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朋友在問我這個問題⋯⋯
藉此鄭重聲明與澄清
舒翠玲「從來沒有」
做過任何一位民選公職人員的助理
『從來都沒有!!!』
🌱民國72年我高中畢業
🌷民國73年在台北南陽街當高四生
💐民國74年9月進入輔大夜間部就讀
☘️民國74年11月至省立桃園醫院急診
室半工半讀
🌻民國76年7月離開省桃至台北民生
東路樂奇企業擔任副總裁秘書
🌸民國79年7月留職停薪至澳洲遊學
🍀民國80年1月至南山人壽台北城中
營業處擔任業務員
🍁民國83年1月從南山人壽台北城中
營業處轉至南山人壽中壢分公司直
轄營業處
🌿民國83年7月參加平鎮市民代表選
舉迄今
從國中、高中開始參加演講比賽、朗讀比賽,還代表學校參加縣賽,民國73年-75年連續三年擔任桃竹苗軍眷自強聯誼大會的專題報告人。
73年開始,因為家父擔任黃國園黨部黃園簡區黨部的書記,因此都會找我幫忙選舉助講,幫過縣長、省議員、立法委員和縣議員的選舉,都是『志工』都是『無償』!
這也就是我政治社會化的開始......
輔大夜間部 在 少女凱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必須很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很多人記得我研究所畢業,去過韓國交換,會一點韓文,看似很厲害,卻都忘了我是輔大夜間部的學生,上課都在報告、拍片,其實當時沒讀什麼書,印象大學四年的課本,除了國文英文外,只有傳播理論跟倫理學…
昨天拿出八年前的薪資單後,想起自己考研究所的日子,真的非常辛苦,私校夜間部的學生,想要考研究所很困難,要考上國立研究所更難。
後來我克服一切的挫折,進到中正電傳所,從開學跟不上,到後來能當統計課助教,全都是因為「堅持」兩個字。
因為我不想對不起那個曾經這麼努力的自己,也因為我不想輕易被當時看不起我的人繼續看不起,也因為堅持讓自己脫離私校夜間部的刻板印象,所以一直走到了現在。
輔大夜間部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稿費〉
說到稿費,不免無言/顏以對,常有作家向我抱怨,四十年稿費沒漲過!有作家對我說起四十幾年前,拿到一字一元的稿費,他當時月薪一千多元,一篇一萬多字的小說,稿酬幾乎是一年薪水!聽得我又羨又愧,回答他:「您至少過過那種好日子,我呢?誰不想生在盛唐啊!?」
我說「盛唐」不全然是「比喻」,唐代文人「稿費」之優厚,真的令人咋舌。就從初唐說起吧。據說王勃因為辭采華麗,慕名請求代筆者眾,於是他家裡「金帛盈積」。到盛唐有個李邕(李北海),能詩善文工書法,達官貴人、各地寺廟紛紛重金請他寫文章,他寫過數百篇這類「邀稿」而成鉅富。杜甫詩曾描寫李邕家的派頭:「干謁滿其門,碑版照四裔。豐屋珊瑚鉤,麒麟織成罽(讀ㄐㄧˋ,織毯)。」被認為是自古以來因寫文章而獲得最多錢財之人。這樣好的事,怎沒落在杜甫先生頭上呢?
從前不稱「稿費」,稱「潤筆」,語出《隋書˙鄭譯傳》。鄭譯是隋朝開國元勳,後因被舉報「貪贓求貨」以及對母不孝等事遭到貶官,但隋文帝感念他當年共患難之情,又把他召回京城賜宴,酒酣耳熱之際,便要內史令李德林立即草擬詔書恢復鄭譯的爵位,宰相高熲一旁戲說「筆乾了」,鄭譯答:「不得一錢,何以潤筆?」我猜這鄭譯先生大概真的滿腦子錢,才能一脫口就是這種幽默吧。
潤筆的形式不一定是金錢,古人向文人墨客求取詩詞書畫,或是碑銘志序,除了以金銀酬謝,還可以物易物呢。比如王羲之愛鵝,李白要喝酒,而蘇東坡,據稱送羊肉也可以。
究竟從何時、哪一份刊物開始有了稿費制度?我查閱的書籍文獻都沒有明確記載。早期的副刊或是類似副刊的版面,經常是主編自己寫稿,編者即作者,連徐志摩接編北平晨報副刊(1925年10-1926年10月),據說每星期要寫幾千字應付版面。但也不可能編輯全部自己包了,還是要對外張羅稿源,稿費的制度化,可能就是在副刊形成的過程中,慢慢建立的吧。至於副刊的形成,容後另篇談論。
可以確定的是,報刊稿費的概念,是在有了副刊之後,在此之前,一般的觀念,到報社刊登文字不僅沒有稿費,並且是要付費的。清同治十一年(西元1872年)3月23日創刊的《申報》,創刊號發表〈申報館條例〉被視為最早的文藝徵稿啟事,曰:「如有騷人韻士有願以短什長篇惠教者,如天下各名區竹枝詞及長歌記事之類,概不取值。」「概不取值」的意思,就是不向你收費。
在副刊興起,甚至成為報業競爭主力之後,稿費自然應需求而生,從每篇奉酬雞蛋兩個,到一篇海外通訊稿費50元天價(當時米價5元一擔)皆有之。
今日稿費普遍在每字1至2元之間,專欄或重量級名家另有標準,詩一般每首以一千字計算,長詩另計。插畫、攝影等圖象標準較複雜,每幅約在六百至三千元之譜。大致如此,與四十年前相去不遠,難怪資深作家經常感慨。我同時是作家也是編輯,比誰都嚮往過去的好時光。
昔日聯副最被稱道的是還曾經「養」過一些作家。那是民國66年,馬各執掌聯副,他以「聯副撰述委員」名義與十餘位年輕作家簽約,每月支付五千元作為作家的「生活基金」,鼓勵作家安心創作,如有作品發表,稿酬另計。當年獎勵的作家包括吳念真、小野、丁亞民、季季、李昂、朱天文、朱天心、蔣曉雲、三毛、蕭颯等十餘位,今日回顧,真是花開滿樹。我在聯合報六十周年時訪問小野,他回憶跟聯副簽約,整整五年,聯副每個月付給他五千元讓他安心寫作,「而且聯副這個約簽得很鬆,雖然說最高的期望是每個月交一篇稿,稿費還另計,但是只有朱天文、朱天心乖乖的寫,就真的成為職業作家。而我跟吳念真還照樣在別地方上班,他白天在療養院當圖書館管理員,晚上是輔大夜間部學生;我也是三心二意,不敢把工作辭掉。稿子寫不出來,馬各也不怪我們,完全沒有懲罰。出書也未必要在聯合報系,非常的寬厚,到現在想來仍是不可思議的機制。」
不可思議的美好時光,過度緬懷,有害身心。今日全球報業媒體的生存困境難以盡述。有一次劉克襄大哥見到我,搖了搖頭:「以前我們整天擔心有一天副刊會不見,原來……有一天整個報紙都會不見!」但說到最絕望處,我又沒有那麼悲觀了。不僅依舊保有無可救藥的樂觀,遇上一些還沒投稿來,先來電仔仔細細詢問稿費多少錢?怎麼計算?如何支付?刊出多久會寄出?不能多一點嗎?能不能不提供身分證字號(怕我們盜用)?甚而有擔心我們竊取他的稿子而要求一收到稿件先付費種種的問題、要求時,我刻薄的劣根性立刻壓倒愧疚之心,得非常努力壓抑自己不要迸出這湧上喉頭的話來:「你稿子能用再來說吧!」
(原載七月號《幼獅文藝》)
輔大夜間部 在 輔大進修部粉絲團- 首頁|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祝福大家新年快樂,福兔迎祥,兔躍納福,鴻兔大展 1月19日(四)至1月29日(日)為輔大彈性放假與春節假期洽公者請1月30日(一)再來囉❗️ #天主教輔仁大學 #輔大進修部 ... ... <看更多>
輔大夜間部 在 輔大進修部英文系招生影片--折射你的未來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輔大進修部 英文系招生影片--折射你的未來. 3.2K views 5 years ago. 輔仁大學英文系進修學士班. 輔仁大學英文系進修學士班. 44 subscribers. ... <看更多>
輔大夜間部 在 [圖檔] 民63年大學聯考成績- 看板SENIORHIGH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日大]
來考古一下
前陣子去了國圖 沒事翻翻舊報紙 翻到60年代的大學錄取分數
把它影印下來 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網路上可以找到59年甲乙丙/71年甲組的 但就是沒有60年代
這份 四個組完全都有
甲組(二類)前10志願:
台大電機 426.86
台大化工 420.52
台大機械 414.75
台大土木 406.23
台大物理 403.04
台大化學 401.72 (個人碩班)
交大電子 401.69
清大動機 399.63
台大農機 396.07
清大工化 393.43(清大化工)
最低為靜宜純數 219.91
那時候的三間師範(台師/高師/教院=彰師)分數不高 國立尾
(當然那時候能考上國立都很厲害了 總錄取率約25% 甲組大概4成)
我這屆(民80年代後期)反而是高於中字輩
風水輪流轉吧
這兩張圖 也可以看出50年前有什麼學校、科系 蠻有意思的 挖咧
中央喔 一直以為當時沒什麼科系 原來如此
那時候的化字輩 尤其是化工 因為沒有資工 就是電機後的第二
早就耳聞化工那時很熱門 果真不假
其實現在也不錯 雖然輸給電資 但贏過機械土木
農化在丙組也是僅次於醫學 藥學的第三志願
*那時候牙醫反而不高 有聽阿中說過因為那時牙醫環境不佳
[夜大]→目前的進修學士班 還有部分招生
甲組的學校有師大數夜 海洋 輔大 東吳 中原 淡江 文化 大同
丙組有師大生物 文化家政 北醫藥學
乙丁組則有台大(法律 商學 中文 外文 歷史) 台師 中興法商 輔大 淡江 東吳 文化
不知道考得上理工日間國立去報台大夜大能否錄取?XD
記得台大夜大一直以來都收這5個系 沒理工 可能因為理工要實驗儀器的關係
我那屆還有 好像是看學測成績
後來廢掉 改成目前的進修推廣部
[三專](網路資料)→已廢除 畢業跟五專/二專一樣是副學士
甲組:
台北工專(電機 電子 機械 土木 化工 工工 礦冶 紡織)
台灣藝專(美術印刷科)
世界新專(印刷攝影科) 後來改制成大學後 有在二類招生
銘傳商專(商用數學科)
乙組:
台藝(影劇 美術 雕塑 廣電)
實踐
銘傳
世新(編輯採訪 廣電 圖資 電影)
丙組:
屏東農專(農藝科
農業化學科
畜牧科
獸醫科
森林科
農業機械科
農田水利科)
中山醫專(醫 牙 護理)
北護護理科
實踐(家政 食品營養)
*國中畢業考北五專時
北工有七個科招生:電機 電子 機械 土木 化工 工工 材資
可填到第二志願電子科沒去唸 北聯是大同 唸內中
所以應屆如果考上私立日大 以甲組來說有三個選擇
1.重考 2.拚海洋夜大 3.拚北工三專 但沒學士 不過北工當時算熱門學校XD
另,63年丙組不考物理
73年開始三類組要多考物理 應該很多人哇哇叫吧XD
高中物理不好學啊
不過好處就是咱們二類不考生物還是一樣可以填到一些三四類的系
(個人中字化字輩 大概還可以填到四五十個三四類科系 只是都很普 大部分私立或體院
那時候國體/台體體育系不考術科)
現在又更自由 採計科目更多元 聯考時代可不是這樣
9間師院是76年後加入 我那屆大概平均在中字輩 北師/市北跟彰師高師差不多
偏遠的則是後段國立
以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4.153.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ENIORHIGH/M.1675157375.A.68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