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編企劃【搶救剩食這樣做!】
一瓶飲料、一個舉杯的動作,加上一桌暖心美食,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彼此關係更緊密。
KIRIN Bar BEER × 明日餐桌聯手出擊,推廣延續剩食價值,期望消費者感受生活的愉悅與幸福之餘,也能朝向聯合國訂定的永續發展目標邁進、善盡身為地球公民的責任!
將剩餘食材變佳餚超容易上手食譜→
#剩食 #Barbeer #明日餐桌
身為地球公民的責任 在 蔡易餘 家己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是世界動物日,學習著用友善的心與動物共存,世界才會更美好,領養代替購買,讓我們 #向獻愛心給人類的動物們致謝!
#世界動物日
#愛護動物是身為地球公民的責任
----
👉來加餘餘LINE→https://tinyurl.com/chiayionefish
👉還有訂閱Youtube→https://reurl.cc/e8WqVm
身為地球公民的責任 在 雪莉不要鬧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從世界第一網紅的千萬衣帽間看 #極簡主義
-
前幾天看到Chiara Ferragni IG曝光了放置近百價值不斐精品包的衣帽間(截圖只是冰山一角哪),真心覺得無比讚嘆。然後差不多的時間我剛好也看了Netflix上的紀錄片【極簡主義:記錄生命中的重要事物】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可能源自於不同的理念、職業、消費行為等,各種大大小小的選擇。
我不會因此舉著道德大旗批判Chiara,甚至可以說非常佩服她的專業、品味與商業頭腦,但這樣浮誇的展示,的確可能造成非常多人對物質的盲目追求。其實不只Chiara等網紅,我們每個人張眼所見每天被無數廣告觸及,若不能冷靜思考、停止失序購物行為,對個人或地球來說都是沉重的負擔。【極簡主義】這部片就針對這種全球性的不快樂與失序提供了截然不同的選擇
首先 #物質或許不能帶來快樂
【極簡主義】在記錄兩個美國青年的故事,他們是一間大企業的同事,皆為擁有6位數年薪的「人生勝利組」。高收入高消費,擁有大房子、名車、名牌衣物,但漸漸地卻意識到自己非常不快樂,不僅出現憂鬱焦慮等精神問題,也因為高工時而失去掌控生活步調的能力,甚至錯過了母親罹癌逝世前的寶貴時光。
於是他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進行極簡主義,斷捨離生活中不需要的物品、減少消費,也離開了耕耘許久的工作,最終慢慢透過這樣的過程重新獲得輕盈、快樂的人生。
紀錄片中舉了個例子,許多美國人追求更大的房子、更大的儲藏空間、無止盡的瘋狂購物,靠物質來堆砌滿足感。但如果把家中每個人每天實際使用到、走動到的空間畫出來,可能只佔整個房子不到1/3的空間。也就是說,人們花了大筆的金錢買房背房貸,再花更多的錢無意義消費佔滿空間,但大部分的空間都是浪費。而不經思考、全憑廣告驅動的渴望而促成的消費行為,往往造成壓力、焦慮、失落,也讓生活空間變得擁擠、無法喘息。「讓我們停止這個瘋狂行為,這不是通往快樂的道路」"Let's stop the madness, it's not the answer to happiness."
#有意識的生活
因此,他們兩位開始以自身的經驗推廣極簡主義。所謂的極簡主義並不是無欲無求、一切歸零、停止消費,更不只是搜尋極簡主義時常出現的那種空蕩大房子;而是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有意識的生活」,確保生活中的大小選擇,包含購物、人際往來、家中空間運用等都是經過仔細思考,且能為自己增加價值的。最後的這一段詰問&對話非常發人深省(也很適合拿來當作失心瘋想亂買的時候的咒語XD) "Minimalism is a different way for us to live, living deliberately. Every Choice that I make, every person I met, every dollar that I spent....I constantly question myself, 'does this add value?''Am I deliberate when I made this decision?'"
#身為地球公民的責任
極簡主義倡導有意識的生活,且任何選擇都需要增加價值。這裡的價值指的不只是對自己的生活,也是對周遭的人、對你的社群社區(community)、對地球與生態系。其實簡單說,這就是在過度浪費資源而導致地球崩毀前的當頭棒喝吧~
-
最開始是因為環保了解了不塑 #plasticfree,接著認識零廢棄 #zerowaste,再來是直指內心的斷捨離與極簡主義 #minimalism。每一步都更接近更深層的討論與命題,更仰賴反思能力,也更接近快樂的核心
看了這部紀錄片以後也聽了podcast,真的是庸碌生活中非常好的洗滌。或許我們無法一步到位,但每天不斷提醒自己、反問自己,就是很好的快樂練習
回到Chiara的衣帽間,一個做工精巧、價值雋永,幾經思考後購入的美包,若能被發揮價值、好好地運用,那它就是經由有意識消費後的購買行為。若只是想要、因為她有我也想要、排一排看起來很療癒、現在在打折史上最便宜、限量最後一個再不搶救沒了...等半被迫的理由而下手,更多的包無法換來加乘的快樂,反而可能被物質控制而焦慮不安。所有的掙扎都是真實的也不丟臉,我懂,我們一起加油~~(每天過著被廣告打到點開再關掉的生活XD)
-
以上是心血來潮的落落長分享,所有的連結請看以下
極簡主義紀錄片@Netflix https://bit.ly/2iWexLb
極簡主義Podcast @Spotify https://spoti.fi/2UQsX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