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媒合,成為企業 100% 留用的 5G新星!
5G技術快速發展,產業目前最缺的就是「人才」!
因此,工業局從去年開始推動「 5G+ 產業新星揚帆啟航計畫」
以「產業出題,人才實戰」模式媒合產學研發
兩屆推動下來,目前已有上百家企業及大專校院參與
超過 600 名學生及應屆畢業生參與企業實戰活動👍
👨💼工業局呂正華局長表示,
「產業出題,人才實戰」的專題都是企業在 5G 商用研發過程中實際遇到的問題,讓學生挑戰解題,為企業發展真正可用的解決方案,進而協助企業從內部「做中學」( OJT )培養切合需求的即戰力,目前參與計畫的企業對於學生留用意願達 100% ;因此「精準媒合,不管是對企業、對人才都能少掉很多碰撞和磨合,節省徵才和求職的成本。」
#科系不重要 #態度決定一切
值得一提的是,5G產業極需跨領域人才,不管是文組理組,只要有心學習新領域,都有機會在5G行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例如去年在特展中代表5G新星致詞的黃予璿同學,其實是中文系出身,同時喜愛文學與通訊科技的他,以跨領域的科文特質獲得科技公司青睞,證明「態度比科系更重要」!
更多內容,請見完整專題報導
👉https://bit.ly/3izSlXA
想加入5G產業的行列嗎?
🔹歡迎按讚、搶先看 5G JUMP
🔸常來計劃網站看最新消息、熱門活動
https://www.5g-jump.org.tw/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02的網紅白玉Bai Y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人物專訪 #錦源興 白玉 Bai Yu|直播精華|如何成為跨領域整合型人才?|feat. 錦源興/楊子興 ----------------------------------------------------------------------------------------------- ...
跨領域人才 特質 在 蔡依橙的小孩教養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這次還是有看到幾位滿不錯的同學,怎麼不錯呢?
(1) 自傳沒有甚麼廢話,直擊重點,也就是與我們這個科系有關的知識與技術。其他廢話都不必多說。
(2) 對自己人格特質的描述沒有浮誇、飄渺、假正向的問題。
(3) 我們是基礎科學學系,對"結構與邏輯"很在意,有幾位同學的資料的結構性很不錯。
(4) 只要有做過甚麼自我探索,就有誠實的紀錄,和有沒有得獎,有沒有參加比賽都沒有關係。而那些紀錄(附件)與文字都有清楚的連結,方便對照。
(5) 沒有不必要很莫名的營隊與志工紀錄,多元表現幾乎都是自我探索與自學成果,而且紀錄著重於"事物",也沒有"自拍"。
(6) 整個學期過程有脈絡,甚麼叫做有脈絡?看得出來從小到大,或是高中三年內的成長。而不是前面甚麼都沒有,忽然在高二下學期靈光乍現跑去中研院做個高檔實驗,宣稱自己是高科技跨領域人才。」
跨領域人才 特質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抽獎贈書活動】《#跨能致勝》x2本
📚這是一本我2020年至今最喜歡的書,它有故事、有理論、有溫度,用廣闊的視角和獨到的觀點,帶人們領略「在這個越來越需要超級專業化的世界中,如何獲取和培養跨界能力、體驗多樣化、探索跨學科的領域?」
✍️閱讀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range-book/
【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我對《跨能致勝》這本書產生興趣,是因為艾爾文在這本書還沒翻譯成中文的時候,就在這支YouTube影片裡向大家推薦。當時我馬上去Audible有聲書找了英文版來聽,當下就已經很喜歡這本書。最近采實文化推出了它的中文版,讓我更毫不猶豫地收藏下來。
我之所以這麼喜歡這本書,是因為作者用許多精彩的案例故事,破解人們對「傳統成功方式」的迷思,強調另一種發展路線「跨領域、廣泛接觸、水平思考」,是這個時代裡更有競爭優勢的方法。這種能顛覆舊觀點,又帶來思考衝擊的書,最讓我為之著迷。
【這本書在說什麼?】
在讀這本書之前,如果你知道作者的背景和經歷,你可能會對書中的故事更有感覺。這本書的作者是大衛.艾波斯坦(David Epstein),他曾在知名雜誌《運動畫刊》擔任資深作家,曾經研究無數頂尖的運動員,試著理解為什麼有些運動員就是生來比別人優秀。
他在前一本書《運動基因:非凡競技能力背後的科學》,探討「基因」如何影響這些運動員的能力、動機、和持久力。他歸納成三個因素:「適合運動類型的體態」、「高耐受度和持久力的心理與生理條件」、「生活在特殊地理環境的優勢」。
最讓人玩味的是,在他研究這些「先天」基因帶來的影響的同時,也逐漸發現了原來還存在其他「後天」的因素,對人們的發展和成就,同樣會帶來決定性的影響。除了原本的運動領域之外,他延伸探討了音樂、文學、商業、科技等領域,歸納出一個嶄新的思維。
這就是他的新書《跨能致勝》要傳達的觀念:比起傳統認知的「盡早鎖定單一興趣、刻意練習、鑽研專業深度」,退一步來看,「廣泛經驗、多元涉獵、觸類旁通」也是另一種後天成功的關鍵要素。
【刻意練習不是「唯一」的成功之道】
作者從兩個體壇的故事,替這本書揭開序幕。
第一個男孩在七月大的時候,父親就給他一支推桿,十月大的時候就開始模仿高爾夫球揮桿姿勢。三歲時學會了沙坑救球的方法,八歲首次贏過父親。他長大後成為了高爾夫球界的傳奇,是「盡早開始刻意練習」的標準典範。
第二個男孩則大不相同。他在兒時跟父親打壁球,還學了滑雪,拳擊、游泳和滑板。他漸漸地愛上球類運動,籃球、手球、網球和桌球,只要有球都行。他最後在足球和網球之間選擇了網球,在十四歲時進入瑞士國家網球中心接受訓練。他成了網球界的傳奇,也是「跨能致勝」的典範。
第一個男孩的故事,符合我們認識的常理,盡早開始栽培孩子,讓他贏在起跑點,透過高強度的刻意練習,成為領先眾人的專業好手。第二個故事則不太容易歸納,看似走了許多曲折的彎路,在各方面都涉獵過後,才在較晚的時候選擇自己的天命。
作者認為:某些專業領域的確需要第一個男孩這樣及早起步、專心致志的人,但是我們也需要更多向第二個男孩一樣,廣泛涉略、經驗多元、觀點多樣的跨領域人才。
不知道你猜到了沒有?第一個男孩名叫老虎.伍茲。第二個男孩名叫羅傑.費德勒。
【1.創造力和三分鐘熱度的關係】
這本書的主題和內容乍看之下,是在和《刻意練習》跟《恆毅力》唱反調,但其實並不是這樣。作者給我們一個更宏觀的視野,人生應該是多元且豐富的,他鼓勵我們「先接觸各種方法,之後再鎖定目標,系統性學習,大量投入練習」。最具有創造力的跨能人才,往往是先廣泛、再深入。
人生的前期階段,尤其是學齡前到上學後,這段時間應該開放孩子探索,鼓勵多方嘗試,從廣泛的學習中尋找自己真正的興趣。尤其現在數位科技當道的年代,所有的資訊流通非常快,讓這種學習的方法有了飛躍式的成長。
以前強調一個人要在某個領域非常專精,那是因為資訊和知識或許流通度不夠高,跨出了自己領域之外,要吸收到優質跟精煉過的知識,是很不容易的。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知識唾手可得,諸如紙本和電子書、線上課程、優質媒體,資訊越來越流通。
我很喜歡的《心流》這本書的作者米哈里曾經說過:「最具創造力的人,能看到各領域之間被其他人所忽視的連結。」因此,掌握到箇中學習訣竅的人,就能像海綿一樣快速吸取各種知識,刺激腦內思考,建構出跨領域的思維。
如果你的興趣很廣泛,就利用這種三分鐘熱度的動力「多推自己一把」。對學日文有興趣?與其隨便學學,不如設定目標考過N5初級檢定。不要只停留在蜻蜓點水式的涉略,這不足以讓你體會各項興趣是否適合自己,也無法培養出足夠的洞見。行動才是關鍵,創造力是透過行動而催發。
人是透過實際行動發覺可行性,例如不斷嘗試新鮮事物、建立嶄新網絡、尋覓全新典範。
【2.別擔心晚起步,該擔心的是停滯不前】
如果你在求學階段或職場環境中,總是感覺到一股「落後別人的焦慮」,你可以讀這本書瞭解如何化解這股焦躁。作者提到一句《大器可以晚成》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你要跟昨天的自己比,而不是比你年輕的那些、跟你人生軌跡完全不同的人比。」
作者舉網球傳奇費德勒和印象派畫家梵谷的故事為例,說明起步晚並非劣勢,反而造就他們最後的成功。他們從經驗中,變得更懂這一條路是否符合自己。你該關注的是「當下」的自己,是否在選擇的路上盡了全力?關鍵不是避免落後,而是避免自己停滯不前。
此外,作者引用《黑馬思維》書中的看法,探討跨能人才善於「關注短期計畫,放棄長期計畫」的討論,也讓我有所衝擊。在我讀過的經典商管書《與成功有約》裡面,我始終無法忘懷「以終為始」這個以終點計畫為起跑點的概念。
然而,作者卻鼓勵我們放棄長期計畫?我仔細思考這兩種觀點的矛盾之後,有了不同的體悟。的確,在這個越趨快速的年代,現在連十年後的工作和生活型態都難以想像,我們更無法準確預測、也無法完美規劃自己的人生終點。
因此,我認為這裡的「終」,指的是一種「價值觀」的終點,例如誠信、正直、助人,這種不會隨時間而改變的特質。關於短期計畫,則是在依循自己價值觀的前提下,努力把握當下「最好」的機會做出最大的努力。別擔心晚起步,待擔心的是走在偏離終點的路。
你該比較的是今日與昨日的自己,而非那些與你截然不同的年輕人。
【3.這個世界不缺專才,更有價值的是…】
你從書中會讀到許多跨領域、多元涉略的好處,但是具體而言,套用到我們自己身上的「好處」是什麼?在我自己反芻這本書的過程中,想起一個作者沒有特別著墨,我卻認為非常值得一提的關鍵字:「稀缺性」。跨領域的具體好處,就是提高自己的稀缺性。
舉個例子:一個化學老師除了鑽研自己的專業之外,如果還具備高超的演說技巧,就成了化學名嘴。若具備寫作技巧,就成了化學名嘴兼作家。如果還具備一些網路數位技能,就成了網紅型化學名嘴作家。隨著不同領域的拓展,他會成為非常稀少的人才。
也就是說,當你在某一個領域超越50%的人並沒什麼了不起,但是當你在兩個領域都超越了50%的人,你就成了綜合這兩個領域前25%的人。以此類推,當你在五個領域都超越一半人的成就,你就能成為前1.6%的領頭羊(50%^5=1.6%)。
對一般人而言,最困難的地方是「動手開始」和「堅持達到初步成果」。但當你瞭解到在不同領域「勝過一半的人」與「稀缺性」帶來的具體優勢時,這股克服挑戰的動力就會越顯強大。只要投入適當的心力,再踏出舒適圈一些,要勝過50%的人並非難事。
因此,若你很掙扎於成為前1%的專家,不如換個角度想想,運用跨領域的思維方式,去達成另一種類型的前1%。「跨能」帶來的是無比強大的「乘法效應」,具體表現就是你在這個社會上的「稀缺性」,進一步提高了自己獨特的「價值」。
重點是明白「放棄」到底屬是於失敗的半途而廢,還是成功的另闢蹊徑。
【後記:跨能致勝的最佳武器——閱讀】
在整本書中,作者討論了許多跨能人才的精彩經歷,那麼,回到我們本身,又該如何改變自己呢?你或許會想,我明天就換工作好了?我明天就開始學別的東西好了?這當然是一種方式,但我認為廣泛地「閱讀」,是很常被忽略的重點之一。
股神巴菲特的合夥人、以多元思維模型聞名的查理.蒙格,曾在《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書中說過,當你開始學習三個以上跨學科的領域,就能進一步刺激思緒、建構多元的思維。蒙格先生學習跨學科領域的方法?就是廣泛地閱讀。
在公共衛生領域富有盛名的卡薩瓦德博士曾說:「每天都要讀一點自己專業領域之外的書。而大多入數人會說:『我沒有時間讀那些書。』我說:『不,你有時間,而且這件事重要多了。』你的世界會變得更遼闊,或許在某個時機點,你就能將這些看似不相關的事情連結起來。」
閱讀可以讓你短時間吸收別人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歷練精華,培養不同角度的視野。我們沒辦法活過一百遍,但你可以讀過一百本書。如同作者所說:「最成功的策略是能把乍看不同的各種情況連結起來,看見深層結構的相似之處。」
閱讀,是你最好的跨能起點。
【抽獎辦法】感謝 采實文化
1、抽出「2本」《跨能致勝》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是認為通才和專才,何者具有優勢?為什麼?例如:「我認為通才具有優勢,因為懂得整合不同領域的資源」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08/11(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2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08/13(四)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跨領域人才 特質 在 白玉Bai Yu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人物專訪 #錦源興
白玉 Bai Yu|直播精華|如何成為跨領域整合型人才?|feat. 錦源興/楊子興
-----------------------------------------------------------------------------------------------
📣 今天的人物專訪要帶大家認識錦興源的老闆是如何跨領域從大學本科念室內設計,跨界到服裝設計,最後變身成創業家賦予傳統百年布莊新生命。
如果你對跨領域有興趣,想知道念設計出身的人才可以怎麼樣去發揮創意運用在商業管理,把自己的才能最大化,就不能錯過這集的精彩內容!
📣 專訪題目:
Q1: 在什麼樣的契機開始接觸多元設計領域?
Q2:設計人才跨領域經營品牌成功的條件是什麼?
Q3:成為跨領域人才應具備哪些特質?
Q4:設計背景出身的人只能當設計師嗎?
Q5:開始做自品牌經營的契機為何 ?
Q6:將傳統老店轉型成文創品牌的想法怎麼來的?
Q7:你怎麼去定位錦源興的品牌形象?
🎉 彩蛋來了!錦源興的限量設計商品送給你!
➡️活動辦法:
完成下列步驟即可參加錦源興限量印花筆記本抽獎活動!
抽獎時間:7/24 週五晚間六點
結果公佈於:FB 白玉粉絲專頁 @baiyu.insight
1️⃣ [點讚] 影片點讚
2️⃣ [分享] 到你的臉書動態(記得截圖~)
3️⃣ [訂閱]白玉YouTube頻道(也要截圖!)
4️⃣ [追蹤]白玉臉書@bai.insight&錦源興臉書@gimgoanheng 粉絲專頁(再截圖一次!)
5️⃣ [留言] YouTube 下方留言告訴白玉你最喜歡哪一本並寫上關鍵字『我想抽錦源興印花設計筆記本』
6️⃣ [私訊] 到白玉臉書粉絲專頁私訊白玉你的步驟1-3截圖
----------------------------------------------------------------------------------------------------------------
👉🏻 其他白玉Bai Yu 的推薦影片:
白玉|時尚產業|海外實習|紐約留學找實習經驗分享 Talk about my experiences when looking for summer internships in New York!
https://youtu.be/EsrZunYNU1k
白玉|職業探勘|時尚產業的PM|產品經理做什麼?Discovering Jobs in the Fashion Industry | Product Manager E.P.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mIMO-86bEs
海外實習|(下集)如何成為頂尖實習生,增加自己錄取為正職的機會!How to be Successful During an Internship EP.2?
https://youtu.be/x6g1IpShDrc
海外實習|(上集)如何成為最優秀實習生,增加自己錄取為正職的機會!How to be Successful During an Internship?
https://youtu.be/NoCezy5DlPI
出國留學|職涯發展| 美國留學到底對個人職涯與人脈拓展有沒有幫助?
Is Studying Overseas Helpful in our Career and Networking?
https://youtu.be/RHRCPaX7TME
出國留學|職涯發展| 如何探索職涯目標,找出你的留學動機!
How to find your career goal?
https://youtu.be/j0qU_-IkIHE
----------------------------------------------------------------------------------------------------------------------
➜IG 追蹤:@baiyu_insight
➜FB 追蹤:@ baiyu.insigh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0Uzw-cfKs/hqdefault.jpg)
跨領域人才 特質 在 白玉Bai Yu|直播精華|如何成為跨領域整合型人才?|feat. 錦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專訪題目: Q1: 在什麼樣的契機開始接觸多元設計領域? Q2:設計人才跨領域經營品牌成功的條件是什麼? Q3:成為 跨領域人才 應具備哪些 特質 ? ... <看更多>
跨領域人才 特質 在 換日線Crossing - 【跨領域人才,畢業季求職必讀】#跨域學習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跨領域人才 ,畢業季求職必讀】#跨域學習#資產還是負債「世紀之交,美國勞動部在一份研究報告裡指出,當時在校學生 ... 擁有跨領域特質,如何把「興趣」變「專業」?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