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性關係的啟動與中止有個特徵—「男先進,女先出」。決定關係的建立是由男性啟動,但女性常會較敏感地先覺察到關係的不對勁,而先決定要退出。在這種情況下,當男性無法承受即將失去掌控的情感關係、也不再是關係的主動掌控者,他的情緒反應會較女性大。
男性傾向熱性(hot)攻擊,如肢體暴力、表達性言語與情緒攻擊;而女性傾向於冷(cold)暴力,如精神、關係及嘲諷式言語等。
當一位男性在缺乏尊重的兩性情感教育下,且缺乏家庭連帶的歸屬感滿足,一旦全心投入(包含時間、金錢、依賴等)愛情,愛情可能是他的全部,甚至可以為它犧牲性命;因為他把愛情視為如載浮載沉於汪洋中的浮木。
取自《人性越界.犯罪心理解剖書》
……………………………………………………………
各位朋友,晚安:
這幾篇摘文的內容比較沉重,但重要性很高。在表達對關係感到挫折的極端案例裡,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伴侶相處樣貌的疊影。
一個人的獨立,恰好是建立健康關係的能力。在情感上依賴,那得失心的劇烈震盪,其實常讓人心充斥著恐懼與不安。
當一個人急於從關係中尋求認同,而內在又缺乏溫厚的愛,表達就容易流於表面,就算轟轟烈烈,也容易感覺膚淺。恐怖情人常常有許多過去傷痛,當這些傷痛總和並聚焦在一個對象上投射出來,就容易有超乎尋常的毀滅犯行。
不管哪一段關係,要和諧共好就要學著尊重,父母不尊重孩子,孩子長大後不尊重伴侶,然後繼續傷害孩子,這本書裡常看到這種邏輯。而親密關係的源頭,又在於一個人平時如何修身養性。
基本功不紮實,不管學了哪種「小技巧」,也就是花拳繡腿而已。但表達不真心,流於話術,那也只是要他人順從,相處久了還是會識破。
祝願您,願意跟內在不同的念頭對話,並且以善意回應,那是當伴侶跟自己看法不同,卻又能愛著對方的一種根本練習!
……………………………………………………………
【文/ 陳建安】
情殺案件中的愛與恨—羅曼蒂克的嫉妒
現今整體刑事案件犯罪率有逐年下降的趨勢,但情殺案件卻常見於新聞中,且自殺案件通報,青壯年人口以人際關係與情感為導因占了超過六成。隨著社會結構與價值的變遷,感情已成為人際關係歸屬中的主要型態之一,尤其家庭連帶關係對青年世代來說相對式微。
一般而言,兩性關係的啟動與中止有個特徵—「男先進,女先出」。決定關係的建立是由男性啟動,但女性常會較敏感地先覺察到關係的不對勁,而先決定要退出。
可以想見,若在這種情況下,當男性無法承受即將失去掌控的情感關係、也不再是關係的主動掌控者,他的情緒反應會較女性大。再者,雖然近年來研究發現,女性可能有不亞於男性的攻擊性,但男性傾向熱性(hot)攻擊,如肢體暴力、表達性言語與情緒攻擊;而女性傾向於冷(cold)暴力,如精神、關係及嘲諷式言語等。當一位男性在缺乏尊重的兩性情感教育下,且缺乏家庭連帶的歸屬感滿足,一旦全心投入(包含時間、金錢、依賴等)愛情,愛情可能是他的全部,甚至可以為它犧牲性命;因為他把愛情視為如載浮載沉於汪洋中的浮木。
在親密關係中,「吃醋」是可能引發犯罪的導因。「吃醋」屬於一種羅曼蒂克的嫉妒(romantic jealousy)。這種情感反應來自於認為(不論真實或想像中)自己的親密關係正受到情敵的威脅。
就演化心理學而言,嫉妒屬於正常現象,表現這情緒也是一種對伴侶承諾的舉動。愛情心理學稱之為「保持伴侶行為」。然而嫉妒也同時是一種令人痛苦的情緒,帶來負向的情緒,例如:感到憤怒、不安全感、懷疑、憎惡等。
而男性較傾向以攻擊行為來宣洩嫉妒所帶來的壓力、憤怒,甚至藉此展現對親密關係發展的控制權,或找回自信。情殺案件的動機很多元,有相約殉情,最後卻意外自己獨活;為挽回愛情而從悲傷失控轉為憤怒;有為掩飾真實犯意(如:詐領保險、故意殺人等)而故佈疑陣的。
這些加害者多為男性,且案發後多數也會有自殘行為。在實務研究發現,自殘行為可能是具有工具性目的,例如,犯罪人會表達想一起走,或藉此說服外界而欲掩蓋原本惡意的犯罪動機,以及藉由自傷表達無助絕望的心境。
…………
如何預防恐怖情人—親密關係診斷10招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影響人類行為的干擾因素很多,如同犯罪三元素所談到的,需要情境、潛在動機及行為指涉客體。雖然我們無法讓別人不犯罪,但可以積極預防。
下列十點請檢視自己是否可能成為被害者:
1.對方的生活世界只有你:當兩人世界濃情蜜意時,無不想時時刻刻黏在一起,享受分秒在一起的時光。但當一個人(尤其青壯年)的世界只有你時,他每天沒有自己的生活重心(如:學業、工作或其家人等),你等於是他的全部。
2.他常贈送你超過他能力負荷的物品或開銷:對於他的禮物與「大方」,你可能感動得心花怒放。但你想想,當一個人不顧一切做出超乎自己經濟能力的行為,大概要麼沖昏頭,要麼凸顯出失去理智。在這個關係中,若是處於獲利遠多於付出,容易置自己於危險之中。
3.把他當工具人:人際之間除了親密家人外,很難有不以公平交換原則的關係。一般來說,關係的維持要有來有往,必須處在一個平衡的狀況中才能長久。除了天生血緣關係外的親密關係,都可能因斷裂與破滅而回到交易的原則上互動。一旦兩人關係生變,就可能面臨嚴峻的交易催討了。
4.脾氣陰晴不定:情殺案加害者常有情緒控管問題,例如:極端,不是過於壓抑就是喜怒不定。情緒不穩定除會讓人感到無所適從,他自己也常會在施暴後感到懊惱,甚至急於用激烈手段尋求原諒與補償。一會兒把你捧在手心,一下子可能讓你活在地獄,真讓人不知道在演哪一齣。實務上常遇到,恐怖情人可能在傷害你之後,接著對你痛哭流涕,演出下跪、鬧自殺或像孩子般哭鬧乞求原諒的情緒勒索/威脅戲碼。你想想,一個連情緒都管不好的人,這輩子能夠顧好你的生活,或甚至能夠做到照顧自己的基本生活嗎?
5.不幸的兒童成長經驗:依附與愛是兒童時期重要心理的社會發展任務,否則容易產生人際不信任、不愛自己和他人,或與他人關係建立的能力薄弱。這些人容易對生命產生失落感或無意義感,以及可能過度向外尋求在家庭中無法滿足的歸屬感。因此在交往初期,可以多認識雙方的成長經驗與背景,並確認對方是否心理健康。
6.酗酒或濫用藥物:人若要靠非自然的物質來抒解與享樂,通常是把快樂的自主能力交給外在力。程度更嚴重一點,便可能會被這些殘害物質綁架控制了心智。當衝突加上物質濫用,不僅造成人心性與情緒不定,這種物質享樂常需耗費巨大經濟來支持,也會形成生活中的不定時炸彈。
7.善嫉妒愛控制:嫉妒是愛情的本能,原本是演化論中一種正常的本能;但過度嫉妒也意味著他缺乏自信,以及容易對你或關係產生不滿。一旦他藉由控制你或你威脅到他的男子氣概時,他可能不會藉由提升自信,而是經由加強宰制你與關係,來維持他的自尊。
8.愛情不該是一種施捨:不要以為自己在遭受言語或肉體的暴力後,還能得到他的一絲溫柔或愛情,就太傻、太天真以為自己仍是被愛。甚至就算一年裡有三百六十天把你當公主般呵護,但不知他何時會拿電鍋砸你,只讓你住院個幾天,這可不是什麼市場經濟學只有約百分之一左右機率的風險,而是會讓人隨時活在恐懼中,甚至送命,你願意嗎?
9.有機會多認識他的朋友與家人:觀其友知其人。雖然現代年輕人談戀愛交往,只要自己喜歡就好,沒什麼不可以。但建議還是避免太過單純僅與他單線互動,而不認識他的朋友與家人。畢竟家庭連結是人最重要的關係,也是一個人品格養成最重要的養分來源。再者,透過他的朋友也可以更真實地了解對方,並且了解對方交友類型,有更多機會深入認識他。畢竟許多案例有個共通點:這些恐怖情人與家庭及朋友的關係並不佳,且家庭無法提供一個安全依附的歸屬感。
10.最後,讓自己消失吧!如果真遇到了,方法也用盡後,想辦法讓自己趕快消失,確保自己的安全!
.
以上文字取自
人性越界.犯罪心理解剖書:首部監所心理教師視角,逼近犯罪行為的起心動念
博客來:https://reurl.cc/9XroYa
誠品:https://reurl.cc/odgzGM
@昶景國際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CJPublishing/
.
9/6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厭世媽咪日記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20966672649379/
已額滿9/7 台北公益免費講座_尊重且具體的要求孩子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813594242797945/
9/13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網癮小爸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03444434218085/
9/27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全境擴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193538510767410/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艾莉絲‧孟若作品 https://rebrand.ly/d93a7 伊格言作品 https://rebrand.ly/rg2brg ──── ☞〈與上帝討價還價的後果──艾莉絲‧孟若〈柱和樑〉〉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
「越界恐怖電影」的推薦目錄:
- 關於越界恐怖電影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越界恐怖電影 在 民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越界恐怖電影 在 我在韓國 MISS U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越界恐怖電影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越界恐怖電影 在 恐怖2022越界HD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越界恐怖電影 在 羅蘭友情出演,國產恐怖懸疑電影《越界》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越界恐怖電影 在 分分钟看电影:8分钟带你看完恐怖电影《越界》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越界恐怖電影 在 Royal77 新视界- 一部讲诉冥婚的恐怖电影《越界2021》... 的評價
越界恐怖電影 在 民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十分鐘知天下 20200901 #福和觀點
美國—國內疫情重症率遠低於預期,取消4.3萬呼吸器訂單。
印度—軍方在班公錯湖爭議領土發現中國解放軍越界,立即動員部隊,中方撤離,未造成衝突。中方只敢在官媒環球時報上叫囂。
土耳其—延長於東地中海探勘,刺激希臘表示將增加國防預算,但歐盟僅以口頭要求土耳其。
相對於美國推動以色列、阿聯關係正常化,歐盟也積極推動科索沃、塞爾維亞關係正常化以互別苗頭。
盧安達—《盧安達大飯店》電影中的真實世界主角遭盧安達政府以資助恐怖份子罪嫌逮捕。
#國際焦點新聞
📌快加入民報FB社團,每日新聞精華不漏接📌
👉https://cutt.ly/Tr8r0Is
越界恐怖電影 在 我在韓國 MISS U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像應該看一下 這部電影
你們看過嗎。。。
《流感》是 2013 年上映的韓國災難恐怖電影,講述一種由非法移民帶入的「致命流感」在韓國盆唐區爆發,所有感染者都在 36 小時內器官衰竭、吐血而亡。政府緊急封鎖了整座城市,為了保護首爾的安全,下令只要有人跨越界線就直接掃射,甚至對確診患者進行槍決和活埋!在恐懼之下,政客的殘忍、人民的無助,都是如此真實。
越界恐怖電影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艾莉絲‧孟若作品
https://rebrand.ly/d93a7
伊格言作品
https://rebrand.ly/rg2brg
────
☞〈與上帝討價還價的後果──艾莉絲‧孟若〈柱和樑〉〉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07/%E8%88%87%E4%B8%8A%E5%B8%9D%E8%A8%8E%E5%83%B9%E9%82%84%E5%83%B9%E7%9A%84%E5%BE%8C%E6%9E%9C%E2%94%80%E2%94%80%E8%89%BE%E8%8E%89%E7%B5%B2%E2%80%A7%E5%AD%9F%E8%8B%A5%E3%80%88%E6%9F%B1%E5%92%8C%E6%A8%91%E3%80%89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孟若 #小說 #諾貝爾文學獎
─────
伊格言說,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莉絲‧孟若(Alice Munro)是他心目中的「最強老太太」,而〈柱和樑〉則出自她的短篇小說集《感情遊戲》。故事是這樣的:十八歲的美麗姑娘羅娜嫁給了三十歲的大學數學教授布壬登,生了兩個可愛的小孩(伊莉莎白和丹尼爾),也因此和布壬登的天才學生來諾相識。來諾原本是個數學天才,卻在畢業數年後患上精神病,不得不放棄了所有學術野心,窩在一個教會小刊物編輯部裡當編輯混口飯吃。來諾偷偷愛戀著美麗的師母羅娜,安靜、純真而絕望。他每星期偷偷寫詩給羅娜。而羅娜從不回信,但也未曾將此事告知丈夫。
比起丈夫布壬登,羅娜和來諾其實更有些soulmate的意味。或許比soulmate還更多些──當布壬登走出他們的視線,羅娜會輕聲告訴來諾:「謝謝你的詩」。然而這句話卻也堵住了兩人所有對話的可能;因為來諾實在太害羞了,只會回答「喔」。對,他真是個名副其實的句點王啊。而羅娜則有點困惑。她才二十出頭,以她的外貌,若是沒這麼早嫁人,或許能在更多情愛遊戲中游刃有餘,顛倒眾生,體會更多她未能體會的青春浪漫情事。但她畢竟已是人妻了。於是來諾成為她的出口、她心靈上的工具人。她不會對來諾出軌──她還是謹守分寸的;但那是獨屬於她自己的,一項隱密而自私的自我安慰。伊格言說:「終究,事件停滯於此,愛戀停滯於此,一切都懸浮於張力邊緣,靜止於針尖之上。」
一切混沌未明;彷彿空氣中一條透明的,懸吊的絲線,始終未曾越界繃斷。而在那許許多多次的會面中,羅娜曾向來諾提起自己童年的片段記憶。她告訴他,她唯一記得的過世母親的事,以及一齣廣播劇:
一個冬天,小女孩羅娜和母親在鎮上,人行道和街道間有雪。她才剛學會看鐘,抬頭看郵局的鐘,發現正是她和母親每天都聽的廣播劇時間。她深切關心,不是因為錯過了故事,而是因為收音機沒打開,母親和她自己沒收聽,不知道故事裡的人會怎樣了。她感到的不只是關心,而是恐懼,想到出於某種不經心的缺席或巧合,東西可能丟了、沒法發生。而即使是在那記憶裡,她母親也只是腰臀和肩膀,裹在厚外套裡。
在這個「廣播劇事件」裡,畫面寒冷灰暗,母親面目模糊,而小女孩羅娜的心思既可愛又恐怖──如果我們忘了開收音機,未曾追問廣播劇裡那些角色們的下落;那麼,那些人會往哪裡去呢?
伊格言說,容我們稍稍多想些──這段白描,其實極幽微而含蓄地隱喻了個人面對巨大命運的惶惑:冷冷的冬天,一個孤獨的人:剛學會看鐘,無能於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之關係,甚至連母親的具體形象皆無法掌握。這正是生命本身的困境。未知的恐懼無始無終。你不會知道那擺佈著你的究竟是什麼。一如羅娜與來諾──他們的愛情如此危險, 生命的不確定性就擺在他們面前,他們的雙人探戈正踩在紅線上。他們真能踏出試探的那一步嗎?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越界恐怖電影 在 羅蘭友情出演,國產恐怖懸疑電影《越界》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山村老屍導演最新力作,羅蘭友情出演,國產恐怖懸疑電影《越界》 ... <看更多>
越界恐怖電影 在 分分钟看电影:8分钟带你看完恐怖电影《越界》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荒诞离奇、怪事连篇引尖叫,魔鬼“ 越界 ”出奇制胜击溃内心防守,阴阳相隔的“跨时代”忠贞爱情惊天地泣 ... 分分钟看电影:8分钟带你看完 恐怖 电影《 越界 》. ... <看更多>
越界恐怖電影 在 恐怖2022越界HD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荒誕離奇、怪事連篇引尖叫,魔鬼“越界”出奇制勝擊潰内心防守,陰陽相隔的“跨時代”忠貞愛情驚天地泣鬼神,死神出擊、喪命奪魂恐慌“超真實”野蠻生長, ... ... <看更多>