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職原點和田毅
#お帰り
不准推薪水小倫喔(笑)
#軟銀四本柱
「軟銀 四本柱」的推薦目錄:
- 關於軟銀 四本柱 在 江皇萱 Hsu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軟銀 四本柱 在 江皇萱 Hsu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軟銀 四本柱 在 滾羊の一番生ビー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軟銀 四本柱 在 Re: [問題] 軟銀的所謂四本柱.. - 看板Basebal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軟銀 四本柱 在 滾羊の一番生ビール- 昔日軟銀四本柱最後一位也離開了 ... 的評價
- 關於軟銀 四本柱 在 作者calsdark 的總覽(PTT發文,留言,暱稱)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軟銀 四本柱 在 Re: [專欄] 人帥真好!大聯盟十大帥哥評選yeh10jp ... - PTT 的評價
- 關於軟銀 四本柱 在 野球魂2010 斉藤和巳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軟銀 四本柱 在 CMU_BST01板討論區列表第28頁- [閒聊]串珠的圖來了 ... 的評價
- 關於軟銀 四本柱 在 [閒聊] 大家還記得新垣嗎- 看板Baseball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軟銀 四本柱 在 [分享] 日本戰力外通告名單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軟銀 四本柱 在 Re: [問卦] 曹錦輝41歲退休6年還能投到148?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軟銀 四本柱 在 熱男2016!首次福岡Yahoo巨蛋觀賽軟銀vs樂天-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軟銀 四本柱 在 4本柱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PTT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軟銀 四本柱 在 4本柱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PTT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軟銀 四本柱 在 4本柱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PTT和網紅們 ... 的評價
軟銀 四本柱 在 江皇萱 Hsu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四個人的聚集
太讓人懷念了!
#軟銀四本柱
#你認得哪些
軟銀 四本柱 在 滾羊の一番生ビー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昔日軟銀四本柱最後一位也離開了........四本柱只能從回憶裡尋找。
軟銀 四本柱 在 滾羊の一番生ビール- 昔日軟銀四本柱最後一位也離開了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昔日軟銀四本柱最後一位也離開了........四本柱只能從回憶裡尋找。 ... 軟銀鷹隊與養樂多燕子隊19日達成一項2對2的交易,以新垣渚與山中浩史兩位 ... ... <看更多>
軟銀 四本柱 在 作者calsdark 的總覽(PTT發文,留言,暱稱) - PTT網頁版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Fw: [閒聊] 軟銀四本柱新年聚會 · [ SoftbankHawk ]1 留言, 推噓總分: 0. 作者: calsdark - 發表於2019/01/17 04:51(4年前). 令人感動的一刻. ... <看更多>
軟銀 四本柱 在 Re: [問題] 軟銀的所謂四本柱.. - 看板Basebal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引述《Tina741214 (世事無常)》之銘言:
: 我記得是以下四位
: 斉藤 和巳
: 杉内 俊哉
: 新垣 渚
: 和田 毅
: 有板友知道為什麼他們四個會被合稱為四本柱嘛?
: 他們四位真的有曾經在同一年威過嘛?
以上推文是正解
齊藤和巳 16勝1敗 ERA:2.92 對右打被打擊率:0.247 對左打被打擊率:0.215
杉內俊哉 18勝4敗 ERA:2.11 對左打被打擊率:0.197 對右打被打擊率:0.220
新垣渚 10勝6敗 ERA:4.61 對右打被打擊率:0.220 對左打被打擊率:0.318
和田毅 12勝8敗 ERA:3.27 對左打被打擊率:0.203 對右打被打擊率:0.245
通常投手在面對同側打者(EX:右投對右打,左投對左打)時被打擊率一般來說會
比異側打者(EX:右投對左打,左投對右打)來得低,數值來得好。
齊藤和巳可以說是這份表中唯一的例外,杉內俊哉後來也有一年好像也是這樣。
不過軟銀四本柱真正的價值如下,請看以下簽名檔:(這我幫別人作的)
======================================= =======================================
G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Watti! G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Nagi!
03O IP: 11.0 NP: 180 SO 12 H: 10 G: 3 04O IP: 15.0 NP: 254 SO: 14 H: 11 G: 3
03S IP:189.0 NP:3358 SO:195 H:165 G:26 04S IP:192.1 NP:3131 SO:177 H:173 G:25
03P IP: 15.0 NP: 193 SO: 5 H: 10 G: 2 04P IP: 16.0 NP: 250 SO: 13 H: 11 G: 2
Total 215.0 3731 212 185 31 Total 223.1 3635 204 195 30
======================================= =======================================
======================================= =======================================
G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Sugi! G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Kazumi!
05O IP: 18.0 NP: 326 SO: 19 H: 16 G: 4 06O IP: 18.0 NP: 305 SO: 9 H: 22 G: 4
05S IP:196.2 NP:3200 SO:218 H:150 G:26 06S IP:201.0 NP:3138 SO:205 H:147 G:26
05P IP: 13.0 NP: 189 SO: 10 H: 14 G: 2 06P IP: 16.2 NP: 242 SO: 17 H: 9 G: 2
Total 227.2 3715 247 180 32 Total 235.2 3685 231 178 32
======================================= =======================================
Watti是和田的小名 Wada→Watti,Nagi是新垣的小名 Nagisa→Nagi。
Sugi是杉內的小名 Sugiuchi→Sugi,Kazumi就是齊藤"和巳"當中的英文拼音。
O是指Open,也就是指熱身賽,S是指Season,也就是指季賽,P是指Post Season,
也就是指季後賽。
再來看NP(Number Pitch),投球量。大家來看精美的3731,3635,3715,3685這四個數字
這是軟銀四本柱各在他們生涯貢獻度最高的一年裡所需要的總投球量。這表示說他們一年
不休息全勤完全被榨乾所需要的投球量,不包括練球的部份。這任何一個中職投手做得到
嗎?也不需要做到。光是季賽的3358,3131,3200,3138就已經相當可怕了。
再以他們四人的季賽出賽數(Game,以G表示)26,25,26,26來看。你可以去
算算看,平均每場每人都超過120球,等於差不多是每場8局的投球量。不過實際上他們
每場平均才投7局多,可以從IP一欄去找,以189.0,192.1,196.2,201.0分別去除以
26,25,26,26來看,得到的答案幾乎都是7點多。這就表示他們可以投到七局後,
八局途中解決1人或2人後再下場。
如果一季當中有四人先發投手都有這樣的平均水準(就像今年的費城人般),那你還需要
牛棚嗎? 不同的是,大榮/軟銀做的是風險分散管理,當然一年裡過度使用同一人的負面
效果是那人會在其他年爆,所以這四人除了05年外都沒合體其實是正常的。
W L ERA IP H R ER HR WP BB K W L ERA IP H R ER HR WP BB K
18 5 1.75 201.0 147 50 39 10 8 46 205 18 4 2.11 196.2 150 51 46 14 0 43 218
6 3 2.74 72.1 64 22 22 3 3 25 71 7 5 3.53 132.2 130 57 52 15 5 44 114
2006====S a i t o h K a z u m i====2007 2005=S u g i u c h i T o s h i y a=2006
W L ERA IP H R ER HR WP BB K W L ERA IP H R ER HR WP BB K
11 8 3.28 192.1 173 75 70 14 11 73 177 14 5 3.38 189.0 165 77 71 26 1 61 195
10 6 4.61 136.2 146 73 70 13 9 54 130 10 6 4.35 128.1 110 67 62 23 3 38 115
2004===A r a k a k i N a g i s a===2005 2003====W a d a T s u y o s h i====2004
第二份數據,上面是球員在生涯貢獻最大年,下面則是緊接者下一年球員受前一年過度出
賽影響,數據表現大幅滑落。尤以ERA和吃局數的反差感受最明顯。
值得注意的四人在前一年的K值: 和田195(當年第二,輸給維尼) K/9 9.29
新垣177(洋聯三振王) K/9 8.28
杉內218(當年第二,輸給維尼) K/9 9.98
齊藤205(洋聯三振王) K/9 9.18
這當中唯一沒拿過三振王的就是和田,杉內後來有拿到08和09的三振王。
年度 選手名 防禦率 試合 勝利 敗北 救援 完投 完封 投球回 奪三振 失點
==============================================================================
2003 和田毅 3.38 26 14 5 0 8 2 189 195 77
2004 新垣渚 3.28 25 11 8 0 9 2 192.1 177 75
2005 杉內俊哉 2.11 26 18 4 0 8 2 196.2 218 51
2006 齊藤和巳 1.75 26 18 5 0 8 5 201 205 50
第三份數據當中大部份的數據前兩項有些有出現過,值得注意的是完投和全季出賽的比例
和田8/26 新垣9/25 杉內8/26 齊藤 8/26。在現代棒球分工的趨勢下,完投數還能佔整季
近似1/3場次甚至超越1/3場次,可見這投手在隊上的重要地位。其中這些完投場數的單場
用球量,一般來說都不會太低。和田,新垣,杉內,齊藤各有單場166,168,156,155的
單場用球數,和渡邊使用岸的171特攻下,王和森脇的調度模式也不會好到哪兒去。
和田 新垣
年份 戰役 局數 打者 球數 安打 三振 四死 年份 戰役 局數 打者 球數 安打 三振 四死
2003 三戰 6.0 20 76 2 1 0 2004 首戰 7.0 26 105 6 7 1
2003 七戰 9.0 35 117 8 4 1 2004 五戰 9.0 36 145 5 6 4
杉內 齊藤
年份 戰役 局數 打者 球數 安打 三振 四死 年份 戰役 局數 打者 球數 安打 三振 四死
2005 首戰 7.0 30 119 8 6 1 2006 首戰 8.0 29 115 4 9 2
2005 五戰 6.0 23 70 6 4 2 2006 二戰 8.2 32 127 5 8 2
第四份數據就是第一份數據季後賽部份的詳細內容,看起來沒什麼特別,每人分配兩場名
額。不過剛好,一場定生死的最後一戰,在這段時期他們剛好有輪到一次,雖然是輸多於
贏(1勝3敗),但有鍛練的意味在,連這麼大的場面都遇到過,自然遇到其他場次的比賽也
不會有太過緊張的問題(先把這一層心理障礙給除去),只有臨場狀態好壞的問題而已。
而軟銀這種對先發風險分散的策略有一隊也很像,那剛好是07年到10年的美職洛磯
如表下:
Year W L W-L% ERA G GS IP H R ER HR BB IBB SO HBP BK WP BF ERA+
===========================================================================
2007 17 9 .654 4.22 34 34 215.1 234 103 101 25 63 7 165 7 1 1 922 114
2008 16 9 .640 3.96 32 32 211.1 236 102 93 13 48 2 96 4 0 6 886 118
2009 16 9 .640 4.38 33 32 185.0 172 95 90 20 83 3 193 9 1 12 799 105
2010 19 8 .704 2.88 33 33 221.2 164 73 71 10 92 7 214 9 1 16 894 160
WHIP H/9 HR/9 BB/9 SO/9 SO/BB NP Awards
============================================
1.379 9.8 1.0 2.6 6.9 2.62 3485 CYA-9
1.344 10.1 0.6 2.0 4.1 2.00 3062 AS
1.378 8.4 1.0 4.0 9.4 2.33 3054
1.155 6.7 0.4 3.7 8.7 2.33 3601 AS,CYA-3,MVP-23
07年的代表是Jeff Francis,08年的代表是Aaron Cook。
09年的代表是Jorge De La Rosa,10年的代表是Ubaldo Jimenez。
接下來再來提軟銀四本柱全盛時期的投球型態。
四人都是屬於高用球數,高三振率,比較缺乏投給你打(卡特,噴射,伸卡)的武器。
直球是四人能在球場生存的特徵,不過在實際搭配變化球上
齊藤是指叉+滑球+曲球。
杉內是滑球+變速+曲球。
新垣06年防禦率最低的時候是縱滑+卡特,指叉比例大過曲球一些些。(我印象中)
和田是滑球+變速+指叉。
還是略有不同,不過共同特點都是沒有一顆能在最少用球數製造最多出局數的投給你打
球路,都要經過佈局誘導策略或是三振來取得出局數,會比較辛苦。
如果以本格派,速球派,軟投派,技巧派來分析。
齊藤我認為是本格派的。(有體力能完投完封,球速有150km。)
杉內在早期我認為是技巧派的,近年投出接近150km的速球,有接近本格派的水準。
和田在早大球速尚未進化成141km以上之前,我認為是軟投派的。球速提升之後,我認
為是技巧派的選手。
新垣以直球為主的球路我當然認為是速球派的。
以下連結有他們四人的投球分解動作
https://0rz.tw/RYSsT
分別是和田在千葉球場,新垣在福岡巨蛋,杉內在札幌巨蛋,齊藤在西武巨蛋的場景。
投球動作還是不外乎幾個動作注意重點。
(1)出手點(放球點)之前手臂有沒有打直,有沒有做最大伸展,
出手前有沒有靠近耳垂(高壓式)或是離耳垂有適當的固定距離(3/4式)
(2)在跨步的瞬間,後腳腳尖瞪進的重要,這是一個重要往前驅動的動能。
(這我在工藤公康所出版的投球動作教科書中的投球分解圖片中,以及現場親眼
看到東洋大監督高橋昭雄指導乾真大的投球動作過程中,都有看到。)
(3)後腳小腿距離地面的距離
其實可以很明顯的觀察到,新垣的後腳小腿離地面有點過高,其他三位幾乎都貼進地面。
(4)是使用身體扭力向左(向右)旋轉成份居多,還是身體重心直接壓低(從上到下)
成份居多。
圖中我個人認為,觀察到杉內(從左旋轉到右)和新垣(從右旋轉到左)利用的身體扭轉較
多,齊藤和和田則是利用身體重心直接從上到下壓的成份比較多。
而且四人身高齊藤和新垣是高的,和田和杉內算矮的。可是在實際重心運用上,新垣和
杉內反而運用重心較高的投球形態,齊藤和和田反而運用重心較低的投球形態。剛好讓
四個人形成不同的投球風格,這也給有志往投手這條路走的人一個參考。
也因為杉內和新垣的投球時的重心比較高,所以當他們完成動作的收尾瞬間杉內會把頭
放得低低的,好像幾乎不看球的樣子,新垣則是把頭歪一邊,好像偷看球的樣子。XDD。
在跨步的行進過程中,齊藤和和田在握球的高度上會比較低,其中因為齊藤常投指叉,
他的握球看起來好像是夾球一樣,而和田的握球看起來就好像是丟鉛球前的準備動作般
。杉內和新垣感覺起來握球的高度上會比較高。其中杉內最會擅用手腕扭轉的力量,而
新垣最有名的則是他的甩臂速度。
(5)前腳保持弓箭步,身體重心儘量向前。四人做得都還算成功。我們來看反例:
李瑋華
https://0rz.tw/cahoJ
潘俊榮
https://0rz.tw/bVnfZ
我發現有兩個共同的特徵
(a)前腳弓箭步不太明顯
(b)前後手拉太開,距離過大
我感覺他們二位在投球時有種我在投球,背後似乎有個人拉住我,把我的力量給分散了
投球力量似乎沒有辦法全力釋放出去,有這種感覺。
他們兩位的成長空間還蠻大的。
經過時間的洗禮和我上面的贅述,軟銀四本柱的跨步中的投球畫面就很容易變成我下列
文連結中所提供的投球畫面,看看跟您想的是否一樣。
https://0rz.tw/yl68D
此外高抬腿的高度,在下列連結中的圖片也可以讓大家判斷看看,倒底誰抬的高度比較
高,甚至姿勢比較特別怪異....XDD。
https://0rz.tw/Cqbx2
: 想到這種本土陣容就會讓我
: 想到那一年的誠泰三本柱
: 放到現在應該就是冠軍保證了
: 真希望郭總能回中職當投教
: 他的指導能力真的是太棒了
是阿,那一年林恩宇,林英傑,許竹見三人的表現真的在中職來講算威。當年的
四號是楊騏嘉。不過我覺得很可惜,黃欽智那兩年因為受傷缺陣。如果廣大球迷
有看當年07亞錦賽郭總調度的話,應該不難發現郭總還是承襲老一輩日本傳統思
想讓先發投手硬撐的思維。要用這種思維也不是不行,但前提是要有四名有完投
能力的先發投手。不過郭總從來沒有那麼好的運氣可以遇到陣容這麼齊全的隊伍
,他還是當投教比較適合。
還有一點,誠泰也很有意思。當年誠泰的主戰先發都有當過重要中繼或是終結者
的經驗。(林恩宇,林英傑,許竹見,黃欽智,楊騏嘉等人)。
MLB和NPB也各有一隊有類似這樣的經驗。一隊就是連兩年的世界大賽亞軍遊騎兵
隊(C.J.Wilson,Harrison,Ogando,以及明年要轉先發的Feliz等人),另外一
隊則是日本讀賣巨人,09年日本一,陣中主力先發上原浩治,高橋尚成,內海哲也
,東野峻,都有經歷過主力先發,終結者或是主力中繼的經歷。
其實西武08年也有四本柱:涌井秀章,岸孝之,帆足和幸,石井一久。
我個人是號稱 4i連線 (Wakui,Kishi,Hoashi,Ishii依序排列),取每個人姓的最
後一個字母。而西武另外兩個著名的輪值先發西口文也和菊池雄星,在他們二位姓
的最後一個字母也都是i。(分別是Nishiguchi和Kikuchi依序排列)。
而涌井,岸,帆足,石井各擁有一個水準以上的縱向變化球。涌井指叉,岸曲球,
帆足掌心,石井滑球。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渡邊久信在08年日本一的調度,在第六戰
和第七戰幾乎把所有先發主力給壓上了。第六戰壓上三號先發帆足和二號先發岸。第
七戰更是經典,大膽的使用五號先發西口,然後緊接者四號先發石井,一號先發涌井
每人各投兩局,而且居然還讓他們賭贏了這一場。
這調度學上神奇的調度,以小博大的成功案例可以載入歷史了。可惜的是渡邊久信讓人
印象深刻的調度僅止於這個系列賽,更不用提後來讓岸171球特攻的作為了。
如果要跟亞職扯上關係的話,火腿的06陣容達比修有,八木智哉,金村曉,武田勝
是在歷年亞職賽中,四大先發出賽最整齊的隊伍。不過他當年的打線還是有一點保留。
野球魂3中的確是很有機會使用,但新垣的控球和續航力差一點,不好控制。而且要取得
三振大多要從 真中低目下方的壞球來投縱向變化球比較容易得手。依序是齊藤指叉,
杉內曲球,新垣縱向滑球,和田圈指變速球。個人是推薦野球魂4,因為野球魂3中的
新垣指叉控球能力非常差,但是到了野球魂4中能力值大幅成長。
上述提的縱向變化球的決勝球中,反而到了4代變成搶關鍵好球數的變化球這策略比較適
當。那當第三顆好球的決勝球呢? 依序為齊藤曲球,杉內圈指變速,新垣指叉,和田滑球
比較適當。如果你有把握把球控制到球路位置開後門的話,就是從打者外角要進好球帶的
跡象,要進不進的,這種球路在初級最容易吸引打者出棒,很容易單場20K以上。
不管如何,軟銀四本柱早就已經在2008年走入歷史,您現在看到的都是窮人板的。
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往四本柱發展,隊隊都可以收集四本柱。軟銀今年有可能一
次損失三名主力先發(和田,杉內,Houlton),不過對於中新生代的大隣,大場,
山田,岩崎來說,未嘗不是另一個挑戰主力位置的開始。(攝津已經上位占了一個位
置了,所以沒提到他。)這對於正在換血中的軟銀來講,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
╔═════════════════════════════════════╗
║□□□ A □□□ B □□□ C □□□ D A右投的指叉把你騙得死去活來。║
║□□■ 右 ●■□□ 左 ●■□□ 右 □□■ 左 B左投的變速讓你揮得無所適從。║
║□□■ 投 ■□□ 投 □□□ 投 □□■ 投 C右投的滑球殺你殺得七昏八素。║
║ ● ● ● ● ● ● ● D左投的曲球使你覺得愛恨交加。║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322891425.A.2B2.html
◆ From: 118.167.183.7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