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BT 恐慌辯護】#換日線國際字典
▍什麼是 LGBT 恐慌辯護?
「LGBT 恐慌辯護」是美國法庭行之有年的訴訟答辯策略,指犯罪行為人將犯罪原因歸咎於對 LGBT 族群的恐慌,藉此尋求減刑之可能。
例如在殺人案件中,被告可能會主張他意外得知被害人是 LGBT 族群,讓他感到備受威脅,而在精神失常或自衛情況下行兇殺人。
「LGBT 恐慌辯護」最早可追溯至 1920 年代的美國,但直到近年仍持續有訴訟案件援用此種策略作為答辯。
舉例而言,2013 年發生於紐約的一起命案中,該案被告 Dixon(男性)就主張他之所以殺害被害女子 Nettles,是因為他在路上和被害女子搭訕聊天之後,意外發現被害人是跨性別女性;Dixon 聲稱他是在「感到男子氣概受傷」、「不想要被愚弄」的情況下,才會動手毆打被害人致死。
最後,法院判處 Dixon 有期徒刑 12 年。
外界普遍認為本案刑度低於一般殺人案件的刑度,並認為 Dixon 能獲得輕判,是因為 LGBT 恐慌辯護奏效的關係。
▍為什麼要禁止 LGBT 恐慌辯護?
在訴訟策略上提出 LGBT 恐慌辯護,其實是利用社會上對 LGBT 性少數族群的污名、歧視,創造出「加害人是出於不得已」的說詞,藉此減輕加害人罪責。
如果允許這樣的辯護策略存在,甚至加以採納,無異於否定 LGBT 性少數族群的存在正當性,甚至將 LGBT 性少數族群貶抑為活該被攻擊的次等公民。
因此,美國律師公會於 2013 年就發表過公開聲明,籲請美國全國立法禁止 LGBT 恐慌辯護。
截至目前為止,除今年 5 月剛完成立法的奧勒岡州外,另包括華盛頓特區等 12 個州,均已修法禁止 LGBT 恐慌辯護。
▍LGBT 恐慌辯護與仇恨犯罪
1998 年的 Matthew Shepard 命案,則是 LGBT 恐慌辯護促成仇恨犯罪立法規範的實例。
該案被害人 Shepard 是一名男同志大學生,某日前往酒吧時,被偶然認識的兩名男子帶走並毆打致死。
其中一名兇手的女友事後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兇手毆打 Shepard 的原因就是要教訓他,要 Shepard 少來招惹直男。
Shepard 命案兇手曾一度試圖提出 LGBT 恐慌辯護,但被法官駁回。
該案更促成了前任美國總統歐巴馬於 2009 年簽署聯邦層級的 Shepard 法案,將針對性別認同、性傾向、身心障礙者等的犯罪行為均列為仇恨犯罪。
▍閱讀全文,請見留言區傳送門 >>
#LGBT #恐慌辯護 #LGBT恐慌辯護 #MatthewShepard #犯罪 #族群 #美國 #被害人 #Dixon
身心障礙減刑 在 巴毛律師混酥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精神病患殺人無罪?】
大家記得前陣子有個婦女
因為長期照顧失能丈夫,導致精神崩潰,刺傷護理師的新聞
當時新聞標題下的是「壓力大殺人,法院判無罪」
引起輿論不小的撻伐
恐龍法官瞧不起護理人員等等的罵聲不斷
但不久後有個類似的新聞
同樣是名婦女照顧失能的丈夫,最後也因為長照壓力過大導致精神障礙,用農藥毒殺丈夫
新聞報導標題是「法官同情三度減刑」 最後給予緩刑
新聞下面的留言一面倒的稱讚這個法官「很有同理心」
其實這兩個案例
發生的原因都是因為長照問題導致照顧者身心巨大壓力
前者是發生精神解離狀況 導致犯案時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後者則是辨識能力顯著降低
僅僅因為新聞操作方式不同
就給人民不同的觀感
但其實幾乎是一模一樣的長照問題導致的悲劇
第三四集的 #我們與惡的距離 剛好也有涉及精神疾病犯罪的議題
裡面提到很多一般民眾對精障犯案的誤解
很多重大殺人案件
譬如小燈泡 湯姆熊等殺童案件
犯嫌的辯護人都主張犯嫌有精神疾病
(犯嫌自己倒是不承認....顯然是沒有病識感)
希望能夠減刑或免刑
導致民眾認為是否在法庭上胡說八道
就會被認為是精神疾病獲得減刑
或是曾經有精神科就診紀錄
難道就可以主張刑法第19條嗎
其實根據刑法第19條
重點是在犯案時「不能辨識其行為違法或欠缺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或辨識能力顯著減低」的狀況
即使有精神疾病
在犯案當下沒有發作 或是沒有達到不能辨識自己行為的程度
還是不能減刑或不罰的
而是否有達到這個程度
是需要經過精神科醫生專業的鑑定
並不是在法庭上裝瘋賣傻就會被認定為精神疾病
更多關於上面提到婦女刺殺護理師的案例分析及第19條的解釋
影片中有更完整的說明
身心障礙減刑 在 哇賽心理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想談的方向跟本文主題無關,可以不用點連結」
從文中家屬的反應看到:「質疑兇嫌施信誠持有精神障礙手冊,恐怕因此獲得減刑,也難保手冊根本造假,政府單位隨便發給申請人卻不把關」
有幾點可以討論:
1.有精神障礙可獲得減刑是否合理?或是更細一點,哪些精神障礙才可以獲得減刑?
2.政府發給手冊的過程是否嚴謹?
ㄎ編心得:
我看到那句「因為擔心加害人持有身心障礙手冊,可能會讓刑期遭到減免,而要求黃國昌能召開記者會」感到有點驚訝,很顯然的,國人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想法是深刻存在的。在這種狀況下,心理學該扮演的不僅是對加害人的診斷而已,受害人及家屬的心理調適,也是讓整個案件能好好落幕的關鍵點。
身心障礙減刑 在 精神疾病是罪犯的免死金牌!?汙名化思覺失調症恐 ...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美醫誌#精神 障礙 #思覺失調症#幻聽#幻覺#犯罪# 減刑 #免刑#社會事件#心理鑑定#精神鑑定#偽裝精神病#汙名化#社會邊緣人#精神科#陳柏豪#法律#林清堯# ... ... <看更多>
身心障礙減刑 在 Post di 高雄律師陳政宏律師-法律諮詢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長風律師事務所:「色男亂搓路人豪乳秀身障證明要減刑卻吃土了」 法律分析:http://www.forever-wind.com.tw/. ... 才倉皇逃離現場,事後被逮,他拿出身心障礙證明要求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