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解鎖》,裘.波勒Jo Boaler,譯者: 廖月娟,天下文化
#每天碎念一本書 #出版社推薦邀請 #文末有抽獎活動
影響我甚深的時間管理大神主管,曾向我提到一本他的愛書《心態致勝》,以他為範本偷偷學習他的我,也在讀過這本書後有了一些全新不同的思維,有些事情不再覺得自己做不到,反而會有躍躍欲試,想挑戰看看的勇氣。
就自己的經驗這之間的轉變就是源於《心態致勝》的啟發從過往認定自己本來就是怎麼樣子的「固定型心態,緩慢地變成可以理智告訴自己會越來越好,更進步的「成長型心態」。《心態致勝》雖然被歸類到成功心理學,但不只是社會定義中那種扁平的成功追求法則,我的感覺更貼近是認識自己的角度,也更能接受自己許多還可以更加進步成長的不足之處。
先提《心態致勝》,主要是因為《大腦解鎖》根本就是教育版的《心態致勝》,看完前一兩章後,果然作者 Jo Boaler 與《心態致勝》的作者Carol S. Dweck,兩人是史丹佛大學的同事,提出的主張也很相近。還有同樣滿滿精彩的大腦科學研究與實驗內容。
《大腦解鎖》直接挑戰一個幾乎是所有人都會自我設限的極端問
題:數學天賦。當然,誰的人生中沒有經歷過數學的摧殘呢?直到西元 2021 年我的生活中再也沒有見過圓、橢、雙、拋或者庭院深深深幾許有幾種排列組合問題,但過往的慘痛記憶始終留在心中,甚至午夜夢迴,想起高中數學考試,多少還是會覺得是揮之不去的惡夢。
書中以數學教育的場景出發,我想老師、教練、家中有小孩的家長,甚至學生自己讀都很適合。假如自己學生時代就知道大腦可以改變,錯誤與挫折更有助於學習成長。解不開的數學題目,可能是題目有問題,換別的方式或者畫個圖也許自己就能理解!
書中有個例子我很喜歡,一個老師試著以作者裘.波勒為名的教學法改良數學課教法,一位學生自己發現了老師沒提到的規律,還因此成為班上最酷的人!之後,學生回應校長說出的話,更是讓我覺得充滿了禪宗佛語的哲思:「你不能故意犯錯。你會故意這麼做,代表你已經知道答案,那就不算犯錯,只是愚蠢罷了。」哈哈哈
網路上有個很好笑的句子:「數學不會背叛你,數學不會就是不會。」我喜歡書中提到的另一個概念,與別人合作一起學習,或許兩個人都不會,但總是可以找出更多種不同的思考方式,會比自己單打獨鬥更能夠享受到「數學之樂」?看到這一句時自己默默覺得好笑,數學會使人快樂?再對照自己的經驗,不只是數學,某些巨大到自己可能根本無法解決的問題,若是自我設限,也許永遠都無法解決,但自己不是一個人啊!借用或者凝聚更多人的力量一起跨越原本看似不可能的巨大困難,只要經歷過一次,我想那種經驗的美好,確實是快樂到足以記住一輩子!
《大腦解鎖》解鎖這兩個字用的很精準,解開僵硬沒有理由的自我設限。不只數學,不只學習,面對錯誤挫折以及人生的思考也都十分受用!閱讀或許也是這樣的事吧,分享的樂趣比自己一個人更加快樂~
大家一起來買書、讀書,其樂無窮~
--
【雜訊時代,撥開迷霧的閱讀提案】
天下文化 X Readmoo電子書 全書系書展
9/30(四)前,單本85折、3本75折
書展網址:https://pse.is/3lvlkl
週週加碼優惠!
9/22《神經外科的黑色喜劇(增訂版)》
9/29《與成功有約(30週年全新增訂版)》
..✦..以下抽獎活動辦法..✦..
天下文化提供電子書回饋給「出版魯蛇碎碎念」的粉絲:
在 09/24 中午12點,在本則貼文留言:「我想看天下文化《書名(自行填寫)》電子書!」就有機會抽到你。
共抽出 2 名幸運粉絲。得獎者可獲得「天下文化」讀墨電子書乙冊(以兌換碼形式提供,非紙本書)。
#感謝B編的活動貼文格式
#天下文化 #Readmoo讀墨電子書
#大腦解鎖 #心態致勝 #宣傳機器 #不當決策 #不工作的世界 #多模型思維 #目標 #致富心態 #漫步華爾街 #造局者 #雜訊......(簡短列出自己書櫃中,天下文化的書,喜歡都可以試試看喔,我自己都有帶一本走,哈哈哈)
by 餵鹿吃書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93的網紅BiG日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次純露營沒有爬山的行程,菜鳥們躍躍欲試決定舉辦一場空前絕後的廚藝競賽! 菜鳥要辦活動沒有在跟你各位隨隨便便、拖拖拉拉、磨磨嘰嘰、摩摩渣渣(?) 這種說幹就幹的行動力,就是菜鳥們最為之讚道的精神!💪 為了展現對這場廚藝之戰的敬畏,我們隆重有請日本、泰國、韓國、台灣、義大利五星主廚代表端出貴國的一道料...
躍躍欲試同義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食況轉播 #澳門贏到足
吃這鍋,動作要快。
夾料要快,吃料要快,美味不等人的,是一顆顆碩大的文蛤,大開仰躺,肉身鼓脹。膨皮的蛤肉滑入口,汁水迸裂,鮮味滿盈,而必定要馬上再含一顆,趁熱享用。起鍋的蛤蜊,如果放到涼,隨著水蒸氣逸散,肉也縮了。
這樣讓人爽吃肥蛤的地方,是新開幕的粵式鍋物餐廳,「澳門贏到足」。
台灣人熱愛啖鍋,粵式火鍋近幾年卻聲量低迷,令人納悶。這或也是一種市場空缺,贏到足的二位創辦人就看準這點,派團隊赴澳門學藝,帶回廣東順德正宗風味的鍋物,卜卜蜆、冬瓜粥、火焰鵝等等,都是台灣火鍋市場較為罕見的選項。
卜卜蜆就是我開頭提到的蛤鍋,也是順德人鍾愛的宵夜,「卜卜」用來形容蛤蜊開殼的聲音。這很難不讓人喜歡,在台灣也容易成功,首先是材料供應充足,我們有很好的蛤蜊,贏到足選用的是彰化伸港文蛤;再來是其口味討喜,除了無需解釋的鮮味,還有大量的蒜頭,辛香融合醇鮮,正中台灣人味蕾。吃完蛤蜊,還能加湯煮料,涮肉、燙青菜、煮花枝丸,令人滿足。
火焰鵝很有噱頭。贏到足選用嘉義的嘉文鵝,帶骨鵝肉塊先用黃酒與中藥材醃製,再以25度米酒與秘製醬汁悶煮,上桌時是濃稠如泥漿的一鍋,重頭戲才要登場:淋上米酒,煮二分鐘後,再引火自焚—橘藍交錯的烈焰在鍋面流竄,召喚出相機快門與手機錄影。
這火焰鵝嚐起來就像滷鵝,醬香濃郁,鹹辛沁入皮肉,和起鍋前同煮的蒜苗、芹菜一起吃,十分涮嘴。加湯後再煮豆皮,醬汁扒緊軟身很好吃;冰清的冬瓜染上醬味,也很爽朗。
除了鍋物,贏到足也有一些私房菜,例如WASABI手撕雞,有點像沙薑雞的變形,塗抹上花生油與薑的雞肉,清蒸後剝絲,拌上炸芋頭絲、海蜇絲、香菜根,以及山葵、醬油、花生油、麻油的醬汁。好嗆!衝上鼻頭的山葵非常過癮,接著感受炸芋頭絲與雞肉的脆軟對比,和香菜根的清涼馨香。是一道稱職的涼拌菜。
這天沒嚐到,而我躍躍欲試的,其實是以冬瓜粥作為鍋底的「原盅冬瓜粥海鮮總匯」,飽含冬瓜粒的粥糜拿來煮魚生與鮮蝦,應該很美味。
已經可以想像入秋後的冷涼空氣將帶來高朋滿座。祈求疫情穩定,讓愛吃鍋的我們能和親友開心圍爐。
躍躍欲試同義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911時的德國與梅克爾》
*2001年911事件後,美國在聯合國授權下發動阿富汗戰爭。九個月後,小布希政府聲稱他不僅要將塔利班逐出阿富汗,更要為911中死去的美國同胞復仇。
當時德國總理施洛德已經些微嗅覺小布希想發動另一場戰爭的可能性:在受傷後,他要展現美國的強大。
施洛德意識世界浮現的新危機,他在2002年於競選場合,宣布:「這個國家在我的領導下,將不會為冒險活動效勞。」「我必須警告,小心戰爭遊戲,小心軍事入侵:這些我們都不參加。」
*施洛德抓住了德國人、也抓住了歐洲人的感覺。歐洲已經因為廿世紀兩次戰爭,拖垮了自己:歐洲不會輕易參戰。
但時任反對黨基民黨主席梅克爾是個謹慎小心的人,她長期主張:不得罪歐洲,更不能得罪美國。當施洛德對接下來美國可能躍躍欲試的新戰爭高舉反對旗,他的宣示得到了廣大德國選民的掌聲。
相對於施洛德,梅克爾初期的沉默,顯得無能,也欠缺魄力。
*梅克爾想在伊拉克戰爭這件事上找個折衷方案,但當時的美國已不是梅克爾能理解的,美國的好戰情緒已經到了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CNN等自由派,都加入喊打喊殺的局面。那裡,沒有折衷方案。
正義與好戰,本來只有一線之隔。
梅克爾的初期的謹慎比較像一位科學家的嚴謹,她明白美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國家,和美國對抗,沒有什麼好處。國際政治不是什麼追求正義,而是現實。但她多次接受德國媒體訪問時曾表示:她一直不懂,為什麼美國僅憑著不可靠的証據,就想証明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而受過嚴謹軍事訓練的國務卿鮑威爾,會在聯合國爭辯,甚至公然説伊拉克獨裁者海珊擁有一間「可航行的化武實驗室」。
*但為了抗衡執政黨SPD社民黨總理施洛德,基民黨內一些人開始也在此事發言,眛著良心說話。基民黨外交發言人Pfluger自認他可以為黨主席訪美加分,於是他也高調的說:伊拉克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在歐洲內部及聯合國安理會為出兵伊拉克爭論不休時,梅克爾為了突顯自己,投書美國《華盛頓郵報》,文章於2003/2/20刊登。梅克爾當時選擇在美國公然和自己的總理唱反調:而且大膽的投書美國媒體。這篇文章顯示急於取得權力的梅克爾,巧言且違背良知的一面。
因為她自己打從心底,就不相信什麼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她只是想跟美國靠得近一點。
在文中她譴責施洛德耍選舉花招。
但多數的德國人對這篇文章評價不高,甚至猛烈批評耍花招的正是她。
德國國會議員高威勒詢問梅克爾:「在教宗與戰爭之間,妳選擇那一邊?顯然,妳選擇了戰爭。」這句話,成為經典。
那是梅克爾擔任反對黨黨主席,為了權力,冒進行為,而且心口不一,一次重大的失敗。
在即將釋去權力前,梅克爾現在的形象如一個擁抱人道主義的守護者。
但她不是沒有犯錯過。
她的好處是:她會在錯誤中,記取教訓,而非一意孤行。
——圖片:約旦攝影師鏡頭下戰爭中的阿富汗
躍躍欲試同義 在 BiG日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一次純露營沒有爬山的行程,菜鳥們躍躍欲試決定舉辦一場空前絕後的廚藝競賽!
菜鳥要辦活動沒有在跟你各位隨隨便便、拖拖拉拉、磨磨嘰嘰、摩摩渣渣(?)
這種說幹就幹的行動力,就是菜鳥們最為之讚道的精神!💪
為了展現對這場廚藝之戰的敬畏,我們隆重有請日本、泰國、韓國、台灣、義大利五星主廚代表端出貴國的一道料理
用至高無上的魔法分類帽將剩餘隊員打散
-
義大利組🇮🇹魚番茄
一開始就亮出海鮮絕招,先是一盆新鮮蛤蜊配上酸甜番茄,將蔬菜的酸甜和海鮮的鮮甜初步的調味,待時機成熟再獻上一條前手臂長的鮮魚,於身子劃幾口刀割中小火慢熬湯汁。
韓國隊🇰🇷海鮮煎餅、辣炒魷魚
也不甘示弱的拿出各式各樣的海鮮開始料理,同時打手在一旁調配麵粉比例,似乎是一道考驗無中生有的餅皮料理!
很快的我們便看到麵糊成形,再加上高麗菜葉和魷魚等海鮮,一道極具國民代表的海鮮煎餅便上桌了。
於此同時,就連韓式辣椒醬都是現場親手調配,這個樣樣自己來的隊伍RESPECT!
不過僅有一道料理還不夠!韓國隊將剩餘的食材利用的淋漓盡致,用手調的辣醬將剩下的魷魚翻炒,生成第二道菜餚「辣炒魷魚」
日本隊🇯🇵 大阪燒、日式炒烏龍
日本隊雖然不如前兩隊有海鮮的加持,但為了完成大阪燒料理,使用的料材也是一等一COSTCO正宗日本山藥,當然絕對不能忘記此道的精髓,大阪燒醬、美乃滋和柴魚片,有了這幾道法寶日本隊的氣勢直衝天際,並且在賽前5分鐘完成第二道日式炒烏龍料理,精準的控時只有國際級大廚有辦法做到
台灣隊🇹🇼 三杯炒肉
身為地主隊怎麼可以讓台灣退讓其中?
台灣隊隊員們為家庭成員,有著絕佳的默契及從小吸收山林氣息
準備的食材絕對是其他外國敵隊無法取得
符合地主之儀,講求道地、講求就地
從南投家裡後山現宰的肉為主食(真的是自家帶來的)
從營地樹上現摘的辣椒為調味(營主真的有種辣椒⋯⋯說我們可以摘去吃)
從營地路邊花叢取來的葉子為碗盤(也真是沒有盤子拿了個漂亮的葉子擺盤)
就是這麼的接地氣!就是這麼台灣味!
最後一組泰國隊🇹🇭冬蔭功、磨磨渣渣甜品
泰國隊是賽前唯一被唱雖的小隊
原因大概是該隊隊員皆很鏘(ㄎㄧㄤ)😂
不過沒有三兩三,怎敢上梁山
當天可都有真本事才敢囂張!
為了正視這場廚藝競賽,他們即將重現的是18世紀拯救泰國公主味蕾的經典國湯!
(連國湯都端出來了?!)
南姜、九層塔、薄荷葉、香茅等,再加入椰漿和淡奶油,讓味蕾體驗一場魔幻風暴
-
在有限的90分鐘內,菜鳥每個人卯足全力地投入在料理中,除了注重口味之外,擺盤、配菜樣樣精心調配
雖然露營的兩天是有史以來最崩潰的大雨,但壞天氣也沒能澆熄我們的認真和鬥志
當下看著搞笑又認真的大家,突然想到最愛的電影名言之一
“Anyone can cook”—Ratatouille
喜歡我們的影片記得分享!分享!再分享!
記得點連結持續關注我們哦👇
Facebook: BiG日常 - BertxGloria (http://bit.ly/2shTGfH)
Instagram: big_bertxgloria (http://bit.ly/2NDFtAV)
躍躍欲試同義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12/7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四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ros.is/JLQM4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9/29(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不曉得在你的生活當中,有沒有這樣的困擾?
就是啊你的伴侶、你的孩子總是很被動,特別對於「學習、看書」沒有什麼興趣,那更不要說進步跟成長。所以呢,你總需要唸一句,他才會動一下。
又或者是呢,在職場上,你的同事、部屬都很不積極,什麼事情都要問你,向你請示,一點主動創新或改善的想法都沒有,所以常常搞得喔你人累,而心更累!
聽到這裡喔,你會不會很好奇,為什麼大部份的人對於學習這件事情,都會這麼樣的「被動」?甚至於,有些人還避之唯恐而不及?
其實這個答案非常的簡單,所有不喜歡學習的人,絕大多數都是透過現代化的教育所養成的,尤其是我們東方的教育環境。
那麼這樣的傳統教育環境,是怎麼樣消滅我們的學習意願?
我邀請你想一想喔,在過去的求學階段裡,你所有體驗到的教育方式,是不是都是「被動」的在看老師上課,或者是聽老師上課?
就像是看傳統的電視節目一樣,你不能快轉、也不能跳過、更不能直接選你想看的集數來看。
你只能很「被動」的看這節目的播放,你根本沒有參與感;所以呢,有時候會讓你覺得很想睡覺!
事實上呢,這樣的模式就是我們東方教育裡面,最根本的問題。它只是單方面的餵養我們訊息;它不主動訓練我們去思考。
所以,當我們沒有參與感的時候,很容易覺得這件事情與我無關、提不起勁;而時間一久,就會磨掉很多人的學習意願。
那我們到底可以怎麼樣做,才能夠引發人們那種「躍躍欲試」的學習動機呢?我來跟你分享一個實驗,你可能會有一些領悟。
這個心理學的實驗很簡單,在實驗開始的時候呢,實驗室的工作人員,找了很多受試者。
而把這些受試者分成四組,要求他們去做一件有一點枯燥的事喔!那就是呢,讓他們去盯著電腦螢幕,靜靜的去等待這畫面上,會出現一個小光點。
而不一樣的一點是喔,這些實驗人員在宣布實驗的要求之後,對這四組受試者,有不同的實驗說明。
首先第一組喔,他們對A組的說法就是:「這是一個關於集中注意力的實驗,它跟我們航空管制員的訓練內容差不多。」
而接著呢,工作人員對第二組、B組的受試者,表達他們同情的感覺;而且對他們說:「你一定很不想要做這麼無聊的實驗吧!」
然後接下來,對第三組、C組的人,跟他們說:「你做不做都無所謂,如果想做的話,你就做喔!」
最後一組、D組,工作人員什麼說法都沒給,只是命令他們、要他們去聽話照做。
結果沒有想到喔,這個實驗的結果非常的有趣;A、B、C三組受試者,他們都比D組更主動,而且更有意願參與實驗。
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假如如果你還沒聽出其中的關鍵喔,那我幫你拆解一下:
「A組」的說法是什麼?A組告訴他們「這是關於集中注意力的實驗,就跟航空管制員的訓練差不多。」
像這樣的說法,其實是給他們一個「意義」:「跟航空管制員做一樣的訓練」;給他們這樣的意義,也就是給他們一個「動機」。
而第二組呢,跟他們說:「你一定很不想要做這無聊的實驗吧?」
透過這樣子,其實是讓這些受試者在主觀感受上,覺得被理解、被同理了!所以呢會觸動他們關於「情感」層面的共鳴;因而呢,這些受試者會產生配合的意願。
而第三組的說法是:「你做不做都無所謂,如果你想做的話,你就做!」
這個是在行為的層面,把權力交還給這些受試者,讓他們知道自己是有所選擇的;透過這樣子而願意主動的,參與配合這個實驗。
而說到這裡,那「D組」是怎麼樣讓人不爽配合呢?
非常的簡單,因為呢,實驗者什麼都沒有解釋,只是單向的去傳達一個訊息;也就是喔,去「命令」這些人。
這也就反覆印證了,關於「命令」這件事情,你只會造成別人的抗拒,而不會贏得別人的配合。
所以說到這裡,我們可以歸結出一個簡單的結論。就是如果你想要人自動自發,不需要你一再的耳提面命。
請你一定要運用不管是「給他動機」、「給他同理的感覺」、還是「給他選擇」。這三個方法呢,都是我們能夠貼近對方的心,讓對方更容易配合、展開行動的一個途徑。
這也像是我在個案教練的過程當中,假如有學員在面對自己的問題的時候,因為一下子看到太真實的自己,覺得太震撼、有點卡住了!
那無論他自己有沒有覺察,我都會和緩的告訴他、我會對他說:「你能夠克服自己心裡的害怕,跟我走到這裡其實已經很不容易了!」
「然而我想提醒你的是喔,在你踏進教室之前,你很明白的告訴我,這就是你想要面對的議題,也是你決定來學習的主要原因。」
「我可以感覺到,我們就快要去接觸到這核心的關鍵;只要你再願意多跨出一步,就能夠達成。但如果你只想要停留在這裡,那我也會尊重你的選擇。」
像這樣的一個談話方式,如果你仔細想一想,我是不是先同理這一個學員,他的害怕和他的不習慣。
然後接下來我提醒他,進教室學習的動機究竟是什麼?最後我把權力交還給他,尊重他的決定。
也就是最具體的「給同理」、「給動機」、「給選擇」的具體示範。
然而如果回到你身上,你也想要讓你的孩子、部屬願意主動學習,帶著這樣的力量、讓對方產生「自動自發」的想做,這樣的一個狀態。
那你要怎麼樣「回應」,或者是你要怎麼「傳達」?其實關於這個,是可以學習的。
這就讓我想到,在我的實體課程裡,尤其是【人際回應力】這一門課,透過一些實做的演練,而且呢各種情境的模擬。
最重要的關鍵是,如果你要真的懂一個人、理解一個人,讓他在感受上覺得他「被你理解、被你尊重」;行為的選擇上,覺得你有給他「選擇的權力」。
那在這裡呢,【回應力】的學習,就可以幫助你,有效的透過辨識對方的情緒,第一時間你一定要能夠看懂對方的情緒;當你看懂之後,再按照他所呈現出來的情緒,給予適當的回應。
然而在這過程裡面,不管是提醒他,他為什麼要面對這件事?或者是在情感上面,讓他覺得被你懂,接下來,把選項交給他。
這樣的回應方式,其實跟我們一般以往過去認為的,好像要很厲害的話術去說服別人,其實是截然不同的。
反過來你只要想一想喔,每一次當你意識到,有人在「說服」你的時候;你的抗拒感受,是不是在本質上,跟有人「命令」你其實是相去不遠的!
所以我一直強調,你要讓別人主動,絕對不是用逼的。如果「逼」有用的話,早就有用了啊!
我們要讓別人「主動」,其實關鍵在於你有沒有真的先「懂」對方?並且透過這一份「懂」,給予對方適當的回應跟連結。
那如此這般呢,其實「主動」會成為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而不是你刻意去做,或者是要用盡全力,甚至於要動怒、要去逼迫他,然後還得不到你要的。
而且談到這裡喔,當你讓你的孩子或部屬,願意「主動學習」的時候,這個其實給他們的內在暗示,也是很強烈的。
因為他等於是在主觀上,覺得幫自己做了一個決定。除了他不會覺得「被逼」之外,他的內在對話會感受到:「他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他能夠幫自己決定怎麼做更好。
你要讓他主動的用意是什麼?就是你之後不需要再囉唆,是他自己想要;所以你從一剛開始,是不是就要用這樣的方法去引導他?
所以呢,談到這裡,我很喜歡說一句話,叫做:「一個人的命運,是他回應力的總和」。你選擇用什麼方式,對待他人跟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就會給你相對的回應跟回饋。
你仔細想想,當你不斷的給他人或這個世界,彷彿是一種「強制的、命令的」;而不是去想對方可以有什麼動機?對方可以怎麼樣被理解?或者是對方有沒有選擇?
那回到你身上,你是不是常常感覺到命運的捉弄,或者是半點不由人?
當你看著別人,別人為什麼不主動的時候,其實這也意謂著一件事,你有沒有用一個真正讓自己的內在,或讓他人的內在,能夠主動的回應方式呢?
所以呢,回到今天的主題,你可以想一想喔,如果你選擇用命令、催促的方式,對待你的家人和部屬,他們會變得「積極、主動」嗎?
其實在你說話的那一刻,是不是就已經決定了,他們的「被動」;甚至於是他們的「抗拒」?然而這是你想要的嗎?
還是你想要學會今天一再強調的,怎麼樣「給同理」、怎麼樣「給動機」、怎麼樣「給選擇」的回應方式?
這樣子才能夠幫助你自己跳出死循環,過一個不一樣的人生;人生是你的,你可以為自己做一個決定!
談到這裡喔,我們近期的【人際回應力】課程,在12月2號開課。這是我在今年的最後一期的【人際回應力】的實體課程。
之所以呢是最後一期,是因為我在這之前的課程,全部都已經滿班了!而且在你看到這影片的同時,這一門課的名額也已經在倒數。
我很期待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學習機會,希望我能夠在12月2號的教室裡,見到你;更期待我今天的分享,能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
在人生的過程裡,我們都想要自己的身旁,多一些更「主動」的人,然而這個「主動」,其實是我們可以有意識的創造。
當你有強烈的動機,要創造出這樣的結果的時候,你的心情我能懂,然而接下來的選擇就交給你了!
謝謝你今天的收看,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談到的,12月2號的【人際回應力】課程。
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我很期待能夠在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躍躍欲試同義 在 Loot2魯特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新版輔助裝備怎麼出?
相信大家看到了新版的輔助裝備出來後
一定躍躍欲試~但到底該怎麼出才好呢?
霧煞煞看不懂嗎?
這部帶你七分鐘快速了解新版的輔助裝😎
—
大家好,我是魯特,是一名熱愛打遊戲的宅宅。
最多逆風場反敗來這看就對了!
每日上傳各種遊戲解說影片~
另有各種主題系列影片。
魯特必定竭盡全力帶給大家歡樂及魯特在傳說裡的所學,讓大家一同打上S和SS!準備好要當魯迷了嗎!
—
🔥魯特ig:https://goo.gl/hBaKZc
🔥魯特fb:https://ptt.cc/fxDuDx
🔥魯特傳說id:摘星ى大老二、波波ღ、厭世格魯特
🔥聯絡魯特:loot2studio@gmail.com
-
🎧BGM
Elektronomia - Sky High [NCS Release]
TRAP ► SDMS - Over Me
Janji - Heroes Tonight (feat. Johnning) [NCS Rel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