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共享大茶飯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則指該位置猶如「豬頭骨」,坐落在濕地保育區,與緩衝區的交界,難以發展高密度項目,然而發展商企圖利用土地共享先導計劃等,試圖增加密度,「土地共享嘅計劃好似俾佢(發展商)將一啲豬頭骨,由好低密度變成好高密度......喺市區二十幾層唔係啲乜嘢,但係喺濕地整整 25 層,我會預視到國際濕地(南生圍)有機會會被除名!」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旅遊籽:浪迹遊蹤】 歐洲近年興起共居跨代屋,同一屋簷下,一班不同年代的陌生人住在一起,分享空間和便宜租金,成為彼此的「家人朋友」,驟看似七、八十年代香港屋邨鄰里關係。2009年建成的柏林「燈塔」多代屋(Leuchtturm),一幢大廈房客有小孩、年輕夫妻、中年獨居者、老人同住,有些共住同一單位共享...
「跨代共居」的推薦目錄:
- 關於跨代共居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跨代共居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跨代共居 在 社企流 Social Enterprise Insight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跨代共居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跨代共居 在 凝聚香港:第一百五十四集跨代共居新世代更生經驗上舞台 的評價
- 關於跨代共居 在 跨代共居- Explore 的評價
- 關於跨代共居 在 跨代共居的評價費用和推薦,FACEBOOK - 教育學習補習資源網 的評價
跨代共居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土地共孽:濕地門口層層疊 林村樓39層高人口Double】#土地共享
繼南豐打頭陣之後,恒基新鴻基今日再入兩個大型「土地共享」申請,分別建議喺大埔汀角路起17層、對著南生圍起25層、林村裡面起39層嘅住宅大廈,位置偏遠,一睇就知呢種由地產商主導既規劃模式出現極大問題。
極高密度唔單只衝擊地區規劃佈局,當中政府要俾動輒億億聲既修橋補路收地成本,為左服務地產商提出既山卡啦位置,拖走埋本身處理房屋土地問題既規劃資源,重有機會順路破除埋同區地產商土儲既發展限制。
如果你睇新鴻基個塊可謂貪婪之最,本身位處濕地緩衝區,發展密度由0.34變4.14,暴增12倍。地產商建議政府開個條路,重會駁到去丁屋大王王光榮(部分)持有既超巨型潛在套丁土儲,亦都好有機會順路緩解埋附近新鴻基剛拎左既1500間「跨代共居」豪宅項目。咁濕地啲雀冇得留底? 新鴻基話個樓契會要求住戶唔好光污染對出南生圍濕地,就做到減低對濕地環境影響,真係好「有效」。
其實恆基個塊都不相伯仲,39層勁過誠哥個洞梓觀世音像,本身揀個塊地係曾經先破壞後發展既經典例子,呢個發展計劃仲會帶來額外多34000人,係現時整個林村谷人口嘅約莫1.5倍,想像下林村條雙線雙程路會發生咩事,即使政府開多兩條大路幫佢駁到入林村既樽頸位,起好後包保日日大塞車,同引發原有選擇鄉村生活既居民移民潮。
究竟呢條屎橋邊個咁叻諗出黎? 翻查翻成個土地共享政策既歷史脈絡,最早追溯到工商界代表黃友嘉既智庫2012年已經提出相類似既建議,及後2017年由林鄭開展「土地大辯論」,預設地產商農地要用「公私合營」模式發展。政府話避免土地共享計劃令人有官商勾結嘅觀感,成立個「土地共享小組」提供第三方意見,竟然委任返黃友嘉做主席,真係好可信噃。
歸根究底,係公私合營呢個遊戲設定,必然導致規劃災難。呢個分地遊戲既最核心精神,說穿了就係透過倍大原有用地上既發展密度,將額外多左既樓面俾7成政府起公屋,地產商自己再在原有地盤以上擸多3成。在此玩法之下,註定左地產商一定會拎啲本身好低密度/豬頭骨既地出黎玩,再將密度無節制擠到最極大,反正都係政府出錢支撐個交通負荷,再圈埋附近既官地入去計大條數,亦都可以幫地產商收埋啲自己收唔到既小地主/民居既地。
本身一直行之有效既政府主導收地規劃,可以平衡到發展密度/生態環境/社區配套/用地選址等等元素,依家因為政府唔忍心收地產商土儲,變左由地產商主導呢個層層疊遊戲,註定左成個城市要為地產商暴推發展密度既貪婪而承受土地共孽。
#貪心的小狗
#濕地保育區前起24層係咩玩法
#林村人口一招double
#土地共享計劃
#土地研究
參考資料:
🙁發展局 2021年8月6日 土地共享先導計劃再接獲兩宗申請
https://www.devb.gov.hk/tc/issues_in_focus/land_sharing_pilot_scheme/land_sharing_pilot_scheme_applications/application_received/index.html
😲香港公私合營的歷史真相
https://liber-research.com/34/
--
💪 研究自主 月捐撐起最新專研系列: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8月專題全集:https://liber-research.com/steamlining_planning/
FPS ID:5390547
HSBC PayMe 捐款支持:https://bit.ly/32aoOMn
Podcast:https://liber-research.com/podcast/
義工招募:https://bit.ly/2SbbyT3
跨代共居 在 社企流 Social Enterprise Insight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窮學生租不起房?這款 app 幫你找家】
由兩位 MIT 學生開發的 app #Nesterly,專門媒合空巢期父母與租不起房的年輕人,讓雙方走進彼此的生活。
👉https://pse.is/D824E
#跨代共居 #共享 #房屋
-\-\-\-\-\-\-\-\-\-\-\-\-\-\-
邀請你成為電力小兵,讓社企流網站發電量更高、續航力更久!
了解更多→ http://bit.ly/supportSEI
跨代共居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旅遊籽:浪迹遊蹤】
歐洲近年興起共居跨代屋,同一屋簷下,一班不同年代的陌生人住在一起,分享空間和便宜租金,成為彼此的「家人朋友」,驟看似七、八十年代香港屋邨鄰里關係。2009年建成的柏林「燈塔」多代屋(Leuchtturm),一幢大廈房客有小孩、年輕夫妻、中年獨居者、老人同住,有些共住同一單位共享屋中設施,跨代共居讓老人與年輕人共處一屋,共同生活互相照應。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nyblV7nyKE/hqdefault.jpg)
跨代共居 在 跨代共居- Explor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受華懋集團委託,樂齡實驗室現正進行一項研究,研究範圍為#安達臣道發展區,旨在了解不同持分者對長者#住屋選擇 及#跨代共居 的需要和考慮因素。 ... <看更多>
跨代共居 在 凝聚香港:第一百五十四集跨代共居新世代更生經驗上舞台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跨代共居 的音樂劇分享個人經歷,成為具意義的生命故事。 「漫遊築覺-薄扶林村:歷史建築」 南區薄扶林村有超過200年歷史,是港島區碩果僅存的村落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