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m26d
不愛包巾
不愛推車
不愛提籃
不愛汽座
愛這台腳踏推車
-
嫩嬰越來越早起了
為了維持她睡眠時數
想調整她睡覺的時間
昨晚陪嫩嬰早點熄燈
與老公都一起躺平
告知嫩嬰要睡覺了
是要睡到明天早上不是小睡
沒想到還真的就這樣睡到天亮了
睡的時間整整提早三小時啊💪🏻
當然夜奶還是有
就睡著喝喝完繼續睡
小梅根不喜歡人家拍背或拍拍哄睡
只要別打擾她入睡就好😂
-
又看了篇與我育兒理念有點默契的文:
今年3月,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委員、兒童心理學家Perry Klass在其部落格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不同的寶寶、不同的功課』。
Klass 說:「你身為父母的工作,是愛、珍惜、教養那個你得到的寶寶,不是那個你想像中的寶寶,或者是教養書上的那個寶寶。」
寶寶隨和或難搞,跟爸爸媽媽會不會帶孩子一點關係也沒有。有的爸媽第一胎寶寶很隨和,他們就信心滿滿,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棒的父母;結果第二胎寶寶很難搞,他們就驚慌失措,懷疑自己育兒技能退步。其實這都是寶寶的性格使然。
循著最適合感覺帶自己的寶寶
Klass的第一個孩子喜歡被抱著,討厭被放下來。因此大部分時間她都用背巾把寶寶抱在身上。她把電腦裝在高櫃子上,抱著寶寶的同時站著工作。只要被一個站著的成人抱著,她那難搞的寶寶也可以很隨和。
Klass以自己為例,告訴新手媽媽:「如果妳的寶寶跟我的一樣,就多站著,多抱他。用適合妳和寶寶的方式照顧他。不要去看育兒書上那些躺在床上微笑入睡的寶寶。不要聽三姑六婆跟妳講那些要給寶寶睡眠訓練的大道理。」
Klass醫師的第二個孩子可以輕易地躺在床上睡著。她說:「沒有兩個寶寶適合同一套教養方式。」
所謂育兒,是一個爸爸媽媽和寶寶磨合的過程。
有時候這個過程很順利,有時候這個過程比較艱難。就跟人生一樣會有無法預期的事情一樣,那也沒什麼!
-
已經盡量整理簡化
但重點太多了就那麼長了
這篇我也是看了又看
想看全文一樣可私訊噢!
-
#身為父母的工作是愛那個你得到的寶寶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