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 with CEO! 生技產業職涯講座 - GenomeFrontier 基因體先驅 吳瓊媛執行長
“Talk with CEO”: Meet GenomeFrontier CEO, Dr. Sareina Chiung-Yuan Wu on May 10
從學術走向生技產業,需要跨過什麼障礙?生技公司需要怎樣的人才?想知道答案的話,請別錯過 5/10 《Talk with CEO! 生技產業職涯講座》!
主講人吳瓊媛博士(Sareina Chiung-Yuan Wu, Ph.D)為GenomeFrontier基因體先驅生技公司執行長,曾任美國喬治亞州Celgenomics 董事長、長庚大學分子醫學研究中心研究助理教授、美國喬治亞醫學院分子醫學暨遺傳學研究所研究員等職位,且擁有無藥篩選系統、piggyBac轉位酶、轉位子遺傳工程等7項專利。在本次演講中,吳博士將在本次演講中以「追尋聖杯」(Searching for the Holy Grail) 為題,分享她如何在基因體分析、大數據趨勢的時局下從學術走向業界。
【活動對象】
不限校系,生命科學、生物科技、生物醫學領域的學生
【活動資訊】
時間:5/10 Thursday, PM 3:20-5:00
地點:台灣大學生命科學館3樓演講廳(R332)
主辦單位:BioGroup 生技人才交流平台 / 台大生物技術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台大生命科學院 / 台大生技創業學生會
報名方式:請上BioGroup官方網站或點按連結報名→ https://bit.ly/2I0Fw5P
【聯絡資訊】
台大生物技術研究中心 / 吳培安 / 02-3366-9976 / biogroup@ntu.edu.tw
===
Are you interested in pursuing a career in the biotech industry? What challenges are awaiting you? What expertise is most needed by biotech companies? Meet GenomeFrontier CEO, Dr. Sareina Chiung-Yuan Wu, and found out yourself on May 10!
Time: 15:20-17:00, Thur., May 10
Venue: R332, 3F, Life Science Building
✍Sing up (in Chinse): https://bit.ly/2I0Fw5P
Contact: Pei-An Wu, +886-3366-9976, biogroup@ntu.edu.tw, NTU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170的網紅CK Fishing釣魚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有戰友想我拍AN94 絕命響尾蛇的影片,但我覺得這把槍 不太好用,頭幾槍是比較穩的,之後幾槍就會泡泡的,但是這把槍不太痛,所以我覺得玩法是: 連射3~4槍,之後閃身/轉位子,之後再3~4槍,要配合身法。 不然很容易死掉,大家可以在影片中看到\./ 謝謝大家收看,其他戰友的要求,我會之後拍^^~!!...
轉位子 在 BusyBees 瑞士小屋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瑞士生活】小Matti 的生產紀錄
這幾天在等小小咩的出生,心情蠻緊繃的,也沒有什麼心情寫旅遊的東西,不如就來記錄一下兩年半前咩踢 (Matti) 如何經歷了37個小時後才出生的吧! 幸運的是,之前有寫過英文版的紀錄,分享給一起上產前課的同學們,所以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狀況還是歷歷在目。
如果只能用一個簡單的字來形容兩年半前的經歷,就是difficult,當時老婆在過了預產期五天後都還沒什麼陣痛反應,每天一有空我們還在家附近的陡坡爬上爬下好幾趟,週末也把握機會去爬山。當年二月份的冬天,山上都還積了不少雪,為了希望寶寶快點出來,套上了止滑的雪靴就立刻出門走路是那時候最常做的事。在某天早晨我們發現疑似破水了,可是量卻沒有很多,為了以防萬一我們就到了醫院檢查,當時連半指都沒開,但為了避免細菌感染,醫生建議我們做催生。剛開始只是吃藥丸而已,每兩個小時吃一次,老婆花了16小時吃了八顆藥丸,結果只開了2公分(當媽媽的都知道要開十公分才開始分娩),所以算是沒啥動靜。
這時候,醫生卻發現某處有出血,所以停止吃藥丸改打催產素,來加強陣痛的頻率,可是進展還是非常慢,每兩個小時才開1公分,所以可以計算一下,從2公分到10公分又是過了16小時。由於催產素是很強的,老婆每一至兩分鐘就一次陣痛,到開了五六公分的時候,已經很累了,如果這個程度的陣痛再持續個幾個小時,是不可能有體力分娩的,所以當下我們就決定使用PDA,使用PDA是要壓抑陣痛,可是老婆同時又在打催產,所以導致醫生要同時加強催產素的量,以防止痛減緩或終止了原本催產的功效,但是進度還是很慢。
終於在將近32個小時後可以準備開始分娩了,結果情況還不是很順利,咩踢的頭是朝下但卻沒有轉到正確位子上,這時候可以做的就是花時間等待以及做運動,希望咩踢的頭轉位子,又是幾個小時過去了,真的很累很辛苦,好不容易在很多醫生及midwife的幫忙之下,終於可以開始分娩,經過了兩個小時的努力,咩踢終於出生了。4070克、53公分高,是個腳長又大隻的寶寶。
由於在瑞士我們的保險是屬於一般基本保險,也就是待產時產婦是與其他的待產婦共用,我們在蘇黎世大學醫院待產時是使用兩人一間的房間。但也因為是共用的房間,需要給予另一位待產婦隱私,訪客(尤其是男性)是不能24小時待在待產房陪伴的。因此以我們當時隨時等待寶寶會出來的情況,陪伴的人更是辛苦,因為過了探訪的時間,訪客只能待在沒有暖氣的交誼廳,找張椅子和毯子稍微取暖和補眠一下。
在過程中我們一度想過要剖腹生產,可是最後卻沒有選擇這一個選項。還記得醫生打趣地跟我們說,每個人遇到我們這種情況都會想要剖腹的,如果我們最初沒有想要剖腹的想法,那他們就不會建議剖腹,而會想辦法用各種的方法讓我們自然生產。 後來證明醫生說的也沒錯,也的確讓我們有個非常難忘的回憶。更好笑的是,醫院的醫療團隊是每八小時輪班,我們在醫院待了近40個小時,有一班的人我們遇到了三次,第一次是說Nice to meet you,第二次說Nice to meet you again,第三次就真的很好笑了you are still here, see you again這一類的話,每見一次輪班的團隊就握一次手,不過幸好醫療人員都很親切用心,midwife也不斷鼓勵和在旁協助,想辦法減少產婦陣痛的感受,更減少了我們心中不少的壓力。
總之,經歷這難忘的生產過程,讓我們有個故事可以回憶,而得到的回報就是咩踢是個天使寶寶,從不到兩個月後就睡過夜了,吃飯喝奶也從來不用擔心,每天都是個開心的寶寶,我想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值得的,而現在就是在等小小咩出來囉!
#時間過得真快現在已是兩歲八個月的小孩了
#瑞士一般來說是超過預產期12天才會開始催產
#媽咪的肚子是豪宅兩個寶寶都不想出來
http://busybeesdiary.blogspot.ch/2017/09/matti.html
轉位子 在 陳建禎 CHEN Chien-Che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兩天的練習有一項是打板得分?!
阿不是啦,是練兩邊攻擊被攔到後的補位防守,在中國他們稱之為保護,每一輪必須連續被攔到後補位起來五顆才能轉位子,我是覺得蠻好玩的啦,一方面練攻擊手的控球能力,要打準板子又要避免球被攔死,一方面練習大家補防的默契,還蠻有趣的啦~
不過板子有點重....手會痠XD
天氣轉涼了,大家記得多加件外套,小心別著涼了,尤其是運動後哦!
轉位子 在 CK Fishing釣魚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有戰友想我拍AN94 絕命響尾蛇的影片,但我覺得這把槍 不太好用,頭幾槍是比較穩的,之後幾槍就會泡泡的,但是這把槍不太痛,所以我覺得玩法是: 連射3~4槍,之後閃身/轉位子,之後再3~4槍,要配合身法。 不然很容易死掉,大家可以在影片中看到\./
謝謝大家收看,其他戰友的要求,我會之後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