發現,你在外頭有這麼高的光環,你回到家是如此的尊重老婆。 那個辯論從來沒有輸過的教授竟然會講輸老婆。 我在旁邊觀察,當然是知道你是故意讓她的。
但這個求生小智慧我有學起來,目前也有使用在我老婆身上,所以婚姻才能走得這麼順。
要感謝教授你的實在是太多了。 寫了這麼多回顧我的人生時,我才終於體會到,我賺多少錢其實一點也不重要,在你面前我從沒有覺得向你報告我賺了多少錢是值得吹噓的事,我反而很驕傲自己有傳承了你對家庭教育的堅持,重視親人之間的連結,能否回饋給社會,能否用正直的品德做出不愧良心的事。
這些東西都是教授你教給我的,我很感激我的生命中有你。
辯論偷換概念 在 黃豪平- #全明星辯論會#隊長回憶錄05 沒有難的持方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念是他的事,沒有被對面的人察覺,那是他的本事吧? 」先不論宰羊的論點是否真的算是偷換概念,我持保留 意見,但這真的 ... ... <看更多>
辯論偷換概念 在 偷換概念意思在Youtube上受歡迎的影片介紹|2022年12月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偷換概念 意思在Youtube上受歡迎的影片介紹|,提供偷換概念意思,straw中文,straw man,straws中文相關Youtube影片,找偷換概念意思就在網路品牌潮流服飾 ... ... <看更多>
辯論偷換概念 在 [問卦] 做錯事就偷換概念是現在主流嗎? - 看板Gossiping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抄襲的不道歉
偷換成「我本來就不是做原創內容」
不是欸大哥 不是你原創不原創
是你直接抄襲別人影片的資料
南部人生活很慘
努力工作卻沒有相對應報酬
偷換成「瞧不起南部人的勞動產出」
不進口疫苗 害大家打不到
偷換成「醫療人員很辛苦 請人民不要催」
這幾年為什麼偷換概念變成主流了?
以前做錯事的人至少會道歉
即便是假的 內心很幹 但還是會演一波
現在不道歉=沒犯錯
偷換概念怎麼這麼好用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1.197.8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91292251.A.FF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