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渴望刺激與認可,以填補生活中的空檔
我們已經有明確共識,撫摸嬰兒以及對成人施予與之相當的象徵性待遇(認可),都具有生存意義。那問題是,接下來是什麼?日常生活中,人們互相問候完要做什麼?
在「刺激渴望」和「認可渴望」之後,接下來便是「結構渴望」(structure-hunger)。青少年經常面臨的問題是:「(互相問候)接著,你要對她(他)說什麼呢?」不光是青少年,對很多人而言,沒有什麼比社交中斷、一段沉默、空白的時間更令人不舒服。人類的永恆問題是如何安排其清醒的時間。從存在主義的角度來看,社會生活的所有功能都是為了讓人們朝該目標前進而互相幫助。
「時間結構」(time- structuring)的操作方面可稱為「程式」(programming),它有三個方面:物質、社會和個人的。安排時間最常見、最方便、最舒服和最實用的方法,是制定計畫以處理外部現實中的物質:這便是通常所說的「工作」(work)。這種規劃可稱之為「活動」(activity),「工作」這個詞反而不太合適,因為社會精神病學的一般理論應該會認為社交也是工作的一種形式。
「物質程式」(material programming)是為了應對變化無常的外部現實,就這一點而言,物質程式化的活動僅僅是安撫、認可,以及其他複雜的社交形式所產生與發展的條件。物質程式化一開始並不是社交問題,它在本質上以資料處理為基礎。建造一艘船的活動要依靠一連串的測量和評估其可能性,而為了讓建造活動持續進行,在此過程中所發生的任何社交互動都應當處於次要的從屬地位。
「社會程式」(social programming)產生了傳統的儀式性或半儀式性交流。其最主要的判斷標準是能被地方所接納,即通常所謂的「有禮貌」。世界各地的父母都會教他們的孩子要懂禮貌,也就是讓孩子知道如何適當的問候、進食、排泄、求偶和進行哀悼儀式,以及在一段主題式談話中如何表現出進退得宜。這種進退得宜便體現出一個人處理人際關係是否老練或得體,其中有些是普世通用的,有些則具有地域性。通常,正式儀式後面是半儀式性主題式談話,而為了區別,可以將後者稱為「消遣」(pastime)。
隨著人們愈來愈熟悉彼此,將會出現更多「個人程式」(individual programming),結果就會發生「關鍵事例」(incident)。關鍵事例在表面上似乎是偶然出現的,而且當事人也能夠將它們說清楚,但如果仔細考察就會發現,它們往往遵循明確的模式(我們可以對這些模式進行整理、分類),而且有一些潛在規則限制了這些關鍵事例的發展順序。只要大家按照心理遊戲規則玩下去,無論雙方是友好還是敵對,這些規則便持續潛藏,但是一旦有人違背心理遊戲規則,它們就會現身,並且帶來一聲象徵性、口頭上,或者「有法律意義」的大喊:「犯規!」和消遣不同,這樣的發展順序更多基於個人程式而非社會程式,所以我們稱之為「心理遊戲」。家庭生活和婚姻生活,以及各種組織生活,都有可能在年復一年的進行著同一種心理遊戲的不同變體。
「大多數社交活動是由心理遊戲所構成」並不意味著心理遊戲「好玩」或者玩遊戲的人沒有認真參與關係互動。從一方面來說,如同「玩」足球和其他體育「遊戲」有可能一點都不好玩,而且參與者也可能相當嚴肅。人類心理遊戲的本質特徵並不是虛偽的情感,而是將人的情感規則化。一旦出現不合規則的情感,就會施以懲罰。「玩」心理遊戲可以非常嚴肅,甚至嚴肅到具有致命性,但是只有當規則被打破時,才會出現嚴肅的社會制裁。
消遣和心理遊戲,是現實生活中真實親密關係的替代品。因此,我們可以把消遣和心理遊戲視為訂婚,而不是真正的婚姻結合,這也是為什麼它們會展現出一種尖酸的戲劇性特點。當個人(通常是本能)的程式變得更強烈並且人們開始放棄社會模式和隱蔽的動機與限制時,就會出現親密關係。親密關係是唯一能夠完全滿足刺激渴望、認可渴望和結構渴望的方法。它的原型是充滿愛的受孕行為。
結構渴望具有與刺激渴望一樣的生存意義。刺激渴望和認可渴望表達了個體避免感覺饑餓和情感饑餓的需要,缺乏感覺和情感會導致生物退化。結構渴望所表達的需要則是避免無聊,齊克果(Soren Kierkegaard)曾指出,「惡」始於時間未結構化。如果這種未結構化再持續一段時間,無論多久,無聊就會成為情感饑餓的同義詞,並且帶來相同的結果。
一個人獨處時有兩種安排時間的方法:活動和幻想。有的人即使在人群中也有可能維持獨處,每一位學校老師都知道這一點。當個體成為由兩人或多人組成的社會集合的一員時,就有多種結構化時間的方法可供選擇。根據複雜程度,它們是:(1)儀式;(2)消遣;(3)心理遊戲;(4)親密;(5)活動,後者是前四種方式的基礎。
社會集合中,每一個成員都想透過與其他成員交流儘量獲得滿足,愈容易讓人接近並獲得的滿足就愈多,而他的大部分程式化社交都是自動的。由於有些「滿足」(satisfactions)是在諸如自我毀滅這種程式化之下獲得,我們很難用「滿足」一詞的一般意義去理解,所以最好使用更中性的詞來替換,例如「獲益」(gains)或「獲利」(advantages)。
社交接觸的獲益圍繞身體和心理平衡展開。它們與以下因素有關:(1)緩解緊張;(2)避免有害情境;(3)獲得安撫;(4)維持已建立起來的平衡。生理學家、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師已經詳細調查和討論了這些因素。若用社會精神病學術語來說,它們可表示為:(1)內在原發獲益(primary internal advantages);(2)外在原發獲益(primary external advantages);(3)次級獲益(secondary advantages);(4)存在需求獲益(existential advantages)。前面三個恰巧與佛洛德所描述的「疾病獲益」(gains from illness)相對應,分別為:內在原發性獲益(internal paranosic gain)、外在原發性獲益(external paranosic gain)和繼發性獲益(epinosic gain)。我們的經驗已顯示,從獲益的角度來考察社交作用要比視其為防禦機制運作更具啟發性也更有用。
.
【註】
安撫(stroke):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認可
伯恩將「安撫」定義為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認可,並認為安撫對個體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現在,物質剝奪、嬰兒依戀以及身體接觸對健康的重要性可能是心理健康領域研究最充分的幾個主題。例如,研究已證明幼兒需要身體安撫來維持生存,但是隨著他們學會用言語和非言語方式來交換安撫,實際的生理安撫已非必需。
.
以上文字摘自
《#溝通分析心理學經典1【人間遊戲】》
拆解日常生活每一個互動、每一段對話中的真實密碼
Games People Play: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relationships
.
作者: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等一下(9/18)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上面這段摘文讓我用簡化的語言來說明:就是人與人之間透過互動滿足彼此的需要,這過程中會自然而然表現出情感,而情感表達的規則,跟社會文化環境,還有每個人的個性有關。那些透過情感表達規則滿足雙方需要的互動,可以形成一種心理遊戲。
譬如說,有人常要搶占受害者的位置,因為恐懼為自己負責,所以把自己的某些情緒與行為,歸因於加害者的迫害。而被指派的加害者也可能透過這個過程,滿足自己的控制慾。受害者與加害者,都在這樣的互動中,滿足了部分的需要,儘管對彼此不滿,卻沒有覺察背後的動力。當這樣的互動方式固定了,就可能是一種心理遊戲。
「人們為了心理存活就必須獲得安撫,但由於社會及個體內在規則限制了人們自由交換安撫,所以人們普遍缺乏安撫,因此心理遊戲便成為成年人為獲得安撫而展開的權力鬥爭。」
這段引自施坦納(Claude Steiner)的說法,也可以作為補充。
這本書是50年前的經典,所以在閱讀起來會感覺吃力,這是自然。對我來說,這本經典是教科書等級的著作,書裡面有不少概念,含納相當大的知識量,但缺乏足夠的說明,讓讀者能消化明白。這或許要等到下一中譯本出版,才能讓一般讀者抓到個相對清楚的理論樣貌。
祝願您,能覺察自己如何結構時間,意識每段關係中或遠或近的交流,坦承面對自己的生活!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嘿! 兄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嘿!兄弟!今天我們來玩風暴平原這張超多阻礙物的地圖啦!在這裡我們還給自己加了一個有趣的規則!只能使用大招擊殺敵人的!在擁有大招之前我們可以用普攻消耗敵人血量以及刷去大招!但致命一擊必須使用大招收下敵人!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否有人犯規吧!希望兄弟們喜歡今天的影片! ⭐️加入DISCORD⭐️ http...
足球犯規規則 在 挺足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媒體報導國際足聯在測試新的足球規則,主要有5點。包括上下半場各30分鐘、死球停錶、球隊替換人無上限、界外球用腳踢、拿到黃牌的球員要先在場邊5分鐘後才能回來,這會取代兩黃才會下場的作用,也減少危險犯規造成的球員傷害。
會有這樣的想法被認為和皇馬主席弗洛倫蒂諾說的,年輕人對足球的興趣下降,所以想要測試看看新的做法來讓足球更加吸引人。
不得不說這改變有點太大,有點像是五人制足球了吧?
#國際足聯 #溫格 #皇馬 #弗洛倫蒂諾
足球犯規規則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嗨各位,今天跟大家解析一場家喻戶曉的格鬥比賽,那就是中國古拳法第二大代......不是,是中國古拳法第二代大弟子─何金銀VS空手道斷水流大師兄。
好的,相信不少人看到開頭,馬上就無法淡定了。因為這分明是電影「破壞之王」當中的惡搞橋段,莫非老ㄕ是要解析電影嗎?
錯了,我還真就是要解析電影中,周星馳與黎明......又說錯了,是周星馳與林國斌飾演的空手道大師兄對戰的第三回合。
表面上這只是無厘頭的胡鬧,但這當中可是暗藏玄機,就不賣弄關子,好好解釋一下這當中有什麼看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來段前情提要,這是一場歷經三回合的格鬥,中國古拳法使用心理戰術(外加金瓶梅以及魔鬼筋肉人在擂台下丟東西的奧援下),雖然頭頂中了一顆沒有毒的榴槤,但也K了大師兄好幾發拳腳,兩人基本上打了平手。
如此的局勢,對習練武術多年,而且綜合實力明顯佔上風的斷水流,自然是感到憤恨及焦慮,於是第三回合一開始,大師兄就展開積極的搶攻。
此時!
何金銀使出了鍛鍊一個月的絕招,也就是中國古拳法黃牌防守絕技─金蛇纏沾手!
(以下解說可以搭配連結影片觀看使用)
此後的局勢發展,雖然大師兄逐漸取得上風,但最終讓何金銀拖延完第三回合的時間。這時我要提出一個關鍵問題:「為何斷水流拿何金銀沒有辦法呢?」
大家可以透過影片連結仔細觀察,「金蛇纏沾手」是一門什麼樣的功夫?
首先,何金銀前兩個回合,他也是積極搶攻(有一幕,大師兄好不容易甩開何金銀,結果一回頭,何金銀又馬上凌空撲過來),一直在跟大師兄做近身纏鬥。
再來,何金銀的近身纏鬥,很少施展打擊技,大部分時刻選擇跟對手扭抱,並且將對手帶入地面,最經典的一幕,就是他幾下纏抱,就跟大師兄一起做出有傷風化的動作。
除了纏抱,何金銀有一次還直接對大師兄使出了抱腿摔,之後立刻騎在大師兄的背上,並用力扳住大師兄的雙腿往後折,疼的大師兄是不要不要的。(要說斷水流也是天生神力,在僅用臂力且是往後級打的狀態下,竟然還能把何金銀打到口吐鮮血,大家其實可以重建一下場景,如果你身處大師兄當時的動作,你的擊打基本上是很難有效果的。)
說到這,有些朋友大概了解到「金蛇纏沾手」是什麼樣的功夫,以現實層面解釋,它兼具「貼身抱摔」以及「地面技」。
還記得魔鬼筋肉人在地獄式死亡特訓前是怎麼告誡何金銀嗎?那就是:「阿銀,拳腳方面,無論你怎麼練都不是大師兄的對手......」
是呀,人家大師兄在精英中心已經透過海扁四位垃圾主將,顯示他在格鬥技上的碉堡級戰鬥力,所以何金銀要跟斷水流正面硬剛拚拳,那是絕對送死行為。
但這裡就要解釋「空手道」的武術本質,那就是:這是一項立技運動。
所謂「立技」,就是以站立狀態下進行競技格鬥,如果對手倒地,立技格鬥通常不會再做追擊,而是要讓雙方重新恢復站立狀態才能對打。
為了更有公信力以及認識空手道,我特別請教兩位習練過松濤流空手道的朋友(其中一位還有格鬥比賽經驗),詢問他們:「空手道有沒有地面技?或是對付地面技的方式?」
其中一位回答我:「雲手中有一些招式,大致上就是側躺在地上用側踢或旋踢,算是一種地面技。但說真的,空手道很少有地面技。」
另一位則回答:「跟地面有關的技巧(比如:打滾站起),主要都是防禦為主,目的是為了盡快回到站立狀態。」
從以上兩位所說的判斷,空手道不熟悉地面技而且對於地面技也比較少研究。
所以魔鬼筋肉人果斷地讓何金銀練金蛇纏沾手,而他的目的就是要把對手拖入一個自己不熟悉的局面,削弱對手的實力,並讓己方的實力獲得最大化的發揮。
從影片情節來看,斷水流真的被地面技給打矇了。
其中有一段,何金銀幾乎就是蹲在地上,大師兄先試一招旋踢踢空,何金銀就立刻衝進自己的攻擊範圍,對大師兄的下體施展連擊和頭槌,甚至還破壞大師兄重心,讓大師兄在此摔倒被固定下半身,然後遭到何金銀的一頓胖奏。
之所以會有以上情節,除了前面幾次吃鱉造成大師兄心態上的混亂,另一方面,何金銀的架式這麼低,這對平常習慣立技的空手道來說,也是較為少見的對戰場面,然後大師兄應該過往都是參加立技比賽,此時他竟沒選擇類似手刀(自上而下的攻擊)、下鞭腿(下盤對下盤的攻擊)等招數,反而是通常踢向上半身的旋踢,那當然就會吃鱉啦。
之前有介紹過,綜合格鬥的初期,巴西柔術的格雷西家族曾經擊敗眾多流派並至霸大多數的賽事,讓巴西柔術一時之間成為所向披靡的格鬥技。
之所以如此,就是當時大部分的格鬥技都以立技為主,對於地面技基本研究甚少。這時我想大家可能會提問:「為何以前大家部研究地面技呢?」
我一樣請教我詢問的空手道朋友,其中參加過格鬥比賽的朋友提到:
「立技比較靈活主動,可進可退,而地面技比較像是被動地設下局勢,將對方拖入自己擅長的戰場。還有,在一對多的情況下,使用地面技跟送頭沒啥區別,因為當你纏住一位對手時,可能其他對手就會趁機攻擊,到時自己可是沒有絲毫防禦能力。很多武術最初設立的目的,都有考慮到多對多、一對多的形勢,所以就不會特別想發展只適合一對一的地面技。」
而且地面技在一對一就沒有缺點嗎?答案是:當然有。
另一位朋友提到:
「要施展地面技,大多需要破壞敵人重心,那架式就要擺的比對方低(大家看破壞之王的對戰,前面我也提過何金銀的確擺出了較低的架式),所以你的頭就比較容易暴露在對手的攻擊範圍內。」(大家想想,在立技的狀態下,如果要攻擊頭部這個弱點,需要施展動作較大因此破綻露出時間較多並且也較耗體力的高踢腿,但如果對方主動把頭降低,那我可以使用側踢、旋踢,甚至連平常只能踢到下半身的前踢都能輕鬆攻擊到頭,換言之,擺低架勢其實也要付出相對應的風險。)
而前面那一位朋友提到:
「我遇到對手想對我施展地面技,我其實還是可以用一些方式閃避。以抱腿摔為例,當對手撲過來時,可以選擇後退,或是在對方下前抓腿時,將腿抽開並反壓在對方身上,通常這時裁判會認定攻擊失敗,而會將選手分開好讓雙方重啟攻擊。」
所以巴西柔術橫掃賽場的時間也只有在綜合格鬥的初期,後來的選手因為已經見過這種場面,在經過研究後,對於巴西柔術就不會那麼無解。
不過我們注意到,我朋友提到他面對地面技會後撤,或是爭取重新擺好架式。
這代表什麼意思?就是時間會被拖掉。
然後我們何金銀在該場賽事的目的,不是要贏,而只是打完比賽並且不要死呀!(我明明花全家財產買你被打死呀魂淡!)
所以這時我們就能了解電影中,為何有位武術評審會說:「何金銀戰術使用成功。」
這的戰術可不是第一二回合的心理戰術(說真的,要是播報員一直唸倚天屠龍記,或是第二回合後沒有廠商置入好像太陽那麼溫暖的位元堂養陰丸廣告,何金銀大概早就被打死了),指的是揚己之長攻敵之短,而斷水流大師兄的心理建設或是武術見識也實在是有點差,最終在陌生的情境下讓對手逃出生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啦,「破壞之王」其實真就只是個搞笑片,很多東西其實拍得很魔幻。(且先不提那朝無敵風火輪,大師兄在好幾次被地面技固定下竟然隨便滾一滾都能掙脫,合理解釋是何金銀功夫還沒練到家,不合理解釋就是......等一下,這部片還需要合理性嗎?)
本人也只是半認真半搞笑的,藉機說一些自己蒐集及研究武術上的心得。
但說真的,我認識不少武術相關人士,都說破壞之王對他們有相當的啟發......當然不是騙弟子捐錢給人人有功練,而是裡面很多人情事故是用非常笑鬧但高明的方式隱隱然呈現。
電影「寒戰」曾有這麼一段台詞:
「每一個機構,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崗位都有自己的遊戲規則。不管是明是暗,第一步學會它。
第二步,就是在這個遊戲裏面把線頭找出來,學會如何不去犯規,懂得如何線球裏面玩,這樣才能勉強保持性命。」
格鬥競技其實也就是種遊戲規則,如何了解遊戲的運作、如何了解自己以及對手的本質、如何在規則下營造出對我方最有利的局勢?武術格鬥如此,其實很多人事物也是如此不是嗎?
(當然如果你能像「少林足球」中的強雄一樣,有本事讓裁判、球證、旁證都成為自己的人,讓人沒法跟你鬥,那就另當別論了。)
說到底,我究竟要說啥呢?
我真正要說的是........
.
.
.
.
.
.
看這篇文章是不是花你很多時間?疫情這麼無聊,我還幫看官你消磨時間重溫經典,是不是應該謝謝我?
不過沒關係,我這個人一項淡泊名利,謝謝就免了。
記得要給個紅包呀。
#破壞之王
#金蛇纏沾手
#中國古拳法PK空手道
#靚女_如果疫情期間無聊可以來我家_我家的床又大又舒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EeA99vO6oM
足球犯規規則 在 嘿! 兄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嘿!兄弟!今天我們來玩風暴平原這張超多阻礙物的地圖啦!在這裡我們還給自己加了一個有趣的規則!只能使用大招擊殺敵人的!在擁有大招之前我們可以用普攻消耗敵人血量以及刷去大招!但致命一擊必須使用大招收下敵人!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否有人犯規吧!希望兄弟們喜歡今天的影片!
⭐️加入DISCORD⭐️
https://discord.gg/PXtt8cU
⭐️荒野亂逗⭐️荒野亂鬥動畫系列⭐️
http://tiny.cc/o6rsez
⭐️荒野研究所⭐️小知識與技巧分享⭐️
https://goo.gl/bHr1fg
⭐️上盃攻略⭐️心得與技巧分享⭐️
https://goo.gl/Hhqc51
⭐️播放清單⭐️2019⭐️
https://shorturl.at/cKMVX
#荒野亂鬥 #嘿兄弟 #創作者代碼heybrother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P3dxpvstLg/hqdefault.jpg)
足球犯規規則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6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在專屬於你的天地裡,持續陪伴著你~
啟點x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前陣一子我拿到一本書,這一本書的書名叫做《黑暗聖經》。嗯這個書名,真的取得很黑暗。
作者是王鼎鈞先生,這一位作者呢,我想對於一些有一點年紀的朋友,可以說是如雷貫耳。
他最有名的就是他的「人生三書」的系列,分別是《開放的人生》、《人生試金石》,還有《我們現代人》。
他本身可以說是一位散文的大家,那我手上的這一本書呢,事實上是在2018年的9月份出版的。
然後呢,王鼎鈞先生在這一本書的自敘裡面,他寫到這本一書是在西元1989年,距離你聽到這一段的內容,其實是30年前寫成的。
當時他寫完之後沒有出版,然後呢這裡面大部分的文章,也都沒有發表出來。一直到他出版的這個時候,連他自己也懷疑這樣的書,是不是能夠被出版?也有一點猶豫。
然而這一本書,其實承襲了王鼎鈞先生一貫的風格,很犀利的去剖析人性。所以在你拿到這本書,開始閱讀之前;他會叮寧你一句,他說:「如果你買了這本書,千萬別讓你的老闆知道。」
那這一本書,到底剖析了人性的哪些層面?哪些所謂的「黑暗面」,才能夠叫做《黑暗聖經》嘛!
我就跟你分享一個這一本書,一開篇的一個故事。大家來品味一下喔,故事的名字,叫做「祝你生日快樂」。
有一個王子,年滿18歲的那一天,他收到了國王賜給他的生日禮物。這禮物是一個馬車,加上兩匹俊美的小馬。
王子非常喜歡這兩匹馬,上前摸了摸馬、抱了抱馬,甚至於還親吻了馬。然後問國王說:「這兩匹馬叫什麼名字?」
國王告訴他:「這兩匹馬一隻叫做天使,一隻叫做魔鬼。」王子聽完之後笑了,於是呢,他用天使跟魔鬼駕著這一輛馬車。
到了第二年,王子19歲了。他從外面駕車回來,突然有一個想法問他的父王說:「那麼我的馬,為什麼一隻叫做天使,一隻叫做魔鬼呢?」
慈詳的國王溫柔的回答他說:「孩子,你是將來要做國王的人,你需要天使為你服務,你也需要魔鬼為你服務。」
又一年過去了,現在王子喜歡思索比較艱深的問題。所以有一天,他就問他的父王說:「那我既然又要用魔鬼來服務我,又要用天使服務我;那我自己是天使,還是魔鬼呢?」
國王回答他說:「你既不是天使,又不是魔鬼,你是神。」
王子感覺到很疑惑,再反問他的父親說:「我怎麼會是神呢?」
國王這時候的聲音,變得更加慈祥、更加溫柔了,他說:「孩子,我能說的我都說了,其餘的願上天啓示你。」聽完這個故事,不知道你有什麼感覺哦?
如果你以前曾經讀過,王鼎鈞先生的《人生三書》的話,我想對於這樣的文字風格,你應該感覺到很熟悉。那我想對於新生代的朋友,比較年輕的你來說,可能你聽到這個,就會覺得有一點點時代感。
但是呢,我想最重要的關鍵是,這一個故事或者一本書,能夠帶給我們的啓示,究竟是什麼?
其實這個故事哦,會讓我們想到有一些人,他很氣急敗壞的說「禍害遺千年」,會有這樣的一個想法,總覺得是上天對他不公平。
總是那些做盡狗屁倒灶的事情,卻活得比自己好。於是呢,非常理想化的人格,加上憤世嫉俗的心情,就充斥了有這樣的想法的朋友的心中。
可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你要成大功、立大業的人。比如說你要當一個國王,你是不能完全固守道德規範,可是你也不能夠完全違反道德規範。
如果你完全違反道德規範,就算你能夠得到短期的成功,最後你仍然要承受不可避免的失敗。所以對一個國王來說,他需要的是什麼?
他需要的可能是道德,跟不道德的途徑、方法、思想要相互運用。其實有很多文章,或書籍都告訴我們,那些所謂的偉人是怎麼成功的。
偉人必須要大功大信,大仁大勇,可是這些書裡面又說,偉人在成功立業的過程當中,他用了很多權術、權謀,甚至於是一些不太道德的手段。
不知道你小時候,在聽到這些故事的時候,你會不會有一點矛盾的感覺,感覺到很疑惑?
可是事實上,呼應到你剛剛聽完的這個故事,其實任何偉人,或者是任何成大功、立大業的人,他都是坐著天使跟魔鬼並駕齊驅的馬車。他既需要天使,也需要魔鬼。
所以,就像是你看到很多激烈的運動競賽,比如說像足球或籃球。從來沒有一個球隊,能夠在完全沒有人犯規的狀況底下,贏得比賽。可是更不會有一個球隊,在過程當中完全違反規則,卻也贏得了比賽。
那麼當你的心中,認為「犯規就一定是錯的」的時候,可能你就被自己限制住。其實「犯規的本身」,或「犯規的應用」,它也是比賽的一部分。
就像是我曾經聽過,一句很有智慧的話,他說:「什麼叫做成熟?成熟就是在你心中,能夠容納極端不同的兩個想法;卻又能夠運作良好。」
所以談到這裡,當你面對到生命,或者是面對到你的真實世界的時候;你能不能同時接受,在生命的可能性裡,會有最好的狀況,但也會有最差的狀況?
或者是,你能不能先有一個心理準備,叫做你生命裡面的相遇,一定會遇到最好的人,也會遇到最糟糕、最壞的人。
甚至於你反觀自我,你能不能接受在你的生命裡、在你的靈魂裡、在你的心裡,會有那最良善的部分,可是也會有那最邪惡、最不堪的部分?
所以,我想隨著人生的前進跟歷練的厚實,很多事情,我們或許要追求的不是終極的答案。因為任何的答案它都是理想化的,它都沒有回歸到真實的人生。
而真實的人生,就是天使跟魔鬼都同時並存。甚至於我們都需要有天使,跟魔鬼的存在。當你能夠理解這些,當你能夠弄懂這些,當你能夠坦然的接受這些,恭喜你,你成熟了。
而生命的無限可能,就會開展在你的眼前。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面,都有相關的連結。
我很期待,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都可以跟你一起學習跟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V3zBSqLlb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