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友聲雜誌社】2021.09(551-I)雙周報,帶您掌握所有交大動態!
讀者們好!校園因即將開學而開始多了點不一樣的朝氣,為了每個人員的健康,校方啟動「安心就學」計畫,在校內提供額外的免費管道篩檢,學生不必到校外自費快篩,為防疫堅定把關。也因應未來智慧醫療展業的迫切需求,於陽明校區正式成立「資訊學院跨校區合作推動辦公室」,負責推動資訊學院與陽明校區各醫學領域相關院、系、所、研究中心、教學醫院進行跨領域合作!
教育,百年樹人,在動力機械領域廣受學生愛戴,擁有田庄博士之稱的張信良(機械博85)學長,通過遴選成為新任虎科大校長。他理解弱勢家庭面對入學管道多的情況下,每個學生想要適性發展的困難,技職體系的科大在他任內將主推師資結合業界需求的產業學程推動,讓同學們獲得紮實的訓練,提高學生的企圖心。
更多相關新聞請見本期完整《友聲》,另外,由於下週遇中秋假期,月刊發行順延一週喔!
跨領域學程交大 在 交通大學校友會 NCTU Alumni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恭喜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助理教授曾令理策展的 「2021臺灣文博會花蓮縣館─據說考古隊」獲德國紅點設計大獎的品牌與傳達設計最佳設計獎。
本次花蓮縣館的完美執行是籌備、行政、策展、支援等不同單位間充分溝通合作的成果,陽明交通大學除理工、資電和生醫之外,也在科技藝術與創新設計耕耘,包括2015年成立的大學部「跨領域設計與創新科技跨域學程」就不限科系背景、目的是培育跨域和整合性人才。
跨領域學程交大 在 雜學校 ZA SHAR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跨域」學習‼️
近年來清大、陽交大、成大和中山都推出各種「#不分系」制度,吸引不少學生和家長的目光,但教授們到底是如何「挑選」學生?
中山大學「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程」 希望吸引具有「跨領域特質」的學生來就讀。但「#跨領域」是個很寬泛的詞彙,到底指得是什麼?
現在的大學生早就因為網路資源豐富,自己就能接觸到來自不同領域的資訊與知識,很容易就能發展出屬於自身的跨領域歷程⋯⋯讓中山大學的教授帶你一探究竟:
✅ #指考 和 #特殊選才 的學生又有什麼不同?
✅ 什麼樣的學生才是真正適合「跨領域」學習?
✅ 跨域的學生,在大一二和大三四有什麼不同?
✅ 大學「跨領域」教育的關鍵,其實是 #老師?
#雜學校 #ZASHARE #不分系 #跨領域 #斜槓 #指考 #申請入學 #特殊選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