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水珠9月5號之後,#邁入第13年。
明天下南部看埸地,義賣的口罩(贊助我們拍反霸凌公益電影之用)
我下去把關,順便會把義賣的口罩寄出。
如果𥚃面多個字條,是我對大家的感謝之意。
#照片中是曉水珠的志工(黃金梅)#做小生意,#旁邊放個竹筒,#這幾個字感動了我,#雖然對我拍電影幫助不大,#但,#心意是足夠的。
冷漠的多,還是熱情的多,看我臉書就知道。
#要有多大的意志力,#今曰明日看我,#我一直都會在。
明天高雄,屏東,恆春,我來了,
大家晚安喔。
#烤香腸的是我們的志工(張志灝)
同時也有3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4的網紅義起幸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憶母親生平事略 先母陳包玉蘭,民國二十一年八月十六日出生於浙江省象山縣石浦鎮的純樸漁村,自幼乖巧賢慧,家中排行老四,前有兩位兄長一位姊姊後有一位弟弟,小時家境非常的窮困,母親沒有機會上學讀書而目不識丁,從小除了幫忙家事謀生之外,還辛辛苦苦的「姊兼母職」一手帶大弟弟,日子雖然過的貧寒,...
足天下高雄 在 姚文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近忙於我的電影,不知道高雄火車站的保留,有沒有拍紀錄片?也不知道其邁市長有沒有委託國際平台或TAIWAN +…將來能用力播出?如果沒有,我建議趕快去做。
因爲,高雄火車站的保留改建,不只是城市交通樞紐的蛻變發展,更是文化的凝聚昇華,放眼比較於世界城市,都是極其難得而值得驕傲的典範,高雄人應享有這樣的光榮,而且應昭告天下!
我還深深記得,19年前,以創意的工法,每分鐘動1公分搬移82公尺,14天的時間讓高雄市民扶老攜幼川流參觀,老車站歡笑與淚水的記憶,讓整個城市的感情都在這裡盈滿泛開。
這14天的活動,意外成為誘發高雄人自我認同的臨門一腳,當時民調顯示,原本仍自稱屏東人、台南人、澎湖人、嘉義人(或幫)的境內移民,遽升至80%以上認同新的「高雄人」並感到光榮。(有點像去年屏東燈會後,一股「我屏東、我驕傲」的氣勢)
這是有機而精采的城市壯大的經驗,真的很值得拍成紀錄片。若再加上後來鐵路地下化與國際級建築團隊的參與,高雄這個從殖民帝冠建築走出,融合與共構所設計出來新時代的車站,真的足以驕傲於世界其他城市。
高雄創造出城市典範,要感謝的人很多很多,首功當然是謝長廷。但小英總統今天說,感謝當年謝市長「獨排眾議」極具洞見,卻是略有曲折。
故事我記得應該是這樣的。
2002年,交通部鐵改局準備興建新的高雄火車站(已籌備多年),原設計案是拆除舊站,蓋起四棟玻璃帷幕大樓,應是閃耀奪目的現代摩天建築。那個時代高鐵還沒完工,也沒有鐵路地下化。
發包時消息才傳到市府,副市長林永堅、管碧玲、吳孟德、林欽榮、周禮良、張豐藤、林向愷…等局處長,還有已過世的施並璟顧問,還有我(時任高市副秘書長)聚一起討論「這麼美的帝冠式建築怎麼可以說拆就拆?」,立馬建議謝市長應「刀下留站」。
那時中央主導的工程已經過預算編列、規劃、設計,工程招標已箭在弦上,台鐵、市府內部有些工程或財主背景的人,紛跳出來反對;而且,我們剛開始也只能提出「拉縴」這種土法煉鋼的不可行工法,嚴重分歧下,我記得在市政會議上掀起一場罕見的大辯論。
好在謝長廷一向慧眼,也深知文化蘊藏的社會能量,他「獨排」的是「發展派的官僚思維」,但支持「刀下留站」的「眾議」,還共同討論找到工法、爭取預算並擴大市民參與。
很幸運的,所有問題最後迎刃而解,19年來老車站重新定錨中軸線,寄望其邁加油,高雄驛起飛,高雄人一起飛!
#謝大使cue我
#我回報一段故事
#拍紀錄片可以找我
#我也想起明治橋拆解棄置至今18年
足天下高雄 在 民視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該名個案去年9月曾確診,今年做過至少4次PCR都為陰性,9月19日為了出境再度採檢確診
足天下高雄 在 義起幸福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憶母親生平事略
先母陳包玉蘭,民國二十一年八月十六日出生於浙江省象山縣石浦鎮的純樸漁村,自幼乖巧賢慧,家中排行老四,前有兩位兄長一位姊姊後有一位弟弟,小時家境非常的窮困,母親沒有機會上學讀書而目不識丁,從小除了幫忙家事謀生之外,還辛辛苦苦的「姊兼母職」一手帶大弟弟,日子雖然過的貧寒,兄弟姐妹感情卻是彌足珍貴。
民國三十八年擔任醫護女兵和父親相識結褵,民國四十四年隨著父親帶著一歲女娃(大姊)跟著部隊,自浙江大陳島撤退來台,到了台灣先落腳於高雄美濃,寄住在簡陋的活動中心角落,生活非常的克難,慶幸的是再獲一女(二姊),因為一份軍餉無法養活全家,母親忍痛將大姊二姊分別寄養在兩位叔叔伯伯家,母親隻身到台北,為台灣有錢人家幫傭,數年後全家又再隨部隊遷移,落腳在澎湖縣西嶼鄉,再得三姊四姊五姊和么兒明義。
父親在澎湖服役於反共救國軍海上大隊,當時軍人眷屬生活極為困苦,為了填飽一家六個小孩的肚子,母親領著大姐四處撿拾地瓜、落花生帶回家補充糧食,為了改善生活在家圈養小豬二隻,大姊每天去軍中收集廚餘,挑回家中飼養小豬,把豬養大後賣掉變現貼補家用,後來父親又調回台灣到三重衛生大隊服務( 清潔隊 ),母親帶著我們一家大小住在三重正義南路垃圾回收場旁的「違章建築」,每天去垃圾場做回收分類賺一點微薄的收入貼補家用,有一年垃圾場發生大火,燒掉了我們遮風避雨的「房子」,那年爸爸決定退伍並簽約遠洋商船出海工作,一年只能回家一次,媽媽決定搬家到五股鄉貿商眷村租屋,為了讓孩子可以上學讀書。
母親一人養活五個小孩吃穿讀書,省吃儉用在家中做聖誕燈手工,所幸父親軍中老友幫忙,介紹到某校長家幫傭又到泰山高中當工友,母親看不懂字但能分辨公文,還會分類印刷考卷,學校任何雜務工作她都使命必達,62歲屆齡時必須辦理退休,校長、主任、老師、職員都捨不得最和藹可親的「陳媽」退休,時至今日母親在學校的待人處事、工作態度都還在老同事口中傳頌。
為了陳家,奉獻一生青春歲月,吃盡千苦萬難,韌命的無怨無悔,教養五女一子,雖未要孩子追求「求功成名就」,但母親以言行身教,引導子女們崇禮尚義、教忠教孝;有段時光母親嘴巴不說但對於分離近四十年未見的大陸親人,思念溢於言表,在政府開放兩岸探親之際,民國七十九年由明義陪伴父母兩老返鄉探親,從浙江寧波機場回家途中,翻山越嶺舟車勞頓,折騰近20個小時才找到兒時老家,父親見其家鄉親人,矜持依舊但仍是濕透眼眶,母親回到石浦老家見到兄弟姊姊,緊緊相擁泣不成聲,好似幾十年來所受的苦難,回到「娘家」,情緒徹底的崩潰渲洩,這是時代的悲劇,也是命運的無奈。
來到寶島台灣,不論何人何時何地,她總是笑臉迎人,真誠親切,從一個道地外省婆變成安身立命,說著流利台語的台灣媽媽,每天早上5點就到後山走路運動,天光微亮就到土地公廟,誠心上香、奉茶、擦桌、掃地,三十年如一日,媽媽燒香拜佛從不求榮華富貴,只跪祈子孫平安。
媽媽的好人緣是鄉里鄰居公認,也是明義每次選舉的最佳助選員,幾次選舉她瞞著大家,自己默默背著文宣走到泰山市場沿路發送,見人就說這是我兒子「陳明義」他在選舉,請你幫幫忙投他一票,偶有反對者直言不支持,她臉上流著汗、心裡淌著血,仍然彎腰鞠躬禮貌謝謝,這是娘親疼子,母儀天下!
103年明義参選議員連任失敗,一段剪輯不實的影片形塑她的兒子是惡行惡狀欺負清潔隊的政客,透過電視網路報紙等媒體刻意傳播,明義以五票之差落選。這對媽媽的精神及健康無疑是一個嚴重打擊,雖然她知道兒子是因為擋下五股「設置火葬場、殯儀館」,被反撲攻擊而落選,但她無能為力,許多左鄰右舍、爬山拜拜的老朋友,都給予最大的安慰和鼓勵,媽媽卻還是因此淡出人群、沉默寡言。
104年明義依舊如常每日到服務處上班,但母子間相處卻有變化,常常相對無語, 她怕我難過,我怕她傷心,這一年,我第一次有時間為自己媽媽過母親節,親自為她別上胸花,但我知道這是媽媽一輩子最心痛的母親節。
105年5月,我遞補回議會再任議員,107年5月媽媽當選新北市模範母親,在公所的表揚會上我跪著奉茶,在市府的表揚會上朱市長頒證,全家人一同獻花,媽媽露出了好久不見的溫馨笑容,這份榮耀她實至名歸,當之無愧!
往後幾年媽媽少有出門,我每天都是早上告知「出門上班了」,晚上回到家她幾乎都已就寢入睡,這段時間媽媽眼睛越來越差,身體也日漸消瘦,精神偶有失憶,除了牙齒不好還算健康,但我已深刻體會到「 父母在不遠遊」的意義。
110年7月14日傍晚時分,我摯愛的母親無病無痛在家人子孫陪伴身邊下辭世,走完了辛苦坎坷的一生,看著安祥的遺容雖然不捨,但也慶幸媽媽修得善終,願媽媽一路好走,隨菩薩到西方極樂世界。
我的媽媽,全世界最偉大的母親!
足天下高雄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大哥大姐小朋友 攏愛穿燒燒喔
農曆新年快到了。
昨天下午我到燕巢的 #濟興長青園老人長照中心 及 #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 ,向長輩及小朋友拜個早年。
我唱「港都夜雨」給大哥、大姐們聽,也陪伴他們玩遊戲。並告訴他們:這幾天天氣很冷,衣服要穿暖,防疫措施也要做好,戴好口罩,一切平安。
建立完善的照顧網絡是市府重要的責任。
未來會朝每一個行政區都有一個住宿型長照機構,每一個國中學區都有一個日照中心努力,打造一個幸福宜居的城市。
濟興長青園的失智症照顧專區,為本市第一處機構內失智症照顧專區;而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也同時是北區輔具中心,協助身障朋友媒合適當的輔具。特別感謝機構的照護員及志工們,用心讓長輩及孩子可以感到安心又幸福。
昨天早上中華電信、微軟 #5G_AIoT 大聯盟也宣布正式進駐高雄亞灣區,估計將投入新台幣3億元。市府會做好後盾,打造世界級的5G、AIoT產業城市。
足天下高雄 在 如果兒童劇團 Ifkids Theatre Studi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環保署首次《四季奇幻之旅》親子舞臺劇
巡迴全台9場免費索票演出
環保署首次將環境教育主題之故事劇本以兒童舞台劇方式進行宣導,本舞台劇係委託雲豹國際有限公司旗下如果兒童劇團,由團長趙自強擔任總召集,以《北極態小嘟》《小鷹與老鷹》《光與風的力量》及《哇比與莎比》等四本現有環境教育繪本為素材,編撰環境教育故事劇本,創作成立體的舞台劇演出,名為「四季奇幻之旅」,呼應環保署109年環境教育系列活動以春耕、夏耘、秋收及冬藏分四季之主題活動。
繪本是兒童文學的一種,有圖有文,易吸引兒童的目光與興趣。兒童從口語化且有音韻的淺白文字和一張張具有敘述張力的圖畫中,來對照自身的生活經驗,學習新的事物。戲劇則能滿足孩子在「聽故事」、「看故事」、「說故事」、「演故事」的需求,引導孩子內在獨一無二、無可取代的美好體驗,提供孩子發揮想像力、開發創造力的無限空間。
四本圖書繪本分別是獲得桃園市107年度環境教育繪本創作比賽青年組首獎的《北極熊小嘟》(作者:蔡伃婷)、親子組首獎《光與風的力量》(作者:廖東逸),以及創作緣起來自記錄片《老鷹想飛》的親子天下出版繪本《小鷹與老鷹》(作者:黃郁欽;繪者:陶樂蒂),和小天下出版、獲第43屆金鼎獎特別貢獻獎幸佳慧老師作品《哇比與莎比》(作者:幸佳慧;繪者:黃郁軒)。將四本精彩的環境教育主題繪本,貫穿春、夏、秋、冬四季自然主軸,結合成一篇充滿詩意的《四季奇幻之旅》。
今日(7/26)於台北兒童新樂園首場表演後,自7月26日起至10月31日止,將陸續於臺北市、高雄市、宜蘭縣、嘉義縣、臺中市、臺南市、桃園市及新竹市等縣市各演出1場,每場預計400-700位親子觀眾現場同樂,總參與人次可達4,500人,一同在劇場內,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每場次於演出前1週,在網路開放親子登記,每人限登記2張,現場憑票入場,索票網頁請網路搜尋關鍵字「四季奇幻之旅」即可進入:http://epaper.ifkidsdrama.com/2020new/200708_JOINUS/edm.html。更多相關活動資訊請持續關注環保署與「如果兒童劇團」官網及臉書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