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這堂課之前,我常常會有種掙扎是:論文寫了這麼多東西,我是不是應該忠實呈現論文的所有內容,不漏掉每一個細節?
⠀⠀
假如我沒有全部放到簡報裡,對得起我的聽眾嗎?
⠀⠀
把自己當作簡報的導演,要拍得精采又能展現重點。
https://grsp2013.innovarad.tw/2020/09/pychi.html
⠀⠀
課程中的其中一個階段是,蔡校長修改每一個人在課前上傳的簡報,並講評哪裡可以做得更好。我上傳的是之前曾報告過的簡報,是一份報告當下收到好評的簡報。
⠀⠀
但在經過蔡校長的修改和評論之後,真的是讓我為之汗顏,讓我震驚的不只是簡報的修改:放大圖片、強調重點、減少雜訊,而更是校長口頭講解這張圖片的方式。
⠀⠀
校長把我們上傳的內容熟讀之後,重新理解並以口語化的方式說明,聽著校長簡單但清楚的講解,讓修改過的 PPT 只是輔佐但能強調出重點。
⠀⠀
我這才發現,原來我沒有真正融會貫通那張圖,原來正是因為不夠了解、不夠有把握,我才會把這麼多的資訊放在簡報上提醒自己,卻導致報告的精彩程度下降。
⠀⠀
【2021 最後梯次】11/6(六)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
https://grsp2013.innovarad.tw/event
⠀⠀
⠀⠀
🎯 課程特色
⠀⠀
我們將準備六個醫學簡報最重要的基礎項目,讓您練習,包括:
⠀⠀
#標題頁 如何在第一頁就正確的顯示自己的專業?
#治療過程 用時間軸表達診斷與治療經過
#醫學影像 如何正確處理影像,讓觀眾真正懂?
#生存曲線 從密密麻麻看不清楚,到大器呈現,瞬間被理解。
#流程圖 Study 收案、分組、end-point 如何呈現?
#結論結尾頁 專業結尾,給人專業上的信賴感,毫不馬虎。
⠀⠀
⠀⠀
🎯 近期參加簡報工作坊的學員背景
⠀⠀
課後滿意度,全部都在 4.92 分以上,最高達 4.96 分。
⠀⠀
醫師以在醫院服務的主治醫師為大宗,佔 34%,住院醫師佔 26%,診所醫師佔 5%。
⠀⠀
醫療相關行業(醫學系學生、藥師、放射師、職能治療師、護理系副教授、護理師、藥廠代表)佔 30%。
⠀⠀
非醫療相關產業(研究生)佔 5%。
⠀⠀⠀⠀
⠀⠀
👨🏫 講師陣容
⠀⠀
蔡依橙與蔡欣宇醫師,實際在國際舞台連續得獎,教學過程曾修改過 1400 份醫學簡報,類型涵蓋 case presentation、mortality conference、grand round、journal reading、invited speech、實證醫學競賽、品管圈……等,指導過內外婦兒獨立科等醫師、醫療人員與研究者,協助多位校友登上國際舞台,全方位解決您的需求!
⠀⠀
【2021 最後梯次】11/6(六)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
https://grsp2013.innovarad.tw/event
⠀⠀
各項簡報會應用到的技巧,面面俱到,甚且是連怎麼樣報告,要怎麼設計內容才會報得好,受到長官老闆的青睞,這堂課全部一起教給你。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輔 大 護理系 特色 在 屏東新聞 PT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可可變身抗菌護手霜 美和科大為防疫加油
在全球深受新冠肺炎肆虐的當下,台灣卓越的抗疫成效,獲得國際的一致讚揚,其中,默默守護國人健康的醫護人員,正是站在第一線作戰的無名英雄,美和科技大學特運用本身專長,結合在地產業,開發一款「可可抗菌護手霜」,以滋潤醫護人員因長期使用酒精而粗糙的雙手,感謝他們對防疫工作的付出。
美和科技大學校長翁順祥表示,這一款「可可抗菌護手霜」是該校執行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計畫),導入屏東在地的可可產業,透過跨領域整合研發,由生物科技系師生從屏東在地可可果莢中萃取出天然可可脂,並添加經過抗菌實驗驗證所發現之牛至精油;並結合美容系的化妝品調製,生產出具保濕及抗菌功能性之護手霜,以嘉惠校外醫院實習之護理系師、生及合作單位,除了學用結合外,並期望能為防疫盡一份力。
計畫主持人周惠櫻指出,屏東縣檳榔種植面積高居全台前3名,約1.5萬公頃,長期影響水土保持,屏東縣政府積極尋找可以替代檳榔之作物,協助農民轉型,近年鎖定可可樹成為一種替代經濟作物,一時炙手可熱,為協助推動地方產業型升級,美和科技大學重點聚焦於「轉作可可加值-建構可可產業鏈」及「型塑六堆可可文化」等主軸,結合屏東縣政府建置之「屏東縣客庄可可產業跨域推廣所」為實踐場域、建立教師專業社群、特色文化與產業課程、跨領域創新課程及辦理ICA(International Chocolate Awards)亞太區世界巧克力大獎競賽等為架構,推動健康、環境、產業及文化等優質教育,並形成主題式的跨領域技術團隊,協助及輔導可可產業的轉型與發展。
未來期能將可可從第一級到第六級產業鏈做垂直整合,並搭配在地觀光產業、人文、景觀等資源,架構出屏東在地資訊平台,並做為推動與交流合作之示範點,連結大屏東農經產業,將促進更多青年返鄉,投入地方創生刺激地方的經濟活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