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孤味》+《孤味》短片版:恨入骨,愛入心。
.
#滿滿的雷請斟酌閱讀
.
.
.
.
#恨入骨卻也愛入心。
.
二刷《孤味》,發現電影有些細節處理的得很好,例如拈香的客人離去時,不能說再見的習俗。二刷電影也更加清楚人物間的愛恨關係。林小姐在生日會上唱《再會啦心愛的無緣的人》或是聽 Aiko 提起才知道過去幾年,陳伯昌和蔡阿姨都有回台南拜媽祖,她忍不住嘀咕了一聲:「怎麼我都沒遇到?」林小姐和丈夫多年未見,卻始終沒將對方放下。陳伯昌過世後,林小姐對丈夫的怨與恨更是找不到出口,所以她才會張牙舞爪,想要討個公道。但林小姐對丈夫只有恨嗎?只有恨怎麼會唱《再會啦心愛的無緣的人》?怎麼會嫉妒蔡阿姨?怎麼會給丈夫一個風光的葬禮?怎麼會前一秒才叫女兒們別跪拜父親,「反正過去幾十年他又沒有養妳們!」下一秒又立刻心軟,讓女兒跪拜父親?
.
經過這樣多年,林小姐對丈夫的感情究竟是愛或恨或怨或不甘心,可能連她自己也搞不懂吧。想想,每個人大概都跟林小姐差不多,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事,有時很難分得一清二楚。
.
#女兒與他們的父母親
.
林小姐不願簽字離婚,大女兒宛青卻急著想跟丈夫離婚。林小姐罵宛青跟她爸爸一個模子刻出來,定不下來,但其實宛青是在母親身上看到她的侷限,明白母親的不開心來自放不下夫妻關係的執著。宛青想離婚,是害怕掉入跟母親一樣的狀況。
.
電影裡,宛青復發的癌症,連結起宛青對父親的情感、對死亡的恐懼、以及母親與姐妹們對她的關懷與愛。另一方面,#復發的癌症也是這家人的隱喻,宛青得知自己又得做化療時,她悲傷地說:「這一切又要重頭來過。」這段話不正是林小姐的心情寫照?陳伯昌的死亡,讓林小姐平靜多年的日子又起波瀾,簡直是十幾年前丈夫離去時的混亂狀況重現,讓她心力交瘁。
.
二女兒宛瑜想把女兒小澄給送去美國讀書,她說不想小澄未來只能結婚生子,希望小澄能有更多的可能性。宛瑜抱怨母親老是逼自己讀書,不讓她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宛瑜卻也用跟母親相同的方式去規劃小澄的未來,沒有過問小澄的想法。林小姐說宛瑜個性特別像她,這點倒是沒錯。林小姐年輕時把三女兒阿眉過給他人,「這樣也好,不用跟著我們吃苦。」林小姐如此自我安慰地說。想來,宛瑜要小澄去美國讀書,也是相同的出發點吧,或許不在自己身邊,小澄的人生才會更好過一點。
.
宛瑜不只教育女兒的方式深受母親的影響,還包括她對婚姻的態度,當宛瑜聽見丈夫跟陌生人講電話時,內心快速升起焦慮感,甚至主動跟丈夫說:「你是不是要跟我離婚?」。宛瑜對「男性/丈夫」的不安全感,源自父母親的婚姻帶給她的陰影。潛移默化與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最難被根除,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往往比我們想像的更深刻也更有殺傷力。
.
小女兒宛佳對父母親之間的恩恩怨怨印象不深,所知也不多,她是家中唯一一個會跟父親以及蔡小姐私下保持聯絡的人。林小姐怨嘆自己這麼疼小女兒,還把餐廳留給她,沒想到小女兒卻是胳臂往外彎,向著那個背叛自己的男人。但我們不能怪宛佳對父親與蔡阿姨沒有敵意,這個家有很多風風雨雨,她的母親和姊姊都以保護為名,沒有透露太多訊息,對宛佳來說,父親就是父親,而不是負心漢。能夠跟父親和蔡阿姨和平相處是宛佳的幸福,#一個被好好保護的人心裡才沒那麼多的苦澀。
.
#消失的人與風箏
.
《孤味》有讓我想起《消失的情人節》,父親缺席,妻女深受影響。《消失的情人節》的父親欠女兒一碗綠豆豆花,《孤味》的父親則是來不及把手上的軟糖交到女兒手中。
.
「這首歌是陳昇的《風箏》,妳大姨的最愛。」
「陳昇是誰?」
.
陳昇看《孤味》,有沒有苦笑出來?《風箏》其實也是我的愛歌,當兵時,部隊用餐時間老會放這首歌,因此每次聽到《風箏》,我連結到的都是當兵回憶。剛退伍那幾年,常會想起當兵的往事,最近這十幾年,很難得再想起部隊的朋友(也失去了聯繫)。某方面來說,那些曾經跟我很熟悉、信誓旦旦說退伍後也會保持聯絡的弟兄們,成了我生命中消失的人。
.
#緣分
.
《孤味》之於我最溫柔的設定,不是林小姐讓出位置給蔡阿姨,讓她成為名正言順的妻子,而是林小姐對蔡阿姨說抱歉,自己沒簽字離婚,才讓她與陳伯昌無法結婚。蔡阿姨回說:「若是他沒先遇見妳,或許我跟他可能就沒這個機會在一起。」我們不是上帝,無法綜觀事物的全貌,眼中看到的事件只存在現下的一刻。但一件事是好或壞,有時需要時間的發酵,才能看出其背後代表的意義。一如陳伯昌沒跟林小姐有過一段關係、沒有被趕出(逃離)台南,或許永遠沒有機會認識蔡阿姨,又或者,林小姐哀怨丈夫的離去,卻也可能因為陳伯昌不在她的身邊,才有辦法專心發展事業,開設知名的餐廳。
.
#短片。
.
MOD 補上《孤味》的短片版,看完後覺得電影版是相當成功的延伸,人物更立體(女兒們的性格更清晰),衝突更多,情感力道也更強悍。短版礙於篇幅,很多部分只能快速交待帶過,但我很喜歡林小姐跟蔡阿姨的幾場互動,不像長版的刻意迴避,短版的林小姐和蔡阿姨常常處在一個空間中,一個是陳伯昌的正牌妻子,一個是陪伴他後半輩子的伴侶,名份上林小姐佔了優勢,但現實生活卻是蔡阿姨才瞭解陳伯昌的生活點滴。告別式前一晚,蔡阿姨借宿林小姐家中,林小姐請蔡阿姨一起同床就寢,中間隔著一個小孫女,兩人輕聲談天,看似聊著蔡阿姨的服裝款式與色彩,暗裡卻藏著兩個女人年齡差距的比較、以及林小姐的遺憾與蔡阿姨的哀傷。
.
短版《孤味》是三個女兒與一個兒子(從頭到尾沒露面),長版《孤味》則是四千金。短版片中,林小姐曾經夢見丈夫、陳伯昌告別式當天,炸好的蝦卷少了幾卷、片尾林小姐在車上唱歌時,出現男聲的歌聲與她合唱,有帶出些奇幻感受,是鬼也是思念。電影版只保留片尾歌唱戲,讓兩個分離多年的夫妻同唱一曲,圓滿了林小姐心中的遺憾。
軟糖 媽 離婚 在 擁抱不完美&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練功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孤味是一部很適合女人看的電影
連我這個男生都喜歡。真的很好看…。
今年的台灣電影真是大爆炸、一部比一部精彩。
---------------------------------------
《孤味》裡面幾個女演員都演的很「到味、也到位」,
陳淑芳薑是老的辣、有拿影后的實力,
而我喜歡的謝盈萱如果拿最佳女配角我也不意外。
有時候,在兩人的感情裡並沒有絕對的「誰對誰錯」,
每個人其實都有自己的「不得已」。
感人的部分很多、值得討論的部分也很多,
我最喜歡的橋段是:
最後林秀英(陳淑芳 飾)的「放下」與「#成人之美」,
#放下:是的,她終於簽下離婚證書,
那一刻,她放下了對老公的怨,
因為放下、於是心裡多出了「空間」、
讓內心深處對老公深深的愛可以被釋放出來,
這就是最後、她選擇不去參加告別式,她選擇「退位」的原因。
她讓小三去,因為她知道、
她才是晚年最照顧老公、老公最愛的人,
由她去送老公,她相信老公一定會很開心,
她願意「成人之美」。
這就是愛、她對老公、深深的愛。
----------------------------
除了對老公的愛,
當然也是因為她看見「蔡小姐」(丁寧飾演)她是真的愛她老公的,
那種什麼都不求的溫柔體貼與教養,
把強悍、張牙舞爪的元配給融化了,
女人是最懂女人的,她其實是懂得「蔡小姐」的苦,因為自己也是這樣過來的。
放下怨恨的林秀英,願意去「成全」這個受苦的女人、成全老公的愛,
看到這裡、我流淚了。感人、很美。
最後的告別式丁寧演的真好,一出場、氣氛就被帶出來。
雖戲份不多、
但她的內斂又深刻的演出,很震撼、厲害。
---------------------------------
另外我很喜歡她們三姊妹的互動部分。
雖然他們感情好、卻也會不時鬥嘴,我覺得這部分很真實。
大女兒阿青(謝盈萱 飾)跟媽媽「對嗆」那場戲、
我也覺得很經典,我很喜歡
也因為她可以對母親「實話實說」、
所以母親最後才能反思、做到「放下」的,不是嗎?
所以啊、說「真話」是很重要的。#不要害怕家人生氣。
家人是可以吵架、可以生氣的,
只要內心的愛、還在。就不用怕了。
當家人還可以「實話實說」時,表示他們關係都還有救,
如果無法「實話實說」,都不說話或只說些場面話,
那其實就是「外人」、不是家人,
這樣的家人、一輩子都只能「相敬如冰」、
毫無「親密」的可能。
-----------------------------
好了、不能說太多、其他更多感人的戲,
請自己進戲院去「體會」吧。
這是一部探討婚姻、家人親密關係、「和解」、「放下」的好電影,
#很值得女人的你進戲院去看喔。
#孤味。孤獨的味道、深刻卻有味,等你來品嚐
---------------------------------
爸爸的軟糖是另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部分,
這樣的「#體感經驗」、
是叫小妹對父親念念不忘的情份。
#以物寄情,食物在情感裡所扮演的角色、有時真叫人吃驚。
#還有那個蝦捲。(出了戲院突然很想吃蝦捲、哈)
軟糖 媽 離婚 在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自我成長書籍實踐報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
嗨~大家好,我是三妍良語,勵志實驗狂。
這次要和大家分享跟貧窮有關的書📗
讀書短評【我在底層的生活:當專欄作家化身
為女服務生】美國窮忙族的真實生活
https://reurl.cc/R4MLE9
⭐為什麼我會看這本書?
是某個說書影片推薦的,我想一直以來,
我都在「往上看」有錢人的習慣和想法,
並且當作目標去追尋,
但是我有沒有想過要「往下看」
那些貧窮、活在底層的人們,
能靠著這些有錢人的理論往上攀爬,
脫離階級嗎?
⭐我想在書中找到的答案
當工作佔去一天的體力和時間,
回到家後,真的有體力再去進修嗎?
⭐3個有感句
1.我只是造訪一下這個世界,但這些人往往
一輩子大部分時間都得待在裡面
2.「貧窮」充滿了恐懼的滋味
3.在那個世界,疲憊變成一種類似固定
骨折夾板的東西,會把你撐起來。
⭐感想
作者小時候出身礦工家庭,
長大後成為科學家和作家
為了寫下一本書而尋找題材,
她隱藏富裕階級的身份,
去投身美國底層的工作,寫出她的所見所聞。
我印象深刻的是,她提到因為富有的人把城市周圍的地都買走拿去蓋大樓,
於是窮人就只好住離城市更偏遠的郊區,
交通費和住宿費吃掉他們的所得,
他們大部分會住拖板車公園,
但有時還是一位難求。
有的沒有盥洗設備的房間,
單日租金甚至還比有附獨立套房
衛浴設備的房間還貴,
因為那些房間一開始要交一大筆押金,
窮人沒辦法拿出押金,
就只好住單日算的租金較高,
而且環境較差的貨櫃屋當中。
作者去應徵清潔婦、廉價速食外場服務生,
還要自行找尋住處,
她發現許多在底層工作的人白人的比例
比黑人還要多,
很多都是離婚婦女或是單親媽媽。
他們一天要做2份工作,
中途吃的午餐是一小包多力多茲
或一個三明治。
他們也沒有錢看醫生,
過勞工作的代價是兩眼無神、蒼白的臉色,
稀疏泛黃的牙齒和過勞疼痛疲倦的身體,
是他們的標記。
他們用工作去撐過每一天,生病發燒的時候
吞的不是止痛藥或感冒藥,
而是用工作撐過去,若是請假一天,
有時隔天的飯錢就會付不出來。
這些低薪工作的老闆或是管理階級
給予他們的薪資很低
他們一天的薪水是6美金,
最高的工作到8美金,
並且縮短他們休息的時間、
沒有個人隱私、生病也不讓人請假,
3個人當1人用,工作超時也沒有加班費。
這些工作對外販售的服務或商品都非常低廉,
縮減的成本部分就是低廉的薪資
整本書看完我沒看過比8美元更高的金額。
而中途作者因為換工作的關係,
經濟陷入了短暫了困難,
於是他去申請社會救濟的食物補助,
她發現社工單位對她的申請刁難重重,
經過一番波折,她總算拿到食物補給品-
數包顏色鮮豔的軟糖、餅乾、多力多滋、
營養麥片、一大塊醃火腿。
富裕階級認為窮人就是愛吃垃圾食物,
但是社會補助給的就是這些不營養卻
很便宜的食物。
之前有認真運動減肥的日子,
我常常去吃健康便當或自己煮,
發現所謂的健康其實很花錢,
尤其好身材除了運動以外,
更是吃出來的。
健康其實非常的昂貴。
這本書看到一半的當下,
我正在摩斯漢堡吃著早餐
我不禁深深覺得
邊悠閒吃著漢堡,
喝著一杯55元的卡布奇諾,
身上還有健身房會員的會籍
是多麼奢侈的一件事。
作者經歷幾次打工後,
儘管她有長期健身的習慣,
體能和健康也比長期營養不良的同事好很多,
但她身體最終還是吃不消,臥底2年決定結束她的體驗回到她的世界。
她藉由寫出她的所見所聞
(經由改編消除一些人事物的名字)
呼籲政府和經濟學家、民眾正視
在數據上消失的底層工作者。
由於這本書其實是2001年出版,
我不知道經過20年經過這麼長的時間,
美國底層社會的結構改善的如何。
書中最後也沒有解答我的疑問,
裡面也沒看到從底層翻身上的例子,
我還是不知道窮人到底缺少了什麼門票,
脫離這個痛苦的循環,
通往一般普通階級的社會生活。
不過到是有許多人在寫作,
甚至在寫科幻作品。
所以作者表明作家身份要離職時,
同事也沒有驚訝的感覺。
我想台灣一直都有勞健保和便宜的醫療
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在有職業傷害的時候,
復健科、骨科等等的金額都是
我們一般人付的起的。
我不知道台灣底層工作的人
實際生活是怎麼樣,
尤其離婚和有小孩的婦女,
似乎只能做一些兼職或團購的工作。
最近很紅的「做工的人」
似乎有在探討底層工作這方面的事,
等我看了再說。
我希望能在其他本書找到
適合自己能通往財富自由的門票,
經由訓練脫離低薪的循環,
也分享方法給其它有同樣問題的人。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
#閱讀心得
#我在底層的生活
#貧窮充滿恐懼的滋味
#圖文合作歡迎私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