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外婆家透天厝有可以讓小孩奔跑的大庭院、四周翠綠稻香空氣特別純淨,但鄰居家的雞老愛鬧時差喜歡在三更半夜拉嗓咕咕啼,清晨當我們還在熟睡,務農人家老早完成了好多田事,網路收訊不好,反璞歸真過著無網日常只能帶小孩整天挖土沙曬太陽。鄰居間熱情交換自家種的果菜、每天一拉開鐵捲門就會看到木瓜、蒜頭、紅蘿蔔躺在地上…一堆分不清主人是誰?小村莊年輕人多數在外地工作,每戶都有非常年長的丫公、丫嬤,收成時就會看到街坊到處相約帶著一綑綑麻布袋去撿高麗菜、撿地瓜…,然後一撿就是好幾大袋要載去分送給不方便出門採買的老人家,看似再平凡不過的日常,放眼望去的田徑卻處處滿是有溫度的人情味
前不久雲林幼兒園老師單親媽媽新聞讓我徹夜難眠,這則新聞我和黃爸一直持續關注著,找到縣政府設立的社會救助專戶捐款(雲林縣政府新聞
https://reurl.cc/xGddDL )在我們還有能力幫助別人的時候,就能為另一個家庭帶來盼望。孩子一直是媽媽生活唯一的勇氣和力量,但「心」真的是一輩子永遠最難過的關。
想起小時候三歲爸爸癌逝,媽媽都還得每個月跟主管預支薪水幫我們繳學費、哪還能上才藝班、羨慕同學有新蠟筆、可以全家出遊、家長會只有一個人,國小就要學自己煮飯,穿哥哥衣服從小就被當男生、女同學可以輕鬆原地跑跳步,我因手腳不協調每天放學路上勤練,終於選上進舞蹈班、後來還報名參加合唱團,因為可以免費學才藝還有美美舞蹈裙穿。但寄人籬下的生活每天都害怕大人又吵架、被親戚酸言酸語,不開心、沒自信,國中也想過要逃學,但還好我不敢,不然無法想像現在的我會是什麼模樣?後來我們兄妹都選擇念技職體系求學邊打工,希望可以早點工作賺錢減輕家裡負擔,直到一次聊天中我媽才跟我說,以前好幾次騎摩托車四貼載我們三兄妹,一度想直接騎衝下山一了百了,心理和現實生活需承受的壓力,到底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不被擊垮?
不同際遇擁有不一樣的家庭故事,人生一直在學習如何面對失去,或許從小受家庭環境影響,在朋友眼裡我是挺壓抑情緒不會輕易把心事表現出來的人,遇逆境才又再頓悟出個什麼人生道理來,覺得凡事就是要盡全力去拼,想努力證明單親也有能力可以養活自己!當我們都在羨慕別人的豐衣足食看別人生活,不如把時間花在你想創造的人生,珍惜能成為的家人,學習看見自己所擁有的幸福,人生就沒有什麼過不去的檻
同時也有18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的網紅幸福彤話&君辰愛分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Fitwell彈跳床好用嗎? 低噪音/彈力繩設計/讓孩子放電的育兒好物就在這! 孩子在家就是靜不下來,喜歡跑跑跳跳 疫情關係~又不敢讓孩子到公園玩 只能關在家中不能出門! 想要讓孩子在家放電,又可以安全的運動 彈跳床是個不錯的選擇~ Fitwell全能跳彈跳床-53吋 ✿扶手可四段調整高度,大人小...
跑跳步 在 媽媽好忙。媽媽好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3-5歲兒童的執行功能活動
(譯自哈佛兒童發展中心的分齡指南)
在這一時期,兒童的執行功能和自我調節能力增長很快,因此,調整活動以配合每個孩子的技能是很重要的。年齡較小的兒童在學習規則和結構方面需要很多支援,而年齡較大的兒童可以更加獨立。歸根結底,目標是讓孩子不再依賴成人的管控調節,所以當孩子看起來準備好了,儘量減少你提供的支援。
*扮演遊戲
在特意進行的扮演遊戲中,孩子會發展出規則來決定他們扮演的角色該如何行動。他們會把複雜的想法記在心裡,形塑自己的舉止來遵循這些規則,抑制不符合「角色」的衝動或行為。遊戲的想法常來自孩子的生活經驗,比如看醫生。他們可能會裝作「生病」,請醫生檢查,並接受注射。「醫生」的言行舉止像個醫生(平靜和令人放心),「病童」的言行舉止像個生病的孩子(悲傷和害怕),而扮演「父母」的孩子的言行舉止像個關切的父母(擔心和關愛)。年幼的孩子傾向單獨或平行遊戲,但到了這個年齡段,孩子開始學習合作遊戲,並經常調節彼此的行為 ── 這是發展自我調節的重要步驟。
支持高層次扮演遊戲的方法:
- 閱讀書籍、實地考察、觀賞影片:確保孩子對情境和角色有足夠的瞭解,從而支持扮演遊戲。
- 提供各種道具和玩具:年齡較小的學前幼兒可能需要更逼真的道具來進入遊戲(如:玩具醫藥包),而年齡較大的孩子則可將其他東西重新利用,變成遊戲道具(如:紙巾捲筒可用作「斷臂」的石膏)。以不同的方式重新使用熟悉的物品,也可以鍛煉認知的靈活性。
- 允許兒童自己製作遊戲道具:孩子們必須確定需要什麼,把這些資訊記在心裡,然後在不分心的情況下執行到底。他們還鍛煉了選擇性注意、工作記憶和計畫能力。如果原來的計畫不成功,孩子需要調整他們的想法並再次嘗試,挑戰他們認知的靈活性。
- 遊戲計畫是組織遊戲的好方法:“Tools of the Mind” (心智工具) 這個旨在建立自我調節能力的幼兒教學法就是這樣做的。孩子們在開始遊戲前決定他們要扮演誰,要做什麼,然後在紙上記錄他們的計畫。預先計畫意味著孩子們必須先思考,再行動,從而練習抑制性控制。以團體為單位計劃遊戲讓孩子們能夠一起計劃,把這些計畫牢記在心,再應用在遊戲當中。這給孩子們練習解決社交衝突的機會,並能鍛鍊口語能力。
*說故事
孩子喜歡說故事。他們早期的故事往往是一系列的事件,每個事件都與之前的有關,但缺乏整體的大架構。隨著練習,孩子會發展出更複雜和有組織的情節。隨著故事越加複雜,孩子們得以練習在工作記憶中記住並處理資訊。
支持孩子說故事的方法:
- 鼓勵孩子說故事給你聽:寫下故事,和孩子一起讀。孩子們也可以畫畫,創作自己的小書。重溫故事,不管是透過圖片還是文字,都能支持更有意識的組織和更多的闡述。
- 團體創作:由一個孩子開始說故事,然後團體中的每個人都對故事進行補充。孩子們需要注意到彼此的發言,思考可能的情節轉折,並調整他們的補充內容以符合情節,從而挑戰他們的注意力、工作記憶和自我控制能力。
- 讓孩子表演他們寫的故事:故事提供了一個結構,引導兒童的行動,並要求他們注意故事,跟著故事走,同時抑制他們創造新情節的衝動。
- 雙語家庭可以用他們的母語講故事:研究顯示使用雙語可增進所有年齡段的孩子的多項執行功能技巧,所以培養孩子流利地使用第二語言是有價值的。
*運動挑戰:歌曲和遊戲
歌曲和運動遊戲的挑戰可支持執行功能發展,因為孩子必須跟著特定的節奏做動作,並與動作和音樂同步唱出歌詞。這些任務都有助於抑制性控制和工作記憶。當孩子們的自我調節能力發展得越來越好,需要逐步提供越加複雜的歌曲和遊戲,提高挑戰性以吸引他們的興趣。
- 為孩子提供許多機會:讓他們可以使用攀爬結構、平衡木、蹺蹺板等設備來測試自己的體能。為孩子設置挑戰,如障礙賽和鼓勵複雜動作(跑跳步 skipping、平衡等)的遊戲,也很有趣。在嘗試較難的新活動時,他們需要集中注意力,監測和調整他們的行動,並堅持不懈地達成目標。
- 鼓勵通過較安靜的活動來控制注意力:這些活動要求孩子們減少刺激並集中注意力,例如使用平衡木或包含緩慢呼吸的瑜伽動作。
- 播放音樂:讓孩子們很快地跳舞,然後再很慢很慢地跳。Freeze Dance (木頭人/凍結舞蹈)也很有趣,若要增加難度,可要求孩子靜止時擺出特定的姿勢。(“Tools of the Mind” (心智工具) 使用火柴棒人形圖片作為視覺輔助)當音樂停止時,兒童必須抑制動作,將注意力轉移到圖片上,以模仿所描繪的姿勢。
- 重複並增加內容的歌曲:(通過語言或動作)可鍛鍊孩子的工作記憶,如歌曲 She’ll Be Coming ’Round the Mountain的動作、Bought Me a Cat的歌詞,倒數的歌曲,如Five Green and Speckled Frogs,以及重複一長串清單的歌曲(the Alphabet Song字母歌)。
- 傳統的歌曲遊戲:如Circle ’Round the Zero也很有趣。複雜的動作,包括尋找夥伴,必須在不分心的情況下才能完成。
*安靜的遊戲和其他活動
- 配對和分類活動仍然很有趣:但現在可以要求兒童按不同的規則分類,促進認知的靈活性。孩子們可以先按一個規則(如按顏色)分類或配對,然後馬上換成另一個規則(如按形狀)。如果想增加挑戰性,可以玩配對遊戲,但每次配對都要改變規則。市面上可買到的 Quirkle and S’Match 遊戲就是以這種方式挑戰認知靈活性。或者玩賓果或樂透遊戲,但孩子必須在卡片上標出與聽到的字詞相反的內容(例如,聽到「白天」,要在「夜晚」的圖片上做記號)。孩子們必須抑制住標記相同圖片的自然反應,同時還要記住遊戲規則。
- 更複雜的拼圖:可以吸引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鍛煉他們的視覺工作記憶和計畫能力。
- 烹飪對幼兒來說也很有趣:他們在等待指示時可鍛煉抑制力,在記住複雜步驟時可鍛煉工作記憶力,在測量和計數時可鍛煉集中注意力。
跑跳步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跑跳步差點撲街😅
跑跳步 在 幸福彤話&君辰愛分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Fitwell彈跳床好用嗎?
低噪音/彈力繩設計/讓孩子放電的育兒好物就在這!
孩子在家就是靜不下來,喜歡跑跑跳跳
疫情關係~又不敢讓孩子到公園玩
只能關在家中不能出門!
想要讓孩子在家放電,又可以安全的運動
彈跳床是個不錯的選擇~
Fitwell全能跳彈跳床-53吋
✿扶手可四段調整高度,大人小孩都適用
✿高強度網布,可利用面積最高<八角>
最大可承重100kG
✿高彈力繩及堅固框架,可調高度
✿可雙折疊,收納方便,節省空間
✿通過兒童安全測試,使用時更安心
❤️文章分享
https://fuli520520.pixnet.net/blog/post/333669582
☆.☆.☆.☆.☆.☆.☆.☆.☆.☆.☆
❤️君辰愛分享購物商城
更多好康商品同步開團中
https://reurl.cc/EzNQN0
❤️歡迎大家加入分享美味的料理~
食光札記~熱壓吐司鬆餅機/優格機/烤箱/氣炸鍋/水波爐/料理日常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69279063115359
❤️加入君辰媽咪官方Line
收到第一手☝️團購優惠資訊❤
https://lin.ee/TJ0wVby
跑跳步 在 Omitsai Mama's Exercise Lif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最近有一則粉絲留言,讓我很有感覺。
她說她是椎間盤患者,自從罹患上這種病症後,
被醫生警告不能跑跳也不能做重量訓練,
於是身型日漸發胖,心裡很著急。
某天發現黑媽的站立運動後,
連續做了三個星期,
很意外的胃口變好了些,消化也好了些,體力也好了些…
其實菜爸在十年多前也被診斷出椎間盤突出,
當時我不會運動也不愛運動,
所以幫不了他,
菜爸到處看醫生、推拿、復健,
但後來讓他獲得改善的方式是運動,
而且是重量訓練!
菜爸在復健科醫師以及專業健身教練的合作下,
改善了核心肌群與背、臀的肌力,
日常生活才逐漸走上軌道,
大家試想一下,一個大男人只能躺在床上,
連下床去廁所都很困難,
下背部和腿又麻又痛,舉步維艱,
復健的日子漫長且心理不好受,
因為外人看到他就是「好好一個人啊!」
椎間盤突出的痛,真的很痛,
我在旁邊用看的都能感覺到。
這位粉絲許願希望有長版的站立運動,
但上周黑媽天天準備直播,
抓不出時間拍新的影片,
所以我用「最快的」方式,
將二支熱門的站立運動整合起來,
從熱身到主要訓練再到伸展,
變成20分鐘的長版影片,先擋著用,
新教學請再等我一下下!
●黑媽居家運動執行方式:
☛熱身:提高肌肉溫度簡單召喚訓練肌群。
☛訓練:多組菜單輪流讓訓練更多元提高運動成效。
例如:一三五做下肢運動、二四六做上肢運動、日休息。
☛收操:肌肉伸展放鬆。
☛飲食:運動後30~60分鐘內補充蛋白質。
#黑面蔡媽媽 #和妳一起運動的好朋友 #超級媽咪SuperMami
#腰圍 #減腰圍 #瘦腰 #川字腹肌 #馬甲線 #間歇 #站立運動
#跟我一起 #宅在家 #StayHome #WithMe
跑跳步 在 KIMIK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如果喜歡這個影片,歡迎按讚留言,分享,讓我們收到你的認同。我們也會更有動力創造更多的影片~
想增強協調性、鍛鍊心肺、學會 #身體帶動四肢的省力 #美型運動 模式 嗎?
本周影片一次給你
☑️ 動作對照組
☑️ 輔具對照組
☑️詳細分解教學
不管身邊有沒有 KimiBarre美型棒,跟著做都會覺得好棒棒❤️🔥
KimiBarre® Move|多關節功能性美型有氧舞
課程簡介:
30分鐘美型雕塑+30分鐘有氧舞蹈的特別訓練課程,肌肉經由五大基本動作鍛練,從表層肌肉逐漸運動到深層肌肉,讓身型能產生細緻的變化。並同步解決一般有氧運動常見之膝蓋扭轉困擾,是調整身形,自然散發美感的最佳選擇!也是目前亞洲唯一將舞蹈基本技巧趣味化之有氧運動系統。
開設三種不同風格課程。提供學習者更多元的選擇!
• KimiBarre Pop 流行
• KimiBarre Afro 非洲
• KimiBarre Latino 拉丁
📌本影片為美型運動居家簡版
動作排序:
夾鼠蹊組合A
關肋骨組合B
夾鼠蹊組合C
關肋骨組合D
✰ 毎周六晚上20:00 上新片 ✰
歡迎大家訂閱、按讚、分享,要記得開啟小鈴鐺🔔
這樣就可以第一時間收到最新消息呦
✰ 一起美型運動
IG ⌤https://bit.ly/2xNEn0I / https://bit.ly/2xSJrRs
FB ⌤https://bit.ly/3gBS5YC
官網 ⌤ https://kimiko.com.tw/
✰ 來找我玩
IG ⌤ https://bit.ly/34roQ3C
FB ⌤ https://www.facebook.com/Dancekimiko
微博 ⌤ https://weibo.com/u/1639530957
Podcast OK便利店⌤https://linktr.ee/DanceKIMIKO
✰ 來找老王
IG ⌤https://reurl.cc/mLLop9
FB ⌤https://reurl.cc/O00AmD
#KIMI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